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48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湾反服贸团体与挺服贸团体互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30.3.2014 12:17: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中国台湾网3月30日消息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反服贸活动持续进入第12天,反服贸团体今日下午1时,走上凯道静坐抗议。静坐群众纷纷穿上黑色上衣,表达反服贸的诉求。
  另一股声音“公民正义联盟”上午也开始在台北车站前集结,身着印着“安定站出来,台湾走出去”标语的白衣,表达将“国会”议场归还给全体民众、让服贸协议回归理性对话的诉求。
  据台湾报道,反服贸团全和“公民正义联盟”已在部分街道已经短兵相接,两个团体不断互呛,场面紧张。由于越来越多的人不停往凯道集结,目前,台湾媒体也正积极呼吁民众不要再前往凯道,以免过度拥挤发生不测。
  另外,对于前往凯道反服贸人数,各方说法亦不相同,截至今天下午2点06分,台警方估计参与游行人数已突破21万人,而学生团体则估计达35万人。但根据台湾“警政署”公布的统计数字则为8.1万人。
2#
 楼主| 发表于 30.3.2014 12:17:59 | 只看该作者
让台湾“占便宜”的服贸协议为何招来抗议?
  对于解读的接受者来说,这是一个省去自我思考的捷径,你只需要靠边站队。靠什么选边站队?不是基于服贸协议本身,而是基于日常的观感--市场里的菜价,对马英九的看法,都可能成为选边站队的主要理由。
  日前有连线问及服贸协议的话题,嘴笨舌拙没说完整,觉得有些话,不吐不尽。
  因为两岸服贸协议开始程序审核,一些台湾学生连续在台湾地区最高民意机构“闹场”。蓝绿阵营以及蓝营“府院”两方,也因此暗流涌动。
  近年来,出于经济形势渐渐落后于韩国、新加坡等经济体的紧迫感,台湾行政当局开始积极与其他经济体签署服贸协议。此前的服贸协议并没有引发大的冲突,大陆作为台湾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多年来台湾地区对大陆始终保持巨额贸易顺差,两岸服贸协议包含了大陆许多超过WTO标准的市场开放领域,开放程度超过台湾地区之于大陆。一旦落地,则将给台湾地区带来明显的开放红利。在此前景下,服贸协议何以遭遇“阻击”?个中缘由值得探讨。
  服贸协议到底体现了什么?从本质上看延续了大陆对台让利的一贯思路。“炖在锅里都是肉”,抛开那道海峡不谈,其产生的红利总是有利于中国人的,这体现了大陆方面的视野,将此视为大陆有图谋纯属短视。即使不从两岸关系考虑,从全球性趋势看,也与区域自由贸易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相一致。在WTO框架明显不能抵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教训面前,区域合作正越来越显示出其抗御风险的价值。台湾地区电子业已落后于韩国,制造业已部分落后于新加坡,如果不拓展在大陆的贸易服务支撑点,既不利于增强经济抗病性,也可能进一步落后于其他前亚洲“小龙”。
  从“闹场”兴起的脉络看,互联网构建的新“广场效应”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传统的“广场效应”,是通常意见表达鲜明的容易获得关注度和号召力,在很多时候,意见表达越是情绪化越有传播力。在这个过程中,是否能够真正展开对广场议题的理性讨论往往会退后甚至遭到唾弃。互联网形成的新“广场效应”更突出了这一特点,而与传统“广场”不同的是,互联网“广场效应”更无疆界,这使其有可能获得更快速和广泛的动员能力。情绪化下的动员,其实已经远离了服贸协议会让两岸双赢还是单赢这一讨论范畴。就此而言,服贸协议遭遇“阻击”属于躺着中枪。
  而服贸协议的专业性,也限制了普通公众的深入了解程度。解释权只能交与精英负责。台湾地区的政治生态决定了精英立场的分化,这一分化又往往以两岸关系为楚河汉界。这就导致了对两岸服贸协议的解读弹性要较一般类似协议大得多。对大陆有恐惧感的解读者会强调可能对台经济形成冲击的一面,主张强化两岸经济联系的则会强调有利的一面。对于解读的接受者来说,这是一个省去自我思考的捷径,你只需要靠边站队。靠什么选边站队?不是基于服贸协议本身,而是基于日常的观感--市场里的菜价,对马英九的看法,都可能成为选边站队的主要理由。
  那么,仅仅是这些技术层面造成了服贸协议在台“敏感”吗?不全是。尽管多数反对服贸协议的意见不能成立,但有一个意见,需要大陆方面加以考量。有意见认为,大陆企业类型多样,其中国企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这有可能导致在其进入的领域冲垮中小台企。不能说,这个看法完全不成立。合作利益,总是在能够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才能产出。因为,这对于竞争双方都能带来可预期的利益。
  在更加开放的两岸市场前景面前,国企需要尽快成长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并展现出平等竞争的意愿。实际上,这也是大陆方面国企改革的主要诉求。如果大陆的市场主体实现了平等竞争,那么走出去和迎进来的境况都会得到极大的改观,而两岸服贸协议也可去除一个让台企不安的因素。
  就此而言,让两岸服贸协议尽早落地,不光是台湾地区程序能否通过的事,也与大陆的改革进程息息相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5.6.2024 00:39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