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345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紫禁城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7.6.2005 21:30:36 | 只看该作者
《紫禁城》之一 宫门大开<br /><br /><br />        紫禁城<br />  看到这样的一组建筑物,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这是故宫。也可能会有人说,这是紫禁城,这是故宫博物院。这样的说法都对,紫禁城、故宫、故宫博物院,这些名字的演变,道出了它的历史变迁。 <br />  紫禁城屹立在北京城的正中心,已经有五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了。人们对它的印象半似清晰,半觉朦胧,虽然人们已经习惯了它的存在,但常常还会有人问起,它的名字为什么叫紫禁城呢? <br />  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中国古代星象学认为紫微垣星座位于中间,是天帝所在的地方,皇帝号称是天子,他所住的皇宫就比喻为紫微垣。又由于皇宫门禁森严,警卫相当森严所以它就称为紫禁城。” <br />  紫禁城像传说中的紫宫一样,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 <br />  从公元十五世纪初,明、清两朝的廿四个皇帝曾经在这里统治全国、生活居住。他们是明朝的14位皇帝和清朝的10位皇帝。 <br />         <br />  紫禁城里没有一个人走动,没有一丁点儿声音,然而,人们还是可以从这里想象出皇帝在位时,那鼓乐齐鸣、刀弓林立,金甲逼人的森严场面。一切是那么辉煌庄严,气势磅礴。然而,似乎从什么地方,隐隐约约传来一声声哀怨。 <br />  大约过了500年,在公元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辛亥革命,震动了全世界,也改变了紫禁城的命运。1912年2月12日,清朝的隆裕皇太后被迫宣布清末代皇帝、六岁的溥仪退位。这就是当年的退位诏书。 <br />  紫禁城被收归国有,紫禁城不再是皇权统治的地方,这时的它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故宫。 <br />  郑欣淼:“故宫就是旧时的皇宫的意思。它是历史上后一个朝代对前一个王朝皇宫的称呼。就像明代的时候,就对元大都称为故宫,明朝灭亡以后,紫禁城由清朝来继续使用,直到清朝灭亡以后才称为故宫。” <br />  当时的国民政府决定,要将热河承德行宫和盛京沈阳的文物移至故宫。 <br />  按照《清室优待条件》,清皇室小朝廷暂时居住在故宫后宫。历时十三年的时间里,清皇室除了密谋复辟,还以赏赐、典当、修补等名目,从故宫转走大量文物。 一直到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 这年十一月五日上午九点多钟,清朝逊位皇帝溥仪,收到民国政府的一份公文,上面写着:“大清宣统即日起永远废除皇帝尊号”,“其一切公产应归民国政府所有……”。 <br />         <br />  当天下午,溥仪被清出了宫。紧接着,清室善后委员会前来点查宫内物品。 根据《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报告》,初步清点出的文物有一百一十七万余件。这些文物都是稀世珍品。 <br />  这些是商朝的甲骨文。那时候,奴隶主常常用龟甲兽骨来占卜吉凶。这件甲骨上写的是,问一个人生病了能否好,回答是可以好。 <br />  这些战国时期葬墓里的陶佣,告诉了人们,战国以后由于发展生产的需要,封建贵族逐渐用泥、木、陶塑代替活人殉葬。 <br />  两千年前汉代精美的织绣印染工艺品,仿佛在为人们讲述着为什么会有昔日“丝绸之路”的贸易盛况。这种呈绒毛状的起毛锦,不是用毛线编织的,而是用蚕丝织成的。 <br />  这幅元代的壁画《七佛说法图》原来在山西兴化寺,1926年被商人分割为六十余块,盗运到北京,被北京大学研究所发现并保留下来。 <br />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量珍贵文物中,很多是绝无仅有的国宝。它们有的像这些舞佣、乐佣一样,在墓葬里埋藏了几千年;有的在收藏家手里辗转几百年;历代帝王又以风雅自命,把天下艺术珍品攫为己有,藏于深宫。 <br />         <br />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徐启宪:“1924年11月4号冯玉祥将军发动了北京政变,驱动了溥仪赶出了故宫。当时北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故宫,使故宫的文物不至于流失。 第一在驱逐溥仪的同时,把保卫溥仪的皇家部队全部缴械,派驻国民卫队进行保护故宫,这样的话是保证了故宫文物不至于从宫内流失;第二条的话,马上组织清宫善后委员会,对故宫里面的文物进行清点登记;第三方面的话,进一步地分清楚哪些是溥仪的私人文物私人的用品,哪些是国家的文物。溥仪在他搬出去自己的带自己的用品的时候不至于把国家文物 能够流落出去。” <br />  溥仪出宫的第二年,一九二五年的十月十日,故宫更名为故宫博物院。开放的当天,故宫博物院的参观门票是1块大洋。那个时候,民间有俗语,4个大洋1头牛。但尽管这样,据报道,北京市内万人空巷,交通为之堵塞,人们以争先一睹这座神秘的皇宫及其宝藏为快。 <br />  这位17岁就进故宫工作的单老先生,回忆起博物院创业之初,清室遗老遗少要求将故宫还给溥仪,而段祺瑞政府为把持故宫,接二连三借故通缉、逮捕当时博物院的负责人。 <br />  故宫博物院顾问单士元:“在没解放以前我们故宫的同仁,那心情非常紧张,因为故宫里都是国宝文物,大家都害怕它受损失。所以在没有解放以前,我们职工值班的值班,巡逻的巡逻,日日夜夜地来保护宫里,生怕发生意外。” <br />  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日本帝国主义鲸吞了中国东北领土,步步紧逼华北。为了保护故宫文物不至于遭受战火的毁灭,故宫博物院决定采取文物南迁。 <br />  在1948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渡江之际,南京国民政府挑选出近3000箱文物运往台湾。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近8000箱文物运回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有2000多箱至今封存于南京库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南迁期间,部分文物还到国外展出。 <br />         <br />  这是故宫博物院的文物第一次在国外展出,展览引起了世界的轰动。然而,这时的紫禁城皇宫里其实是一片萧条景象。宫殿油漆剥落,院内杂草丛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次大清理,单单院内的垃圾和渣土就清除了二十五万立方米。有人说,如果把这些垃圾堆积成两米高、两米宽的土方的话,它们可以从北京一直延伸到天津。更重要的是,这座宫殿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数次火灾,所以这时,故宫博物院建筑及其文物的安全被放在首位。 <br />  新中国成立后的故宫博物院,百废待兴。建立库房、修缮建筑,清理藏品、征集文物,所有的工作几乎都是从头开始。这时的文物保护重点是对这里原来收藏的文物重新清点核对,并且,增补遗漏的文物。比如,从杂物堆中发现了用草帘裹着的象牙席。 <br />  这就是闻名中外的象牙席,清雍正皇帝曾经因为它过于奢侈浪费而传谕不要再做。不过,到了乾隆五年,那一年的贡单中,就有三处贡进象牙席的记载。这张象牙席,雍正皇帝曾经使用过。这个时期的文物保护,除了像象牙席一样将文物从杂物中清理出来;另一种就是把所谓的“非文物”,确认为文物,比如,宋朝宋徽宗赵佶画的《听琴图》。 <br />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徐启宪:“赵佶的《听琴图》是非常有名的,是宋朝宋徽宗的一件名著。 解放前故宫博物院把它列为赝品范围,始终存放在赝品库当中。解放后经过专家的鉴定整理,通过认定它不仅是一件珍品,同样也是件国宝。” <br />  这件从资料库中发现的龟鱼方盘是战国时期的绝好作品,盘内龟、鱼在水波里游动,盘外有各种几何形纹饰和浮雕的兽。装饰细密,神态生动。 <br />  就像这样,原来清宫收藏的很多历代艺术品,真品、赝品混杂于各个宫室之中。建国初期的故宫博物院学者、专家们将它们一一鉴别、审定、修复、分类、整理、登记、注册。据统计,这时从故宫博物院里的非文物、赝品、材料库中共发现了文物2876件,其中一级文物就有501件。 <br />         <br />  故宫博物院里旧藏的文物主要是明清两代皇家的典章文物,皇帝生前珍藏的文玩古董、帝后生前使用的陈设用品。这个时候,专家们不仅要将所有的文物清点整理出来,还要将受损的文物进行修复。 <br />  故宫博物院的建筑、档案,也都是第一手的材料,能够提供历史的见证,可以解决争议的问题。比如历史剧中乾隆时期那个神秘的香妃,果然是进到皇宫行刺的吗?在博物院里也得到了澄清。 <br />  故宫博物院顾问朱家溍:“根据故宫档案上的第一手材料,说明她在宫里的过程是这样的,她的家族是帮助清朝政府平叛的,对于这个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巩固是有贡献的。战争完毕之后,她们家族把她送来,乾隆接纳了她封为贵人,最后封为荣妃。荣妃在宫里边生活了几十年,乾隆常常赐给她鹿肉、羊肉、奶油、鸭子,完全是依照她的生活习惯。最后她五十多岁死了,在她的棺材上还用维文写出‘以真主的名义’,葬在东陵。” <br />  经过故宫博物院长达10余年的努力,最终清理出紫禁城内旧藏文物70多万件;同时,以向社会征集、接受私人捐赠的方式,新纳入的文物有20多万件。 <br />  解放后的故宫博物院,还经历了一次文物保护的大考验——十年动乱。当时,社会上传闻有一些人要冲击故宫博物院,这样故宫博物院和院内的文物都会受到很大威胁。那么,这时的故宫博物院是怎样度过那个特殊的年代呢? <br />  徐启宪:“总理当即决定故宫博物院实行军管,故宫博物院从此就不开放,闭馆,这样的话,使故宫免遭了一次大的劫难。” <br />         <br />  然而,就在故宫博物院闭馆期间,国际国内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传闻。传闻说中国的故宫博物院已经被严重破坏,宫内文物所剩无几。 <br />  徐启宪:“周恩来总理他就及时地,为了粉碎国外的一些谣传,故宫博物院就重新开放。71年重新开放,开放的场面非常热烈。” <br />  重新开放的故宫博物院,吸引着人们。每天早上,都有众多游客带着自己对皇宫的臆想在这里等候着。每天早上,当紫禁城内古老的自鸣钟敲响,曾经专供皇帝出入的宫门大开了。宫门大开了,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善的皇宫向全世界敞开了。 <br />  在故宫博物院现存文物当中,除了历代皇帝生前收藏的文玩古董,还有清代皇宫的许多遗物。它们数目多,储存分散,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而现在,人们对它有了新的认识。 <br />         <br />  这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着近九千间宫室的紫禁城,如今,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八百多万游客,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就会有两三万人来到这里参观。像这样在旧皇宫的基础上建立的大型博物院,全世界只有三个,法国的卢浮宫博物馆、前苏联的列宁格勒阿尔米它博物馆,再就是中国的故宫博物院。<br />
2#
 楼主| 发表于 27.6.2005 21:32:23 | 只看该作者
