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分享: 双打特点和双打战术
[打印本页]
作者:
xiaoxiami
时间:
20.11.2008 21:02
标题:
分享: 双打特点和双打战术
发现的好东东,一起分享,这周末我要用攻人战术了,哈哈哈。
' t- Q( Y3 p) D* [' e. u3 Q% r0 G5 C
# ?1 m. D _2 e( e1 a7 h- y
双打特点
2 q' I, G0 T+ j. A. S' D
双打打法是根据双方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及伙伴的配合特点,经过长期训练而形成的。常见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4 q" D7 E4 ]# L5 u& L- W
1、前后站位打法
! Y+ x: x# }9 C6 u
此打法基本上是本方处于发球时所采用。发球的队员站位较前。当发球员发球后立即举拍封堵前场区,另一名球员则负责中场或后场的各种来球。前后站位法可充分运用快攻压网前搓、吊、推、扑技术,寻找空隙,一举打乱对方站位;或通过后攻前扑,后场连续大力扣杀,前场积极封堵,当回球在网附近时,一举给以致命打击。
- k% z5 n1 T$ D' r% I
2、左右站位打法
1 \. T: y) n' v: m, a+ m) t% j& M% I5 s
本打法基本上为本方处于接发球状态和受到下压进攻时所采用。对方发球或打来的平高球处于后场,接球方可从原来的前后站位立刻转换为左右站位,两人各负责左右半场区的防守,以平抽、平打压住对方后场底线两角,在对方扣杀球时也能以平抽反击或挑高远球至两底角,造成对方回球无力,一举扣杀或吊球成功。
) I# L6 ]' `" m9 Y8 _ L, \
3、轮转站位打法
3 t# J) j. @" b
在比赛中,攻守双方总是根据比赛的情况而不断地在前后站位和左右站位间相互变换。
4 c1 K/ r, D+ [! o0 R* s
对于站位的变换通常具有如下特点∶
9 O: b7 {! l1 D
(1)、发球或接发球时前后站位。当对方回击高球至后场偏一侧进攻时,位于前面的队员要直线后退,后方的队员看情况向侧移动,改换成左右站位。
' [- J3 L1 u- f! U
(2)、发球或接发球时处于左右平行站位。在发球后或在对击球过程中,一旦有机会进行下压进攻时,一名球员便快速上网封堵,另一人则快速移动到后场进行大力扣、吊、杀球,导致对方处于被动地位。
; y+ p9 H& y* K7 D6 j
双打战术
9 N4 M2 ~. v& ~
双打比单打每方增加一名队员,而场地宽度仅增加92厘米,接发球区还比单打缩短了76厘米。因此双打从发球开始就形成短兵相接的局面。由于进攻和防守都加强了,这就更加要求运动员技术全面,能攻善守,反应灵敏。特别是对发球、接发球、平抽、挡、封网、扑、连续扣杀、接杀挑高球及防守反击等诸多技术,要求更高。两名队员配合默契,相互信任,打法上攻守衔接及站位轮转协调一致,是打好双打的关键。
0 e& T8 U/ P) g
1、发球
: K# v9 N+ b# `5 P/ v2 _1 a
由于双打的后发球线比单打短,在双打中若发高远球,接发球方可以大力扣杀,直接争取主动,同时又较少有后顾之忧。因此站位往往压在靠近前发球线处,对发球者造成很大的心理上和技术上的威胁。所以,发球质量、路线的配合、弧线的制造、落点的变化对整个双打比赛的胜负意义极其重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比赛的双方若水平差不多则胜负取决于发球质量。
Z6 M$ P: S* q( _8 [
(1)发球站位
; N) f9 L) ]5 c1 w% o, N) l
发球的站位不同,对发球的飞行路线、弧线、落点和第三拍的击球都有关系。
d; V: ?; W) _% ~2 l3 {+ R
' n4 U/ s8 ^& ~' w
A、发球者紧靠前发球线和中线
1 v% q1 U g! B1 t% L! v. c
这种站位始于反手发网前内角,球过网后球托向下,不易被对方扑击。由于站位靠前,也便于第三拍封网。但站位靠前不利于发平快球,一般是发往前内角位球配合发双打后发球线的外交位平高球。
4 ^, m. b9 L" ?& |% x
B、发球者站位离前发球线半米,靠中线
- @( r( P% M8 p/ p
这种站位发球的选择面较广,正、反手都可发网前球、平快球、平高球,并且各种路线都可以发。缺点是球的飞行时间,对方有较多时间判断处理,发球后如果抢网较慢也容易失去网前主动权。
& S$ f6 d/ L+ z" a
C、发球者站在离中线较远处
. F' j# w$ B& ?
