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楼主: Down88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乐下载] 【古典音乐合集】【MP3-APE-FLAC】【不断更新】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1.12.2010 06:41:38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经典珍藏】【DECCA极致系列】【维瓦尔第选集】【FLAC】




英文名称:Ultimate Vivaldi
中文名称:极致-维瓦尔第选集
盒装名称:Ultimate Vivaldi, The Essential Masterpieces
资源类型:FLAC+CUE
版  本:DECCA极致系列 (5CD Box Set)
音乐类型:纯音乐
发行时间:2007年
地  区:英国
唱片公司:Decca
发行编号:475 8536 DB5 [CD编号:475 8537-41]
录音制式:ADD/DDD
专辑类型:Classical/古典
资源出处:原版CD抓轨(FLAC, CUE & LOG)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

  1675-1741,巴洛克时期意大利着名的作曲家、小提琴家。他出生在威尼斯一个普通乐师的家庭里。维瓦尔第的父亲是威尼斯圣马可教堂乐队的小提琴手。幼年的维瓦尔第成长在威尼斯浓郁的音乐文化氛围里,显示出非凡的音乐才能,到十岁时,他已经能代替父亲在教堂里演奏了。十八世纪初的一本威尼斯旅游手册中记载:“……最佳小提琴手巴蒂斯特·维瓦尔第和他的儿子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的词句。
  维瓦尔第十五岁受戒,1703年领受神职,但当时这并不表示他已当神父,只是为了稍微提高一下自己的社会地位。当他18岁时接受更高一级的圣职(副助祭)时,维瓦尔第才力下心当神职人员。他在附近的两个教区接受了神职教育(神学)并毕业。25岁时,维瓦尔第成为神父。由于他生有一头红发,人们都称他为“红发神父”。接着他就当上了S. Maria della Pietà教堂的神甫,并且在教堂属下的女童音乐学院中当小提琴教师。在维瓦尔第的悉心指导下,孤儿院乐队和唱诗班的水平蒸蒸日上,他本人作为一个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的声望也越过了阿尔卑斯山,一些爱好音乐的贵族千里迢迢来到威尼斯,只是为了聆听他演奏小提琴。在维瓦尔第任教近四十年的时间里,大量音乐作品源源不断的从他的鹅毛笔端流淌出来,最出色的还是他以富于民间色彩和生活气息着称的器乐作品。他一生写了近500首协奏曲和73首奏鸣曲,此外,还作有歌剧十余部,以及康塔塔、经文歌等。其中相当一部分在他在世时就出版了,包括他的最着名的作品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维瓦尔第在1704年开始作曲,第一部作品出版于1705年,是一组12首叁重奏奏鸣曲。1713年完成了第一部歌剧《奥托尼在维拉》(Ottone in Villa)。从此他把自己看作歌剧作家,尽管很多人仍然认为他是小提琴家,他一生创作了近50部歌剧,其中存世的仅有21部,而且不少只是片段。而他创作最多的还是协奏曲,人们公认他对协奏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一生写了数百部这类作品,大部分是小提琴协奏曲。最着名的是Op.8,其中前四首即众所周知的《四季》,常被单独演奏;第五首《海上风暴》、第六首《愉悦》及第十首《狩猎》也都非常有意境,充满了巴洛克的一贯风格。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积淀的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使维瓦尔第的作品洋溢着清纯的气息,如同亚平宁半岛的阳光,给人以温暖和快乐。由于有一支听命于他的乐队,维瓦尔第大胆地进行试验和创新,他的协奏曲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的主流乐器的组合。他的天才创作大大丰富了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其小提琴高把位的运用也为日后的炫技技术的发展作了铺垫。巴赫对他钦佩有加,早在魏玛时期就改编过他的几部协奏曲。维瓦尔第清纯甜美的意大利风格对巴赫音乐风格的形成有不小的影响。
  维瓦尔第1741 年7月28日逝世于维也纳,这时候他的声名已去,默默无闻。此后的一百多年,他的名字也一直没有被引起更多的注意。直到20世纪,随着人们对巴洛克音乐的重新认识,他那些卓越的曲作才再一次受到关注,他本人也被评价为与巴赫、亨德尔同样重要的巴洛克早期作曲家。他的音乐天才启迪了后来的巴洛克大音乐家,尤其是他丰富的作品和新颖的、科学的歌剧创作方法,刺激了现代意大利作曲家的好奇心。由于意大利从文艺复兴以来积淀了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因此维瓦尔第的作品里并没有太多的神迹,而是经常洋溢着清纯的气息,就像亚平宁半岛的阳光一样,给人以温暖和快乐。远在德国的巴赫对他也钦佩有加,早在魏玛时期巴赫就曾改编过他的几部协奏曲。维瓦尔第青纯甜美的意大利风格对巴赫音乐风格的形成有不小的影响,即使是在巴赫后来的《勃兰登堡协奏曲》里,也有维瓦尔第的影子。十八世纪中叶,欧洲音乐正经历着一次巨大的变革,巴洛克时代复杂费解的复调音乐正逐渐被单纯自然的主调音乐所取代,巴洛克晚期的叁位大师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亨德尔顺应了这种变化,依然还是音乐生活的中心人物;而维瓦尔第(也包括巴赫)没能适应这种变化,听众对他的音乐失去了兴趣。1740年,维瓦尔第前往维也纳,投奔早年赏识他的查理六世皇帝。可几个月皇帝死去,失去依靠的维瓦尔第穷困潦倒,一病不起,1741年终于客死在维也纳。他死去的当天就被草草埋葬在圣查尔斯教堂贫民公墓,与他同时埋葬的人中还有被处决的罪犯。几十年后公墓废弃,后人再也无法找到他的遗骨。就这样,维瓦尔第清风一样的走了,留下的只有清风一般的音乐。
  二十世纪,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巴洛克音乐。当在复兴巴赫的运动中发现维瓦尔第对他耐人寻味的影响时,音乐界开始关注这位大师,他的音乐魅力也越来越多的被揭示出来。1978年在他诞辰300周年之际,一块纪念铭牌在公墓旧址——维也纳理工大学揭幕,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怀念与崇敬。发光的未必是金子,而真金即使蒙尘多年,也依然是闪闪发光的。

【作品简介:大提琴协奏曲】

  在那个时代维瓦尔第是被当作最卓越的小提琴演奏家的,连威尼斯的导游手册上都写着本城最卓越的小提琴手——维瓦尔第。但他在作曲方面的极高成就是体现在他为多种乐器所做的协奏曲,包括小提琴、低音管、长笛……当然还有大提琴。据考,维瓦尔第在1720年代大约创作了24首大提琴协奏曲,这的确不算多,乐评人Michael Talbot因此戏言维瓦尔第与大提琴恐怕只能算是“点头之交”(a nodding acquintance with cello playing)。这一期间,维瓦尔第曾游历欧洲,另外,他在1738年重返教职时还曾为一位名叫特雷莎的大提琴手写过两首协奏曲,不过均已散佚,仅存片段。大提琴协奏曲的版本不太多见。这里收录的是维瓦尔第5首大提琴协奏曲,每首都是严格按照传统巴洛克协奏曲的形式写成,而且结构精致、不落俗套,具有完美和谐的巴洛克风韵,让人初听就觉得舒心悦耳。
  维瓦尔第的协奏曲有很大的包容性,这除了反映在曲式上,音乐主题、动机、样态的变化方面之外,还表现在对和声及复调以及发现声音织体可能性的探索成果方面,由此,巴赫得以对协奏曲继续完善,但很难说巴赫的音乐与之相比有脱胎换骨之精进,可能,对维瓦尔第音乐价值的重估还远没有完成。

【专辑曲目】

CD01
The Four Seasons | Concertos for 3 & 4 violins
《四季》| 为叁把及为四把小提琴而作的协奏曲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Strings in E, Op.8, No.1, RV269 "La Primavera"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第一号, 大调, “春”
01. i. Allegro
02. ii. Largo
03. iii. Allegro (Danza pastorale)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Strings in G minor, Op.8, No.2, RV315 "L'estate"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第二号, F大调, “夏”
04. ia. Allegro non molto -
05. ib. Allegro
06. ii. Adagio - Presto - Adagio
07. iii. Presto (Tempo impetuoso d'estate)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Strings in F, Op.8, No.3, RV293 "L'autunno"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第叁号, F大调, “秋”
08. i. Allegro (Ballo, e canto de' villanelli)
09. ii. Adagio molto (Ubriachi dormienti)
10. iii. Allegro (La caccia)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Strings in F minor, Op.8, No.4, RV297 "L'inverno"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第四号, F小调, “冬”
11. i. Allegro non molto
12. ii. Largo
13. iii. Allegro

Concerto No.10 in B minor for 4 violins and cello, RV580 (12 Concertos, Op.3 - "L'estro armonico") *
为四把小提琴而作的协奏曲, B小调(协奏曲集《和谐的灵感》第10号)
14. i. Allegro
15. ii. Largo
16. iii. Larghetto - Largo - 3. Allegro

Concerto for 3 Violins, Strings and Continuo in F, RV551 **
为叁把小提琴而作的协奏曲, F大调
17. i. Allegro
18. ii. Andante
19. iii. Allegro
Salvatore Accardo, Mariana Sirbu*, Sylvie Gazeau*, Victor Martin*, Ida Levin**, Margaret Batjer** (violins) / I Solisti Di Napoli / DDD 1987
小提琴演奏:阿卡多, 席尔布*, 西尔维亚·盖齐奥*, 维克多·马丁*, 艾德·列文**, 玛格丽特·巴约**
伴奏:拿波里独奏家合奏团


CD02
Wind Concertos [管乐协奏曲]

01. Oboe Concerto in F Major, RV456 - Neil Black (oboe)
F大调双簧管协奏曲 - 双簧管演奏:内尔·布莱克

02. Bassoon Concerto in A minor, RV498 - Martin Gatt (bassoon)
A小调低音管协奏曲 - 低音管演奏:马丁·盖特

03. Flute Concerto in C minor, RV441 - William Bennett (flute)
C小调长笛协奏曲 - 长笛演奏:威廉·班尼特

04. Concerto for 2 Oboes, Strings and Continuo in D minor, RV535 - Celia Nicklin, Neil Black (oboes)
D小调两支双簧管协奏曲 - 双簧管演奏:西莉亚·妮可琳, 内尔·布莱克

05. Flautino Concerto in C, RV443 - William Bennett (piccolo)
C大调短笛协奏曲 - 短笛演奏:威廉·班尼特

06. Concerto in F Major for 2 oboes, bassoon, 2 horns and violin, RV574
Neil Black, Celia Nicklin (oboes) / Martin Gatt (bassoon) / Timothy Brown, Robin Davis (horns) / Iona Brown (violin)
F大调两支双簧管, 低音管, 两把圆号及小提琴协奏曲
双簧管:布莱克, 妮可琳 / 低音管:盖特 / 圆号:蒂莫西·布朗, 罗宾·戴维斯 / 小提琴: 爱奥娜·布朗

Continuo: Christopher Hogwood, Colin Tilney (harpsichord & organ) / Kenneth Heath (cello)
The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 Sir Neville Marriner (conductor) / ADD 1975
通奏低音:霍格伍德, 科林·第尔尼(大键琴及管风琴演奏) - 大提琴演奏:肯尼思·希斯
伴奏:圣马丁学院室内乐团 - 指挥:马里纳


CD03
Cello Concertos [大提琴协奏曲]

Cello Concerto in F, RV411/412 - F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01. i. Allegro (RV411)
02. ii. Larghetto (RV412)
03. iii. Allegro molto (RV411)

Cello Concerto in A minor, RV418 - 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04. i. Allegro
05. ii. (Largo)
06. iii. Allegro

Cello Concerto in B minor, RV424 - 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07. i. Allegro non molto
08. ii. Largo
09. iii. Allegro

Cello Concerto in G, RV413 - G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10. i. Allegro
11. ii. Largo
12. iii. Allegro

Cello Concerto in C minor, RV401 - C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13. i. Allegro non molto
14. ii. Adagio
15. iii. Allegro ma non molto

Heinrich Schiff (cello) / The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Continuo: Denis Vigay (cello) / Ian Watson (harpsichord) / Iona Brown (conductor) / DDD 1983
大提琴演奏:席夫 - 伴奏:圣马丁学院室内乐团
通奏低音:丹尼斯·维格(大提琴) - 伊恩·沃森(大键琴) - 指挥:爱奥娜·布朗


CD04
Guitar Concertos [吉他协奏曲]

Concerto in B minor RV580 for 4 guitars (orig. 4 violins)
为四把吉他而作的B小调协奏曲(原为四把小提琴)
01. i. Allegro
02. ii. Largo-Larghetto
03. iii. Allegro

Concerto in G major RV532 for 2 guitars (orig. 2 mandolins)
为两把吉他而作的G大调协奏曲(原为两把曼陀林)
04. i. Allegro
05. ii. Andante
06. iii. Allegro

Concerto in A minor RV356 for guitar (orig. violin)
为吉他而作的A小调协奏曲(原为小提琴)
07. i. Allegro
08. ii. Largo -
09. iii. Presto

Concerto in C major RV425 for guitar (orig. mandolin)
为吉他而作的C大调协奏曲(原为曼陀林)
10. i. Allegro
11. ii. Largo
12. iii. (Allegro)

Concerto in D major RV93 for guitar and strings (orig. lute and 2 violins)
为吉他及弦乐而作的D大调协奏曲(原为鲁特琴与两把小提琴)
13. i. (Allegro giusto)
14. ii. Largo
15. iii. Allegro

Los Romeros (guitars): Angel Romero (RV580, 532, 356), Celedonio Romero (RV580), Celin Romero (RV580, 93), Pepe Romero (RV580, 532, 425)
The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Continuo: Alan Cuckston (harpsichord & organ) / Denis Vigay (cello) / Iona Brown (conductor) / DDD 1984
吉他演奏:罗梅洛吉他四重奏 - 安杰尔(RV580, 532, 356), 赛勒多尼奥(RV580), 塞林(RV580, 93), 派泊(RV580, 532, 425)
伴奏:圣马丁学院室内乐团
通奏低音:艾伦·喀克斯顿(大键琴及管风琴) - 丹尼斯·维格(大提琴) - 指挥:爱奥娜·布朗


CD05
Glorias [荣耀经]

Gloria in D major, RV588 - 荣耀经, D大调, RV588
(Editions Costallat 1978; Revised Peter Ryom)
01. Gloria in excelsis Deo (chorus) - 荣耀归于天国的上帝(合唱)
02. Et in terra pax hominibus (chorus) - 世界和平(合唱)
03. Laudamus te (soprano I & II) - 我们赞美你(第一, 第二女高音)
04. Gratias agimus tibi (chorus) - 我们感谢你(合唱)
05. Domine Deus (tenor) - 我主上帝, 天国之王(男高音)
06. Domine Fili Unigenite (chorus) - 我主唯一的独生子(合唱)
07. Domine Deus, Agnus Dei (soprano I) - 我主上帝, 上帝的羔羊(第一女高音)
08.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chorus) - 你承担了世间的罪恶(合唱)
09. Qui sedes ad dexteram Patris (mezzo-soprano) - 你坐在天父的右面(女中音)
10. Quoniam tu solus Sanctus (soprano I) - 你是唯一的圣者(第一女高音)
11. Cum Sancto Spiritu (chorus) - 与圣灵在一起(合唱)

Concerto for Viola d'amore, Lute, Strings and Continuo in D minor , RV.540 *
为抒情维奥尔琴, 鲁特琴, 弦乐及通奏低音而作的D小调协奏曲
(由马利皮耶罗改编为吉他协奏曲)
(arr. for guitar Malpiero)
12. i. Allegro
13. ii. Largo
14. iii. Allegro

Gloria in D major, RV589 - 荣耀经, D大调, RV589
(G.Ricordi 1970, ed. Malipiero)
15. Gloria in excelsis Deo (chorus) - 荣耀归于天国的上帝(合唱)
16. Et in terra pax hominibus (chorus) - 世界和平(合唱)
17. Laudamus te (soprano I & II) - 我们赞美你(第一, 第二女高音)
18. Gratias agimus tibi (chorus) - 我们感谢你(合唱)
19. Propter magnam gloriam tuam (chorus) - 为了你无上的光荣(合唱)
20. Domine Deus (soprano I) - 我主上帝, 天国之王(第一女高音)
21. Domine Fili Unigenite (chorus) - 我主唯一的独生子(合唱)
22. Domine Deus, Agnus Dei (mezzo-soprano & chorus) - 我主上帝, 上帝的羔羊(女中音及合唱)
23.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chorus) - 你承担了世间的罪恶(合唱)
24. Qui sedes ad dexteram Patris (mezzo-soprano) - 你坐在天父的右面(女中音)
25. Quoniam tu solus Sanctus (chorus) - 你是唯一的圣者(合唱)
26. Cum Sancto Spiritu (chorus) - 与圣灵在一起(合唱)

Lynda Russell (soprano I) / Patrizia Kwella (soprano II) / Anne Wilkens (mezzo-soprano) / Kenneth Bowen (tenor)
Choir Of St. John's College, Cambridge / The Wren Orchestra / George Guest (conductor) / DDD 1981
第一女高音:琳达·卢赛儿 - 第二女高音:帕翠西亚·奎拉 - 女中音:安妮·维尔肯斯 - 男高音:肯尼思·博文
合唱: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合唱团 - 伴奏:鹪鹩乐团 - 指挥:格斯特
RV.540*: Eduardo Fernandez (guitar)* / Norbert Blume (viola d'amore)*
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 George Malcolm (conductor)* / DDD 1986
RV.540*:吉他演奏:爱德瓦尔多·费尔南德斯 - 抒情维奥尔琴演奏:诺伯特·布流姆
伴奏:英国室内乐团 - 指挥:马尔科姆

===========================================================

【下载链接】

CD1
http://uploading.com/files/4654c74f/VivaldiCD1.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8b32e27c/VivaldiCD1.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64ca8f25/VivaldiCD1.part3.rar/

CD2
http://uploading.com/files/383bdeff/VivaldiCD2.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e412b9ef/VivaldiCD2.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c9a1b51e/VivaldiCD2.part3.rar/

CD3
http://uploading.com/files/m4cm8e96/VivaldiCD3.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8e38e257/VivaldiCD3.part2.rar/

CD4
http://uploading.com/files/2fe9b27e/VivaldiCD4.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61ba8cca/VivaldiCD4.part2.rar/

CD5
http://uploading.com/files/17mb8a68/VivaldiCD5.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c66d9f6b/VivaldiCD5.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5adadam4/VivaldiCD5.part3.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f9514dm8/VivaldiCD5.part4.ra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1.12.2010 06:42:43 | 只看该作者

【经典珍藏】【DECCA极致系列】【瓦格纳选集】【FLAC】




英文名称:Ultimate Wagner
中文名称:极致-瓦格纳选集
盒装名称:Ultimate Wagner, The Essential Masterpieces
资源类型:FLAC+CUE
版  本:DECCA极致系列 (5CD Box Set)
音乐类型:纯音乐
发行时间:2008年
地  区:英国
唱片公司:Decca
发行编号:478 0229 DB5 [CD编号:478 0230-34]
录音制式:ADD/DDD
专辑类型:Classical/古典
资源出处:原版CD抓轨(FLAC, CUE & LOG)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德国作曲家。他是德国歌剧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前面承接莫扎特、贝多芬的歌剧传统,后面开启了后浪漫主义歌剧作曲潮流,理查·施特劳斯紧随其后。同时,因为他在政治、宗教方面思想的复杂性,成为欧洲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瓦格纳出生于莱比锡,从小接受了完善的音乐训练,对音乐和戏剧十分感兴趣,后在莱比锡大学学习作曲,中途退学,受聘为维尔兹歌剧院的合唱指挥。其一生致力于歌剧创作,对德国歌剧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883 年2月13日,作曲家于威尼斯的温德拉敏宫逝世。
  在瓦格纳生活的时代,在德国人们普遍认为德语不够雅致,宫廷内外盛行意大利与法国的歌剧,偏重音乐技巧上的华丽而忽视戏剧的内容,故瓦格纳提出“乐剧”的口号,提倡以音乐跟戏剧并重为目的来创作歌剧,建议作曲家亲自参与剧本的创作,并认为歌剧的题材应只适宜于音乐处理。他将过去只在前奏或序曲中出现的管弦乐队的地位提升到了极致,使其成为统一全剧的支柱。另一明显的改革在于他乐剧中的主导动机。其实无论过去还是现代,作曲家都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到主导动机。但瓦格纳不同于他们,他系统的运用主导动机,并通过复调来组合几个主导动机。可以说,由极端集中的情节编制出的主导动机之网覆盖全剧,使文字语言与音乐语言完美的结合,是一种精确而单纯的潜台词。除此之外,他的乐剧中几乎没有分曲,铜管乐的运用更加自由灵活,感情的意义由乐队以旋律及和声的方式表达,人声声部浮动于管弦乐流的表面,宣叙调与咏叹调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瓦格纳的歌剧改革主要开始于《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这部歌剧1865年在慕尼黑的演出标志着西方世界音乐语言中一种新方言的开始,调性体系开始瓦解的标志。从此以后, “瓦格纳风格”成了歌剧或一般音乐中“先进”及非传统的代义词。
  很多人在听瓦格纳音乐的同时要提到他的思想,当然音乐家本身的性格与思想对其创作作品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过分重视他的思想对于欣赏他的作品来讲却是一种遗憾。据说希特勒曾叫人在拜罗伊特为他专门演出瓦格纳的作品,当时他感动得流泪,恨不得与这位上个世纪的天才执手亲谈。纳粹歪曲了瓦格纳作品中的一些思想来美化自己的罪行,但这不能作为指责瓦格纳音乐的理由。瓦格纳的青年时期,其思想主要倾向于“德意志”,他受到费尔巴哈和巴枯宁的影响,写过许多狂热激进的文章,甚至参加过德累斯顿的革命。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失败以后,瓦格纳逐渐接受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论调以及尼采的超人论说等思想,以及后来戈比诺的日耳曼血统论,晚年的时候,瓦格纳也受到宗教神秘思想的影响。瓦格纳与尼采曾是关系很好的朋友,他们的友谊维持了十年,当瓦格纳改变其音乐风格之后,尼采与他决裂,称他是一个狡猾的人,称听他的音乐使人致疯。1878年 1月3日,瓦格纳将《帕西法尔》赠送给尼采,尼采写了最后一封信给瓦格纳,并回赠自己的新书《人性,太人性的》,1888年,尼采写作《瓦格纳事件》和《尼采对瓦格纳》正式的表述出自己对这位昔日好友的看法。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瓦格纳在他的乐剧中所表现出的对女性的崇拜。多年来,瓦格纳一直认为女性身上有救赎和毁灭两种特性,这种矛盾性使他创造的女性形象通常都是复杂的、怀着巨大痛苦的英雄女高音。表现在他的乐剧中,如《汤豪舍》中的伊丽莎白,《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伊索尔德,《指环》中通过对爱情献身来征求人类的布仑希尔德和《帕西法尔》中寓言式的女性库德丽。
  瓦格纳的音乐手法与剧场观念,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的各种艺术。尤其是电影艺术受到瓦格纳的启发最多。