《紫禁城》之二 明成祖建殿         <br /><br /><br />  从史书中可以了解到,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把北平改为北京,并于公元1406年,诏令建造北京宫殿,也就是今天的北京紫禁城的。既然明确了是明成祖朱棣建殿。可为什么还有人说,是朱元璋建的紫禁城呢?为什么还有人说,不单单北京有紫禁城呢? <br />  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周苏琴:“今天北京紫禁城确实它有两个蓝本,就是明初的时候朱元璋曾经在南京建立一个宫城,另外还在他的老家凤阳建立一个中都城。所以说现在北京紫禁城,是按照明代的这个中都和南京建成的。” <br />  我们今天看到的北京紫禁城就是明成祖朱棣在凤阳、南京紫禁城的设计基础上建造的。朱棣曾是镇守北京的燕王,他认为他的根基在北平,于是迁都北京。而且当时的北京由于连年战乱城破垣败。于是朱棣下令在元朝大都的东边建一座新城,同时把皇宫也建起来。 <br />  遵照皇帝的诏令,建造皇宫的上好木料,是从湖南、云南等地采伐来的。每当说到皇宫的砖土时,我们还常常会听到一个形容词,“金砖墁地”,那么,什么是金砖呢?这种在苏州等地烧造的方砖,土质很细,粘性大。砖坯入窑后,要用各种柴草烧一百三十天。墁在地上,再浸上生桐油。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皇宫里“金砖墁地”的“金砖”。 <br />  建造皇宫用的巨大石料,大都是从北京附近的房山、盘山开采来的。那巨大的石料是怎么运到北京城中的呢?冬天,民夫们泼水成冰,铺成一条冰道;夏天,就在路上铺上滚木。保和殿北面的云龙石雕,是紫禁城里最大的一块整块石雕,长16米57,宽3米07,厚1米70,重两百多吨。这块石雕,从房山运到北京,五十多公里,两万多民夫用旱船拉运,走了二十八天,耗银十一万两。 <br />         <br /><br /><br />  从明成祖1406年建殿,历时14年,到1420年,动用十万工匠,百万夫役、耗银无数,终于建成了北京紫禁城。 <br />  从紫禁城向南延伸到永定门,向北延伸到钟鼓楼,这7。8公里的路,是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建成后的紫禁城,就坐落在北京的正中心,重叠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 <br />  紫禁城坐落于北京的中轴线上,这条从午门到太和殿正当中供皇帝专用的石板路,被称为御路。就是这条御路,正好重叠在北京城正中的南北中轴线上。 <br />  在进入宫殿之前,顺着这条中轴线上的石板路向前行走,会经过五重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这五重门,贯穿了900多米长的紫禁城。那么,穿越这五重门的御路,除了皇帝之外,还有什么人可以行走吗? <br />  就说这端门之后的午门正中的门洞吧,清朝规定,除皇帝外,特许皇后在成婚那一天,入宫时可以通过;特许殿试的时候,中了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个人,出宫时走一次。 <br />  通常认为,天安门以外是外朝,午门以内是治朝。治朝,是皇帝日常朝会、处理奏章上书的地方;清代时乾清门以内为燕朝,是天子、嫔妃燕居之所。门,首先是用来分隔各朝的。除此之外,为我们熟知的天安门在当时还有什么作用呢? <br />         <br /><br /><br />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郑连璋:“它主要是举行一些仪式,颁布一些法令。比如说老皇帝死了以后,新皇帝继位要发布诏书,在哪儿发布呢,就是在天安门楼上来发布。再一个就是它的朝审,就是全省全国各地送来死刑的人叫朝审,也在天安门前面要进行。再一个就是考取进士,就是科举制度皇榜,就是在天安门外面张布皇榜。” <br />  紫禁城中,最主要的宫殿建筑是治朝三大殿,也就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在明朝叫奉天殿;中和殿,这里是皇帝临太和殿之前的暂坐之处,皇帝在这里接受御前大臣、礼部堂官等侍班随扈人员的朝贺。保和殿,皇帝常在这里赐宴王公大臣,还在此举行殿试,审批考卷,点状元。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同时还在这里举行内廷典礼,日常办理政务,引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臣等等。交泰殿、坤宁宫,明清皇后的寝宫,前朝三大殿和燕朝后三宫,这六大殿都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而东西六宫嫔妃、太后、太上皇、皇子、皇孙的宫室,就都不在紫禁城中轴线上了。 <br />  在紫禁城前三殿和后三宫,这最重要的六座宫殿中,最大、最辉煌的宫殿又是哪一座呢?皇帝的金銮宝座又设在哪里呢?紫禁城里首屈一指的大殿,也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最大的宫殿,就是金銮殿,也就是太和殿,金銮殿是它的俗称。整个大殿占地2300多平方米,一把雕龙镏金大椅高搁于七层阶梯的台上,这就是皇帝的宝座。 <br />  金銮殿,在平时是不使用的。那么在什么时候使用呢?据记载,明清两朝皇帝只在即位、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以及每年元旦、冬至、石寿节,也就是皇帝生日三大节的时候,才会使用金銮殿,而且,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朝会典礼。 <br />  在举行朝会大典的那天,天不亮,銮仪卫就把法驾卤簿,就是仪仗执事陈列于天安门、经端门、午门、直达太和殿前。法驾卤簿由五百多种金银器,木制的斧钺(月)瓜戟(几)等武器,以及伞盖旗(到)等组成,排列起来,十分壮观。 <br />  在举行朝会大典的时候,各民族代表,各国使臣也会在太和门前静候。 <br />         <br /><br /><br />  这些低矮的,排列整齐的山形物,是什么呢?放在这里是做什么用的呢?它们是品级山,每个大约半米高,都是用铜做的。文武百官从一品到九品,根据自己的品级,对应在相应的品级山旁,排列整齐,在太和殿院中静候。 <br />  大约在日出前三刻时分,中和韶乐响起。中和韶乐的响起,告诉了人们,身穿龙袍的皇帝正在从中和殿走向太和殿准备升座。中和韶乐的唱词,大都是颂扬皇帝“乾坤日月明,四海升平”等等一类的内容。宽阔的广场,辉煌的太和殿,台基上升起的袅袅香烟,五彩缤纷的仪仗,身着朝服的文武百官在乐声中行礼,这一切,都显示了高坐在金銮殿龙椅上的天子威严。皇帝来到太和殿时,中和韶乐就会停止,开始演奏丹陛大乐,丹陛是指金銮殿的台基。丹陛大乐响起,皇帝开始接受祝贺,在宣表官宣读完贺表以后,文武百官行三跪九叩礼。明朝时,在场的军校还要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清朝取消了这一礼节。 <br />  皇帝降座退朝以后,有时在太和殿内外大摆筵席,赐宴群臣。酒宴过后,就是殿前演出,有喜庆舞,庆隆舞,和各民族的音乐舞蹈等。庆隆舞是表现打猎的乐舞。皇帝的朝会大典大体如此,一年几次。盛大的朝会大典,进一步昭示着,太和殿是紫禁城里的独有地位和最高等级。 <br />  太和殿,坐落在全部用汉白玉雕砌的三重台基上。太和殿,为什么要建在台基上呢?太和殿的台基又为什么不只一重呢?早在春秋战国时候,宫殿建筑的时尚是把房屋建在夯土台上,一来少受地下潮气的侵蚀,同时,外观宏伟,居高临下,能显示皇宫的威严。北京紫禁城的台基也一样,而且在建筑艺术上,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br />  台基的高低是有严格规定的,公侯以下,三品以上的大臣住宅的台基不能高过0.6米,而这座三重台基高达8米以上,从而使太和殿成为紫禁城内最高的建筑,殿顶距地面35。05米。 <br />  金銮殿的台基要比别的宫殿的台基高,金銮殿的殿顶的小兽也比别的宫殿的小兽多。这些小兽在古代神话中,是吉祥的化身,放在檐角上,有消灾驱邪的意思。这些小兽除了表示吉祥、显示等级,还有什么实用价值吗? <br />         <br /><br /><br />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郑连璋:“这个小兽最初本来就是怕檐角琉璃瓦滑落,因此需要钉子加以固定,但是钉子露着当然不好看,所以用这个小兽把它整个地装饰起来,这样实用跟美观就结合起来。” <br />  在紫禁城大小宫殿内外檐的梁枋、檩条、斗拱、天花、藻井上,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彩画。根据彩画的题材、画面的布局、花纹组合、色彩搭配,不仅可以了解宫殿建造和装修的年代,而且,这些彩画同时也在告诉着人们,这里居住人的身份。金銮殿上的彩画,是和玺彩画,这种彩画出现在明末清初,只有在皇帝皇后的宫殿才有。画中象征皇权的龙凤纹样占主导地位。和玺彩画用金量极大,主要线条及龙、凤、宝珠都沥粉贴金。 <br />  仅次于和玺彩画的,是起源于元朝的旋子彩画,它是明清官式建筑中运用最为广泛的绘画类型。旋子彩画最大的特点,是使用了带卷涡纹的花瓣,发展到清朝,图案更为抽象、规格,形成了以弧形切线为基本线条的几何图形。在旋子彩画内,根据用金子的多少,颜色的不同也有许多等级之分。清朝中期以后,出现的苏式彩画,源于苏州,大多用于花园中的亭台楼阁。 <br />  历数紫禁城内的建筑,有一组楼宇是不能不说的,它们被誉为皇宫建筑群中的四颗明珠。这四颗明珠,说的是紫禁城的四座角楼。比起前朝皇宫的角楼,它们的造型更加玲珑,结构更加巧妙。角楼屋顶是三重檐,用七十二条脊相衔接,形成纵横连贯,多角相错。角楼内没有柱子,外没有梁头。而且,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角楼呈现的都是正面。自古以来,皇宫建筑四周都有城墙,城墙四角也都有了望警戒用的角楼。 <br />  在紫禁城中,还有许多建筑之谜是至今也没有被破解的。比如,太和殿的面宽为什么独一无二是十一开间?紫禁城中主体建筑的开间基本都是九间或五间,如天下闻名的天安门城楼其城台设五个门洞,面阔九间,进深五间。这是因为皇家推崇九五之尊。 <br />  关于九五之尊,一种简单的说法是,中国古代认为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以“九”“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之尊”。另一种说法认为“九五”一词来源于《易经》。九五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第一爻了,从而成为了帝王之相。 <br />         <br /><br /><br />  所以,有人认为如果说为了体现太和殿的独特而放弃皇家推崇的九五之尊,不太可信。他们认为太和殿原本是宽九间、纵深五间的,后来改造为十一开间的,和它的防火有关系。太和殿,全部采用木质结构,共用木材4700立方米,平均每平方米使用木材2立方米。历史上曾5次被毁于大火。为了防火,清朝年间,把太和殿左右挑檐下的廊子封闭起来,又加了一道防火墙,多出的两间房就使太和殿成了11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太和殿修建成11间,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当时找不到上好的足够长度的金丝楠木,如果建成九间的话木材的跨度不够,只好改成了十一间了。 <br />  紫禁城三大殿院内没有树木,也是谜团之一。有人说没有树,是怕着火的时候,树增火势;也有人说是怕有人隐蔽于树丛中威胁皇帝的安全。有人认为这主要是为了烘托意境。从天安门起,所经过的一系列庭院内都没有树木,现在端门前后的树是辛亥革命以后种植的。这样,当人们去朝见天子时,经过漫长的御道,在层层起伏变化的建筑空间中行进,会感到一种无形的,不断加强的精神压力,最后进入太和门,看到宽阔的广场与高耸在三重台基上的巍峨大殿,精神压力达到顶点。而这正是至高无上的天子所要求的。 <br />  紫禁城建成后,殿、宫、堂、楼、斋、轩、阁,加起来总共是八千七百零七间半。为什么会是这么一个数字呢?这也是一个谜团。 <br />  相传,当初修建紫禁城时,永乐皇帝打算把宫殿的总间数定为一万间。就在他传下圣旨后,梦见玉皇大帝很生气,原因是这和天宫里的一万间的数相同。一个叫刘伯温的官员建议改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这样,既不失玉皇大帝的面子,又不失皇家的气派。但后来刘伯温看到大兴土木,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苦。于是他把设计好的图纸减少了很多间。他觉得反正紫禁城很大,数也数不过来的。这些都只是传说而已,不过,紫禁城中确实有个半间。在清代存放四库全书的文渊阁的西边,有一独特之处,它和一般的楼阁不同,两柱之间不是一丈多的间隔,而仅有五尺左右的距离,紫禁城的半间说的就是那儿。 <br />  紫禁城建筑中最大的谜团莫过于,如此浩大的工程,是由谁负责设计的呢? 大多数人认为紫禁城是明代一位杰出的匠师,蒯祥,人称蒯鲁班的人设计的。但是,近来有人却提出异议,认为蒯祥只是故宫的施工主持人,故宫真正的设计人是名不见经传的蔡信。理由是永乐15年紫禁城宫殿开始进入大规模施工高潮时,蒯祥才随朱棣从南京来到北京,而在此之前,蔡信已主持故宫和北京城的规划、设计和建造了。 <br />  紫禁城建筑中的谜团还有很多,都有着不尽相同的解读。人们说,那已经过去了的,将越来越遥远;而紫禁城的存在,却使历史近在眼前。 <br />         <br /><br />        <br /><br />
3#
 楼主| 发表于 27.6.2005 21:34:22 | 只看该作者
