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讲话
[打印本页]
作者:
acarewang
时间:
10.7.2008 23:34
标题: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讲话
这部<普门品>,从头到尾都是说的信仰观世音菩萨,全文分为长行与偈颂两大段。长行是散文的体裁,偈颂像韵文体的诗歌。因为偈颂是长行的复述,所以,<普门品>中的要旨,完全包含在长行中。长行又分为两段问答:第一段是无尽意菩萨问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而得名。第二段是问观世音菩萨在娑婆世界,是以什么方便,而为众生说法。现在将第一段的发问解释如下: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这是无尽意的问话,也可以作为本品的序分看。
「尔时」,是指什么时候说的呢?依知礼的《观音义疏记》上说:释尊在讲完东方<妙音菩萨来往品>,而即将开讲西方<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当儿,尔时,就是指的那个时候。还有一种说法,是说释尊的弟子,听完了<妙音菩萨来往品>,欢喜踊跃以后,希望再听一点观世音的发心来生起大众的善心之时,尔时即指大众均在希望之时。所以,尔时有如上二义。
<普门品>是《法华经》中的第二十五品,前面第二十四品是<妙音菩萨来往品>,在那品末尾曾这样的说:「说是妙音菩萨来往品时,四万二千天子得无生法忍,华德菩萨得法华三昧。」<普门品>上的尔时,可以取前义。
<普门品>是<妙音菩萨来往品>的姊妹品,前品妙音菩萨现色身三昧在三界六道中,到处示现,说法度生;本品是说观世音菩萨示现色身三昧,随类化身,说法度生的情形。
「尔时」虽然普通的看法,是二十四品讲完,二十五品开始之时,可是,在独立读诵<普门品>的时候,不一定说尔时是二十四品讲完之时。所以,从佛方面讲,尔时就是佛观机当讲<普门品>之时;在众生方面讲,尔时是众生因缘成熟要听<普门品>时。其实,不管什么时候也是尔时,尔时是无限的。
「无尽意菩萨」,是东方不询世界普贤如来的补处菩萨。东方不询世界,是只有菩萨没有声闻,没有缘觉的国土。普贤如来是那里的教主,这位菩萨是在如来之下,辅助教化的。可是现在他受了如来的慈命,到娑婆世界来辅佐释尊的教化,因此灵鹫山法华会上的坐列之中,也有他的一席。现在由他出现发问观音菩萨的因缘,意义是很深的。
「无尽意」,是没有穷尽,无量无边的意思。因为这位菩萨,以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界无尽,而菩萨度生的悲愿也无尽,所以叫做无尽意。
照以前所说,法华的妙理是诸法实相。有些不知万象是由差别因缘所生的假相,而执着为有的,那就是凡夫的迷界。依因缘的存在,执一切皆空,这是小乘或权大乘。在实大乘中,从万物差别来说不偏于有,从万物一体来说不偏于空;认为无尽相关的万物,都是诸法的实相。天地万物,都是相施相惠以利他,这实在全是菩萨的愿行。光利自己,这是声闻缘觉不明白世界相施相惠的原理。这位无尽意菩萨,以无尽的大悲,济度无尽的众生,这无尽即是大乘的根本之义。观世音菩萨,名遍十方,望重群贤,普门示现,悲愿无尽,所以与这位菩萨出问,意义实在深长。
「即从座起」,将要听闻释尊说法的时候,无尽意菩萨从自己的座位上起来,偏袒右肩,合掌向佛,端正顶礼,这是向释尊问法的开端。
在天台的《观心释》中说:「空即是座,于此空无所染着,故谓之起。」这位菩萨,就是常以诸法皆空为座。原来,离开有空二边才能证得中道的实智,所以于诸法皆空之座,亦不染着。诸法皆空是平等门,现在这位菩萨奉了东方不询世界教主普贤如来之命,到灵鹫山释迦的法华会上,应机发问,因此从平等空座而起,现起差别众生的有门,所以说「即从座起」。
「偏袒右肩」,这就是我们披搭袈裟的样子,以袈裟覆盖了左肩,袒露出右肩的姿态。在印度,袈裟所以要露出右肩,那是为了做事的时候比较方便,为了替师父做事时有庄重的仪表,就是表示恭敬的意思。
所以,我们在礼拜佛菩萨的时候,模仿这偏袒右肩的印度之风。依《观心释》的解释,覆和露,是表空假二谛的权实二智,空谛是实智,实智是不可说,所以左肩覆盖;假谛是权智,所以右肩露出。或者说,左肩表禅定,右肩表智慧。现以袒露右肩,即是从禅定起而开放智慧的光明。
「合掌向佛,而作是言」,合掌,是双手的手掌十指相合,叫做合掌。在印度,这是表示对上的一种恭敬的礼节。进一步的解释合掌,两手十指,相当于十界,把它合而为一,成为十界一如,是表示众生与佛,迷与悟,是不二的。
无尽意菩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着法王座上说法的三身具足的释迦牟尼佛,起如次的发问,即是「而作是言」。
现在所说三身具足的释迦牟尼佛,关于三身之义,实有一说的必要。
三身:就是法身、报身、应身。法身是真如之理,体验到这个的,即是圆满法身;以体得之理而显佛智是为报身;随缘应现,广度众生,是为应身。释迦牟尼,就是具备了这三身之德。
从「尔时」到「而作是言」,是本品的序分。从「而作是言」以下的长行,到后面重颂的复述,乃至直到重颂最后的一句「是故应顶礼」,是正宗分。自「尔时持地菩萨」以下,是流通分。
「而作是言」以下是无尽意菩萨向释迦牟尼佛的问话,也就是正宗分的开端。
「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这是无尽意菩萨问释迦世尊:「观世音菩萨,究竟是以什么因缘而得名观世音的呢?」此处经文,并不需要特别解释,只需来解释一下「世尊」。
释迦牟尼佛,是三界的导师,四生的慈父,于世出世间最尊无上,所以叫做世尊。世尊就是如来十号的总称,这十号是据如来之德而立的十种尊称。就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
如来--从真如实相而来。
应供--具有受一切众生供养之德。
正遍知--得平等正觉。
明行足--具足妙行。
善逝--犹如妙德,以无量智慧,而能断诸烦恼,以趣佛果。
世间解--具足世出世间之智。
无上士--超出一切有情,最胜无上。
调御丈夫--调御一切烦恼魔障的大丈夫。
天人师--为一切人天师表。
佛--是佛陀的略称,又作浮图;译为觉者。觉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三觉。自觉是自己得到菩提涅槃的妙果,再来教导一切众生是觉他,以此二觉圆满,名觉行圆满。所谓三觉圆,万德具,即称为佛陀。
作者:
acarewang
时间:
10.7.2008 23:34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这段文,是释迦牟尼佛的总答,是一卷<普门品>的大纲。观音菩萨的悲心和誓愿,众生称念的方法和得益,完全包含在这段文句之中。 <普门品>中,即以此为最重要的地方。
而且,翻译观世音菩萨名号的来由,也是从这段文中来的。
「佛告无尽意菩萨」,就是释迦牟尼佛回答无尽意菩萨的问话。 「善男子」,就是直指无尽意菩萨。
这段文中,包含了三点要义。但众生与诸苦恼,实有先来说明的必要。
「众生」,梵语是「薩埵」,是一切生物的命名。称一切生物为众生有三点理由:
一、与众共生于世。
二、众多的因缘和合而生于世。
三、受生于众多之处。
众生这一名词,本是旧译,玄奘的新译改为有情,以别于一切无生之物。
在本文里说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如地狱界的众生、饿鬼界的众生、畜生界的众生、修罗界的众生,这些被苦恼煎迫着的四恶趣众生,实在已有无量无数。但佛陀讲经全以人间为对象的中心,观世音菩萨,是娑婆世界大慈大悲的救主,那些众生,在人间也可以看出来。好比,世间的人,在每一天之中,有时生起瞋恚的地狱心,有时生起贪欲的饿鬼心,有时生起忤逆乱伦的兽性心,所以,人间就具有了四恶趣。
「诸苦恼」是指后面所讲的七难、三毒等苦。因为这一节是总答,下文才来分别解说。所说的那个苦恼有个别不同,除了七难三毒之外,尚有四苦八苦等。这些苦恼,完全是人间内心的地狱苦恼、饿鬼苦恼、畜生修罗苦恼。然而,要详细看看这些苦恼的本源,就可知道由于求生的欲望而起。
人要求生,没有比得上这种欲望更强大炽烈的,所以这个欲望即是引起一切诸烦恼的来源。
「闻是观世音菩萨」,这一个「闻」字,是从「耳根圆通」一义而来,「耳根圆通」与「一心称名」、「皆得解脱」,为这段总答文中的三大要义。
「闻是观世音菩萨」,是说众生闻观世音菩萨的名字名号。众生若闻之而称名,则观世音闻其音声使他皆得解脱一切苦难。 「闻」字,众生闻观音,观音闻众生,菩萨与众生相闻、相应,于是就显示了感应道交之妙。由于耳根所闻,菩萨与众生才能感应融通,所以叫耳根圆通。
《楞严经》中说闻字有三真实:
一、通真实:耳与目不同,有障碍物,目所不见,而耳却能听闻一里之外的音声。
二、圆真实:目只能用在正面看,而耳朵不管前后左右,都能听到声音。
三、常真实:过去的事,能够传到现在,现在的能够传到未来而能不变。这三点皆是耳根优胜之处。
又可以这样说:娑婆世界的教化,以闻音为主。为救一切众生的苦恼,所以观世音菩萨含有为娑婆世界人间救主的意义。
「一心称名」,这是说众生如果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就能被此菩萨救济,关于这点,应该要特别的注意。
先说「一心」,一心就是念于心中的那一种念。念念与观音合而为一,没有他念混入,叫做一心。次说「称名」,称名是称「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一心称名,务必要注意称名上面,所冠的一心二字。心念是根本,要念到我是观音,观音是我,而不觉出之于口,那才是称名的音声。有人说,一心称名,我们只要心中称念,口不必出声,岂不是也可以吗?如果这样讲,这是迷于理和违背自然的说法。常听到世间上的人说:「只要你心诚,你不求菩萨,菩萨也会保佑你。」这种话不能不说是他的错误想像。不过,这句话,也可作为只是口头称念,而不诚心的一种警策之言。
我们的身心,本来就是一如的,所谓诚于中形于外。现在众生假若有诚诚恳恳的一心,必定发之于外而为称名的音声,这是自然的道理,也是称名的真义。不但是如此,真诚恳切之念越深,就越能体验到大悲感应赐给的安慰。一旦达到那种境地,就是叫你不要称名,你也不知不觉的流出感激之声来。好比是遇到一个凛冽的寒天,或是一个炎热的暑天,虽然不是有意的,可是在你不知不觉间,口中自然会流出冷呀热呀的话来。
现在我闻净圣(即观世音)之名而称念,净圣闻我一心称念之声而施救,这是耳根圆通。从口头必定要发出「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方能达到闻字的真义。
细细玩味关于「一心称名」这四个字,第一在自己必定要首先把自己这个人亲切的了知。佛教所讲的世界问题、宇宙问题,那是第二第三的事哩!
学佛,就是学自己。一切都是自己一人的问题。到底要把自己做成怎样的呢?若果细细想想这个问题,就找不出一个着落来;可又不能等闲视之,那么,本心就现出来了。在《起信论》方面来说,因为救济被无明隐蔽的自己,通常谓之真如缘起;然以无明为中心,又可说是无明缘起。
简单的来说,就是《起信论》、《唯识论》,也不是说的宇宙问题,而是说的自己问题。 《起信论》所说的无明,《唯识论》所说的阿赖耶识,皆是指自己心中所存的「我」的异名。
为求自我的解脱即要想出种种方便,来救度那个从我方面而执着的自己。因为有这样的关系,所以才有《起信论》、《唯识论》之作。世尊四十九年的说法,三藏十二部的经典,历代祖师的出现,无非也是为的这个问题。
所以这卷<普门品>,也是完全为了救一切众生的「我」,除此而外,也无其他。
在前面诸苦恼的地方讲过了,「欲望」是一切苦恼的来源。但进一步的追问:欲望又是从什么而来的呢?可以肯定的说一句:是从有我而来的!众生执着无明的我是「我执」,从我执生起我所有是「法执」。众生在迷途上彷徨,受一切的苦恼,造一切的罪恶,均由我执与法执而来。
真实的来说,人在世间上,就好像是空花水月,或是一场戏,只是虚伪而没有真实。把一个我,完全给贪瞋邪恶充满着。这一个丑恶的自己、污秽的自己,是很不容易看出来的。若要观察它,必须要以真实不虚的大悲明镜来显照。这个真实不虚的明镜,即是早念暮念,不离大悲观世音的慈颜和名号。
本来我执与法执,实是无始劫来的无明烦恼、业系苦相。在人间的凡夫,若想把这个断除,成为无垢清净,几乎是不容易看出来的。唯一能看出来的只有一个时候,这是一个什么时候呢?就是转有漏为无漏,舍生死得涅槃的时候。
人把死摆在眼前,知道即将要死的时间,那是最神圣的,最真实不过的。
人们常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即使你是一个罪大恶极之人,在你将要死的一刹那,你也会立刻转变过来的。我们不要诅咒死,死是谁也免不了的,有生必有死,生死是世间的实相。问题不在于死不死,而在死时有没有把握,有把握的死,又有什么可畏?
死是人一生的最终,像是炮轰的一声响,在那时候,没有什么值得你留恋的,好像是红炉上的一点雪花,所有的东西都没有价值,天下的财宝都将与自己无关。
所以,人若好好的来想想,实在是很孤独的。跟随自己的唯有一生的善恶业,其他什么都没有。在世的时候,一切欲望、苦恼,皆由我法二执生起,遇到即将命终之时,你所妄执的一切,没有那样是你的。想到这点,在生之日,何必去妄执这样那样,而自寻苦恼呢?
