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t0 l. i4 X6 产能的要求 当链条(网带)的运行速度 是生产 线的瓶颈时,为提高链速,要提高加热器的温度(风速不变)来满足同志回流焊机接的要求。 6 d4 [3 B2 Z. e. z1 l: ]- ]' V4 a 1 E$ w) }0 ^, w$ F3 ]9 L7 设备的因素 加热方式,加热区的长度,废气的排放,进气的流量大小影响再流。 3 Z, b9 X' k+ n+ ]! P' L2 D ) \+ M! s( u ^2 A, _8 下限原则 在能满足焊接要求的前提下,为减少温度对元器件及电路板的伤害,温度高低应取下限。 $ o) x( W6 o& ~: ]' v# X' g$ M6 X; x2 X9 K
9 测量温度时,基板吸热大的器件及热敏器件应布有测试点,以保证PROFILE的代表性。 7 w1 m5 [$ Q1 V/ r6 w; y + b$ \8 N, Y* `- k! A一)预热区 + w) O* N0 f4 z6 A4 o: }; w9 P( [0 D2 u
目的: 使电路板和元器件预热 ,达到平衡,同时除去焊膏中的水份、溶剂,以防焊膏发生塌落和焊料飞溅。要保证升温比较缓慢,溶剂挥发。较温和,对元器件的热冲击尽可能小,升温过快会造成对元器件的伤害,如会引起多层陶瓷电容器开裂。同时还会造成焊料飞溅,使在整个电路板的非焊接区域形成焊料球以及焊料不足的焊点。 9 G0 ^9 ]3 o" ^* Q+ U* S: m* ?4 n8 h$ n% m; g# G- W* v% V
二)保温区 目的:保证在达到再流温度之前焊料能完全干燥,同时还起着焊剂活化的作用,清除元器件、焊盘、焊粉中的金属氧化物。时间约60~120秒,根据焊料的性质有所差异。+ F8 @: T T* a
" ?6 `/ f9 L0 q; z. _/ {
三)再流焊区 目的:焊膏中的焊料使金粉开始熔化,再次呈流动状态,替代液态焊 剂润湿 焊盘和元器件,这种润湿作用导致焊料进一步扩展,对大多数焊料润湿时间为60~90秒。再流焊的温度要高于焊膏的熔点温度,一般要超过熔点温度20度才能保证再流焊的质量。有时也将该区域分为两个区,即熔融区和再流区。 3 |# H* r$ _# W( Z4 C/ v" V. w5 }- {7 l: _5 t& j
(四)冷却区 焊料随温度的降低而凝固,使元器件与焊膏形成良好的电接触,冷却速度要求同预热速度相同。 - B! a/ |: d- d) U( x1 B $ t9 `) H: l P' z1 }9 j! \同志回流焊机PCB溫度曲線講解:8 Z1 G) ?+ B! t
" z: t* y* |/ I) ~! A% ^' N6 I
*理解锡膏的再流过程% v, \+ W* M$ N
p6 |1 q/ U2 ~0 F8 @+ W
*怎样设定锡膏再流温度曲线 7 \; b4 L3 J* s8 h7 X5 b6 F2 w + l* a6 K5 t, G8 K*得益于升温-到-再流的再流温度曲线 2 b8 n" I0 S- v8 N; o4 P* P) a1 j( L: x/ a: y& _/ u5 y
*群焊的温度曲线 ( V7 x1 i" Z' f j; `; t6 x3 t. v
9 r1 D Q' h: u' }) F# R1 J*同志回流焊机接工艺的经典电路板温度曲线 9 r% U, ?1 l9 Z. {% [$ g0 {2 l, c! P& f' K7 R
理解锡膏的再流过程: ?. V5 z& d- r9 J' {! Y3 r6 V
5 ^" Q6 {* S# G1 d8 r