《紫禁城》之三 康熙皇帝<br /><br />         <br /><br />        <br />  在紫禁城的历史上,有一位皇帝,自公元1662年到1722年,君临天下长达六十一年。在他之前,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个皇帝在位时间这样长,他和法国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四、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彼得大帝,同是当时世界上的著名君主。 <br />  康熙皇帝,姓爱新觉罗,名玄烨,满族人。公元1654年,玄烨诞生在紫禁城内的景仁宫。玄烨是顺治皇帝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母亲是孝康章皇后。顺治帝病逝后,年仅八岁的玄烨继承了皇位。 <br />  八岁的康熙继位后,按照清顺治帝的遗诏,由四位辅政大臣,代理国政。康熙的祖母孝庄皇太后,深明大义,有政治头脑,她全力扶持康熙,祖孙感情极深。 <br />  康熙一生的重大政治活动,是从清除辅政大臣鳌拜开始的。鳌拜大权独揽,结党营私,强行推行换地、圈地政策;阻碍发展沿海的农业、工商业;甚至妄图篡权,阴谋杀害康熙帝。当时年方十六的康熙帝,不动声色,暗中训练了一批少年布库,也就是摔跤手,巧妙地在皇宫逮捕了骄横跋扈、膂(旅)力过人的鳌拜,宣布了他的三十条罪状。这幅画是后人画的,少年皇帝反对守旧、智擒鳌拜的事迹广为流传。在清朝,“抓鳌拜”是每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的传统剧目。 <br />         <br /><br /><br />  康熙十四岁亲政,开始独自处理政务。乾清宫是他日常办理政务的场所和寝宫。每天清晨,康熙帝都会差人把他的御案搬到乾清宫的门口办公,他在这里听部、院各衙门官员面奏政事,当面裁决,最后与内阁大学士共商重要政务。乾清宫门口成为康熙帝听政的主要场所之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康熙“御门听政”。 <br />  康熙皇帝御门听政,还有一段历史渊源。那要追述到明成祖朱棣建成紫禁城不久之后的一场火灾。 <br />  朱棣平日听政的奉天殿,也就是清朝改名的太和殿,在这次大火中也烧毁了,朱棣认为这是上天在惩罚自己,朱棣怕&quot;违背天意&quot;,不敢再建,权以奉天门为听政之所,这就是明清两代皇帝&quot;御门听政&quot;的起因。 <br />  那太和殿是什么时候建起来的呢?朱棣死后他的儿子朱高炽继位,仍旧沿袭&quot;御门听政&quot;不改,同时因为他留恋兴王之地,想复都南京,无心修复北京的三大殿。直到19年后,英宗朱祁镇,于1439年,才下诏复建。然而,又一场大火再次将紫禁城的主要宫殿烧毁。 <br />  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1604年,乾清宫和坤宁宫才得以修复。可紫禁城里最主要的前朝三大殿却还是迟迟不能动工,一直拖至康熙年间。有人说,不能动工的原因是木材缺乏,不能施工。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堂堂皇家工程怎么会缺乏木材呢? <br />  据说,那时建造紫禁城用的是金丝楠木。金丝楠木产量极低,四五百年才成材,成材后的可用之料也仅仅是其中的十分之一。在明代皇家建筑中运用得多一些,但到清代以后,可运用的就不多了。金丝楠木产于我国湖南、云南等地,材色呈黄褐色,略带浅绿,有香气,材质细密、纹理常倾斜或交错,花纹美丽,经久不腐。之所以称之为金丝楠木,是因为它顺着纹理的方向有着排列有序的“金丝”,在阳光照射下泛着金光,十分稀奇。现在,这个树种在我国已经基本灭绝了。在缅甸一带的热带雨林中可能仅存少量。 <br />  正是因为金丝楠木如此奇缺,导致太和殿被烧毁之后,一直拖至康熙38年才又动工。据说康熙年间的这次动工,还是因为一次偶然的发现,通惠河工部郎陆澹园在天津至海岸沿途的芦苇中发现金丝楠木一千余根,解决了木材问题。这些金丝楠木为什么会在芦苇中,目前还不得而知。 <br />         <br /><br /><br />  在明朝,导致紫禁城里主要建筑被烧毁的三次大火,主要都是因为雷火,雷火就是雷电引起的火灾。而在清朝,宫殿几乎没有发生这样的大火。 <br />  康熙年间,终于将太和殿再次建造起来,但他依然坚持在乾清宫的门口听政,当时的一些国家大事,例如平定三藩的决策就是康熙在御门听政时决定的。 <br />  康熙20岁那年,果断地下令撤藩,在历时八年的平乱战争中,年轻的玄烨表现出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他利用政治分化和军事压力迫使尚之信﹑耿精忠二藩脱离吴三桂,从而使清军得以集中力量与吴三桂主力相持于湖南,最终,“三藩”之乱平定。西南各省统一。 <br />  清军两次反击沙俄侵略中国的雅克萨之战的决策,也是康熙皇帝,在御门听政时作出的。雅克萨之战,清军取得了胜利,1689年9月,35岁的康熙帝派人和俄国政府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 <br />  康熙皇帝,是一位马上皇帝,自幼习武,一生都没有离开过骑射生活。这是他用过的头盔、马鞍。统一漠北,是康熙这位马上皇帝唯一亲征的战役。从1690年至1697年,康熙帝三次率兵出塞亲征,在无边无际的沙漠和草原驰骋数千里。满、蒙、汉、回各族民工日夜赶运军需物资,清军奋力作战。 <br />  今天的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南的乌兰布通,是昔日的古战场,这里距离北京城700公里,就在这里,噶尔丹叛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br />         <br /><br />        <br />  2康熙从漠北凯旋归来时就是穿的这件得胜袍。康熙帝曾经在征服漠北的路途中留下了这样的诗句: 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 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 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br />  八旗军是清王朝得以取天下的支柱,康熙皇帝常常亲临教场,阅兵射骑。 <br />  从这幅紫禁城中保存完好的《木兰秋狝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木兰围猎的情形。康熙在今天的河北省北部围场县设置了木兰围场。每年秋天,康熙帝率领宗室亲王、内阁六部、各少数民族王公贵族以及八旗士兵,浩浩荡荡来到这里,飞马弯弓,射猎习武。 <br />  木兰围场,是满语、汉语的混称。木兰是满语哨鹿的意思。那么,在这里,他们是怎么进行围猎的?哨鹿是什么意思呢?当时的木兰围场,根据地形和禽兽的分布,划分为72围。每次狩猎开始,先由管围大臣率领骑兵,按预先选定的范围,合围靠拢形成一个包围圈,并逐渐缩小。头戴鹿角面具的清兵,隐藏在圈内密林深处,吹起木制的长哨,模仿雄鹿求偶的声音,雌鹿闻声寻偶而来,雄鹿为夺偶而至,其他野兽则为食鹿而聚拢。等包围圈缩得不能再小了,野兽密集起来时,大臣就奏请皇上首射,皇子、皇孙随射,然后其他王公贵族骑射,最后是大规模的围射。有一年,康熙狩猎时,射殪(义)二虎,又一次,枪殪二熊。 <br />  一次秋狝活动要持续三四个月,而木兰围场距离北京近四百公里,来回路途要花费1个多月的时间,为了方便处理政务,康熙帝亲自勘探选择,在燕山丛中、武烈河畔的热河承德修建了一座行宫——避暑山庄。康熙在避暑山庄多次宴赏,赐赉(睐)蒙古、西藏等民族的首领人物,以加强中央集权保卫北部边防,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在处理政务之余,避暑消夏,或读书练字,或钓鱼、听戏,或在后妃的簇拥下漫游庭园。康熙还将自己在京都培育多年的优良稻种,移植在山庄。 <br />  这是清宫廷画家金昆等人绘制的《冰嬉图》,从这幅图中,可以了解到,滑冰在清朝很兴盛。滑冰,是清朝八旗兵的军事训练项目,也是娱乐兢技活动。每年冬天,上千名滑冰能手在太液池,也就是今天的北海和中南海,接受皇帝、后妃和大臣们的检阅和观赏。 <br />         <br /><br /><br />  清初画圣王辉在60岁时,被康熙召幸,绘制南巡图。这卷当时绘制的卷帙浩繁、场面宏大的《康熙南巡图》,记录了35岁的康熙,在1689年第二次南巡时的场景。康熙帝在位期间,六次下江南,历时23年的时间。 <br />  康熙六次南巡中,有四次都曾住在曹氏织造府。这里的曹氏指的是谁呢?说的就是曹雪芹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他们相继担任江宁织造60多年。曹雪芹的曾祖母做过儿时康熙的保姆。曹雪芹的祖父曾是康熙的伴读。可见,曹家与皇室有着特殊的关系。 <br />  绍兴府是康熙帝这次南巡的最后一站。康熙帝不骑马,不坐轿,他在扈从诸臣的簇拥下,向大禹陵走去。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后世为纪念他而建禹王庙。大禹陵在绍兴县城稽山门外。像康熙帝这样,徒步拜谒大禹陵的皇帝并不多见。 <br />  康熙帝一向被认为是一位宽仁有为的皇帝。然而这位宽仁的皇帝在处理家事上,却留下了一些不妥之事。 <br />  虽然康熙的这些所谓家事处理得并不好,但他的确是一位有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统一,疆域辽阔。他主持绘制了全国大地图《皇舆全览图》。在全国实地测绘地图,并且有经线、纬线,这在中国还是第一次,水平位居当时世界之冠。康熙帝自称:“朕费三十余年心力,始得告成。” <br />  值得一提的康熙帝终身广泛涉猎数学、天文、历法、物理、生物等学科。 <br />         <br /><br /><br />  当时,中国刚刚开始接触西方的科学文化,许多官员视西洋科学为异端,而康熙帝却要求外国传教士给他讲西方数学、天文学、测绘学、炮术等自然科学,他常常连续几小时学习欧几里得几何学演算习题。 <br />  这是他读书用的一张炕桌。桌面银板上刻画有开平方、立方,求圆半径、求半径的比例尺及十几个数理表。这是康熙专用的小件仪器——计算工具。手摇计算机,能做加减乘除法。 <br />  康熙皇帝虽然没有能够将更多的科学技术用于实践,但是康熙帝不仅勤于政事,而且好学敏求,多才多艺。这在历代帝王中是罕见的。紫禁城内的许多宫廷史迹和大量珍贵文物,使我们能或多或少地了解三百年前的这位君主。 <br />  康熙皇帝在位期间,百姓生活安定,生产发展,国库充裕,一片繁荣太平景象。全国垦田面积由顺治末年的五亿五千万亩增加到八亿亩。他和后来的乾隆皇帝一道,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康乾盛世。 <br />         <br /><br />        <br />  康熙皇帝在位61年,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乱而治,而巩固,而发展。他评论自己说:“历观史册……如朕在位之久者甚少。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如一日,岂劳苦二字所能概括耶!” <br /><br />
4#
 楼主| 发表于 27.6.2005 21:36:10 | 只看该作者
《紫禁城》之四 帝后生活         <br /><br /><br />  几百年来,一道高大宽厚的城墙,矗立在皇宫与外界之间。一道道红色宫墙的切割与包围下,紫禁城皇宫内,有了8700间宫室。在这数目众多的宫室中,哪一座是皇帝的呢?皇帝的宫室里又是怎样的陈设呢? <br />  这金扉重檐的九间大殿乾清宫,康熙和他之前的皇帝生前在这里居住,死后在这里停灵。乾清宫正殿两侧的东暖阁、西暖阁分别是皇帝的书房和卧室。雍正皇帝继位后,将寝宫搬到了养心殿。养心殿就成为雍正之后的历代清朝皇帝的寝宫。 <br />  顺治帝死后,同样是在乾清宫停灵。康熙仍然沿袭祖制,乾清宫依旧是皇帝的寝宫。而雍正帝却在康熙死后,将寝宫搬到了养心殿,这其中,是否有什么隐情呢? <br />  康熙皇帝生前两次废黜皇太子。乃至雍正继位后,引起很多纷争。雍正帝就格外希望自己的住所要隐蔽。养心殿在乾清宫的西侧,地处深宫禁地,建筑布局不同于乾清宫,比较紧凑、方便。养心殿的前殿可以办公,后殿可以居住,而从前殿到后殿,不需要走出宫殿,只需要穿过设在殿内的一个通道。而且,养心殿院套院,几重门,几道院,层层守卫,更加安全。 <br />  现在的养心殿里是光绪时候的原状陈设。皇帝在前殿办理庶政,召对引见。穿过甬道,就进入了后殿——寝宫。这是皇帝的卧室,皇后、妃嫔等人只有在皇帝召幸时方可入内。皇帝的龙床,一在西梢间,一在东梢间。龙床上挂满了装有香料的荷包和香囊。清朝康熙皇帝的皇后、妃、嫔等最多,有五十五位。乾隆帝有四十一位。光绪帝最少,一后二妃。 <br />         <br /><br /><br />  这是紧靠皇帝卧室的耳房和围房。东耳房体顺堂是皇后被召见来侍寝前的临时住处,西耳房燕禧堂是皇贵妃侍寝时的临时住处。她们平时都住在东西六宫中自己的宫室内。围房是等级更低的妃嫔们侍寝前的值房。传云皇帝召幸妃嫔,由太监驮入寝宫,纯属无稽之谈。 <br />  东西六宫的街名有“百子”,“千婴”,“麟趾”,“螽(中)斯”。螽斯是一种昆虫,产子多。古时候以螽斯比喻子孙众多。其它街名的含义也同样表示子孙很多。 <br />  养心殿是皇帝的寝宫,但是皇帝大婚时,不住在这里。坤宁宫东暖阁是皇帝大婚时只住几天的洞房。清代皇帝结婚称作“大婚”。 <br />  从这卷当时的宫廷画家画的《光绪大婚图》,可以看到清皇帝大婚礼仪的全过程。光绪皇帝秉承慈禧皇太后懿旨,册立叶赫那拉氏为皇后。叶赫那拉氏的父亲是慈禧的胞弟,这门婚事是亲上加亲。册立,奉迎礼极为隆重。那一天,全国上下,人人都须穿红着绿,家家都须张灯结彩。文武百官,外国使臣向皇太后、皇帝上表祝贺。天安门上,奉诏官将诏书置于宝匣内,从城楼上徐徐放下,由礼部司官在城下跪拜接受。然后刻板刷印,颁行天下。皇帝大婚时,迎亲的仪仗队伍中有金八件。金瓶、金盆、金壶、金盒、金提炉。这金八件没有实际用途,只是礼仪上的需要,一种炫耀荣华宝贵的摆设。这是清王朝覆没前夕的一次大婚礼,当时,中法越南之战、中日朝鲜之争刚刚结束,水旱、虫灾、地震接踵而来,百姓灾难重重。婚礼耗用白银五百五十万两。 <br />  有一个场景是《光绪大婚图》中所没有的,那就是大婚洞房里举行的“合卺(井)礼”。合卺宴上,帝、后对饮交怀酒。交杯时,有结发侍卫夫妇在宫外唱《交祝歌》。当晚,还要吃长寿面,象征帝后“福寿绵绵”。 <br />  光绪大婚时的洞房就设在坤宁宫东暖阁里。洞房内靠北墙的喜床上,悬挂着龙凤双喜百子图床幔,象征“多福多寿多男子”。 <br />         <br /><br /><br />  然而,事与愿违,光绪帝结婚后九年,被囚于瀛台,又过了十年,含恨死去,他不喜欢自己的妻子,他们没有生儿育女,为皇室繁衍后代。他的妻子,孝定景皇后,当了清王朝最后一个皇太后——隆裕皇太后,享年46岁。 <br />  在清朝称皇帝吃饭为“传膳”、“用膳”或“进膳”。