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早就知道了,不过大家还是看看吧! [打印本页]

作者: chien    时间: 14.8.2007 09:03
标题: 早就知道了,不过大家还是看看吧!
5 p* M. I; r$ e* L( G
破旧皮鞋变假牛奶原料 假鸡蛋常吃能使人痴呆
* ]; X( t2 c: \' r# T2 d* y
http://www.nen.com.cn 2005-03-11 08:07:41 东北新闻网
  什么叫“人造蛋白”,就是用城市垃圾堆里的破旧皮衣、皮箱、皮鞋,还有厂家生产沙发、皮包等皮具时剩下的边角料,经过化学、生物技术处理,水解出皮革中原有的蛋白。 ( t- l: W, {* U! z. k8 g* i% A8 j  鸡蛋造假,一度被认为是扯淡:画鬼容易画人难,谁还会认不得鸡蛋?还有,鸡蛋一个才多少钱,谁有那份闲工夫? ( h# i5 w7 u, S) p+ g) P; S   这些“产业瓶颈”很快就被突破了。如今全国许多地方发现了由多种化学品混合“孵化”而成的假鸡蛋,却毫无营养,经常食用还可能使人痴呆。 \* H/ K7 s! ]1 P; T, C$ d & F2 p# g+ G+ E# E  假牛奶的制造术简直匪夷所思,根本不需要与牛发生任何联系,只要用香精、糖、自来水和一些添加剂,就可以造出假牛奶来。更为耸人听闻的是,甚至一双破旧的皮鞋经过一系列处理后,也可变为假牛奶的原料。 # T4 C, ?9 D& `1 `7 p) [* _   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上海市奶业协会副秘书长顾佳升及一些正规奶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牛奶造假的各个环节,都可隐约看见专家的身影。 ! }# z f4 y: K/ v, m2 k0 @8 }   造假日益逼真 / r; a' R7 Q( k- R   如此彻底的牛奶造假,在1990年前很少见到。当时造假者多是在奶源上做手脚,譬如往鲜奶中掺自来水这种“雕虫小技”,或者为了使牛奶看似浓稠,往牛奶中掺滑石粉,再大量加水稀释,使奶量瞬间成倍增长。 + z; j# h5 L+ T, }2 `" x  但1995年后,在一些唯利是图的专家的推波助澜下,造假技术逐步升级。往鲜奶中掺牛尿、劣质豆粉、化肥已经算是“初级阶段”,一些厂家一斤奶加两斤水,将牛奶狠狠地稀释,然后添加各种添加剂,人为地将牛奶产品的指标凑到国家标准。 - l7 n1 {5 L2 Q5 [, q   2003年前后,造假更为猖狂,一些造假者开始完全用与牛奶毫无关联的物质造奶。牛奶越造越假,越造越逼真,其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然而,造假牛奶的小作坊主多是农民出身,文化层次较低,甚至是文盲,他们怎能掌握如此“巧夺天工”的造假术? + i% ?' n! F y1 i! L% Q7 r" F  “如果没有一些专家的辅导,他们即使养一百年牛、一千年牛,也断然造不出足以逼真的假奶。”举报情况的业内人士说,所有的配方都是从专家手中流出来的。 & E0 T9 U0 i1 R  另类“辅导员” 2 T% h! ]+ ^4 O, Y: c+ w2 P3 {. J  一些不法厂商依据行业杂志中的广告,找到研制添加剂的专家,提出怎样不用鲜奶制造出逼真的牛奶。利字当头,一些专家开始充当“辅导员”:你要发财就来买我的专利,我教你如何使用,用各种添加剂调配就把牛奶的色香味全都解决了。 % P, x0 ?# Y7 j W3 W% r$ _   “纯牛奶里究竟能否添加配料,这是一个原则问题,但现在没有人管理,加多加少没有一个通行的标准,因此就有人走向极端,全用配料。”顾佳升说。 ( _. x# j3 f. P9 e. o0 U  顾佳升忧心忡忡地表示,现在已经出现了专门的药粉,只要用水按比例调配就可以变成足以乱真的假牛奶。这种情况,我们在互联网上发现公开叫卖假牛奶粉片的网页,商家声称其产品特征为“将假牛奶放入杯中,冲入温水,就像真的。” 0 D5 H" ?& B, H2 Q   这两年有专家搜集了造假牛奶的材料,仅能够检测出的一小部分就有11种之多,检测不出的还有相当一部分。 