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人性的弱点 [打印本页]

作者: acarewang    时间: 5.1.2006 02:00
<br /><br />深谙此道才能机智生存 <br /><br />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都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弱点是人的天性。人性的弱点既是失败的根源,也是成功的突破口,在为人处世中,只有善于隐藏自己的弱点,克服人性的弱点,才能成就一生。 <br /><br />一:承认自己是错的,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br />      人们可以承认外貌、收入、地位上的差距,却很少能承认智力上的差距。当西奥多·罗斯福入主白宫的时候,他坦承:如果他的决策能有75%的正确率,那么,就达到他预期的最高标准了。像罗斯福这样的伟大人物,最高的希望也只是如此,何况普通人呢? 如果你有55%成功的把握,那你可以到华尔街证券市场一天赚个100万元。买下艘游艇,尽情地游乐一番。如果没有这个把握,你又凭什么说别人错了?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力充满自信,没有人会当众承认自己不行。如果你直白地对别人说:你错了,你以为他会同意你吗?绝对不会&#33;因为这样直接打击了他的智慧、判断力和自尊心。这是他最不能容忍的。所以他只会反击。决不会改变主意。即使你搬出所有柏拉图或康德式的逻辑,也改变不了他的意见,因为你伤害了他的自尊。聪明的人绝对不会这样说:  “好&#33;我这就证明给你看&#33;这话大错特错&#33;”这等于是说:  “我比你更聪明。我要告诉你一些道理,使你改变看法。”无疑断了自己的后路。这样说话,只会引起争端,使对方远在你开始之前,就准备迎战了。 即使在最融洽的情况下,改变别人的主意也不是一件易事,如果你要证明什么,就要讲究方法技巧,要使别人对你的证明感兴趣,使对方在无意中接受你的证明。也就是说:必须用若无实有的方式改变别人,提醒他不知道的好像是他忘记的.而不是他不懂。 正如英国19世纪政治家查士德·斐尔爵士对他的儿子所说的:要比别人聪明——如果可能的话.却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聪明。如果有人说了一句你认为错误的话你想指出这种错误,这样说效果会更好:  “噢,这样的&#33;我倒有另一种想法,但也许不对。我常常会弄错。如果我弄错了,我很愿意被纠正过来。我们来看看问题的所在吧。”用“我也许不对”、  “我常常会弄错”、“我们来看看问题的所在”这一类句子,确实会收到神奇的效果。你承认自己也许会弄错,就决不会惹上麻烦。因为这样的话,不但会避免争执,而且还可以使对方跟你一样宽容大度;并且,他也会承认自己可能弄错。所以,不管遇到何事,都不要跟别人争辩,别老是指责别人错了,而要有一点方法技巧。采取必要的让步,才能改变别人的意见。在耶稣出生的2000年前,埃及阿克图国王,曾给予他儿子一个精明的忠告:“谦虚一点,它可以使你有求必得。”我们难道从这句忠告中不能吸取有益的东西吗? <br />处世箴言:承认自己是错的,就等于承认对方是对的。你退了一步,让对方大大前进了一步,你没有损失什么,却带来了极大的利益,这种“心机”还不值得一学么? <br /><br />二:真诚坦率不等于没有弹性。 <br />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交一些朋友。这些朋友有的只是普通朋友,有的则是知己。但是我们也常发现,一些知己到后来还是散了。有的是缘尽情了式的散,有的则是不欢而散式的散.无论怎么散,总之是散了。 人生能有几个知己,可是散了,多可惜啊&#33; 可见,交友必须懂得交友的学问,否则,你只能做一个人生的独行侠。阿和一直认为自己在理智地选择朋友。他最不屑于与那些虚伪做作、口是心非的人交谈。但后来碰到一件事,使他改变了自己看法。一次,他去外地参加一个笔会,有一位作者为人坦荡,性格豪爽,说一不二,认准一个方向决不回头。这自然很符合阿和交友的条件。但几天相处,大家都感到与他在一起很尴尬。比如他坦荡得无所拘束。别人的什么毛病他都能当众说出口;豪爽得不拘小节,把脚搁在桌面上。他说话办事不看场合,不理解对方的难处,只顾自己说得痛快。后来,大家只能对他敬而远之,远而避之。阿和为此很困惑:我们不是一直提倡真诚坦率吗?为什么对这位朋友的言行举止有无法相处之感呢?原来,人类要生存,就不能随心所欲,就要懂得和认识世界的复杂性。只有不断地锤炼自己,不断地认识自我和适应环境.才能做出有益于朋友、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并成为大家欢迎的人。  阿和终于懂了:真诚坦率是指一个人本质的内涵,在具体问题上,我们应该有弹性。  青年人崇拜直率,热爱真诚,这是值得肯定的。但直率与真诚都有一定的度。我们对朋友可说真话,直露肺腑,倾心交谈,但并不是对一切人,而且说真话也要看场合。记住:真诚坦率不等于没有弹性&#33;人之所以会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感觉,是因为彼此的气质互相吸引,一下子就越过鸿沟而成为好朋友。