【部分歌唱家简介】

亚当(Theo Adam):
1926 年生,德国男低音,幼年入德累斯顿当地的“圣十字架童声合唱团”,后入德累斯顿音乐学院深造,1949年毕业后在德累斯顿歌剧院的《鲍利斯·戈多诺夫》和《魔弹射手》中首次登台。1953年被聘为柏林国家歌剧院歌唱家,在1952年拜罗伊特音乐节中,被发现是赫特之后最伟大的沃坦的演唱者。他宏大而又庄严的歌声令人震撼。他所演唱的《纽伦堡的名歌手》,也被世人推崇为最了不起的沙克斯。亚当的拿手戏,除《尼伯龙根的指环》、《纽伦堡的名歌手》,还有《鲍利斯·戈多诺夫》和理查·斯特劳斯的一些歌剧。他在艺术歌曲的演唱上,也同样展示出非凡的才华。

尼尔逊(Birgit Nilsson):
1928 年生,瑞典女高音,从1941年起在斯德哥尔摩皇家音乐学院学习,师从男高音J.希斯洛普。1946年首次在皇家歌剧院顶替当时因身体不适的女高音演唱《自由射手》中的阿格涅斯。第一次取得巨大成功的角色是第二年在威尔第的歌剧中演唱麦克白夫人,后又演唱了其他角色,如:玛尔莎琳、齐格琳德、唐娜·安娜、维纳斯、森塔、阿依达、黑桃皇后。她在瑞典之外演唱的最重要的角色是在格林德包恩演唱的《伊多梅纽斯》中的艾莱克拉特,其国际声誉的真正确立是在4年之后。1954-1955年的斯德哥尔摩演出季节她首次在《众神的黄昏》中演唱布伦希尔德和莎乐美,同一个乐季她又在慕尼黑首演了全套《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布伦希尔德。从1957年到1970年先后演唱过艾尔莎、伊索尔德、齐格琳德和布伦希尔德。她在科文特花园歌剧院演过的角色除《指环》外还有伊索尔德、阿美莉、艾莱克拉特、图兰朵、雷奥诺拉等。首次在大都会歌剧院演唱的是伊索尔德,引起极大轰动。1970年她上演的唯一新角色是《没有影子的女人》中的戴依尔的妻子。她是20世纪最好的瓦格纳女高音歌唱家,所有音域的声音平稳、纯净,发音纯正,高音自如,她的戏剧表演力极强,以声音的巨大力度和华丽色彩著称。

里德布什(Karl Ridderbusch):
1932 年生,德国男低音,在埃森随凯扎布烈梅学3年声乐。1961年在明斯达歌剧院首次登台,然后到埃森、杜塞道夫歌剧院。1967年被邀在拜罗伊特音乐节上演唱,从1974年起成为慕尼黑歌剧院的著名演员。里德布什的拿手角色,是瓦格纳歌剧中浑厚有利的人物,比如《飘泊的荷兰人》中的达兰特、《罗恩格林》中的海因利希国王等,但最著名的还是《玫瑰骑士》中的奥克斯男爵。里德布什又是一位著名的宗教音乐歌唱家,他演唱的《马太受难曲》、贝多芬《庄严弥撒》等,也都很出色。

【专辑曲目】

CD01
Der Ring des Nibelungen Highlights I ++
Das Rheingold (The Rhine Gold):

01. Vorspiel
Scene 1
02. Weia! Waga! Woge du Welle! (Rhine Maidens, Alberich)
03. Garstig glatter glitschriger Glimmer! (Alberich, Rhine Maidens)
04. Wallala! Lalaleia! Leialalei! (Rhine Maidens, Alberich)
Scene 4
05. Bin ich nun frei? (Alberich)
06. Schwüles Gedünst schwebt in der Luft (Donner)
07. Zur Burg führt die Brücke (Froh, Wotan, Fricka, Loge)
08. Rheingold! Rheingold! Reines Gold! (Rhine Maidens, Wotan, Loge)

Theo Adam (Wotan)
Gerd Nienstedt (Donner)
Hermin Esser (Froh)
Wolfgang Windgassen (Loge)
Annelies Burmeister (Fricka)
Gustav Neidlinger (Alberich)
Dorothea Siebert, Helga Dernesch, Ruth Hesse (Rhine Maidens)

Die Walküre (The Valkyrie):
Act 1
09. Orchestervorspiel
10. Winterstürme wichen dem Wonnemond (Siegmund, Sieglinde)
11. Wehwalt hei?t du fürwahr? (Sieglinde, Siegmund)
Act 2
12. Nun z?ume dein Ro? (Wotan, Brünnhilde)
13. Siegmund! Sieh auf mich! (Brünnhilde, Siegmund)
14. Du sahest der Walküre sehrenden Blick (Brünnhilde, Siegmund)
Act 3
15. Hojotoho! Heiaha! (Valkyries)

Leonie Rysanek (Sieglinde)
James King (Siegmund)
Theo Adam (Wotan)
Birgit Nilsson (Brünnhilde)
Danica Mastilovic, Helga Dernesch, Gertraud Hopf, Sieglinde Wagner, Liane Synek, Annelies Burmeister, Elisabeth Schartel, Sona Cervena (Valkyries)

Orchester der Bayreuther Festspiele / Karl B?hm (conductor) / ADD 1971 (01-08), 1967 (09-15)

CD02
Der Ring des Nibelungen Highlights II ++
Die Walküre (The Valkyrie):

Act 3
01. Leb wohl, du kühnes, herrliches Kind (Wotan's Farewell) (Wotan)
02. Loge, h?r! Lausche hieher! (Magic Fire Music) (Wotan)
Siegfried:
Act 1. Forging Scene
03. Hoho! Hoho! Hohei! (Siegfried, Mime)
04. Den der Bruder schuf (Mime, Siegfried)
Act 2
05. Aber, wie sah meine Mutter wohl aus? (Forest Murmurs) (Siegfried)
06. Du holdes V?glein! Dich h?rt' ich noch nie (Siegfried)
07. Es schweigt und lauscht (Siegfried)
08. Siegfried's Hornruf
Act 3
09. Ewig war ich, ewig bin ich (Brünnhilde, Siegfried)
G?tterd?mmerung (The Twilight of the Gods):
Prologue
10. Siegfried's Journey to the Rhine
Act 3
11. Brünnhilde, heilige Braut! (Death of Siegfried) (Siegfried)
12. Siegfried's Funeral March
13. Starke Scheite schichtet mir dort (Immolation Scene) (Brünnhilde)
14. Mein Erbe nun nehm' ich zu eigen (Immolation Scene) (Brünnhilde)
15. Grane, mein Ro?, sei mir gegrü?t (Immolation Scene) (Brünnhilde)
16. Zurück vom Ring! (Immolation Scene) (Hagen)

Theo Adam (Wotan)
Erwin Wohlfahrt (Mime)
Birgit Nilsson (Brünnhilde)
Wolfgang Windgassen (Siegfried)
Josef Greindl (Hagen)

Orchester der Bayreuther Festspiele / Karl B?hm (conductor) / ADD 1967 (01-02), 1971 (03-09), 1967 (10-16)

CD03
Tristan und Isolde Highlights ++

01. Act 1 Prelude
02. Westw?rts schweift der Blick (A young sailor, Isolde, Brang?ne)
03. O sink hernieder, Nacht der Liebe (Love Duet) (Tristan, Isolde)
04. Einsam wachend in der Nacht (Brang?ne)
05. Unsre Liebe? Tristans Liebe? (Tristan, Isolde)
06. So stürben wir (Tristan, Isolde, Brang?ne)
07. Act 3 Prelude
08. Und Drauf Isolde, wie sie winkt (Death of Tristan) (Tristan)
09. O diese Sonne! (Death of Tristan) (Tristan, Isolde)
10. Kurwenal! H?r! (Hirt, Kurwenal, Steuermann, Brang?ne, Melot, Marke)
11. Mild und leise wie er l?chelt (Isolde's Liebestod) (Isolde)

Birgit Nilsson (Isolde)
Fritz Uhl (Tristan)
Regina Resnik (Brang?ne)
Tom Krause (Kurwenal)
Arnold van Mill (King Marke)
Ernst Kozub (Melot)
Waldemar Kmentt (a young sailor)
Theodor Kirschbichler (a steersman)
Peter Klein (a shepherd)

Wiener Philharmoniker / Sir Georg Solti (conductor) / ADD 1960

CD04
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 Highlights ++
01. Prelude
Act 1
02. Da zu dir der Heiland kam (Chorus)
03. Verweilt! - Ein Wort (Walther, Eva, Magdalene, David)
04. Am stillen Herd (Walther, Sachs, Beckmesser, Kothner, Vogelgesang, Nachtigall)
Act 2
05. Johannistag! Johannistag! (Chorus, David, Magdalene, Sachs)
06. Was duftet doch der Flieder (Flieder Monologue) (Sachs)
Act 3
07. Prelude
08. Gleich, Meister! Hier! (David, Sachs)
09. Wahn! Wahn! überall Wahn! (Wahn Monologue) (Sachs)
10. Die 'selige Morgentraum-Deutweise' sei sie genannt (Sachs)
11. Selig, wie die Sonne (Sachs, Walther, David, Eva, Magdalene)
12. Wacht auf! Es nahet gen den Tag (Chorus)
13. Morgenlich leuchtend (Prize Song) (Walther, chorus, Sachs, Pogner, Eva)
14. Verachtet mir die Meister nicht (Sachs, chorus)

Karl Ridderbusch (Hans Sachs, cobbler)
Hans Sotin (Veit Pogner, goldsmith)
Hannelore Bode (Eva, Pogner's daughter)
Anna Reynolds (Magdalene)
Jean Cox (Walther von Stolzing, a young knight from Franconia)
Frieder Stricker (David, Sachs's apprentice)
Heribert Steinbach (Kunz Vogelgesang, furrier)
Joszef Dene (Konrad Nachtigall, tinsmith)
Klaus Hirte (Sixtus Beckmesser, town clerk)
Gerd Nienstedt (Fritz Kothner, baker)

Chor & Orchester der Bayreuther Festspiele / Norbert Balatsch (chorus master) / Silvio Varviso (conductor) / ADD 1974

CD05
Parsifal Highlights ++
01. Prelude
Act 1
02. Vom Bade kehrt der K?nig heim (Gurnemanz, Parsifal)
03. Verwandlungsmusik (Transformation Music)
04. Nun achte wohl und la? mich seh'n - Zum letzten Liebesmahle (Gurnemanz, chorus)
05. Wehvolles Erbe, dem ich verfallen (Amfortas, chorus)
Act 2
06. Komm, holder Knabe! (Flower Maidens' Chorus) (Flower Maidens, Parsifal)
07. Parsifal! Weile! (Kundry, Parsifal, Flower Maidens)
Act 3
08. Gesegnet sei, du Reiner, durch das Reine! (Gurnemanz, Parsifal)
09. Wie dünkt mich doch die Aue heut so sch?n - Karfreitagszauber (Good Friday Music) (Parsifal, Gurnemanz)
10. Du siehst, das ist nicht so (Gurnemanz, Parsifal)
11. Nur eine Waffe taugt (Final Scene) (Parsifal)
12. H?chsten Heiles Wunder! - Erl?sung dem Erl?ser! (Final Scene) (Chorus)

Peter Hofmann (Parsifal)
Hans Sotin (Gurnemanz, a hermit)
Simon Estes (Amfortas, Grail King)
Matti Salminen (Titurel)
Waltraud Meier (Kundry)
Deborah Sasson, Susan Roberts, Monika Schmitt, Alison Browner, Hilde Leidland, Margit Neubauer (Flower Maidens)

Chor & Orchester der Bayreuther Festspiele / Norbert Balatsch (chorus master) / James Levine (conductor) / DDD 1985

===========================================================

【下载链接】

CD1
http://uploading.com/files/485m65ee/WagnerCD1.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bd4f11da/WagnerCD1.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5128988c/WagnerCD1.part3.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44fd427c/WagnerCD1.part4.rar/

CD2
http://uploading.com/files/f3bdf26a/WagnerCD2.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fea8fmc4/WagnerCD2.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cfm6ee5a/WagnerCD2.part3.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9fa3ffc5/WagnerCD2.part4.rar/

CD3
http://uploading.com/files/76238m27/WagnerCD3.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c219e78m/WagnerCD3.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f81882c4/WagnerCD3.part3.rar/

CD4
http://uploading.com/files/a5dbcb7f/WagnerCD4.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7c22m28a/WagnerCD4.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c6f88fc5/WagnerCD4.part3.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95258e87/WagnerCD4.part4.rar/

CD5
http://uploading.com/files/dd2655m9/WagnerCD5.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a7b84d34/WagnerCD5.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55e1m97a/WagnerCD5.part3.ra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1.12.2010 06:43:19 | 只看该作者

【经典珍藏】【DECCA极致系列】【拉赫玛尼诺夫选集】【APE】




英文名称:Ultimate Rachmaninov
中文名称:极致-拉赫玛尼诺夫选集
盒装名称:Ultimate Rachmaninov, The Essential Masterpieces
资源类型:APE+CUE
版  本:DECCA极致系列 (5CD Box Set)
音乐类型:纯音乐
发行时间:2007年
地  区:英国
唱片公司:Decca
发行编号:475 8548 DB5
录音制式:DDD
专辑类型:Classical/古典
资源出处:原版CD抓轨

【Rachmaninov(拉赫玛尼诺夫)】

  1873~1943,俄罗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世界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他的创作及表演在世界音乐界产生过巨大影响,而尤以其作曲方面之成就最为突出。
  拉赫玛尼诺夫出生于俄国的一个富裕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1889年,他考入了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著名钢琴家齐洛蒂,也跟随著名作曲家塔涅耶夫和阿连斯基学习作曲。1891年和1892年,他先后以优异的成绩从钢琴班和作曲班毕业,从此开始了他自己的音乐生涯。
  拉赫玛尼诺夫早期是以钢琴演奏家的身份活跃于国际乐坛的。他的钢琴演奏造诣很深,在演奏中,他兼收前辈诸钢琴大家之长,创建了自己所独特的演奏风格,成为当时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钢琴演奏家。
  拉赫玛尼诺夫很早就开始了在作曲方面的尝试,早在音乐学院就读时就已创作了独幕歌剧《阿列科》。后来,为举办音乐会,他创作了许多钢琴曲,同时还创作了交响幻想曲《悬崖》、《茨岗主题狂想曲》等大型乐队作品。1895年,拉赫玛尼诺夫创作了他的《第一交响曲》,并于1897年在彼得堡由格拉祖诺夫指挥首演,但反响惨淡,这使得拉赫玛尼诺夫非常灰心、沮丧,他的创作也开始减少了。
  1897年,拉赫玛尼诺夫被聘为莫斯科马蒙托夫私立歌剧院的助理指挥,从此开始了他的指挥家生涯。1899年,他首赴欧旅行演奏,受到了欧洲各地人民的欢迎。由于心境的好转,自1900年起又恢复了音乐创作活动,先后谱写了《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钢琴前曲》和《春天大合唱》等,其中《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以它那特有的抒情和诗意,赢得了人们的普遍赞扬,至现在,已成为拉赫玛尼诺夫最成功的代表作品之一。拉赫玛尼诺夫这个时期的作品,带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风格,基调都是真挚的抒情主义,受柴科夫斯基的影响很深。
  1917年俄国革命爆发后,拉赫玛尼诺夫流亡到瑞士,后辗转至美国,担任了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指挥。他在国外写的最重要的作品是《e小调第二交响曲》。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性、感人的抒情性和突出的俄罗斯民族风格,赢得了广泛的美誉,成为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生涯中的里程碑。
  拉赫玛尼诺夫一生创作的作品很多,其中包括三部交响曲、四部钢琴协奏曲、三部歌剧以及交响诗《死岛》、《悬崖》、《波西米亚随想曲》和大量的钢琴前奏曲、变奏曲、练习曲等。此外,他还作有大量的室内乐和艺术歌曲等作品。

【演奏(唱)者、乐团、指挥简介】

  Charles Dutoit(查尔斯·迪图瓦):1936 年生,瑞士著名指挥家。以诠释20世纪法国及俄国作曲家的音乐作品见称,最具影响力的录音作品有埃克多·柏辽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及拉威尔的《达芙妮与克罗埃》、《鹅妈妈》等。查尔斯·迪图瓦于1959年开始执棒,历任瑞士伯尔尼交响乐团、瑞士罗曼德管弦乐团、蒙特利尔交响乐团、墨西哥国家交响乐团、高登堡交响乐团、明尼苏达管弦乐团、日本NHK交响乐团、费城管弦乐团等著名音乐团体的客席或首席指挥。1977年至2002年,查尔斯·迪图瓦任蒙特利尔交响乐团的艺术总监,25年来使它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交响乐团之一。1991~2001,任法国国家管弦乐团音乐总监。查尔斯·迪图瓦曾获得40多个卓著的艺术奖项。2007年至今,任皇家爱乐乐团首席指挥兼艺术总监。
  Edo de Waart(艾多·迪华特):1941 年生,荷兰著名的歌剧院及交响乐团指挥家。现任香港管弦乐团及圣达菲歌剧院首席指挥,并将从明年起兼任美国密尔沃基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历任悉尼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兼总指挥、荷兰电台爱乐乐团首席指挥、荷兰歌剧院总指挥、鹿特丹爱乐乐团、旧金山交响乐团、明尼苏达管弦乐团音乐总监等要职。艾多·迪华特经常应邀担任世界著名交响乐团的客席指挥,与著名音乐家合作演出。他的录音数量很多,遍及Philips、Virgin、EMI、Telarc、RCA等著名品牌。除指挥交响乐外,艾多·迪华特也以指挥歌剧而蜚声国际。他曾在世界顶尖歌剧院执棒,指挥过理查·施特劳斯、普契尼等大量的歌剧音乐会,受到了高度的评价。
  Philadephia Orchestra(费城管弦乐团 ):费城管弦乐团创立于1900年,首任指挥是弗莱兹·谢尔。1921年,斯托科夫斯基就任该团的第三任音乐总监,在他的训练下,这个年轻的乐团很快成为全美的 “三大乐团”之一。该团在广播与唱片录音方面也极为活跃。此外,该团还积极介绍与首演现代音乐,为美国乐坛带了来欣欣向荣的景象。1938年后,奥曼蒂接任该团的音乐监督,他担任此职竟达41年之久。该团现由当代著名指挥家穆蒂担任常任指挥。费城管弦乐团共有105名团员,每年工作52周,大约举行190 多场音乐会。该团以辉煌的音响和多彩的音色闻名于世,被誉为“费城音响”;其各个乐器组内都有著名的演奏家。该团在美国冠盖群雄,堪称为20世纪世界性的 “超级交响乐团”。
  San Francisco Symphony(旧金山交响乐团):1911 年成立的旧金山交响乐团,是美国知名度颇高的交响乐团,约有团员 100人。1929—1934年,旧金山交响乐团采用双重指挥制,.由英国指挥家卡梅伦和俄国指挥家多勃罗文同时担任该团的常任指挥。1934年由于常年资助旧金山交响乐团的旧金山音乐联合会破产,因此,1934—1935年间,旧金山交响乐团没有举行音乐会。1935年旧金山政府拿出10万美元资助濒于散伙的该团,加之旧金山音乐联合会的恢复,乐团也广开门路自筹了一部分资金,才使该乐团得以生存。从这时起,法国指挥家皮埃尔·蒙特担任了旧金山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与指挥。在他17年的苦心经营下,乐团扩大了演奏曲目,演奏水平也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从而奠定了该团深厚的艺术基础。 1954年西班牙指挥家霍尔达接任了旧金山交响乐团的指挥。 1963—1969年,约瑟夫·克里普斯担任了乐团的音乐指导与指挥。 1969年起,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开始执棒于旧金山交响乐团,在他的带领下,乐团的演奏水平又有了很大的提高,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1977年起,原荷兰鹿特丹爱乐管弦乐团的常任指挥瓦尔特继任旧金山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与指挥。旧金山交响乐团在演奏上以具有透明清澈与色彩丰富的音色著称。乐团除了每年演出150场的音乐会外,还要参与旧金山歌剧院管弦乐团的演出。
  St. Petersburg Chamber Choir(圣彼得堡室内合唱团)及Nikolai Korniev(尼可莱·科尼耶夫):1948 年尼可莱·科尼耶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在俄罗斯最古老的合唱乐学校格林卡音乐学院接受音乐教育,1971年获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指挥专业毕业证书。三年后,开始在圣彼得堡的两所音乐院校执教。他也是享誉全球的圣彼得堡国际合唱音乐节的奠基人和艺术总监。尼可莱·科尼耶夫作为一名指挥家,曾与圣彼得堡的多个乐团及合唱团合作过,但他对圣彼得堡室内合唱团——这个他本人创办并亲兼艺术总监的音乐团体却是极其关注的。圣彼得堡室内合唱团曾多次在国际比赛中获奖,举办过300多场演唱会,涉及的音乐领域很广(从歌剧到电影配曲),在多家唱片公司录过音。自1992年始,合唱团在科尼耶夫的指挥下成功地与菲利浦合作,录制了10张唱片,其中7张是十九、二十世纪俄罗斯作曲家的教堂音乐作品。科尼耶夫及室内合唱团的成绩为他们赢得了多个国家级奖项,1997年科尼耶夫更获颁“俄罗斯功勋艺术家”称号。
  Zoltan Kocsis(佐尔丹·科齐休):匈牙利著名钢琴家,1952年生。在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学院学习时,师从Kadosa、Rados和Kurtag。1970年获匈牙利国家电台举办的贝多芬作品比赛奖,1971年到美国举行独奏会,一举成名。科奇什对节奏有极强的把握能力,其演奏有一种清新的感觉,其中音粒的效果和节奏跳跃的效果尤为迷人。他演奏的巴托克的钢琴小品和李斯特的钢琴小品最具特色。

【专辑曲目】

CD01
Piano Concertos 1 and 4 |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CD编号:4758549
钢琴演奏:Zoltan Kocsis
乐团:San Francisco Symphony
指挥:Edo de Waart
1983, 1985 Universal Int'l Music BV

1. Piano Concerto No. 1 in F sharp minor - I. Vivace
2. Piano Concerto No. 1 in F sharp minor - II. Andante
3. Piano Concerto No. 1 in F sharp minor - III. Allegro vivace
4. Piano Concerto No. 4 in G minor - I. Allegro vivace
5. Piano Concerto No. 4 in G minor - II. Largo
6. Piano Concerto No. 4 in G minor - III. Allegro vivace
7.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

CD02
Piano Concertos 2 & 3 | Vocalise
CD编号:4758550
钢琴演奏:Zoltan Kocsis
乐团:San Francisco Symphony
指挥:Edo de Waart
1984, 1985 Universal Int'l Music BV

1. Piano Concerto No.2 - I. Moderato
2. Piano Concerto No.2 - II. Adagio sostenuto
3. Piano Concerto No.2 - III. Allegro Vivace
4. Piano Concerto No.3 - I. Allegro ma non tanto
5. Piano Concerto No.3 - II. Intermezzo
6. Piano Concerto No.3 - III. Finale: Alla breve
7. Vocalise, Op. 34 No.14 (arr. Kocsis)

CD03
Symphony No. 2 in E minor | The Rock
CD编号:4758551
乐团:Philadelphia Orchestra
指挥:Charles Dutoit
1995 Decca Music Group Ltd.