「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这是说解脱的什么呢?这是说的解脱诸苦恼。
这个解脱并不是像解除有形的束缚叫做解脱。
我们皈依大悲净圣,依照前面所讲的一心称名之力,就是解脱诸苦恼,这有两种利益:
第一种利益是若能将虔诚的真心,口头的称念,端正的合掌,把这三业合而为一,这样一心称名,即能感得悲智圆满,不为烦恼所染的观世音菩萨的慈光摄取。我们的身心,就会远离根本的苦恼、无明、恶业。日常有了那纯洁崇高的信仰,一切的净业即能成就。
这是由一心称名之德所来的第一解脱。
第二种利益是根据因果历然分明的道理,众生即使身在生死之中受着苦恼的果报,如能充满至诚的一心称名,必然就有不可思议的感应,不觉其苦为苦,而从苦恼中解放出来,这是第二种解脱。
观音灵感功德是很大的,一心称名即能解脱一切的苦恼。因为我们给与生俱来的苦恼终日缠绕着,不能离开,唯有以一心称名的力量,虽有一切的苦恼,亦能忍受,这就是功德的自然显现,这就是皆得解脱的功德,这就是从一心称名至诚而修来的功德果。
不管是耳根圆通也好,一心称名也好,皆得解脱也好,都不是单从理论上去解释的,归根的还是身口意三业的相应。如果一心称名,自然就有因耳根圆通而承受解脱的妙果,所以欲达到身心欢喜的时节,必须一心称名。
讲到解脱苦恼使自己能达到自由自在的境地,一般人觉得有点不大容易的样子,其实,我们给我执的绳索、烦恼的铁锁,重重的束缚着,一点得不到自由,当然是很苦恼的。但是,这个绳索或铁锁,决不是从外而来束缚我们的,而是我们自己把自己用绳索和铁锁绑起来的。过去有一个人这样问:
「和尚!请你指示我解脱的法门?」
「谁缚汝?」和尚这样的反问。
从这反问中,可知没有谁缠缚着我们,完全是自己缠缚着自己,即是所谓自绳自缚的。
我们既然知道是自绳自缚,如果能以平等之心解除我执的绳,以慈悲之念打断烦恼的锁,则观世音即时示现给你解脱了。
去了我执的心,获得自他平等,体认到我就是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就是我,到了这种平等大悲的境界,我们的心,已的确可说是脱离污秽而变成清净的了。
这时,观世音的心就是我的心,如果我心与菩萨心合而为一,自然就脱离我执所受的苦恼,弃舍妄念所起的杂虑。如是清净之心,叫做一心。所谓一心,就是唯一不二。没有两样的心,唯是一念清净,没有丝毫的迷妄,这是由于一心称名所得的心境,也就是观世音给你苦恼的一切解脱。
作者:
acarewang
时间:
10.7.2008 23:35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这段是说冥益中的七难。七难即是火难、水难、刀难、风难、鬼难、囚难、贼难。
这里先讲火难与水难:
照本文看来,若有执持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人,无论在什么大火之中,也不会恐怖火的燃烧,这是由于菩萨的威德神通之力的缘故,这是很容易了解的。持名的「持」字,是执持、念持的意思。以恭敬诚恳,坚定来持诵观音的名号,即是一心称名之义,所以「持」字为一非常有力的字。
我们若要免除一切灾难的话,必须要信仰观音的存在,观音的威神之力,观音的灵验功德,不是这样则不易得到菩萨的感应。
这个七难全是从外界而来,招致这些的是由我们的心。好比火难,就像是心中的瞋火。《佛遗教经》上说:「瞋恚之害,能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瞋心什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这瞋烦恼,就好比这种猛烈的大火。火宅似的三界,也由烦恼的炽盛而来。这瞋恚的火,不是在外边,而是在自己的心内。瞋恚到厉害的时候引起对人的怨恨,由怨恨而发出行为,对他人生种种的危害。这从道德上看,既不是一种好的事,从信仰上看,更是不要说了。所以瞋恚之害,能灭诸善根。
这个瞋恚之火,是怎样生起的呢?是老执着自己,为着自己,从我慢而起的。
有一个人,向有名的盘珪和尚这样问:
「我有一种容易发怒和天生暴躁的毛病,真是没有办法,请你用什么方法替我医治一下好吗?」
和尚说:「噢!这病倒是希奇得很。天生就会暴躁,更是有趣。老衲却没有看过暴躁的病是怎样的。你拿出这暴躁的病,给老衲看一下好不好?」
和尚这话,说得那个人非常窘困。
「和尚!那是做不来的,这种病怎么能够拿得出呢?」
「你看!我叫你拿出来,你却拿不出来,可知不是天生的病了,是由于瞋恚而起的呢!」
这一句话,说得那个人目瞪口呆,暴躁的毛病从此也就好了。
照这样看来,暴躁也是我们的火。
这段文有火难与水难的二难,持念观音菩萨的名号,设入大火,火不能烧;设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古来祈求免火灾、水难,也就是根据这段经文来的。
照前面所讲的火水不限定就是有形可见的火水,好比我们受了他人的詈骂、侮辱,瞋恚的火就在胸中燃烧。心里一发怒,则义理人情一点都不顾及,这就是无形的火,假若再高声的回骂起来,表现在面容上的怒相,那岂不就是有形的火吗?
古人说:「瞋恚之火,能烧功德之林。」人若能压制了瞋恚之火,有着从容不迫和安静的心时,就会明白义理人情了。所以平时能够压抑瞋恚的念头,则不论遭遇到任何逆境,自己都能保持坦然平静的心胸,那就算超越了毁誉褒贬,达到苏东坡所谓八风吹不动的境地。我们可以这样试想,假使人家骂我,我们就发怒,你自己站在对方同一地位,对方实际上是一位君子,而来骂自己的行为,那就是自己的不对;若对方是一个小人的话,你把自己也站在同等的地位,那就更不如他了。所以君子批评我们的时候,应该反省,这是我们的错误;小人批评我们的时候,不要和他一样的见识而去认真,什么怒火也就不会烧起来了。然而,人类即使知道这个道理,实际是做不到这样子的。日常生活中,虽然一点点的小事,被人家说了些什么,心头就会不自主的发怒,怒火一起,什么心爱的东西都可将它毁坏,实在说,人类的心,就是三界中的火宅一样。
人的心中因为有了这欲望的火焰,有时不能如自己的希求,忿怒的火就烧起来。不能如意,这本是娑婆世界的常情,若要熄灭这些心中的火窟,唯有用智慧的水浇泼。
世间是不能如意的,能如意的只有我们的心。我们的心虽是如意的,但因有时处理不善,而又不如意起来。由于不能如意,所以就苦恼烦闷。来探求他的原因,是因没有修得真的智慧。智慧不够,对于事物的看法,常常把它看成两个以上,想要这样做,又想要那样做,于是盖覆了内心智慧之光,而生起种种迷惑、烦闷、苦恼来了。
宇宙的万象虽有差别,但他的本源则是一个,如把这本来从容安静的心恢复到自他绝对的平等上去,则生死、苦乐、快不快意等,固然都不能令我们动心;就是宇宙的一切差别现象,也就都不能够迷惑我们了。果然这样,可说已修得大智慧。由于这种智慧,就不特能够有忍受一切毁誉褒贬的大勇猛心,并且利益一切的大慈大悲的平等心亦生起来了。
由这慈悲心运用大智慧,就能勇猛发挥而表现于行为了。
观音菩萨,不单是大慈悲的权化示现,而且以大慈悲运用大智慧和大勇猛来解救众生。若能以这菩萨的心为我们的心的时候,其威神之力,就是借这菩萨的大慈悲救度众生的勇猛不可思议的威力,到达虽入大火,亦不能烧的境地。古人说:「灭却心头念,火烧亦清凉。」就是这种境界的形容。
可怕的瞋恚之火,已如前面讲过了。当这瞋火将要燃烧我们身心的时候,我们如果一心称名,以此称名功德,就能免除火难,这不也是由于菩萨的威神之力吗?
「威神力」,就是慈悲力、智慧力、勇猛力。其中慈悲,可以称为悲水,就是以水比喻菩萨的慈悲。
在胸中瞋恚之火燃烧起来的时候,如果一心称名,观音的威神力,就成为悲水,而来消灭你的瞋恚之火了。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这是七难中第二--水难。
众生若在大洪水中漂荡,将要遭受溺死之苦时,如能一心称名,就可得到达浅处而被救。大洪水,不仅限于河中,也可看作漂于大海之义。
这个大洪水,仍然可以从精神上去考察:
我们是在生死大海中漂荡着,贪生厌死,是人之常情。尤其我们陷在爱欲的水中,而这爱欲之水,最易导人走上迷途。在这个世界上,有着种种的爱欲在诱惑着我们,因而不知有多少人,以此招致身败名裂。
《四十二章经》中说:
「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覩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
「汝等行者,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因为人间存爱欲,所以古往今来,有无数的人为此误入迷途,有无数的人为此不能上进,甚至有的把家和身都毁灭了。但是,这爱欲究竟是怎样生起的呢?我们知道,瞋恚是由于不高兴而起的,反过来说,爱欲就是从欢喜而起的。如为爱恋心爱的情人,而对他人做出不讲义理的事情,甚至于双亲的意见、友人的谏言,都把它一脚踢开。社会上很多的青年男女,为此而不顾事业,不管前途,像这样沉沦于可怕的爱欲之中,就是身败名裂的根本。
沉溺在爱欲漩涡的人们,大都是从坚强的我爱来的,如把我爱稍稍转为稀薄一点,像观音那种「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悲心,则自然不会因自己的情欲而有不利于他人的事情发生。
话虽这样说,但我们毕竟几乎都漂流在爱欲的大海中,已经快要达沉没的地步了,但我们仍然执持我执、我见,不知自觉,不知回头,真是可叹!
