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不应掉以轻心 关于H1N1甲流的十大终极解答(组图)
[打印本页]
作者:
News
时间:
4.11.2009 03:15
标题:
不应掉以轻心 关于H1N1甲流的十大终极解答(组图)
<P>前言</P><P>肆虐全球的甲型H1N1流感在夺取5000多条生命之后,民众对它的认识仍然模糊,谨慎者视之如SARS般危险,疏忽者则对这种病毒完全不以为然。为此,我们搜集了网民最关心的甲流疑问,并寻找到权威部门和专业人士的解答,希望有助于推动甲流科学知识的传播。</P><P><STRONG>一、高烧39以上就是甲流吗?</STRONG><BR><BR></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09/11/3/200911030904013a4e2.jpg" border=0></P><P>不少人把发烧直接等同于甲流,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世卫组织制定的甲流诊断标准,一般来说,甲流患者会发烧,同时伴有咳嗽、咽痛、流鼻涕等感冒症状。但也很多甲流患者并没有发烧,而只是出现腹泻和呕吐、头痛,因此,如果你出现上述症状任何一种,保险起见,最好还是先去医院就诊。如果你感到呼吸困难、胸口疼或者嘴唇发紫,就很有可能是重症患者。<BR><BR><STRONG>二、我们需要戴口罩吗?</STRONG></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2009/11/3/200911030904257ec8d.jpg" border=0></P><P><B>美国疾控中心最新的《新发传染性疾病》</B>杂志10月刊文指出,甲流病毒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也就是说,当你的口、鼻被甲流患者的喷嚏击中,就有可能感染甲流病菌。如果甲流患者打喷嚏时,你恰好站在2米之外,那么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小。不过,由于甲流病菌在空气中可以存活2个小时左右,因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在公共场合比如火车站、飞机场、医院等人群聚集的最好戴上普通医用口罩。那些防护级别较高的B95口罩通常建议医护人员等密切接触患者的人员佩戴。<BR><BR><STRONG>三、谨慎起见,还是少出门吧?<BR></STRONG><BR></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2009/11/3/20091103090449e446f.jpg" border=0></P><P><BR><BR>少出门固然可以降低感染甲流的几率,但是长期宅在家里不锻炼身体,也并非上策。 据卫生部的不完全统计,目前从本次甲流流行情况看,一位甲流患者平均仅感染1至2人,并没有出现SARS那样一位病人可感染全家,甚至在三家医院“毒”倒60多名医务人员的情况。因此,专家建议不必过于恐慌。北京体育大学教师、<B>体育运动专家赵之心</B>指出,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调节情绪,保持良好心情。而对于防控“甲流”,保持好的心情十分重要。<BR><BR><STRONG>四、中药治疗甲流管用吗?</STRONG></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09/11/3/200911030905165b8e9.jpg" border=0></P><P align=left>目前卫生界对于中药是否能预防、治疗甲流存在争议。今年9月份,北京市卫生局曾免费向该市中小学生提供预防甲流的中药饮剂。在中国南方,凉茶也被视为能够预防甲流。中国工程院院士、<B>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B>认为,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表明中药能对任何流感起到预防作用。因此他建议,如果没有感冒症状就不必进行预防性服药,如果服药量过多,容易引起药物中毒,产生抗药性,万一真的染上流感,将会给治疗增加难度。<STRONG>五、饮食健康,注意卫生,就可以增强抵抗力预防甲流吧?</STRONG></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09/11/3/20091103090542c0357.jpg" border=0></P><P>饮食健康,注意卫生固然重要,但预防甲流,这只是一方面,令人遗憾的是,英国的相关研究表明,有机食品对预防甲流作用不大。今年6月,苏格兰饱受甲流疫病之苦,有报道曾认为,这与苏格兰人长期处于维生素D缺乏的亚健康状态有关。但最新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D无益于抵抗甲流。另外,多饮水的作用也不大,而且喝太多的水还对肺炎患者有害。尽管如此,无论是世卫组织还是中国政府仍然强调民众应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注意卫生。<BR><BR><STRONG>六、我很年轻,身体也不错,应该不太容易感染甲流吧?