M3 R, d4 x9 p  可怕的人造蛋白 7 ^, C; k+ |! _/ S+ J v  出钱越多,假奶就可以越逼真。据了解,目前个别地区已经出现了用人造蛋白,也就是水解蛋白代替牛奶中的天然蛋白的情况。 7 m* r2 t _: @1 r   什么叫“人造蛋白”,就是用城市垃圾堆里的破旧皮衣、皮箱、皮鞋,还有厂家生产沙发、皮包等皮具时剩下的边角料,经过化学、生物技术处理,水解出皮革中原有的蛋白。 7 W6 U& X( }4 e$ W; o" Z  有人专门收购这类工业垃圾,有人专门生产水解蛋白,而这项技术很容易掌握,成本并不高。水解蛋白造就的假牛奶副作用很大,卫生、营养均不达标,毒性反应是一个慢性发作的过程。 , r6 j4 A0 p6 {; ?7 T# [- c(千龙新闻网 北京晨报 )9 `$ d8 G- d, v% X

作者: chien    时间: 14.8.2007 09:11
[大杂烩]» [假鸡蛋醒目]香港记者亲眼见证假鸡蛋制作过程!【转载】2(0MP) & U* g( L- O. _' a1 ~- D9 {4 j
大杂烩 > 吃喝玩乐 > 正文 进入杂烩人肉搜索区
关注 批转 举报 推荐 求助】 【 置顶 标题颜色 鉴定 道具】 【大字 中字 小字】
: g# f h' i" H1 E$ C  以下为转贴,由于是邮件发过来的,原贴地址不详。 % D& f: O; v5 Y+ v _+ N8 A- |9 S 假鸡蛋! 吃了变痴呆! 大家可要注意了, 如今的假食品太多了!---先有染色的紫心番薯, 接着有大菜糕充燕窝, 最新的一宗是将下价的鱼染黄冒充黄花鱼 , 消费者难分真伪。这些假货并非主要食品,故影响不算大,但常吃的鸡蛋也有假货 ! 而且既能剥壳也能煎。很多人吃了中了招也不知。 z0 Y$ E9 b4 w7 D 据调查所得,除了售卖外,更有人开班授徙教造假蛋。一只只比真鸡蛋还要晶莹剔透的假货,原来是由多种化学品混合“孵化”成,不但毫无营养,更可能吃了变痴呆! 广州工商局人员上月捣破当地一个假鸡蛋生产中心,充公近万只假蛋。工商局官员感慨说:“以前人人说‘食在广州’, 现在就‘假在广州’, 已成假食品重灾区 !虽然政府不断扫荡,并设资金制鼓励市民举报,始终无法杜绝 !” 位于广州市郊的东旺副食品及蛋品批发市场是当地最大的市场之一,货品琳琅满目,但也是出名的假食品集散地,包括假鸡蛋。 该市场一名蛋商透露:“三、四年前开始有假蛋出现,最初前北方比较多,年岁前有经纪的推销‘人造鸡蛋’,批发价为每只0.15元, 我问他的蛋是不是假的, 虽然他不说,但真蛋的批发价每只要0.3元, 卖到这幺便宜99%是假货 , 不过有不少蛋商贪便宜就买了 , 不过这段时期工商局扫得严 , 他们都全部藏了起来 , 不敢继续卖”。 除了有不法商人生产假蛋售卖谋利外 , 另有掌握“造假”技术的公司公然开班授徙。 广州棠下镇“假蛋学堂”揭开技术奥秘: 学费六百 三日毕业 “假蛋学堂”位于广州市棠下镇中山大路491号2楼的“广东穗华科技公司”, 面积近2000尺, 业务范围很杂 , 除教授造假蛋技术 , 另售卖生产洗衣粉及粉笔等机器, 又兼卖防狼喷雾, 甚至是二十万伏特的电枪都有。“人造鸡蛋”就是金蛋, 每只利润四倍多,绝对是赚大钱的生意。一名业务员口若悬河地表示, 假蛋技术乃独家秘方 , 每个人学费560元 , 另收道具费69元, 总之机会难逢 , 不会周围都有得学的! 记者被要求出示身份证登记 , 随即开始为期三天的培训。 经过接待处 , 内有多间培训室 , 采个别教授方式, 第一堂是“理论课”, 由二十余岁的谭姓女导师负责。她首先向学员们派了一本小册子, 书面写上“人造蛋生产技术”以及“保密技术, 翻印必究”的字眼。女导师一开始就做生意卖书“这本是秘籍呢!就算学完之后不记得步骤, 都可以照本书来做, 好多外省人不方便来广州, 就寄信来邮购,每本131元, 虽然只有几页纸好象很贵, 但是学完就够啦”。 培训室面积大约百余尺, 设备简陋, 灯光昏暗, 没有空调, 说是实验室, 像厨房还差不多, 厨柜内放满大量化学用品, 台上有天秤、试管及一批化学仪器, 每次上课时,均要将风扇关掉, 以免化学品被风吹走。 . z7 P6 T" E5 u" l8 p4 T( N" G+ W/ V/ N, B( [% F 水中“孵化” 女导师首先示范制造蛋白 , 只见她小心冀冀地将一瓶粉状物体放上天秤量重 ,“这个是‘海澡酸纳’, 份量不能错, 所以要关风扇进行 ”。