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国将于9月3日在北京举行盛大阅兵式,届时将有众多新型武器亮相。《讲武堂》特推出《大国利器》系列文章,介绍我国现役最新型武器装备的性能和研发历程,第二十五期----陆盾2000近防炮系统。
陆盾2000(LD-2000)近防炮系统是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防空系统,它在2005年2月的第7届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上首次公开亮相,目前已经广泛装备中国空军,成为我军防空作战的重要装备之一。陆盾2000近防炮系统主要用于机场、指挥中心、交通枢纽等重要目标的末段防御,可以有效拦截空地导弹、巡航导弹以及直升机等低空目标,满足人民解放军“新三打三防”的需求。
近防炮的演化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陆盾2000近防炮系统时,称它以空地导弹和制导武器为主要作战对象,具备拦截两倍音速的高速导弹的能力,标志着中国正在赶上世界近程防空火炮的发展潮流。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世界近程防空火炮的发展演进。
面对高速飞机尤其是高速导弹,传统40毫米火炮已经力不从心
无论是陆上还是舰载部署的近程防空火炮,早期的拦截对象都是飞机。美国二战后期以无线电近炸引信(VT)配合大口径防空火炮,大幅度提高了水面舰艇的防空能力,但战果统计显示击落敌机的主力仍然是以40毫米博福斯为代表的中小口径高炮。冷战时期面对日益严重的空中威胁,尤其是超低空反舰导弹的出现,舰载防空炮也有两个不同发展方向:一个是以美国“密集阵”为代表的多管速射炮,以量取胜依靠密集弹幕拦截目标;另一个是AHEAD为代表的可编程延时引信炮弹,以质取胜提高单发的命中概率。他们可以分别看作博福斯速射炮和VT引信的后代。两者高下众说纷纭,但“密集阵”为代表的多管速射炮无疑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而这一类最杰出的代表就是荷兰的SGE-30“守门员”近防炮系统。
虽然高炮早已成为陆上防空作战的配角,但随着武装直升机和无人机的出现,地面防空迎来了新的挑战;传统攻击机使用JDAM尤其是以SDB为代表的廉价精确制导弹药,也为地面防空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低空飞行的武装直升机和无人机携带的小型空地导弹价格不贵,但威胁却不小,加上SDB采购价仅为几万到十几万美元,高空高速投放时射程却可达90公里左右,使用单价上百万美元的中远程防空导弹拦截这些目标,无疑是极为得不偿失的。最适合拦截这类低空小目标的武器,还是小口径速射近程防空火炮,美国的LAV-AD、俄罗斯的“通古斯卡”和“铠甲-S1”都是这类武器系统的典型代表。我国的陆盾2000近防炮系统正是顺应了新时代防空炮发展潮流的产物。系统的组成
SGE-30守门员系统使用GAU-8型30毫米速射炮,是现代近防炮的杰出代表
从公开图片分析,陆盾2000近防炮系统可以看作中国海军的7管30毫米近防炮上岸的成果。2005年陆盾2000正式公开前,中国海军的新一代导弹驱逐舰上就出现了新型近程防御系统(CIWS)的身影,从外形上看,海军的近防系统与荷兰的SGE-30“守门员”近防系统相当相似。不过也有人认为中国海军的730近防系统借鉴了法国研制但未装备的SAMOS近防系统。不论哪种说法,都暗示730近防系统的火炮借鉴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GAU-8型7管30毫米速射炮。
GAU-8型速射炮是美国空军A-10攻击机使用的机炮,它占去了A-10将近1/3的机体。GAU-8型火炮由发射系统、供弹系统和电气系统等部分组成,荷兰的SGE-30和法国的SAMOS都是将GAU-8火炮装载EX-83炮架上使用的。根据我国730型近防速射炮的早期照片分析,730型近防炮系统借鉴了GAU-8火炮和EX-83炮架的成熟设计,但炮弹和雷达光电火控系统属于自行研制。730系统的炮弹包括高爆弹和脱壳穿甲弹,用于射击不同种类的目标。从照片上看,定型时730型近防炮的火控系统比最初的试验型号有了不小的改进。根据相关报道,中国海军的730型近防炮的射速达到了4200发/分,最大射程3公里左右,炮塔上整合的雷达和光电系统对小型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最远可达约10公里,包括大容量弹库在内整套系统重量约8吨,总体上与荷兰SGE-30“守门员”性能相当。
我国舰载730速射炮借鉴了GAU-8火炮和EX-83炮架,原始设计和SAMOS更为相似根据近年来的图片分析,陆盾2000系统使用了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的8X8轮式卡车底盘,载车还装有4个稳定器在射击时提供增稳。卡车尾部装有一座遥控旋转炮塔,主体结构实际上就是海军730型近防炮上车,使用同样的7管30毫米加特林式速射炮,但备弹量要比海军版少得多。炮塔上装有和舰载型类似的跟踪雷达,不过陆盾2000毕竟是在陆上工作,炮塔和底盘都没有730型舰载近防炮那样高性能的双向稳定和随动系统,降低了造价和重量。