但不管如何相互吸引,双方还是会有些差异的。因为你们均来自不同的环境。受不同的教育,因此人生观、价值观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当两人彼此熟悉后,便无可避免地要碰触彼此的差异,于是便从尊重对方,开始变成容忍对方,到最后成为要求对方&#33;当要求不能如愿,便开始背后的挑剔、指责,然后结束友谊。 所以,如果有了好朋友,与其太接近而彼此伤害,不如保持适当的距离,保持一定的弹性,以免碰撞&#33;人说夫妻要相敬如宾,如此自然可以和谐相处,其实朋友之间也要相敬如宾。而要相敬如宾.保持距离便是最好的方法。 <br /><br />何谓保持距离? <br />简而言之,就是不要太过亲密,整天粘在一起。也就是说,心灵是贴近的,但肉体是有距离的,给彼此留有一定的自由空间。保持距离就要尊重对方,就会产生礼,这礼便是防止对方碰撞而产生伤害的海绵。有时太过保持距离也会使双方疏远,尤其是商业社会,大家都忙,很容易就忘了对方。 因此对好朋友,也要经常通通电话,了解对方的近况,偶尔聚在一起吃吃饭,聊一聊;否则,你们就会把好朋友变成朋友,最后变成仅仅是相识的人了&#33;也许你会说,好朋友就应该同穿一条裤子,亲密无间呀&#33;你这样想也不错,表明你是个可以肝胆相照的有情有义的人。但问题是,人心很复杂,你能这么想,你的好朋友未必这样想;到最后,不是你不要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朋友受不了你&#33;更何况,你也不一定真的了解自己,你心理、情绪上的变化,有时你也不能掌握&#33;所以,对朋友应该真诚坦率,肝胆相照,但要有一定的度,要有一定的弹性,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你们的友谊才能长久保持。 <br />处世箴言:  人一辈子都在不断交新的朋友,但新的朋友未必比老的朋友好。失去友情更是人生的一种损失。因此我们应既要交新的朋友,也不能失去老朋友,但要记住:好朋友要保持距离&#33; <br /><br />三:给别人留面子,就是给自己面子。 <br />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每个人都有好胜心,你想联络感情,就必须处处重视对方的自尊心,因为要重视对方的自尊心,必须抑制自己的好胜心,成全对方的好胜心。也就是说,给人面子是联络感情的最好方法。而伤人面子,受害的最终是自己。从前有一显宦,公余之暇,喜欢下棋,自负是国手,某甲在其门下做一名食客。有一天某甲与该显宦对弈,一出手便表现出咄咄逼人之势,该显宦知是劲敌。比赛到后来,竞逼得该显宦心神大乱,汗涔涔而下。某甲见对方焦急的神情,格外高兴,故意留一个破绽.给该显宦发现了,立即进攻,满以为可以转败为胜。谁知某甲突然使出杀手锏,一子落盘,很得意地说道:  “你还想不死么?”该显宦遭此打击,心中大为恼火,立起身来就走。据说该显宦向来着意于修养,胸襟比普通人宽大,但也受不了这种刺激,因此对于某甲,始终耿耿于怀。而在某甲呢,还是莫名其妙,他始终不懂得为什么该显宦不再与他下棋。该显宦本能使某甲飞黄腾达,为了这一点不快,老是不肯提拔他,某甲只好郁郁不得志,以食客终其身。也许他要自叹命薄。谁知是忽略了对方的自尊心,抑制不住自己的好胜心,伤了对方面子,小过失铸成了终身的大错。这个故事旨在教训我们,在无关得失的比赛竞技中,总要让对方一步,这当然不是为了博得对方的欢心,作升官发财的阶梯,而在于获得多方面的好感,给自己多留一些余地,使自己不会因伤人面子而受到不必要的损害。 <br />据历史记载,隋炀帝很有文采,但他最忌讳别人的文采比自己强。有些臣子因为犯忌,惨遭杀害。有一次,隋炀帝写了一首《燕歌行》诗,命令“文士皆和”,也就是仿照他诗的题材和一首。多数臣子皆较明智,不敢逞能,抱着应付态度,惟独著作郎王胄却不知趣,不肯屈居隋炀帝之下。后来,隋炀帝便找了一个借口将王胄杀害,并念着王胄的“庭草无人随意绿”的诗句,问王胄日:  “复能作此语耶?”意思是。你还能作出这样的诗句来吗?争强好胜,使对方下不来台,常常不会有好结果。对于明智的人来说,即使自己会做得很好,也绝不逞一时之强,干使他人面子难堪的蠢事。 <br />处世箴言:世人视面子比金钱重。在待人处世中,不妨给他人留足面子,从而也为自己挣得了面子。皆大喜欢,何乐而不为呢? <br /><br />四:人怕伤心,树怕剥皮。 <br />    人人都有自尊心,伤害了别人的自尊,他会将之视为“奇耻大辱”,会一直耿耿于怀,随时找机会进行报复。所以,一般人际交往千万不能伤害别人的自尊。求人办事贵在让人觉得高兴,如果他觉得你伤了他的自尊,不仅事没办成,而且人与人的关系更糟。因此,了解内心,让他内心清爽愉悦是求人办事的关键。 <br />  在战国时代,有一个叫中山的小国。一次,中山的国君设宴款待国内的名士。当时正巧羊肉汤不够了.无法让在场的人都喝上。没有喝到羊肉汤的司马子期感到很没面子,便怀恨在心。后来司马子期就到楚国劝楚王攻打中山国。中山很快被攻破,国王逃到了国外。当他逃走时,发现有两个人拿着戈跟在他的后面。便问:“你们来干什么?”两人回答:  “从前有一个人曾因得到您赐予的一壶食物而免于饿死,我们就是他的儿子。