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慕尼黑PK 北京、上海——来德两月有感 [打印本页]

作者: dylan    时间: 28.11.2007 13:00
标题: 慕尼黑PK 北京、上海——来德两月有感
慕尼黑给人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尤其是自然环境非常优越!如此令人心动的自然环境也直接影响着德国人的生活方式,更加亲近自然,更加热衷于运动。在这些方面,北京、上海存在太大差距,而这种差距也会影响两地跻身世界超一流的大都市。希望政府能够风宜长物放眼量,少盖房子多绿化,为北京和上海在世界舞台上的长期竞争积累资本,也为居民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居住环境。 0 O, `/ z/ `' d } M- F; C' }7 d3 x1 Y4 q% Y( W/ p 不过就其他方面而言,慕尼黑也存在诸多不足。我来了两个月,最受不了的是这里的服务行业缺乏以客户为本的意识,响应速度很慢,服务质量不高,性价比很低,比如电信、银行、商场等。当然,国内的状况也不尽如人意。我和德国同事开玩笑:以后不要再批评中国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了,看看德国的电信行业,就知道天下的乌鸦一般黑了。6 A" e. e, E8 {3 o' v7 `( a( E# Y 3 K% C* K/ V7 O' T1 x) j) `% ]另外,德国的纳税比例很高,加上同样高的物价水平,在慕尼黑的生活成本是非常高的,这也直接影响了居民的购买力。以打工一族的中产阶层为例,我拿德国同事与北京同等层级同事的购买力进行了一下比较,比如日常必需品、住房、交通、通信、餐饮、娱乐等,发现德国同事在这些方面的购买力与北京同事有着不小的差距。 % ?/ t7 Z9 K2 f2 W" I2 h ' V8 @" B$ h- p' u: {% J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这种比较没有考虑养老和教育这两大因素。养老问题是国内的一个重大隐患,政府目前的措施远远无法保障未来需求的,估计短期内也不会有显著改善。在教育方面,我不太了解北京、上海的平均教育开支状况,因此无法将其计算在内。 7 e3 U$ K0 o: Y : Z1 N# C- q9 U) o! \2 Z5 f v不过,北京和上海在养老与教育方面的成本劣势,可以在其他方面得到弥补,主要是目前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和丰富的就业机会。国内目前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均提供了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这在德国市场是不可想象的。而北京、上海丰富的就业机会,以及高素质就业者供不应求的状况,也使得两地高素质就业群体(打工一族的中产阶层)面临很小的就业压力,同时享受着较高的薪资涨幅,这也是在慕尼黑无法企及的。 5 S" S) a# h/ N8 ]0 c: a& {' t+ ~) } o 因此,结合目前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北京、上海中产阶层的实际购买力应该高于慕尼黑的中产阶层,同时北京和上海的高速发展也给其中产阶层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收益。 . h& D. m6 t' X& U8 f6 V' G3 A' Y! G% ^5 Y) G/ B: R 基于以上讨论,我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如果将自然环境因素放之次席,对于在慕尼黑打拚的中国同胞来说,尤其是高素质、高学历就业群体,回到北京、上海发展,不失为一个更优化的选择。 3 ~( D% U: \$ v: i, Y5 b2 V/ {) j 0 R2 Y& d5 X3 n6 i8 i 个人观点,难免有失偏颇,供大家拍砖之娱。
作者: amyamy    时间: 28.11.2007 13:23
如果年薪15万算中产阶级的话,北京的中产阶级比这里活的艰辛的多,不可同日而语。0 F6 O3 ^1 q2 w6 \ 他们是被zf盘剥的对象,拿着其实不多的钱过着所谓有“品质”的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8 z5 {5 u4 L3 j2 \& s % B6 {/ {% U8 I) y) \ anyway,日子再苦还是要回去,讨厌这里一成不变,一潭死水的生活。$ ]: E! D p+ R . L* C' i: x0 ^6 U [ 本帖最后由 amyamy 于 28.11.2007 13:40 编辑 ]
作者: minixin    时间: 28.11.2007 13:54
德国稳定的工作,导致了这里相对无聊的生活。国内竞争的激励,造成了如果不处在高层,那就得做牛做马。各有利弊。所以,普通人,那还是在德国好;情商智商都高的,那就回去报效祖国吧。
作者: 五香    时间: 28.11.2007 14:08
德国有钱都没地方花,指娱乐美食
作者: tttl    时间: 28.11.2007 14:24
“国内目前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均提供了较高的投资回报率”6 a; z" ]% \# L6 q8 E) I5 \ 实在没同感," R/ q r1 f$ _+ l & v0 S' I% u. x: L. `. `) | “在教育方面,我不太了解北京、上海的平均教育开支状况,因此无法将其计算在内。”% D+ J& p; W* z6 E/ t9 ~, o0 C 一笔巨大的支出就这样一带而过了... 9 ~8 w3 D4 o! v+ I - I# B! @9 a O6 E2 @9 N% Nlz都是感性的比较,缺乏数据的支持,难以立论7 a# m% W4 s& ]& @, y" y8 R* x ! N# y2 {+ D/ d 另外,上海的自来水的味道很不好...