这种站位主要用于在右场区以正手和左场区以反手发平快球攻对方双打后发球线的内角位,配合发网前外角。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发球只能作为一种变换手段。因为这种发球只对反应慢、攻击力差的对手有一定威胁,但对方有了准备时作用就不大了,而且还会使自己陷入被动。
( K4 H8 | y; n; ^. \% y; {" K z
(2)发球路线
5 J, U, V4 o4 N
发球路线和落点的选择需注意如下几点∶
# i, a1 I& y6 Q a3 u9 \
A、调动对方站位,破坏对方打法
0 Q' V$ P1 ~4 Q: P
如对方甲、乙两名队员站成甲在后、乙在前的进攻队形,在发球给乙时可以后场为主结合网前,而发球给甲时却要以发网前为主结合后场,这样,从发球起就阻挠了对方调整站位。
. P. a% ]8 ~8 r
B、避实就虚,抓住对方弱点发球抢攻
7 ^' s3 F1 J) c z* Y4 l- G, u. M
首先要看接发球者的站位,如果他紧压网前站在网前内角位,可用发网前与后场动作的一致性发球到对方后场外角位;如对方离中线较远,则可发平快球突袭后场内角位;对接发球路线呆板、变化少的,可针对这种情况发球后抢封角度突击。
: K4 P$ r- h* V0 O4 u; [( }% y7 I7 |
C、发球要有变化
& z3 a9 F5 b& C ]! B
发球时,网前要和后场配合,网前的内角、外角,底线的内角、外交位的配合,使对方首尾难于兼顾,多点设防,疲于应付;在发球的弧线上也要有变化。这样,接球方就难以摸到发球方的规律了。
4 \( a, a) ^& h
(3)发球时间的变化
/ [0 g+ m# @3 Q7 h
接发球方在准备接发球时,思想虽然高度集中,但因受到发球方的牵制,他要等球发出后才能判断、启动、还击。所以,发球动作的快、慢也应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有所变化,不要给接球方掌握规律。
" a& g; Z k& e# L
(4)发球时心理的影响
' ]. ?3 r$ ^; C% i+ N6 }# E3 B
在双打比赛中,有时会出现发球失常。其原因,一个是发球技术不过硬;另一个原因则是受接发球者的影响。由于接球者站位逼前,扑、杀凶狠且命中率较高,加之比分正出于关键时,心情紧张,造成手软从而影响了发球质量。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沉住气,观察接发球者的动向,心理意图,接发球的路线和规律,提高发球质量,增强还击第三板的信心。另外,发球的路线要善变且无规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这样就会减少不必要的顾虑,发球质量也会稳定下来。
" M( i3 \5 s" S! @5 _
2、接发球
6 |3 ^8 `& o& F: _9 [9 ^
接发球虽然受发球方的牵制,属于被动等待,但由于规则对发球作了击球点不能过腰、球拍上沿须明显低于手、动作必须连续向前挥动(不许做假动作)、不能迟迟不发等等的诸多限制,所以使发球者发出的球不能具有太大的威胁。接发球方如果判断准确,启动快、还击及时,就能在对方发球质量稍差时杀、扑得手或取得主动;反之,也会接发球失误或还击不利使自己陷入被动。
7 B" g. H6 B: H) ?# ^
(1)接发内角位网前球
9 ~0 k5 E8 @2 |/ C! @
以扑或轻压对方两边中场及发球者身体为主要攻击点,配合网前搓、勾等其他线路。
1 x7 J( z8 ?: h' y. l! D
(2)接发外角位网前球
4 m$ [) v, Q+ P
除了以上打的点外,还可以平推对方底线两角以调动对方一名队员至边角,扩大对方另一队员的防守范围。
$ @9 i: _& G3 G( n
(3)接发内角、外角位后场球
" C7 m0 m* k/ k* @/ u. v8 y
应以发球者为攻击点,力争扣杀追身球。如启动慢了,可用平高球打到对方底线两角。一般发球者在后场球发出后,后退准备接杀的情况居多,这时可用拦截吊球,落点可选择在发球者的对角。