如在这个时候,想起观世音菩萨的平等大慈悲心,把彼此的贪爱之心一下子舍掉,则我们的心光犹如明镜,那就可以得到虽映现万物,而不执着万物的大智慧,也就有了断除爱着的大勇猛心。照道理再不会有爱与不爱的差别,一切都是平等,没有美丑的观念,没有憎爱的区别,就更能够断除为生死根本的一念贪爱。这样,本是沉沦在爱欲的大海,漂荡在惊澜怒涛中的生命,也就能够渐渐的浮到浅处了。
从这个爱欲的大海,而漂浮到浅处,除了一心称念观音的功德,是很不容易找到其他的方法来救济的。
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瑠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这段文是七难中的第三--风难,又叫做罗刹难。这里所谓大海,是众生为了探求宝贝而经过众宝所聚的大海,这个大海就是所谓佛的大海。宝贝的数目有金、银、瑠璃、砗磲、玛瑙、琥珀、真珠等。这些宝贝,都是希世的珍品。
就其中的砗磲来说吧,砗磲叫宝石,它的形状就是像个车齿,质地非常的坚固,颜色非常的光彩,和真珠同样,是贝类所产。但这是说的有形的宝石,而实际上这是指的精神上的圣财。
1.信财
《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惟信能入。」《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学佛者如没有虔诚的信心,那断不能得渡佛法大海的。信的反面是疑,如疑心生起来,就烦闷懊恼,迷失所应行的大道了。末了不对正道去行,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以一线之差,就会踏入迷途。所以一念虔诚的信心,比什么都可贵。假使心中猜疑,不但不能起信,反而生起邪念,一旦如此,往昔专诚的信心,所获的一切效果,到这时候都将会失去。唯有信才是去疑去迷的最好手段,所以应以金刚不坏的心来相信。
2.进财
进,详细的说,应为精进。精进,是精励进取之义,即向正道精勤努力的走去之谓。如果不明白此义,再好的宗教,也不会有所得。俗谚说得好:「流一滴汗,有一分的收获。」没有精进,决不能得到真实的法味。
3.戒财
戒是防非止恶的意义。严持佛的教诲,一点不能毁犯,操行方正,遵守一切世间出世间的规律即是戒财。如果不依规律,就是放纵,放纵自然就会堕落,自然就会有不正的行为,所以戒为一切正当生活必要的规则之宝。
4.闻财
闻是知的第一步工夫,人若不求知,不受教,则与禽兽相等。闻教,才能知理入道,要知道世间上没有不闻教而能入道的人。但是,在闻教的时候,又不能没有虚心,虚心者虚己以接受他人也。这是闻教进道的必备条件。闻了教以后,必须要如理的去实践实行,才能得到真正的受用。此处即指由闻而思,由思而修的三慧而言。
5.舍财
在佛教中,行慈悲的时候,以舍为最重要。舍的反面是取,取是坚持执着,如果在我们施舍的时候,有一种希望得到报酬的心,那即是取,而不是舍。我们在施舍的时候,要如太阳的光热,无条件的照耀着大地上的万物一样,不这样就不行。所以菩萨必须要具有四无量心,慈能与乐是慈无量,悲能拔苦是悲无量;行慈悲的时候,一定要知道,这不是别人叫我做的,也不是别人勉强我做的,而是我欢喜这样做的,这是喜无量;如果带有不愿意或不高兴的心情去与乐拔苦,那不叫做慈悲。在慈悲欢喜施舍的时候,没有要求报酬的心,这才叫舍无量。
6.慧财
慧财是智慧的运用,也叫定慧财。定慧就是止观。定则摄心不散,止诸妄念;慧则照了诸法,破诸邪见。智慧好似是行路时的眼睛,这个眼睛如果眛了,向什么地方走都不明白。所以在《大智度论》中关于佛法的修行曾这样指示说:「智目行足」,有智没有行,是跛者;有行没有智,是盲人。不管是跛者、盲人,都不能够行路。如果盲人背跛者,则智的目加上行的足才能够相助前进。好比有了进财、戒财、舍财,没有这个智慧的目,也不能够前进的。
7.惭财
惭财,就是惭愧。 《集论》中解释说:「惭者,于诸过恶,自羞为体;愧者,于诸过恶,羞他为体。」没有惭愧的心,则不能入道。《佛遗教经》中说:「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没有比得上感觉惭愧的心再善美的了。这种心生起,实在可喜。如果惭耻的心生起,则恭敬的、礼貌的心也就生起,而信心也跟着生起了。做一个人假使没有惭耻的心生起,那实在是很可怜的。惭耻的心,才是佛性,因有了这种心,就能够切实的去实践智慧、信仰、道德。
以上七种,叫做七圣财。这种教法,依据诸经,有很多不同的解说,在你想要获得这七种圣财,进入佛道修行的时候,如果忽然一阵黑风吹来,这黑风,即是无明烦恼的迷风,或是一切魔障的恶风。你若没有坚定不移的心,那么你要说:「我真傻瓜!上当了!」「学佛有什么用呢?」「就算得了这种修行吧,也不中用。」对信心起了怀疑,对于精进生了怠念,对于戒律而去毁犯,胡作妄为,都将随此而起;对于舍又执取了,对于慧又愚痴了,对于惭又没有耻了,把可以进入大道的心,导向惊涛骇浪之中,漂流到罗刹鬼国去了。
「罗刹鬼」是梵语,此云「食人鬼」,即是能吃人的鬼。
「船舫」的「舫」是两个并合起来的船叫舫,一般都说是船。这是将色心合而为一,以此喻人的身体。现在这船给狂风吹得歪斜,像是极其危险的样子,这是无明烦恼的迷风,在心中掀起贪瞋痴三毒的波浪,这即是恶鬼罗刹之心。假若在这时候有一个人,生起「南无观世音菩萨」与「平等大慈」的心念,那无明烦恼的狂风就将停息,贪瞋痴的三毒波浪就将平静,而得解脱这个苦难。所以说:「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
这是第四刀难。
作者:
acarewang
时间:
10.7.2008 23:35
若人面临到伤害或杀害的时候,能称念观音的圣号,那个刀或杖就会一段一段的折坏,既不能打,又不能杀。这个刀杖也决不是指的有形的刀杖,而是指害人的骄慢瞋恚之心。骄是自高自大,慢是恃己凌他。赞自己,谤他人,对比我好的人,不由自主的生起妒忌,这就是刀。瞋是怒目,恚是怒心,这种忿怒的心,就是打人的杖。如果他人以这种心来压迫我,而我却以慈悲心去对待他,那他的刀杖,自然就等于断坏,不能发生作用了。
所以佛说:「虽以一夫能胜千敌,不如在未胜之前忍辱。」又说:「若以争止争,终不能止,唯有能忍,方可止争。」
江苏江都地方,有一个老太太王氏,在年轻的时候就茹素学佛,信奉观世音菩萨非常虔诚。十八岁的时候,嫁给刘文藻为妻,生了三子一女。后来文藻死去,她独自把子女抚育成人,为长男娶了媳妇霍氏。霍氏自从入门以后,气势凌人,骄横傲慢,常常目无尊长,轻侮王氏。王氏以观音的悲心为心,毫不为意。反而温言奖誉,备至推崇。有一天,邻人看不过去,向王老太太说:
「妳的儿媳,怎么对妳毫无孝敬之心?」
「我家的儿媳非常贤良,她并没有不孝敬我的地方。」
霍氏偷偷的在房外听到婆婆王氏的话后,生大惭愧,非常懊恼!从此,她那像刀剑似的心,就为婆婆的这种忍的柔软妙方而折断了。
这种忍是从什么生起的呢?是从平等大悲的一念心中所生起的。 《法华经》中有一位常不轻菩萨,当他见到人的时候,必定要说:「我不敢轻慢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你即使如何的斥骂他,诽谤他,他还是向你说:「我不敢轻慢汝等。」
有时,众人或以杖木瓦石掷打,他还是高声的说:「我不敢轻慢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因为他常说这种话,所以众人都喊他为「常不轻」。
「汝等皆当作佛」的这句话,这是对于别人人格的尊重,能够尊重别人的人格,自然就不会对人生起骄慢瞋恚之心。当知这位菩萨,就是释迦牟尼佛,他以此警觉一切众生。
平等的慈心,就是观音的心,如果有这种心,别人怎么能够加诸刀杖呢?以这种平等大悲的心,愿意把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都施给一切众生,那个生死之苦,在他的眼目中,自然是无所谓的了。
「平等大悲」,是我们所行的道,唯有这个道,才是永远的正道。为着这个道,我们应该很欢喜的把生命贡献给他。
能体会这永远大道的,是大智慧,从大智慧迸出大慈悲,以至从大慈悲奋起大勇猛的心。
有大智慧,即能通达诸法实相的道理,如能通达诸法实相的道理,则生死如同大海中涌来涌去的波浪,是一切因缘和合的假谛。波浪在大海中虽然涌来涌去,可是,大海中的水,一滴没有增加,一滴也没有减少,而且波不离水,水不离波。就好像觉悟到生死轮回的此身,当体证得不生不灭的涅槃。再没有劳心生死的必要。禅宗把这个称为大死一番的觉悟。
「大死一番」,是洞悉了生死一如,寄托生死于观世音菩萨,心中就会泰然了。这是由于没有他念所致,没有骄慢之心所致。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
这是七难中的第五难。「三千大千国土」,就是宇宙的意义。一个日月所照的为一小世界,集合一千个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集合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集合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总称这大千世界、中千世界、小千世界叫做三千大千世界。把这个定为一佛教化的国土。离开此佛土,中间隔有十万亿佛土的,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佛土,这个十万亿佛土,本应称为无量无边,但因把抽象的观念具体化,所以称为十万亿佛土。此处说一佛的教化区是三千大千世界,这也是把抽象的观念具体化,不必拘泥于确定的数目。
「夜叉」是梵语,此云「轻捷」。 「罗刹」,亦是梵语,此云「可畏」。这两者都是同属鬼神的一类。一瞬之间,能飞几千万里。
夜叉、罗刹既都是恶鬼,若从害世毒人的意义上去看,我们这个世界上就充满了夜叉和罗刹。这个夜叉罗刹是说的什么呢?即是一切的诱惑。女色啦,金钱啦,权力啦,名位啦……一切的一切都是诱惑我们的夜叉罗刹。实在数之不尽。
像夜叉罗刹似的诱惑,又从什么地方生起的呢?推究的结果,仍是从我们的烦恼妄想而生的。烦恼虽说是八万四千,而实际上,也许不只这个数目。
我们若把八万四千烦恼看作土匪,则夜叉罗刹,应是百万土匪军中的大将,也就是指的贪瞋痴三毒,而这百万土匪军中的最高统帅,就是一念的我执。因为有了这些夜叉罗刹,所以有时候侵入了得意洋洋自以为是的念头。土匪终是可怕的东西,若能除却一念我执,进入无我的境界,则什么都可不必恐怖了。但是,以我们的力量,捉拿不住匪军中的我执统帅,所以八万四千土匪的烦恼鬼,都来扰害我们了。因为我们有迷妄,所以被纷扰得就不能够一心了。
《超日月三昧经》中说:
「魔有四子,一、身魔,二、欲尘魔,三、死魔,四、天魔。例如两木相钻,则能生火,还烧其木。火不从水出,不从风出,不从地出,四魔亦复如此,皆从心生,不从外来。譬如画师作像,因缘和合,随手成事,虽有彩有板有笔,但画师不画,则不能为像,百魔亦复如是。己心坚固,而不生起,则无四魔。」
《超日月三昧经》中所说的四魔,不过是把天地间布满了的恶鬼罗刹分为四类,这四类虽说是魔王,只要心能坚固,则魔王即不能生。想要坚固这个心,不外把一念安住于平等的慈悲,不外委任能够通达诸法实相的智慧,不再执着因缘和合的假我为实有。如果能以这个意义一心称念观音名号的人,是诸恶鬼不能以恶眼视之,那里还能再加毒害呢?
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钮械枷锁,检系其身,称念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
这是七难中的第六囚难。
「杻械枷锁」,杻是手镣,械是脚杻,枷是头上套的枷,锁是缚在身上的锁。 「检系」,检叫封检,系是系缚。意思是:杻械枷锁,能够封固五体,拘束人的自由。
这段文是说,不论你有罪被缚了,或是无罪被缚了,由于你称念观音圣号的力量,杻械枷锁就能断坏了。从事的方面去解释,和所说观音冥益的其他六难相同,可是,从理的方面说,什么人缚你?这个杻械枷锁不外是自己系缚自己而已。
自己觉得有罪了,因为这种罪而自己感到苦闷烦恼,不能够得到自由的境地;或是自己什么坏事都没有做,而仍有这样的痛苦来逼迫我,因此怨天尤人,这种责备他人之苦,不是陷于自绳自缚吗?
其他还有名誉的杻、利益的械、恩爱的枷、我执的锁,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束缚着我们。如希望有好的名誉,而不能得到;想要得到利益,又不能如愿;为了恩爱而踌躇;为了我执而被囚。像这样存有和罪囚同样忧心的人,即使他有多么好的目的,不管他有多少的财产、多高的地位、多好的名誉,他也不能够体会到人生的乐趣。
前人有一句话「不要名,不要钱,不要命,不是这样不能够做出大事来。」名利、金钱、生命都不要的人,那是太少了!大多数的人,为了金钱而缚了身体,为了名誉而缺义理舍人情;为了惜命的结果,而变成一个卑怯的人;这些人都是自绳自缚,怎样也找不出办法来。这都是由于平时不能正曲直,明邪正,不存一种公平的心所致。
但是,我们若能住于观音菩萨的心中,断我执的锁,以一视平等的心,就会知道:名利,本来是因缘和合的假名;生死,本来是变化的现象。如果为我这种智慧之光所照,则系缚自然解脱,自然能够得到自由自在,没有什么人来系缚我,所系缚我的不外是自己。
就算真被系缚了,而有了这位观音菩萨的心,也没有什么不自由之处。
唐朝的智觉禅师,未出家的时候,曾做过太守,可是他做太守的时候,适逢到饥馑之年,在他辖下的人民,即将要到饿死的时候,他实在不忍心看下去,自己就开了公家仓库尽量的拿出米来救济那些饿着肚子的灾民。可是不管你是一州的太守,如果不奉准中央政府的命令,自己任意的开了官仓,那是有很大的罪的。因此他终于获罪被缚了。圣旨下来,要把他解往国都,以便名正典刑。
然而,禅师事先已觉悟到他这样做,将会送命,所以一点也不觉得恐怖,甘心愿意承当。唐天子早知禅师的为人,闻得有这件事,也想到这当中必定有什么隐情,就谕其属下,看禅师有什么异常的言行,要奏知他。
到了临刑的一天,把禅师从牢狱中拉出来,到了举刀斩首的时候,禅师面色一点不变,反而莞尔而言:「将此一命,布施众生!」
官吏见了这样的情形,立刻收刀,把这情形报闻天子。不久,圣旨下来,要仔细的再行讯问,禅师也就照实在的情形回答了。
作者:
acarewang
时间:
10.7.2008 23:36
禅师的这种行为,是慈悲的行为,完全从大悲的心中流出,一点瑕疵都没有。情愿牺牲一己生命,而救众生于饥馑,这种行为的确非常伟大!然而国家的法律,又不能徇情,因此就免死而使其出家,这就是后来的智觉禅师。
禅师的确可以说是观音的权化,由此可以看出,大悲的心是能够除有形的束缚,像这样的例子,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哩!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这是七难中最后的贼难。
三千大千世界,和前面说的宇宙相同,三千大千世界在我一心,一心之中又充满了怨贼。
王阳明说:「破山中之贼易,擒心中之贼难。」心中的贼,神通广大,变化自如,可以上天,可以入地,想要捕捉也不容易捕捉。无论他是什么人,要想捕捉心中的贼,就如捕捉盗贼那样的话,那他可说是大丈夫。但是,你真要捕捉偷东西的盗贼,那你必须要知道生命的危险,因为你捕捉他,他必定要拼命的向你抵抗。捕捉外面的盗贼,尚且这样的困难,捕捉比那盗贼更厉害的无形的心中之贼,可知是更不容易了,然而,如体会到观音的平等悲心,这个贼也就容易捕捉了。
过去有一位空也上人,赶路的时候遇到了盗贼,上人见到了,从悲心中不觉流出了眼泪,那些大盗见了上人的样子都对他嘲笑说:
「真是一个太没有道行的出家人!」
「不!」空也上人回答:「老僧并非为可惜我的财宝而悲,我想到像你们这样的人,有着比平常人优异的身体,世间上可做的事情很多,不知你们作了什么恶因,而现在来做盗贼,以加重自己的罪业。我想到你们将来要受报应的可怕,所以我不觉的就流泪了。」
空也上人说后,眼泪还是潸潸的流着,这种悲心,竟然感动了大盗,后来,他们都拜空也上人为师,做了空也上人的弟子。