1. Symphony No. 2 in E minor - I. Largo -- Allegro moderato
2. Symphony No. 2 in E minor - II. Allegro molto
3. Symphony No. 2 in E minor - III. Adagio
4. Symphony No. 2 in E minor - IV. Allegro vivace
5. The Rock

CD04
Piano Sonata No. 2 | Preludes | Etudes-tableaux
CD编号:4758552
钢琴演奏:Zoltan Kocsis
1995 Universal Int'l Music BV

01. Prelude in A major, Op. 32 No. 9
02. Prelude in F sharp minor, Op. 23 No. 1
03. Etude-Tableau in B minor, Op. 39 No. 4
04. Melodie Morceaux de fantaisie, Op. 3 No. 3
05. Prelude in B minor, Op. 32 No. 10
06. Prelude in C minor, Op. 23 No. 7
07. Prelude in F minor, Op. 32 No. 6
08. Etude-Tableau in F minor, Op. 33 No. 1
09. Etude-Tableau in C minor, Op. 39 No. 7
10. Prelude in B flat minor, Op. 32 No. 2
11. Serenade Morceaux de fantaisie, Op. 3 No. 5
12. Sonata No. 2 in B flat minor - I. Allegro agitato
13. Sonata No. 2 in B flat minor - II. Non allegro -- Lanto
14. Sonata No. 2 in B flat minor - III. Allegro molto

CD05
Vespers (All-Night Vigil)
CD编号:4758553
合唱:St. Petersburg Chamber Choir
女中音:Olga Borodina (*)
男高音:Vladimir Mostovoy (**)
指挥:Nicolai Korniev
1994 Universal Int'l Music BV

01. Priidite, poklonimsya
02. Blagoslovi, dushe moya (Greek melody) *
03. Blazhen muzh
04. Svete tikhyi (Kievan melody)
05. Nyne otpushchayeshi (Kievan melody) **
06. Bogoroditse Devo
07. Slava v vyshnikh Bogu
08. Khvalite imya Gospodne (Znamenny chant)
09. Blagosloven esi, Gospodi (Znamenny chant)
10. Voskreseniye Khristovo videvshe
11. Velichit dusha moya Gospoda
12. Slava v vyshnikh Bogu (Znamenny chant)
13. Dnes spaseniye (Znamenny chant)
14. Voskrez iz groba (Znamenny chant)
15. Vzbrannoy voevode (Greek melody)

===========================================================

【下载链接】

CD1
http://uploading.com/files/7887a ... -APE-CD1.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bbdca ... -APE-CD1.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13a38 ... -APE-CD1.part3.rar/

CD2
http://uploading.com/files/63fc8 ... -APE-CD2.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2af19 ... -APE-CD2.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m7em7 ... -APE-CD2.part3.rar/

CD3
http://uploading.com/files/a3846 ... -APE-CD3.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3e2b9 ... -APE-CD3.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7b1d1 ... -APE-CD3.part3.rar/

CD4
http://uploading.com/files/e2e67 ... -APE-CD4.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e6122 ... -APE-CD4.part2.rar/

CD5
http://uploading.com/files/f45f2 ... -APE-CD5.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61963 ... -APE-CD5.part2.ra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21.12.2010 06:44:09 | 只看该作者

【经典珍藏】【DECCA极致系列】【威尔第选集】【FLAC】




英文名称:Ultimate Verdi
中文名称:极致-威尔第选集
盒装名称:Ultimate Verdi, The Essential Masterpieces
资源类型:FLAC+CUE
版  本:DECCA极致系列 (5CD Box Set)
音乐类型:纯音乐
发行时间:2007年
地  区:英国
唱片公司:Decca
发行编号:475 8554 DB5 [CD编号:475 8555-59]
录音制式:ADD/DDD
专辑类型:Classical/古典
资源出处:原版CD抓轨(FLAC, CUE & LOG)

【作者简介】

  威尔第(Giusepe Verdi, 1813-1901)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歌剧作曲家。出身于小商之家,曾报考米兰音乐学院未被录取,后师从拉维尼亚学习作曲和配器。创作以民族民间音乐为渊源,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歌剧以题材的社会性,现实性,人物和环境的质朴真实,音乐,戏剧的紧密结合,声乐歌唱的主导地位和变化丰富的动人旋律而着称。《茶花女》,《弄臣》,《阿依达》,《奥塞罗》等是其代表作,他把意大利歌剧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为世界歌剧艺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威尔第于1813年10月10日出生于意大利帕尔马的隆高勒,比在莱比锡出生的瓦格纳晚5个月。他的父亲是当地旅馆的老板和杂货商。这是一个家境清贫的农民家庭。父亲打发他到附近布塞托一个鞋匠家去住,他在那里学习管风琴,并在镇上管弦乐团工作。当他被镇民送往米兰音乐学院学习时,却遭到拒绝,被拒原因是他的岁数太大(超过了14岁)。从未受过训练,缺乏音乐才能。他回到布塞托,后来开始写他的第一部歌剧《博尼法乔伯爵奥贝尔托》,该剧于1839年他26岁时在斯卡拉歌剧院上演,这部歌剧取得了成功,使他获得了创作叁部新歌剧的合约。1842年,因歌剧《那布科》的成功,使他一跃而成为意大利第一流的作曲家。当时的意大利正处于摆脱奥地利统治的革命浪潮之中,威尔第以自己的歌剧作品《伦巴底人》、《厄尔南尼》、《阿尔济拉》、《列尼亚诺战役》等以及一些革命歌曲鼓励人民起来斗争,有“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之称。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是威尔第创作的高峰时期,他勤奋不懈的创作,先后写出了《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假面舞会》等七部歌剧,奠定了歌剧大师的地位。后应埃及总督之请,为苏伊士运河的通航典礼创作了《阿伊达》。威尔第谱写了《阿伊达》之后16年就再没有写过任何歌剧,晚年又根据莎士比亚的剧本创作了最后两部震惊——悲剧性的《奥塞罗》和喜剧性的《福斯塔夫》。
  威尔第一生共创作了26部歌剧,今天演出最多的四大名作是《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和《阿伊达》。

【作品简介】

《茶花女》
威尔第的叁幕歌剧《茶花女》于1853年在威尼斯进行首演,虽然由于各种社会原因而遭到失败,但它很快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出色艺术效果的巨着,并由此成为各国歌剧院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难怪《茶花女》的原作者小仲马要说:“五十年后,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了,但威尔第却使它成为不朽。”
茶花女》的意大利名称为Traviata,原意为“一个堕落的女人”(或“失足者”),一般均译作“茶花女”。歌剧描写了十九世纪上半叶巴黎社交场上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薇奥列塔。她名噪一时,才华出众,过着骄奢淫逸的妓女生活,却并没有追求名利的世俗作风,是一个受迫害的妇女形象。虽然她赢得了阿尔弗雷德·阿芒的爱情,但她为了挽回一个所谓“体面家庭”的“荣誉”,决然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使自己成为上流社会的牺牲品。

《弄臣》
四幕歌剧《弄臣》(又名《利戈莱托》)完成于1851年,同年首演于威尼斯,剧本由波亚维根据雨果的名着《国王寻乐》改编。这部作品是威尔第最惊人的作品之一,至今久演不衰。
剧情大致是这样:主人公利戈莱托貌丑背驼,在孟图阿公爵的宫廷中当一名弄臣。公爵年轻貌美,专以玩弄女性为乐,引起朝臣们的不满。而利戈莱托对朝臣妻女受辱的不幸大加嘲讽,得罪了许多人,终致失女之祸。他的爱女吉尔达,纯洁貌美,公爵乔装成穷学生暗中追求,骗得了她的爱情。后来,利戈莱托以美色诱使公爵夜宿旅店,雇用刺客将他杀死。黎明前,却发现受害的是女扮男装,已经奄奄一息的吉尔达。原来,这个获悉行刺计划的少女对虚情假意的公爵一往情深,甘愿为爱情而替公爵一死。
作品中,作曲家创造了性格优柔寡断、内心感情变化多端的弄臣,风流浮华、多情善变的公爵和纯真深情、富于诗意幻想的吉尔达叁个不同的音乐形象。剧中的许多唱段都是世界名曲。第四幕中公爵的抒情歌《善变的女人》,节奏轻松活泼,音调花俏,就是这位情场能手的绝妙写照。据说当时威尔第为防止这首歌外传,直至最后一次排练才拿出曲谱。演出时这首歌一炮打响,被再叁要求重唱一次。于是这首歌很快就成为世界流行的歌曲。剧中还有许多世界着名的唱段,如第叁幕利戈莱托的咏汉调,第二幕吉尔达的咏叹调《亲爱的名字》,第四幕中公爵和玛达林娜、吉尔达、利戈莱托的四重唱等等。

《游吟诗人》
歌剧《游吟诗人》四幕歌剧,作于1851-1852年,1853年初演于罗马,1857年修订,由卡马拉诺根据古铁雷斯的同名戏剧撰写脚本,是威尔第最着名的作品之一,体现了威尔第在创作技法上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剧情为:15世纪,西班牙鲁纳伯爵之父曾将一个吉普赛女人当成女巫烧死。这个女人的女儿阿珠奇娜将鲁纳伯爵尚在襁褓中的小弟弟盗去,打算烧死以报母仇,但却误将自己的儿子投入火堆。伯爵多年搜捕劫持其弟弟的吉普赛人,但一无所获。后西班牙战争爆发,伯爵属皇室一方,并由此而热恋上了皇室女官莱奥诺拉,但莱奥诺拉却深深爱着游吟诗人曼利科。鲁纳与曼利科相遇,方知他为敌方首领。两人决斗,曼利科获胜,但饶了鲁纳。鲁纳不但不感恩,还令卫兵追赶曼利科,曼利科负伤被母亲阿珠奇娜救回。后曼利科带兵将莱奥诺拉救走,正要举行婚礼,被鲁纳包围,并抓走了阿珠奇娜。曼利科为救其母被捕。莱奥诺拉以嫁给鲁纳为代价,获准释放曼利科。但她为保住自己清白,服毒死于曼利科怀中。鲁纳下令将曼利科处死,并要阿珠奇娜目睹自己儿子之死。阿珠奇娜告诉鲁纳,曼利科就是他的亲弟弟。但此时执刑已毕,阿珠奇娜高喊着“妈妈,你的仇已报了”倒了下去。
这部作品的四幕,威尔弟都加了标题,分别为:第1幕,决斗;第2幕,吉普赛人;第3幕,吉普赛人之子;第4幕,处刑。歌剧中的合唱包含有许多是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

《阿伊达》
四幕歌剧《阿伊达》作于1871年,同年12月在开罗剧场演出,是埃及总督帕哈为庆祝1869年峻工的苏伊士运河工程而邀请威尔第所作。剧情大致是:埃塞俄比亚国王阿莫纳斯罗为救被俘虏的女儿阿伊达而发兵埃及,而此时阿伊达隐姓埋名作了埃及公主阿姆内丽丝的女仆。阿伊达的恋人青年侍卫长拉达梅斯奉命迎击入侵者,并俘获阿莫纳斯罗为人质凯旋归来。阿莫纳斯罗利用女儿刺探埃及军情,拉达梅斯在与阿伊达幽会时无意泄露机密,被阿伊达的情敌公主阿姆内丽丝听见。拉达梅斯被判死刑,后阿伊达为之殉情。
本剧中最着名的是第二幕第二场拉达梅斯凯旋归来时的音乐,后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和管乐合奏曲,称为《大进行曲》或《阿伊达进行曲》,经常单独演出,是进行曲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作品之一。歌剧中还有许多世界着名的唱段,如拉达梅斯的浪漫曲《圣洁阿伊达》等。

《命运的力量》
四幕歌剧《命运的力量》大约作于1861-1862年,并于1862年在俄罗斯的彼得堡首演,是作者专为俄国听众写的。
歌剧取材于西班牙的浪漫派诗人里瓦斯公爵德·萨阿维德拉的戏剧《唐·阿瓦罗》,剧情是:男主角唐·阿瓦罗爱上了门第高贵的侯爵的女儿莱奥诺拉,但遭到侯爵的反对。他们相约私奔,又被侯爵发现。意外中,唐·阿瓦罗打死了侯爵。为躲避侯爵之子唐·卡洛的复仇,这对恋人只得出逃。仓惶中,二人走散。为了避开其兄的追踪,莱奥诺拉女扮男装。四处寻找爱人未遇后,她逃到一家修道院附近的山洞中隐居。唐·阿瓦罗找不到莱奥诺拉,只得更名从戎。在战争中,唐·阿瓦罗救了唐·卡洛一命,但由于两人都换了名字,而又从未见过面,因此互相没有认出来。直到后来唐·阿瓦罗负伤,唐·卡洛从其书信中才发现这个救命恩人原来正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仇人。唐·阿瓦罗伤愈后,寻莱奥诺拉至修道院,唐·卡洛追踪前来决斗。在决斗中,唐·卡洛身负重伤,唐·阿瓦罗找人救援,意外地在山洞中找到了莱奥诺拉。莱奥诺拉来到她哥哥身边,但是怀着愤恨的唐·卡洛用尽最后的力气把她刺杀,兄妹俩双双倒卧在血泊中。最后,唐·阿瓦罗在附近悬崖跳下自杀。
此歌剧的序曲颇为有名,是威尔第的代表作。它虽然被称为序曲,实际上更接近前奏曲的形式,其演奏一般也不是在启幕前,而经常是在第一幕的第一场之后。乐曲以铜管乐器类似号角齐鸣般的强奏做为开始,暗示出了命运不可逆违的力量。接着,出现了剧中女主角坚定信念的第一主题。不久,就被命运那不可抗拒的力量遏止住了,引人注目地传来了铜管乐器嘹亮的音色。随后,在慢速度上,木管乐器轻声奏出一支柔和而稍带忧郁情绪的显示爱的曲调。后来音乐进入急板,情绪也变得激奋,充满戏剧色彩。乐曲的整个结束部分始终充满着悲剧性的感人力量。

【专辑曲目】

CD01
La traviata Highlights/茶花女精选片段

01. Prelude 前奏曲
Act 1. 第一幕
02. Libiamo ne'lieti calici (Brindisi) (Alfredo, Violetta, all)
缀着花饰的高脚杯(祝酒歌)(阿尔弗雷多, 薇奥列塔, 众人)
03. E strano! - Ah, fors'è lui (Violetta)
多么的奇妙! - 啊, 梦中的人儿(薇奥列塔)
04. Follie! Delirio vano è questo! - Sempre libera (Violetta, Alfredo)
疯狂!都是无用的痴想!……及时行乐(薇奥列塔, 阿尔弗雷多)
Act 2. 第二幕
05. Scene 1 - Lunge da lei - De' miei bollenti spiriti (Alfredo)
第一场 - 离开了她我心忧伤 - 我年轻狂热的梦(阿尔弗雷多)
06. Scene 1 - Pura, siccome un angelo...Un dì, quando le veneri (Germont, Violetta)
第一场 - 神赐给我天使般纯洁可爱的女儿(乔治·阿芒, 薇奥列塔)
07. Scene 1 - Ah! Dite alla giovine (Violetta, Germont)
第一场 - 哦你还年轻(薇奥列塔, 乔治·阿芒)
08. Scene 1 - Dammi tu forza, o cielo! (Violetta, Annina, Germont)
第一场 - 给我力量,哦上天啊(薇奥列塔, 安妮娜, 乔治·阿芒)
09. Scene 1 - Di Provenza il mar, il suol (Germont)
第一场 - 你美丽的家(乔治·阿芒)
10. Scene 2 - Invitato a qui seguirmi (Violetta, Germont, all)
第二场 - 我要他随我来(薇奥列塔, 乔治·阿芒, 众人)
11. Scene 2 - Di sprezzo degno se stesso rende (Germont, Alfredo, Flora, Gastone, Doctor, Marchese, chorus, Baron, Violetta)
第二场 - 这样的劣行谁可饶恕(乔治·阿芒, 阿尔弗雷多, 弗洛拉, 加斯东, 医生, 侯爵, 合唱,
男爵, 薇奥列塔)
Act 3. 第叁幕
12. Teneste la promessa - Attendo, né a me giungon mai - Addio del passato (Violetta)
你守着你的诺言 - 等待只是耗费时间 - 再会了, 昔日的小径(薇奥列塔)
13. Parigi, o cara, noi lasceremo (Alfredo, Violetta)
让我们远离巴黎, 我的挚爱(阿尔弗雷多, 薇奥列塔)
14. Ah, Violetta!...Se una pudica vergine (Germont, Violetta, Alfredo, Annina, Doctor)
啊薇奥列塔!倘若有位温婉的淑女(乔治·阿芒, 薇奥列塔, 阿尔弗雷多, 安妮娜, 医生)

Joan Sutherland (Violetta) / Miti Truccato (Flora) / Dora Carral (Annina) / Carlo Bergonzi (Alfredo Germont) / Robert Merrill (Germont pere) / Piero de Palma (Gastone) / Paolo Pedani (Baron Douphol) / Giovanni Foiani (Doctor Grenvi)
Orchestra and Chorus of the Maggio Musicale Fiorentino / Sir John Pritchard (conductor) / ADD 1962
演员表 - 萨瑟兰:薇奥列塔
蜜蒂·朱卡托:弗洛拉
朵拉·卡勒尔:安妮娜
贝尔冈齐:阿尔弗雷多·阿芒
罗伯特·梅瑞尔:乔治·阿芒
帕尔玛:加斯东 / 保罗·佩达尼:杜费尔男爵 / 乔万尼·弗安尼:医生
伴奏及伴唱: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乐团及合唱团 - 指挥:约翰·普里查德


CD02
Rigoletto Highlights/弄臣精选片段

Act 1. 第一幕
01. Pari siamo (Rigoletto)
我们是同道(利戈莱托)
02. Figlia! ... Mio padre! (Rigoletto, Gilda)
女儿!……我的爸爸!(利戈莱托, 吉尔达)
03. Deh, non parlare al misero (Rigoletto)
哦!别再提起她了(利戈莱托)
04. Quanto dolor! (Gilda, Rigoletto, Giovanna)
05. Veglia, o donna, questo fior (Giovanna, Gilda, Rigoletto, Duke)
06. Gualtier Maldè...Caro nome (Gilda)
瓜尔提叶!……亲爱的名字(吉尔达)
Act 2. 第二幕
07. Ella mi fu rapita! (Duke)
她遭绑架了!(曼图瓦公爵)
08. Parmi veder le lagrime (Duke)
泪洒千行(曼图瓦公爵)
09. Povero Rigoletto! - La rà, la rà (Marullo, Rigoletto, Borsa, Ceprano, chorus)
可怜的利戈莱托(马鲁洛, 利戈莱托, 波尔萨, 西布兰诺, 合唱)
10. Cortigiani, vil razza dannata (Rigoletto)
妖魔鬼怪的贵族们(利戈莱托)
11. Ebben piango (Rigoletto)
12. Mio padre! Dio! Mia Gilda! (Gilda, Rigoletto, Borsa, Marullo, Ceprano, chorus)
我的爸爸!天啊!我的吉尔达(吉尔达, 利戈莱托, 马鲁洛, 西布兰诺, 合唱)
13. Parla... siam soli ... Tutte le feste al tempio (Rigoletto, Gilda)
在每个礼拜天早晨(利戈莱托, 吉尔达)
14. Piangi, fanciulla (Rigoletto, Gilda)
哭吧, 我的孩子(利戈莱托, 吉尔达)
15. Compiuto pur quanto (Rigoletto, Gilda)
16. Sì, vendetta (Rigoletto, Gilda)
是的, 复仇(利戈莱托, 吉尔达)
Act 3. 第叁幕
17. E l'ami (Rigoletto, Gilda, Duke, Sparafucile)
你仍然爱他(利戈莱托, 吉尔达, 曼图瓦公爵, 斯帕拉夫奇利)
18. La donna è mobile (Duke)
善变的女人(曼图瓦公爵)
19. Un dì, se ben rammentomi (Duke, Gilda, Maddalena, Rigoletto)
那一天, 自从遇到你(曼图瓦公爵, 吉尔达, 玛达莱娜, 利戈莱托)
20. Bella figlia dell'amore (Duke, Maddalena, Gilda, Rigoletto)
世间美丽的少女(曼图瓦公爵, 玛达莱娜, 吉尔达, 利戈莱托)
21. Chi è maii, chi e qui in sua vece? (Rigoletto)
谁是替罪羊?(利戈莱托)
22. V'ho ingannato ... Lassù... in cielo" (Gilda, Rigoletto)
在天堂里(吉尔达, 利戈莱托)

Renato Bruson (Rigoletto) / Edita Gruberova (Gilda) / Neil Shicoff (The Duke of Mantua) / Robert Lloyd (Sparafucile) / Brigitte Fassbaender (Maddalena) / Kurt Rydl (Monterone) / Jean Rigby (Giovanna) / Armando Gabba (Marullo) / William Matteuzzi (Borsa) / Geoffrey Moses (Ceprano & the doorman)
Chorus and Orchestra of the Accademia di Santa Cecilia, Rome / Norbet Balatsch (chorus master) / Guido Guida (conductor's assistant) / Giuseppe Sinopoli (conductor) / DDD 1984
布鲁逊:利戈莱托 / 格鲁贝罗娃:吉尔达 / 希柯夫:曼图瓦公爵 / 罗伯特·劳埃德:斯帕拉夫奇利 / 法丝宾德:玛达莱娜 / 科特·利德:蒙特龙 / 珍·瑞格芘:吉尔瓦娜 / 阿尔曼多·盖巴:马鲁洛 / 威廉·马图兹:波尔萨 / 杰佛瑞·摩西斯:西布兰诺兼门人
罗马圣契西里亚合唱团及乐团 - 指挥:西诺波里


CD03
Il trovatore Highlights/游吟诗人精选片段

Part 2. 第二幕
01. Vedi! Le fosche notturne spoglie (Anvil Chorus) (Chorus of gypsies)
看吧!夜幕已揭开(众吉普赛人合唱)
02. Stride la vampa! (Azucena)
熊熊烈火(阿珠奇娜)
Part 1. 第一幕
03. Che più t'arresti? - Tacea la notte - Di tale amor (Leonora, Ines)
一个宁静的夜晚 - 此心不能言表(莱奥诺拉, 伊奈丝)
Part 2. 第二幕
04. Tutto è deserto ... Il balen del suo sorriso (Count di Luna, Ferrando)
你微笑时奇妙的光辉(鲁纳公爵, 费兰多)
05. E deggio e posso crederlo (Leonora, Count, Manrico, Ruiz, Ines, Ferrando, chorus)
欣喜若狂, 几乎不相信她的眼睛(莱奥诺拉, 鲁纳公爵, 曼利科, 路易兹, 伊奈丝, 费兰多, 合唱)
Part 3. 第叁幕
06. Squilli, echeggi la tromba guerriera (Chorus of soldiers)
吹响号角(众士兵合唱)
07. Quale d'armi ... Ah sì, ben mio (Leonora, Manrico)
啊亲爱的恋人(莱奥诺拉, 曼利科)
08. L'onda de'suoni mistici ... Di quella pira (Leonora, Manrico, Ruiz)
看那熊熊的火柱(莱奥诺拉, 曼利科, 路易兹)
09. Timor di me ... D'amor sull'ali rosee (Leonora)
爱情乘着玫瑰的翅膀(莱奥诺拉)
Part 4. 第四幕
10. Miserere (Leonora, Manrico, chorus)
求主垂怜(莱奥诺拉, 曼利科, 合唱)
11. Madre, non dormi? (Manrico, Azucena)
母亲你没入睡吗?(曼利科, 阿珠奇娜)
12. Un giorno (Azucena, Manrico)
有一天(阿珠奇娜, 曼利科)
13. Sì; la stanchezza m'opprime (Azucena, Manrico)
是的, 我的孩子, 我已经疲惫不堪(阿珠奇娜, 曼利科)
14. Che ... non m'inganna quel fioco lume ... (Manrico, Leonora, Azucena)
15. Ti scosta (Manrico, Leonora, Azucena, Count di Luna)
你离开吧!(曼利科, 莱奥诺拉, 阿珠奇娜, 鲁纳公爵)