</STRONG><BR><BR>恰恰相反,北京市卫生局的统计表明,该市90%以上的患者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10至20岁年龄段的患者占到62%,其中重症病人的平均年龄在37岁左右。事实上,国外甲流患者也大都为中青年。<B>英国《新科学家》杂志</B>称,该国目前的统计表明,1/3到2/3的成年重症病人,以及80%的重症婴幼儿,得病前身体都很好。与此次甲流病毒类似的一种H1N1病毒在1957年流行过,另一种相似度稍逊的病毒在1977年流行过,所以本次甲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老年人得病的较少。</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2009/11/3/200911030906079f731.jpg" border=0></P><P><STRONG>七、要不要接种甲流疫苗?</STRONG></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09/11/3/20091103090631bd6aa.jpg" border=0></P><P>除非你百毒不侵,那么打疫苗可能还比不打更安全。<B>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B>10月底在西班牙出席一次会议时说,虽然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些人会有轻微反应,但接种疫苗仍是预防甲型流感最有效的措施。中国已经在今年8月推出全球第一支甲流疫苗针剂。卫生部新闻办公室主任邓海华表示,截止到10月10日,全国已经累计有30多万人接种的甲流疫苗,一共报告了150多例疑似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主要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疼痛,另外有些还表现为发热、呕吐、乏力等症状。<B>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B>指出,H1N1疫苗的副作用与其他季节性流感疫苗相似,包括:注射数日后,出现低烧、皮肤发痒、乏力,注射处肌肉酸痛,等等。<BR><BR><STRONG>八、打了甲流疫苗还得注意什么?<BR></STRONG><BR>所有的疫苗都不可能做到100%的保险。<B>中国疾控中心免疫中心主任梁晓峰</B>称,接种疫苗只是预防措施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代表以后就一劳永逸了。他提醒那些注射疫苗的人说,减少或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注意室内开窗通风、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仍然要坚持下去。<BR><BR></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2009/11/3/200911030907131208b.jpg" border=0></P><P><STRONG>九、甲流跟SARS一样致命吗?</STRONG></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2009/11/3/20091103090748766df.jpg" border=0></P><P><BR><BR>卫生部给甲流的定性是可治疗可预防。由于这是一株新流感病毒,比以前的季节性流感更容易被人群感染,但临床表现和危害性相差并不太多。目前中国及国外公布的病例数和死亡数字来看,病死率也很低,不到0.2%,不过进入9月后,这一比率有所上升,但仅略高于普通流感。而2003年横扫中国的SARS,致死率高达10%,百倍于甲流。<BR><BR><STRONG>十、冬天来了,甲流病毒传播会减弱吗?</STRONG><BR><BR>千万不要掉以轻心,<B>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曾光</B>称,甲流高峰期会出现在今冬明春,危险期则会更长,随着重症病例增多,中国有限的重症救护能力,比如硬件设施和人员配置,都将面临挑战。<B>美国总统科学和技术顾问委员</B>早在9月初发布报告说,今年秋冬季约30%到50%的美国人可能感染甲流。世界卫生组织也表示,许多国家甲型H1N1流感病例在最近几个月内可能每三四天翻一番,直至病毒传播达到峰值,届时感染病例的数字看起来就像一次“爆炸”。<BR><BR></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2009/11/3/2009110309081452ff9.jpg" border=0></P><P><STRONG>结语<BR></STRONG><BR>甲型H1N1流感确实给现代医学制造了一些麻烦,但它仍然只是人类在过去漫长的数千年中,遭遇的诸多流行疾病中的一种。无论是世卫组织,还是各国政府都强调甲流可预可治,因此我们大可不必为此恐慌,但也不应掉以轻心,毕竟甲流病毒还会在这个冬天再猖狂一次。</P> <br>
作者:
有容乃大
时间:
4.11.2009 09:13
转到医疗版,供大家讨论.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d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