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返回首页

brucesky的个人空间 https://forum.kaiyuan.de/?11726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为何获诺贝尔奖的华人都不是中国人

已有 597 次阅读3.5.2010 14:35 |个人分类:病态中国|

目前公布的诺贝尔奖的奖项里,让爱国愤青欢呼雀跃的无疑是华人科学家高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了,不过,让爱国愤青非常失望的是,高锟虽然是华人科学家,却是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他得到诺贝尔奖的研究,也都是在英国标准电话电缆公司任职时完成的。
  到目前为止,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的华人已有8位,李政道和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崔琦、朱棣文、钱永健、高锟,他们全部都不是中国人,他们受的教育,和新中国教育几乎都毫无关系。
  这是什么原因呢?道理很简单,现在国内的小学、中学、大学都是培养脑残的基地。科学研究,是依赖于创新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能力。而60年来新中国的教育,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是培养死记硬背,记住唯一标准答案的应试教育。
  
  
  
  
  这几天,诺贝尔奖的各个奖项逐渐公布。目前最新公布的是诺贝尔文学奖,由德国女作家获得,此前几天已经公布的化学奖,由美国和以色列科学家共同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三名美国科学家获得。
  
  目前公布的奖项里,让爱国愤青欢呼雀跃的无疑是诺贝尔物理学奖了,是由华人科学家高锟和两名美国人获得,表彰他们对于光纤通信的突破性研究。不过,让爱国愤青非常失望的是,高锟虽然是华人科学家,还曾经担任过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却是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他得到诺贝尔奖的研究,也都是在英国标准电话电缆公司任职时完成的。1944年,高锟就随父移居英国殖民地香港,入读圣约瑟书院,1957年毕业于英国格林尼治大学电机工程系,1965年获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电机工程博士学位。
  
  国内媒体在报道华人获得诺贝尔奖时,总千方百计想找出他们和中国的关系。去年钱永健获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国内媒体都报道他是钱学森的侄子,某媒体采访钱永健,还称他获奖是中国人的骄傲,钱永健当场就说,他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
  
  不仅如此,其实只要统计一下,就会发现,到目前为止,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的华人已有8位,他们分别是:
  
  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和杨振宁、
  197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
  198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
  199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
  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钱永健、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高锟
  
  他们全部都不是中国人,他们受的教育,和新中国教育几乎都毫无关系。
  
  李政道、杨振宁毕业于民国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后赴美求学;丁肇中的中学时代在台湾度过,后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就读;李远哲毕业于台湾大学,后赴美国柏克利加州大学就读;朱棣文和钱永健则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出生在美国,所有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在美国完成。高锟的情况上面介绍了。
  
  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唯一只有一位,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曾接受过新中国的基础教育,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他1951年曾在北京读中学,次年就到香港培正中学就读,随后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就读。
  
  也就是,新中国的教育没有培养出一位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的获得者。哪怕是在中国读过小学、中学、大学,然后跑到外国去发展的,也都一个没有。这是什么原因呢?道理很简单,现在国内的小学、中学、大学都是培养脑残的基地,一批批的脑残都是他们培养出来的。
  
  科学研究,是依赖于创新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能力。而60年来新中国的教育,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是培养死记硬背,记住唯一标准答案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只需要你背诵惟一的答案,不需要你知道得出这个答案的证据;只需要你在考试中一字不差地默写出答案,不需要你去思考答案背后的逻辑。
  
  记得我读小学时,有一位冯姓老师,不知道从哪本教学参考书里抄来课文里古诗的翻译,要求我们背诵,考试时考到古诗翻译,必须严格一致,不能用自己的语言翻译,错一个字就要扣分。直到我读大学,还有一个侯姓老师,夸耀她最得意的一个女生,能够把她讲课时的解答,在考试时一字不差地默写出来。这确实厉害,但这样还要人脑做什么用?人脑的作用就退化成了电脑的复制粘贴了,而且是单信息源的。
  
  答案已经有了,而且只能是老师的那个标准答案是正确的,不那么答,考试就没分数。这样的应试教育体制,怎么能指望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呢?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3.1.2025 07:02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