Katia Ricciarelli (Leonora) / Jose Carreras (Manrico) / Yuri Masurok (Count di Luna) / Stefania Toczyska (Azucena) / Phyllis Cannan (Ines) / Robin Leggate (Ruiz) / Robert Lloyd (Ferrando)
Orchestra & Chorus of the Royal Opera House, Covent Garden / John Barker (chorus master) / Sir Colin Davis (conductor) / DDD 1980
里恰蕾丽:莱奥诺拉 / 卡雷拉斯:曼利科 / 尤里·马苏罗克:鲁纳公爵 / 斯蒂芬尼亚·托杰斯卡:阿珠奇娜 / 菲丽丝·坎南:伊奈丝 / 罗宾·历戈提:路易兹 / 罗伯特·劳埃德:费兰多
皇家科文特花园歌剧院乐团及合唱团 - 指挥:科林·戴维斯


CD04
Aida Highlights/阿伊达精选片段

Act 1. 第一幕
01. Se quel querrier io fossi! ... Celeste Aida (Radamès)
但愿我会被选中……圣洁阿伊达(拉达梅斯)
02. Or di Vulcano al tempio (The King, Ramfis, Aida, Radamès, Amneris, chorus of ministers and captains, chorus of priests)
火神的神殿(国王, 兰菲斯, 拉达梅斯, 阿姆内丽丝, 大臣及军官合唱, 众男祭司合唱)
03. Ritorna vincitor! (Aida)
凯旋归来(阿伊达)
Act 2. 第二幕
04. Gloria all'Egitto (Chorus of the people, Ramfis, chorus of priests)
荣耀归于埃及(众人合唱, 兰菲斯, 众男祭司合唱)
05. Grand March & Ballet
大进行曲
06. Vieni, o guerriero vindice (Chorus of the people, Ramfis, chorus of priests)
欢呼迎接凯旋军(众人合唱, 兰菲斯, 众男祭司合唱)
Act 3. 第叁幕
07. Qui Radamès verrà! ... O patria mia (Aida)
哦我的故乡(阿伊达)
08. Ciel! mio padre! (Aida, Amonasro)
天!我的爸爸(阿伊达, 阿莫纳斯罗)
Act 4. 第四幕
09. Già i sacerdoti adunansi (Amneris, Radamès)
祭司们已经准备好(阿姆内丽丝, 拉达梅斯)
10. Ohimè!...morir mi sento! Oh! chi lo salva? (Amneris, Ramfis, chorus of priests)
哎呀!我觉得我快死了!谁能救他呢?(阿姆内丽丝, 兰菲斯, 众男祭司合唱)
11. Radamès! Radamès! Radamès! (Ramfis, chorus of priests, Amneris)
拉达梅斯!拉达梅斯!拉达梅斯!(兰菲斯, 众男祭司合唱, 阿姆内丽丝)
12. Presago il core della tua condanna (Aida, Radamès, chorus of priests and priestesses)
我心里已预知你要发难(阿伊达, 拉达梅斯, 众男女祭司合唱)
13. O terra, addio (Aida, Radamès, chorus of priests and priestesses, Amneris)
呵大地, 再见, 这泪之谷(阿伊达, 拉达梅斯, 众男女祭司合唱, 阿姆内丽丝)

Plinio Clabassi (The King) / Rita Gorr (Amneris) / Leontyne Price (Aida) / Jon Vickers (Radamès) / Giorgio Tozzi (Ramfis) / Robert Merrill (Amonasro)
Orchestra and Chorus of the Teatro dell'Opera, Rome / Giuseppe Conca (chorus master) / Luigi Ricci, Ugo catania, Fernando Cavaniglia (assistant conductor) / Sir Georg Solti (conductor) / ADD 1961
克拉巴希:国王 / 戈尔:阿姆内丽丝 / 普赖斯:阿伊达 / 维克斯:拉达梅斯 / 托齐:兰菲斯 / 梅瑞尔:阿莫纳斯罗
罗马歌剧院乐团及合唱团 - 指挥:索尔蒂


CD05
La forza del destino Highlights/命运的力量精选片段

01. Overture 序曲
Act 2. 第二幕
02. Son giunta! ... Madre, Madre, pietosa Vergine (Leonora, chorus)
仁慈的圣母(莱奥诺拉, 合唱)
03. Il santo nome di Dio Signore ... La Vergine degli angeli (Padre guardiano, Fra Melitone, Leonora, chorus)
在天使群中的圣母童贞女呵(瓜蒂亚诺院长, 梅利托奈修士, 莱奥诺拉, 合唱)
Act 3. 第叁幕
04. La vita è inferno ... Oh, tu che in seno agl'angelii (Alvaro)
生活和地狱 - 天使般的莱奥诺拉(唐·阿瓦罗)
05. Solenne in quest'ora (Alvaro, Carlo)
最后的拜托(唐·阿瓦罗, 唐·卡洛)
06. Urna fatale del mio destino (Carlo, a surgeon)
这里有我的命运(唐·卡洛, 军医)
07. Rataplan, rataplan, rataplan! (Preziosilla, chorus)
拉塔普兰之歌(普莱奇奥西拉, 合唱)
Act 4. 第四幕
08. Fratello ... Le minaccie, i fieri accenti (Alvaro, Carlo)
兄弟……恐吓吧, 激烈的言词(唐·阿瓦罗, 唐·卡洛)
09. Pace, pace mio Dio! (Leonora)
主啊, 请赐和平(莱奥诺拉)
10. Non imprecare (Padre guardiano, Leonora, Alvaro)
不可诅咒(瓜蒂亚诺院长, 莱奥诺拉, 唐·阿瓦罗)

Renata Tebaldi (Donna Leonora) / Mario del Monaco (Don Alvaro) / Ettore Bastianini (Don Carlo di Vargas) / Giulietta Simionato (Preziosilla) / Cesare Siepi (Padre guardiano) / Fernando Corena (Fra Melitone) / Eraldo Coda (A surgeon)
Orchestra and Chorus of the Accademia di Santa Cecilia, Rome / Bonaventura Somma (chorus master) / Francesco Molinari-Pradelli (conductor) / ADD 1955
苔巴尔迪:莱奥诺拉 / 莫纳科:唐·阿瓦罗 / 巴斯蒂安尼尼:唐·卡洛 / 西米奥纳多:普莱奇奥西拉 / 锡埃皮:瓜蒂亚诺院长 / 费尔南多·科莱纳:梅利托奈修士 / 伊拉尔多·科达:军医
罗马圣契西里亚乐团合唱团 - 指挥:普拉代里

===========================================================

【下载链接】

CD1
http://uploading.com/files/aadm2261/Verdi-CD1.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85a6d157/Verdi-CD1.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16b1ma66/Verdi-CD1.part3.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6m333d93/Verdi-CD1.part4.rar/

CD2
http://uploading.com/files/89a397bd/Verdi-CD2.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35a96c8a/Verdi-CD2.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6baee81b/Verdi-CD2.part3.rar/

CD3
http://uploading.com/files/6m6d8emd/Verdi-CD3.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91c4c6me/Verdi-CD3.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dacb4cf2/Verdi-CD3.part3.rar/

CD4
http://uploading.com/files/bcacaf34/Verdi-CD4.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9m437158/Verdi-CD4.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b691fma6/Verdi-CD4.part3.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66eaa9dm/Verdi-CD4.part4.rar/

CD5
http://uploading.com/files/m6dc687c/Verdi-CD5.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3f89f23e/Verdi-CD5.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fa2fe16e/Verdi-CD5.part3.ra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楼主| 发表于 21.12.2010 06:44:37 | 只看该作者

【经典珍藏】【DECCA极致系列】【辉煌古典音乐选集】【FLAC】




英文名称:Ultimate Classical Spectacular
中文名称:极致-辉煌古典音乐选集
盒装名称:Ultimate Classical Spectacular, The Essential Masterpieces
资源类型:FLAC+CUE
版  本:DECCA极致系列 (5CD Box Set)
音乐类型:纯音乐
发行时间:2009年04月
地  区:英国
唱片公司:Decca
发行编号:478 1490 DB5 [CD编号:478 1491-95]
录音制式:DDD
专辑类型:Classical/古典
资源出处:原版CD抓轨(FLAC, CUE & LOG)

【部分作品简介】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该曲作于1880年。这一年是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二世即位二十五周年,当时筹划举行一个“俄罗斯历史活动画面配乐展览会”,画面的题材选自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些故事和传说。鲍罗丁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就是为其中的一幅画面所写的配乐,这部音画由于其朴实动人的旋律和诗一般的意境而得以广泛地流传,成为世界名作。作品描绘了一支骆驼商队在俄国军队的护送下,行进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上,由远而近,继而又消失在空旷的远方。这是一部形象鲜明,具有珍贵艺术价值的标题交响诗。1881年,鲍罗丁访问李斯特时,曾把这部作品呈献给李斯特。原曲的总谱出版于1882年。本曲为小快板,A大调,2/4拍子。
乐曲一开始由第一小提琴在高音区轻轻地奏出空八度的持续泛音,描绘了草原的寂静空旷。在这个背景上由长笛和双簧管歌唱性地奏出和平的俄罗斯民歌旋律,这就是乐曲的第一主题。
大提琴和倍大提琴拨奏着固定的音型,使听者联想到远方传来的骆驼和马队的脚步,感到一支商队正逐渐走近。他们在俄罗斯士兵的保护下,好象十分安详、无忧无虑。英国管吹出的描写商队的音乐悠扬迷人,且具有东方特点,这就是乐曲的第二主题。
音乐由小提琴E音的持续音变成了合奏。马和骆驼的蹄声及俄罗斯民歌在进行中成和声的关系,接着,乐队以全奏来演奏出一支威武的进行曲。脚步声和蹄声融为一体,再一次响起了由大提琴伴奏、英国管演奏的悠扬迷人的带有东方特点的音调。接下去,小提琴将乐曲推向了高潮。中提琴和大提琴过后,出现了双簧管演奏的俄罗斯民歌,与小提琴演奏出的东方式音调构成对位的组合。随后,音乐又在全奏中加以发展,表现出商队和军队间的融洽关系。在军队的保护下,商队安然地在草原上继续行进,越来越远,渐渐消失在远方。

《鲁斯兰和柳德米拉》:
1837 年春,格林卡构思写作了第二部歌剧《鲁斯兰和柳德米拉》,这是一部浪漫主义的神话歌剧。格林卡在剧中歌颂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和不畏艰险的勇敢精神。歌剧音乐出色,其声乐部分着力刻画人物的气质和心理,管弦乐部分继续运用了交响性发展手法,浓郁的俄罗斯气质与迷人的东方情调交融在一起,配器简洁、清澈,富有色彩。1842年,格林卡完成了歌剧的全部创作,并与当年的12月9日在圣彼得堡公演。但这部作品并未引起轰动,只有少数作曲家认为它是“非常成功的”, “在俄罗斯的土壤上又出现了美丽的花朵”。《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遭到贵族社会的抵制,他们在最后一幕前集体提前退场,以表示不满。对于反对派的意见和攻击,格林卡采取了委曲求全的策略,他不得不接受各种修改建议,结果把这部本来很优秀的作品改得面目全非,歪曲了原有的创作构思。直到格林卡逝世后的70年代,《鲁斯兰和柳德米拉》才以本来的面目再现于世,并赢得了积极的评价。
《鲁斯兰和柳德米拉》歌剧的序曲是格林卡最出色的交响作品之一,直至今日仍然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而且还被改编为各种形式的轻音乐。它以鲜明、生动的音乐语言,概括了歌剧的剧情,表达了正义战胜邪恶之后,人们欢庆胜利的场面。这部序曲的旋律轻快、华丽,演奏技巧高超,在俄罗斯管弦乐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序曲的引子是对鲁斯兰坚不可摧的力量的描写,欢快的、充满活力的节奏渲染出婚礼场面的热烈欢腾气氛。第一主题豪放、奔腾,勾划出鲁斯兰跃马挥戈,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第二主题充满高尚而热烈的爱情的歌声,曲调来自歌剧第二幕鲁斯兰的咏叹调,富有很强的俄罗斯性格激烈的展开部展现出鲁斯兰与恶魔数次较量、搏斗的场面。而当再现部出现时,比原来的气势更为宏大,甚至还出现了下行全音阶,胜利的喜悦之情也随之洋溢其间。最后乐曲由强有力的和弦引出热烈而壮大的场面,全曲在欢庆胜利的气氛中结束,把光明战胜了黑暗的这一喜讯告诉人们。

《西班牙狂想曲》:
夏布里埃和当时的许多法国人一样,都醉心于西班牙。他访问西班牙时,曾悉心研究过那里的音乐、舞蹈和舞蹈家,而且详细地做了笔记,并经常在给友人的信中生动地谈论起这些问题。1882年11月,他从格拉纳达写信给友人。信中提到:“每天晚上,我们到咖啡馆听音乐,那里演唱马拉圭那、索立达、萨帕台阿多和佩台涅拉,还有那里的舞蹈,说实话,那是纯而又纯的阿拉伯舞蹈。你若是能看到她们的臀部像脱了臼似地扭来扭去,我敢说你再也不想离开。在马拉加,那舞蹈越跳越狂热,我不得不带了我的妻子离场;不用说,你也知道我记录了有关这些音乐的不少东西……”。这就是我们在夏布里埃的《西班牙狂想曲》中听到的那种色彩与激情。
这部作品是为钢琴而谱写的,后由作者配器。整个乐曲主要包括两种西班牙舞曲:马拉圭那(一种狂热而放荡的舞蹈)和霍塔(一种火热、冲动的快速圆舞曲,边唱边跳)。乐曲的第一主题为霍塔主题,由大管和小号奏出,其间有三角铁进行点缀。这一具有跳跃性的主题,带有狂放的西班牙民间风格;经过整个乐队对第一主题的反复,乐曲进入第二主题。第二主题为圆舞曲式,依然奔放的性格中不乏抒情色彩,其后又产生各种多姿多彩的派生主题,生动地描绘出节日般的欢庆气氛。

《波莱罗舞曲》:
由法国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创作于1928年。《波莱罗舞曲》是拉威尔最后的一部舞曲作品,是他舞蹈音乐方面的一部最优秀的作品,同时又是二十世纪法国交响音乐的一部杰作。本曲是拉威尔受著名舞蹈家伊达·鲁宾斯坦委托而作。民间舞蹈风格的旋律是这部作品的基础。“波莱罗”原为西班牙舞曲名,通常以四三拍子、稍快的速度、以响板击打节奏来配合。形式上,由主部、中间部和再现部构成。但拉威尔所作的这部舞曲,只是借用了“波莱罗”的标题,实际上是一首自由的舞曲,也是拉威尔为数不多的专为乐队而写的作品之一。
舞曲开始,由小鼓和中提琴、大提琴的拨弦来表现“波莱罗”的节奏(铃鼓自始至终打着相同的节奏)。这种节奏持续四小节之后,从第五小节开始出现了第一主题,这个主题依次在长笛、单簧管等乐器上展开,音乐富有生气,给人以明朗、安静的感觉。乐曲的第二主题是第一主题的黯淡的答句,在第一主题重复两次之后进入,这一部分也是由两段组成,中间还使用了几个变化音。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穿插重复进行,没有展开和变奏,只是不断地更换乐器,音乐的力度也逐渐加强。全曲中,这种反复共进行了九次。音乐的结尾以转调和乐队的全奏达到高潮。

《意大利随想曲》:
作品完成于1880年夏,初演于同年十二月十八日。1879年十二月至第二年三月,柴科夫斯基曾旅居意大利罗马,其间广泛收集了意大利的民间音乐素材。 1880年二月十七日,柴科夫斯基在给他的友人梅克夫人的信中说:“在过去的数天中,我已写好了《意大利随想曲》的草稿,这是根据意大利民间的若干流行曲调而谱写成的。我想这一作品是成功的;它所以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要归功于这些从无意中得来的动人曲调——有些是我从民歌集里收集来的,有些是我在马路上亲耳听到的”。由此可见,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之所以雅俗共赏,流传广泛,与他不断从民间音乐中汲取素材有着密切关系。
乐曲开始,小号和短号同时吹奏出华丽而又带有号角味的音调。在伴奏音型之后,由小提琴、大提琴奏出具有“随想”气质的主题,这一主题采用“威尼斯船歌”的形式,为行板,A小调,6/8拍子,带有摇动性质的旋律中流露出明显的伤感色彩。接下去是这个主题的发展。当乐曲发展到高潮时,号角声再次出现,紧接着是主题的再现。然后,由双簧管吹出意大利民谣《美丽的姑娘》。这一部分为小快板,A大调,6/8拍子,旋律温柔动听,富有意大利民歌特色。在逐渐加快的速度之下,乐曲进入了下一部分。其主题的前半部分为中庸的快板,降E大调,4/4拍子,号角般欢快有力的旋律,具有罗马市民庆祝狂欢节时的气氛;主题的后半部分是带有舞蹈节奏的歌唱性旋律,优美舒展。经过对前面几个主题的反复与展开,全曲在异常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匈牙利进行曲》:
作于1846年,管弦乐曲,为柏辽兹所作戏剧《浮士德的沉沦》(作品24号)第一部分的选曲,首演于巴黎。《浮士德的沉沦》取材于德国文学家歌德的长诗《浮士德》的第一部。1845年作者旅居布达佩斯时,听到匈牙利民间乐曲《拉科奇之歌》后深受感动,于是将此曲改编为管弦乐曲,并用于所作的《浮士德的沉沦》。
匈牙利王子弗朗兹·拉科奇二世(1676-1735)是匈牙利反抗哈布斯王朝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领袖。其军中常演奏一首咏唱风格的器乐曲,名为《拉科奇之歌》。传说此曲为宫廷乐师巴尔纳所作,后被改编为进行曲,在匈牙利民间广泛流传。《浮士德的沉沦》第一部分的内容为:浮士德独自漫步在匈牙利原野上,天色破晓,田野上响起农民的合唱和民间舞曲。突然远处传来雄壮的号角声,出征的匈牙利军队列队走来。这时乐队演奏本曲。本曲常单独演奏,或与此剧另两首器乐选曲《鬼火小步舞曲》和《精灵之舞》组成组曲演奏。
乐曲采用A小调,2/2拍。首先由圆号、小号、短号吹奏出进行曲节奏的号角性音调作为引子,其节奏型带有军鼓敲击的特点,表现了军队行进的步伐;接着,在木管和弦乐器的伴奏下,短笛、长笛和单簧管呈示出进行曲主要主题,其富于跳跃感的旋律,活泼而充满生气,使人联想到精神抖擞的匈牙利军队的行进队列。十八世纪初,匈牙利军乐多采用一种单簧管类型的民间木管乐器。本曲采用单簧管和无簧木管乐器,可能就是为了“再现”两百多年前匈牙利军乐队的音响效果。乐曲的中段存在一系列变化,由整个乐队在下属调上奏出了雄壮粗犷的旋律,经过多次演变之后,再现主要主题。最后在声势浩大的进行曲声中全曲结束。

《死之舞》:
交响诗《死之舞》完成于1874年,1875年在巴黎首次上演,是圣桑所作的四部交响诗中最负盛名的作品。乐曲是根据法国诗人亨利·扎里斯的一首奇怪的诗写成。
乐曲旋律采用了中世纪末日审判的圣咏《愤怒的日子》的曲调,给人以阴阳怪气的感觉。起初音很弱,逐渐发展到全奏,好象聚集到墓场上的骷髅越来越多,舞跳得越来越热烈。木琴的干枯音色,描写了骷髅在跳舞中的互相碰撞声。乐曲根据诗的内容,从半夜的钟响开始,先用竖琴在D音上反复了十二次,表明半夜零点的到来。突然,独奏小提琴奏出圆舞曲的节奏,描写死神的骷髅互相击碰着出现了。作品要求小提琴用特殊的调弦,形象地刻画出骸骨的击碰声。接着由长笛以弱音奏出富有特征的主题,小提琴奏出坟墓的主题,也就是第二主题,描绘出深夜墓地寂静和恐怖的气氛。整部作品具有神秘、恐怖的特色。圣桑一生写了许多作品,但真正著名的并不多,而这首管弦乐交响诗《骷髅之舞》却是他最为著名作品之一。

《牧神的午后前奏曲》:
法国作曲家拉威尔(Maurice Ravel)说:“假如在临死之前有可能再听音乐的话,我要听《牧神的午后》”。《牧神的午后前奏曲》是一部标题性交响诗,是法国印象主义音乐创始人德彪西的成名作,德彪西受与他同时期的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梅的影响,以马拉梅的新诗《牧神的午后》为标题,反复修改后于1894年完成了这部交响诗。
牧神是古罗马神话中半人半羊的农牧之神,人面羊耳,头上生角,人臂羊腿,吹一支竖笛。《牧神的午后前奏曲》以长笛在柔和的低音区开始,速度平缓,表现出牧神在半睡半醒间陶醉于对三个盘旋于林中半空的美丽仙女的暇思中,慵懒的醒来后却不确定仙女们的造访是他神魂颠倒的幻影还是回忆。竖琴的刮奏引出圆号缠绵的对话,而后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圆号相继独奏,把一场爱情的白日梦表现的朦胧恍惚,细腻柔情。音乐主题连续向前,独奏的双簧管温柔而富于表现力的演奏将音乐推向小高潮,木管合奏出热情的旋律,乐曲在这里达到情感的高潮。但欢娱只是片刻的,这种美好经历的印象变的越来越模糊,音乐又回到开始的慵懒情绪,在静寂中结束,牧神又蜷起身体睡起觉来,以便进入梦乡去追逐那心醉神迷的情景。
德彪西用音乐自由地解说马拉梅美丽的诗意,音乐把一幕接一幕的图画及牧神的梦幻带到听众的思维中。马拉梅在听完乐曲的首演后赞赏地写道:“你对《牧神的午后》的音乐图解除了用技巧、微恙和丰饶延伸诗意到更具怀恋之情和更美的光线中外,没有任何与原诗不协和之处。”
《牧神的午后前奏曲》可以被看作是现代音乐的第一部作品,德彪西让贯穿两百多年的大小调体系趋于瓦解,抛弃了固定乐思的主题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音乐的个性,这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胆革新。

《荒山之夜》:
《荒山之夜交响诗》原名为《圣约翰之夜》,是钢琴谱。在穆索尔斯基逝世后由里姆斯基-柯萨科夫配器并指挥演出。从1860年开始酝酿构思,至1874年起动手修订,于1877年基本完成,前后历时十余年之久,几经周折才完成了这首富有俄罗斯民族色彩的交响音画。乐曲原包括:(1)女巫的集会,(2)魔王的出现,(3)颂赞魔王的仪式,(4)巫女们的舞蹈等四段。由于某些原因未能最后完成,而写成今天的《荒山之夜》的雏形。这首乐曲的发展、音乐形象的塑造,都紧紧按着“写作提纲”的思路进行着,它是一首典型的标题音乐。乐曲以快板为主体,直到结尾处方用了稍为徐缓的速度。乐曲开始d小调,结束在D大调。