早膳通常在早7点左右,晚膳在中午12点到午后两点之间,晚6点还会进一次晚点小吃,因为这一餐一般要喝酒,所以也叫“酒膳”。他们用膳的地点不固定,大多在皇帝的寝宫和他经常活动的地方。届时,由太监迅速按规章布好膳桌,送上膳食。 <br />  那么,帝后们每天都吃些什么呢?帝后们吃饭的菜单,被称为“膳单”。从大批皇宫的“膳单”上,可以看到宫廷菜极其讲究、丰富多样,原料都是上等的燕窝、鱼翅、熊掌等。一桌膳食有几十品。 <br />  帝后们每日的膳食,不仅讲究花样多,还讲究一定的搭配比例。比如皇帝的饭菜比例是:盘肉22斤,鸡5只,鸭3只,各种青菜十几斤,各种萝卜60个等等。 <br />  菜盘里的银牌,用来检验饭菜里有没有毒。他们使用的餐具都非常讲究。清顺治帝在谈到他的妻子孝献皇后时说,餐桌上若有一样不是金的,她便不高兴。帝后都是独自用膳。吃不完的,赏给宫女、太监。 <br />  帝后们在膳食后,通常都要吃干鲜水果。盛产于两广、福建等地的鲜荔枝,就是珍贵的土贡。土贡,就是指进贡的土特产品。 <br />         <br /><br />        <br />  鲜荔枝贡进入宫,要立即呈报皇帝,同时有人数数,记帐,总数多少,每日摘下多少,脱落或烂掉的多少等等,都记载得非常详细准确。一般来说,皇帝每天也就吃三四个,赏赐贵妃、嫔妃一两个,赏给皇太子、公主、亲王等每人一个、这些都一一登记入薄。 <br />  这就是皇帝的朝服。朝服上除了必不可少的龙,还有四十三条,十二章纹饰。这十二章是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仪)、藻、火、米粉、黼(斧)、黻(福)。天子之服十二种图案都全,诸侯之服用龙以下八种图案。而平民穿衣,则不准有文饰,被称为白衣,所以后来称庶民为白丁。 <br />  这几件龙袍怎么这么小呢?清代出了几个小皇帝,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宣统,年龄在三岁、四岁和六岁、八岁不等,有小龙袍也就不足为怪了。 <br />  这是小皇帝的虎头鞋。皇帝穿的朝靴。后、妃穿的高底鞋,有元宝底,花盆底。 从鞋的大小,可以想见满族妇女是不裹脚的。 <br />  清光绪帝的便帽,也是用珍珠、珊瑚珠穿成的。清末皇后的朝冠,上面镶有东珠82颗、珍珠522颗,猫眼石8块、十个金凤以及金、玉、珊瑚、宝石等缀饰。 <br />  清代帝后大臣佩带朝珠,朝珠是由佛珠衍化而来的,也是108颗。清代文官五品,武宫四品以上者,可以配挂朝珠,称文五、武四。朝珠也是显示身份和地位的标志之一。皇帝随身还会带一些杂物,比如吃食刀、耳挖子、牙签、香囊、荷包等等。 <br />         <br /><br />        <br />  那时的元旦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春节。这一天,皇帝要去辞旧迎新。元旦这天,皇帝会乘四人轿到钦安殿拜真武大帝;乘十六人轿至奉先殿祭祖;乘大礼轿到长安左门外“堂子”祭祀;乘十六人轿至太和殿升座。 <br />  在清代,帝、后、妃、嫔在什么场合坐什么轿子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既讲排场,又有等级。 <br />  这是宫里的马车。看到它,使人联想起庚子之变慈禧出逃西安的情景。 <br />  清末,紫禁城里出现了西式马车,据说末代皇帝溥仪乘坐过。 <br />  这座宫殿的门槛,怎么被锯下后放置在大门后面的汉白玉石座上呢?原来逊帝溥仪在宫中居住的时候,已经有了自行车。他让内务府采购了各种牌号的自行车,英国的、德国的、法国的,不下数十辆之多。这是他的妻子婉容骑过的一辆。 <br />  溥仪和婉容对这些新车倍加喜爱,还专门在御花园内东南角的绛雪轩里设了个车库,并由两个小太监专门看管。他俩也经常在宫里骑着自行车玩。可这宫里的门太多,每过一道门槛,都要下来,搬着车过去,实在太麻烦了。于是溥仪传下旨意,让太监们把那些碍事的门槛都锯了。 <br />         <br /><br />        <br />  或许正是因为宫里生活的严谨沉闷,即使皇帝们只在紫禁城里呆很短的时间,也要忙里偷闲,想法子找乐。有的皇帝喜欢西洋钟表,有的皇帝喜看蚂蚁上树,有的皇帝喜爱古玩珍宝。 <br />  有的皇帝还乐得乔装改扮。这幅画中的佛,就是乾隆皇帝装扮成佛后,叫画家给他画的佛装像。 <br />  这像中卷发人,不是某位洋人,而是雍正皇帝。 <br />  雍正帝还喜欢收藏西洋眼镜,他曾将一些西洋眼镜赏给工程处,让他们用于劳动保护。 <br />  这是同治帝玩的蛐蛐罐。 <br />  随着岁月的推移,光绪帝已经能看上小电影了。 <br />         <br /><br /><br />  这几幅画反映了满族后妃对汉族服饰的兴趣。 <br />  慈禧曾说:“只要我活着,总不许学外国”,可是她既喜欢用洋货,又爱照相。这张相片中的观音菩萨正是慈禧装扮的。左侧站着的是太监李莲英。 <br />  在紫禁城里还有一处宁静清幽的地方,供帝后嫔妃日常游赏玩,这就是始建于公元1417年、明永乐十五年的御花园。御花园面积不大,东西宽130余米,南北长90米。在紫禁城庞大肃穆的宫殿建筑群中,小小的绿色花园,给皇宫带来一些春意。春雨、冬雪,更让这里别具魅力。 <br />  这样的美景仅仅是供帝后赏玩的,那些总是跟在帝、后、嫔、妃身后服务的太监,即使陪同着来到御花园,也是绝不敢抬头观赏的。 <br />  清宫太监孙月廷:“那是给皇帝贵妃看的,咱们看不见,咱也就是跟在他们屁股后头走走。” <br />  据说明朝的太监最多,有一万人左右。清乾隆五十八年有2605人,光绪末年有两千人左右。 <br />         <br /><br />        <br />  御花园的花石子路非常精妙,在供人们走路的同时,还在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石子路怎么会讲故事呢?御花园的石子路,用颜色不同的小石头子镶嵌了九百多幅图案。内容有花鸟虫草、七珍八宝、及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等等。 <br />  顺着石子路往西走,会看到一座台子,这里是干什么的呢?御花园里曾经饲养有动物,这是座鹿台,是观鹿用的,鹿台下面是鹿圈。顺着石子路再往东拐,在御花园里,还有一个藻堂,据说,这里是藏书的地方。 <br />  这是供皇帝吟诗对句的绛雪轩。绛雪轩呈凸字形。和它相对应的是座呈“凹”字形的楼阁,“养性斋”。这两座楼阁,一凸一凹之间,暗示了阴阳五行中的进退、曲折。但事实上,皇帝们很少来这里,所以,养性斋,并不出名,直到有一位皇帝在这里学习英语。 <br />  故宫博物院宫廷部主任苑洪琪:“这位学英语的皇帝就是退了位的溥仪。当时溥仪跟牛津大学毕业的庄士敦在这儿学英语。溥仪学英语既不背单词,也不背句式,更不学二十六个字母,他是把老师说的英语用汉字的形式写到小褶子上。现在故宫里头还保留着当时溥仪学习的这种用具。” <br />  出后三宫坤宁门,在石子路上缓步行进,会看到一对镏金麒麟,像威武的卫士看守着天一门。过了天一门,便是钦安殿了。皇帝到钦安殿去的时候,设置在御路正中的铜鼎,香烟缭绕。 <br />  钦安殿,是紫禁城内最后一座宫殿,建于明代。大殿正中是道教供奉的玄武大帝。钦安殿,是一座道教庙宇。 <br />         <br /><br /><br />  紫禁城里的宫廷花园,除了御花园、乾隆花园,还有外西路慈宁宫南边的慈宁宫花园。这座花园比御花园小,占地6800多平方米,很多人把它叫做“寡妇园”。这是为什么呢? <br />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陆彦贞:“这里是专供太皇太后和皇太妃等休息的场所。她们在当朝皇帝去世以后就由内廷的东西六宫,搬到这里来了。整天也无所事事,专门就是烧香念佛 以求来世。” <br />  后妃们在当朝皇帝死后,都要由东西六宫迁到慈宁宫,过着孀居而少有天伦之乐的生活。也难怪这专供她们休憩的慈宁宫花园被称为“寡妇园”了。 <br />  平日里的紫禁城总是显得肃穆庄严,宫里的生活严禁刻板。只有到唱戏的时候,宫里才会平添一些热闹。看戏,也是帝后们的主要消遣方式。 <br />  康熙帝六十寿辰,从神武门至海淀畅春园,沿途十几公里,设置戏台四十九座。从这幅《康熙万寿庆典图卷》中,可以看到清宫里盛行演戏。 <br />  康、雍、乾三朝,演的多是昆腔戏和弋阳腔戏。今天为人熟知的京剧,当时叫乱弹戏,是在乾隆朝后期逐渐形成的。 <br />         <br /><br /><br />  紫禁城里有五座戏台至今保存完好。这五座戏台,各有什么不同用处和故事吗? <br />  畅音阁,是乾隆准备当太上皇时修建的。是宫里最大的戏台,有三层台面、天井和地井。主要演神仙故事戏。倦勤斋,是乾隆时修建的仿江南小戏台。适于说唱,或演小型折子戏。乾隆曾坐在这个宝座上听戏。这是漱芳斋院内的大戏台。是乾隆当了皇帝后,修建的第一个戏台。 <br />  这是漱芳斋里的小戏台,漱芳斋里已经有个大戏台,怎么还要一个小戏 <br />  台呢? <br />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陆彦贞:“漱芳斋在室内有一个小戏台是乾隆年间造的,它那块匾“风雅存”是乾隆皇帝写的。为什么在这儿有这么一个小戏台呢?这是为了生活上的方便 乾隆皇帝可以到这儿来听说唱演戏。有的时候,他母亲皇太后也到这儿来,这儿可以传膳。就又是吃饭的地方。这样的话他们母子可以在这儿休闲娱乐,还可以有个团聚的时候。” <br />  按照宫里的规矩,皇帝和母后分别要在自己的宫殿里吃、住,这样,只有在这漱芳斋看戏或传膳时,乾隆和他的母亲才能共享天伦之乐。 <br />         <br /><br />        <br />  长春宫戏台是慈禧时修建的。慈禧和咸丰皇帝都爱看戏。咸丰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时,跑到避暑山庄终日看戏,直看到临死前两日。 <br />  这悠长神秘的紫禁城里,帝后们的生活就像是一台戏,一台大戏,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是戏台前的,经过粉饰的零星片段。 <br />  有位宫女说“宫里头无论上上下下,就像一台戏,谁唱得好,得宠;谁唱的不好,挨打受气。” <br /><br />
5#
 楼主| 发表于 27.6.2005 21:37:43 | 只看该作者
《紫禁城》之五 《深宫动乱》  <br /><br /><br /><br />  几百年过去了,曾经发生在紫禁城内的事件,宫廷政变、宦官乱政、僧人闯进太和殿、庶民持刀杀皇帝,以及红丸案、移宫案、失金、失印、失火案、筒子河浮尸案等等,至今在民间流传。 <br />  乾清宫是明代皇帝的卧室,明嘉靖年间,就在这里,发生了宫女杀帝的深宫动乱。嘉靖皇帝总是借选秀女之名把一些10岁至13岁的女孩招进宫里,残暴这些童女以期长生不老。 <br />  公元1542年春末夏初的一个夜晚,不堪忍受嘉靖皇帝折磨的宫女们,合谋要把这个残暴的皇帝勒死。嘉靖正在乾清宫西暖阁熟睡,宫女杨金英领着十几个年轻柔弱的宫女和两个妃子,遛进了皇帝的寝室。 <br />  可是,由于一时慌乱,绳子结成死扣,无法勒紧,嘉靖被勒得气绝,但没有死。两个妃子一看事态不妙,就扔下了其他宫女,向皇后报告,想以此得以宽恕。皇后立即带人救下了气息奄奄的嘉靖帝。大为震怒的嘉靖皇帝动了杀机,十几名宫女,和那两个向皇后打报告的妃子,都被截断四肢,割断咽喉,凌迟处死了。其他含冤致死者一百多人。 <br />  事后嘉靖搬出了乾清宫,住在西苑万寿宫,终日修道以求长生,二十多年后,在临死之前才回乾清宫。 <br />  紫禁城的武英殿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农民领袖曾经在这里称帝。这一年,中国历史上有过三位皇帝。 <br />  公元1644年3月18日,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头戴毡帽,身穿布衣,骑着一匹雄壮的乌驳马,率领起义军,打到了北京外城。紫禁城内大乱,文武大臣各自奔命潜逃。崇祯皇帝朱由检彻底不眠,心急如焚。他先跑到景山观看,只见全城烽火连天!继而回到宫中,鸣钟召集官兵,但是无人响应,崇祯皇帝走投无路,在乾清宫写下绝命诏书。命三个儿子易装出逃。他跑到坤宁宫命皇后自尽,到昭仁殿用利剑砍伤女儿昭仁 公主,又杀死了袁贵妃和其他嫔妃……然后仓皇出宫。崇祯帝重上景山,绝望地吊死在一棵歪脖树上,终年33岁。至此明亡。他的尸体挂了3天,才被大顺军发现。崇祯帝是明朝最后的一个皇帝,在位十七年,虽然他比较勤政,但极其腐败的明王朝早就大势已去、无法挽救了。第二天,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浩浩荡荡地开进北京城。他们均田免粮,向明朝遗臣、皇亲国戚追索赃物赃款等等以巩固政权。然而,李自成起义的胜利只是短暂的。 <br />         <br /><br /><br />  一个月后,李自成在紫禁城内的武英殿举行登基大典,称大顺皇帝。李自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在紫禁城称帝的农民领袖。李自成没有按照王朝惯例在太和殿登基,是因为当时前朝三大殿正在着火,火灾的起因至今不能确定。 <br />  李自成在北京前后仅仅停留了四十天。 <br />  他在武英殿称帝的第二天,就离京西去,亲征山海关。这时,7岁的福临已经在关外登上了大清国的皇位。多尔衮率兵要夺取明王朝,当他兵过辽河,才获悉京城已破,明朝已亡。随将征明改为征大顺。 随着吴三桂向清军献出山海关,李自成战败,多尔衮攻进北京城,紫禁城里又迎来了这一年的第三位皇帝——清朝顺治帝。至此,1644年,中国历史上有了三位皇帝,大明崇祯皇帝、大顺皇帝李自成,大清顺治皇帝。 顺治帝也在武英殿里处理朝政。 <br />  徐启宪:“武英殿明朝早期也在这儿召见臣仆,到清朝以后,康熙时期就改成修书,一直到清灭亡。这里是宫里所有出版编辑图书包括《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 殿本书都是在这儿修着的。” <br />  隆宗门上的箭头,是惊震全国的“紫禁城之变”的历史见证。