作者: pitt29    时间: 28.11.2007 15:27
想长寿还是呆在慕尼黑,也许到时候可以工作到70岁。
作者: smelly cat    时间: 28.11.2007 16:08
同问, 如何定义中国的中产阶级, 如何定义德国的中产阶级, , Z2 N6 B; ?' {) |$ z* [7 q' { , @' K. D) i1 f0 A' c# a除了餐饮,没觉得中国的住房、交通, 服装,娱乐比德国便宜。能长寿还是呆在慕 5 ^) w/ d) {% H: ]( `/ @尼黑
作者: 来自山东    时间: 28.11.2007 16:10
关于乌鸦问题,我觉得德国这边的电信服务商并不是垄断,而是存在竞争
作者: casecon    时间: 28.11.2007 16:16
楼上的不是在家睡觉嘛?醒了?
作者: casecon    时间: 28.11.2007 16:17
2个月了解不了什么东西的。。。。。再呆个10年再发言吧
作者: 远走高飞    时间: 28.11.2007 16:25
感觉楼主对慕尼黑,对北京,对上海都不了解,在那里想当然。9 N2 l& w; e: \- e" T9 a' x5 ]: j o 德国留学生回到国内,已经没有了年龄优势,如果不是有关系或是手上有项目,就算有个几年国外的工作经验,谁把你当回事啊,更别说是毕业后直接回国了。7 X8 ]% D7 U G$ {, Q- O9 N8 p 有个朋友德国大学毕业后,在家大公司工作两年了,上个月回国的时候,顺便去应聘了几家国内单位,大受打击。面试他的都是些小青年,年纪比他轻,但大都有7,8年工作经验了,还个个都是项目经理之类的。他说公司里除了几个高层30多岁开外,剩下都是这些20多的年轻人了。怎么说他也算是留过学的人了,年纪也30出头了,实在不想回国在20多岁的人手下打工。
作者: berlinwg    时间: 28.11.2007 19:38
标题: 回复 13# 的帖子
20多岁就能当项目经理的企业,规模也大不到哪里去吧。。。 ) E) r' z4 @/ F _5 n2 k/ p4 E- E2 J干嘛 目光局限于此呢 8 G5 { l |6 W% s6 e国内高水平人才还是很缺乏的。
作者: 远走高飞    时间: 28.11.2007 21:01
berlinwg你太小看国内的人才了,或是太把留学生当回事儿了。以前大学的同学,工作了7,8年后,不管是在大众,Intel等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自然而然地大多都处于管理领导阶层。就算你是留学生,so what?有工作经验吗,有人脉吗?) r% I; k- V$ T; y9 c# |* @& v 我知道的一家上海翻译社雇佣了近20个德国留学毕业生,做德语翻译的活,一个月6到7千人民币。很多吗?要知道上海银行里的MM在工作6,7年后也有1万5的收入了。
作者: grosshaifisch    时间: 28.11.2007 21:45
其实LZ并不了解中国和德国,中国一个公司里面,从1000元的打杂人员(本科)到3000元的中等人员(本科)再到高一级的技术人员5000元(国内研究生),国外研究生1W,老板外籍中国人5W,老板老外10W。每个基层的过度都是成倍的。大部分中国人在德国干得偏于中等技术人员的职位,和国内不能比的。平均起来太可怕
作者: amyamy    时间: 28.11.2007 22:06
原帖由 grosshaifisch 于 28.11.2007 21:45 发表 % P" A) v4 I9 }/ D( o" [# k4 r# B6 X, G 其实LZ并不了解中国和德国,中国一个公司里面,从1000元的打杂人员(本科)到3000元的中等人员(本科)再到高一级的技术人员5000元(国内研究生),国外研究生1W,老板外籍中国人5W,老板老外10W。每个基层的过度都是 ...