又有一个恒顺和尚,也有着一段像这样的故事:
有一天,和尚住的地方,进来了一个贼。
「把钱拿出来!」贼说时将大刀一闪。
和尚不把他的刀看在眼内。
「好!好!」
和尚说后,尽量地把钱拿出来给他,贼将和尚拿出的钱藏在怀中后,就悄悄地要向外面走,正在这个时候:
「等一会!」和尚忽又这样的喊着他。
贼停住了脚步。
「你向别人要了东西,不说一声谢谢就要走了,有这样的道理吗?这笔钱本来是我要奉给本师释迦牟尼世尊的,只要你去向本尊说声谢谢就可以了。 」
「谢谢!」
贼说了一声就走了。
不久以后,那个贼又在别处犯案被捕了,他招认说是还偷了和尚的钱,警官把他带去见和尚,和尚见了很快的就说:
「不错,在某月某日的夜间,有一个男人进来,说要我给他钱,所以我就给他钱。这个并不是他偷的,是我自己愿意给的,这有什么证据呢?记得当他出去的时候,还讲了一声谢谢才走的。」
警官听了和尚的话,就说:
「和尚的意思是要救这盗贼,可是他在别处偷了好多次,获罪太大,不能够再让他逃了。」
和尚听了警官的话以后,走上前去握住贼的手,流泪说道:
「我本是很穷困的,已经把所有的钱都给你,甚至叫你向本尊谢谢,那知我的诚意不足,不能感动你,令你再到别处偷东西。」
这个贼听了一言不发,羞愧满面。
贼在牢狱之中,仍然不能够忘记和尚的话,出狱后,他跑到和尚那里忏悔,从此,他改邪归正,努力做了好人。
这是慈悲的感化,本段经文表示的就是这种意思。怨贼,怨是夺命的人,贼是夺财的人。
好比有一个商主,带领了很多的商人,拿了金银珍宝的东西,经过怨贼所居的崄峻山路,山,好比就是五蕴山,五蕴是色、受、想、行、识和合的生命体;换一句话说,就是我。我见的山中,集合有八万四千的怨贼--烦恼。
「商主」,就是第八识的心王--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梵语,中国译为「藏」,是含藏一切种子之意,也就是一切心的主体。
前七识从阿赖耶生。随从这些心王,为心王之所有的,叫做心所。心王、心所等,共有九十四法,是属于有为法,另加六种无为法,就叫唯识百法。上面所说的诸商人,就是指这心、心所法的作用而言。
阿赖即心的动作之本,从它向外活动的方面说:有眼、耳、鼻、舌、身的五识。这五识是接受外部刺激而有所认识的。他所认识的对象,是色、声、香、味、触。即是眼观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感触。从它的内在活动方面说,这五种总合的,就是第六意识的作用,意识的对象是叫法。更就它的潜在而向内妄执为我的,叫末那识。
这个心,持有可成佛的宝,也持有堕于迷的贼。故其根本的阿赖耶识是含有觉和不觉的二义。因此,在我们的心中,以持宝和怨贼为喻。
其中若有一人,任它环境是多么多么的险恶,一点也不要骇怕,不管烦恼怨贼是如何的多,只要自己体得观音平等大悲的心,以无我讨伐我执,以慈悲摈弃贪欲,以勇猛降伏瞋恚,以智慧照破愚痴。果能如此,则烦恼的怨贼就会逃去,险峻的山路,也能安全的走过。从这个意义,我们可以知道,观音菩萨确能使我们不畏,所以说能施给我们无畏。
以上所说的七难,到此已经说完了。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这是七难的结文。
「摩诃萨」是「摩诃薩埵」的略语,「摩诃」是「大」,「薩埵」是「有情」或「众生」,「摩诃薩埵」合称是「大众生」,大众生即是于诸众生中第一最上的意思。
摩诃萨又可称为大菩萨,此处就是用来更进一步尊称观世音菩萨。巍巍是形容山的高大,此处是指观世音菩萨威神之力有如巍峨的高山。
作者:
acarewang
时间:
10.7.2008 23:37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前面讲的七难,是从外境来的;这里讲的三毒,是从内部来的。
三毒:就是贪欲、瞋恚、愚痴。这个三毒都是毒害我们身心的东西,而贪欲中最甚的莫过于淫欲,什么都比不上淫欲再能毒害我人的身心。淫欲,就是普通所讲的性欲。
性欲,若从生存的意义上去讲,是必要的本能。这不单限于人类,一切的生物,都靠此传宗接代,才能不断的延续生存下去。由此看来,是不能去否定性欲的。所以从道德上说,夫妇间的关系,是人伦的大道。正当的性欲,不是不可以的,不过,越出性欲关系的轨道以外,就于身心有害了。而且,社会风气上影响所及,其害是不堪设想。性欲的道德,在佛教中,分邪淫与不邪淫两种:不邪淫,是正当的夫妇关系,是可行的性行为;邪淫,是不正当的性欲,也就是不应有的性行为。
佛在戒律中,指示这个问题,非常的详尽,性行为在非时、非处、非支、非量的情形之下,是禁止的。非时,是不应该的时候;非处,不是应行的场所;非支,不是生殖机能的交接;非量,是淫欲过度,所谓的荒淫。
《萨遮尼干子经》说:「自妻不生足,好淫他妇女,是人不惭愧,受苦常不乐。」
这是指示应该要遵守一夫一妇的道理。
佛教中指示做人的方法,就是应行的身三、口四、意三的十善。身三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四是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意三是不悭贪、不瞋恚、不邪见。由此可见不邪淫的重要。
淫欲是可怕的,魏文帝<遏欲文>说:
「首恶莫如色欲,易犯多是邪淫。」
「拔山盖世之雄,坐此而亡国丧身;绣口锦心之士,以之而败节堕名。始为一念之差,遂致毕生莫赎。」
「芙蓉白面,带肉骷髅;美艳红妆,乃杀人之利器。纵对如玉如花之貌,常存若姊若妹之心。未行者,谨防失足;已行者,及早回头。」
《四十二章经》说:
「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男子对于妇人的存心,这是最适切不过的了。如果女人也作如此想,一切男子我应看为如父、如兄、如弟、如子,也就能够灭却淫欲的心。
所以「若有众生多于淫欲」的心生起,常念观世音菩萨,那就不会忘记观世音菩萨的智慧、慈悲、勇猛的心了。对上不失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的敬意;对下常存一切众生是我子我女的观念,则一切淫欲之念,定会烟消雾散了。
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
「瞋」,是狰狞忿怒的样子,「恚」,是心中存在的忿恨;其害之大,前面已说了很多。
《佛遗教经》说:「劫功德贼,无过瞋恚。」
《法句经》上说:「能制自恚,如制奔车;善为御心,去暗入明。」
在《百喻经》上,有一段关于瞋恚的故事,是很有趣的:
有一个地方,集合了很多的人在批评一个人,他们都在批评着某一个人:
「那个人虽有德行,却有两个缺点,一是容易发怒,二是行动轻躁。」
大家都是这样的批评着,恰巧这些话被那个人听到了,他从后门外走来:
「你们在说什么?」
那个人这样讲了以后,就把批评他的那个人摔倒在地上。
「为什么要如此粗暴?」大家都这样责问他。
「俺什么时候容易发怒?什么时候行动轻躁?我本来不是这样,你们乱批评,所以非打你们不成!」
这样一说,旁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容易发怒的人,他虽自己说不会怒的,可是,易怒到底是人之常情,要压制是不能够的。
又《百喻经》上有一段同样意思的故事。
某一个地方,有一个池塘,里面的水干涸了,有两只雁见到一只龟吃不到水而苦得很,雁就向龟说道:
「龟呀!你可以衔一根树枝,我们衔着树枝的两端飞起来,把你带到有水的地方去。可是,你可千万不能讲话呀!」
那个龟听了,就衔了一根树枝,两只雁则衔了树枝两端飞起来了。当他们经过一座村庄的时候,下面村庄上的小孩子看了都说:
「喔唷!龟被雁衔去了!」
龟听了这句话后,忽然大怒起来:
「你们知道些什么事?」
话刚出口,龟就跌落到地上死了。
我们瞋恚的根本,就是由我执而起,不肯输给人家的缘故。
瞋,是有对方的,向人冲动生起的一种恶性情感,但对方不一定同样的生起瞋。只要悟到没有对方,则瞋的烦恼自然也就消失了。常念观世音,知道根境是一。能够根境圆通,就没有我与对方,则瞋怒也就不会生起,更没有忍耐的必要。如果一心称名,常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就是想瞋也瞋不起来了。
佛在《杂宝藏经》中,有这样戒瞋恚的话:
「得胜增怨,负时增忧;不争胜负,其乐第一!」
不争胜负,是安住在自他平等的观念之上,是战胜了瞋恚的心。这个自他平等的观念,可说是观世音菩萨所示,在你发怒时,如果诚心称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则心能安住于慈忍,不起憎恶,瞋恚也就消失了。
过去有一位将军,器量非常的狭小,有一点小事,就对部下发脾气,他的夫人也没有办法,以此引为很大的苦恼。然而这位将军对于佛教倒是非常信仰,他虽然称诵佛菩萨的圣号,但又对于称念佛菩萨的功德,能得光明遍照,触光柔软的法乐利益,有点怀疑。可是,有一天早晨,他的夫人为了一点小事不称他的意,他就带了瞋恚的心,到佛前去称念佛菩萨的圣号。当他开口称念的时候,忽然觉得过去器量小与浅见是不对的,往昔皆非的心,不觉油然而生。同时,心地平和,被欢喜之光所照,他心下才恍然明白,这就是光明遍照、触光柔软的法乐。
这种境界,就是常念恭敬,便得离瞋的现益。
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这是三毒中的第三愚痴。
愚痴是智慧的反面,能把智慧的光明盖覆而成无明。经上说愚痴能增长三毒,也是一切凡夫的生死根本,是八万四千烦恼的根源。愚痴增长便成邪见,从邪见遂受畜生的果报。
爱欲拿水来比喻,瞋恚拿火来比喻,这都是从有形的上面来说明。愚痴可以拿风来比喻,因为智慧的大海,给愚痴的风吹得昏昧了。
见惑有两种:一是从智识上起的见惑;一是不明白道理的愚痴,或虽然明白道理,而不以为然的感情上生起的见惑。见惑是不明白诸法实相的大乘道理,不知有生就有死,这是万物变化的法则,那个只是现象上的事情。或不了解本体上是不生不灭的,或否认那些现象变化上所显的因果法,而拨无因果说善因善果,恶因恶果,没有这样的事。你看我忠实而贫穷,他不忠实可成为富翁;自己孝顺养亲而常生病,那些不孝顺养亲的反而常健康,所以说因果,总是废话。世界上持这种见解的人很多,皆源于不知因果的道理。忠直与孝顺,是道德上的因果;富贵与贫穷,是经济上的因果;生病与不生病,是卫生上的因果;就算他是一个忠直的人,而他只乱花钱,不会赚钱,自然就会贫乏;至于那不孝顺的儿女,因他注意卫生,身体就会健康。这是很容易明白的事实,混同因果来谈,这就是从见惑生出的愚痴。
说起因果,不从过去、现在、未来去考察,光看目前的事实来断定是不正确的。
道理是明白了,而不知道何以成为这个道理的是思惑,这也可以说为愚痴。好比,世间上的人,如果有一个是他的亲人死了,他马上就会哭起来,因为死了,所以认为是可悲的事,何以不认为他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呢?假使这样想,岂不是不会悲伤了吗?这就是不能忘记情执,也就是基于思惑的愚痴。见惑的这一方面,如果明白了原来如此的道理后,则容易断除;可是在思惑那方面,就很不容易断除了。就是知道了这是对的,后来又生起「可是……或虽说是这样……」等愚痴来,这就是一种执着。如果用观音菩萨的智慧来观照,去了这个迷惑,则愚痴自然就会消除了。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这是以上所讲的三毒结文。释尊再把听众中所发问的代表无尽意的名字呼出来告诉他:观世音饶益一切众生,能令众生远离如刚才所说的淫欲、瞋恚、愚痴等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所以众生应一心称念。
外面来的七难是小难,而内在生起的三毒才是大难。把这个大难的淫欲转为慈悲,瞋恚转为勇猛,愚痴转为智慧;以这个慈悲、勇猛、智慧之力饶益一切众生谓之大威神力。
作者:
acarewang
时间:
10.7.2008 23:38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
冥益的第三章是二求愿。
「供养」,是进供资养之义。有三种供养:
1.庄严堂舍,恭敬供养。
2.读经礼佛,修行供养。
3.饮食衣服,利益供养。
本文中有一句叫「福德智慧」:
「福」是有形之德,即身上衣食住之德。
「德」是无形之德,即心具圆成之德。
「智」是慧之体,即向慧选择判断之力。
「慧」是智之用,判别善恶邪正的功用。
照这段经文读来,若有女人,欲生男孩,许愿观世音,即能生漂亮的男孩;欲生女孩,许愿观世音,亦能生美丽的女孩。本文不外说的这种利益。男,是标示智慧;女,是标示慈悲。如欲求清净智慧,以诚心、诚意,礼拜供养观世音,通达观世音所通达的诸法实相之理,把这个尊敬、确信建立起来,即能得到圆满的真智、平等的大慈悲。如果欲得大慈悲,当常以观世音的心为心,永不远离的精进下去,则自然会生起受人尊敬的慈悲心。如果身口意合而为一的礼拜供养,则观世音也就不会离开自己。
在一心称念观世音的时候,天地万物成为一位观世音,自己与观世音之间,没有区别,没有障碍,当此之时,观世音的大智慧、大慈悲、大勇猛,在自己也能显现了。
演法禅师把这段经文作为一种胎教。那就是求子的女人,把心归向大智慧、大慈悲的观世音,驱除种种的迷妄,远离一切的邪见,由此,如果是生男孩,则是福德智慧圆满;如果是生女孩,则是端正有相,受人爱敬。这段经文,除了神秘的灵验冥益之外,也可这样从现实的方面解释。
尤其这「宿植德本」,是说宿世的善业,显现于现世成为德本,而能使人爱敬。所以在佛教中,所谓生前宿世(过去)以及从生至死(现在)死了以后(未来),通于因果关系,所以此「宿植德本」是从生前的过去善因,成为现在的善果。孩子在母亲胎内,在未生以前,那个将要做母亲的女人,如果心理及行为端正,则不单是胎内之教,依遗传的道理来讲,所生孩子的肉体与精神都有影响,所以应该特别注意这段经文。
根据这段经文中所说,在男的方面,有福德智慧,在女的方面,是端正有相。这是因为:女的在姿容方面比男的重要,所以略去福德智慧;在男的方面略去端正有相。其实,福德智慧是指的心,端正有相是指的身,这二者都应具求的。
福,以有形之幸事为主;德,是无形的心行。在世间上,有的是有福而少德的人,虽然有很多金钱,但还令人讨厌的;有德而无福的人,虽然是很正直,但还是诸多不幸的。
现在所希望的是有福有德,并且要有智慧,就是有钱有人望再要加上贤德。端正有相,是指的美好姿容,这里应注意端正二字,限制行为谓之端,因为在佛教中,是不光取姿容的,好比《玉耶经》中说:「女人容貌端正者不名美人,唯心行端正,受人爱敬者,名为美人!」因此,所谓美人,不光是美好窈窕庄重的姿容,而更重要的是端正、贞静、幽娴的心行。释尊讲到此处,又告诉无尽意说:「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
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
以这一句,收结前文。因有众生,恐持名无功,所以再说若有众生,恭敬礼拜,则功不唐捐。唐捐是虚费的意思,功不唐捐,即是功不虚发。
七难以下,皆是说明身口意三业的观世音的冥益,起初七难是从外来的,所以在口称诵观世音菩萨;三毒是从内起的,所以在心常常观想忆念观世音菩萨;二求愿是身求,显示身行恭敬礼拜。此即把身口意三业一致相应,由此而能受冥护的利益。
作者:
acarewang
时间:
10.7.2008 23:38
「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这一段无需特别说明其中意思,就是表明前面所说的观世音菩萨的冥益,是真实不虚的,是一定能够得到的,并不是空而不实的。所以一切众生都应该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这并不是像供了木头做的牌子,拿了纸上画的符咒,就算数的。
然而,你供了木造的牌子,拿了纸画的符咒,就能安心了,所以并不能说不好,但从根本上讲,应该要在深心之中,受持观世音菩萨的智慧、慈悲、勇猛的三德,令其不失,这才是要紧的!
