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频道

【中德建交50周年系列采访】陆威:用音乐架起中德友谊桥梁

15.12.2022 14:07| 发布者: KaiyuanEditor| 查看: 29600| 评论: 0|原作者: KaiyuanEditor

摘要: 最终选择德国其实有两个因素,其中一个是因为德国奥地利是西方古典音乐的发源地,是历史最悠久的。第二点,也是跟穆特老师有一定的关系,她曾经听过我的演奏。因为当时穆特在决定把我送到哪里上学的时候,她也征求她 ...


您去过很多国家,求学经历丰富,为何最终选择在德国进修?

陆威:我先在中国学琴学到了18岁,然后通过安妮·索菲·穆特基金会把我带到欧洲来。但是来到欧洲之后我又去了美国、荷兰,期间在奥地利和瑞士参加了很多大师班。

最终选择德国其实有两个因素,其中一个是因为德国奥地利是西方古典音乐的发源地,是历史最悠久的。第二点,也是跟穆特老师有一定的关系,她曾经听过我的演奏。因为当时穆特在决定把我送到哪里上学的时候,她也征求她老师的意见,后来她的老师介绍了几个老师给我。

最后我还是选择了留在德国。我觉得德国不光是有音乐的底蕴,而且也是现在世界古典音乐市场的中心。这里有无数的音乐会,有最顶级的指挥家、独奏家,他们的演奏曲目也是包罗万象的。

旅德20载,在德国的音乐之路有哪些心得体会?

陆威:我从23岁就做了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的首席。我在考试之前,也就是拿到这个职位之前,其实我主要是在独奏,不太跟太多的音乐家打交道。

后来我进入乐团之后,实际上是在乐团里面我学习到了以前作为独奏家接触不到的东西,比如乐团演奏法,甚至说是做首席的一些技巧,包括人的动作、想法。包括和同事在艺术上有分歧的时候怎么去和他们沟通,或者说是怎么去带领他们,然后加上和指挥的协调工作。

其实到后来过了很多年之后,我也给别人讲课了,我把这些归纳为了两个字“共性”。这个“共性”很难说是天生带来的,但是我觉得是经过正统音乐训练之后,在同一个国家,或者被同一类音乐长期熏陶磨合之后所产生的留在心里的一些东西。我觉得这是我在德国20多年,所体会到和领悟到的最重要的一些东西。

您认为中德两国文化艺术交流最重要的是什么?

陆威:中德两国文化艺术交流有很多类型,我是音乐专业的,所以音乐在我这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层面。但同样还有舞蹈、绘画、文学等很多的类型。

音乐我觉得是一个比较抽象的东西,但是音乐有一种奇妙的反应,它可以让人忘却现在的情绪,带入到另外的情绪中。所以我觉得用音乐做一种交流是一种水到渠成的事情。比如说今年我已经演奏了五场跟中德建交50周年有关的音乐会了,这类的交流在未来我们会一直做下去。

您是如何以音乐形式让德国民众更多地了解中国?

陆威:大概是几个月前跟我们乐团合作,我演奏了《渔舟唱晚》,这个曲子是中国的古曲,后来改编为小提琴曲,之后又改编为小提琴和乐团的曲子。

这首乐曲我演奏完后,我的同事什么都不知道,但是这个曲子的旋律、调性和音乐的感觉是他们以前从来没听过的,但他们知道这个曲子很好听,后来就问我这首曲子在表达什么,他们觉得很有意思,这其实就是音乐奇妙的所在,它很抽象的告诉你一个概念,但是让你听起来好像是身临其境。

促进中德友谊,您认为自己还能在哪些方面贡献力量?

陆威:一方面,我自己可以参与很多的音乐会,同时我也是广州星海音乐学院的教授。因为疫情耽误了一些事情,本来是有想法邀请德国的音乐家到中国和老师、学生一起开音乐会,或者把学生和老师邀请到德国来,参与一些德国的音乐会或者教学活动,甚至可以选择优秀的学生进入我们乐团里和我们一起演奏。

另外在更高层面来说,学校与乐团合作举办音乐节或者更大型的活动,这其实也是在策划之中。





监制:周鸿图



策划/文案:姚鑫



审校:张言/英婉雯



摄像:华璐盈



后期:王珊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9.3.2024 07:00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