: p# p" R; C: L/ o/ x1 a 从你列的数字和对职员的分类来看,你也不怎么了解中国,呵呵
作者: grosshaifisch    时间: 28.11.2007 22:28
原帖由 amyamy 于 28.11.2007 22:06 发表 * Z* [& S$ n S . d4 M {; X! G. n从你列的数字和对职员的分类来看,你也不怎么了解中国,呵呵
% X, Y+ ]6 o" {- d9 }1 d+ b/ o; U! Y - x, o& p% M% f0 M! z& }当然每个的情况不一样,这是我之前的公司的情况
作者: amyamy    时间: 28.11.2007 22:37
原帖由 grosshaifisch 于 28.11.2007 22:28 发表 , t$ W" A4 @ n; n0 N$ z- r: g) k : c: ^- S2 M1 [6 R 5 M$ k1 ^ r8 j) o3 H 当然每个的情况不一样,这是我之前的公司的情况
/ {' @7 k/ {- |7 k% x6 g1 @所以举个例没有意义。 1 z5 C( F" u. }# j W9 \ U- n而且你列的这种按学历和土洋的薪金分配看起来并不符合现在的情况,呵呵% q0 E4 N/ @$ u# @ . T/ J- a* V: z9 S0 [* w[ 本帖最后由 amyamy 于 28.11.2007 22:38 编辑 ]
作者: jjujj    时间: 28.11.2007 23:09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欢迎来慕尼黑,讲得好。
作者: minixin    时间: 28.11.2007 23:22
在国内,年龄不够、经验不够,那是没啥高薪职位的了
作者: httizbn69    时间: 29.11.2007 00:38
购买力方面不赞同LZ的意见.
作者: smelly cat    时间: 29.11.2007 15:09
回国其实不容易, 刚毕业的北京上海能到一个月1万就不错了, 工作3- 5年的想找2万以上的也难。 1万& P3 y8 e& [. M/ n9 S3 m" e5 N 块的北京上海购买力估计也就是德国PUTZFRAU 的水平, 2万估计能到达技工
作者: 小流氓    时间: 29.11.2007 15:41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北京和上海最大的潜力就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窑子, 全世界中产阶级休假的时候可以去这两个地方逛逛, 是一个很好的娱乐和消费场所, 放纵之地, 不过那里不太适正常人居住。
作者: 远走高飞    时间: 29.11.2007 16:08
那在流氓的眼里,国内哪儿才适合正常人居住呢?
作者: 小流氓    时间: 29.11.2007 16:13
标题: 回复 27# 的帖子
看每个人的追求是什么, 我这个人比较喜欢大自然, 平静的生活, 自我感觉云南那里有些地方还不错, 北京和上海给感觉就是全世界的垃圾堆, 一切肮脏,龌龊, 低级的东西, 全往那里涌, 那里的普通人整天累死累活的为了党的那点建设, 操, 值得吗?
作者: 远走高飞    时间: 29.11.2007 16:32
在生活无忧,有钱有闲的人眼里,青山绿水是天堂,可在找不到工作,为生计而操劳的当地人眼里,同样的风景是地狱。 2 n: F0 s% o) A) j$ o屁股决定大脑。
作者: 小流氓    时间: 29.11.2007 16:42
标题: 回复 29# 的帖子
你说的没错, 所以我很努力到今天, 就是为了过我向往的生活, 我这人要求很高, 不喜欢在一个垃圾的社会里生活, 北京和上海, 只有钱是进步的, 其他的都是倒退的, 历史的车轮在倒转, 你不觉得吗?
作者: 远走高飞    时间: 29.11.2007 16:53
百事无忧,亲近自然,过平静的生活,这不是神仙过的日子吗?5 P: S, \' r9 x 很遗憾,这样的生活理想在国内是找不到了,不管是北京上海,还是云南。
作者: amyamy    时间: 29.11.2007 16:55
原帖由 小流氓 于 29.11.2007 16:42 发表 , J$ A0 Q9 V4 M+ d8 V) x 你说的没错, 所以我很努力到今天, 就是为了过我向往的生活, 我这人要求很高, 不喜欢在一个垃圾的社会里生活, 北京和上海, 只有钱是进步的, 其他的都是倒退的, 历史的车轮在倒转, 你不觉得吗?