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功德究竟有多少呢?我们看释尊的比喻就可知道。
释尊向无尽意菩萨问道:
「如果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的名号,一直到他死的时候,他都是热心的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那么,这个善男子或是善女人的功德,是多呢?还是少呢?」
「那个功德太多了,世尊!」无尽意恭敬的回答着。
释尊听后,复又说道:
「如果再有一个人,只一时受持观音菩萨的名号,并非是一生的受持,在那一时,能受持礼拜供养,则与先前终身礼拜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的功德相同,一点没有两样。这种功德,在百千万亿劫的漫长时间中,是没有穷尽的。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功德,就有这么的多,这么的大!」
上文所说的六十二亿,是形容数目的多,言其多至数不穷尽,与无量无数相同。
在佛教中,无论说什么数目,必定都是有所根据的,如同说是六十二亿,或是多少亿,都是有它的定义。六十二亿的六字,就是指的组织宇宙万象的地、水、火、风、空、识的六大。在这六大中,地水火风空是色,识是心,即相当于心与色、主观与客观、物质与精神。可是这个再加上恒河(即印度的大河殊伽河)沙那么多的数目,所以可以解为无量无数的菩萨。
一个是终身对那无量无数的菩萨礼拜供养,一个只有一时对观世音菩萨的礼拜供养,说这两种功德相同,这实在是大乘实教的妙旨。
在大乘实教中,是说万物一体,万物相关,显示了一多不二之理。一与多,相容相入,举一即含一切,举一切即含一,所以在《华严经》里,甚至于观察一尘之中,即括尽法界。虽然说是桌上的一粒灰尘,如果要找他的由来,就是集合了一切万物的力量才能落到桌上的。这一粒灰尘,如果是由纸屑而生,则纸与尘不能离开了关系,再来进一步的探求,纸是楮木制造的,则制这个楮木的机械,工作的人员,养活那些工作人员的衣食住,都是有密切的不能离开的关系。衣食住从何而来?那又不能离开供给衣食住的世界上一切的人,还有,产生这些资料的土地,与热和光的太阳,如果缺了一个,这个尘都不能做成。
所以说,一中含多,多中含一。一与多是表里的关系,并没有特别的两样。照这样看,供养观世音菩萨,与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的菩萨,其功德相等,当然是没有什么可疑惑的了。
尽形的长,与一时的短,仔细的想来,也没有什么不同。
本来说多少、长短、远近、大小,都是比较上的说法,是相对的。在绝对的境地看来,并没有像多少、长短、大小、远近的分别。都是浑然地融合,不能够分开,完全是平等一如的。
说到观世音菩萨的时候,一切诸佛菩萨皆在其中,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皆可看作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从主观方面来讲,已如前面所说,人人都是一个观自在,那个数目实在是无量无边,可是,又都同一尊观世音,所以并不可以用多少、长短来比较。
佛说这个道理时:
「无尽意!」释尊又招呼代表一切众生发问的无尽意:「人人都要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如能受持,就可以『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这是冥益的结文。
在文中显示,供养一切菩萨的功德,摄于供养观世音菩萨,把无量菩萨的名号,摄归观世音菩萨名号,这就是宗教的信仰应该归于一致,能住心于一,就不会迷惑。同时,由这一致的心,能引发出慈悲、智慧、勇猛的活动来,可以脱离一切的危难,充实一切的希望。
至于分心杂念,则心成为散乱,不能够得到真正的安住地,所以,一心不二,才是主要之道。
关于这个,有这么一段有趣的话:
过去有两个人:一个人信仰很多的神仙,在他的袋子中放着好多神仙的名号或符咒;另一个人,只信仰观世音菩萨,他的袋子中,也放着观世音的名号。
有这么一个时候,两个人走在路上,不意的,路旁跳出一个凶汉来,向他二人连砍了几刀,一个人被砍伤了一点,另一个人则一点伤都没有。那个没有被砍伤的人,打开了袋子来看,见到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被刀切断了一点,这个一定是因为他信仰观世音,观世音庇佑他而以身代替的,他从此更加信仰观世音。被砍伤了的那个人,心中大不高兴,喋喋不休的说:
「我的信心比那个男子一点都不差,我是这样热忱的信仰,神仙的木牌和符咒,放了很多在我的袋子里,怎么就一点都不保护我呢?」
那个被砍伤了的人,正在满肚子懊恼时,袋子里的神仙忽然说话了:
「真对不起你!我们并不是不想帮你的忙,可是你袋子中的神仙很多,如果在其他神仙之前保护你是很失礼的。当你危险的时候,我们请天帝来救你,他又推请元始天尊,元始天尊又推请妈祖,妈祖又推请北斗星君,正在这样推让的时候,你就被砍伤了。那个人的袋子中因为只有一尊观世音菩萨,所以很快的就救了他。」
这真是一段很有趣的话。如果我们信仰一致,方能得到所求。如果说是不信仰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而去信仰其他很多的神仙,那种不纯洁的信仰,是不能达到信仰宗教的目的。
作者:
acarewang
时间:
10.7.2008 23:39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前面的开头,是起问关于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和因缘,释尊的回答是称名、常念、礼拜,就可以得到感应,所以那是称冥益。这段是无尽意菩萨问起关于观世音菩萨的身口意三业的事。
这个身口意三业,是说些什么事呢?这是从有形的现象上去说。譬如,释尊回答:「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这就称为显益。因为观世音菩萨的权化,所以与前面所讲的无大区别。
这里无尽意发问的主旨,分为三点要义:
第一、问观世音菩萨,是怎样来这个娑婆世界?是怎样的现身?
「娑婆世界」的「娑婆」是梵语,译为华语叫「忍土」。 《悲华经》中解释说:「名娑婆者,此诸众生,受是三毒,及诸烦恼,能忍斯恶,故名忍土。」释迦世尊,所以垂瘗应现于娑婆教化,就是要令众生解脱此土的苦恼。
第二、再问观世音菩萨的口业,是如何为众生演说妙法?
第三、再仰问观世音菩萨的意业,度众生的方便之力,究竟是怎么样?
这里所说的「方便」,方是方法,便是适宜。济度众生,要用适宜的方法,称之「方便」。这并不是指世俗上所用的虚伪欺骗,叫做「方便」。在《法华文句》中,有三种意义解释「方便」:
1.方是法,便是用,随顺众生的心意,用种种的方法来教示他。
2.方便是门,以这个方便而能引入佛门之义。或是随众生心意,或是随自己意,以种种方便教示众生。
3.方是秘,便是妙,不敢猜测他意,照自己的意思说法而令他得益。
随他的意,随自己的意,或两者兼用,用这样的方法济度众生,指的是方便之力。
现在问:观世音菩萨究竟以什么方便之力,在娑婆世界,教化众生呢?
关于这个问题,释尊答以现三十三身,十九说法。三十三身中即含有十九说法,十九说法亦即是三十三身的示现。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
佛回答无尽意菩萨的问话:「娑婆世界上,如果有众生应该要用佛身来济度的话,则观世音菩萨,就显佛身为他说法。」这是显示第一以佛身说法。
「得度」,是得到度脱的意思。度同渡,即是从烦恼的此岸,渡到菩提的彼岸,这就是彼岸之义。
至于说到「佛身」,是指什么呢?佛身可以分为三种说法:一、法身,二、报身,三、应化身。
这里所说的佛身,是指为众生的根机而应现的应身。
「法身」,是指宇宙真理的人格化,普及于无穷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没有地方不遍,没有时间所限,即是毗卢遮那佛的法身。
「毗卢遮那」,是遍一切处之义,因取喻太阳光除暗遍明,所以又称为大日如来。
「报身」,是体得宇宙的真理者,与宇宙的真理是一而非二,立于大觉之境。从空间来讲,遍满十方,称为无碍光;从时间来讲,证得永恒的生命,是为无量寿。具有无量光和无量寿的,即和阿弥陀如来同体。
「应身」,为了悲愍浊世的众生,应现到这个娑婆世界来,像降诞、出家、修行、成道、说法的释迦如来一样。无论那一尊佛,都具有此三身,三身即一,是不可以区别的。
拿一个比喻来说,法身恰如医学;研究医学的医师是报身;应用医学来治病,闻药而施行医术的是应身。
现在,观世音菩萨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所以不妨可以这样看:现于此世界说法度众生的释尊,也是观世音菩萨的示现。
以观世音菩萨作为宇宙的真理、慈悲的权化,而释尊的出现,正是显现宇宙的真理、慈悲的权化。关于这一点,就说释迦是观世音,观世音是释迦,我想也是无妨的。
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
「辟支佛」,梵语「毕靱子底迦」,解释为「缘觉」或「独觉」,他不等待他人的辅佐,可以独自的向于解脱之道。所以,在佛未出世以前,或在佛未传教的地方,能够体会部分的宇宙真理,均可把他算在辟支佛中,可以说,希腊的哲人、中国的圣人,皆是辟支佛。
这就是佛教中特长的地方,佛教中并没有非受释尊之教不能解脱的褊狭思想。不等待受释尊教法也能有独觉的。
现在观世音菩萨,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所以,苏格拉底也好,柏拉图也好,孔子也好,耶稣也好,穆罕默德也好,皆可以看为观世音菩萨的应现。
观世音菩萨好似天空中的一轮明月,无论在江、河、洋、海之中,都可以浮现。真理是一个,体现宇宙真理却有不同。所以适应不同的时代或土地而现身教化众生。这是佛教的特色,应该加以发挥的。
当然,这辟支佛是缘觉、但在缘觉当中,也有缘觉的缘觉,缘觉的声闻两种分别。缘觉的缘觉,是没有受释尊之教,能观察生死因缘的道理而悟入的;可是,说到缘觉的声闻,那就必须遇释尊的出世,听闻生死十二因缘才能悟入的。所以,从过去到未来,我们在生死的因缘之中,智慧的眼被眛了,不能见到明朗的真理,就是由无明而生出的行,因行而生起识和分别;这个识与外境连络,就生起名色;这个名色,和外界交涉,生起眼、耳、鼻、舌、身、意的六入;由于这个六入,与外境相触则生触;由触而感受;由受而生爱;由爱而执着即生取;依取而想保持己有;终于感受生与老死之苦。依此生命果,又生起无明,依于无明而有行(业),有行故有苦,有苦故又有惑;如是惑业苦三,如环之无端。
声闻是闻佛之教示而见到苦(苦谛)的根本,是身口意的恶业积集(集谛)而成,只要把这个断灭,即能得悟(灭谛),但是断集证悟,必须修道(道谛)。佛曾说:迷的果是苦,迷的因是集;悟的果是灭,悟的因是道。听闻这个苦集滅道四谛的道理,而开悟的一群众生,叫做声闻,简而言之,即是佛弟子。
佛教的根本思想,就在这四谛。从原始佛教到后期佛教,也即是从小乘到大乘,一切的教典,都从这四谛的开展而来。所以闻佛声,并不一定要生在佛世,亲闻佛声。佛在世,是有佛说法;佛灭后,是有佛的法流传。流传的教法是由随侍佛陀很久亲闻佛声的阿难尊者诵出的经典,各方均有翻译流传,这都是佛陀的法音。
因此,虽是声闻也不一定生在佛陀出世之时。而声闻即是佛弟子,这就是指的从佛教的教法出家修持成道的很多佛的弟子而言。以怎样能够度脱的人,就现那种身而来度脱他。
从这个看法来说,印度的马鸣菩萨、龙树菩萨及达摩祖师;中国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华严宗的贤首国师,净土宗的慧远大师、善导大师;日本的传教大师、弘法大师、日莲上人,均以出家之身而为众生说法,所以亦可称现声闻身。
像这样来说,但这些都是大乘的菩萨,把他们说为声闻,或者不对也不可知。但是这个声闻,有自甘小乘,叫愚法声闻;有进修大乘的,叫广慧声闻。不单如此,就是大乘菩萨,现声闻身可以得度的,即现声闻身,这种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就从这种精神表现出来。
以上的佛身、辟支佛身、声闻身,均是开悟的圣者,所以叫三圣身。
这真是一段很有趣的话。如果我们信仰一致,方能得到所求。如果说是不信仰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而去信仰其他很多的神仙,那种不纯洁的信仰,是不能达到信仰宗教的目的。
作者:
acarewang
时间:
10.7.2008 23:39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
上文已说了三圣身的现身说法,度那所应度的众生,现在是讲现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说法了。对于此处的现身说法,须要从几方面来考察。
认为适宜以梵王身得度的时候,不单是现梵王身,而且要现梵王的心;应以帝释身得度的时候,不单是现帝释身,也要有帝释的心。为了要同化对象,自身现出和对方同样的相,这可以看为菩萨同事摄的运用。
「同事」,是大乘菩萨教化的方便。你是什么样子,他即现同样的形貌教化,和你共处共事,这实在是菩萨的慈悲。
好比母亲想叫幼儿吃东西的时候,连他自己的口在不觉中也会张开来。大乘菩萨因为要教化众生,哀愍护念众生,所以才现身和众生相同。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观世音菩萨要使我们的心成为梵王,或帝释的心,那么,在心里就要反省内顾,使其示现同菩萨一样的大慈悲心,这是在修养上很耐人寻味的!