我们的父亲临死前嘱咐,不管中山以后发生什么事,我们必须竭尽全力,甚至不惜以死报效国王。”中山国君听后,感叹地说:  “仇怨不在乎深浅,而在于是否伤了别人的心。我因为一杯羊肉汤而亡国,却由于一壶食物而得到两位义士。” <br />人的自尊心比金钱更重要。一个人如果失去金钱,尚可忍受.一旦自尊心受到伤害,他绝不会善罢甘休的。有时候,本不是故意的,却可能因为一句无心之话伤害别人。甚至可能为自己树立一个敌人。言行的谨慎看来是很有必要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遇见一些无法让步来照顾对方自尊心的事,又该怎么做呢?那也要给别人留一点余地,就像下围棋一样,  “赢一目是赢,赢一百目也是赢”。只要能赢就行了,何必让人家满盘皆输?比如与人争辩,以严密的辩论将对方驳倒固然很好,但也没必要将对方批驳得体无完肤。这样做不但对自己毫无好处,甚至会自食其果,遭到对方的反击。可见,我们做事情千万不能太过分。不能由此而伤别人的心,要给对方留有余地。这一点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非常重要。 <br />处世箴言: <br />伤人自尊心是办事大忌。在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尤其要注意维护别人的自尊。只有让被求者心里美滋滋的,人家才能真心实意为你办事。 <br /><br />五:不要吝啬你的赞美。 <br />    好话的意义在于它具有价值,任何人都有脆弱的一面,在成功的时候,谁都愿意得到别人的赞赏;失败的时候。谁都想得到别人的安慰。生活中的知心人被称为“解语花”,  “解语花”的感觉非常真实,因为人性最强烈的渴求就是自尊和受他人重视,谁都希望得到安慰或者赞赏,否则,人和动物无异。 大家都知道李大妈家娶了“娇小姐”,这媳妇是连油瓶倒在地上都不扶的人。可是,人们从未听王大妈说过媳妇一个“不”字,相反却常听到李大妈当众夸她的媳妇。别人认为她儿媳妇娇气,她却说:  “女孩子身上带点娇气也是一种美。我就喜欢她娇小的模样。沉着恬静的性格。”有人说她儿媳妇干家务“不扎实”,她却说:“我的儿媳妇干活是努力的,不会做就主动问我,很谦虚。做起活来又非常细心,从不丢三落四的。在这点上我还不如媳妇呢&#33;”李大妈一旦从媳妇那里得到什么关照,哪怕是针头大的事,总是变着法儿地让邻居们知道。总之。李大妈对儿媳的满意之情溢于言表。天长日久,李大妈的儿媳妇在婆婆的夸赞声中,果真成了一名好媳妇。李大妈的儿媳妇为什么会真正地变成一个好媳妇呢?原来是李大妈很善于赞美她的儿媳。而不是批评她的儿媳。由此可见,赞美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方法。而在婚恋中.如果男人也能像李大妈赞美儿媳妇一样赞美他的妻子、恋人,她们怎么会不对你倾心呢? <br /><br />那么.究竟怎样的赞美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呢? <br />第一,赞美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虚情假意的。只有真心实意才能感动人。 <br />第二,赞美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空洞的、抽象的。比如赞美一个女人,如你说“你好漂亮”、“你真可爱”不如说“你的乌黑的头发好有光泽”、  “你的眼睛真是迷人”等等。因为女人对于实际的东西比较敏感,也容易接受。而所谓的“漂亮”、“可爱”都是抽象词语,所以不能真正吸引女性。同时.一般的女性不管多美,总对自己的面貌或身材,有或多或少的自卑,如果男人以抽象的言词赞美对方。反而会让对方误以为是在讥讽她。因此。具体的赞美胜于抽象、空洞的赞美。 <br />第三,赞美的形式很多,有当面赞美、背后赞美、反语赞美、借别人之口赞美等等,只有恰当运用这些赞美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有一次,有位男士在朋友的聚会上见到一位小姐,被介绍认识后,一时找不到适当的话题,就随口说一句:“您这项链真漂亮&#33;”这位小姐听了十分高兴,立刻和男士亲热地交谈起来。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项链是从国外买回来的,而且是她的珍藏品,是不轻易戴出来的,难怪她会这么高兴了。这位男士的赞美是属于当面赞美。 <br /><br />有一位中学班主任,用自己的钱给一名失去母亲的学生买了件衣服。因考虑学生不好意思接受,便谎称是学校领导发给的助学金。学生的父亲向校长表示感谢,校长莫名其妙。反复调查,最后终于查清真相。校长把那位班主任找来说:  “你犯了‘诬陷罪’&#33;”这位班主任大吃一惊,正待发问,校长笑着说:  “你拿自己的钱救济学生.甘当无名英雄.却说我是雷锋&#33;”这位校长用的就是反话赞美法,因为用反话来赞美.所以给人以一种先惊后喜的落差感,比一般的直接赞美更风趣有力,更使人高兴。 <br />有人说:  “赞美是一门大学问。”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让我们学会赞美,你的生活会更美好。 <br />处世箴言: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优点能得到别人承认.也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赞扬,所以我们应该把别人渴望、自己也渴望的东西献给对方,这是最真诚的慷慨大方。 <br /><br />六:恭维话说得准才能通神。 <br />    有“需要”就会有“供给”,这是很自然的现象,而“需要者”,在获得满足后给予“供给者”回馈更是人之常情,因此,就有了恭维话。但恭维别人是有学问的,只有说得好、说得准才能得到更大的“回馈”。 <br />    齐威王的夫人去世了,宫中有十个宫女,一同受到齐威王的喜爱。孟尝君很想确切地获知,齐威王到底想立其中哪一个当夫人。因为他想通过推荐一个齐威王心中最爱的人,并劝威王立这个人当夫人的方法,拍齐威王的马屁,可又怕推荐不准,反而把马屁拍到了马蹄上。于是。孟尝君精心制成了十付精美漂亮的耳环.在这十付耳环之中,只有一付特别漂亮,然后他装做若无其事地献给齐威王。齐威王马上把这些耳环分给十个宫女。第二天.孟尝君就找到那个戴着最漂亮耳环的宫女.并向齐威王推荐她为继任的夫人,果然正中齐威王心意。孟尝君养有许多本领高强的门客,在战国时代也算得上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但为了防止拍马屁拍到马蹄上,仍然千方百计地绞尽脑汁找出对方的喜好,更何况平常的凡人了。但若没有摸准对方心理,恭维话没说到点子上,就会碰一鼻子灰。假若你已经知道某经理是一流大学的毕业生.所以刻意地讨好他。  “某某大学可真不愧是所名校.培养了不少社会的政要及精英,像某某局长和某某博士都是。”岂料对方却毫不领情地回答道:  “是啊&#33;我就是那惟一没有成就的人。”这下子岂不是拍马屁拍到了马蹄上。假如你讨好地说:  “只有某某大学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按说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吧,谁知对方却回答:“是啊&#33;可惜我独生子读的是三流大学,看来是不能有所指望了&#33;”这岂不是又碰了一鼻子灰? 俗话说得好,  “矮子面前莫说短话”,别人有生理上的缺陷,或者家庭不幸,或者自己在为人办事方面有短处,心里已经够痛苦的了。不能再雪上加霜了。碰上这些情况都应加以避讳.决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不然伤害了别人不说,别人也不会轻易放过你的,到头来只能是两败俱伤。因此,待人处世厚黑之道郑重提醒你:勿犯人忌,小心拍马屁别拍到马蹄上&#33; <br />处世箴言:恭维别人也是智慧,也是人性所需,只是要说得准,说得值,切戒“滥恭维”,一定要对象值得恭维,而“值”的意思是说,恭维了他肯定对你有益,花的工夫有“回报”。 <br /><br />七: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br />    人常说: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所以一般人对于自己,总是拼命抬高身价,对于别人,总是吹毛求疵。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气。而在实际交往中,适当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可使自己获得更大好处。具体怎样做呢?那就是要掌握“捧”的精义。 “捧”字好像有些贬义,其实这无所谓。“捧”就是宣传,宣传是政治家的“捧”。“捧”就是广告,广告是商人的“捧”。不过商人的广告是自己“捧”自己,政治家的宣传,是雇人来“捧”自己,与这里的“捧”人家有些不一样。  “捧”别人的办法,自古有之,叫做互相标榜。但是所谓“捧”,并不是胡说,更不是瞎吹,也要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来看。每个人都有所短,也各有所长,一般人对于别人,只看见短处,看不见长处,把别人的短处看得很重大。把长处看得很平凡,所以往往有觉得欲“捧”而无可“捧”之处。其实只要你知道“人无完人”的道理,原谅他的短处,多发现他的长处,可“捧”的地方多着呢&#33;而且你“捧”某甲,并不欺骗大家,只是使大家注意某甲的长处。也使某甲对于自己的长处,因大众的注意,而格外珍惜,格外努力,养成比目前更为优越的长处。所以你“捧”人家就是“捧”自己。  “捧”绝不是卑下的行为。俗语话:人捧人,越“捧”越高,你也高,他也高,这不是人己两利的事吗?但捧人是有讲究的。当着某甲一个人的面来捧他.某甲也许不领你的情;当着大众来捧某甲,把他的长处,作一次大力宣传,他一定非常高兴。只要“捧”得不过火,大家也不会觉得你在有意的“捧”。或者在某甲的背后,宣讲他的长处,把几件具体的事实,加几分渲染,使听到的人对于某甲产生良好印象,事后再传到某甲耳朵里,他定会特别高兴,这比当面“捧”他更有效果。一有机会,他也会回敬你,把你大“捧”一场。俗语说:“有钱难买背后好。”足见重视背后“捧”,是人之常情。如你会写文章,那么写文章也是“捧”人的一法。