8 k2 }. T% c3 K5 W/ H% a( p9 K很好奇问一句,您在慕尼黑过上您向往的生活了么?
作者: 小流氓    时间: 29.11.2007 17:02
标题: 回复 32# 的帖子
在哪里都很难找到天堂, 不过我确实很喜欢这里的氛围, 我感觉我很自由, 生活无忧, 我没有那么多压力和后顾之忧, 每年可以去很多地方旅游, 我觉得我也不需要太多的钱, 自由和快乐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
作者: amyamy    时间: 29.11.2007 17:07
原帖由 小流氓 于 29.11.2007 17:02 发表 7 F8 y% L: ]! p在哪里都很难找到天堂, 不过我确实很喜欢这里的氛围, 我感觉我很自由, 生活无忧, 我没有那么多压力和后顾之忧, 每年可以去很多地方旅游, 我觉得我也不需要太多的钱, 自由和快乐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
8 W" r0 s. J+ \" C3 b 心态真好
作者: 小流氓    时间: 29.11.2007 17:13
标题: 回复 34# 的帖子
在德国, 只要你努力付出, 就会有收获, 社会是相对公平的, 我其实非常感谢德国的大学教了我这么多知识, 让我感觉到社会自由平等的理念, 如果说让我回报, 我一定会首先回报给我的母校 慕尼黑工大 和德国。
作者: 远走高飞    时间: 29.11.2007 17:27
和你一样,也习惯了德国平静,按部就班的生活。国内的生存压力,不是我们这些在国外的人所能了解的。每个人都希望能按自己的意愿来生活,而有条件来选择生活的方式,这对大多数国内的小人物来说,是一种奢望。而小人物们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对家庭和孩子的责任,努力打拼,这更令人敬佩。
作者: 远走高飞    时间: 29.11.2007 17:36
要说回报的话,0 h4 ~6 Q4 e/ i0 t" E9 u0 m 第一父母,3 _* D+ M+ `" j+ }% U% t: P4 A0 G; U 第二亲戚, 0 A# v8 d3 U/ s6 q* i4 p% F4 A/ z: K第三朋友。 9 ~3 l3 ~- t4 O5 B" H- r9 B5 d8 Q, R( A2 s t 至于TUM嘛,等我中了LOTTO, 就设立两个奖学金,一个发给中国男生,另一个发给中国女生。
作者: 小流氓    时间: 29.11.2007 17:46
标题: 回复 37# 的帖子
我设奖学金的话, 我不一定只给中国人, 各个地方的人机会均等, 体现以下平等的概念 , 不过可以搞一个工大东方小姐选美什么的, 可以赞助中国女生
作者: 远走高飞    时间: 29.11.2007 18:15
哪有什么平等啊,德国人能申请BAföG, 换成中国人行吗?! B7 k( ?5 Z' W4 J& @. l3 r$ O 在工大选美这个主意还是不错的,最好把LMU,FH也算上。
作者: 小流氓    时间: 29.11.2007 18:20
标题: 回复 39# 的帖子
我其实觉得做人宽容一点吧, 我也知道德国人对外国人挺操蛋的, 但是我觉得还是尽量尊重理解吧, 其实很多德国人素质还是不错的, 有点宽容才能改善关系嘛
作者: newer    时间: 29.11.2007 19:25
原帖由 amyamy 于 29.11.2007 17:07 发表 ( ^) h" A; N% Z9 n" W8 Y- ` 4 M9 V* N2 x H& e: }心态真好
. Z; `5 P# t' J" T$ h& _, E! N4 W- ~ 我绝不相信一个心态好的人是用这样一种愤世嫉俗的口吻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感受。
作者: susy    时间: 29.11.2007 20:14