然后倒入一盆温水内,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约一个半小时后一盆晶莹剔透的蛋白物体呈现眼前。她继而用少量化学物品“明胶”用水拌匀, 然后添进蛋白再搅, “明胶可以令蛋白的浓度适中, 但因长时间搅拌会产生好多气泡, 要等十个小时才能散得完, 今天就先教到这里了” 第二天早上, 女导师再把适量的“酸纳脂”、“苯甲酸纳”、“邻甲基织维素”及“白矾”等其它化学品一起混入, 但没有解释其作用, 三小时后“蛋白”部份正式完成。 接着女导师开始教造蛋黄, “蛋黄其实就是蛋白, 只是加了色素的原因。”她将部份蛋白状物体倒在容器内, 加上“柠檬黄色素”, 搅了几下就变成了鲜黄色。 7 ^, v1 Z3 t: b D/ V3 ^& h( E 至于假蛋如何化作蛋形, 其中奥妙, 原来全是靠一个塑料模具, 以及含有“氯化钙”的“神仙水”。塑料模具有两个凹位, 一个椭圆形, 一个圆形。女导师边做边说:“圆形的造蛋黄, 将蛋黄倒入模具, 再倒入混有氯化钙的水在面上, 就会产生一层薄膜, 包围蛋黄就可以定型, 留意看, 现在变魔术啦 ! ” 女导师将蛋白倒入椭圆形的模具内, 加入成了形的蛋黄, 再倒上另一层蛋白盖面,照办煮碗浸神仙水, 令蛋的最外层产生薄膜, 很快蛋形浮现出来。 . L/ f0 {2 C0 W- ]0 V6 g2 K / {( z' {9 \3 ]她说:“看来好神奇, 其实好简单。虽然鸡蛋模只有半边, 不过一浸入神仙水, 在浮力下蛋白会在模里面晃来晃去, 慢慢变成蛋形。至此一只只光脱脱的无壳鸡蛋呈现眼前。 接下来到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包壳”阶段。 女导师以明火煮熔“食用石腊”再混入“石膏粉”搅拌, 温度要控制在50℃, 将假蛋放入白色溶液内反复转动, 捞出冷却风干后, 完整的有形鸡蛋便大告功成了“如果想蛋壳做得精细些, 可以用勺子舀一些溶液淋在蛋上面, 不过那样会浪费时间一些。”女导师说,人造蛋的材料可以在化工原料店买齐, 非常方便, 不少内地食店会派人来学习, 以真假混合的方法做菜, 赚取更高利润。 赶记者出校 假蛋外形象模象样, 味道又如何?在等待外壳风干时, 记者将无壳制成品做假蛋餐,首先是煎“荷包蛋”蛋白虽然出现不少水泡, 但像真度十分高, 口感跟真蛋竟也相近似,只是略带碱味。第二道菜是“蒸水蛋”, 真假鸡蛋混合的效果更佳, 记者以三只假蛋,一只真蛋混合来蒸, 效果更滑, 口感及味道更似足真蛋。 " x2 [1 I1 t5 r在上堂的末段, 本来女导师仍有讲有笑, 但期间电话响起, 她接听后态度突然逆转,一言不发地步出教室, 往业务部拿了记者先前缴交的学费, 悉数退还, 然后严肃地说“公司严格规定不教香港人, 之前收你学费, 完全是业务部失当,现在退回学费给你,麻烦你开张收条给我们.”接着她便下逐客令, 要将记者“赶出校”,再三查问之下, 女导师免为其难地说:“老板前几日没回公司, 今日回来查单, 知道你是香港人, 怕你是记者, 人造蛋始终是假东西, 这件事漏出去就不好啦!”难道大陆记者她们就不怕? 广东省工商局一位胡女职员接受查询时承认, 省内确曾发生过多宗经营假蛋案件,当局对事件十分关注, 亦有经常扫荡, 目前情况已改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打假法规的食品卫生法>, 若生产经营的食品掺入有毒或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属于刑事责任,会转交检查院处理。至于教授造假蛋的广东穗华科技公司, 由于只从事“技术转移”并无参与“生产经营”, 在内地未算违法, 不过若然学员利用其所学, 从事假蛋生产 % a! m& Q2 I, Q) { 及售卖, “广东穗华”实在难辞其咎。 而根据<香港海关商品说明条例>,不论卖假蛋者是否知情, 在本港已属违法, 一经之定罪最高刑罚为判监5年及罚款15万元。 在港属违法 大律师陆伟雄表示:“如果有证据证明卖假蛋的人刻意将假货当真货卖, 已属欺诈行为, 而有份参与教授技术、投资生产和安排分销的人一律触犯<刑事罪行条例第195A条><串谋欺诈罪>罪名成立, 最高刑罚监禁14年。
作者: chien    时间: 14.8.2007 09:25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假货的牺牲品!
