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86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影响四川两千年历史命运的蜀女之魂——卓文君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16.1.2006 21:46:35 | 只看该作者
锦江滑腻峨嵋秀,幻出文君与薛涛。<br />  言语巧偷鹦鹉色,文章分得凤凰毛。<br />  ——(唐)元稹《寄赠薛涛》<br />  <br />  除了四川人,今天很多中国人往往都不知道“邛崃”这两个字的读音该怎么念。<br />  <br />  曾听一位四川人感叹,说他到了江南,看到江南的很多地名都富有诗意,如“宜兴”“嘉兴”“富春江”“新安江”等。其实,四川也有很多地名非常美丽,如“绵竹”“邛崃”“浣花溪”“青衣江”等,而且,“邛崃”还诞生过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爱情故事之一:文君夜奔。<br />  <br />  邛崃,古时又称临邛,是卓文君的故乡。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千古流传,妇孺能道。虽然后来的唐代又出现过红拂夜奔的故事,但只是小说家言,无法与文君夜奔相比。更何况,当时司马相如只是一个不得志的寒士,卓文君却是富家才女,这样的故事就是放在今天,也堪称新奇惊艳!无论哪个时代,自诩为怀才不遇的穷酸文人总是大量存在,寒夜蓬门,对着一灯如豆四壁虫鸣,有明珰环佩踏月而来,想必正是他们读书困倦时的共同梦想。<br />  <br />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即使在封建社会,人们对卓文君也大多持肯定态度,这是历史上很奇特的现象。要知道,虽然汉代女子再嫁并不奇怪,但像卓文君这样新寡夜奔的,却绝对惊世骇俗。东汉的曹大姑班昭还专门写了《女诫》,内容主要是教导女子如何遵守妇道。结果,班昭被李敖骂成“莫名其妙的女人”,卓文君则被郭沫若称赞为:“反抗封建是先驱,佳话传千古!”<br />  <br />  当然,历史上对卓文君的行为颇有微词的也不少。《启颜录》记载,三国时期,吴主孙权一脸坏笑地问蜀人张裔:“蜀地卓氏寡女,亡奔相如,贵地的风俗怎么是这样啊!”张裔笑眯眯地回答:“我觉得卓氏寡女,毕竟还贤于买臣之妻。”原来汉代吴地令稽人朱买臣家穷,其妻便吵着改嫁。后来朱买臣当了官,这个女人又托人说情,想和朱买臣破镜重圆。“覆水难收”的成语即由此而来。这下倒把孙权噎得目瞪口呆。<br />  <br />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卓文君都是位奇女子。当她勇敢地私奔相如后,穷得典衣沽酒,当垆卖酒,也没有扔下相如又跑回去,可见其品质无可怀疑。<br />  <br />  虽然此前,四川还有巴山寡妇清这样的奇女子,但影响不大。唯有卓文君才深刻影响了两千多年来四川女子乃至四川人的性格和精神——直到今天,四川还是全国最爱用“君”字给女孩取名的地区。<br />  <br />  卓文君对四川的影响是全方面的。比如,此后的四川女子很多都和卓文君一样,长得非常漂亮。<br />  <br />  《西京杂记》说卓文君眉如远山,肤如凝脂,是一个大美人。卓文君之后,四川美女似乎层出不穷。如杨贵妃就是长于蜀中。王昭君今天的出生地秭归属湖北,但历史上也曾属四川。而且古人也一直把王昭君看作蜀女。元杂剧《汉宫秋》就说王昭君:“成都秭归人。”有信息说,貂蝉也是四川人。那么,历史上的四大美女有三个都和四川有关系了。更何况,像后来的花蕊夫人等也是有名的美女。到了现代,四川出美女更是共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是在全国挑选的演员,只看气质和容貌,不看是否演过戏。结果,主角里面的薛宝钗、王熙凤、贾惜春等都来自四川。<br /><br />  再者,后来的四川女子很多都和卓文君一样,以富有才华著称。卓文君据说写过不少诗如《白头吟》等,是历史上最早的才女之一。后来“蜀女多才”几乎成了古人的共识,《鉴诫录》中说:<br />  <br />  “吴越饶营妓,燕赵多美姝,宋产歌姬,蜀出才妇。”<br />  <br />  如薛涛就是唐代最著名的两位女诗人之一,而且她实力还在鱼玄机之上。五代以花蕊夫人为代表的妃娥们,都以能文善墨著称。