另外,德国的纳税比例很高,加上同样高的物价水平,在慕尼黑的生活成本是非常高的,这也直接影响了居民的购买力。以打工一族的中产阶层为例,我拿德国同事与北京同等层级同事的购买力进行了一下比较,比如日常必需品、住房、交通、通信、餐饮、娱乐等,发现德国同事在这些方面的购买力与北京同事有着不小的差距。 2 X6 e. E% Y# T" S' s( u9 O2 g3 h" i Y. C9 K9 P/ G3 U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这种比较没有考虑养老和教育这两大因素。养老问题是国内的一个重大隐患,政府目前的措施远远无法保障未来需求的,估计短期内也不会有显著改善。在教育方面,我不太了解北京、上海的平均教育开支状况,因此无法将其计算在内。& [- d( o9 B# @' {* L ; ~. L1 L. U0 U1 O9 q* z1 D1 o6 J. v -----------lz的帖子还是很有内容的,至少是有感而发。但是医疗,教育和养老,这三大块你根本没讨论,恰恰这三大块是非常重要的,标志着一个社会文明的程度。我觉得发达社会主要就发达在这三大块,让普通百姓生活得比较有保障。9 t& X) _. U3 w* U 单纯讲物价,这里的日化品和国内等值或更便宜,手机可以白送,物美价廉的二手车大把大把,餐饮和食品比国内贵。品牌服装哪里都差不多。) j4 K1 c2 h& X% B+ n 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天堂和地狱,哪里都有优点有缺点,权衡利弊,选择你最想要的生活方式,是美食还是绿地,是激烈竞争还是平淡生活,是灯红酒绿还是自然风光,选择了,保持愉快心情,知足常乐,就算是幸福了。
作者: 小流氓    时间: 29.11.2007 20:49
标题: 回复 41# 的帖子
不是愤世嫉俗, 北京和上海很多地方就像垃圾堆一样, 我是敬而远之的, 我只是说出事实, 很多上海傻逼觉得自己还很牛逼, 其实他妈的要钱没钱, 要本事没本事,自己还看不起其他地方的人, 操, 多做点实事儿吧, 不知道整天瞎鸡巴混什么呢。
作者: amyamy    时间: 29.11.2007 22:28
原帖由 newer 于 29.11.2007 19:25 发表 * |- u4 V& L; z- T1 i" c ) ?# m. G$ i7 s `7 | l0 U0 K. `- B2 b7 K0 f9 P( ?$ L 我绝不相信一个心态好的人是用这样一种愤世嫉俗的口吻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感受。
' P# }& x5 }! a4 t& D4 ^1 J- p1 Q. M能对在德国的生活如此满意,我觉得是心态调整的够好。
作者: grosshaifisch    时间: 30.11.2007 08:37
原帖由 SlowFoxtrot 于 30.11.2007 01:28 发表 : f6 w8 F: J5 c [: k% L: G " Z3 p: a. ^0 c1 `% x 0 ?$ Z* s8 Z- f; C3 b5 {! S 呵呵,北京的教育优势还是大大超过慕尼黑的,北京的大学集中了几乎多半个中国的精英学生,每年为美国各高校提供的高质量的博士生种子估计远远超过德国。 ( n; H* D+ t# R+ v- M3 l# W1 Q! m: U, v h. | 再者,北京的电信服务质量某些方面大大高于德国,比如 ...
% X8 C; N- X2 v. i+ W) L/ S2 W北京教育虽好,来德国的很少有北京牛校的
作者: chien    时间: 30.11.2007 11:03
还是看各人了,哪里适合就在哪里安家!钱并不是最重要的!我的一个朋友几天前刚刚拒绝了一家德国大的咨询公司派回国做中国子公司总裁或者是负责人(不太清楚叫什么)的机会,条件很棒的,要是我早答应了,可是人家就是不想回去,宁可这边干着每个月4000欧元的工作。 他说这边习惯了,挣得少也可以生活的很开心,健康,假期开可以到处旅游,这也正是他的爱好! 我一想也是,确实认识几个反派回国的中国人,他们收入都很好,年薪100多万人民币,还是税后的,这边是没法比的,可是好像过得都不是太好,每天忙着应酬,吃吃喝喝,又没假期,家庭生活好多还都出现问题!想想我也不愿意这样,还是留在德国比较适合我啊! 8 R# Q, q/ u6 W! k4 M# Q) j v总的来说还是看各人了,看你要的是什么! 个人观点,,,
作者: dylan    时间: 30.11.2007 13:55
原帖由 chien 于 30.11.2007 11:03 发表 3 s/ c) K0 ~# X* z 还是看各人了,哪里适合就在哪里安家!钱并不是最重要的!我的一个朋友几天前刚刚拒绝了一家德国大的咨询公司派回国做中国子公司总裁或者是负责人(不太清楚叫什么)的机会,条件很棒的,要是我早答应了,可是人家就 ...