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9月 15日。这一天,一支由陈爽、陈文魁带领的天理教起义军一百多人,扮作行商小贩,暗藏武器来到紫禁城下,他们多是贫苦农民和手工业工人。下午三点多钟,十几名起义战士冲入了东华门。由太监刘行财、刘金引路,向皇宫深处走去,不巧遇见清军官兵,在这里——协和门前展开了一场搏斗。 <br />  另有五六十名起义战士,由太监杨进忠、高广幅接应,攻进了西华门。几个起义军翻越高大的宫墙,来到了皇帝的寝宫养心殿附近。情势极为紧张,嘉庆帝不在北京,皇子旻宁闻讯,慌忙取鸟枪和腰刀,同几个亲王迎战,同时调来上千名火器营的官兵。攻入紫禁城的起义军战士总共一百多人,他们高举“天顺保明”的白布旗,拼命抵御。终因寡不敌众,天理教起义失败,但是,他们“一秉至诚,死而无怨”的无畏精神震惊全国。 <br />  隙宗门匾额上的箭头,是“紫禁城之变”的战斗遗迹,每当人们看到它,都会引起对这段历史的回忆。而皇子旻宁成为日后的道光皇帝,和他在隆宗门之变中,展现的过人胆魄与过硬的军事技能不无关系。 <br />  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就在慈禧专权的年代。同治、光绪时期,整个朝政大权实际都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她对外妥协投降,先后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对内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残杀义和团,仇恨改良派的维新变法。 <br />  公元1860年9月,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咸丰皇帝带着后妃、皇子等逃到避暑山庄。他从这里发出许多谕旨,与沙俄签订《中俄北京条约》,追认《瑷珲条约》等丧权辱国的条约有效,使中国失去了大片领土和主权。 <br />  咸丰帝在山庄呆了不到一年,病死于烟波致爽殿西梢间的龙床上。他临终前遗诏:“御赏”和“同道堂”两颗印章为下达谕旨的符信,“御赏”为印起,由皇后慈安掌管,“同道堂”为印讫,由小皇帝载淳掌管。但是“同道堂”印很快便被慈禧掌握了。 <br />  慈禧发动辛酉政变,夺得清王朝的最高权力,在养心殿东暖阁垂帘听政。1898年又发动戊戌政变,再次垂帘听政。1898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新政措施并没有触及封建统治的基础,但是,这些措施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为封建顽固势力所不容。慈禧太后在光绪皇帝宣布变法的第五天,就迫使光绪连下三道谕旨,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准备发动政变。 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直入光绪皇帝寝宫,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再次临朝“训政”。所有新政措施,除7月开办的京师大学堂外,全部都被废止。从光绪宣布新政开始,到慈禧发动政变,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br />  戊戌八月政变后,慈禧重新垂帘,将光绪软禁,将珍妃打入冷宫。从而,在世人心目中,对珍妃形成了这样的印象,珍妃因为协助光绪帝变法维新,属于“帝党”,所以被慈禧太后所嫉恨。珍妃是一位深明大义的侠烈嫔妃。 <br />  然而,现在出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说法,认为珍妃被慈禧打入冷宫的原因是因为珍妃通过卖官为自己聚敛钱财。得出这种结论的根据是太监信修明讲述的《珍妃之死》。该说法认为清宫里,皇后每年例银不过千两,递减至妃这一级别,每年仅300两,嫔为200两。珍妃用度不足,又不会节省,于是不能不找生财之道。这样,就有了她与太监联合起来向外受贿卖官的事儿。卖官事发后,慈禧将犯事儿的珍妃幽闭。 <br />  历史上的确有珍妃被囚禁的记录,珍妃囚禁处屋门从外面倒锁着,吃饭、洗脸等均由下人从一扇活窗中端进递出。珍妃吃的是普通下人的饭,平时不准与人说话。但是,珍妃被囚禁的原因是因为卖官吗? <br />  李治亭:“后妃和外延的官员不准交接,就是不准交往。交往都不可以所以这是大的前提规矩定了。所以现在说珍妃是否受贿的问题,从清朝宫禁之严,她不可能有这样的事发生。” <br />         <br /><br /><br />  珍妃姓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祖父曾任陕甘总督,父亲官至户部右侍郎,伯父是广州将军。珍妃与姐姐瑾妃自幼随伯父在广州长大。曾拜师文廷式读书。文廷式乃一代名士,后任光绪皇帝的老师?珍妃10岁回到北京,13岁和姐姐一道入选宫中。15岁的姐姐封为瑾嫔,13岁的她封为珍嫔,为九等宫女序列中的第六等。5年后,因慈禧太后七旬万寿加恩,珍妃得以晋嫔为妃,排列第四等,前面还有皇后、皇贵妃、贵妃三个等级。应该说,等级不是很高。 <br />  但珍妃在光绪的嫔妃中最聪明伶俐,深得光绪专宠。十七八岁的光绪,每日凌晨寅时上朝,午时退朝还宫,工作七八小时,很是辛苦。珍妃受过良好的教育,工翰墨会琴棋,所以能够和光绪一道吟诗作画;而且活泼好动的珍妃,有时还男扮女装,搞出很多乐子。珍妃还很大方,对宫中太监时有赏赐,人缘极好。这让皇后极为不满。皇后隆裕是慈禧钦定的,是慈禧的亲侄女。 <br />  李治亭:“珍妃年龄很小,13岁入宫18岁获罪。在宫廷就短短的五年,这个时间很短,也没有犯罪的更多机会。” <br />  持珍妃是因为卖官而获罪的人,还特别列举了珍妃卖官的具体例子。鲁伯阳曾经向珍妃进献四万两黄金,珍妃随向光绪皇帝求请,鲁伯阳后来得到了上海道员的官职。然而,鲁伯阳就任不到一个月,就被弹劾。此外,珍妃还涉嫌买卖四川盐法道官职,这些最终引发了珍妃卖官获罪。 <br />  李治亭:“第三个方面从实际来看,他说她受贿四万两黄金,按当时十六两一斤来计算四万两就是两千五百市斤,就是一千两百五十公斤。这么大数量的黄金,贵怎么被抬进宫中去呢?清朝宫廷还严在哪儿呢?进出紫禁城都要严格审查,大臣也不例外带的东西都必须得展示出来。如果说不做黄金处理换成银票,银票是一张纸,但是那也需要搜身,也需要拿出来,所以无论实物或者银票都不可能进入宫内。最后一点珍妃如果犯了罪犯了事了,要抄家没收财产要登记。这个历史记载毫无记载。” <br />         <br /><br /><br />  珍妃究竟因为什么获罪至今依然没有定论,但珍妃被投进井里,是不争的史实。 <br />  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决定携带光绪等一行人出走西安,他们换了百姓布衣聚在寿宁宫时,慈禧命太监将珍妃,从被幽禁的景祺阁北小院叫出来。她对众人说:“洋人眼看要进城,祗能带皇上、皇后、阿哥和一部分人暂时走避,其余的人只能留下。”珍妃分辨说,“皇上应当座镇京师,不能走。”慈禧顿时怒容满面,骂道:“这个畜生实在该死”并对太监崔玉贵说:“把她塞到井里去!” <br />  很快,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在午门前阅兵,在乾清宫宝座上照相,劫掠珍宝。侵略军增兵至十万,慈禧求和,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 <br />  光绪帝病危,慈禧太后立三岁的爱新觉罗•溥仪为嗣皇帝,他是慈禧妹妹的孙子,光绪帝的侄子。 <br />  大典照例在太和殿举行,这是1908年农历十一月初九,天气奇冷,三岁的小皇帝坐在宝座上哭喊。他父亲在一旁劝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 文武百官隆重地按照礼制行三跪九叩礼,祝愿小皇帝寿比南山,洪福齐天,大清 <br />         <br /><br /><br />  江山一统万年。 <br />  然而,在中国满目疮痍的大地上,推翻清皇朝的革命风暴已经来临,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指出:清朝统治“正迅速地走向死亡。” <br />         <br /><br />        <br />  三年后,清朝灭亡。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就此结束,同时也结束了五百年紫禁城作为皇宫的历史。 <br /><br />
6#
 楼主| 发表于 27.6.2005 21:39:14 | 只看该作者
《紫禁城》之六 古代名画<br />         <br /><br />        <br />  紫禁城,明、清两代的皇宫,如今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博物馆之一。这里珍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物、宝典,堪称稀世珍宝。 <br />  在众多馆藏中绘画馆是我国历代绘画作品收藏的宝库,由于历代帝王对书画的珍爱,大量作品汇入宫中,仅乾隆时期内收藏的历代书法名画就达数万件之多。 <br />  中国绘画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存世作品异常丰富,自古以来,中国画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世界绘画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 <br />  据考证,《列女仁智图》被认为是最早的宫廷画。它反映的是汉代的宫廷生活和权臣之间的内部斗争。《烈女仁智图》中的仁和智分别指古代妇女应该具备的两种美德——仁慈和智慧。专家杨新介绍说,它应该说是我们所知道的现存最早的宫廷画之一,为什么叫“列女仁智图”呢?因为在西汉末年的时候,刘向写了一本书叫《列女传》,这《列女传》分了很多章节,《列女仁智图》是其中的一个章节。刘向之所以要写这本书,是因为在西汉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很有名的一个人物叫赵飞燕,赵飞燕被皇帝所宠爱,在皇室里面专权,用人大权都逐渐移到外戚手中,这时汉代的皇帝看到这种情况后忧心忡忡,生怕汉王朝被外戚灭亡。故刘向搜集自古以来有名的妇女故事,其中有的妇女以道德著名,有的妇女以智慧著名,有的以专权腐朽而臭名昭著。 <br />         <br /><br /><br />  在《列女》中我们看到的是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身上都佩带着相同的物件,人们叫做绶带。画家表现的非常充分,其实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处理方法。有趣的是,这种绶带的实际功用是一种代表身份的象征。这是一个官制的代表,所以汉代那些做官的人出去都要佩戴绶带,不要说参加各种会议,它平常去做官、上任都要佩戴绶带。有两件东西是为官的标志,一个绶带、一个印。到后来才有的官服,官服到了明、清时代,人们一看身上这个花纹,就知道这个官有多大。这是以后的情形,汉代呢它就是挂了个绶带,而绶带有长短、色彩的不同。 <br />  《列女》和《洛神赋图》相传都是顾恺之的作品,它们反映了一种皇室道德的规范。和《列女》一样,《洛神赋图》也是一种宫廷常见的题材。东晋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根据三国时期诗人曹植的名篇《洛神赋》为蓝本创作的,早在1500多年以前,顾恺之就提出了“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的见解。故事讲述的是曹植驱车赶马来到洛水边,远远看见浮在水上的水神。朦胧的水面上浮现了美丽的仙女甄氏,年轻的曹植爱上了甄氏,后来美貌的甄氏嫁给了袁绍的儿子,后又被曹丕看中立为皇后,不久她因失宠忧郁而死。曹植路过洛水,写下《洛神赋》来寄托他对甄氏的思恋之情。《洛神赋》中有这样的几句诗:恨人神之间有隔阂啊,怨少壮时未能相逢。举起罗袖擦眼泪啊,眼泪滚滚流到衣襟上。欢乐的聚会不再有啊,此一别就天各一方了。 <br />  《洛神赋图》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展开情节,生动描画出了诗人与洛水女神之间人神相爱的浪漫故事,为我国画史上最早的诗画结合的典范。 <br />  在山水作品里,1300年前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一幅独立山水画,具有与自然空间相适应的“咫尺千里”的艺术效果。 <br />         <br /><br />        <br />  周昉是古代擅长画仕女图的画家之一,他的《挥扇仕女图》设色浓丽,线条勾画细劲流畅,显出肌肤柔嫩和服饰轻薄的质感,以写实的手法传递出一种雍容的情致。 <br />  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是一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兼备的作品。“辇”是指皇帝乘坐的车。当年宫廷画家阎立本经常被皇帝召去作画,这次历史性会见,画家可能是目击者。画面的内容是唐太宗李世民会见吐蕃王松赞干布之后来迎接文成公主进藏的使臣禄东赞。奇怪的是画中的唐太宗身躯比别人高大,这样看起来非常不和谐。金运昌认为,这是对佛教崇拜的一种手法,古已有之,把主要人物比如帝王、佛祖画得高大完美,而那些侍从、菩萨、俾使相对要矮小很多,这样的效果就是突出了主要角色,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里面的雕塑也是采取的这种表现手法。 <br />  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众多绘画作品中,善画人物,尤长于刻画人物神情意态的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则是古代人物画作的杰出代表。韩熙载是公元10世纪五代南唐后期的一位政治家,因不受朝廷重用,政治抱负无处施展,为保全自己,便经常在家举行夜宴,纵情声色。在座的宾客都陶醉在美妙的乐曲声中,惟独韩熙载有着难言的苦闷。 <br />         <br /><br />        <br />  杨新介绍说,韩熙载是个很有才能的人物,这个时候,在北方宋太祖慢慢地把北方统一开来,南唐“李后主”面对强大的宋王朝就想启用韩熙载来做宰相,他就派了两个画家到他家里去,顾闳中是其中一个,另外一个叫做周文俊,说你们到他家里去看一看,了解了情况向我汇报,据说这两位画家就去了,去了以后他们就将他们所看到的情况就画了画,以后就把这幅画作给李后主看。 <br />  该图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五代南唐大臣韩熙载放纵不羁的夜生活。在“听乐”部分,画里面听歌的都是朝廷的官员,据说弹琵琶的是韩熙载的妹妹“李加名”,她所弹奏的曲子已经不知名称了,但从听者的面部表情来看是一首悲伤而又伤感的曲子。 <br />  杨新介绍说,画面一开始的时候就可以看到韩熙载坐在塌上,前面有一个妇女在弹琵琶,很多人都在听,可是表情各不相同,有的人比如说坐在韩熙载旁边那个穿红衣服的年轻人,他就只盯着弹琵琶的这个人,看得出来他的心里没有什么负担,坐在人们正面的一个人在沉思,其他人侧着身在看,这些人表情都不同。韩熙载特别突出,他并不是真正在欣赏琵琶乐曲,他显的很疲惫、很沉重。你看他的手垂下来搁在膝盖上,松弛而无力,一种很疲劳的样子,为什么它是这样,就是因为他的心理负担比别人要重得多,画家观察得很细致。 <br />  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五个片断: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展现了夜宴的情景。韩熙载置身于夜宴环境之中,又超脱于欢乐气氛之外,神情悒郁,眉宇间含着隐忧。 <br />         <br /><br />        <br />  然而细心观察这幅画的人会发现这幅画里还有个正在默默祈祷的和尚。据说这个和尚叫德明和尚,是韩熙载的好朋友,当李虞想让韩熙载做朝廷宰相的时候,被韩婉言谢绝,这个和尚问韩熙载,国家现在需要人才来治理,你为什么不去出任这样一个职务,韩熙载就跟和尚说,你看见了吗,北方这么大的势力,他们正在虎视眈眈的看着呢。 <br />  同样是反映皇室生活的作品,和《列女》不同的是,它反映了权臣们之间对皇室的忠诚态度,影射了当时社会宫廷内部尖锐的矛盾和斗争。而作品对人物神态的刻画和内心世界的揭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是古代工笔人物画的经典之作。 <br />  《清明上河图》全景式的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的市井生活。金运昌介绍说,张则端是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宫廷画师,后人说他又读书,游学于京师,所以他应该是很有文化的,这点与众不同,他擅长画界画,舟桥、城郭等等都画得很好,当时就被评为神品,现在看起来确实技艺非常全面,其中包括了界画,又有山水、人物、花鸟各方面,都画的精到和完美,功力深湛。 <br />
7#
 楼主| 发表于 27.6.2005 21:40:32 | 只看该作者
《紫禁城》之七 书香墨宝 <br /><br />         <br /><br />        <br />  乾清宫是清朝初期皇帝办公的地方。置于乾清宫正中的“正大光明”匾额,因雍正皇帝的秘密立储制度而闻名于世。但这“正大光明”四个字却是由清朝第一个皇帝顺治亲笔题写的。顺治以此来勉励自己、自己的子孙还有臣工要好好地从政、好好地做官,所以这块匾以后就作为清朝的祖训流传下来,康熙皇帝把它刻在了石头上。我们现在看到乾清宫挂的这块匾,是乾隆时代重修乾清宫的时候,把康熙的刻石拓成的拓片。 <br />  1644年,满族人入关,建立了大清帝国。清朝皇帝从文字入手,不仅承继了明朝的典章制度,同时也接受了博大精深的汉族文化。 <br />  顺治皇帝“以武功定天下”,营造大清帝国,到了康熙时期,则开始完善朝纲,同时开拓文化领域。康熙皇帝好学敏求,尤其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据说,乾清宫南书房的设立,就与康熙对书法的热爱有着直接的关系。 <br />  康熙皇帝酷爱晚明大家董其昌的书法,锐意临摹。董其昌,是晚明时期的大官僚,他一反当时的流行书风,广采众人之长形成自家面貌。 <br />  满清入关,正是董其昌的书风盛行之时。康熙皇帝对董字的偏爱,更进一步提高了董字的地位,使得董其昌成为左右明、清两朝书坛长达200年之久的一代宗师。 <br />  书风总是随着时代而不断地变化。乾隆皇帝更为推崇元代大家赵孟
8#
 楼主| 发表于 27.6.2005 21:41:42 | 只看该作者
《紫禁城》之八 宫藏贡品 <br /><br />         <br /><br />  王公大臣进献给皇帝的挂屏,现在还悬挂在养心殿内。这些家具,有很多是苏州、扬州、北京、广州的官员进献的,其中要数广东的紫檀木家具为最佳。在清代,养心殿造办处专门成立了“广木作”,由粤海关、广东巡抚挑选广东最好的木匠,专门为宫廷制作木器家具。 <br />  南京、苏州、杭州,是清代的三大织造中心。这里生产的丝织品,很多被运往日本、南洋、欧洲等地,但其中最佳者,早已进贡给了当朝天子。 <br />  地方官吏向皇帝进献贡物,总是以如意为首,以此来表达对皇帝的忠诚和祝贺。刘静说,结婚嫁娶、祝寿等都要用如意,所以如意就作为一个主要贡品,在进单上都放在首项,有的时候是作为祝寿,有的时候作为大婚,有的作为新年, 有的作为节庆,各种各样的质地都有。 <br />  紫禁城中收藏的如意曾经多达几十万件,现在,经过整理,还有3000件左右,个个都是稀世珍品。 <br />  臣子进贡,把物品进献给君王,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紫禁城里集聚了王公大臣、地方官员进献给皇帝的各种各样的贡品。各地方进贡的当地土产,被称作土贡。仅茶叶一项,乾隆二十五年,就有30多种。到了光绪三十一年,则有40多种。直到今天,故宫中还存有大量的普洱茶。 <br />  “红尘一骑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年,唐玄宗为杨贵妃飞马千里传送荔枝。到了清代,地方官员则是将整株荔枝栽入木桶,用水师战船运送到北京。 <br />         <br /><br />        <br />  鹰鹞历来是满族勇士捕牲射猎的助手。紫禁城东华门内曾经有鹰房。清朝皇帝每次到木兰围场射猎时,都必定有养鹰处的官兵鹰手相随。吉林、黑龙江、辽宁等地是清廷进贡鹰鹞的基地。在呈进清宫的鹰鹞中,最珍贵的当推“海东青”,这不仅因为海东青“俊气横鹜”、“铁钩利嘴”,还由于它善捕天鹅。据说,人们能从天鹅的嗦囊中获得珍贵的东珠。 <br />  清末皇后的朝冠,上面镶有东珠82颗,一顶钿子上嵌有18颗大东珠。在清代,东珠被看做是珍珠中等级最高者,只有帝后佩戴的朝珠,皇冠、凤冠上,和帝后特有的器物上,才可以使用东珠。几乎每年,都会因为东珠进献的数量不足,或者是因为民间有所流传,而使地方官员获罪。有人因为贡品而获罪,也有人因为进贡而一步登天。 <br />  清代皇帝讲究养生和服用补药,所以就有不少人把向皇帝敬献秘方、验方,作为升官的途径。地方上每年都会将大量的名贵药材进贡给宫廷,现在留存下来的还有犀牛角、麝香、朱砂、沉香油等等。 <br />  康熙皇帝勤敏好学,乾隆皇帝多才多艺,所以,文房四宝成为地方官吏孝敬皇帝的传统贡品。比如宫藏的端砚、宫藏的贡墨,其中有王丽文的琴星墨,曹素功的二十八星宿墨,汪节庵的八卦配十色图墨等等。进献给乾隆皇帝的,还有苏州制造的红雕漆各式笔,一匣50支,还从没有被用过。宫廷内用的纸张也是专门进贡的。 <br />  乾隆皇帝极其喜爱古玩珍宝,他到处收罗稀世珍品,众大臣也就投其所好,争相进献。清宫造办处还常常奉乾隆皇帝之命制作一些器物。乾隆皇帝亲自定样,亲自检收。因为是皇帝亲自交办,又是出自名家之手,所以,很多当时制造的器物都成了绝世珍品。 <br />  中国的雕漆工艺在宋元明清四朝,一直是闻名于世,像清朝乾隆年间制作的雕漆百子盒即是珍品。紫檀木嵌宝盒则是将金、玉、美石、螺钿、玻璃等多种材料镶嵌于紫檀木上。清代的紫檀木嵌宝,常将许多珍贵材料用于一件器物上,所以又叫百宝嵌。 <br />  在皇宫里,无论被褥、幔帐、鞋帽、衣衫,都绣得极其精美华丽。在这些绣品中,不但有号称四大名绣的苏绣、湘绣、蜀绣、广绣,还有瓯绣、青绣和以刺绣戏衣出名的京绣。 <br />         <br /><br /><br />  清代的雕刻技艺在乾隆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玉石、犀角、竹刻、象牙,没有一样不让人惊叹。 <br />  竹刻工艺是在明末清初开始崛起的,首推上海嘉定。 <br />  清代,广州的象牙雕刻在宫廷中备受推崇。比如一件牙雕镂空八瓣盒,制作于乾隆中期,牙雕盒上展现了行舟、访友、下棋、垂钓等山水人物,微显透明,薄如蝉翼。 <br />  《月曼清游册》是宫廷牙雕中的精品,它采取册页的形式装成12幅,表现了贵族妇女在1年12月里的深闺生活,雕有12月的不同景色,103人,是清宫秘藏的珍品。 <br />  比象牙雕刻更加珍贵的是广东制作的象牙席。现在故宫收藏了2张,都二三百年了,打开以后再卷起来柔软自如,摸起来非常光润,因为造价非常高,技术非常难,所以雍正皇帝以勤恭俭让的名义下了谕旨,不许再制作,民间不得收藏。但是这个工艺不能失传,他们把这个工艺就放在小型的象牙扇上,做成了芭蕉形的、椭圆形的编织扇上,然后在这个编织扇上再用浅浮雕的花卉点缀上,再用玳瑁制作边框,所以非常精美,它是高档、精美的陈设品。 <br />  在清代的各地方贡品中,广州贡品有着特殊的地位。这是因为自康熙二十三年开禁以来,大批洋货在广州登岸。乾隆皇帝曾数次传谕粤海关监督,命令多进西洋货物。 <br />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郭福祥介绍说,广东贡品在清代非常有特点,因为它最早和西方接触,所以一些西方文化对广州是有影响的,西洋物品有许多是通过广东然后进入中国内地的,包括自鸣钟、一些西洋的科学仪器。 <br />         <br /><br />        <br />  清宫把这些来自西洋的器物统称为洋贡。故宫里收藏有许多洋贡,有的是当时外国使节赠送的,有的是地方官吏购买而后进贡的。 <br />  几百年来,在寂静的皇宫中,统一帝后、嫔妃、太监、宫女们生活起居的,一直都是一种巨大的计时器——铜壶滴漏。直到公元17世纪,远涉重洋的西方传教士才把钟表带进了紫禁城的深宫后院。郭福祥说,最早的时候,传教士到中国来传教,中国人对传教士是有些防范心理的,怎么打开中国的大门,当时的传教士也觉得非常的困难,但是他们偶然发现,中国人对西洋的钟表或者三棱镜一类的东西非常感兴趣,这样他们就通过送钟表或者其他的西洋器物,和当时广东官员拉动关系,使得他们能够在中国内地,有一个立足之地。 <br />  公元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着两个西洋自鸣钟叩开了中国宫廷的大门,并一举获得了中国皇帝的欢心。郭福祥介绍说,当时还是明朝的万历皇帝,对钟表非常感兴趣,日夜不离手,听到这个嘀嗒声非常的兴奋,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些东西。通过这个钟表,万历皇帝就让利玛窦到宫里来,给他讲解钟表怎么走,怎么修理。这样通过钟表的缘故,西洋传教士走进了皇宫,让中国的皇帝认识了西方,同时利玛窦送给万历皇帝的钟表,也成为中国皇宫收藏钟表的一个源头。 <br />  清朝皇帝对西洋钟表也是无比推崇。当时,英国是钟表的重要出口国。今天,故宫收藏的西洋钟表,主要是乾隆时期由英国输往广州,再由粤海关监督购置,作为贡品,贡进内廷的。 <br />  还有一些钟表,是英、法、瑞士等国家的使节,作为珍贵的礼物赠送给中国皇帝的。以天朝自居的中国皇帝在接受礼物以后,会以超出礼物价值几倍的厚重的珠宝来赏赐他们。于是,各国使节在回国以后,又积极筹集一批新的钟表送来。 <br />  皇帝对钟表的喜爱,也促进了中国自己钟表业的发展。现在基本上所存的钟表大部分是乾隆时期的,那当然是非常好的,完全可以和西方的比一比高低了。 <br />         <br /><br />        <br />  广州、苏州、南京的钟匠师造出了各式各样的自鸣钟,摆钟,问钟,音乐钟。清宫的内务府造办处设有做钟处。乾隆亲自下令叫造办处制造了一座楼阁钟。在紫禁城内有一座独门独院的建筑——奉先殿。从前,奉先殿是清朝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今天,这里陈列着清代宫廷收藏的各式各样的精美的钟表,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钟表的殿堂。郭福祥介绍说,故宫的钟表收藏,在世界各国的博物馆的钟表收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第一它的收藏地区非常的广泛,它不仅包括欧洲的英、法、瑞士和德国,也包括我们中国自己制作的,而且还包括一些美国、日本的钟表,所以从收藏的范围来讲,非常的广泛。再有一个,故宫所收藏的钟表都是体型巨大,做工非常精良,转动变动机械非常之多,所以艺术价值非常高。 <br />  公元1696年,康熙皇帝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玻璃工厂,在养心殿造办处,生产各种料器鼻烟壶。 <br />  乾隆皇帝更是一位鼻烟壶鉴赏家。因为皇帝的偏爱,鼻烟壶由最早的瓷器、料器发展到用白玉、象牙、犀牛角、琥珀、珊瑚、玛瑙、翡翠、水晶、雕漆等制作,镂奇错彩,风格各异。 <br />  清朝皇帝常将中国造的鼻烟壶作为礼物,赠送给外国君主。今天,很多外国的博物馆中都收藏有中国的鼻烟壶。 <br />  面对大量涌进的西方科技文化,康熙皇帝悉心研究,却不加以推广,乾隆皇帝则始终把这些看作是雕虫小计。英国制造的写字人钟,是乾隆皇帝的心爱之物,在他退居为太上皇之后,把这个写字人钟搬到了自己养老的宁寿宫中,欣赏把玩。 <br />  紫禁城内,皇帝欣赏着这些来自西方的奇巧之物,却没有看到奇巧之后隐藏的力量。世界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日益崛起的西方各国,正野心勃勃地盘算着如何吞下整个地球,而已然垂暮的清朝,还沉浸在八方向化九土来王的自得中。 <br />  无论洋贡还是土贡,皇帝都十分挑剔。对于他所喜爱的,要求“再来几件,不必惜价”,如果不中意,则说似此俗巧之物,以后不必再进。 <br />  每次进贡,都有详细的进单,故宫存有从乾隆元年到宣统二年的全部进单。 <br />         <br /><br />        <br />今天,研究人员正在通过把实物与进单上的记载一一对照,来对故宫收藏的贡品进行整理和分类。无奈故宫收藏的贡品极多,至今也还没有完全清理出来,并查明它们的来龙去脉。<br />