《俄罗斯复活节序曲》:
这首序曲作于1888-1889年,原标题为星期日序曲《光辉的节日》,在俄国,复活节又称为“光辉的节日”。此曲从俄罗斯东正教圣歌《奥比霍德》中选取了一些旋律,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在自传中这样概括此曲:“从受难礼拜六傍晚幽郁神秘的气氛,转为复活节星期日早晨尽情欢乐聚会的气氛”。在总谱上,有这样的前言:“愿上帝兴起,使他的仇敌四散,叫那恨他的人,在他面前逃跑。他们被驱逐,如烟被风吹散;恶人见上帝而被消灭,如蜡被火熔化。——《诗篇》第六十八篇”。
“过了安息日,抹大拉的玛利亚和雅各的母亲玛利亚及撒罗米,买了香膏,要去膏耶稣的身体。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出太阳时,他们来到坟墓那里。彼此说,谁给我们把石头从墓门撬开,那石头原来很大,他们抬头一看,却看见石头已经撬开了门。他们进了坟墓,看见一个少年人坐在右边,穿着白袍,就很惊恐。那少年人对他们说,不要惊恐,你们寻找那钉十字架的拿撒勒人耶稣,他已经复活了,不在这里,请看安放他的地方。——《马可福音》第十六章一至六节”。喜讯传遍全球,曾憎恨过耶稣的人,将从他面前逃走,如烟一般消息。“复活了!”天使的歌声从天际响起,弥漫云霄。无数灯火点亮了,胜利的钟声响自教堂,僧侣们也歌唱着。
此曲以木管齐奏《奥比霍德》中的《愿上帝兴起》的旋律,歌唱受难气氛。在竖琴独奏与小提琴分散和弦背景上,大提琴奏圣歌《天使的感叹》。进入小休止后,变成庄严气氛,长号奏《愿上帝兴起》旋律,以赋格方式展开,转悲伤的行板。然后是兴奋的快板,奏圣歌《叫那恨他的人,从他面前逃跑》主题,与《愿上帝兴起》旋律形成纠缠。高扬后,复活之歌响起,之后在钟声中,不断加强力度,宣告耶稣复活。在长号模仿僧侣的祈祷声中变成兴奋的快板,进入稍生气蓬勃的尾奏,以号角庄严地结束。

《图画展览会》:
1873年,与穆索尔斯基有深交的激进派建筑家维克多·哈尔德曼去世了,交往四年之久的密友的故去,似乎给穆索尔斯基很大的打击。
同年于圣彼得堡的美术学校举行了哈尔德曼的绘画遗作展览会,这一展览会成为穆索尔斯基写作这一首组曲的动机。这一钢琴组曲,不仅是穆索尔斯基的代表性器乐作品,而且是十九世纪俄国最有独创性的乐曲之一。乐曲是由与“图画”有关的十首小品,以及有间奏功用的“漫步”主题组合而成。其配合之佳,表现了穆索尔斯基所独有的大胆的创造性,因此,这一首乐曲时至今日仍然很受欢迎。这种直接了当的表现方式,对后来的法国印象派有很大的影响。
这一乐曲的出版是在作者逝世后五年(1886年)在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努力下才得以完成的。很多作曲家对于这一钢琴组曲的管弦乐编曲有浓厚的兴趣,但是现在一般只演奏拉威尔改编的管弦乐曲。
这里介绍的正是由拉威尔改编的管弦乐曲整部组曲中的两个主题:
“漫步”主题:这一主题在整部组曲中反复出现,作为连接十首小品的间奏曲,主要用来表现作者漫步欣赏画展的情景,但这一主题在每一次反复时都有情绪上的变化,直接提示着下一幅图画的内容。
“基辅城门”:这是十首小品中最为精彩的一曲,风格壮严肃穆,威风堂堂。此曲是根据已决定在基辅建造的城市大门设计图所得的灵感而作的。由稳重的主题开始,逐渐增强之后,突然变成了平静的圣咏调。然后先前的主题再度强有力地出现,八度音程的上下移动在此增添了辉煌的色彩。接着经过圣咏调的再现,开头主题更加壮大,最后的尾奏像是再次把主题的精力全部释放出来一样,全曲结束。

《天方夜谭》:

作于1888年,管弦乐曲。同年在彼得堡首演。这一组曲取材于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即《天方夜谭》)。作者在初版总谱上介绍了原作的梗概:古代阿拉伯的苏丹王沙赫里亚尔专横而残酷,他认为女人皆居心叵测而不贞,于是他每天娶一位新娘,次日便处死。机智的少女山鲁佐德(又译“舍赫拉查达”)嫁给这位苏丹王之后,在当夜给苏丹王讲了一个离奇生动的故事。第二天,这个故事正讲到关键之处,被山鲁佐德的故事所深深吸引的苏丹王,为了继续听下去,破例没有处死山鲁佐德这位新娘。之后,山鲁佐德又以同样的方式给苏丹王讲了一连串的动听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个夜晚。最后,苏丹王被山鲁佐德的故事所感化,终于彻底放弃了残酷的念头,决心与山鲁佐德白头偕老。
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在最早出版的总谱中,每个乐章均附有标题,标题内容取自《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第一乐章“海洋与辛巴达的船”;第二乐章“卡伦德王子的故事”;第三乐章“王子与公主”;第四乐章“巴格达的节日 - 海洋 - 撞船”。
但在重版时,作者将各乐章的小标题全部删去了。为此作者指出:“我采用这些提示,只是想把听众的想像,引入我自己的想像所遵循的发展轨道,使每一个人都能自由地想像更为详细的个别细节。”看来作者后来并不希望本曲具有过于明确的标题内容。前苏联音乐学家阿萨菲耶夫评论本曲时说道:“在富于造型性、色彩性的组曲中,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充分发挥了他的造型能力与幻想力。在这里起着重要作用的不是情绪的紧张度和戏剧性,而是色彩和装饰的对照性配置,是优美的节奏和出色的表现力。……在这部大规模展开的东方风格的交响组曲中,有着用音响来表现的风光景物、风俗性场面、传奇性故事以及抒情性的插曲。……在色彩合理的配置、动力性的音响(音的积蓄与释放)、拍节的匀称以及诸音乐要素的平衡等方面,《天方夜谭组曲》无疑是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交响组曲中最成功的”。这里主要介绍交响组曲的第一乐章“海洋与辛巴达的船”。
乐章的序奏为庄严的广板,序奏的第一主题为苏丹王沙赫里亚尔主题,显得威严而冷酷;序奏第二主题为山鲁佐德主题,由优美抒情的小提琴奏出,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接下来乐章便进入辛巴达的故事氛围之中,首先呈示出大海主题,其旋律悠长而且带有起伏性,给人以浩瀚、宽广的海洋形象;然后是一组带有东方色彩的上行音,由木管乐器奏出,仿佛辛巴达的小船在大海上轻轻飘行,紧接着由长笛奏出柔和的辛巴达主题。

《野蜂飞舞》:

这首常用于小提琴或其他器乐独奏的小曲,原是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所作歌剧《萨尔丹王的故事》第二幕第一场中,由管弦乐演奏的插曲。今日,这首风格诙谐的管弦乐小曲,已脱离原歌剧,成为音乐会中经常演奏的通俗名曲。四幕歌剧《萨尔丹王的故事》完成于1900年,是根据俄国文豪普希金的小说改编而成的。歌剧叙述萨尔丹王喜获独生子后,因受奸人的恶意中伤,将爱儿和王后,装在罐里流放汪洋中。后来母子安然漂流到一个孤岛上,王子终于平安长大。某日,王子救了一只被大黄蜂蜇伤的天鹅,不料天鹅却变成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公主。这时明白了王后的无辜的父王,也带了侍从,乘船来到这孤岛,找到久别无恙的王子。全剧最后在大团圆与欢乐中结束。
这首管弦乐曲《野蜂飞舞》(又名《大黄蜂的飞行》)的原曲谱上记有:“从海面的远方,飞来一群大黄蜂,围绕到天鹅的四周,盘旋飞舞。”此曲用小提琴或长笛独奏时,更能生动地表达出大黄蜂振翅疾飞的情景,这里选用的是小提琴独奏的版本。全曲由半音阶的下行乐句开始,经过旋律轻快而有力的中段后,又回到了第一主题。最后半音阶上升乐句,则描写大黄蜂的离去,直到消失在视线以外。

【专辑曲目】

CD01

01. Tchaikovsky: 1812 Overture
柴科夫斯基:序曲1812

02. Balakirev: Islamey (orch. Lyapunov)
巴拉基列夫:伊斯拉美

Borodin: Polovtsian Dance from Prince Igor
鲍罗丁:选自歌剧《伊戈尔王》的鞑靼舞曲
03. Dance of the Maidens, arr. Rimsky-Korsakov 鞑靼少女之舞
04. Dances with Chorus, orch. Glazunov 鞑靼人之舞

05. Borodin: In the steppes of Central Asia
鲍罗丁:在中亚细亚草原

06. Glinka: Ruslan and Ludmilla - Overture
格林卡: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 Bavaria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and Chorus / Esa Pekka-Salonen (conductor) / DDD 1985
- 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及合唱团 / 指挥:埃萨·佩卡-萨洛宁

CD02

01. Ravel: Boléro
拉威尔:波莱罗

02. Glinka: Jota aragonese
格林卡:阿拉贡霍塔舞曲

03. Tchaikovsky: Capriccio italien
柴科夫斯基:意大利随想曲

04. Chabrier: Espa?a
夏布里埃:西班牙

- Dresden Staatskapelle / Sir Neville Marriner (conductor) / DDD 1982
- 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 / 指挥:马里纳

CD03

01. Berlioz: Marche hongroise (La Damnation de Faust)
柏辽兹:匈牙利进行曲(选自《浮士德的沉沦》)

02. Ravel: 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
拉威尔:为悼念公主而作的帕凡舞曲

03. Dukas: L'apprenti sorcier
杜卡:小巫师

04. Saint-Sa?ns: Danse macabre *
圣桑:死之舞 *

05. Debussy: 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n faune
德彪西:牧神的午后前奏曲

06. Chabrier: Marche joyeuse
夏布里埃:快乐进行曲

- Alan Loveday (violin) * /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 Sir Neville Marriner (conductor) / DDD 1984
- 小提琴演奏:洛夫德 * / 圣马丁室内乐团 / 指挥:马里纳

CD04

01. Mussorgsky: Prelude to Khovanshchina, orch. Rimsky-Korsakov
穆索尔斯基:《霍万兴那》前奏曲

02. Mussorgsky: Night on the Bare Mountain, arr. Rimsky-Korsakov
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

03. Rimsky-Korsakov: Russian Easter Festival Overture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俄罗斯复活节序曲

Mussorgsky: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orch. Ravel
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04. Promenade - Gnomus …… 侏儒
05. Promenade - The Old Castle …… 古堡
06. Promenade - Tuileries …… 杜伊勒利宫
07. Bydlo - Promenade …… 牛车
08. Ballet of the Unhatched Chicks …… 雏鸡在蛋壳上的芭蕾
09. Samuel Goldenberg and Schmuyle …… 一穷一富的两个犹太人
10. The Market in Limoges …… 利莫杰斯集市
11. Catacombs - With the Dead in the Language of the Dead …… 以死者的语言与死者对话
12. The Hut on Fowl's Legs …… 鸡脚上的小屋
13. The Great Gate of Kiev …… 基辅之门

- 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 Charles Dutoit (conductor) / DDD 1987
- 蒙特利尔交响乐团 / 指挥:迪图瓦

CD05

Rimsky-Korsakov: Sheherazade *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 *
01. i. The Sea and Sindbad's Ship …… 海洋和辛巴达的船
02. ii. The Story of the Kalender Prince …… 卡伦德王子的故事
03. iii. The Young Prince and the Young Princess …… 年轻的王子与公主
04. iv. Festival in Baghdad - The Sea - Shipwreck …… 巴格达的节日 - 海洋 - 撞船

Rimsky-Korsakov: Suite - The Tale of Tsar Saltan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萨尔丹王的故事
05. i. The Tsar's Departure and Farewell …… 萨尔丹王的离别
06. ii. The Tsarina in a Barrel at Sea …… 在木桶里随海漂流的王后
07. iii. The Three Wonders …… 三大奇观

08. Rimsky-Korsakov: The Flight of the Bumblebee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野蜂飞舞

- Christopher Warren-Green (violin) * / Philharmonia Orchestra / Vladimir Ashkenazy (conductor) / DDD 1987
- 小提琴演奏:沃伦-格林 * / 爱乐乐团 / 指挥:阿什肯纳济

===========================================================

【下载链接】

CD1
http://uploading.com/files/e47ma434/SpectacularCD1.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6bccfdfe/SpectacularCD1.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6c5b2d62/SpectacularCD1.part3.rar/

CD2
http://uploading.com/files/4d9ed8mf/SpectacularCD2.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4f73m375/SpectacularCD2.part2.rar/

CD3
http://uploading.com/files/8cc45e28/SpectacularCD3.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ff867242/SpectacularCD3.part2.rar/

CD4
http://uploading.com/files/6ddbff4m/SpectacularCD4.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5f3f133b/SpectacularCD4.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e8mbm82e/SpectacularCD4.part3.rar/

CD5
http://uploading.com/files/51ae5d1a/SpectacularCD5.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d14cf5b1/SpectacularCD5.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fb135b6c/SpectacularCD5.part3.ra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1.12.2010 06:45:48 | 只看该作者

【经典珍藏】【DECCA极致系列】【俄国古典音乐选集】【FLAC】




英文名称:Ultimate Russian Classics
中文名称:极致-俄国古典音乐选集
盒装名称:Ultimate Russian Classics, The Essential Masterpieces (5CDs)
资源类型:FLAC+CUE
版  本:DECCA极致系列 (5CD Box Set)
音乐类型:纯音乐
发行时间:2009年
地  区:英国
唱片公司:DECCA
发行编号:478 1728 DB5 [CD编号:478 1729-33]
录音制式:ADD/DDD
专辑类型:Classical/古典
资源出处:原版CD抓轨 (FLAC, CUE & LOG)

【专辑介绍】

  据拜占庭帝国和日尔曼人的记载,早在公元5、6世纪,一些以能歌善舞而著称的斯拉夫部族就已广泛散居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当时逐渐出现了以庆祝重大节庆和家族中的重要事件为主的俄罗斯民间歌曲和舞蹈。古罗斯时代流行的是歌颂英雄的壮士歌和音乐。
  随着基督教从拜占庭帝国传入,俄罗斯吸收了西方的教堂音乐,同时也学习了其乐谱记录方式。17世纪末,由不同的声部唱同样歌词的多声部(3声部至12声部)唱法从波兰和乌克兰传到了俄罗斯。从这个世纪的下半叶起,出现了宗教和世俗题材的多声部歌曲。彼得一世时期,最流行的是歌颂国家、军队和舰队的歌曲。
  18世纪起,欧洲音乐及欧洲记谱方式在俄罗斯立足生根。俄罗斯出现了家族乐队和剧院。最有名的是谢列梅捷夫家族和沃龙佐夫家族办的农奴剧院。18世纪30年代起在彼得堡建起了一个意大利式的宫廷剧院。1783年起开始在彼得堡上演音乐剧。其他小城市也照此仿效。俄罗斯作曲家在18世纪也已开始大批涌现。
  19世纪的音乐知名度要大得多。这一世纪最先出现的是阿列克谢·韦尔斯托夫斯基的浪漫曲和爱国曲,瓦尔拉莫夫和古里廖夫的浪漫曲。亚·阿里亚比耶夫、米·格林卡和亚·达尔戈梅斯基则成为俄罗斯古典音乐的奠基人。19世纪中叶,俄罗斯的音乐生活出现了新的高潮:出现了新的音乐活动形式,成立了俄罗斯音乐协会,该协会定期举办交响音乐会和室内音乐会。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均成立了音乐学院。由巴拉基廖夫、基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雪娘》、《萨特阔》和《沙皇未婚妻》等歌剧的作者)、穆索尔斯基(歌剧《鲍里斯·戈东诺夫》和《霍凡斯基之乱》的作者)和鲍罗廷(歌剧《伊戈尔亲王》的作者)等激进的年轻作曲家组成的 “强力集团”成了音乐生活的中心。
  19世纪的俄罗斯作曲家中有不少名字是值得永远纪念的。其中最有名的是彼·伊·柴可夫斯基,他创作了世界闻名的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和《睡美人》,以及歌剧《黑桃皇后》和《叶甫盖尼·奥涅金》等。
  19世纪高水平的音乐文化稍后在伟大的钢琴家和作曲家谢尔盖·拉赫马尼诺夫和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的作品中发扬光大。他们连同伊戈尔·斯特拉温斯基和谢尔盖· 普罗科菲耶夫都是20世纪音乐的奠基人。谢尔盖·佳吉列夫请他们到巴黎举办“俄罗斯音乐季”的演出。他们的演出以大胆的创新和咄咄逼人的风格令欧洲为之倾倒。

【专辑曲目】

CD01

01. Tchaikovsky: Ouverture solennelle "1812", Op.49
柴科夫斯基:1812庆典序曲, Op.49
(with the cannons of the Canadian Forces Base, Quebec; the "Gros Bourdon" bell of the Basilique Notre-Dame, Montréal; and the peal of the Basilique Sainte-Anne of Beaupré, Quebec)

02. Tchaikovsky: Capriccio italien, Op.45
柴科夫斯基:意大利随想曲, Op.45

Tchaikovsky: Nutcracker Suite, Op.71a
柴科夫斯基:《胡桃夹子》组曲, Op.71a
03. I. Miniature Overture
04. IIa. March
05. IIb. Dance of the Sugar-Plum Fairy
06. IIc. Russian Dance (Trepak)
07. IId. Arabian Dance (Coffee)
08. IIe. Chinese Dance (Tea)
09. IIf. Dance of the Reed-Pipes (Merlitons)
10. III. Waltz of the Flowers

11. Tchaikovsky: Slavonic March, Op.31
柴科夫斯基:斯拉夫进行曲, Op.31

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 Charles Dutoit (conductor) / DDD 1986
蒙特利尔交响乐团 - 指挥:迪图瓦


CD02

Rimsky-Korsakov: Scheherazade, Op.35 °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天方夜谭, Op.35 °
01. I. The Sea and Sinbad's Ship
02. II. The Story of the Kalendar Prince
03. III. The Young Prince and the Young Princess
04. IV. Festival at Bagdad - The Sea - The Shipwreck

Borodin: Polovtsian Dances from "Prince Igor"
(Arr. & Completed Rimsky-Korsakov & Glazounov)
鲍罗丁:波罗维茨舞曲
05. Dance No.8 - Dance of the Maidens
06. Dance No.17 - Dances with Chorus *

Lorand Fenyves (violin) °
Choeur Des Jeunes, Lausanne / Choeur De Radio, Lausanne *
L'Orchestre de la Suisse Romande / Ernest Ansermet (conductor) / ADD 1960
小提琴演奏:劳润德·芬尼维斯 °
合唱:洛桑青年合唱团、洛桑广播合唱团 *
瑞士罗曼德管弦乐团 - 指挥:安塞美


CD03

Mussorgsky: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orch. Ravel
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01. Promenade
02. Gnomus
03. Promenade
04. The Old Castle
05. Promenade
06. Tuileries
07. Bydlo
08. Promenade
09. Ballet of the Unhatched Chicks
10. Samuel Goldenberg and Schmuyle
11. The Market in Limoges
12. Catacombs
13. With the Dead in the Language of the Dead
14. The Hut on Fowl's Legs
15. The Great Gate of Kiev

16. Mussorgsky: A Night on the Bare Mountain, arr. Rimsky-Korsakov
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

Philadelphia Orchestra / Riccardo Muti (conductor) / DDD 1990
费城交响乐团 - 指挥:穆蒂


CD04

Prokofiev: The Love for Three Oranges, Suite
普罗科菲耶夫:《三个桔子的爱情》组曲
01. I. The Eccentrics
02. II. The Magician Celio and Fata Morgana Playing Cards (Infernal Scene)
03. III. March
04. IV. Scherzo
05. V. The Prince and Princess
06. VI. The Flight

Prokofiev: Lieutenant Kijé, Suite
普罗科菲耶夫:《基日中尉》组曲
07. I. The Birth of Kijé
08. II. Romance
09. III. Kijé's Wedding
10. IV. Tro?ka
11. V. Burial of Kijé

Prokofiev: "Classical Symphony" (No.1)
普罗科菲耶夫:“古典交响曲”(第一交响曲)
12. I. Allegro
13. II. Larghetto
14. III. Gavotta
15. IV. Finale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 Sir Neville Marriner (conductor) / ADD 1979
伦敦交响乐团 - 指挥:马里纳


CD05

Stravinsky: The Firebird
斯特拉文斯基:火鸟
01. Introduction
Scene 1:
02. Kashchei's enchanted garden
03. Appearance of the Firebird pursued by Ivan Tsarevich
04. Dance of the Firebird
05. Ivan Tsarevich captures the Firebird
06. Supplication of the Firebird - Appearance of the thirteen enchanted Princesses
07. Game of the Princesses with the golden apples
08. Sudden appearance of Ivan Tsarevich
09. Round dance of the Princesses
10. Daybreak - Ivan Tsarevich enters Kashchei's Palace
11. Magic carillon - Appearance of Kashchei's guardian monsters - Capture of Ivan Tsarevich - Intercession of the Princesses
12. Dance of Kashchei's retinue under the spell of the Firebird
13. Infernal dance of all Kashchei's subject's
14. Lullaby of the Firebird - Kashchei's awakening - Kashchei's death - Darkness
Scene 2:
15. Collapse of Kashchei's palace and dissolution of all enchantments - Reanimation of the petrified prisoners - General rejoicing

Stravinsky: The Rite of Spring
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
16. Part 1: The Adoration of the Earth
17. Part 2: The Sacrifice

Detroit Symphony Orchestra / Antal Dorati (conductor) / DDD 1981 (16-17), 1982 (01-15)
底特律交响乐团 - 指挥:多拉蒂

【下载链接】

http://uploading.com/files/a9bm5 ... assicCD1.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325bf ... assicCD1.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645c6 ... assicCD1.part3.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3afdb ... assicCD1.part4.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6dcfb ... assicCD2.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8e9a4 ... assicCD2.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bb45d ... assicCD2.part3.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mf876 ... assicCD2.part4.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df5b1 ... assicCD3.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8b2b1 ... assicCD3.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871b1 ... assicCD3.part3.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fm32d ... assicCD4.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mfe3b ... assicCD4.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b56a1 ... assicCD4.part3.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46331 ... assicCD5.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bd2af ... assicCD5.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c8349 ... assicCD5.part3.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7463f ... assicCD5.part4.ra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1.12.2010 06:46:31 | 只看该作者

【经典珍藏】【DECCA极致系列】【勃拉姆斯选集】【FLAC】




英文名称:Ultimate Brahms
中文名称:极致-勃拉姆斯选集
盒装名称:Ultimate Brahms, The Essential Masterpieces (5CDs)
资源类型:FLAC+CUE
版  本:DECCA极致系列 (5CD Box Set)
音乐类型:纯音乐
发行时间:2009年
地  区:英国
唱片公司:Decca
发行编号:478 1740 DB5 [CD编号:478 1741-45]
录音制式:ADD
专辑类型:Classical/古典
资源出处:原版CD抓轨 (FLAC, CUE & LOG)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