; N8 p3 J; ]$ d+ v& i/ t% d3 q' z$ j. l+ }+ W: l/ t$ o' ?7 a “钱并不是最重要的”,我非常同意这一观点。选取购买力这一角度,只是为了方便比较与讨论,但绝不是说这就是最重要或者唯一的指标。 3 Z3 X& Q0 R0 l4 L. C; m( ~ 6 _. m6 j8 ]2 H9 P“总的来说还是看各人了,看你要的是什么!”同样非常赞同这一观点。像另一个朋友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 z/ c" [- f+ D* q) g! _ / k$ Q& K, Q' `7 l3 M; W0 t( z' } 从这个视角来看,我认为国内目前面临的一个深层问题,是社会高速发展下的剧烈竞争、实现财富迅速增长的可能性、贫富悬殊的进一步扩大、群体性的相互攀比等诸多因素,使个体遭受群体性的挤压,迷失或者被迫放弃真正的自我诉求。2 V+ f; l5 Y( e3 n5 E' D ~7 x ( u X& r& [# Q- x1 ]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国内要想生活得快乐、健康,真正需要的不是财富,而是笃定的价值观与自在的内心。我在北京的不少朋友都坚持着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他们只选择那些符合自身价值观的职业。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并不是所有职业都需要吃喝应酬、阿谀奉承、行贿受贿,也并不是只有这些职业才能成功。- }5 I0 X; K1 V0 l $ z, s) w( L& x, U$ J, J/ Q% j, i8 W( I归根到底,还是看自己想要什么。最可悲的、也最可怕的,是在大骂周遭环境的同时,又主动投怀送抱,或者叹息没有投怀送抱的机会,希望这样的人不会成为未来中国社会的主流。1 D7 E& n8 I+ M4 P# A# P
作者: 小流氓    时间: 30.11.2007 15:29
标题: 回复 49# 的帖子
我觉得中国以后需要的是有勇气的强者, 就是以后中国人应该更加自信和有勇气, 同时又有自知之明, 就是要勇于承认自身的不足和缺点, 但是你呀这样的猪脑子, 最好不要成为中国的主流, 不然我担心又回回到文革时代, 做人要聪明点, 看清问题的本质, 你扯了这么半天的蛋, 我觉得你根本不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西方会比中国文明, 操, 好好体验生活, 多学点东西吧。
作者: 五香    时间: 30.11.2007 16:56
吹牛皮的多了去了,号称有大公司高新请不愿意回去的。 9 x6 U* w& f$ H& x这种人是有,10000个里也许有一个。
作者: chien    时间: 30.11.2007 17:02
///////北京教育虽好,来德国的很少有北京牛校的 # ]- \+ e2 k C" \5 D/ r* b. w1 K. ` - n' E" O2 _+ e1 T怎么说呢,你所谓的牛校也不一定出的都是牛人,更何况在中国目前的还不健全的教育体制及高考制度来说,牛人也不一定就能进你所谓的牛校,,,,,,真正厉害的人到哪里都是牛人,,,,,,我在德国就认识一个,虽然不是自己,不过每次想想他就觉得学习有了动力,虽然智商没法和人家比,不过努力总是对得起自己!努力生活,,,过我想要得生活,不平凡但是健康,快乐,,,,我想这也正是爱我们的亲人和朋友所期望的,,,,,, * a* \) v" K: P) \0 O' n我总是有点理想主义,虽然生活至今还没能这么回报我,不过也希望更多的人都能朝这个目标努力,那样世界就不是有些人说得那么无奈,肮脏了,,, 有时候这么想想心里也会不禁的笑出来,,,,,, ( z+ g. p. l, `, R- F- |; F$ k& f$ p4 r1 X2 g [ 本帖最后由 chien 于 30.11.2007 17:08 编辑 ]
作者: amyamy    时间: 30.11.2007 17:13
原帖由 chien 于 30.11.2007 17:02 发表 4 [( L1 t- w6 W. _6 u///////北京教育虽好,来德国的很少有北京牛校的 / y' D/ N! `) S$ W/ d. L% f9 b$ m+ O7 X# w R' G# ?, f 怎么说呢,你所谓的牛校也不一定出的都是牛人,更何况在中国目前的还不健全的教育体制及高考制度来说,牛人也不一定就能进你所谓的牛校,,,,,,真正厉害的人到 ...