若有机会就把某甲的长处作为你文章的举例,说出他的真实姓名。你的文章,有一百人读,就是向一百个人“捧”他,有一千人读,就是向一千个人“捧”他。被你捧的某甲会是多么高兴,多么得意,对你的感情,也一定会与日俱增。联络感情,原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用“捧”来联络感情,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而且就道德论,还正与古人扬善之旨相吻合。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不肯“捧”人。第一是误认为“捧”人就是谄媚,有损自己的人格;第二是自视清高,觉得一般人都比不上他;第三是怕别人胜过了自己,弄得相形见绌。如果能够摒弃这种不健康的心理.而用心研究如何“捧”人的方法,必然能回收到其中的好处。 <br />处世箴言:为人处世中,我们应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不能总说自己好,多“捧捧”别人,别人自然也会“捧”你,而你才会在朋友中备受欢迎。 <br /><br />八:雪中送炭暖人心。 <br />     《水浒》中的宋江,要武艺没武艺,要家庭背景没家庭背景,要财富没有财富,但就这样一个人却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原因何在?就因为他是“及时雨”,他懂得在人最需要的时候帮助人。我们也可以把这一招用到日常交际中,遇到他人需要帮忙的机会,就立马送以帮助,留以人情。这样,何愁没有一个好人缘?求人帮助比较困难,可如果别人欠了你的人情,求别人办事自然会很容易,有时甚至不用自己开口。做人做得如此风光,大多要靠平日乐善好施,善于广交人情。对于一个身陷困境的人,一碗热面,一杯热茶,可能就使他度过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从而获得喘息的机会.最终凭借勇气和信心成就一番事业。对于一个执迷不悟的浪子,一次交心的促膝长谈,就可能使他浪子回头,重新树立人生的正确方向,发奋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信任的眼神,可能就成了正义行动的强大动力;一阵赞同的掌声,可能就是对创新思想的巨大支持。人,都是需要别人的爱和帮助的,而这些帮助和爱,对每个人的影响是不同的。比如这些爱和帮助是10元钱,那么,在百万富翁的眼里,它微不足道;在富裕阶层看来,它也不值一提;而中产阶级可能会拿这10元钱去乘出租车;但对比较贫穷的人家来说,这也许能买几斤大米;但是到了一贫如洗的乞丐手里,这也许就是一顿活命的饭了。所以,你不妨想方设法去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因为,对他们来说,也许你就是惟一关心和爱护他们的“上帝”。但是,不能为了显示自己的乐善好施,在众人面前做回“秀”而帮助他们。那样,是虚伪,是欺世盗名的行为,令人不齿。即使你当时骗过了众人。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你的“良苦用心”就会昭之于天下.令你臭名远扬。不论是帮助谁,一定要真诚,一定要发自肺腑地为他们好,才能让他们打消顾虑,充满感激地接受你的关心和帮助。但是,你也要防止对别人的恩情过重,使对方自卑乃至讨厌你。因为一来他无法报答,你会成为他心理上的沉重负担:二来他会感到自己的低能,而这是由于你的“能耐”而愈加彰显出来的。所以,要处处帮助别人。但要把握帮助的度,’千万不要因雪中送炭而烫着别人。 <br />处世箴言: 俗话说:  “要想人爱己,己须先爱人。”我们应当时刻存有乐善好施、成人之美的心思,才能为自己多储存些人情的债权。 <br /><br />九:轻易怀疑是处世大忌。 <br />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是成大事者最为普遍的用人之法。春秋时,魏文侯派乐羊去攻打中山国。有大臣劝谏道:  “乐羊的儿子在中山为大臣。让父亲去攻打儿子.这能行吗?”魏文侯听见后没有理会.依旧派乐羊为大将统率大军。不久,传来了乐羊对中山国围而不攻的消息,朝廷内外谣言四起。有许多大臣向魏文侯上奏,提出召回乐羊,另任大将的建议,魏文侯不为所动。魏文侯坚信自己的判断,对乐羊的才能和人品无比信任。果然,不久就传来了乐羊大败中山,凯旋归来的喜讯。魏文侯亲自出城相迎,并大摆宴席犒赏将士,为乐羊获胜而庆功。席间,魏文侯赏赐给了乐羊两箱特殊的“礼物”。乐羊打开一看,里面全是群臣弹劾他的奏章。他感动得痛哭流涕。觉得这份“礼物”比金银珠宝珍贵千倍万倍。乐羊谢恩不已,魏文侯说:  “我让你做大将,是相信你的才能和人品,不会轻易怀疑你。” 魏文侯堪称用人的典范。他用自己的“不疑”换来了乐羊的忠诚。如果他和那些怀疑乐羊的大臣一样,那乐羊不是早被撤职,就是关进了监狱,能保住一条小命已属万幸.还谈什么建立战功呢&#33;轻易怀疑是处世大忌,交朋友也一样。对朋友也要交而不疑,疑而不交,尤其是委朋友以重任时,决不能随便怀疑朋友的能力和品格,不然的话,就会在酿成大错的同时,也失去了朋友。有两个朋友合伙办公司。甲负责产品的研制和生产.乙负责产品的广告宣传和销售。