  德国古典主义最后的作曲家,出身于汉堡的一个音乐家庭。早年曾从戈赛尔、马克逊学钢琴,一生交游颇广,尤其得到舒曼夫妇及约·阿希姆赏识与支持,是创作与演奏并重的作曲家。勃拉姆斯的作品兼有古典手法和浪漫精神,极少采用标题,交响作品中模仿贝多芬的气势宏大,然而笔法工细,情绪变化多端,时有牧歌气息的流露,仍带有自己特点。他的作品中有很多都是世界名曲,与巴赫、贝多芬并称德国音乐史上的“三B”。他重视奥地利民歌,曾作有九十余首改编曲;所作形式繁多的重奏曲提高了室内乐的地位。他还作有二百余首歌曲、一批钢琴小品与主题变奏曲、协奏曲,其中以《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他的四部交响曲有很深的音乐造诣,但晦涩难懂,其中《第一》和《第四》最为有名。他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是雅俗共赏的作品。

【部分作品简介】

C小调第一交响曲:

勃拉姆斯虽然只写了四首交响曲,但仍被称为是贝多芬以后最伟大的交响曲作曲家之一。他的《第一交响曲》被世人称为《贝十》。所谓“贝十”乃是指本曲续接于贝多芬“不朽的九大交响曲”之后,成为第十首著名交响曲之意。乐曲中充满了斗争、烦恼、苦闷、失意、喜悦等人间七情六欲的交织,是遍历人世沧桑者最伟大的精神安慰,也是勃拉姆斯留给世人的精神至宝。有趣的是,勃拉姆斯故意在本交响曲的最后一个乐章中引用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欢乐颂”的曲调,不负其《贝十》之美名。
本曲的作曲一共花了二十一年的时间(1855-1876),完成时,勃拉姆斯已经四十三岁。本交响曲的写作之所以耗时长久,并不是因为作曲者忙于其他作曲工作,而是他态度十分慎重。勃拉姆斯本来就很严谨,在交响曲创作方面更是如此。他立志要写便写出能和“不朽的九大交响曲”并驾齐驱的作品,以不辱前人风范。所以他不惜半生的推敲、琢磨,才写出了这首能和贝多芬交响曲相提并论的,登峰造极、光芒万丈的巨作。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 近似如歌的行板,快板,C小调,6/8拍子。序奏以强音开始,表现出恐怖紧张的气氛。给人以悲剧序幕的感觉。其主题贯穿于整个乐章。而主部主题始终以一种胜利昂扬的姿态凌驾于乐队阴沉的背景之上。
第二乐章 持续的行板,E大调,3/4拍子,带有类似第一乐章的寂寥阴暗的悲剧色彩。但它并不流于感伤,反而给人以高雅、与众不同的脱俗之感。
第三乐章温雅而略快的快板,降A大调,2/4拍子。根据贝多芬以来的传统,一般交响曲的第三乐章都是活泼的诙谐曲,而勃拉姆斯却不采用此种手法,并且避免袭用古老而传统的小步舞曲,自创新风格写成了典雅的乐曲)。在本乐章中,可以深深体会到勃拉姆斯那淳朴心灵的寄托所在,然而旋律间同样荡漾着淡逸的寂寞感。
第四乐章 不快而灿烂的快板,C大调,4/4拍子。勃拉姆斯在最后的乐章中,终于唱出了胜利的凯歌。但它不像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英雄性"的终乐章那样,直率地表现出沸腾的欢呼,而是在欣喜之余,还沉湎于回顾与冥想之中。


E小调第四交响曲:

本曲完成于1885年,同年十月由勃拉姆斯亲自指挥首演。作者从1884年夏就已经开始创作本交响曲,历经一年才告完成,由此可见勃拉姆斯那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
本交响曲和作者其他三部交响曲在性格上迥然不同:第一,它具有前三首交响曲中所没有的忧愁色彩,即后人所说的“古典悲剧性”。其实在这以前,勃拉姆斯也常在他的作品中抒发忧愁的情思,但像本曲这样,以忧愁作为乐曲的基调,却属首次。它的第二特征是,全曲以“古老”的手法写成。当然,古老、典雅是勃拉姆斯全部作品所显示的重要特征之一。由于本交响曲具有这些特征,所以一直未能得到普遍的理解。但本曲的深刻隽永,终于逐渐被听众所接受。本曲在勃拉姆斯生前,就已经常被演奏,而且经常博得满堂喝采。
全曲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 从容的快板,E小调,2/2拍子,奏鸣曲形式。这是洋溢着淡淡伤感的乐章,寂寞的情怀,呜咽般的哀诉,深深地打动了人心。
第二乐章 中庸的行板,E大调,6/8拍子。很多乐评家认为,作者虽然将本乐章写得古老而晦涩,可是旋律所表现出的凝重、沉静的美感,却决非其他交响曲可与之比拟。简朴而沁人心脾的柔美主题,仿佛描绘了仲夏夜里的美梦。
第三乐章 谐谑曲,C大调,2/4拍。充满着不可遏止的欢乐,生机盎然,给人以充满活力的沸腾之感,那气势磅礴的气氛,极像一首狂热的乡村舞曲。
第四乐章 G大调,3/4拍。本乐章是全曲的高潮。乐章主题在“固定低音”的基础上展开一系列变奏,乐队的木管组和铜管组一齐奏出庄严、宏伟的和声旋律。本乐章具有深刻的悲剧性,各种悲哀、绝望、愤怒以及骚乱的情绪交织在一起,最终导致了毁灭性的结局。这一悲剧结尾反映了一种"宿命论"的影响,表现出作曲家内心的苦恼与孤独。


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作于1881年。这首钢琴协奏曲的形式十分特殊:第一,乐曲采用协奏曲历史上罕见的四乐章形式。其次,本曲中的主奏钢琴并未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作者特意让钢琴与管弦乐“完全平等”,因此,这首乐曲有时候也被后人称为“由钢琴主奏的交响曲”。
这首乐曲具有勃拉姆斯所独有的沉着与厚重,同时又有他明朗、温柔的另一面。1878年春,勃拉姆斯到意大利旅行,这一南欧古国的风土人情给作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由此勃拉姆斯开始构思这首乐曲。1881年三月,作者再度访问意大利,这一次彻底唤起了他的灵感,于是回国后立刻伏案疾书,当年夏天便完成了这首乐曲。实际上,本曲中的意大利风格并不明显,但无疑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堪称勃拉姆斯的代表作品之一。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 不太快的快板,降B大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本乐章写得厚重而有力,颇具勃拉姆斯风味。贯穿乐章始终的主题动机,由雄浑的圆号引入,钢琴加以应答。在乐队协奏下的钢琴时而温婉优美,时而热情壮丽。本乐章中有许多处理方式与古典派协奏曲截然不同。
第二乐章 热情的快板,D小调,3/4拍子,三段体。虽然没有明确表示,但这个乐章显然相当于诙谐曲,其旋律热情而富于幽默感,同时也很有魔力。
第三乐章 行板,降B大调,6/4拍子,三段体。本乐章充满浪漫气氛,是在“德国式的”厚重风格中另有意大利明朗色彩的典雅乐章。
第四乐章 温文尔雅的稍快板,降B大调,2/4拍子,回旋曲形式。这个乐章的大致结构为A-B-A-B-结尾的程式。由钢琴开始的舞曲风主要主题,纤巧精细,又不乏厚重华丽。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作于1877-1878年,本曲是勃拉姆斯一生中创作的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然而,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不但是勃拉姆斯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而且本曲连同贝多芬(D大调)和门德尔松(E小调)、柴科夫斯基(D大调)等大师的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四大协奏曲。
乐曲具有浓厚的田园牧歌风味和匈牙利民歌情调,那种安详与厚重相得益彰的感觉,正是勃拉姆斯所独具的特色。在这部作品中,勃拉姆斯成功地将浪漫主义的激情与古典主义的严谨结合起来,并在曲式上有很多大胆创新。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3/4拍子,奏鸣曲形式。乐曲开始直接由中提琴、大提琴与单簧管悠然地奏出第一主题,之后主奏小提奏以d小调热情而华丽地登场;由主奏小提琴演奏的主题速度减慢,充满牧歌风格;接下来的是美妙的发展及变奏,使整个乐章从头至尾都具有浓重的匈牙利民间音乐特征。
第二乐章 慢板,F大调,2/4拍子,三段体。首先由管乐器缓慢地开始,之后由双簧管奏出徐缓优美的田园风格旋律,稍稍带有一丝荒凉的感觉,这无疑是整个乐章中最动人之所在。
第三乐章 活泼而不太快的,游戏似的快板,D大调,2/4拍子,不规则的回旋奏鸣曲形式。这是整部作品中最富创造性的乐章。旋律轻快活泼,抒情优美,又不乏震撼人心的气势。


学院节庆序曲:

1879 年三月,布雷斯劳大学授予勃拉姆斯荣誉博士学位时,他的朋友伯恩哈德·舒尔茨向他表明布雷斯劳大学期望他写一首《博士交响乐》或“至少是一首庄严的歌曲”。勃拉姆斯因此于第二年八月完成了这部《学院节庆序曲》,这部序曲以四首德国传统学生歌曲为主要内容,其中还结合了他自己创作的新颖旋律。作者称本曲为“宴席上快乐的学生歌曲集锦”,恰如其分地表明了这部音乐作品的精神。这部序曲在形式上,同勃拉姆斯的其他作品一样,完全属于严谨、正规、传统的奏鸣曲 -快板。
乐曲通过引子轻柔地开始,弦乐器预兆般地低语着:序曲主要主题以及第一支学生歌曲的主题片段将在主要主题之前出现,学生歌曲形成了引子的高潮和顶点。
乐曲的主要主题选自学生歌曲《巍峨的学堂》,作者在这首歌中加快了某些片段的节奏,并将原曲的轮廓勾画得非常鲜明,以至听上去好像是首新曲子。后两首学生歌曲据说都是十八世纪的,这两首歌一起形成了传统的第一乐章曲式的对比部分。
简短的展开导致主题再现,最后融合成以欢乐的歌曲《共享人生乐趣》的主旋律构成的令人振奋的结尾,铜管和木管两组乐器的辉煌结合,加上小提琴的飞速音阶进行,乐曲在庄严雄伟的气氛中结束。

【专辑曲目】

CD01Symphonies 1 & 3/第一、第三交响曲

Symphony No. 1 in C minor, Op. 68
C小调第一交响曲, Op. 68
01. I. Un poco sostenuto – Allegro
02. II. Andante sostenuto
03. III. Un poco allegretto e grazioso
04. IV. Adagio – Più andante – Allegro non troppo

Symphony No. 3 in F, Op. 90
F大调第三交响曲, Op. 90
05. I. Allegro con brio
06. II. Andante
07. III. Poco allegretto
08. IV. Allegro

Wiener Symphoniker / Wolfgang Sawallisch (conductor) / ADD 1961 (Op. 90), 1962 (Op. 68)
维也纳交响乐团 - 指挥:萨瓦利什


CD02Symphonies 2 & 4/第二、第四交响曲

Symphony No. 2 in D, Op. 73
D大调第二交响曲, Op. 73
01. I. Allegro non troppo
02. II. Adagio non troppo
03. III. Allegretto grazioso (quasi andantino)
04. IV. Allegro con spirito

Symphony No. 4 in E minor, Op. 98
E小调第四交响曲, Op. 98
05. I. Allegro non troppo
06. II. Andante moderato
07. III. Allegro giocoso
08. IV. Allegro energico e passionato

Wiener Symphoniker / Wolfgang Sawallisch (conductor) / ADD 1959 (Op. 73), 1963 (Op. 98)
维也纳交响乐团 - 指挥:萨瓦利什


CD03Piano Concerto No. 1 | Variations on a Theme by Joseph Haydn/第一钢琴协奏曲、海顿主题变奏曲

Piano Concerto No.1 in D minor, Op.15 *
D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Op.15 *
01. I. Maestoso - Poco più moderato
02. II. Adagio
03. III. Rondo (Allegro non troppo)

04. Variations on a Theme by Joseph Haydn, Op.56a
海顿主题变奏曲, Op.56a

Claudio Arrau (piano) * /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 Bernard Haitink (conductor) / ADD 1969 (Op.15), 1974 (Op.56a)
钢琴演奏:阿劳 - 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 - 指挥:海庭克


CD04Piano Concerto No.2 | Tragic Overture | Academic Festival Overture/第二钢琴协奏曲、悲剧序曲、学院节庆序曲

Piano Concerto No.2 in B flat, Op.83 *
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Op.83 *
01. I. Allegro non troppo
02. II. Allegro appassionato
03. III. Andante - Più adagio
04. IV. Allegretto grazioso - Un poco più presto

05. Tragic Overture, Op.81
悲剧序曲, Op.81

06. Academic Festival Overture, Op.80
学院节庆序曲, Op.80

Claudio Arrau (piano) * /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 Bernard Haitink (conductor) / ADD 1969 (Op.83), 1970 (Op.81), 1972 (Op.80)
钢琴演奏:阿劳 - 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 - 指挥:海庭克


CD05Violin Concerto | Double Concerto/小提琴协奏曲、二重奏协奏曲

Violin Concerto in D, Op.77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Op.77
01. I. Allegro non troppo
02. II. Adagio
03. III. Allegro giocoso, ma non troppo vivace - Poco più presto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Cello in A minor, Op.102
A小调小提琴和大提琴协奏曲, Op.102
04. I. Allegro
05. II. Andante
06. III. Vivace non troppo - Poco meno allegro - Tempo I

Henryk Szeryng (violiln) / János Starker (cello)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 Bernard Haitink (conductor) / ADD 1970 (Op.102), 1973 (Op.77)
小提琴演奏:谢霖 - 大提琴演奏:雅诺斯·斯塔克 - 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 - 指挥:海庭克

======================================================

【下载链接】

http://uploading.com/files/a8e8c36a/UltimateBrahms-CD1.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937e71bc/UltimateBrahms-CD1.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dc495961/UltimateBrahms-CD1.part3.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faf1b9a7/UltimateBrahms-CD1.part4.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6518521m/UltimateBrahms-CD2.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942dccc9/UltimateBrahms-CD2.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66fma899/UltimateBrahms-CD2.part3.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59a2dd24/UltimateBrahms-CD2.part4.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b4794ed7/UltimateBrahms-CD3.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2md1aec9/UltimateBrahms-CD3.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ca14d149/UltimateBrahms-CD3.part3.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86e3b46e/UltimateBrahms-CD3.part4.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1223163b/UltimateBrahms-CD4.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ebf66m39/UltimateBrahms-CD4.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c1da2181/UltimateBrahms-CD4.part3.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b6d1fa12/UltimateBrahms-CD4.part4.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m5e295a5/UltimateBrahms-CD5.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fcm6fbb2/UltimateBrahms-CD5.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359c44cd/UltimateBrahms-CD5.part3.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89aa8m37/UltimateBrahms-CD5.part4.ra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1.12.2010 06:47:05 | 只看该作者

【经典珍藏】【DECCA极致系列】【柏辽兹选集】【FLAC】




英文名称:Ultimate Berlioz
中文名称:柏辽兹选集
盒装名称:Ultimate Berlioz, The Essential Masterpieces
资源类型:FLAC+CUE
版  本:DECCA极致系列 (5CD Box Set)
音乐类型:纯音乐
发行时间:2009年
地  区:英国
唱片公司:Decca
发行编号:478 1746 DB5 [CD编号:478 1747-51]
录音制式:ADD/DDD
专辑类型:Classical/古典
资源出处:原版CD抓轨(FLAC, CUE & LOG)

【柏辽兹 Hector Berlioz】



  柏辽兹(Hector Berlioz),法国作曲家、指挥家、评论家,1803年生于格勒诺布尔,1869年卒于巴黎。柏辽兹的一生,正如他本人在极其精彩的《回忆录》(Memoirs)中所叙述的那样,就象一部小说。他是一位乡下医生之子,早年就表现出对音乐的兴趣,学习长笛和竖笛,后来又学吉他,但从未学过钢琴。原打算以医为职业,1821年赴巴黎进医科学校。1822年申请学习音乐并开始创作歌剧,1823年成为勒絮尔(Lesueur)的私人学生后,又创作了一部清唱剧。1826年进入巴黎音乐院,1826-28年从师雷哈(Reicha)和勒絮尔。1827年在奥德翁(Odeon)剧院观看肯布尔(Kemble)剧团上演的《哈姆雷特》(Hamlet),对他的刺激“尤如晴天霹雳”,他迸发出对莎士比亚和扮演奥菲莉娅(Ophelia)的爱尔兰女演员哈里·史密森(Harriet Smithson)的狂热的爱情。在1830年的前5个月中他创作了《幻想交响曲》(Symphonic fanastique),副标题为“一个艺术家生涯中的插曲”,自传式地描述他对于史密森小姐的爱情。此交响曲于同年12月5日演出。1832年12月他终于约会了史密森小姐,10个月后同她结了婚。在此后十年中创作了一些他笔下最伟大的作品,其中包括《哈罗尔德在意大利》(Harold in Italy)、《葬礼与凯旋交响曲》(Symphonie funebre et triomphale),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et Juliette),《纪念亡灵大弥撒》(Grand Messe des morts)(安魂曲)以及歌剧《本韦努托·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虽然这些作品中的某几部是应约而写的(帕格尼尼为《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曾付柏辽兹2万法郎,尽管他从未演奏过其中的中提琴独奏),但柏辽兹仍撰写音乐评论来增补收入,他憎恶这一工作,但他在这方面的成就却非常辉煌。1841年他的婚姻破裂,与歌唱家家玛丽·雷西奥(Marie Recio)同居。1843年他们在德国各地旅行,在随后的几年中他经常旅行,访问俄国并4次访问伦敦。戏剧康塔塔《浮士德的惩罚》(La Damnation de Faust)1846年在巴黎上演时失败,作于1849年的《感恩赞》(Te Deum)直到1855年才上演。1856-58年他从事大型歌剧《特洛伊人》(Les Troyens)的写作,根据维吉尔(Virgil)的《埃涅阿斯纪》(Aeneid)自撰台本。这部歌剧是柏辽兹的杰作,但因规模过于庞大,在剧院上演的种种努力未能实现。最后把歌剧他成两部分,《特洛伊之陷落》(La Prise de Troie)和《特洛伊人在迦太基》(Les Troyens a Carthage),他亲自看到第二部分于1863年11月在巴黎抒情剧院(Theatre-Lyrique)演出。演了22场后被撤下,这一失败使柏辽兹精神沮丧。1860-62年他完成了最后一部作品,根据莎士比亚戏剧而写的喜歌剧《比阿特丽斯和本尼迪克》(Beatrice et Benedict)。

  柏辽兹去世后将近一百年,他的真正特点仍被他那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家”的形象遮掩着。他的总谱的丰满华丽今天固然已不再令人感到惊奇,但当年是走在时代前面的,因而转移了人们的、甚至他的崇拜者的评论见解,使他们不去注意他的旋律的典雅纯正和他调配戏剧性对比时的那种贝多芬式的宏伟气魄。今天,歌剧《特洛伊人》、《纪念亡灵大弥撒》和《夏夜》(Nuits d'ete)(马勒的用乐队伴奏的声乐套曲的先驱)的诗意和创新已得到公认。

【作品简介】

幻想交响曲:

  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不仅是柏辽兹个人的代表作,更是音乐史上极为重要的交响乐作品。《幻想交响曲》极富独创性,特别是在音乐中直接引入了标题意义。本曲问世之后,一时造成了极大的轰动。柏辽兹具有多愁善感的性格,其带有病态的梦想和燃烧着的热情,使他摆脱了形式上受约束的古典交响曲,而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风格。他不像门德尔松那样引用客观的标题,而是大胆地使音乐成为标题的附属品,并在这一交响曲中构成了自传式的内容。全曲在结构、和声与旋律方面都存在着大胆的创新,由此开创了自由浪漫主义音乐的道路。
  作品的副标题为“一位艺术家生活中的一段插曲”,于1830年在巴黎音乐学院首演。在本曲的曲首,有一篇介绍性的文章,其大意如下:“一位带有病态、神经衰弱、想象力丰富而尖锐的年轻艺术家,因为失恋而服下鸦片自杀,但因服用量过少而未能致死,在昏迷中他梦见一连串离奇荒诞的事物”。在本交响曲中,这位青年艺术家所爱恋的女性是以一个固定的旋律呈现出来的。本曲在艺术手法方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固定乐思”(或“固定观念”)的连用。为了艺术表现上的需要,作曲家频繁使用了畸形、变通的手法。
  全曲共分为五个乐章,每一个乐章都附有作者自己加上去的标题:
  第一乐章“梦、热情”:形式上是拥有极长的最缓板序奏的奏鸣曲。序奏用以表现年轻艺术家尚未遇见心上人之前,内心的不安与憧憬。第二乐章“舞会”:根据作者的注解,本乐章是表现他在一个热闹非凡的舞会中,发现了他所爱的人。乐曲为圆舞曲形式,在交响曲中引入圆舞曲在当时可谓破例。第三乐章“原野风光”:一个夏日的黄昏,在原野上聆听两个牧童相和吹出的笛声。内心里虽然燃烧着微薄的希望,但“万一她背叛了我”的恐惧与不安,更刺痛了年轻艺术家寂寞的心。此后只剩了一个牧童的笛声,不再有人应和。夕阳西下,最后只有无边的孤独与静寂。第四乐章“走向断头台”:他杀了爱人,被判死刑,走向断头台。在最后的瞬间,爱人的身影在他的眼前闪现,但是死神很快将她驱赶得无影无踪。第五乐章“魔鬼的晚会之梦--魔女的回旋曲”:他看见来参加自己葬礼的一些妖魔鬼怪和令人毛骨竦然的魔女在跳舞。就在这中间,他的爱人出现了,她已经变成了一个气质全失的妓女模样。之后“末日经”响起,以后魔女之舞与“末日经”持续并行,由弦乐器的回旋主题与管乐器的“末日经”同时演奏以构成。随后是不安的弓木敲奏声,至此乐曲更加激昂、奔放,最后以狂乱的形态结束全曲。

序曲:

  柏辽兹的序曲包括他所创作的三部歌剧《本韦努托·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比阿特丽斯和本尼迪克》(Béatrice et Bénédict)、《特洛伊人》(Les Troyens)的序曲,另有交响序曲《威弗利》(Waverley)、《秘密法庭的法官》(Les francs-juges)、《李尔王》(Le Roi Lear)、《罗布·罗伊》(Rob Roy)、《海盗》(Le corsaire)、《罗马狂欢节》(Le carnaval romain)。在交响序曲中,最有影响的是《李尔王》、《海盗》和《罗马狂欢节》。在《李尔王》中,以缓慢引子的开端处低音弦乐器用八度演奏的威风凛凛的音型代表李尔王,而那个似泣似诉的双簧管独奏乐句代表科岱里亚。序曲主要部分是特别激动的快板,中间部分的发展暗示李尔王在荒原上的狂风暴雨场面。著名音乐评论家托维对这首序曲的评价是“说话的低音琴的悲剧或双簧管请愿的悲剧或乐队激愤的悲剧”。《海盗》序曲不仅是拜伦的《海盗》中描述的不顾死活的冒险,还来自1831年柏辽兹在赴罗马途中亲历飓风,认识了一个威尼斯海盗的经历,更来自当时他的未婚妻卡米尔·莫克背叛他,他所经历的计划谋杀和自杀。此曲的第一个曲名为《尼斯之塔》,这是柏辽兹创作过程中凝望一片废墟的名称,第二个曲名为《红色海盗》。而《罗马狂欢节》序曲是由《本韦努托·切利尼》第一幕中的咏叹调《啊,我爱慕的泰蕾莎》和第二幕中在罗马圆柱广场出现的那首萨塔列罗舞曲所组成。