现在,观世音菩萨示现应化的方便,照前面的说明来看,我们应该时时反省内顾,要见到自己心里的观世音。
「大梵王」或是「帝释天」,是印度自古以来所信仰的对象。如果用佛教的眼光来看,那些都是婆罗门的各种神,由于这些神,而能得到安心立命进入大道的人也不少。所以,在佛教中,决不排斥这些神;不单是不排斥,而且最初信仰这些神,后来归投到佛教的怀抱中来的人也很多。所以就尊那些神为拥护佛教的神。因为那些神,虽不能修养到成佛,但都是在我们凡夫之上。
在佛教中,由于印度古来的传说,说这世界分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修学佛法的目的,就是能超越这三界。三界的第一是欲界,欲界里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的六道。
诸天之中,和我们相距不远的是欲界天,欲界天中有地居天和空居天。
地居天,还没有离地,空居天已经离地。
地居天,根据印度古代的传说,就是由须弥山成立的。「须弥山」的梵语叫「须迷卢」,四方有人所住之处:东方叫弗婆提州,西方叫俱耶尼州,北方叫欝单越州,南方叫阎浮提州。阎浮提州就是我们住的地方。在这须弥山的中腹,有四天王:东方持国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北方是多闻天王。这是欲界的起点。再上去是忉利天,此天在须弥山的顶上,四方各有八天,四八是三十二天,中央有帝释天,把这个合起来,叫做三十三天。
从这里进入空居天,其最下的是夜摩天,其上是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到这里是欲界的终点,共有六天,再上去就叫色界了。
欲界,是还未十分断除欲情,到了色界,就完全没有欲情,那里有十八天。
第一叫做初禅天,这个天中有梵辅天与梵众天,再上去是大梵天。初禅天上去是二禅天,二禅天中亦有三天。二禅天上去是三禅天,三禅天亦有三天。三禅以上是四禅天,四禅天有九天。合共色界有十八天。
色界以上叫无色界,无色界不但是没有欲情,即连肉体也没有,所以无色界的四天,叫做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
这就是三界二十八天。
像这样种种的阶级,可以看作我们在静思熟虑,到达精神闲寂时的阶段。
「天」,在《婆娑论》中说:「光明照耀,故名为天。」佛教讲光明,无论何时都是比喻智慧,所以人间如不昧于欲情,就可运用智慧。四天王的阶级虽尚未舍离欲情,但已经很为稀薄;到了帝释天,肉欲已经没有了,但尚有精神上的爱情。像这样渐渐的再上去就是所谓梵天,是相当于色界的初禅天。因为能离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常生善心,所以叫做梵天。比这梵天更大的称为大梵天。 《楞严经》中说:
「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是人应时能统梵众,为大梵王,如是一类,名大梵天。」
「帝释天」,亦是大善神,在忉利天的中央,是三十二天之主,率领很多的天及人民,守护佛法。
「自在天」,是欲界最上的第六天他化自在天,梵名叫做「婆罗维摩婆奢跋提」。《大智度论》卷九上说:「此天夺他所化,而自娱乐,故言他化自在。」《俱舍颂疏.世间品》卷一说:「他化自在天,于他化中得自在故。」此天就是不要自己乐具变现,而爱下天化作,假他人之乐事,自在游戏,才叫做他化自在天。此天与色界摩醯首罗天(四禅天中大自在天)皆是害正法的魔王天。中有魔王宫殿,因此,常常派遣魔众到我们的世间来;使我们增添了许多的苦难,都是由于这些大恶神。
但是观世音菩萨,不管你是善神、大魔王、帝释天,或者是恶神自在天,都是照常来济度。这可以看出观世音菩萨在世间是善的即以善的诱发,是恶的即以恶的警觉。
所以,菩萨应化的方便,有摄受、折伏二门。或以爱包容摄受,或以力惩戒折伏,欲度众生,这两方面均有必要。光有爱没有力,则难以驯伏;光有力没有爱,则易招反抗。
因此,爱与力、摄受与折伏,都很重要。善神可化的,即可现善神度化;恶神可化的,即现恶神度化。
有一种人,听到别人的善,能够启发自己的善;或是见到别人的恶,容易反省自己的恶;众生的机类很多,所以菩萨的应现也各各不同。
心若清净,智慧涌现出来的觉,这是观世音菩萨化为大梵王示现在自己的心中;心若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悭贪、不瞋恚、不邪见等十善道生起来,这是观世音菩萨现帝释天的教化;心若生起邪念、妄想,昧了自己的智慧,则观世音菩萨现成自在天身令其反省,令我们要这样自觉。这一段说法,是应该思想思想的。
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
前面讲的「自在天」是欲界最顶的第六天,是大恶神;这里讲的「大自在天」是色界的最顶天,亦是大恶神。但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要现身魔王,关于这个问题,维摩居士说是济邪令入佛道。在《维摩经.不思议品》中说:「尔时维摩诘语大迦叶:『仁者,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教化众生,故现作魔王。』」
维摩居士,我们当然可以看作是观世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这段文就是观世音菩萨的说法。观音菩萨现自在天或现大自在天,均如这段《维摩经》所说。观世音菩萨不思议解脱的妙力,不度尽魔界,决不停止,此皆悲愿的发扬。
「大自在天」,梵语叫「摩醯首罗天」,是色界十八天中的第十八天,居色界的最顶,或称色究竟天或是阿迦尼咤天,也叫摩醯首罗天。此天的天主大自在天王,骑三目八臂的白牛,在印度叫他做世界创造的本体,万物造化之主,所以受人崇拜。
现在观世音菩萨的大悲说法的妙音,进入天界去度化。然而,不管是梵天帝释的净界,也不管是自在天大自在天的魔界,这并不是远在天上,而是在我们自己的身上。
「天大将军」,是帝释天的家将,帝释与阿修罗战争时,那个出阵的先锋大力士,就是天大将军,又名「那罗延将军」、「坚固力士」、「露形神」、「金刚力士」。
寺院的山门口有二王,左边的是那罗延坚固力士,右边的是那密遮金刚力士,都叫天大将军。
现在从本文来看,这是观音大勇猛心的示现,其勇猛之德,以天大将军出现,而当守护佛法之任。从大慈、大智与大勇引发的力,这个三德圆满的观音菩萨,真是我们理想中崇信的对象。
「毗沙门」,亦名「毗沙门天」、「毗沙门天主」,梵语的正音是「舍罗拿」,译为「遍闻」、「普闻」、「多闻」。婆罗门的教徒,把他称为财神,是金银财宝的守护神。
此神坐镇在须弥第四层九水精宫。因为管理夜叉罗刹,所以又叫北方多闻天。这是已经皈奉佛教的神,《毗沙门天王经》中,说他们很有福德名闻。真言宗和天台宗,亦很推崇此神。那么,他们的福德是那里来的呢?依据《毗沙门天王经》,为此天王者,得有十种福。这十种福是:一、无尽福,二、长命福,三、眷属福,以上是布施的德果;四、善识福,这是持戒的德果;五、敬爱福,这是忍辱的德果;六、是胜军福,七、是田雷福,八、是蚕食福,这是精进的德果;九、是佛果福,这是禅定的德果;十、是智慧福,这是从禅定而放出的智慧之光。
依这看来,毗沙门天的福,决不是从外来的。是依六波罗蜜而修的菩萨大行,自然应得的果报。所以无论是什么人,只要修六度之行,就能给你这十种福。
此十种福中,第一为无尽福,又称知足福,乃常知足之福。一个人的知足是最重要的。
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
「小王」,是别于前面所讲的梵天、帝释、毗沙门等的诸天王,这是人间的王,所以称为「小王」,又可称为「粟散王」。
「粟散王」,是说小王之多,多如粟散,或是小王统领的国土,名粟散国,因为与天部的大宇宙相比较,其小犹如大地上散的一粟,其王即名叫「粟散王」。
对于天部的王称天王,人间的王称人王。在人王之中,大国的王又称大王,小国的王又称小王。或是大王又称父王,小王又称太子。总之无论是大王、小王,总是支配人民者。
《首楞严经》说:「若诸众生,乐为人王,我于彼前,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作者:
acarewang
时间:
10.7.2008 23:40
这就是那些统治者,支配者的国王,以大勇猛、大智慧来教化人民之义。照这个意思说来,古来的圣主明君,都可说是观音的现身,所以有人赞叹圣明君主说是观世音菩萨的现身:
敬礼救世观世音,传灯东方粟散王,
驾从西方来诞生,演说妙法度众生。
如果说小王是圣主明君,像印度的阿育王,中国的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清顺治帝,都是佛教忠实的护法者,都可看作是观世音的现身。如果说小王是太子之义,正如中国的梁之昭明太子,日本的圣德太子,弘扬佛法,不遗余力,亦可谓观世音菩萨的化现。
在《心地观经》上说,国的支配者,必须具有十德,这十德是说的:
1.能照:以智慧眼,照世界故。
2.庄严:以大福智,庄严国故。
3.与乐:与人民以安泰故。
4.伏怨:降伏一切怨敌故。
5.离怖:能除灾难,离恐怖故。
6.任贤:集诸贤人,分任国事故。
7.使人民安住于国土故。
8.以法管理世间故。
9.业主:诸业归之国王故。
10.一切人民以王为主故。
必须以这个十德化民,方可称为观世音的示现。
「长者身」,现在很多的地主、富翁,都称为长者,其实地主富翁,并不是真正的长者。真正的长者,必须也要具有十德。在这十德之中,属于身体的有五德,属于心理的有五德,兹就《翻译名义集》,依次举之:
身德:姓贵、位高、大富、威猛、年耆。
心德:智深、行净、礼备、上叹、下归。
1.姓贵:名声门第,显扬四方。
2.位高:位阶功勋,均皆崇高。
3.大富:资金产业,丰富众多。
4.威猛:具足威严,人皆敬畏。
5.年耆:年满五十,耆德不群。
6.智深:智虑过人,深谋远算。
7.行净:品行清净,可为模范。
8.礼备:礼义具备,无一不周。
9.上叹:信用德望,上皆赞叹。
10.下归:下辈之人,望德归服。
「居士」,梵语「迦罗越」,一般的习惯,称在家的佛教信徒为居士。
《祖庭事苑》上说,居士必须具有四德:
1.不求仕官。
2.寡欲蕴德。
3.财居大富。
4.守道自娱。
《十诵律》说:
「居士者,除王、王臣及婆罗门,余在家白衣,是名居士。」
《首楞严经》上说:
「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我于彼前,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又在同经讲到关于其次的「宰官」,有这样说:
「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宰官」,是掌管政治的官,可以把他看为一切官吏。就是应以官吏身得度的,即现官吏身而来济度之义。
古代中国有九品的官职,都是奉法理民的,这都可称宰官。所以上从大臣,下至村长,也无不是宰官。一切的宰官,自己如果以为是观音的化身,则这一国就能大治了。
「婆罗门」,是印度四姓中最上的一姓,婆罗门教徒,亦称为僧侣。
印度有四姓的阶级:
1.婆罗门(僧侣)。
2.刹帝利(帝王军人)。
3.吠舍(商人)。
4.首陀罗(农人)。
这四姓阶级的区别,很不平等。既不可相互通婚,也不可享受同等权利,贵贱分得什为惊人!