5 R# v: z4 X7 l& W“我认识的谁谁谁。。。”“我听说谁谁谁。。。”别总拿别人说事儿。# G# [& Q- b4 ?) ` a* t 这种无从考据的例子说了也没意义。。。
作者: amyamy    时间: 30.11.2007 17:15
原帖由 五香 于 30.11.2007 16:56 发表 7 Z& g8 K& [6 _吹牛皮的多了去了,号称有大公司高新请不愿意回去的。 ; S8 q8 b9 v1 Y8 A这种人是有,10000个里也许有一个。
! g; p% a2 i0 L5 p/ C1 @就当笑话听就行了
作者: chien    时间: 30.11.2007 17:16
/////吹牛皮的多了去了,号称有大公司高新请不愿意回去的。 ~( a& b, ~2 I8 k3 n* D 这种人是有,10000个里也许有一个。. t T, O( o( Z4 G. Q ' b# P+ h2 G& x, g 0 [4 \+ H1 Z3 A: h5 C1 \2 O3 x我说的绝对是事实! 这样的人即使是少也是好事啊,没有必要用这种语气阿! 高薪回国的很多是因为钱,也有不是的阿,不能笼统概括。
作者: amyamy    时间: 30.11.2007 17:17
原帖由 chien 于 30.11.2007 17:16 发表 ' O. J3 p- Q+ {/////吹牛皮的多了去了,号称有大公司高新请不愿意回去的。 $ Z/ B; o' R: V6 C& d+ G这种人是有,10000个里也许有一个。 ' \0 r, G! b. Q, \5 \ 5 s, Z* m1 o7 s% {! |! r8 x. G4 f 我说的绝对是事实! 这样的人即使是少也是好事啊,没有必要用这种语气阿! 高薪回国的很多是因为钱,也有不是的 ...
3 m+ A" B, d6 b$ G& }9 J 回去的很多不仅仅是因为钱,而你只是看到了耀眼的数字而已
作者: chien    时间: 30.11.2007 17:18
把厉害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和目标又怎么了?
作者: amyamy    时间: 30.11.2007 17:20
原帖由 chien 于 30.11.2007 17:18 发表 / n1 U/ A3 y* z6 e0 b把厉害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和目标又怎么了?
! v; A- N7 D% S+ T4 m 你崇拜牛人无可厚非8 m( p2 M* D" S6 ` 用个例来佐证你的观点则略显苍白
作者: chien    时间: 30.11.2007 17:21
所以我说不能笼统概括啊,有些人本来就打算回国发展的,找到了好的高薪得回去不是很好。找不到高新的回去也没什么不好啊。。。
作者: amyamy    时间: 30.11.2007 17:23
原帖由 chien 于 30.11.2007 17:21 发表 ! y9 ]$ K! Q# C* x L5 D所以我说不能笼统概括啊,有些人本来就打算回国发展的,找到了好的高薪得回去不是很好。找不到高新的回去也没什么不好啊。。。
3 S& W% y: ~: a% P# J. _晕了,请问您的观点是?
作者: chien    时间: 30.11.2007 17:25
并没有用什么例证来阐述我的观点,只是想告诉大家有这样的人,不是每个人都是为钱而生活的而已!