开始,两人配合还算默契,公司的效益也算不错。但过了不久,甲开始怀疑乙做广告时吃回扣,他把道听途说的关于广告回扣的传闻当成了现实,对乙非常不满。乙在觉察到甲的变化后,颇为痛心。他想不到自己从未多花多拿公司一分钱,甲竟然如此对自己不信任。一气之下,乙真的开始吃回扣了。于是,甲也开始为自己捞油水。试想&#39;这样的公司,这样的朋友。还能维持多久呢?轻易怀疑朋友最直接的危害就是伤害了朋友至为重要的自尊。导致双方信任的基础破裂和消失。反弹的结果,会使朋友对自己也产生不满情绪,进而也对以前的友谊产生了怀疑,不再珍惜友情的同时,甚至会刻意去玷污和毁灭对方。 可见轻易怀疑是人际交往的大忌。它会蒙蔽你心灵的眼睛,阻碍你睿智的判断,从而影响你最终的成功。 <br />处世箴言: 真正的人才是不应轻易怀疑的,因为轻易怀疑别人就是怀疑自己的判断能力。怀疑别人容易。若想化解因怀疑而带来的隔膜就难了。不能轻易怀疑别人。就像不能轻易怀疑自己的眼睛一样。 <br /><br />十:得意之事少谈,友情自然会深 <br />    完全不谈得意之事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可以少谈,或者先让别人说,你再穿插自己得意之事,这样双方心理才不会失去平衡,友谊也会更加深厚。  一位女士,她的女儿从剑桥毕业回国之后,在香港一家金融机构任职,每月数万港元薪水。这位女士非常自豪。她面对亲朋好友时,言必称女儿的风光,语必道女儿的薪俸。慢慢的,她发现亲朋好友都在疏远她,不 愿和她交往、聊天。她非常痛苦。女儿知道这种情况后,就极力劝导母亲,说总夸自己的女儿,突出自家好,人家会有什么感受。人家当然不会理你了。女儿的话在情在理。可见在叙述自我时,要防止大谈自己的得意之事,过分突出自己,切勿使其他人心理失衡,产生不快,以至影响了相互之间的关系。英格丽·褒曼在获得了两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后,又因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精湛演技获得最佳女配角奖。然而。在她领奖时。她不停地赞扬与她角逐最佳女配角奖的弗沦汀娜·克蒂斯。认为真正获奖的应该是一位落选者,并由衷地说:  “原谅我,弗沦汀娜,我事先并没有打算获奖。”褒曼作为获奖者,没有大谈特谈自己的成就与辉煌,而是对自己的竞争对手推崇备至,极力维护了落选对手的面子。无论谁是这位对手,都会非常感激褒曼都会把她当做知心的朋友。一个人能在获得荣誉的时刻,如此善待竞争的对手,如此与竞争者贴心,实在是一种文明典雅的风度。 <br />以上的事例告诉我们,人际交往中,你的一言一行都要考虑对方的感受,学会安抚对方的心灵,不可以由于自己的原因使对方心理失去平衡,给对方造成伤害。与此同时.自己的心灵也会因此而安然自慰.有一个好心情。然而,表现自己是人的天性。明知不可谈得意之事,但却情不自禁地大谈特谈,这是比较麻烦的事。所以,完全不谈得意之事当然不可能,但同样是谈得意之事,不妨谈得艺术一点。至少在别人未谈得意之事之前.自己也不要谈,也就是说,单方面大谈得意之事不明智,所以先让对方发表演讲之后。那种坏印象也就淡薄了。所以,聪明的人总先让着对方:  “您的见闻广博。您先谈一谈吧&#33;”促使对方发表得意之事,然后若无其事地说:  “我也知道这样的事。”如此这般地穿插自己的得意之事,那效果就会好得多。 <br />处世箴言: 经常可以看见一些人大谈自己的得意之事,这是不好的。对方不仅不会认为你是“了不起”的,甚至会认为你是不成熟的、卖弄过去好时光的人,所以,尽可能不要提自己的得意之事。 <br /><br />十一:礼多人不怪。  <br />     《诗经》上说:  “谦谦君子,赐我百朋。”礼多不怪,原是人之常情。周君是某机关的最高领导,下属去见他。他不但坐着不动,也不屑回你一声招呼,而且也不说请坐,你只好站在旁边说话,真是架子十足。有时不高兴.认为你的回答不满意,他竞始终不开口,好像听而不闻;始终不看你,好像视而不见;让你碰一鼻子灰,只好颓然退出。对待朋友,也是爱理不理,实在令人难受。周君现在正得势,大家只好背后批评,当面还是恭维.还是奉承,心里都反对他。后来形势逆转,他不再有实权.一时攻击他的人非常多,当然还有其他重要原因.而待人傲慢无礼,至少是一个方面。多礼是一个人自身素质的体现,礼是人为的,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要用心去学习,学习成为习惯,多礼便能行事无阻,十分自然了。学者李先生是以多礼出名的人,他见人必先打招呼.招呼必先鞠躬,对朋友如此,对学生也是如此。说话高雅而和气,笑容可掬。你如到他家或办公室,请他写字,他虽写得一手很好的字,还是很谦虚,请你坐下来谈,你如不坐,他始终站着。无论是谁,一与李先生相交,如饮醇酒,无不心醉,所以他的人缘非常好。凡是他的学生,一见他来,立即鞠躬,让立一旁,等他先过,这不是怕他。而是敬他,敬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多礼。礼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表现,也是尊重人,尊重自己的表现。没有人会对你的礼让表示反感,只会对你的无礼表示讨厌。文质彬彬,谓之君子,彬彬有礼,谓之君子,礼多人不怪。