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问个签证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niuxiaofei1981    时间: 25.8.2007 18:30
标题: 问个签证问题
想问一下,不是Erlangen本地学生,只是在这里的公司做论文,不知道可不可以在这里延签呢?
9 d5 k9 g( z0 W谢谢了。
作者: karlsruheU    时间: 25.8.2007 18:46
应该不行吧?
作者: vicky猫    时间: 25.8.2007 21:43
晕,为什么啊。我也是在erlangen做实习,但是要在这里延签呢
作者: karlsruheU    时间: 25.8.2007 21:53
打电话先问一下外管局吧,希望好运。。。。。
作者: erlangen    时间: 25.8.2007 23:04
应该没问题,是否延签不跟学校走,跟注册地址走。注册地址是ERLANGEN,延签就在ERLANGEN。
作者: niuxiaofei1981    时间: 26.8.2007 10:02
谢谢楼上的回复,准备再打电话问一下,但是其实因为时间不长,加上Erlangen的房子难找,所以只是Zwischenmiete,手里没有房屋合同的说,也不知道能不能Anmelden。还有还想问一下,外管局的电话是多少啊,具体在Erlangen的什么地方呢。:pig3:
作者: erlangen    时间: 26.8.2007 16:54
没有房屋合同,那你就死了这条心吧,绝对不可能给你延长签证的。不仅需要合同和注册地址,而且平米数还必须足够12/人才行。
作者: yfufo    时间: 26.8.2007 16:58
不是说ERLANGEN的anmeldung不需要要合同么?只要个地址就可以了
作者: cyeyi    时间: 27.8.2007 16:06
我也问一下,延签需要提前打电话约termin,还是当天去抽号的?% i( W& y  u" c: E- g; ^, _. A0 A8 A
我也是第一次在这里延签.
作者: erlangen    时间: 27.8.2007 16:28
anmeldung不需要合同,但是外管局要看房屋合同。延签不用预约也不用抽号。
作者: niuxiaofei1981    时间: 27.8.2007 19:45
能不能说一下外管局具体在什么地方,还是想在问一下的说。
作者: cyeyi    时间: 28.8.2007 15:22
原帖由 erlangen 于 27.8.2007 17:28 发表 ! r, e( {/ p( s! L, z! f" f
anmeldung不需要合同,但是外管局要看房屋合同。延签不用预约也不用抽号。

, i' A5 m' V+ W8 ~) \啊?这里外管局要看房屋合同的,还是第一次听说.
作者: yasuko    时间: 28.8.2007 19:00
学生延签是肯定不用房租合同的,有些人不是学生,说的就不准确了。
作者: bradley    时间: 28.8.2007 21:32
借贴问:延签表,用德语怎么说?请各位大侠指教.
作者: guorizi    时间: 28.8.2007 22:26
有延签表这个东东吗?没听说过哦哦。$ _7 P3 P% B( v% h
外管局就在Rathhaus,deutsche Bank对面那个高楼的3楼(2.OG), 我记得好像是214还是什么的。! N/ a0 _  w2 F4 R8 m1 L: U# Q
延签是跟Anmeldung走的,而Anmeldung的时候是需要合同的,至少我当时是要了,当时我也是从别的地方过来实习的。
作者: 紫树    时间: 29.8.2007 07:22
anmelden的时候是不用房屋合同的,至少学生是这样,而且也没听说需要人均12平米的房子,如果真是这样,我还没法签证了呢。
作者: yinghawker2007    时间: 29.8.2007 11:56
学生的实习延期只延到你的实习合同的截止日,anmelden的时候要租房屋合同的,但不一定是erlangen,但是你要给个erlangen的地址,假的绝对不行,因为你一说现在住那,他马上会在电脑上查到,你说不出你同住(原房客)的名字,,,:surrender: :surrender: $ G4 r- u. `3 e3 u) x
ok的话,他也认可你没erlangen的租房屋合同,毕竟你是短期.
作者: bradley    时间: 29.8.2007 14:27
呵呵,今天上午我去延签的,只看了一下护照,保险单,填了个黄色的表renewal,就延了,那看什么房租合同!记住,交30元。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d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