9#
 楼主| 发表于 27.6.2005 21:42:49 | 只看该作者
《紫禁城》之九 玉苑珍宝         <br /><br /><br />  乾隆皇帝风光无限,号称“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br />  在乾隆80大寿来临之时,他要大办庆典,世界各国使臣纷纷来京纳礼朝贡。为了显示皇朝的尊贵和富足,乾隆决意打造一套比前朝更大的金编钟作为大寿庆典之用。 <br />  这套皇宫御制的金编钟瑞复为纽,两条蟠龙跃然其间,波涛云海环绕金钟,彰显帝王之尊。令人称奇的是,一般铜编钟是以大小不一来定音不同,而这套黄金编钟是靠薄厚不同来定音的,当属稀世之宝。在乾隆皇帝的万寿大典上,这套金编钟就被放置在太和殿上,编钟反映了清朝“康乾盛世”的国力强盛。 <br />  说故宫是个巨大的珍宝馆并不夸张,比如紫檀木嵌宝盒,它是将金、玉、美石、螺钿、玻璃等多种材料镶嵌于硬木器物上,这种工艺叫百宝嵌,清代的百宝嵌常将许多珍贵材料用于一件器物上,极尽奢华繁美之能事。 <br />         <br /><br />        <br />  珍宝馆内的各种制品,不仅原料贵重、稀有,而且制作极其精美、考究。几百年的岁月侵蚀依旧消磨不掉它们的熠熠光彩,耀眼夺目。皇宫里的宝物大部分是大臣们进献的,而在明朝万历年间,宫里购买珍珠宝石的费用,相当国家收入的三分之一,皇宫喜好奢华可见一斑。 <br />  乾隆帝为存放他母亲——崇庆皇太后生前梳落的头发,不惜耗金3000余两,诏令内务府承造了一座形制精美的金发塔。塔中供奉无量寿佛,塔内存放盛发金匣。皇太后的金发塔现存有两座,做工一流。徐启宪介绍说,我们知道乾隆是个孝子,对母亲非常孝顺,乾隆42年他母亲去世,为了怀念和悼念他母亲,把他母亲生前梳头留下来的头发供奉起来,要做一个金发塔。金发塔共用黄金3000多两,乾隆要求金发塔第一要有它的重量和气魄,第二要和喇嘛教的金塔要一样。 <br />  乾隆王朝六十年,虽然表面上富足强盛,但暗中早已危机四伏。鼎盛过后,大清王朝开始走下坡路。乾隆驾崩之后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光绪等几朝皇帝,可以说一代不如一代 ,腐朽的大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br />  《光绪大婚图》记录了光绪帝的皇宫婚礼,而这是清王朝覆没前夕的一次大婚礼,当时,中法战争、中日朝鲜之争刚刚结束,水旱虫灾地震接踵而来,百姓灾难重重,而婚礼耗用白银550万两。 <br />         <br /><br /><br />  婚礼上文武百官、外国使臣向皇太后、皇帝上表祝贺。从纳彩礼到大征、册立,婚庆大典足足折腾了40天,大婚典礼花费银圆数十万两,排场一应俱全,金编钟也最后一次在宫中敲响。 <br />  婚礼上用的合卺杯,是明代陆子冈碾制的,杯把上雕刻的是凤,杯的正面有两条蛟龙盘绕。陆子冈是明代的碾玉妙手,名气极大,他碾制的一件青玉山水人物纹方盒上,刻有两句诗:桃江含宿雨,柳绿带朝烟。历史上流传过许多关于他的故事。传说陆子冈的死是因为他琢制一件玉器时,在龙口刻有“子冈”款,以犯上罪处死,因此有人说:“子冈死,技不传。” <br />  故宫博物院存有的古代玉器大约有3万多件,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古代玉器的集大成所在。专家张广文介绍说,这部分玉器中,大部分是属于清代宫廷的遗传,还有一部分是故宫博物院成立以后由各地征集到的。故宫博物院清宫的遗存数量很大,质量也很高,其中有宫廷收藏的古代玉器,也有清宫组织制作的玉器,收藏的古代玉器中有很多都是绝世珍品。 <br />  在众多的艺术珍品中,中国古代玉器是值得一提的。被誉为华夏第一块奠基石的玉器的起源可以上溯到距今10000年前的原始社会时期,所以玉器有着万年的历史,可谓博大精深。这些久藏深宫的玉器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徐启宪介绍说,我们从博物院看到的玉器不仅有祭祀品,还有用品、陈设品,从故宫玉藏可以看出玉器的发展,是中国玉器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 <br />         <br /><br /><br />  张广文认为,中国古代的玉器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新石器时代有很多的玉器都是因了巫师过渡的,是巫师这样的联系人和神之间的一种器物;第二个就是和帝王关系密切,帝王非常重视用玉,不仅玉玺十分重要,皇帝也佩戴玉器;作为玉文化另外的一个方面,和一般的老百姓的服饰、官吏都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古代用玉来比较人的道德,孔子与玉比德这样的说法流传广泛。 <br />  古时候,“君子比德于玉”,佩带玉器不仅是一种装饰,而且是有道德的一种表现,但一些玉器的具体用途尚未考证出来,今天人们也不能说出它们的具体功用。那么在古代中国这些玉器的用途究竟是什么呢?徐启宪认为,从现在考古资料的发掘来看,它的公务当时来看主要是装饰,女的男的都有装饰品,它是项链呀,手镯呀,戴头饰的,这种胸前都带有这种装饰品。到春秋战国以后,玉器不仅是装饰品,也是代表权势的一种饰物,而且把玉作为高尚道德的一种标志和代表,所以凡是帝王之家,达官贵人,它家庭的佩戴和死后的随葬都有大批玉器。 <br />  元代为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在玉器的工艺美术上有许多新的创造,明显区别以往的玉器制作工艺,可以说是一大飞跃,比如故宫馆藏的白玉双耳礼乐杯,就是元代一件上好的珍品。元代玉器细腻精美,光泽和造型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 <br />  “桐荫仕女图”为俏色玉圆雕作品,整块玉石从中心取走了一件碗坯,苏州工匠将余下的材料琢成了一件具有江南庭园景色的器物。乾隆帝将这件玉器与春秋时修的和氏璧相媲美。“桐荫仕女图”圆门内外有茂密的蕉叶和玲珑的假山,两扇半月形扉门半掩半开,门内外各立一白衣少女,透过门缝相互窥望。难怪乾隆帝将这件作品和春秋和氏璧相提并论,这件玉雕充满了浓浓的情意,据说是依据一幅油画制作的,可惜这幅画的作者已不为人所知了。 <br />  张广文介绍说, 大致上制作在乾隆的三十七年,这个玉雕是先有的油画,然后根据这个油画有设计做的这些玉山,因此这个山的名称也根据图画而来,这个作品比较起来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是玉才,这个玉是上等的白玉钟,玉材是最好的。它的设计和油画比较起来有些改变,另外就是这个作品上面有乾隆的御题诗。 <br />         <br /><br /><br />  故宫藏品“秋山行旅图”玉山,利用天然的青黄色,琢成了壮观的山林秋景。 <br />  “会昌九老图”玉山,是以雕琢内容而得名的巨型立雕。取材于唐会昌五年,诗人白居易等9位70岁上下的文人士大夫,在河南香山聚会宴游的故事。张广文介绍说,会昌九老图玉山是清代宫廷的一件大型的玉陈设,会昌九老的典故,就是在唐代的会昌五年,白居易等9位老人在香山地区进行了一个聚会,人们称香山九老。乾隆年间,乾隆的母亲做寿的时候也在香山那个地方,当时有三组老人,10年以后又进行了一次。根据这些活动大臣们写了很多的诗句,乾隆根据一个大臣写的诗句,赏赐了这个大臣一张画,又根据这幅作品进行了修改,按照这个图做的玉山。玉山的制作是先做出模样来,然后把材料和模样发回扬州,在扬州做出成品以后再运回宫廷。 <br />  选料造型,历来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正如古人所说,虽然荆山有璞,如果没有楚人卞和,也不能出和氏璧。这说明了古代工匠对于玉的雕刻驾驭技术已经达到了十分娴熟的程度。 <br />  清代的皇帝对玉器都非常重视,尤其是乾隆特别的喜爱和重视玉器,一方面组织了玉器的设计和制作,另外一方面在玉器的使用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br />  故宫里陈列着许多刻有大象形象的珍宝。大象历来受君王喜爱,在唐朝,宫廷里驯养了许多会表演的舞象,在清代皇帝早朝的时候,天安门、午门前,都有大象左右排列,这样排列给人一种四平八稳的感觉,也预示着一种力量。 <br />         <br /><br />        <br />  还有一种盆景,是将金、玉、宝石,玻璃等多种材料垒砌制作的,反映了当时一部分人的审美趣味,这些盆景都有吉祥富贵的名字,比如福禄寿、鹤鹿同春,蓬莱仙境等等。 <br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色的工匠利用翡翠表面的天然黄色,琢磨成一幅意趣横生的山间秋色,使人联想起汉武帝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br />  “金瓯永固”杯镶嵌着珠宝,是一件具有皇家权威的象征物。“金瓯永固”顾名思义就是疆土永远巩固的意思,用它来祈祝美好,是清代皇帝珍贵的祖传宝物。 <br />  清代皇帝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子时,在养心殿东暖阁明窗小屋内举行开笔仪式,届时,案上必定设置金瓯永固杯,一杯中注屠苏酒。子时一到,皇帝提笔书写吉祥之句,写出后挂在东暖阁,并赏赐给妃嫔、大臣。妃嫔、大臣们视这些字为吉祥之物,郑重地挂在自己的住处。 <br />         <br /><br />        <br />  专家介绍说,开笔就是这一年的写字的第一笔,开笔仪式在养心殿东暖阁明窗小屋内举行,在这个时候,书桌上要摆上文房四宝,摆上蜡烛,那蜡烛台上写着玉烛长条,皇帝拿吐诉酒吐到地下,祈求上天保佑一年的五谷丰登,国富民强,随后皇帝拿起文房四宝磨上墨,写上国家强盛、国泰民安这样的话。 <br />  这3件巨型玉雕中,“丹台春晓”重1500多公斤,“青玉云龙玉瓮”重2500多公斤,而“大禹治水图”玉山重5000公斤以上。 <br />  故宫陈列的我国现存的一件最大的玉器就是“大禹治水图”,它也是在故宫保存最完好的一件玉陈设。这个大型玉作展示给人们的是层峦叠嶂,古木参天,瀑布急涌,洞穴深秘,而大禹带领民工,在险峻的悬崖峭壁上,锤岩打石,开山引水,玉山上劳作的人物刻画得生动逼真。 <br />  夏禹是久传民间的圣王,大禹治水是数千年来人们广为传颂的伟大功绩,所以历代先王都以尧舜禹为榜样来标榜自己的千功伟业。乾隆帝为标榜自己效法先王,将古代名画《大禹治水图》雕刻在巨石之上,以博千古之名。 <br />  在古代采凿玉石是极其艰苦的,整个玉山是从新疆运到北京打坯,又运到扬州雕琢,最后再运回北京,陈设于紫禁城乐寿堂,至少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今天在模糊的玉器表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制造年代,据说制作“大禹治水”的过程是十分艰难的,用工、用时、用资均以万计,是迄今为止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玉器。 <br />         <br /><br />        <br />  幽禁的紫禁城荟萃天下的珍奇至宝,可以想象的是这些外形精美的玉器在往昔岁月里曾给皇室带来了数不清的欢歌笑语,而人们透过灵光宝气的背后感到的是岁月的沧桑,那些曾经为民族打下深深烙印的华夏文明和绵亘千古的绝唱。<br />
10#
 楼主| 发表于 27.6.2005 21:44:05 | 只看该作者