哈罗尔德在意大利:

  柏辽兹受好友、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帕格尼尼的委托,完成了这部为中提琴和乐队而作的、有标题的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他在《回忆录》中曾写道:“这部作品就是写一系列由乐队演奏的场景,而中提琴在这里就像一个闲游的回忆之中。我要把这个乐器当作一个忧郁的梦幻者,就像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尔德》的风格。因此把这部交响曲叫做《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意大利的山区风光和拜伦长诗的传奇色彩仅仅成为创作的素材。本曲实际上更象是作曲家本人的传记。这部形式特别的交响曲是各地音乐会经常演出的交响乐名曲之一。
  乐曲由四个乐章组成,中提琴独奏呈示的哈罗尔德主题即“固定乐思”,在整个乐曲中变化成各种各样的形象。第一乐章“哈罗尔德在山中,忧伤、幸福与欢乐的情景”,由从容的序奏和充满生气的主要部分组成。独奏中提琴富于表情地唱出哈罗尔德主题。第二乐章“唱着晚祷的朝圣者在行进”,是富有诗意和描绘性的慢板乐章。中提琴演奏固定乐思,表现哈罗尔德眺望正在唱着虔诚的赞美诗徐徐前行的朝圣者行列。第三乐章“阿布鲁齐山民献给情人的小夜曲”,急促的、诙谐性格的合奏过后,英国管在弦乐伴奏下,奏出质朴的小夜曲。第四乐章“山上强盗的狂宴、对过去情景的回忆”,在激烈的主题之间,前三个乐章的部分段落回忆般地奏出。中提琴则时而悲叹、时而狂乱,表现哈罗尔德自暴自弃进入了强盗的洞穴。最后,乐曲在狂暴的气氛中结束。

纪念亡灵大弥撒:

  1837年,柏辽兹受法国政府委托,为纪念七年前在巴黎发生的七月革命(“光荣三日”)中的牺牲者而创作此作品,作品也成为“安魂弥撒”。作为那场革命的参与者,柏辽兹在接到委托之后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作品的创作并按时在既定的纪念仪式前一个月完成。柏辽兹不是个正统的教徒,相对于传统《安魂曲》的经文中的基督教义,他更对其中的戏剧文学的因素感兴趣。在创作此曲10多年前,他就开始在这些经文中探索创作宽阔富有空间感的大型曲式作品的可能,并有过很多尝试。最终在这部作品中,他完全实现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全曲由10个乐章构成,对应于传统《安魂曲》拉丁经文中10个主要的部分。演出需要四管编制的大型的交响乐队包括16个定音鼓,12把园号,四组铜管乐器等和一个大型合唱队。
  全曲开始的第一乐章Requiem et Kyrie(安息吧,求主保佑)十分缓和,富有预示与思索的意味。乐章后部的男高音合唱非常壮阔。这部《安魂弥撒》的中心形象,是在第二乐章Dies irae(最后审判日)中,Tuba mirum(神奇的号角)响起,四组铜管乐器伴随著定音鼓的轰鸣从乐队的四个角落同时奏响基督教中启示录的号角。每一部《安魂曲》都有这个主题和内容。柏辽兹使用了规模空前的乐队和人声,在这里构思和创造了无限辉煌的声响空间,将聆听者完全沉浸于响彻云霄的乐音场中。置身于这样的场境,你是不会无动于衷的。这样的音乐驱使人们思索和回应。在这里你感受到的不是上帝的声音,而象是人类在苦难中的哭泣与呼喊。可以说,柏辽兹所解读谱写的启示录不是神性的,而是人性的。后面各乐章有庄严虔诚的慢板和雄壮激昂的高潮,在乐章内部和不同乐章相间构成强烈对比。第九乐章Sanctus(圣哉,圣哉)中有全曲唯一的一段独唱。男高音在其最高音处唱出的悠长的旋律荡气回肠。随后与婉转温柔的女声合唱呼应对答,其绝妙的效果难以用语言描绘。
  柏辽兹在《安魂弥撒》中,将法国大革命中兴起的大型庆典仪式音乐注入了真正浪漫主义的诗意和艺术感染力。这部作品不仅是他在这类音乐中的不朽篇章,而且影响了他之后多部大型管弦乐和合唱音乐作品的创作。

葬礼与凯旋交响曲:

  这首交响曲为路易·腓力普政府为纪念7月革命10周年举办的隆重的迁葬仪式而作,将7月革命中的死者遗体迁至巴士底广场的纪念碑下。柏辽兹作于1840年。因此曲是在广场首演,柏辽兹配制了庞大的乐队。共3个乐章:1、葬礼进行曲,庄严的稍缓板,柏辽兹要求“在森严与悲痛的进行曲的哀乐声中重新回顾那著名的3天的斗争”。2、悼词,流动地、庄重地、缓慢地“向名垂千古的死者致告别词”,分为3部分,一开始乐队壮丽和弦与长号独奏表示讲演式乐段。3、高潮与结束,“最后唱一首赞美诗作为全曲的高潮和结束”,开头以号声齐鸣暗示“天国大门开启”。

【专辑曲目】

CD1 Symphonie fantastique/幻想交响曲

Symphonie fantastique, Op.14:
幻想交响曲, Op.14
01. Rêveries - Passions
02. Un bal (A Ball)
03. Scène aux champs (Scene in the Fields)
04. Marche au supplice (March to the Scaffold)
05. Songe d'une nuit de sabbat (Dreams of a Witch's Sabbath)

New York Philharmonic / Zubin Mehta (conductor) / DDD 1980
纽约爱乐乐团 - 指挥:梅塔

CD2 Harold en Italie Tristia/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伤感之歌

Harold en Italie, Op.16 *:
哈罗尔德在意大利, Op.16
01. I. Harold aux montagnes (Harold in the Mountains) (Adagio - Allegro)
02. II. Marche des Pèlerins (March of the Pilgrims) (Allegretto)
03. III. Sérénade (Serenade) (Allegro assai - Allegretto)
04. IV. Orgie de brigands (Brigands' Orgy) (Allegro frenetico - Adagio - Allegro, Tempo I)

Tristia, Op.18 °:
伤感之歌, Op.18
05. I. Méditation religieuse (Religious Meditation)
06. II. La Mort d'Ophélie (The death of Ophelia)
07. III. Marche funèbre pour la dernière scène d'Hamlet (Funeral March for the final scene of Hamlet)

08. Prélude - Les Troyens à Carthage
《特洛伊人在迦太基》前奏曲

Nobuko Imai (viola) * / The John Alldis Choir (choir) °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 Sir Colin Davis (conductor) / ADD 1969 (05-08), 1975 (01-04)
中提琴演奏:今井信子 * - 合唱:约翰·阿尔蒂斯合唱团 °
伦敦交响乐团 - 指挥:科林·戴维斯

CD3 Overtures/序曲

01. Le carnaval romain
02. Benvenuto Cellini
03. Waverley
04. Béatrice et Bénédict
05. Le Roi Lear
06. Les francs-juges
07. Les Troyens à Carthage: Prologue
08. Le corsaire

Montreal Symphony Orchestra / Charles Dutoit (conductor) / DDD (P) 1988, 1994, 1997
蒙特利尔交响乐团 - 指挥:迪图瓦

CD4 Grande Messe des morts (Requiem) (I-VIII)
  纪念亡灵大弥撒(安魂弥撒)(I-VIII)

Grande Messe des morts (Requiem), Op.5 (I-VIII):
纪念亡灵大弥撒(安魂弥撒), Op.5 (I-VIII)

01. I. Requiem - Kyrie
02. II. Dies irae - Tuba mirum
03. III. Quid sum miser
04. IV. Rex tremendae
05. V. Quaerens me
06. VI. Lacrymosa
07. VII. Offertorium
08. VIII. Hostias

The Cleveland Orchestra & Chorus / Lorin Maazel (conductor) / ADD 1978
克利夫兰交响乐团及合唱团 - 指挥:马泽尔

CD5 Grande Messe des morts (Requiem) (IX-X) | Grande symphonie funèbre et triomphale
  纪念亡灵大弥撒(安魂弥撒)(IX-X)、葬礼与凯旋交响曲

Grande messe des Morts (Requiem) Op. 5 (IX-X):
纪念亡灵大弥撒(安魂弥撒), Op.5 (IX-X)
01. IX. Sanctus
02. X. Agnus Dei
Kenneth Riegel (tenor) / The Cleveland Orchestra & Chorus / Lorin Maazel (conductor) / ADD 1978
男高音演唱:肯尼思·里格尔 - 克利夫兰交响乐团及合唱团 - 指挥:马泽尔

Chants pour choeur:
合唱歌曲
03. Tantum ergo
04. Veni creator
05. Le Temple universel
Hazel Holt (soprano) / Sarah Walker (mezzo-soprano) / Gillian Hull (contralto) / Ryland Davies (harmonium)
Heinrich Schütz Choir & Chorale (chorus) / Roger Norrington (conductor) / ADD 1968
女高音演唱:哈泽尔·霍尔特 - 女中音演唱:莎拉·沃克 - 女低音演唱:吉莲·哈尔 - 小风琴演奏:赖兰·戴维斯
合唱:海因里希·舒兹合唱团 - 指挥:罗杰·诺林顿

Grande symphonie funèbre et triomphale, Op.15:
葬礼与凯旋交响曲, Op.15
06. I. Marche funèbre
07. II. Oraison funèbre
08. III. Apothéose
Jeffrey Budin (solo trombone, movement II)
Montreal Symphony Orchestra & Chorus / Charles Dutoit (conductor) / DDD 1985
长号独奏(第二乐章):杰弗里·布丁
蒙特利尔交响乐团及合唱团 - 指挥:迪图瓦

【下载链接】

http://uploading.com/files/ae2b4 ... lioz-CD1.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e2495 ... lioz-CD1.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bb5b5 ... lioz-CD2.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ba5fb ... lioz-CD2.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847bc ... lioz-CD2.part3.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e1ca3 ... lioz-CD3.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17555 ... lioz-CD3.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7b6d1 ... lioz-CD3.part3.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8e8e2 ... lioz-CD3.part4.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87286 ... lioz-CD4.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c6fam ... lioz-CD4.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m1192 ... lioz-CD4.part3.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2a35b ... lioz-CD5.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a916b ... lioz-CD5.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m7bb2 ... lioz-CD5.part3.ra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楼主| 发表于 21.12.2010 16:12:18 | 只看该作者

【经典珍藏】【DECCA极致系列】【法国古典名曲选集】【FLAC】




英文名称:Ultimate French
中文名称:极致-法国古典名曲选集
盒装名称:Ultimate French, The Essential Masterpieces
资源类型:FLAC+CUE
版  本:DECCA极致系列 (5CD Box Set)
音乐类型:纯音乐
发行时间:2009年08月
地  区:英国
唱片公司:DECCA
发行编号:475 1734 DB5
录音制式:ADD/DDD
唱片编号:478 1735-39
专辑类型:Classical/古典
资源出处:原版CD抓轨(FLAC, CUE & LOG)

【专辑介绍】

  法兰西地区的正统音乐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5世纪的宗教音乐,此时的教会势力渐渐庞大,罗马教皇又选出了许多典型的歌调,确立为“教堂歌调”,并定立了许多演唱的规则,此即为著名的“格列高里圣歌”。之后,这些歌调经由政治与教会系统的结合而传到法国,至8世纪时,法国开始出现符号记谱法及从事音乐研究之理论家,此后一直到15世纪末,法国在宗教音乐上持续的发展、演进,并出现多声部的音乐活动(11到13世纪时),以及“巴黎圣母院复调音乐” 等等,法国教会的丰富活动,使法兰西地区在此成为了复调音乐的宗教音乐中心。
  14世纪后,法国音乐的卷标可说是“新艺术(ARS NOVA)”的展现,其所代表的根本是精神与技巧上的创新,新式的经文歌出现了音质上的细分及拍节上变化。而另外就文艺复兴初期的世界观及美学观来看,此时的法国呈现了繁荣的世俗音乐与宗教音乐的丰富色彩,强烈音乐风格上的探索与实验,继而随之而来的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音乐因有着稳定的基础,而更加地得到了繁荣发展。此时代表现着法国人文主义精神的音乐体裁,却反而显现在世俗的歌谣曲中,由文艺复兴古乐团所演出的《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木管音乐》,听者可以稍微了解此时期的音乐表现。
  随着经济的改革,16世纪末与17世纪初的欧洲新兴的宫庭、城市、联邦都乐于赞助音乐表演和其它艺术的发展。此时音乐的流向派别可大致分为两派,北方的新教徒音乐是以巴哈的音乐为代表,而南方的天主教徒则深受意大利和法国音乐的影响。南方因为地理环境的关系,深受着法国与意大利的影响,因而发展出一种轻松而华丽的表达形式,经常为大键琴音乐作曲家所采用。而北方音乐则谨守对位法则,如维也纳的海顿和莫扎特所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就在这种有利的环境下得以兴起。自此,欧洲的古典音乐面临着两种态势的本质差异,而法国则依循着此种发展,自然就显示出一种异于德奥严谨音乐表现下的自由奔放。
  17~18世纪的巴洛克时期时,法国路易王朝的君主专制使得宫廷音乐大为兴盛,此时的宫廷音乐家中,有着柯龙贝(SAINTE COLOMBE)、马林?马莱斯(MARIN MARAIS)、库普兰(FRANCOIS COUPERIN)、卢利(JEAN-BAPTISTE LULLY)等作曲演奏家。卢利及拉摩(JEAN-PHILIPPE RAMEAU)则奠定了法国歌剧的创作基础,如卢利所开创了的法国式序曲中,前段慢板加上附点音符的序奏,实际上是想象着路易十四及其廷臣们进场而设计的,这时卢利必须转身面向皇帝致敬,背着乐队,以指挥杖指挥演奏。按照卢利的计划,当路易十四坐定时,序曲才进入快板的赋格,最后再以严厉的缓板结束,而后舞台幕启。卢利以这种序曲的层次结构,以别于早期意大利序曲的形式,影响着后世深远。后来意大利歌剧传入法国后,意式歌剧与法国歌剧之差别,曾在音乐圈中引起不小的激烈争论。
  时间停留在18世纪后半至19世纪前叶的时间,这是柏辽兹出现以前,法国的民族音乐一直处于在衰弱时期。除了法国大革命时期,人民所要求的自由革命思想,使得音乐对应于其所面对的社会性问题,产生一些相映与此的根本性变化。这些变动再加上之前为帝王宫廷和贵族沙龙所垄断的音乐演出,现在开始走向街头广场。法国在此时期所引领而出的音乐特色,最基本的例子即是法国《马赛曲》的出现。 
  到了浪漫时期,柏辽兹的出现创立了标题音乐的固定乐思。此交响音乐的特点表现在突出的戏剧效果和标题性,这也使得管弦乐队开始有了现代化的编制和表现力,《幻想交响曲》是柏辽兹所有作品中的精华,也代表了法国浪漫乐派的生成。值得一提的是,其续篇《雷利奥之歌》(或称“重返阳世”)是柏辽兹为此曲而作的下半部,乃是为叙事者、独唱、合唱和管弦乐所作的音乐自画像,以柏辽兹自己的话所谱成的“独白剧”,意念丰富,足以代表柏辽兹的浪漫性格。
  之后,浪漫音乐的余风整个席卷了法国乐坛,法国歌剧也受着当时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而出现了抒情歌剧,其中以浪漫曲、谣唱曲、叙事曲、咏叹调等比较生活化曲式和室内的形式代替了以往大歌剧的庞大结构。歌剧题材也多出自文学名著,如古诺的《浮士德》和马斯奈的《维特》等,这些作品大多把爱情的主题意念提到首位,其后有些歌剧则取材自东方,如比才的《采珠人》和德利伯的《拉克美》等。当然,法国歌剧的现实主义手法,还是在比才的歌剧《卡门》中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可说是 19世纪法国歌剧艺术的顶峰。《卡门》剧中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逼真而生动,整体戏剧结构严整紧凑;描写世态风俗场面的音乐色彩意象丰富,法国歌剧在此达到了一个颠峰的地步。
  而1850年后,法国又出现了一种新的音乐戏剧体裁──轻歌剧。奥芬巴赫的轻歌剧题材多样,但其中心主题主要是描绘当代风尚,而针贬当时社会的资产阶级的风俗道德,同时却又纵容着当时轻佻低级的趣味。最后,在奥芬巴哈在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剧中 “船歌”一段,更是得到乐迷的喜爱而传颂。 
  普法战争以后,法国开始加强复兴了民族音乐传统的运动,此促进了器乐方面的发展。1871年法国成立了民族音乐学会,组织者之一便是作曲家圣桑,他的器乐作品力求和谐严谨,艺术趣味纯正,风格典雅优美,其第3号《管风琴》交响曲乃是最为人所熟知的曲目。直至1886年,换了普朗克担任会长一职,他力求把法国浪漫主义音乐和古典主义精神结合起来,作品中充满了绵密的情感与独自内省,并和欣喜若狂的情绪形成鲜明对比,其作品经常使用半音和声和七和弦、九和弦等形成浓重强烈的色彩,最有名的作品便是钢琴独奏曲目。此时期的器乐作曲家尚有拉罗、萧颂、夏布里埃等人。
  处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的动荡年代,晚期浪漫主义的作曲家还不能完全地放弃原本的传统联系,但却有着急切寻找着新的音乐语言和新的音乐观念的方向。法国位于欧洲人文交粹的中心,自然承接着此番迫切的需求。虽是如此,民族音乐曲风的多变,依然深切地影响着法国音乐界,在这些因子的交错影响下,印象派音乐于是产生。
  受到了新文艺思潮的影响,德彪西代表了一个受到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戏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法国民族音乐的传统基础的作曲家。德彪西的作曲具体地呈现了吸收东方音乐的因素而创造的崭新风格,注重细腻的听觉与感觉,表现微妙而难以捉摸的东西,这使得音乐的表现力量大大丰富。不管在和声、调性、题材和配器等方面的探索与创新,对现代主义音乐类别有很大的影响,他经常使用全音音阶,并拓展调性的领域,应用这种技巧创作一系列‘音画’作品,如《牧神的午后》前奏曲、《海》等,这类作品中独特的音调色彩好似和印象派画家应用色彩的方式如出一辙。
  另外在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上,呈现了朦胧的色彩与模糊的轮廓,难以分辨的色调变化,这些作品都呈现了一种唯美倾向。在钢琴家米开兰杰里所演奏的德彪西钢琴曲《前奏曲全集/印象/儿童园地》,就好像德彪西钢琴音乐中的完美演出录音范本;而此时的另一作曲家拉威尔,有着同样敏锐的作曲色彩和细腻的审美趣味,但拉威尔更注重于形式上的严谨,结构洗炼、明晰,风格清新典雅,并喜好选用民间的音乐素材,尤其是西班牙的旋律与节奏,如其《钢琴协奏曲》中所显现的调性。
  拉威尔在和声、配器等方面的创造使他有着鲜明的个性,而舞蹈音乐又在这些创作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如管弦乐作品《波莱罗》,被认为是20世纪法国交响乐的杰作之一。除了拉威尔与德彪西外,作曲家兼音乐评论家杜卡亦是常被忽略的法国作曲家,他的交响诙谐曲《小巫师》因着迪士尼的卡通而传布各地,成为最为人所熟知的管弦乐曲目之一。


【作品简介】

《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
  《牧神午后前奏曲》是德彪西的第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印象主义作品,可以认为,德彪西通过这一音诗而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因而此曲被后人誉为“德彪西的第一颗管弦乐定时炸弹”。从这个标题可以知道,他的音乐是受他的朋友斯蒂芬·马拉美的著名诗篇《牧神午后》启发而写的。虽然这首短小的音诗以其异国情调的旋律和难以捉摸的和声使许多听众困惑不解,但是,另人感到惊奇的是,它获得了普遍的赞赏,始终是作者最脍炙人口的管弦乐杰作之一。
  德彪西的世界充满了朦胧的月光、水中的倒影、无言的激情、发人深思的象征、含而不露的思想以及欲语还休的言词,他的印象派音乐正如同一时代的印象派绘画那样,用鲜艳的色彩玩着光与影的游戏。
  乐曲的开始部分,简单而无伴奏的长笛所吹出的旋律,仿佛是画布上刻画得十分分明的线条,它显然是表现了诗人马拉美笔下的牧神所吹奏的洋洋曲调。牧神亲自吹奏的那懒洋洋而变化多端的旋律,很快就融入温暖的天鹅绒般的圆号与木管声中,以及一串淙淙流水般的竖琴声中。乐队的色彩纤丽而细腻,弦乐分声部奏出轻轻颤动的震音。整个音乐使人感到波光粼粼,阳光明媚,暖气袭人,微风吹拂,牧神昏昏欲睡,梦境消逝在稀薄的空气之中。

《德彪西:大海》
  交响音画《大海》,作于1905年三月,初演于1905年十月。本曲为德彪西最大的一部交响音乐作品,由三个不同内容的乐章组成,但每个乐章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集中起来构成一部完整的作品。它表现了“大海”的景色及其富有动态的性格,并通过整个乐队的不同音区,极为强烈地表现出“大海”中各种画面的色彩。乐曲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人以完整的“海”的印象和对海的幻想。新颖的和声、短小的旋律、丰富的音色、自由的发展,这些印象派的手法,都生动地刻画出了一幅幅大海的生动画面。
  关于本曲,曾有这样一段逸话。本世纪初,巴黎有一位从来没有亲眼见过大海的绅士,在欣赏德彪西的交响音画《大海》时,仿佛真的看到了惊涛拍岸、浪花飞溅的大海景象,这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后来,当他到海滨旅游时,见到了真正的大海,反而觉得有些“不够劲”了。待他旅游归来,得以再次欣赏德彪西的交响音画《大海》时,才找回当初的感觉。此时他不禁惊叹道:“哦! 这才是大海啊! ”
  全曲分为三大部分:一、《海上的黎明到中午》这一部分顺序描写了:大海的潮水声;夜幕缓慢地揭开,一丝光亮映照在海面上;一轮红日渐渐升起,天空由紫色变为了青色,逐渐地增加了光辉,一幅开阔的大海黎明景色被生动地描绘出来。二、《波浪的游戏》 音乐生动地描绘了白色的浪花拍击海岸时的情景。导入部描写了可爱的小波浪来回动荡的音响。在音乐的继续发展中,英国管奏出可爱的第一个主要动机,给人以幽闲的感觉。三、《风和海的对话》这一部分开始时,定音鼓的震音刻画出远方激动、飘浮着的雷声。之后,音乐描写了海风吹到海面,引起阵阵骚乱的潮声,犹如风和海的对话。这部作品不仅描绘出了一幅引人入胜的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景物的歌颂和赞美。