+ i! Z% y% T, N; V M6 e# t
3、攻人
* y8 [: O( N: \) F: o; _' S* r- C
这是双打中常用的一种战术,就是以人为攻击目标。对付两名技术水平高低不一的对手时,一般都采用这种战术。对付两名队员实力相当也可采用这一战术。它几种攻势于对方一名队员,常能起到"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作用;在另一队员过来协助时,又会暴露出空档,可在其仓促接应、立足不稳时偷袭他。
& V( y2 L; {6 m
4、攻中路
( O9 B/ w, q) T* c
(1)守方左右站位时把球打在俩人的中间
3 U1 \8 E% J$ z, o" ~$ R
这种战术可以造成守方两人抢接一球或同时让球,彼此难于协调;限制对手在接杀球时挑大角度高球调动攻方;有利于攻方的封网,由于打对方中路,对方回球的角度也小,网前队员封网的难度就小了。
; |1 N/ Q, e9 i9 O6 _* y1 g2 F
(2)守方前后站位时把球下压或轻推在边线半场处
6 \5 E" ]# G2 |% y, k" `
这种战术多半是在接发网前球和守中反攻抢网时运用。这种球守方前场队员拦截不到,后场队员又只能以下手击球放网或挑高球,后场两角便会露出很大空档,因而有隙可乘,攻击他的空档或身体位。
" t& |8 I* t- x, f m2 \8 C/ ~
5、攻后场
" i( i3 h; G# R: O( t: v
这种战术常用来对付后场扣杀能力较差的对手,把对方弱者调动到后场后也可以使用。此战术多采用平高球、平推球、挑底线把对方一人紧逼在底线,使其在底线两角移动击球,在其还击出半场高球或网前高球时即可大力扣杀,取得该球的胜利或主动。如在逼底线两角时对方同伴要后退支援,则可攻击网前空档或打后退者的追身球。
6 A' [( N6 k; r2 V% r. A
6、后攻前封
" t) J J0 q& k3 d+ W8 A
后场队员积极大力扣杀创造机会,在对方接杀放网、挑高球或企图反击抽球时,前场队员以扑、搓、勾、推控制网前,或拦截吊、点封住前半场,使整个进攻连贯而又有节奏变化,使对方防不胜防。
8 \- i* h* M' D& g# K& w
7、防守
" _1 c: S; O2 V; Q* K3 X
(1)调整站位
0 o( b1 S/ `' f- O+ W
为了摆脱被动,伺机转入反攻,首先要调整好防守时的站位。如果是网前挑高球,那么击球者应该直线后退,切忌对角后退。直线后退路线短、站位快、对角后退路线长,也容易被对方打追身球。另一名队员应根据同伴移动后的情况补到空档位。双打防守时的站位调整,都是一名队员在跑动击球时,另一名队员根据同伴的移动情况填补空档。
9 b- l- }( x% {) V/ r4 d; G) `5 `/ v0 K
(2)防守球路
9 B8 p* `6 @4 R" A1 Z8 v
A、攻方杀球者和封网队员在半边场前后一条直线上,接杀球应打到另半边前场或后场。
! \8 M A# q" i1 c
B、攻方杀球者和封网者在前后对角位上,接杀球可还击到杀球者的网前或封网者的后场。
( X/ U$ F4 V9 r; b& W
C、攻方杀球者杀对角后,另一名队员想要退到后场去助攻时,接杀球时可以还击到网前中路或直线网前。
: r. P/ E& T6 H! L
D、把攻方杀来的直线球挑对角,杀来的对角球挑直线以调动杀球者。
0 n+ a) @5 r& \$ ?. S
关于防守的方法还有许多,但目的都是为了破坏攻方的进攻节奏和进攻的势头,在攻方进攻势头一减时即可平抽或蹲挡,若攻方站位混乱出现空档时,守方即可抓住战机转守为攻取得主动。
作者:
qiufeng_m
时间:
21.11.2008 14:26
很专业, 好文章。多谢。
作者:
Messestadt_Lss
时间:
22.11.2008 21:39
标题:
好文章
谢谢!能在这里看到这样的好文章.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d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