再流分为五个阶段: - S! Z, b, }) I: j: k1 ]) a1 c* ] 3 J" a b9 ]" i7 Y/ E/ T, w& C1 升温区(预热区) : 首先,用于达到所需粘度和丝印性能当锡膏至于一个加热的环境中,锡膏的溶剂开始蒸发,温度上升必需慢(大约每秒3° C),以限制沸腾和飞溅,防止形成小锡珠,还有,一些元件对内部应力比较敏感,如果元件外部温度上升太快,会造成断裂。 9 ^/ l @0 M2 [3 F% b4 z
+ L' H; d9 n" k/ q) o# a" X3 L2 恒温区::助焊剂活跃,化学清洗行动开始,水溶性助焊剂和免洗型助焊剂都会发生同样的清洗行动,只不过温度稍微不同。将金属氧化物和某些污染从即将结合的金属和焊锡颗粒上清除。好的冶金学上的锡焊点要求“清洁”的表面。 & M8 |! v& G0 D0 @& Z% Z ' _ c! u5 s6 ]& m' {3 再流区 :当温度继续上升,焊锡颗粒首先单独熔化,并开始液化和表面吸锡的“灯草”过程。这样在所有可能的表面上覆盖,并开始形成锡焊点。+ U8 W8 L1 I/ U9 n8 z7 Y$ |, V
. E# L: s3 J) H" y
4 波峰区 (属于再流区):这个阶段最为重要,当单个的焊锡颗粒全部熔化后,结合一起形成液态锡,这时表面张力作用开始形成焊脚表面,如果元件引脚与电路板焊盘的间隙超过4mil,则极可能由于表面张力使引脚和焊盘分开,即造成锡点开路。 " j2 g8 ]; V) p$ z! R- m5 [
- Z# _% X) n, N. _+ B* N. n. W
5 冷却区 : 冷却阶段,如果冷却快,锡点强度会稍微大一点,但不可以太快而引起元件内部的温度应力。 + t' s: H# }% w( t6 K9 Z+ k: Z$ J: c0 O8 t3 F1 b2 _
同志回流焊机接要求总结:重要的是有充分的缓慢加热来安全地蒸发溶剂,防止锡珠形成和限制由于温度膨胀引起的元件内部应力,造成断裂痕可靠性问题。其次,助焊剂活跃阶段必须有适当的时间和温度,允许清洁阶段在焊锡颗粒刚刚开始熔化时完成。时间温度曲线中焊锡熔化的阶段是最重要的,必须充分地让焊锡颗粒完全熔化,液化形成冶金焊接,剩余溶剂和助焊剂残余的蒸发,形成焊脚表面。此阶段如果太热或太长,可能对元件和电路板造成伤害。锡膏再流温度曲线的设定,最好是根据锡膏供应商提供的数据进行,同时把握元件内部温度应力变化原则,即加热温升速度小于每秒3° C,和冷却温降速度小于5° C。 * a$ l& R1 e, V/ Y* c 4 y) \! R) U+ m3 G y) o怎样设定锡膏再流温度曲线: : t" j" P) C! C9 M. K! v( R' P/ d, A2 G& k3 J+ G" B
理想的曲线由四个部分或区间组成,前面三个区加热、最后一个区冷却。炉的温区越多,越能使温度曲线的轮廓达到更准确和接近设定。大多数锡膏都能用四个基本温区成功再流。 : Q$ A/ X- T2 e+ [7 Q) ^ L! e* n/ c$ v/ y/ o" s3 p
1 预热区:' P9 m: x3 W' ^2 N& t" K
5 u$ P3 K( A# d& Y( _
也叫斜坡区,用来将电路板的温度从周围环境温度提升到所须的活性温度。在这个区,产品的温度以不超过每秒2~5°C速度连续上升,温度升得太快会引起某些缺陷,如陶瓷电容的细微裂纹,而温度上升太慢,锡膏会感温过度,没有足够的时间使电路板达到活性温度。炉的预热区一般占整个加热通道长度的25~33%。 ( w0 x( {+ [% q2 E! r
* d1 \; i8 `% H
2 活性区, 7 C. v& r. _9 ~( p+ ?8 U) ~4 _ l5 M1 G8 T6 ]! E6 P