可见,礼多且足以表示你是位君子呢&#33; 但是多礼尤须诚恳,多礼而不能诚恳,反而使人讨厌。人际交往中,见人握手,寒暄几句,本无可厚非,但有的人虚情假义,废话连篇,极力讨好人,真是无聊之极。能诚恳,才能恭敬,能恭敬,才是真的礼貌。俗语说:  “人熟礼不熟。”这就是表示你对于熟人,也要有礼貌。“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晏平仲所以能够久而敬之.必先他对人能够久敬。久而敬之是指双方面而言.久而敬之,更须先从你自身开始。 <br />  处世箴言:礼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表现,也是尊重人,尊重自己的表现。没有人会对你的礼让表示反感,只会对你的无礼表示讨厌。 <br /><br />十二:留个绝招,处变不惊。 <br />    在为人处世上,尤其是在官场上,如果上司没有留一手绝招,恐怕久而会受制于下属。聪明的领导都会留一手,以防不测。只有你手中留有一手可以绝对制胜的绝招,才能形成向心力,才能有效地防止下属的篡逆之心,任何时候,你都能处变不惊,因为你可以静观时变,而后全力出击,挽狂澜于即倒。曹操是个老奸巨猾的谋略家,此人精通权术,诡计多端。他深知留一手的妙处,为了防止部下对自己发生不利的行为,就告诉他周围的侍从说:  “在我睡觉时。你们不能随便靠近我,靠近了,我就会杀人,这样做了之后自己还不知道,你们应当时刻注意这一点。”有一天,他假装睡着了,有一个好心的侍从看见他盖的被子掉了,就上前想给他盖好,不料曹操突然坐起来,挥剑把侍从杀死了,接着又躺下睡觉。醒了以后他假装不知地问道:  “是谁把侍候我的人杀了?”自从这件事发生以后,每逢他睡觉,再也没有人敢靠近他。曹操说:  “要是有人想害我。我的心里就有所感觉。”大家听他这样说,都将信将疑。有一天,曹操把他最宠信的侍从叫到身边,对他说:  “你怀里藏把刀,悄悄地来到我身边,我一定会说心里有所感觉,要是抓你对你用刑,你只要不把这件事的实情说出去,保管对你不会有什么损害,事成之后我还将重重地报答你。”这个侍从信以为真,所以在被捕以后一点也不害怕,最后被曹操下令处死。这个人临死前才知道上当,但为时已晚。从此以后,人们都以为曹操确实有这种遇危心动的本领,想谋害他的人也就不敢动手了。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说猫做虎的老师,教它诸如发威、怒吼、卷尾、剪扑之技,但猫考虑到虎比自己庞大几十倍,若是日后它欲反扑于自己该怎么办,于是就保留了一手爬树的技巧,没有把这个绝活教给老虎。果然,老虎觉得自己已把本领学到手就翻脸了,一怒之下想扑食它的猫老师。猫嗖地蹿上树顶,老虎没想到猫竟然还留了这样一手绝活。只能望着树上得意洋洋的猫而无计可施。美国大富翁老范德比七十九岁死了夫人,八十岁时又续弦。新人竟是一位芳龄十八岁的美貌少女。这位姑娘并不傻。她看上老范德比的不是其人而是其遗产。为此她特意对老范德比讲:  “娶我可以,但必须让整个纽约的人都知道我是你合法妻子。”目的是防止老范德比死后他的子女不认账。结婚那天排场之极。老范德比雇用了纽约市的两个乐队,一队在前,一队在后。新郎新娘则坐在一辆六驾马车上,招摇过市。所到之处,人们空巷而出。在入洞房时,老范德比一本正经地对新娘说:  “夫人,我们现在是亲密的夫妻了,为了避免以后的麻烦,也为了你日后的幸福,我已立了遗嘱,你看。”新娘拿起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如果我婚后一年内死了,夫人可获遗产十万元;如果两年内死,获二十万元;如果三年内死,可获三十万元;以此类推。”新娘看完后,心中凉了半截。她本想尽快找机会把老家伙搞死,好早日得到他的遗产。谁知道老家伙竟想出个死期与遗产成正比的“鬼”主意……可见,留一手绝招,才能防患于未然,才能少吃亏,避免被别人暗算。 <br />处世箴言:在人际交往中,免不了会遇到出卖、故意中伤、陷阱等种种料想不到的事情。如果事先预料这些事的发生,并加以防范,才能确保安然无恙。 <br /><br />十三:缎心事不可随便说。 <br />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心事,但心事不能随便对人倾吐,要慎言谨行。之所以处理心事要这么慎重,是因为心事的倾吐会泄露一个人的脆弱面,这脆弱面会让人下意识地瞧不起你,最糟糕的是脆弱面被别人知道,会形成他日争斗时你的致命伤,这一点不一定会发生,但你必须提防。 心理学家说,人若有心事,应该说出来,才不会在心内郁积,闷出病来。这个说法基本上是没错的,但我们认为,要说可以,但不能“随便”说。所谓“随便”是指:没区分“心事”的等级;没区分说的对象。换句话说,如果你的心事必须一吐为快,一定要想到:这件事能对他讲吗?会不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有些心事带有危险性与机密性,例如你在工作上承担的压力与牢骚,你对某人的不满与批评,你对某事的意见.当你痛快地倾吐这些心事时,有可能以后被人拿来当成和你竞争的有力武器,到那时你是怎么死的,你自己也许都不知道。那么,对好朋友总应该畅谈自己的心事吧&#33;还是不可随便说出来,你要说的心事还是要有所选择,因为你目前的好朋友未必也是你未来的好朋友,这一点你必须清楚。