《紫禁城》之十 宫廷青铜  <br /><br />         <br /><br /><br />  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仅收藏的青铜器物就有1万多件,足见明、清两代的君王对青铜器的迷恋一如既往。几千年过去了,穿越历史风云的青铜器已经在人们的意识里,浸染了悠远浓重的神秘感,愈发吸引着皇宫贵族们贪婪的心。 <br />  我们知道,在青铜时代以前,远古的先人是用粗糙的石头和各类动物的骨头来打造、磨制工具的,这个时代叫新石器时代。究竟是谁先发明了青铜器,现在的人们已无从考证了,关于青铜器的最早传说是,黄帝和蚩尤打仗的时候,蚩尤用铜作兵器,掌握了先进作战武器的蚩尤部落,使黄帝部落一度陷于极度的被动,但是这些实物的资料还没有很好地被发现。据史料记载,大禹治水完了以后,也做鼎,黄帝战胜蚩尤以后也做鼎,这些鼎经过考证研究应该是铜制的鼎,但这些实物还没有发现。 <br />  中国古史所记“夏铸九鼎”的传说,大概是今天的我们所能找到的关于青铜器的最早文字记载。而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青铜器来看,它们的铸造工艺水平已经脱离最原始的状态,这说明中国在夏代以前就已经开始了最初的青铜制造了。青铜器随着早期国家的确立而出现,注定了后人又往往把它看成为王权的象征。 <br />         <br /><br />        <br />  青铜器真正为王室青睐,应该是在二里头文化以后,即商代青铜器时期。商代自盘庚迁殷以后,国力渐强,特别是在武丁时期达到顶峰。为了适应神权统治,需要进行大量繁复的祭祀活动,因此青铜器铸造工艺有了长足进步,体积厚重,纹饰神秘庄重的青铜器大量涌现,形成了青铜文化最繁荣的时期。 <br />  商代前期的宫廷里,青铜器作为食器的种类逐渐增多,如簋,相当于现在的大碗,是盛饭的器具。一般有1、2斤重,半尺多高,怎么能拿得动?正是这些器物的古书记载告诉后人,古人宴飨的时候是席地而坐的,主人和宾客都用手取簋中的食物来吃。 <br />  鼎、簋主要就是煮鱼肉,或者盛鱼肉,或者装饭盛饭用的,所以器物上的这种装饰和它的用途都是统一的。 <br />  鼎就是今天的大锅,是古代君王祭天敬祖的礼器,后来成了统治权力的象征,夏、商、周王朝更替,都用夺得前王朝的鼎,作为新王朝建立的标志。商周时代的贵族们是把肉食和粮食作为主食的,所以鼎和簋在食器里是最重要的两类。 <br />         <br /><br />        <br />  《周礼》规定,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与王朝卿士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在《周礼》中为何制定如此严格的规定呢?专家介绍说,庶民奴隶是无权使用、也不能染指的,就是在贵族内部,他们也还分层次、等级,天子如何,诸侯怎么样,大夫怎么样,最小的贵族又怎么样使用等,他们在古文献里面都有一定的规定。所以现在你通过考古发现,根据墓葬里随葬的情况,你就可以知道墓主人的等级、身份。 <br />  随着青铜器制作技术的发展,青铜制品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深入到皇室生活,一些精致小巧的器件应运而生。考古学家从出土的酒器中发现,周朝的酒器比商朝少,商代常见的爵、斛等在西周早期还算多,但到了西周中期竟一起消失了,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专家认为,西周时期,由于接受了商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天子对臣子们的忠告,就是不能随便饮酒。丁先生介绍说,商代青铜器中酒器的数量是非常大的,这与商人在祭祀或宴饷中喜欢饮酒的习惯是有关系的,西周建国以后,统治者为了吸取商亡国的教训,对饮酒制定了种种限制,所以这个时期酒器的数量明显减少了,到了西周中期以后许多酒器的种类逐渐消失了。 <br />  除了发达的礼器和兵器,此时的乐器更是赢得宫廷内外官宦们的欣赏喜爱。古代相当普遍的一种打击乐器是磬。根据它的形制的不同和大小差异,磬敲打出来的声音音质各异,目前发现的最大的磬,足有几百斤重。 <br />  钟是一种祭祀或宴飨时用的乐器。钟与磬是宫廷中最常用的两种打击乐器。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制作青铜器的水平也日渐精细、先进。据说在战国时,人们便开始用青铜制作度量衡,一种叫“权”的青铜器,是秦代开始使用的一种秤砣,在它的上面,刻有秦始皇和秦二世的诏书,是当时国家颁布的全国通用的称重标准。 <br />         <br /><br />        <br />  大量考古发现显示,古时候最早使用的货币很可能是贝,而用青铜制作的布币、刀币、圆钱等,则是战国时候才开始出现。这说明那个时候的青铜还属于一种相当稀有和难得的金属材料。“物以稀为贵”,正是由于它的稀有和难得,人们才会选择用青铜来铸造货币。当然,具备机构或个人身份标志的各类公私重要印章,也用青铜这种贵重的材质来制造。而当时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已经高明到制作战车上的一个极其微小的零部件。 <br />  那个时代,由于青铜器材料稀有,所以一般只有贵族用得起。让人们始终好奇的是这些青铜器是如何被锻造成形态各异的物品的,尽管青铜器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但是很多人是不知道它的化学成分的。古人把这种金黄色的铜叫做金,为什么又称青铜器呢?有的学者认为,可能由于铜器埋藏在地下数千年,时间久了,表面就起了氧化作用,经氧化而产生的颜色是很漂亮的青色或綠色斑,考古学家就把这表面呈青绿色的铜器叫做青铜器了。 <br />  在战国时代的著作《周礼•考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用不同的配方,就可以铸造出不同的器物,比如铸造常用的鼎、鬲等食器,用六分铜加一分锡就可以了;如果铸造坚硬的工具,或战争用的刀、剑、戈、戟之类的兵器,用三分或四分铜,加一分锡就能达到非常坚硬的程度,也就可以在战场上发挥威力了。《周礼•考工记》关于青铜器合金的记载是古文献中流传下来的重要资料,据考证是齐国铸造工业的一个记录。 <br />  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阶级力量的对比,在青铜铸造业上也有深刻的反映,商、周时代铸造铜器者主要是王室王臣,而这时王室王臣铸器大减,各诸侯国则普遍铸造铜器。进入春秋战国则是贵族社会的大变革时代,这时由于商周时代礼乐制度的衰落,青铜制的礼乐器逐渐被青铜日常生活用器所代替,而青铜一贯以来为皇室及贵族达官所用、尊贵和奢侈品的地位不曾动摇过。 <br />         <br /><br />        <br />  莲鹤方壶于郑国大墓出土,为春秋时铸铜工艺的杰出作品。专家介绍说,河南省新郑有个农民在家里打水井,结果发现了一坐古墓。古墓中发现了100多件青铜器物,很多都是大件器物,其中出土了一对方壶,一件现在保存在故宫博物院,另外一件就保存在河南省博物馆,两件是同时出土的,就跟孪生兄弟一样,大小和形象基本上都是一致的,立鹤方壶引人注目,通高118厘米。 <br />  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金文,金文研究在我国有久远的研究历史。中国青铜器的发展始终和铭文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中国青铜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青铜文化的一大特征就是青铜器上的铭文。 <br />  有的铭文,反映了奴隶主行孝的思想,比如“角”上有“父已”两个字,意思是为纪念父亲已而铸的角。 <br />  商代“古亚簋”铭文的意思是:“王赏给古亚贝”,贝是当时使用的货币。西周的“耳尊”铭文是“耳的主子赐给耳十家臣”,臣是奴隶,十家臣,就是十家奴隶。 <br />         <br /><br />        <br />  西周“格伯殷”,铭文是“格伯用四匹马与生换三十田土地。”一田是一百亩。双方把契约铸在铜器上面,表示永远不得反悔。西周“师酉殷”铭文是“天子册命师酉”继承祖先的官职,让师酉管理邑人,虎臣、西门夷等。 <br />  商、周对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有严格的规定,然而,一只“鲁伯厚父•盘”上的铭文表明盘是陪送女儿出嫁的器物,说明春秋战国时候的礼制已不像商、周时候那么严格了。 <br />  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着古代帝王生活和起居的诸多事宜,今天我们在这些铭文上考察到了许多珍贵的史料。这些铜器铭文集中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天命观”、“德治”、和“孝” 的思想意识。西周的毛公鼎497个字,内容与《尚书•文侯之命》相似,现在陈列在台湾故宫博物院里。 <br />  专家介绍说,最长的一件铜器铭文是现在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毛公鼎,它的铭文内容是497个字,是目前所见铜器铭文最长的一篇。因为这个铜器上的铭文内容代表古人的真迹,可以说是我们今天研究古史的第一手资料。毛公鼎,现在就保存在故宫博物院,它一共是497个字,它铭文内容很丰富的,也是天子对于大臣们的一些要求,一些忠告还有一些赏赐等等这方面的内容。 <br />         <br /><br />        <br />  两个被分别命名为“酗亚方尊”和“册方钾”的青铜器,都是商朝的酒具,也是现在发现的青铜器中酒具的极品。这两件器物制作精良,气魄雄浑,即使与今天的工艺美术水平相比也毫不逊色。 <br />  早期青铜器庄重典雅的形制,狞厉威严的文饰,深得帝王之心。每有隆重的大会、仪式,必定将带有象征意义的青铜器物陈设于厅堂、广场之上。商、周是青铜器的鼎盛时期,鉴赏家们之所以最重视这个时期的器物,是因为它凝重古朴,纹饰多为奇禽异兽,如夔龙、夔凤,以及贪如恶狼的饕餮,具有浓厚的原始风味。 <br />  据专家介绍,夔,传说的一种动物,说夔张着口,卷着尾,头上一个犄角,下面一条腿,实际就是古人幻想出来的一种动物,现在我们把饕餮纹一般通俗化的解说叫做兽面纹,因为它像野兽的颜面。现在中外学者研究这种饕餮的著作很多,学者们互相都有探索有所争议,大家看法不一样。 <br />  对于青铜来说,任何形式的装饰都有它的特殊意义。古代君王不仅仅是只会享乐的贵族,他们更有着惊人的鉴赏和审美能力。从器形的风格到文饰的工整,他们似乎是天生的鉴赏家。从文饰上看,商代和西周的动物花纹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兽面纹和夔文,这种变化与至高无上的君权神授思想不无联系,同时这也是社会发展、工艺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 <br />         <br /><br />        <br />  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1万多件青铜器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造型奇怪的器物,像一个器皿是个受了刖刑的奴隶。在古代中国,刖刑仅次于杀头,为了防止奴才、下人逃跑,把他的左腿砍掉了,叫他永世为自己看门。这件器物反映了奴隶制的残酷,怕是当时用来警示臣子下人的。 <br />  “龟鱼方盘”是战国时期的作品,盘内龟、鱼、蛙等水生动物的浮雕,似在水波里游动,盘外有各种几何形纹饰和浮雕的兽。此盘纹饰精美,构思奇巧,体现青铜器制作的精密水平。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是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br />  “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是故宫博物院的又一件珍品。一般而言,古代的艺术作品都崇尚抽象、写意,而“晏乐渔猎攻战图壶”则别具一格,比较写实。上面雕刻的宴乐、舞蹈、狩猎、攻战、采桑等纹饰,反映了战国时期贵族的社会生活。直到今天,古代工匠留下的这一份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依然让历史学家和艺术家们叹为观止。 <br />  专家徐启宪认为,这件战国时期的作品是难得的艺术珍品,上面雕刻了各种图纹,其中有宴会的内容,有舞蹈,有战场攻占的场面,还有采桑木的场面,它把宴会、打仗、从事生产的场面都集中到这一壶的图里面去了。作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贵族社会生活,反映了当时工匠们雕刻艺术的精美,也反映了当时筑造工艺的发达。它不仅是一个历史的画面、历史的文物、一件艺术品,而且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古代艺术的一件很好的佐证。 <br />  进入战国晚期,由于炼铁和烧瓷技术的发明,铁器和瓷器开始出现,到西汉时期,青铜器物已经逐渐从人们的生产、生活领域全面退场。然而,这些青铜器物却跨越了历史,直至今天,青铜的光辉依然耀眼而夺目,折射出华夏文明超人的智慧和让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成就。 <br />  自秦汉至明清,2000余年朝代更迭,由于人类发明和创造力的更新与进步,各种各样的器物如玉器、漆器以及古代名画都开始步入礼坛,丰富了封建帝王的礼祭形式,而青铜器始终是一种永恒的存在,在不同材质的器物中被摆放在至高无上的中心地位。 <br />  故宫所藏的青铜器以品种繁多、制作精美而著称。青铜器艺术源远流长,匠师们的精湛技艺,在一件件精美绝伦的青铜器上洋溢令人陶醉的光辉,在世界艺术史上独树一帜。 <br />         <br /><br />        <br />  紫禁城内的青铜艺术品,不愧是世界文化遗产绚烂夺目的一页。 <br /><br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8.6.2024 15:46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