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德国新办身份证的赞与毁 [打印本页]

作者: 欧洲新报    时间: 7.1.2010 11:44
标题: 德国新办身份证的赞与毁

电子化身份证将于2010年11月1日生效


; Y$ l$ k8 n* g( C9 n* Z+ W

德国新版身份证的赞与毁

# X- l7 q& _# z  N6 ]# @

本报综合报道


" C' b- h0 S% Q$ b
: Q$ r2 c6 _- M& `$ \5 n6 ?' H2 n) V6 B! s  J  \* N
( z0 ^- h. O+ W, A  s5 c& K
新版身份证的正面; V- M  U6 V! I3 q
( Q1 I; S( U; }( o/ ~/ x& T

8 |5 _! D- Y" G3 w9 l' U  B/ X
* R) y6 m' q5 G' {. b8 N新版身份证的背面
# w+ Y9 E* e+ T" m5 {& N) E* {8 J/ ?4 {! R: H
; ^2 O) ~3 P! T1 V7 ]: |9 A
依照德意志民族较为传统、保守的特性,没有新生事物亮相,必然招致正、反两方面的不同意见。德国将要推出的

+ Y! M: X$ H- m& ~- s8 y: s% l! k6 Y  p5 W
德国新式身份证将在2010年11月面世,新身份证用电子芯片取代现有的纸制身份证。新身份证将比旧身份证更小,但成本较高。新式身份证首页可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徽——黑色的雕(Bundesadler),背面则是柏林的勃兰登堡门。
* X2 t# k4 d# j# T% m3 {
9 g3 _& a3 z* {" k7 Y
新式身份证的芯片中将存储证件所有人的面部照片,方便警察和边境控制人员检查;公民将可凭借电子身份证的自动识别功能,更方便在网上购物;根据持卡人的要求,新式身份证的芯片中还可以储存持卡人签字,该签字可用于电子证书、协议的签署,但这些服务要额外收费。) @; n- O* d7 P& S0 i9 L7 w" }* f9 O
2 G6 \# A" R% o6 Z7 P8 G6 x
德国内政部长德迈齐埃(Thomas de Maizière)说:“新式身份证更方便,比如可以更方便在网上购物,并且携带方便比旧版身份证更轻。过去我们虽然可以在网上填表却要打印表格、手写签字并邮寄表格,新式身份证可以省去这些步骤,免去邮寄费的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纸张和时间。人们网上交易不需要填写信用卡卡号、密码和各种号码,只要申请在身份证中存储一个签名,通过电脑读卡器,使用者就可以用身份证直接进行网上交易确认。”7 ~0 O% ^2 w. s, ]2 k3 `8 K
$ O2 @% i* d- M1 f) i) T  m
不过新证件成本不低,类似的电子证件在其他国家的成本是10到42欧元,而现在使用的纸制身份证只要8欧元。而此前饱受争议的在身份证上存储指纹记录的方案将不会强制推行,而是采取公民自愿的原则。% d; W* W+ Z% p  p1 g/ h
- d9 N8 I0 c% b0 u& }6 y6 u
然而,就像对待信用卡一样,谨慎的德国人对这种内含许多个人信息的电子卡片怀有颇多疑虑。
% t0 X" K5 ?  M+ r7 R& d
- f' F& [* M. U9 Q$ k
据德国内政部介绍,数字化身份证也像传统身份证一样印有持有者的照片、姓名、出生年月等个人信息,不同的是前者内嵌一个无线射频识别芯片,存有持有者的个人身份信息及一张电子照片。持有者还可自愿在芯片中存入两个指纹以及自己的电子签名。
6 H2 h) c+ i' N
5 d! `2 @$ c& J( T7 A
据介绍,这种数字化身份证可间隔一定距离无线传送个人信息,以帮助持有者更便捷地通过海关等。持有者利用电脑和读卡器还可享受需要身份认证的各种网上服务,而服务提供商则需得到政府认证后才可提供有关服务,且只有在消费者输入密码后才能调阅所需信息。在配备相应设备后,消费者可不用在网上输入信用卡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就能确认网上交易。身份证芯片中如存有电子签名还可用来在线签署购买合同或递交各种申请。

& K0 T5 y( M0 k! D# t( k, ^* s
尽管德国政府在数字化身份证的安全性方面颇费心思,如芯片中存储的个人信息是加密的,只有边防警察等官方机构通过解码器才能获取,但由于加密的无线射频识别芯片以往曾多次被黑客破解,芯片的无线传输功能还是让很多德国人心存疑虑。一些网民甚至指责政府的这一措施是为更方便地监视公民行踪。专家则建议,德国民众将来使用新身份证时配备铝制卡套以屏蔽个人信息防止被盗用。

作者: cadick    时间: 7.1.2010 12:46
恩 这个要关注一下~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d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