佛教完全废除这些不平等的阶级差别,在全印度,四姓中无论何姓,进入佛教,一律称为释氏。可是,观世音菩萨,若有人应以婆罗门身得度的,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佛教以外的宗教修行者或传道者,在适当需要济度的时候,即现其身而为济度。有这种包容异教徒的态度,可见佛教和观世音菩萨的伟大!即是以儒者身或牧师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亦可现儒者或牧师而为说法。
婆罗门梵语是Brahmana,译为「净行」。这是净行高贵,舍于恶法之人。他们博学多闻,在四姓中,是属最上的僧侣学者阶级。自称从上古梵天之口所生,是最高种族,其权威在刹帝利之上,认为是传诸天诸神的圣意。种族一生严守教规,到壮年,都要学通四吠陀、十八大经的经论。年至四十,恐家嗣断绝,归家娶妻,生子继嗣。年至五十,入山修道。此婆罗门,唯五天竺有,其他诸国无。
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
「比丘」,是剃发受具足大戒的出家男子。
「比丘」是释尊四众弟子中的僧众,正确的梵音应读为「苾蒭」,译为「乞士」。乞士的意义是上从如来乞法,以资慧命;下就俗人乞食,以养色身,故名乞士。世之乞者,但乞衣食,不乞正法,不名乞士。又从比丘的原意解释,应有六义:
1.怖魔:出家以后,确立菩提道心,则诸魔恐怖。
2.杀贼:以菩提心修道,能杀尽烦恼之贼。
3.乞士:上乞诸佛之法,下乞众生之食。
4.应供:上求菩提之士,应受在家四事供养。
5.破恶:能守比丘的十重禁戒的出家道德,即可破心中的恶念。
6.无生:已破者不使再生之境界。
「比丘尼」,是苾蒭尼的讹音,译为「乞士女」。释尊出家成道以后,姨母摩诃波闍波提夫人出家为始。
「优婆塞」,是受持五戒依佛道修行的在家男众佛弟子,译为「近善男」、「近宿男」、「近事男」,是亲近奉事三宝之义,《华严疏钞》解释为亲近比丘而承事故。
「优婆夷」,是受持五戒依佛道修行的在家女弟子,译为「近善女」、「清净女」、「近事女」,亦是清净奉事三宝之义,《华严疏钞》解释为亲近比丘尼而承事故。
这些在家出家的佛弟子,应该怎样的度脱,即怎样的现身而为说法。
在古代,梁武帝时,达摩大师从印度来。
「什么是圣谛第一义?」梁武帝问达摩大师。
「廓然无圣!」达摩大师回答。
「对朕者谁?」
「不识!」
因为这问答不能契机,达摩大师即去嵩山少林寺。后来武帝皈依宝志和尚,谈到了这一段往事。
志公和尚说:
「达摩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传佛心印。」
为什么说达摩祖师是观世音菩萨再来呢?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现比丘身说法的明证。
像这样的故事,观世音化现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而为众生说法不知有多少哩!
作者:
acarewang
时间:
10.7.2008 23:40
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
在佛教中,很多人以为不尊重妇女,像这样的说法,实在是错误的!佛教不过指示男人的修行,恐怕有所妨碍于修行,所以说不要接近妇人,并没有一点轻视妇人之意。
就是妇人,也可以修到佛菩萨的地位。在释尊住世的时候,如胜鬘夫人,她所说的释尊都已认可,现在《大藏经》中还留有《胜鬘经》。
胜鬘夫人,是普光如来所化身,可是,不妨把她看为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这里有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不一定要拘泥于这个文字,一切在家的妇女,已做人妻的妇人,将要做人妻的妇人,已一度作人妻而现在已守寡者,一切都可通称为妇人。若她现有大慈悲、大智慧、大勇猛,就可以看为是观世音菩萨的示现说法。
《玉耶经》中说:
「永离所生之家,而以夫家为家,与夫异体同心,事夫父母,如事所生父母,尊崇敬慎,无憍慢之心,善治家事,能接宾客,丰富家庭,扬家名声,此为妇人之道。」
妇女到了丈夫的家,始尽为妇之道,叫做归家。那个所生父母的家,是暂时的假家,进到丈夫的家,才是归到真正的家。
所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的妇女和丈夫,均共同举出。
慈悲、智慧、勇猛的三德中,第一是慈悲,因为妇女之道,虽有多种,但为根本的不外慈悲。
慈悲是德性中最重要的,观世音菩萨现女相,就是因为这个德性,是女性最能代表之故。所以女性中应以此为第一。
若是女性,而缺乏这德性的话,简直就没有女性的价值了。
近来的风气,在社会上表现的现象是怎么样的呢?女性大都缺乏这个慈悲的德性。其中尤以贞操的观念最不注意,为了金钱,一切都可以不顾。西洋的思想不错,但囫囵吞枣,光在外形上模仿,终归是危险的!妇女的德性所以堕落,大概就是因为如此。
希望今后的妇女,不可以不养成谦让的美德,这不光是妇女,男子也很必要。但是谦让与胆小不可以混同。误会了谦让而成胆小,则易成为卑怯。这也是不足取的。
女性之德,应该注意言语动作,尤其重要的,是不可缺少淑德。
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童男」、「童女」,这是终身不为爱欲所染的男子与女人,不一定单单指幼童而言。到了四、五十岁,男的没有娶妻,女的没有嫁夫,都可称为童男童女。但是与其那样说,还不如把童男童女切近幼童的事实来说好。现童男童女身,而度那些顽固的众生的话很多很多。
从前安艺国的广岛城下,有一个人叫乎兵卫。但人们都喜欢称呼他做佛乎兵卫。他是一个马伕,过着穷困的日子,因为慈悲,很受人的尊敬。
讲到这个人的从前,本来是一个强欲邪见的凶汉,人们把他当为毒蛇一般的惧怕,都喊他鬼乎兵卫。为什么这个甚至被人叫做鬼的乎兵卫而现在却能改称佛的乎兵卫呢?这里原来有这样一段道理。
做马伕的乎兵卫,有一次病了,卧床很久,有一天的夜里,他的妻抚着这位病夫的背说道:
「能卖的东西,都已卖光了,现在一块钱也没有了,什么办法都想不出来,还是明天我去求乞吧?」
他的丈夫听后,也流着泪,夫妇都在悲叹着。那时候卧在他们身旁的八岁幼子叫万藏的,在被窝中忽然啜泣起来!
「你为什么哭?梦见什么了吗?」母亲问他的幼子。
「不!」万藏回答说:「妈妈!我明天去做马伕好了,你不要叫我去乞食!」
母亲也不知道这小孩子心中想什么,第二天的早晨,万藏牵出了马,准备出去,因为个子矮小,不能够把马鞍放到马的背上去,母亲见到儿子有这样殊胜的心,亦为之感动,因此就帮他把马鞍安放好,心中一面挂念,一面也就打发他去了。那天并没有出什么事,到了那天晚上,他回来的时候,拿了一点点的钱。每天就这样的去工作。
又在一天下午,那个鬼的乎兵卫病好了,跑来马伕集合找工作的场所,见到万藏把马系在那里,坐在旁边啜泣。
「喂!为什么把马系在那里哭泣呀?难道肚子痛了吗?快一点去找事做!」
「不!我不是因为肚子痛才哭的,因为他们今天都不给我装东西。」
「什么?这就要哭了吗?这是常有的事,有什么办法!你吃过午饭没有?」
「没有吃午饭,因为没有工作做,所以还把带来的饭带回去给父母。」
「噢!这样吗?没有工作就不吃饭吗?」
「嗯!是的!」万藏诚挚的回答。
乎兵卫听了,非常感动和佩服他的孩子。
「你生在我家,一点饭是有得吃的!」
乎兵卫说了以后,就把他带回家去。乎兵卫的妻子听了也非常难过,当即烧了一盘鱼安慰他,万藏饭吃完了,鱼可没有吃。
「喂!你怎么不吃鱼?」父母都这样问他。
「因为我不想吃,不知为什么。但记得在我们家中,过去父母不知拜什么的时候,一点鱼肉都不吃,所以我也不吃。」
乎兵卫听了这话,感动得泪水潸潸的流下,从那次以后,一改以往凶暴的心肠而成为佛的乎兵卫。
这个八岁的童男万藏,诚可看为观世音菩萨的现身,乎兵卫的鬼心一转而为佛心,正是邪正一如,只是一张纸的表与里之隔而已。
其次,再举示现童女身的两件事实:
满清末年的时候,正是日本明治大正之间,被认为是日本第一流的外交家陆奥宗光,在中日战争终了时,政府派他与伊藤博文代表日本和满清代表李鸿章往下关媾和谈判。这时,他的十七岁的女儿正病在床上,无论什么人看了都认为他的小姐是不治之病。
宗光既然是一国的大臣,又负有媾和谈判的重任,当然不能为了私事留下来看护女儿而不办理国家的大事。
于是,宗光向女儿说了几句安慰的话。他临走的时候,忍痛的招呼家中的人说,即使有什么重大的事变也不要通知他。
却说媾和谈判进行得快到签字盖印的时候,忽然宗光的面色有点不好看起来,伊藤见了很忧虑的问他是为了什么。
「没有,没有什么!」
宗光心中好像有不肯轻易向人讲的话。伊藤更加心急得不得了,所以又再问他。宗光也就老实的说了:
「实在是因为女儿患了不治的病,听说我们这里谈判快要终了,家中就有信来,女儿终归是没有救了,她在临终以前,有一个问题问我。想到自己亲爱的女儿,已知自己的病不治,希望向我说一句话,可是我身负重任,今天怎么能回去呢?心中这就烦恼起来,大概是表现到面容上来了。」
伊藤听了,非常同情的说:
「已经快要签字盖印了,你可委托我来做,你赶快回去和你的千金见一面吧。」
宗光听了很欢喜的起程回家了。
却说小姐见了父亲,向父亲问道:
「爸爸!我已经知道无救了,我很快的就要死了,但是,死了之后,向什么地方去呢?」
宗光虽是一国的大政治家,这个问题却没有办法回答。他想到自己怎么从来就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以自己之力,虽想延长她的一点生命,可是也不能够。但既成为父女的关系,女儿问到临终之后向什么地方去?这一句话也回答不出来,这种情形是多么悲哀!现在发觉了这个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问题,又不能够胡乱的回答,他想了想,终于这样说道:
「我可不知道向什么地方去,可是妳的母亲,无论什么事,甚至连生与死,都付托给观世音菩萨。所以,这是不错的,妳的行踪一定有观音菩萨引导的!」
宗光的小姐听了父亲的话后,看起来很安心的向观世音菩萨合掌,就瞑目去世了。
从此以后,宗光由于这个动机,皈依佛教,成为一个伟大的修行者。关于这段事,宗光以为是观世音菩萨化身为他开了迷蒙的心眼,宗光既是深深的相信而又将它公诸于人。
再说一件关于这种情形的故事:
从前某地有一对非常悭贪的夫妇,家中有很充足的财产,可是邻近的公众事情,他悭吝得不助一文。和他人交际,一谈到花钱的就不来了,有钱赚的,则唯恐不能争先。
这个夫妇的膝下,有一个女儿,视同儿子一般,其爱真如掌上明珠。虽是悭贪而吝啬的夫妇,但对女儿倒非常的溺爱。真是爱风有风,爱雨有雨,不论什么,都设法满足她的所愿,不让她感到生活有点痛苦。他们就是这样娇生惯养着女儿。
世间上终是不如意的事居多,小女儿得病睡在床上了,为了爱女的病,找医生吃药固然不用说,凡做得到的都尽力而为,只要他做得到的都做了,可是都不见效,寿命终于到了将尽的时候,这是无法可挽回的。这时小姑娘也知道现在就等着最后的一口呼吸了。
悭吝的夫妇,见到女儿将要断气,就靠近女儿的枕头说道:
「妳要什么东西吗?不管什么,只要妳說了,爸妈就会买来给妳。」
她的父亲这样一讲,那个小姑娘即刻把消瘦的纤手,放在父亲的膝上。
「你们没有一件不如我愿的养育我,我本可以心满意足,但是现在还有一个希望,只要这个满足,什么希望都没有了。」
「是什么?妳可以讲来听!」父母都这样恳切的问她。
「那么,我就说了,在世的时候,你们一切的财宝都肯为我用,现在我要死了,有什么方法可以把那些财宝带一点走呢?」
被这句话一问,夫妇明知不能带去,可是又不能明白的对她说,正在不知如何回答她好的时候,睡在床上的女儿容态渐渐地变了,她就这样的断了气。
这对夫妇,想到无法回答女儿最后的问题,心头怀着无限的遗恨。他们很懊悔,为什么过去对于这个道理一点也不注意呢?因为不注意道理,所以在亲爱的女儿作最后要求时,弄得他们束手无策。如果平时听一点佛法,这次不是可以在女儿面前讲讲吗?可恨过去心中所想的只是钱,钱,储钱!其他什么都不知道,这是多么可悲的事!从此他们夫妇就发心参访高僧学道,好似重生了一般,以后就成了一个大慈善家。
这个小姑娘,就是以童女身向父母说法,确可看为是观世音菩萨的化现。
在《法华经》中的第二十七品,记载着妙庄严王的太子净藏、净眼二人,劝父母进入佛道,以童男童女为缘,使父母发菩提心,这些例子实在不少。
以上的佛身、辟支佛身、声闻身,均是开悟的圣者,所以叫三圣身。
这真是一段很有趣的话。如果我们信仰一致,方能得到所求。如果说是不信仰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而去信仰其他很多的神仙,那种不纯洁的信仰,是不能达到信仰宗教的目的。
作者:
acarewang
时间:
10.7.2008 23:41
应以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
前面讲的是为人界的说法,从这里是为龙伽罗部的现身说法。天龙八部,又叫做八部龙神,因为天龙在八部众中居于首位。八部:一、天,二、龙,三、夜叉,四、干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现在一一的解释如下:
一、「天」,是「提婆」的音译,有欲界的六天,及色界无色界等诸天。
在《法华论》中说:「清净光洁,最尊最胜,故名为天。」这是对于帝释、自在天、毗沙门天以外诸天部乐界的总称。
二、「龙」,梵语「那伽」,是禽类的水属之王。龙身到处隐显自在,在《法华经》中列有八大龙王之名。
三、「夜叉」,这是勇健鬼,暴恶鬼,能飞行空中的鬼类。
四、「干闼婆」,梵语是「彦闼缚」,译有「寻香」、「食香」、「嗅香」、「香神」的多种不同,以香为食,侍奉帝释而司奏伎乐,常在须弥山之南,金刚窟中,能飞行虚空。
五、「阿修罗」,正音应读为「阿素洛」,译为「非天」,其果报似天而非天之义。是鬼神的一类,也译为「无端正」,男丑女端正之义,又译为「无酒」,因为宿世好酒,而不能随顺己意,故持不饮酒戒。阿修罗,很多地方都略称修罗。
修罗在前世虽然也修五戒十善,可是他有我慢胜他之心,猜忌之念甚盛,死了以后即是阿修罗,与忉利天互相憎嫉,故恒有战斗,常受三时铜镬、剑戟等苦。
世俗容易发怒的人,称为燃烧着修罗的瞋火,就是从这里而来,修罗不一定要说住在天上,人间到处都有修罗。