《拉威尔:西班牙狂想曲》
  法国作曲家拉威尔于1907年用油画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部杰作《西班牙狂想曲》,于1908年3月15号在巴黎首演。许多听众认为这部作品是无与伦比的,它以如画般的手法描绘出浓郁的西班牙气氛和西班牙的精神。西班牙作曲大师法雅对这部作品的评价最为中肯:“这首狂想曲让人吃惊的是通过运用我们西班牙 ‘流行’音乐的调式和装饰音型,它所表现出来的纯粹的西班牙特性丝毫没有被作曲家的自身风格所改变。”
  在作曲家精心创作出的奇妙的管弦乐作品之前,拉威尔习惯性为他所钟爱的钢琴创作每一签约作品。而这部管弦乐作品却是个例外,其中的哈巴涅拉源自于他1895年创作的一首钢琴作品。
  一、夜的前奏曲:很有节制的,“夜的前奏曲”以朦胧的雾霭和若隐若现的弦乐下行音型的吟咏开场,最后在渐弱的温柔的单簧管独奏中结束。突然整个管弦乐队强力的爆发冲破了云雾。最为与众不同的是管弦乐队先与单簧管、后与大管风趣的二重奏。二、马拉加舞曲:相当有活力的,马拉加舞曲以弦乐低沉的拨奏和木管乐器低声的席卷而过的音型开场,预示了不祥的征兆。嘹亮的小号像一个斗牛士一样伴着强烈的节奏紧张地闯入,而后又回到了由英国管的独自吹出的引起回忆的曲调。三、哈巴涅拉:相当缓慢、带有懒洋洋的节奏,第三乐章开场,高音域的木管乐器和弦乐器唱出了经典的哈巴涅拉风格。这个乐章的调式使整个的气氛宁静而舒缓。让人感受到在地中海阳光下缓慢而踏实的感觉。四、集市:生气勃勃的,谈到西班牙音乐,我们就会想到节奏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即使宫廷音乐也是如此。在标题为 “集市”的末乐章,每一个小节的节拍与速度都表现出节奏是至高的。只有在中间插入的慢乐段,作曲家才得以表现他旋律性的手法,再次在蹒跚的节奏下由英国管和单簧管营造出阴郁的气氛。我们可以感觉到地中海北岸寒冷的西北风以不受约束的活力渐渐地变得温暖了。华美的弦乐、打击乐、强有力的铜管、响板和节奏热情精力充沛的集成曲布满了画面。

《拉威尔:《鹅妈妈》组曲》
  法国作曲家拉威尔的《鹅妈妈》组曲,原来是四手联弹钢琴组曲,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儿童组曲 —— 采用儿童题材、为儿童创作、供儿童演奏的组曲。这部组曲是1909年拉威尔为他的好朋友哥台勃斯基的两个孩子创作的,并把这部作品献给了他们;供儿童演奏 ——1910年4月,这部组曲在巴黎独立音乐协会的一次音乐会上初次演出时,担任钢琴四手联弹的是六岁的韦尔热尔和十岁的拉米。《鹅妈妈》作为一部地道的儿童组曲,似乎只差作曲者不是儿童了。但拉威尔告诉我们:“我写这部组曲,目的是要唤起童年时代的诗意,因此手法就必须单纯,一切表面的效果只好摒弃不用。”可见作曲家也是怀着一颗童心来创作的。
  1911年,拉威尔把《鹅妈妈》改编为管弦乐组曲,后来又加上了两个乐章,改变了各乐章的次序,并用间奏曲把它们贯串起来,成为舞剧音乐。舞剧由拉威尔根据贝洛等的鹅妈妈故事编剧,让娜·于加尔编舞,1912年1月首演于巴黎。这是一出别有情趣的儿童舞剧,拉威尔特地设计了一个小舞台,演出弗罗丽娜公主之梦的童话故事,显得分外小巧玲珑,稚态可掬。两个扎着黄头巾的黑孩子担任司幕和换景。故事以睡美人为蓝本,纺车之舞一场,公主在花园里跳舞,她的保姆坐在纺车旁。公主跌倒在纺车上,锭子刺痛了她的腰。当她着了睡魔,沉睡在卧榻上的时候,朝廷群臣们围着她跳林中睡美人的帕凡舞。接着是一系列的梦:在缓慢的小型圆舞曲伴奏下,开始了美人与野兽的对话,后来野兽变为一个漂亮的王子。
  两个黑孩子在间奏曲的乐声中调换布景。下一个梦是小拇指(矮子)和他的小兄弟们穿过树林,一路撒下面包屑,作为回家时的指路标志。但当孩子们睡着时,小鸟把路上的面包屑吃了个精光…… 下面的场景是摆设着十八世纪中国古玩的皇宫,宝塔皇后(丑姑娘)和她的情人青蛇在一起。五声音阶的叮当声和锣声伴奏着东方风味的舞蹈。王子登场,发现弗罗丽娜公主睡在仙园里。他吻了她一下,公主就醒来了。《鹅妈妈》舞剧在英、美演出时,常常删了拉威尔为舞剧音乐增写的两乐章和间奏曲,完全按照《鹅妈妈》组曲五乐章的布局:帕凡舞——魔园——小拇指——睡公主——美人和野兽。演的是一个小女孩梦中的奇遇,每一乐章都是以她为主角。

《比才:卡门组曲》
  歌剧《卡门》的脚本根据法国作家梅里梅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但是歌剧《卡门》比小说《卡门》的影响要大得多,是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法国作曲家比才写过很多优秀作品,但是《卡门》是最成功的一部。《卡门》之所以有广泛的影响力,最主要的原因是,它的音乐非常优美动听,比才有时候甚至不关剧情的需要,而只管自己的旋律写得漂亮。比方《走私犯进行曲》,本来是描写黑夜中的犯罪场景,音乐却一样地优雅、漂亮。
  《卡门组曲》是后人从歌剧《卡门》中精选出来的最好听的那些,并不是比才本人自己改编的。一般《卡门组曲》包括两组,每组有几首小品组成,不同指挥在不同场合都有不同的取舍,因此小段落的选曲、演奏顺序都比较随机。但是有几小段是最常上演的,比方前奏曲、哈巴涅拉舞曲、龙骑兵之歌、间奏曲、阿拉冈舞曲等等。前奏曲又名斗牛士之歌,是歌剧《卡门》的序曲,也是最著名的序曲之一。前奏曲中表现斗牛场里群众为斗牛士欢呼喝彩。哈巴涅拉舞曲是歌剧中卡门所唱的咏叹调。歌词也已经广为传唱:“你不爱我,那没关系;但若让我爱上你,你可就要当心了”。龙骑兵之歌的音乐优美而雄壮。间奏曲,是指歌剧第三幕开始前之间奏曲。在竖琴温柔的伴奏下,长笛吹奏出轻盈而优美的曲调,描写男主人公何塞纯洁的乡下恋人。阿拉冈舞曲,是歌剧中第四幕开始前的间奏曲。有浓郁的西班牙色彩舞曲,音乐旋律的幅度比较大,描写斗牛场面的激烈与精彩。比才在这一段音乐中采用了多种打击乐,有了非常好的戏剧效果。也许因此后来俄罗斯人谢德林把《卡门》组曲改编出一个打击乐版,同样广为流传。

《圣桑:第三交响曲》
  这首交响曲,C小调,Op.78,受伦敦爱乐协会委托,作于1886年,因乐器编制加入了管风琴,有《管风琴》标题之称。此曲1886年5月19日由圣桑指挥首演。共2个乐章,但这2个乐章中每一乐章包含4乐章交响曲的两部分内容。1、第一部分:慢板序奏转主部中庸的快板,自由的奏鸣曲式。序奏中已展示了循环主题贯穿全曲的暗示,主部第一主题为以循环主题为中心的主题群。第二主题以降D大调呈示,它经发展,以F大调掀起高潮。相对于发展部的部分,主要处理第一主题群中的一个动机,加入循环主题的片段。再现部将原型浓缩,第二主题再转入F大调,以E大调重复后,加入序奏动机,徐徐趋于平静。第二部分:稍慢的慢板,降D大调,近似三段体。先以风琴和声为背景,大提琴以上弦乐奏优美的旋律主题,木管反复,小提琴奏主题变奏,加入其它乐器、风琴的变奏。中段展示循环主题,然后各件乐器将主题丰富再现,在降D大调主和弦上静静结束。2、第一部分具谐谑曲风格,由中庸的快板为循环主题衍生的两个主题的发展,至急板部分,C大调,出现3个动机而引出新主题,这个新主题与第一乐章慢板主题有联系。然后中庸快板与急板部分再现。急板再现加入与慢板联系的新主题后进入第二部分,其它主题动机加入进行卡农,又进入中庸的快板。低音弦乐以循环主题引出风琴C大调主和弦的庄严乐句,以对位方式变成圣咏风格。再转为C大调快板,以赋格方式与卡农方式处理循环主题与旋律优美的主题而变成终曲,形成高潮后,在C大调主和弦上结束。

《弗雷:安魂曲》
  《安魂曲》是弗雷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这首作品Op.48,作于1885年,弗雷为他死去的父亲而作,首演于1888年巴黎圣玛德琳教堂。弗雷认为,宗教音乐应 “简朴清纯”,他认为柏辽兹的《安魂曲》是部宏伟戏剧性效果的作品,却缺乏宗教性;威尔第的《安魂曲》也显得过分情绪化。将近两个世纪以来,几乎每位《安魂曲》作曲家都把重心放在《末日经》,都在挖掘《末日经》的震撼效果,弗雷却扬弃了这段经文(在葬礼仪式中,使用弗雷的《安魂曲》,《末日经》一般以格列高里圣歌的原型吟唱)。在弗雷的这首作品中,“那是震怒的日子”被淡淡地一笔带过,不再有任何“恐怖”的意味,他把重心摆在“安息”这个字音以及它的意义上。以“安息”开头,也以“安息”收尾,整体追求一种温柔、宽恕与希望,这首作品不仅篇幅短小,规模也显得精巧,充满安详宁静。
  此曲的文字,弗雷采用了《进堂咏》、《垂怜经》、《奉献经》、《欢呼歌》(省略“奉主名而来……”)、《慈悲耶稣》、《羔羊经》、《主拯救我》、《安所经》(省略“天地将震动摇撼”及“你要带火来审判世界”)及《告别曲》,省略《末日经》后加进了《慈悲耶稣》及《告别曲》。弗雷自己的说法:“我的安魂曲被人批评没有表现死亡的恐惧,它被人称为死亡的摇篮曲,而这正是我对死亡的感觉——一种快乐的救赎希望,一种能触及永善的未来,而不是为逝去的人哀伤。”


【专辑曲目】

CD1

01. Debussy: 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n faune *
德彪西:牧神的午后前奏曲

Debussy: Nocturnes (orchestral version)
德彪西:夜曲
02. I. Nuages
03. II. Fêtes
04. III. Sirènes °

Debussy: La Mer
德彪西:大海
05. I. De l'aube à midi sur la me (From Dawn till Noon on the Sea)
06. II. Jeux de vagues (Play of the Waves)
07. III. Dialogue du vent et de la mer (Dialogue of the Wind and the Sea)

Ravel: Rapsodie espagnole
拉威尔:西班牙狂想曲
08. I. Prélude à la nuit
09. II. Malague?a
10. III. Habanera
11. IV. Feria

Jeffrey Khaner (flute) * / Women's voices of the Cleveland Orchestra Chorus °
The Cleveland Orchestra / Vladimir Ashkenazy (conductor) / DDD 1987 (01-07), 1990 (08-11)
长笛演奏:杰弗里·堇那 - 女声合唱:克利夫兰交响乐团合唱团 - 克利夫兰交响乐团 - 指挥:阿什肯纳济

****************************

CD2

01. Ravel: Boléro
拉威尔:波莱罗

02. Ravel: La Valse (Choreographic poem, for Orchestra)
拉威尔:圆舞曲(舞蹈诗,管弦乐版)

Ravel: Ma mère l'oye (Mother Goose) (Orchestral version)
拉威尔:鹅妈妈(管弦乐版)
03. Prélude
04. Danse du rouet et scène - Interlude
05. Pavane de la Belle au bois dormant
06. Interlude
07. Les entretiens de la Belle et de la Bête
08. Interlude
09. Petit Poucet
10. Interlude
11. Laideronnette, Impératrice des Pagodes
12. Interlude
13. Apothéose: Le jardin féerique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 Pierre Monteux (conductor) / ADD 1964
伦敦交响乐团 - 指挥:皮埃尔·蒙特

****************************

CD3

Bizet: Carmen Suite No.1
比才:《卡门》第一组曲
01. Les toréadors
02. Prélude
03. Les dragons d'Alcala
04. Intermezzo
05. Aragonaise
06. Séguidille

Bizet: Carmen Suite No.2
比才:《卡门》第二组曲
07. Marche des contrebandiers
08. Habanera
09. Chanson du toréador
10. La garde montante
11. Danse bohème

Bizet: L'Arlésienne Suite No.1
比才:《阿莱城姑娘》第一组曲
12. Prélude
13. Minuetto
14. Adagietto
15. Carillon

Bizet: L'Arlésienne Suite No.2 (Arranged by E. Guiraud)
比才:《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
16. Pastorale
17. Intermezzo
18. Menuet
19. Farandole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 Sir Neville Marriner (conductor) / ADD 1978
伦敦交响乐团 - 指挥:马里纳

Bizet: Jeux d'enfants, Op.22 (Petite Suite for Orchestra)
比才:《儿童游戏》组曲, Op.22
20. I. Marche: Trompette et tambour
21. II. Berceuse: La Poupée
22. III. Impromptu: La toupie
23. IV. Duo: Petit mari, petite femme
24. V. Galop: Le bal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 Bernard Haitink (conductor) / ADD 1977
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 - 指挥:海庭克

****************************

CD4

Saint-Sa?ns: Symphony No.3 in C minor, Op.78
圣桑:C小调第三交响曲, Op.78
01. I. Adagio - Allegro moderato -
02. Poco adagio
03. II. Allegro moderato - Presto - Allegro moderato -
04. Meastoso - Più allegro - Molto allegro

Daniel Chorzempa (organ) / Rotterdam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Edo de Waart / ADD 1975
管风琴演奏:丹尼尔·乔曾帕 - 鹿特丹爱乐乐团 - 指挥:迪华特

05. Dukas: L'apprenti sorcier
杜卡:小巫师

Rotterdam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David Zinman / ADD1977
鹿特丹爱乐乐团 - 指挥:津曼

****************************

CD5

Fauré: Requiem, Op. 48 *
弗雷:安魂曲, Op. 48 *
01. I. Intro?t et Kyrie
02. II. Offertoire
03. III. Sanctus
04. IV. Pie Jesu
05. V. Agnus Dei
06. VI. Libera me
07. VII. In Paradisum

08. Fauré: Pavane
弗雷:帕凡舞曲

09. Koechlin: Choral sur le nom de Fauré
凯什兰:以弗雷的名义而作的合唱曲

10. Schmitt: Scherzo sur le nom de Gabriel Fauré (in Memoriam, Op.72 No.2)
史密特:纪念弗雷, Op.72 - 2. 谐谑曲

11. Ravel: 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 (Pavane for a Dead Infanta)
拉威尔:为悼念公主而作的帕凡舞曲

* Silvia McNair (soprano) / Thomas Allen (baritone) / Chorus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 John Birch (organ)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 Sir Neville Marriner (conductor) / DDD 1993
* 女高音:西尔维亚·麦克奈尔 - 男中音:托马斯·艾伦 - 圣马丁室内乐团合唱团 - 管风琴演奏:约翰·伯尔奇
圣马丁室内乐团 - 指挥:马里纳

【下载链接】

http://uploading.com/files/8bm84d5b/UltimateFrench-CD1.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16647dab/UltimateFrench-CD1.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e87f979c/UltimateFrench-CD1.part3.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84a776cm/UltimateFrench-CD2.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7m646431/UltimateFrench-CD2.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am84eam2/UltimateFrench-CD2.part3.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6ea52773/UltimateFrench-CD3.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mb311bfm/UltimateFrench-CD3.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d73156b8/UltimateFrench-CD3.part3.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md5m4a7d/UltimateFrench-CD4.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5e21d7f6/UltimateFrench-CD4.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9bb772db/UltimateFrench-CD5.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3399857c/UltimateFrench-CD5.part2.ra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1.12.2010 16:40:53 | 只看该作者

DECCA-2000【巴赫精选36首】APE




专辑名称:巴赫精选/Essential Bach: 36 Greatest Masterpieces
资源类型:APE
版  本:2CD, DECCA
发行时间:2000年01月13日
地  区:德国

【专辑介绍】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语:Johann Sebastian Bach,也译作巴哈,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巴赫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尽管他的音乐并没有开创新风格,但他的创作使用了丰富的德国的音乐风格和娴熟的复调技巧。他的音乐集成了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精华。
  巴赫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小城艾森纳赫的一个音乐世家,在有生之年是一位著名的宫廷乐长,在德国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度过了一生中的绝大多数时间,同作曲家韩德尔和泰勒曼齐名。但由于音乐的风尚迅速转向为洛可可和古典主义风格,巴赫的复调音乐音乐被视为陈腐之物,其成就长时间未得到应有的评价,仅仅作为管风琴演奏家而闻名。虽然莫扎特、贝多芬等伟大作曲家均对巴赫的作品崇拜有加,但直到浪漫主义时代,作曲家舒曼在莱比锡的图书馆中发现了巴赫的受难曲,并且由作曲家门德尔颂在音乐会上演奏,才震惊音乐界。此后门德尔颂对他的作品进行了发掘、整理和推广,经过几代音乐家的共同努力,巴赫逐渐获得了今天的崇高地位。在西方音乐史上巴赫Bach,贝多芬Beethoven 和布拉姆斯Brahms被尊称为德国“3B”
  本专辑由世界著名演奏家和乐团共同演绎36首巴赫名作。



【专辑曲目】

CD1
01. Toccata : Toccata and Fugue, for organ in D minor, BWV 565. 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 Seiji Ozawa 3:34
02. Air : Orchestral Suite No. 3 in D major, BWV 1068. Thurston Dart : haprichord comtinuo / Academy of St.Martin in the Fields / Neville Marriner 5:14
03. Prelude in C major , BWV 846. Marisa Robles : harp 3:17
04. I Allegro : Brandenburg Concerto No. 4 in G major, BWV 1049. Jose-Luis Garcia: violin / David Munrow, John Turner: recordes / 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 Raymond Leppard 7:13
05. Aria : 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 Andras Schiff : piano 3:52
06. Wachet auf, ruft uns die Stimme, BWV 645. Sleepers awake. (arr.Granville Bantock). New Symphony Orchestra of London / Raymont Agoult 5:31
07. Allegro Moderato : Violin concerto No.1 in A minor, BWV 1041. Salvatore Accardo: violin / director / Christopher Middleton: harpischord / 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 3:57
08. Jesus bleibet meine Freude (Jesu, joy of man's desiring). Cantata BWV 147. (arr. Munchinger). Stuttgarter Kammerorchester / Karl Munchinger 3:05
09. Allegro : Keyboard Concerto No. 4 in A major, BWV 1055. Andras Schiff: piano/ director / 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 4:02
10. Bourees I & II : Cello suite No. 3 in C major, BWV 1009. (arr. Celedonio Romero) Pepe Romero: guitar 3:40
11. II Adagio : Concerto for oboe & violin in C minor, arr.from BWV 1060. Tess Miller: oboe / Carmel Kaine: violin /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 Neville Marriner 5:18
12. Crucifixus : Messe in h-moll, BWV 232. Academy of chorous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 Neville Mariner 3:47
13. Praeludium : Cello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 Janos Starker: cello 2:28
14. Gigue : French Suite, No. 5 in G major, BWV 816. Andras Schiff: piano 3:31
15. Prelude in D minor, transposed from Prelude in C minor, BWV 999. Eduardo Fernandez: guitar 1:29
16. Allegro III : Brandenburg Concerto No. 5 in D major, BWV 1050. Richard Adeney: flute / Jose-Luis Garcia: violin / 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 Raymond Leppard 5:13
17. Wir setzen uns mit Tranen nieder : Matthaus-Passion), BWV 244.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and Chorus / sir Georg Solti 6:27

CD2
01. I Allegro : Brandenburg Concerto No. 2 in F major, BWV 1047. Guy Touvron: trumpet / Michael Copley: recorder / Heinz Holliger: oboe / Pina Carmireli, Antonio Perez, Italo Colandrea: violins / I Musici 4:56
02. II Largo, ma non tanto : Concerto for 2 violins in D minor, BWV 1043. Henryk Szeryng, Maurice Hasson: violins /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 Nevil Marriner 6:30
03. Prelude : Lute suite in E major, BWV 1006a. Eduardo Fernandez: guitar 3:53
04. Schafe konnen sicher weiden (Sheep may safely graze) : Cantata, BWV 208. (arr. Munchinger) / Stuttgarter Kammerorchester / Karl Munchinger 4:31
05. II Adagio (excerpt) : Cello Sonata in G minor, BWV 1029. Janos Starker: cello / Gyorgy Sebok:piano 3:14
06. I Allegro : Italian Concerto in F major, BWV 971. Andras Schiff: piano 3:55
07. Pastoral sinfonia : Weihnachtsoratorium (Christmas Oratorio), BWV 248. Stuttgarter Kammerorchester / Karl Munchinger 6:39
08. II Andante : Violin Concerto No. 1 in A minor, BWV 1041. Christopher Middleton: harpsichord / 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 6:26
09. Gingue in D major. (tranposed from partita No.1 in B flat major, BWV 825). Eduardo Fernadez Guitar 2:33
10. Menuet : Orchestral suite No 2 in B minor, BWV 1067. William Bennet: flute /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he Fields / Neville Marriner 1:14
11. Badinerie : Orchestral suite No 2 in B minor, BWV 1067. William Bennet: flute /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he Fields / Neville Marriner 1:26
12 Siciliano : Oboe Concerto in F major BWV 1053. Heinz holliger: oboe / Academy of St. Martins in the fields / Neville Mariner 4:19
13. I Allegro : Brandenburg Concerto No. 3 in G major, BWV 1048. 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 Raymond Leppard. 5:36
14. Allemande : Violin partita No. 2 in D minor, BWV 1004. Kyung Wha Chung:violin 4:12
15. Gigue : Violin partita No. 2 in D minor, BWV 1004. Kyung Wha Chung: violin 3:09
16. I Allegro (excerpt) Keyboard Concerto No. 2 in E major, BWV 1053. Andras Schiff:piano / director / 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 2:56
17. Ertot' uns durch dein' Gute (Sanctify us by thy goodness) : Cantata No. BWV 22. (arr.Harriet Cohen) / Alicia de Larrocha: piano 3:13
18. II Largo : Keyboard Concerto No. 5 in F minor, BWV 1056. Raymond Leppard:harpsichord / conductor / 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2:56
19. I Allegro : Concerto No. 2 in A minor, BWV 593 (after Vivaldi). Wofgang Rubsamrgan 3:3

【下载链接】

http://uploading.com/files/e8399 ... hAPE-CD1.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24m61 ... hAPE-CD1.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29627 ... hAPE-CD1.part3.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95mmf ... hAPE-CD2.part1.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cc2e2 ... hAPE-CD2.part2.rar/
http://uploading.com/files/2b84c ... hAPE-CD2.part3.ra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5.2024 17:36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