对自己的爱人、父母总可以说吧&#33;我们仍然强调:不可随便说出来,除非你的爱人对你有充分的了解与信赖。但两个不同个体,智慧与经验总有缺乏交集的地方,你的爱人对你的心事的感受与反应有时并不是你所预期的那样,譬如说,她(他)因此对你产生误解,甚至把你的心事也说给别人听。父母一般年事比较高,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你的心事给他们造成很大的负担,对他们的健康不利。然而,闭紧心扉,心事滴水不漏也不是好事,因为这样你就成为一个城府深,心机沉,不可捉摸与亲近的人了。如果给了别人这种印象是划不来的,再也没有人会信赖你,他们也不敢信赖你,你的人际关系将非常糟糕。所以,我们认为:偶尔也要说说无关紧要的“心事”给你周围的人听,以降低他们对你的揣测与戒心。既可以获得别人的信赖,又没有暴露自己的脆弱面,何乐而不为呢? <br />处世箴言: 随便向人倾吐自己的心事,就是把自己的心灵弱点向别人展示,授人以把柄,他日会成为别人修理你的突破点。 <br /><br />十四:抛弃孩子表情。 <br />     孩子表情即喜、怒、哀、乐全在脸上,如果我们喜怒于形,不仅容易受到伤害,也把自己的喜好等告知别人,成为别人把柄,也显示自己太幼稚。要在社会中安身立命,如果太轻易暴露自己的情感则容易受到伤害。人应该学会保护自己。如果掌握一定权力的人,把自己的喜怒经常流露给下级.下级则会投其所好,而掩盖事物真正的本质。一般人过于直率地表露自己的情感,则显得为人肤浅,也容易开罪于人。所以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多地暴露出来。西汉时的窦婴,是孝文帝皇后哥哥的儿子。汉武帝建元二年,他被封为魏其侯,他喜欢蓄养食客。天下的游士都投奔他。当时,桃侯刘舍被免去宰相的职务,皇上想让窦婴当宰相,但太后多次向皇上说:  “魏其侯喜欢沾沾自喜,行为不定,很难担当得起宰相的重任。”于是最终没任他为相。窦婴因“喜欢沾沾自喜,行为不定”而错过了当宰相的机会,这也许对他是好事。如果他当上宰相,说不定他这种喜形于色的性格会害了自己。晋朝的谢安,孝武帝时任尚书和太保。太元八年,后秦的苻坚入侵晋国,谢安派他的侄子谢玄去退敌.在淝水把秦军给打败了。捷报传来,谢安依然神情自若地和客人下围棋。客人走后,谢安走进屋里,过门槛时,却因高兴过度,把木鞋的齿都折断了。可见谢安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竟能在客人面前掩饰得如此好,真是难得。 <br />喜怒都是人类的情感。当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怒自然而然产生了。发怒不仅伤身。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一个易发怒的人也难于和他人合作。而喜形于色的人,则容易被别人利用。总之,要抛弃孩子表情,善于隐藏自己的情感。 <br />处世箴言:不会掩饰自己喜怒哀乐的人,很难成大事,这是由社会的复杂和人心的险恶决定的。 <br /><br />十五:见好就收.知足常乐 <br />     聪明的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退得妙恰如进得巧。一旦获得足够的成功——即使尚有更多的成功——也要见好就收。联袂而来的好运总是可疑的,比较正常的情况是好运与厄运交错而来,这样还可以使人享受到苦中带甜之乐。当运气来得太猛太快太多时,它很可能会摔倒并把什么东西都撞得七零八落。幸运女神是不会长期眷顾某一个人的.她还有成千上万的人需要照顾。 楚汉战争中,刘邦最重要的得力助手,要数萧何、张良和韩信三人。在刘邦战胜项羽后,张良激流勇退.萧何处处小心谨慎才有个善终。只有韩信。由于没有见好就收,功成后不知收敛自己,最终成了“兔死狗烹”的又一实证。虽然说,历史上开国功臣被杀者不计其数.但韩信则是其中最为典型的“被烹”之人。 韩信的军事才能确实很出色,刘邦拜他为大将也的确选对了人。但是,刘邦始终对他不太放心,总怕他恃功谋反。而韩信的军事造诣的确高,而且不知比刘邦要当年,是萧何月下把韩信追回并推荐给刘邦;如今,又是萧何把韩信引诱人宫杀害。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人心真是难测呀&#33;而刘邦回到长安后,并未追究吕后擅自杀害功臣的责任,可见诛杀韩信正中刘邦下怀。如果韩信当初听了蒯通的话,及早离开刘邦,不会受此祸害。或者韩信能明智一点,及早像张良、萧何那样激流勇退或谨慎处世,恐怕也不至于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 <br />因此,我们认为,见好就收,好自为之,不因贪图一时之富贵而头脑发热,这是待人处世中当从韩信被诛而汲取的教训。 <br />处世箴言: 人心不足蛇吞象。做人应有知足常乐的心态,莫总想拥有更多,到头可能连你拥有的也会失去!<br />
作者: 挪威的森林    时间: 6.1.2006 21:47
我错了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d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