作者: chien    时间: 30.11.2007 17:28
写的快了是有点词不达意!总之希望大家不要为了钱而生活,理解真正幸福生活的含义,了解自己想要的到的是什么,,,
作者: 远走高飞    时间: 30.11.2007 19:59
原帖由 amyamy 于 29.11.2007 22:28 发表 7 k# V% K G) Z2 v P; c & V8 @& W* |5 }$ F9 Q* ^, H( \ 能对在德国的生活如此满意,我觉得是心态调整的够好。
5 Z7 F. R+ s. G3 U说得好听些事心态好,其实就是稳定下来后,有惰性了。* y) R* z; p' \- I! l 相对刚来德国时对未来的憧憬,旺盛的精力,现在连在同一个城市搬一次家都嫌麻烦。" F4 \ Y- z: n' Y9 @+ s; K9 E 就去Urlaub还是个动力。
作者: 远走高飞    时间: 30.11.2007 20:09
原帖由 chien 于 30.11.2007 17:28 发表 7 C: F Z6 y3 A% e写的快了是有点词不达意!总之希望大家不要为了钱而生活,理解真正幸福生活的含义,了解自己想要的到的是什么,,,
1 a6 S1 _1 G' e ! z8 D% e4 q- p8 o3 \9 U! R* m4 j顶这句话。 & n: r) h# j0 Z0 B( o0 Z : o1 l) B# [$ W6 v; x' S国内人才济济,海龟不如以前吃得开了。拿高薪回国的就算有,也是极少数,同样是德国海归,万钢还当科技部长了,不具备普遍性。
作者: grosshaifisch    时间: 30.11.2007 20:16
其实在国内,像很多留学生回去收入很高,但是不舍得花,总感到不踏实,花钱时更多是在攀比,买大车,买大房。 9 ^* R% a% z( s$ b# y/ a! Z而在德国,中国人很努力,生活很简朴,还有大部分是学工科的,很脚踏实地,前景不错,还有一点属于弱势群体,不会疯狂的去攀比。
作者: 远走高飞    时间: 30.11.2007 21:36
原帖由 grosshaifisch 于 30.11.2007 20:16 发表 - e: J0 F4 M1 B+ v/ L) w4 F* X4 V1 I 但是不舍得花,总感到不踏实,花钱时更多是在攀比,买大车,买大房。% ^3 m M$ t& H* s" |) Z
: K$ l! c) ^; P9 C 看上去前后好像有点矛盾。$ ^" F7 j+ e& d4 p3 k x! o 回国买房子,那不是攀比,是现实需要。国内的租房管理不像德国这儿那样正规,房东时时刻刻可以把房子收回去。 2 t1 v/ z' j" G* D- A0 p4 ?$ S; M* K说现在国内女生的择偶条件是,有房无贷,父母双亡。虽说是笑话,但得先筑巢才能引来凤,这也是现实。
作者: 秋月寒    时间: 1.12.2007 12:08
原帖由 远走高飞 于 30.11.2007 21:36 发表 ( w! ?$ P! d; E6 z. L- H s5 a$ C, S/ _. _" E 看上去前后好像有点矛盾。 + Z K0 q- I X4 A, v5 W8 Z回国买房子,那不是攀比,是现实需要。国内的租房管理不像德国这儿那样正规,房东时时刻刻可以把房子收回去。 2 e/ ~8 ]6 q; z- I. Y7 u3 G8 E$ K说现在国内女生的择偶条件是,有房无贷,父母双亡。虽说是笑话,但得先筑 ...
~7 [: E& @! i3 s. g * e0 K; I( _' ? x/ b; B1 W
作者: leodai    时间: 1.12.2007 16:20
。。飘过。。 - J* J- R7 D; ^2 E" b! G看来看去怎么也都觉得各位都有理。。。* B2 O0 t7 B3 }. e/ s7 a! @8 W* z 可是,大家都出来这么久了,有几个真正了解现在国内行情的? , U- Z1 B3 G# {' m想当然的说7000-8000的工资怎么怎么样,10000-20000的工资怎么怎么样。 , P" z! W7 w7 ?! b" a$ k2 Z" R中国本来和德国之间就没可比性。9 C% o9 }( a7 v 拿一发达国家和一发展中国家比有什么比的? ( |" h0 Q2 i7 r' v+ T而且各有各的活法, 你有实力,想去哪去哪,别说慕尼黑,就是NY早上去晚上回也可以。 I* E2 E# a3 r! A: _( A3 j( U$ c 我个人是准备拿了学位老老实实回国找工作,出国还拿了家里不少钱,也得回去给还了。
作者: Athene    时间: 21.12.2007 11:00
原帖由 grosshaifisch 于 30.11.2007 08:37 发表 2 p: p+ \; ^ E, M3 d% k! A & g( K5 h& B: J北京教育虽好,来德国的很少有北京牛校的
8 _, y. t+ D- f1 a+ ^: t 8 h( Q& J/ r5 a Z8 X2 ] 那是因为多数都拿全奖去美国了吧?。。。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d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