作者: chien    时间: 14.8.2007 09:27
为了钱,可以不顾别人的健康,也不顾自己的健康!可悲....
作者: 笑对人生    时间: 14.8.2007 09:42
打假.........
作者: sonicyuan    时间: 14.8.2007 09:48
等会又要出个通告,说是假新闻,然后判个刑啥的,为了奥运和和谐社会啊
作者: chien    时间: 14.8.2007 09:51
为了钱,可以不顾别人的健康,也不顾自己的健康!可悲....
作者: chien    时间: 14.8.2007 09:52
  假烟、假酒、假药、毒大米……现在又流行吊白块制作的假豆腐,还流行假面(整容)、假离婚、假结婚……不知道这世界还有什么时真的? 3 i% A; [! m* O2 i/ h, @' c) d- |/ D) X+ ]   到了明天,没人敢抽烟(中华烟据说95%以上是假烟)、没人敢喝酒,没人敢买药,世界倒变得清净起来,可到哪儿买一点点没有毒的大米、豆腐呢? 4 @) s3 X4 W$ i1 p & F: M/ z5 H* ?2 ^, u: P* ~6 S/ `   到了明天,还有没有因DNA与真实遗传容貌不相符而造成的婚姻悲剧?还有没有不为分房子而提出的假离婚? ! s. B" _! v6 J# g" e4 R 8 L5 i$ f# r8 K; T6 A   当感情都变成交易的时候,我们的世界还剩下什么呢?满大街行色匆匆的靓女俊男背后,有多少为了工作而整容的呢? & v3 c g; G. R- n ( c& t% ]1 }- U K2 h1 G  这种GDP飞速增长的背后,我们的社会道德会不会成为世界的珍惜保护遗产?
作者: Forelle    时间: 14.8.2007 11:21
不能理解那些做假鸡蛋的人,花这么大工夫做出来的鸡蛋才卖1毛5分钱,有那个时间早就做别的生意赚大钱去了。 2 J) t, ]# J0 V( b0 z; T! n1 E8 o' G: c0 c. _ [ 本帖最后由 Forelle 于 14.8.2007 12:28 编辑 ]
作者: 新人2006    时间: 14.8.2007 12:33
原帖由 Forelle 于 14.8.2007 12:21 发表 # z) V) J" _( l 不能理解那些做假鸡蛋的人,花这么大工夫做出来的鸡蛋才卖1毛5分钱,有那个时间早就做别的生意赚大钱去了。
1 B7 h" y I! o4 h) _: v! K9 x- i' p: I5 k7 s 这个肯定是批量生产的啦
作者: BlauNacht    时间: 14.8.2007 13:23
今天打电话给同学 + P3 T; k- x! l; G: _* w" T居然还听说臭豆腐是用XX熏出来的。。。 / C- Q6 q! L$ u: R( H& f:pig2:
作者: superjade    时间: 14.8.2007 17:14
无奈了,科技发达了,造假的技术也高明了。。。
作者: superjade    时间: 14.8.2007 17:16
现在cnn天天讨论中国的假货问题,我还真希望中国拿出点措施,不然父母亲戚的在国内都没法活了
作者: AltWerther    时间: 14.8.2007 17:20
标题: 高科技。。
嘿嘿。。:top: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d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