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川湖海,追寻“两山”理念生动注脚。《中国电视》邀您关注《国家记忆》之《山河志》,以“青绿为骨、诗意为魂、科技为眼”,阅读这份中国人写给地球的视觉长诗。 2005年8月,时任中国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县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20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仅重绘了中国生态治理的基因图谱,更擘画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东方范式。六集纪录片《山河志》追溯了“两山”理念的诞生背景、哲学根基、实践成果与全球价值等,生动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伟力,彰显中国从“环境治理参与者”向“规则贡献者”的深刻转变,展现中国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引领者的大国担当。 (《山河志》工作剧照) 节目介绍了“两山”理念从余村试点到全中国推广,通过“扩绿、兴绿、护绿”,实现“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借绿生金”的生动实践;以宏观数据与微观故事呈现中国二十年山河巨变,重点聚焦山水林田湖草沙的治理和修复成果,以及“两山”理念引领下的制度、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还探讨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绿色转型”的中国方案。 (《山河志》工作剧照) 巴西学习浙江“生态移民”经验,在毁林区重建可持续村落;阿联酋沙漠引入中国光伏滴灌技术,让不毛之地长出万亩果园;联合国环境署报告称“中国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25%”;中法联合研制“可持续发展卫星”监测地球生态;中非合作建设“绿色长城”阻挡撒哈拉沙漠南侵;蒙古国牧民因沙尘暴减少向中国致谢……这些案例在六集纪录片《山河志》中都可以找到。 《中国电视》邀您关注《国家记忆》之《山河志》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