有时叫做干燥或浸湿区,这个区一般占加热通道的33~50%,有两个功用,第一是,将电路板在相当稳定的温度下感温,允许不同质量的元件在温度上同质,减少它们的相当温差。第二个功能是,允许助焊剂活性化,挥发性的物质从锡膏中挥发。一般普遍的活性温度范围是120~150°C。 # z; ^% E( q' g4 p4 A! Y5 {+ Z! D" U; f9 V2 \' Q0 o0 U6 d
3 再流区( T# z3 j6 ~2 K. n- w$ Y
. }. M; X' c! N,有时叫做峰值区或最后升温区。这个区的作用是将电路板装配的温度从活性温度提高到所推荐的峰值温度。活性温度总是比合金的熔点温度低一点,而峰值温度总是在熔点上。典型的峰值温度范围是205~230°C,这个区的温度设定太高会使其温升斜率超过每秒2~5°C,或达到再流峰值温度比推荐的高。这种情况可能引起电路板的过分卷曲、脱层或烧损,并损害元件的完整性。 ! ^5 j8 R. m. | ]! l
/ c( R: n+ a ]+ b4 冷却区 ( _: h& V/ @4 Q, B# }
. {; h4 n- x8 Y% g0 t理想的冷却区曲线应该是和再流区曲线成镜像关系。越是靠近这种镜像关系,焊点达到固态的结构越紧密,得到焊接点的质量越高,结合完整性越好。 + g1 \: k) z6 \" I' g2 B0 R) }3 Y' @$ z- M8 \5 Q+ V
传送带速度的设定: , F" r8 w: u9 g j* e% ^ ( N0 Z/ o {( @2 j作温度曲线的第一个考虑参数是传输带的速度设定,该设定将决定电路板在加热通道所花的时间。典型的锡膏制造厂参数要求3~4分钟的加热曲线,用总的加热通道长度除以总的加热感温时间,即为准确的传输带速度,例如,当锡膏要求四分钟的加热时间,使用六英尺加热通道长度,计算为:6 英尺 ÷ 4 分钟 = 每分钟 1.5 英尺 = 每分钟 18 英寸。 0 ]/ Z- ^9 W' T! X7 `- K/ K. c: g, \7 y A6 {$ f
各温区温度设定:' W5 [: h* @( `( R. V2 x
( J; x* r$ V& Q( T! I
接下来必须决定各个区的温度设定,重要的是要了解实际的区间温度不一定就是该区的显示温度。显示温度只是代表区内热敏电偶的温度,如果热电偶越靠近加热源,显示的温度将相对比区间温度较高,热电偶越靠近电路板的直接通道,显示的温度将越能反应区间温度。: s3 ^! T9 g" B" e3 n; _
3 r4 f! ^: I6 \6 [
典型电路板再流区间温度设定 :! {* ?8 ~' g. [6 w
) d; l$ G: C+ W$ {
下列数值分别为:区间---区间设定温度---区间未印刷电路板实际温度 + l' f% E9 v Q9 N- o M % ?0 G( Y4 \4 |(预热区---210°C---140°C );( 活性区---177°C---150°C );(再流区---250°C---210°C) : o& Z" Z0 j8 h' } - r* ?1 o) c- ^. O" b+ b2 {图形曲线的形状必须和所希望的相比较,如果形状不协调,则同下面的图形进行比较。选择与实际图形形状最相协调的曲线。 根据实际曲线与标准曲线相比较,进而修改更温区温度最接近理想曲线。 ! Q' \) I u% I2 [2 I& a' M2 Z* O( Z2 U* o- t& R
得益于升温-到-再流(RTS)的再流温度曲线 : X2 A7 q% k! q; V9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