黄崇嘏女扮男装当官写诗,更是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女状元”话题。最有意思的是明代凌蒙初在《二刻拍案惊奇》中说:<br />  <br />  “可见蜀女多才,自古为然。至今两川风俗,女子自小从师上学,与男人一般读书,还有考试进庠做青衿弟子。若在别处,岂非大段怪事?”<br />  <br />  既然蜀女多才,那为什么今天流传下来的明清时期的才女故事却集中在江南呢?主要原因是宋末、明末两次毁灭性的打击使四川的文化在明清时落后于江南,并且这些劫难让很多区域性的文人文集湮没不传,如被人称为才女的黄娥,只是因为其丈夫杨慎名气太大,才在历史上留住了她的名字和些许作品。其他没有那么好运气嫁个名人丈夫的才女,其才华都已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中了。<br /><br />  <br />  第三,卓文君使后来的四川女子大多性情爽快,个性张扬。从卓文君的行事来看,无疑是一个敢做敢当的女子。她写给司马相如的《白头吟》,声称:“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何等的明快爽直。这种性格也明显影响到后来者。<br />  <br />  同是唐代女诗人,薛涛的“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就是哀叹“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的鱼玄机所不能道的。花蕊夫人对宋太祖说的“十四万人齐解甲,再无一个是男儿”,也展现了她的倔强气质。同是歌伎,同是与情人离别,江南女子婉转柔和:“黄昏伤院落,相对倍添愁。”四川女子则勉励情人:“是男儿休要镇长相守!”<br />  <br />  直到今天,刘晓庆等人的张扬个性也是为世人所熟知的。你可以不喜欢她,但不得不承认,她确实很有性格。<br />  <br />  第四,卓文君让后代的四川女子经常做出惊世骇俗的举动,甚至成为惊天动地的人物。<br />  <br />  其中,最惊人的莫过于四川广元女子武瞾了,直接当了空前绝后的女皇。<br />  <br />  历史上、传说中,女扮男装的故事很多,但真实的又有几个?四川女子一文一武女扮男装建功立业,却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个是五代时期的才女黄崇嘏,女扮男装做官,事迹被人们久为传颂,徐文长专门为她写过杂剧《女状元辞凰得凤》今天各剧中的“女状元”就是从此演化而来的。另一个是元末的韩娥,女扮男装参军作战,屡立战功,最后受到明朝政府的褒奖,事迹被写入正史。<br />  <br />  明朝末年,女将秦良玉率四川兵北上抗清,更是历史上空前的传奇。崇祯皇帝专门为她写了御制诗,有“蜀锦征袍手裁成,桃花马上请长缨”“学就西川作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等佳句,由衷地赞美了这位奇特的蜀女。<br />  <br />  抗战时期,在东北为抵抗日寇而牺牲的女英雄赵一曼,也是来自蜀中。<br />  <br />  第五,卓文君的事迹,让后世的四川女子在家庭中有着特殊的地位。<br />  <br />  卓文君夜奔相如后,她的父亲卓王孙勃然大怒。卓家是西蜀著名豪门,但卓王孙没有派人去报复司马相如,没有抓回卓文君关黑屋。他想来想去,想出的惩罚卓文君的办法居然只不过是不给她钱——可见他本来是给女儿准备了一笔钱作再嫁的陪嫁的。<br />  <br />  后来相如涤器,文君当垆,卖酒为生,艰苦度日,卓王孙没有办法,还是送了钱给卓文君,而且数量很多,让他们骤然成为富翁。有人说这是因为卓王孙觉得女儿卖酒丢了他的脸,但既然断绝父女关系,那还害怕什么丢脸呢!卓王孙这样做,主要还是不想让女儿吃苦,还是出于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护。<br />  <br />  卓文君之后,四川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其实都较全国其他地区要高。武则天出生后,袁天罡告诉其父此女长就帝王之相,武家没把这个女儿当成妖孽转世,反倒对她宠之若宝。前面所举的明代浙江人凌蒙初惊叹四川女子从小能和男子一样进学堂的例子,也说明了四川人比较爱护女孩。<br />  <br />  在过去的中国传统家庭,如果来了客人,女儿乃至妻子是不能上桌吃饭的。