六、「迦楼罗」,是印度神话中的怪鸟,梵音叫「揭路荼」,译为「金翅鸟」或「妙翅鸟」;又称为「迦楼罗王」,即是一切鸟类之王。住在须弥山北方大铁树间,翅翼金色,两翼之端相距,三百三十六万里。日日巡视须弥四天下,捕龙而食。头上挂有如意珠,常从口中吐大火焰,所以又有名字叫做「迦楼罗炎」。
七、「紧那罗」,梵音的正音是Kililmara,译为「疑人」,或「疑神」,因人形而头上有一角,人见之常疑为似人或非人,故得此名。乃帝释的乐神,能以歌舞侍奉帝释,其形象稍似马首人身,人首鸟身。
八、「摩睺罗伽」,正音是「牟咜洛迦」,译为「大腹行」或「蟒神」,是人形蛇首。
天龙八部,已如上述。这些本来都是出于印度的神话,因为印度人在释尊未诞生前,均以这些为信仰的对象,所以,释尊成道后,观机说法,随缘摄化,一切恶魔、神、鬼、天将,佛教之中无不包容,因而给他们一个进入真正大道的机会。
「人非人等」这句,是总称这个八众。八部众中,有似人而又不是人的如紧那罗、摩罗伽,有完全不是人的如龙等,所以说人非人等。
以上所说,正是显示山河大地,有情无情,无论那一个,都是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教化的对象。
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执金刚神」,梵语是「跋闍罗波腻」。 「跋闍罗」译为「金刚」,「波腻」译为「手」。因为手执金刚杵,所以叫「执金刚神」;或者称「金刚密径天」、「金刚手」、「金刚力士」等;因为统领五百夜叉,所以又叫「金刚夜叉」。
这可称为佛教守护的神,在寺院大门旁供奉的有两个王,右是金刚神,左是密迹力士;右面表示的是善,左面表示的是断惑。所以右面的是开着口成为阿字,左面的是闭口成为吽字。这个叫做阿吽二将。其实是一王的变化,二王实在是一体。
总而言之,是观世音菩萨现这个神的相而来说法之意。 「金刚」,是坚固之义,如果以这个坚固,断惑生善,则精神一到,何事不成?任他如何的困难,金刚坚固之力也能打破。
「执金刚」,不外是表示人格的坚忍不拔。
以上是观世音菩萨著名的三十三身、十九说法,到这里已讲完。三十三身从第一现佛身,到最后现执金刚神身,有三十三身,分为十九次说法。其实,照理讲并不限于三十三身,三十三身是指的无尽的意义。三十三身,十九说法,现在列为
三十三身,十九说法,即如以上所说。
在前面已经讲过了,三十三身是指的多数,并非单指这三十三身。我们不妨看为宇宙一切的事相能启发我们生起大慈悲、大智慧、大勇猛心的,皆是观世音菩萨的示现。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
前面从现佛身到现执金刚神身,是示现观世音菩萨各各不同的现身,那个叫别答,这段是总答。释尊总答道:「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成就像前面示现的大功德,现种种的形,游诸十方世界,度脱一切众生。」
「三十三身」,是示现无量数。就这段文的「以种种形」一句亦可明白了。
本来,观世音菩萨的本地,早为正法明如来,法身遍满在三千大千世界之中。本来早已成佛的观世音,应众生之念,分身化现,因为是处处身,所以处处现。恰如天空一轮明月,万水万现。这即是说不光是三十三身,不光是十九说法,观世音菩萨可以现几千几百亿万的身,可以说几千几百亿万的法。 《金光明经》中说:
「佛之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日。」
这个就叫做:「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
作者:
acarewang
时间:
10.7.2008 23:41
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是故」,是承上起下之词,观世音菩萨因为有如上的种种功德,所以释尊劝众生应该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如前面所说的这个「一心」最为重要。
如果不是一心,则精神散漫,不能够得菩萨十分的功德;心若专意,则精神集中,所求无有不应。
这个「一心」,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心,如果口常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意常思想观世音菩萨的慈悲,身常具有恭敬礼拜的诚意,则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和观世音菩萨的身口意三业一致。把潜在我们心里头的观世音菩萨唤起来,我们的心和观世音菩萨的心合一,把这个心,作为供养。
「供养」,供给资养之义,这里面包含有种种的法,现在要说的是三业供养。在《法华文句》中说:身业供养是礼拜,口业供养是称赞,意业供养是观想相好。在《大同经》中又分为理供养与事供养。会其理而证入的叫理供养,供香花果品等叫事供养。理与事,事与理,圆融无碍,如果心会其理,则身现其事;如果身现其事,则心会其理;理与事一致,心与身一如,方俱恭敬诚意之义。
其次来解释「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摩诃」是「大」之义,所以又称观世音菩萨为大菩萨。 「怖畏」,就是非常恐怖畏惧。「急难」就是一种最难以应付的困难。如果我们处于怖畏的时候,陷于困难的地方,在进退维谷的状态之下,此观世音菩萨,就能给我们无畏,所以在此娑婆世界,又称之为「施无畏者」。
实际上,我们所住的这个娑婆世界,怖畏急难充满其中,在这怖畏很多的世间中,使我们得到一点安心,皆是观世音菩萨所赐。 《大佛顶首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对世尊说:
「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这十四种无畏之中,最重要的还是以大智慧、大慈悲、大勇猛之德,作一切事。若能如此,即可得到泰然不畏了。
若以智慧,体得诸法实相的道理;在慈悲上,有自他平等的博爱;在勇猛上,有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有这种觉悟,在世间上,就没有怖畏了。观世音菩萨能使众生得到这个安定,故称「施无畏」。
佛教里说施,分有三种:
1.财施--施有形的物质。
2.法施--施无形的真理。
3.无畏施--使令物质上、精神上,有所安心,没有恐怖。
不论财施、法施,均不能离开无畏而能达到目的。
观世音菩萨以此无畏布施,能使我们安心立命,故此应一心供养。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
无尽意菩萨听到上面所说的观世音菩萨的广大功德,因此向世尊说:「我应当要供养观世音菩萨」,说后,即从头上解下价值高贵镶着宝石的璎珞,奉呈给观世音菩萨,说道:「仁者!愿你受此法施!」
「璎珞」,是印度的严身装饰品。头上的叫璎,身上的叫珞,品质依身分而有种种不同。根据这种风俗,佛菩萨也用它来庄严。
但从这段经文的理上去观察,并不是指有形的金银而镂刻的宝石,无尽意菩萨,累劫聚集了无尽的功德,严饰无尽意身上的璎珞,不过取来譬喻罢了。
所以,无尽意菩萨把璎珞呈奉给观世音菩萨,并不是有形的财施,而是无形的法施,故经中称法施,珍宝璎珞在佛经中常以璎珞譬喻功德;《本业璎珞经》说:
「光为百万阿僧祇功德;璎珞为光,严饰佛身。」
又说:「一切菩萨,以功德璎珞,庄严菩萨二种法身。」
两种法身,即是理法身与智法身。智法身,依修行之力,而磨炼出来的觉悟;理法身是本来具有的那个真如的性德。真如之德,虽然人人本具,个个不无,但不修持,即不能证得。依性起修所得的,是智法身。
理法身,本来是觉,即所谓本觉,但是本觉的光隐藏着,若以修行之力,即得始觉;智法身,即是始觉所得。然若证觉到始本不二,理智一如,二种法身就合而为一了。现在无尽意代表无尽的智慧,观世音显示广大的慈悲,所以,以积聚无尽智慧方便的功德,更显现供养给广大无边的慈悲;也就是以无尽意的智慧回向给大慈悲的观世音。
「仁者」,是大悲万行者,即所谓菩萨,此处就是指的观世音。
这里无尽意以璎珞供养的一节,《维摩经》是这部<普门品>的注脚。维摩的不思议解脱,就是观世音的妙智力,就是观世音的现居士身而为说法。这一节和《维摩经》第四<菩萨品>终了时,善德长者以璎珞奉给维摩居士,完全一致。
《维摩经》中善德的一章,维摩诘是长者善德的对手,有一次善德长者家中,设七施会供养一切沙门、婆罗门及诸外道、贫穷、下贱、孤独、乞人,此是财施;维摩即向善德长者大大开示法施的利益,善德长者听时心生清净,无量欢喜,即解价值百千两金的宝珠璎珞奉于维摩,表示以离财欲,喜乐法施的大利益。
在这部<普门品>中,无尽意供养的一节,观世音菩萨开大悲门,以示大法施,所以无尽意遂生感谢之心,将自己有形的宝珠璎珞,奉于观世音。这个璎珞如前面所说,应该看为累积的功德。
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无尽意菩萨诚心诚意的特以璎珞赠给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不肯接受,为什么不肯接受呢?因为一般人的希望是财宝,是名誉,这里观世音菩萨不肯接受,一方面就是表示不贪。这个宝,观世音菩萨实在没有求的必要。从观世音菩萨这方面来看,他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那个璎珞的功德,早已严饰其身。在人分上的这一方面来看,无论谁都持有无价的佛性之宝,并没有什么与和受可说,在绝对平等一如的境界上看,是没有什么相对的憎爱取舍可说,因为显示此理,所以不肯接受。
因此,无尽意再奉上说:「为了怜愍我等故,还是请你接受下来吧!」从我与他分别相对的境地来看,观世音菩萨不需要也未可知,可是为了怜愍一切众生还是请他受之,他也因此才肯接受。
佛教的教义,是破除相对差别的有,是因缘所生的假谛,由假谛而进入绝对平等的空谛,再从那个空谛,进入诸法实相的中谛。从有进到空是智慧门,从空入于有是慈悲门,以智慧不受这个,所以为了众生恳请而受是显示慈悲。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 」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
在这个时候,佛向观世音菩萨说:「应该愍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受此璎珞。 」
「四众」,即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等是八部众,前面已经说明了,这里不再重说。
总而言之,那为自利而不受一物的观世音,为了众生,为了利他,就又不得推辞,所以只得把它接受下来。再来分了二分:一分奉给释迦牟尼佛,一分奉给多宝佛塔。可是,此多宝佛塔,又是说的什么呢?在《法华经》的第十<见宝塔品>品中,说从大地上涌出多宝佛塔,其中有佛名多宝佛。
这个多宝佛塔,是把宇宙本体,作为人格的法身佛,亦即是理体。释迦牟尼体得其理体而现事相,所以一是理佛,一是事佛。关于那个证得的原因,一是断灭一切烦恼而进入涅槃;其次是圆满一切种智而成就菩提。就事理的二义来看,多宝佛塔是法身的理佛,即是本觉的理身;释迦牟尼佛是报身的事佛,即是始觉的智身。
虽可这样解释,但实际上,事理是不可分为二的,这是因为在圆融诸法的实相中,有中道的真理。明白了这个,则宇宙观是这样的:
对佛而言可以这样看:
像先前说,佛身分三身时,释迦牟尼佛是应身,现在说释迦牟尼佛是报身,不免令人生起怀疑,这因为在娑婆世界应现,使普门利益的是观世音菩萨,所以可以看为在体与相之外再加上用:
体--法身--多宝佛塔
相--报身--释迦牟尼佛
用--应身--观世音菩萨
现在璎珞分作二分:一奉多宝佛塔,一奉释迦牟尼,这应身的观世音菩萨,把璎珞奉给法身的理佛、报身的事佛,以示三身一体,可以这样解释。
这里有一个疑问:观世音菩萨是为四众八部而受的,应该要分给四众八部才对,为什么要奉给多宝佛塔与释迦尼佛呢?要知道,这既是为四众八部而受,但因为要使四众八部统统悟入三身即一之理,所以才分成二分,从应身的观世音菩萨之手,奉给法身的多宝佛塔与报身的释迦牟尼,此即三身一如,无分彼此。从这同一佛心来说,在我们的心上,就现有这个三身,所以临济大师说:
「汝一念心上清净光,是汝屋里法身佛。
?汝一念心上无差别光,是汝屋里报身佛。
?汝一念心上差别光,是汝屋里化身佛。 」
清净光,是本觉平等的理。我们众生因差别的妄执而昧于此理,不能证得那种境界。打破这种差别的平等之智,是无差别光。这无差别光,就在平等的心上,再观看众生的差别而应机化益,是差别光。因此,差别光是慈悲,无差别光是智慧,以此而能成就法身之德。
心,好比是一面本来具有光明的镜子,这就是法身清净光,但因众生有无明烦恼的灰尘,把镜子原有的光明的体遮蔽了,所以需要用智慧的修行拭去那灰尘,直至没有一点黑暗,即是报身的无差别光。但是,只有光明而不去用,这镜子要来做什么呢?所以镜子要能映现森罗万象的差别才具有镜子的功用,这就是应身(又名化身)的差别光。在无差别的真空之上,有差别的妙有,这叫「真空妙有」。这个真空妙有,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智慧,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慈悲。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释尊讲到这里,又叫发问的无尽意菩萨告诉他,观世音菩萨以如上所述的自由自在的不可思议神力,游此娑婆世界。用这个「游于娑婆世界」的「游」字收结,却很有意义。
我们众生在世间行慈悲的时候,终有一点勉强的成分,不能说悠悠然的游世界。可是菩萨行慈悲的时候,舍去一切报酬,只有欢喜,没有勉强,菩萨是乐于为世为人工作的,所以用这个「游」字,是再适当没有了。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d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