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9 T. r8 x4 H3 K. o# \中国制造商会竭尽所能地拉生意。但一旦拉生意,双方的关系就会每况愈下,尽管是一点点地恶化。“质量下滑”,即产品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8 Q- I# P1 F: c+ q) X9 v5 N
$ J) m; G% a) z& Y4 B由于中国制省商知道其他任何地方都比不过他们,而西方国家消费者又希望自身供应链保持连贯性,因此中国制造商可以自如地、一点点地降低质量水平,无论所签的是什么合同。实际上,产品不合格是西方公司在中国参与的一场游戏的结果,西方公司是输家。 ) L$ r6 c; v: ` 5 `" d) t) N P& x&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问题。中国供应商认为,进口商不知道的事情不会对其造成伤害。他们未经许可就改变产品规格,并且认为请求原谅比请求同意要容易得多。质量被视为实现更大利润的障碍,而质量问题不会被公开讨论。. b3 C9 E0 H) [
, X0 Q k7 L( i6 u. G有些人认为,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政治制度。中国政府对通过商贸活动促进外汇流入国内的制造商予以奖励。然而,与此同时,那些以不道德方式经营的制造商几乎没有受到惩罚。 ' q9 F0 F* q; y% p 1 ]2 b8 D$ }+ c8 [5 A
中国可以阻止质量下降等不道德的商业行为,成立一个部门专门处理这类投诉。# ^1 l' A) F" [9 A, K
& a. j: g' U8 U2 I" ?9 x与此同时,我们仍在不断看到令人担忧的新闻。% {3 I `* Q ~- ]8 o
) ?& D1 t' b( _) r
2008年,中国有数万婴儿因食用被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而患病。政府对几十家涉及此事的经营者予以制裁、对其他经营者予以警示并处决了两个人。但这毫无效果。几周前,又有一家上海奶制品生产商被发现在其奶制品掺入这种有毒物质。$ n; }' Q- @- z* J9 z$ T
* d! g& v# E3 p' B; z
对于一个连最极端的惩罚方式似乎都无法对犯罪活动产生影响的国家,我们可以说些什么呢?而我们从这样一个经济体进口商品的热情又说明了我们自身的什么问题呢?作者: 373501289 时间: 15.1.2010 12:25 作者: endless_solitud 时间: 15.1.2010 15:43
我看是扯淡吧!英国佬毁约的多了去了!!有什么资格说别人?!不照照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