陆盾2000炮塔两侧装有弹药箱,而有些图片还显示陆盾2000系统旋转炮塔的两侧又各增加了一套3联装防空导弹发射装置,从体积上猜测使用的应该是天燕90导弹,弹炮结合方式的使用,增加了防御层次并扩大了防御范围,进一步强化了陆盾2000的防空能力。陆盾2000系统上还装备了搜索雷达,虽然没有舰载型730近防炮的光电跟踪系统,但也具备了单车独立作战能力。当然,陆盾2000系统并非只是一部近防炮车这么简单,为了保证陆上的持续作战能力,还专门配有运输补弹车。
性能和定位
海军730近防炮上使用的脱壳穿甲弹杀伤力高
陆盾2000近程防空系统基于730型近防炮,火炮射速和射程与730型相当,最大射程均可达到3公里左右。这个最大射程看起来似乎有些小,不过实际使用中,为了保证火炮命中率和毁伤效果,一般会把目标放近到1000~1500米才开始射击,不存在射程不足的问题。由于陆盾2000系统使用了先进的大闭环控制系统,加上7管加特林炮的高射速,对于哪怕是超音速导弹这样的高速目标,也有两次射击机会。海军的730近防炮和空军陆盾2000近防炮系统的30毫米口径炮弹,比美军现役的MK15“密集阵”的20毫米炮弹拦截杀伤效果更强,不仅可以有效的拦截各种薄壳的空地导弹,对于JDAM等自由落体炸弹改装而来的厚壳制导弹药,也有不错的毁伤效果。
天燕-90导弹是世界上第一种专门为直升机空战研制的空空导弹,重量20千克有效射程6公里,但导弹从地面发射时,有效射程就要短得多,一般认为恐怕只有3公里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说,天燕-90导弹和陆盾2000的速射炮在有效射程上拉开了差距,增加了防御拦截的层次,提高了总体防空效能。
陆盾2000虽然能机动,但主要用于固定阵地防御澳大利亚《空中力量》杂志曾报道陆盾2000系统,称其为自行防空高炮系统,这是一个常见的误会。陆盾2000防空系统虽然使用了泰安特种车的越野车底盘,但730型近防炮系统整体重量大,即使极力精简压缩,陆盾2000系统的重量也相当可观。从公开图片看,陆盾2000防空系统火炮射击时,需要放下四个液压稳定器增强稳定性提高射击精度,更重要的是,陆盾2000系统的公开照片中明确提到,它是一种“阵地末端综合防御武器系统”,这表明它虽然可以自行机动,但使用上属于固定末段防御而不是野战防空系统。
中国军网曾多次出现陆盾2000系统与红旗6、红旗16导弹联合作战的报道,从已有的信息看,陆盾2000近防炮系不仅可以在连级指挥车统一指挥下作战,还可以和防空导弹系统配合使用,承担要地末端防御的重任。尤其是目前远程防空导弹阵地本身就是高价值的空袭目标,可能遭受高速反辐射导弹和大量廉价制导弹药的攻击,而陆盾2000近防炮系统正是对付这些目标的利器,可以通过混编使用显着提高防空系统的作战效能和生存能力。
新的使命
铠甲S1近程防空系统与陆盾2000并非同类武器
陆盾2000近防炮系统作为一种阵地末端综合防御武器系统,与美俄现役的LAV-AD和”铠甲-S1“等自行式近程防空速射炮系统大相径庭,反而与美国同时代出现的固定部署的反火箭炮、火炮和迫击炮(C-RAM)系统有异曲同工之妙。
2003年美军入侵伊拉克后,虽然无需担忧敌方空对地导弹和空射廉价制导弹药的威胁,但四处出没的游击战士们使用更廉价的迫击炮和火箭弹等武器,不断骚扰美军在巴格达的“绿区”以及重要军事基地。虽然反美武装的简陋武器精度很差,但零星一两枚炮弹或火箭弹命中”绿区“,仍可能造成不小的伤亡,对美军心理和舆论构成很大压力。C-RAM系统可以算是美国陆军急时抱佛脚的产物,美国陆军和雷锡恩公司将“密集阵”系统搬到陆上,配合反炮兵雷达,实现了拦截迫击炮弹等目标的反火力作战能力。
美国利用密集阵改装的C-RAM系统拦截迫击炮弹效果良好2004年夏天雷锡恩公司开始进行C-RAM系统的正式研制,年末就在本土进行了多轮试验,证实了它对60毫米和81毫米迫击炮弹的拦截能力,试验显示它的平均拦截成功率在60~70%之间。2005年5月美国陆军将两套C-RAM系统紧急部署到巴格达“绿区”,并取得了多次拦截成功的战绩。
我国陆盾2000系统也基于海军的舰载速射炮近防系统,而且30毫米的口径和更快的射速,具有更强的拦截能力,在承担拦截空对地精确制导武器任务的同时,它同样具有很强的反火力作战潜力。由于国防战略的原因,我国距离海外驻军和作战的那一天还很远,维和作战也暂时无法使用这样的重火力装备,似乎并没有反火力作战的迫切需求,但我国周边并不太平,今年以来已经多次出现缅甸飞机航弹、炮弹打入我国境内,造成5人死亡十余人受伤的惨剧。姑且不论这是缅甸哪个势力所为,是无意的失误还是有意的挑衅,以及应该如何应对报复,单从保护我国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角度出发,部署陆盾2000系统进行反火力作战,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陆盾2000近防炮系统如果能在中缅边境的实战中通过考验,不仅可以证明它的优越性能,也将有利于未来作为反火力装备正式装备部队,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大显身手。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de/)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