这种现象不仅广泛存在于北方,南方也随处皆有。台湾女作家李昂在小说中就描写过多年前台湾风俗,主人公小时候吃饭,老子和儿子先吃,然后才是母亲和女儿。结果轮到她们吃的时候,不仅连偶尔的鱼肉不见踪影,就是花生米都没得剩几颗。唯独四川家庭少有这样的现象,不管是平常吃饭,还是家里来了客人,女儿们都是准时大摇大摆地上桌吃饭。<br />  <br />  在很多地方,男人回家后连油瓶倒了都懒得扶一下,而在四川,丈夫忙着做饭,妻子却在一旁和邻居打麻将的现象比比皆是。<br />  <br />  最后,说说卓文君给四川带来的让人不知道是好还是坏的影响。<br />  <br />  很多人对四川人的印象是粗犷、泼辣、豪爽,其实主要是山高水深的川东、川北人民有这样的特点。而卓文君所在的川西地区,沃野千里,号为天府,是红尘中的繁华风流地之一。作家周克芹曾说过:成都,乃至整个川西地区,脂粉气都太浓!<br />  <br />  很多人大概不知道,中国说话语音最柔媚的三个城市是台北、苏州和成都。其中,成都话语调本来就舒缓悠慢,再配上柔柔的发嗲的语音,女子说来,倍觉温柔可人,男子说来,就感觉阳刚不足阴柔有余。川西成都话和川东重庆话的区别,就是柔和硬。历史上,氤氲着慵懒娇柔之气的在词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花间集》诞生于西蜀,不是偶然现象。<br />  <br />  从自然条件来看,川西在都江堰的护卫下,旱涝保收,富足安逸。处处青山秀水,时时笙歌丝竹,年年风调雨顺。和江南一样,太闲适的生活会使民风偏于柔弱。这里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方,地气也偏阴。加上卓文君的生前身后,余韵千载,使这里的女子显得更加能干张扬,直接影响着男子阳刚气质的缺失。<br />  <br />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当年选角的时候,主角贾宝玉是最难找的:到哪儿能找到这样一个既有脂粉气又不女气的男孩呢?结果终于在成都和南京各找了一位。经过反复比较,成都的欧阳奋强当选贾宝玉扮演者,南京的那位最后演了柳湘莲。<br />  <br />  还听说,成都现在是全国同志最多的城市,也是对同志的态度相对最宽容的城市。态度体现了一座城市的胸怀,而数量多则反映了这一地区的人文气质还是过于阴柔。<br />  <br />  这,也应该算是卓文君流风所在的变数吧?<br />  <br />  一个两千年前月夜私奔的女子,她只是想抓住稍纵即逝的幸福,却没有想到,她那凌乱的脚步就这样改变了四川的人文乃至四川的历史!其实何止四川,中国历史上不知有多少人在想起卓文君时,内心都充满了无从言说的复杂情绪:<br />  <br />  君不见豪富王孙,货殖传中添得几段香史?停车弄故迹,问何处美人芳草,空留断井斜阳。天涯知己本难逢,最堪怜、绿绮传情,白头兴怨。<br />  <br />  我亦是倦游司马,临邛道上惹来多少闲愁!把酒倚阑干,叹当年名士风流,消尽茂林秋雨。从古文章憎命达,再休说、长门卖赋,封禅遗书。<br /><br /><br /> <br />
2#
发表于 27.1.2006 16:02:05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有名的历史人物了,但真不知其影响会如此巨大~~~感叹!
3#
发表于 27.1.2006 19:39:55 | 只看该作者
也感慨于卓文君的《白头吟》。<br />一个女子,在那个时代,即便可以夜奔,可以追求爱情,也免不了被休弃的命运。<br /><br /><br />8过,我更喜欢卓文君写给司马相如的数字诗。虽没有纳兰性德的才情,却把数字运用地巧妙。<br /><br /><br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 <br />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唉!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4#
发表于 28.1.2006 19:07:39 | 只看该作者
邛崃出酒,全国很多酒厂的原度酒就是从这里出去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8.6.2024 00:56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