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一个德国人的十年中国支教路
[打印本页]
作者:
欧洲新报
时间:
28.1.2010 08:54
标题:
一个德国人的十年中国支教路
这个汉堡人很低调————四年前他来《欧洲新报》时说:请不要关注我个人,而是我的事业
& T& \( D# R- _4 g! I
0 D4 k, K9 w. S/ W- [' w) a
% z, k, ?( [' O! S; _
3 r/ Q0 t) y8 j( C2 Z. e
编者按:笔者记得,四年前在中国义务支教的德国人卢安克回到汉堡探望家人时,《欧洲新报》特意邀请他来报社作客;他一进门就用地道的中文强调:我来只是谈一谈,请不要录音、不要拍照;媒体不应该关注我个人,而应该关注和支持我从事的事业。
" r: t8 l! U( \$ F- E
& D) y( G1 k9 D/ B) A4 _8 g& D
几年过去了,又从传媒上看到他的新消息,发在这里,与同胞们交流。
0 [ v- h) l! [! b' T' Q
$ K' m7 \0 D; L2 c8 L4 z
一个德国人,在中国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紧衣缩食、十年一日,就是为了给那些穷孩子们一个受教育的机会。这一点,我们有多少人能做得到?
- a! o6 {8 _- x# I
———《欧洲新报》编者
8 g4 q* _8 Q z3 V; z5 T
. x0 N5 j) p S- _0 W, P4 H, l
( S3 o R* g9 B7 N. T1 h4 I
# M2 T# x8 k7 p" D% M
在村民眼中,他是一个不吃肉、不喝酒,给学生们上课不用课本,也不要报酬的怪人;在孩子们眼中,他是最好的朋友、老师,是可以一起爬树、在泥里打滚的玩伴;在许多人看来,卢安克就像白求恩一样,是能够感动中国的“洋雷锋”,是很多人的偶像;在他自己看来,他与其他人一样普通,只是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就是卢安克,一个在中国广西山区义务支教10年的德国志愿者。
$ E) t' H6 y7 r1 H1 D
3 `: G, B% T: o6 j K' D
“我很害怕去感动别人”
3 l+ {8 |, A8 i( A
在中国山村义务支教10年,躲记者成为卢安克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当有记者来采访,他就会远远地躲到学生家里,等记者走了,再回到学校。他说:“媒体会把我塑造成名人,我只想做好我的事,我不想出名,做名人只会影响我的工作和生活。”
) a( T$ a& X# D4 S: s5 z
记者问他:“你十年来都在躲记者,去年年底为何会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
$ S% m) I8 c4 A, B8 H
卢安克回答说:“我的朋友告诉我,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说过一句话,大体意思是‘如果你隐藏着自己,不敢让别人看到你如何做着自己所喜欢的事,别人就会认为,他们也不能做到。但如果你让他们看见,这就等于允许他们像你一样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就等于解放了他们的愿望。这不是说让他们做跟你一样的事,而是说让每一个人做最适合自己的、自己所愿意的事’。我被这句话感动了,所以我第一次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
1 U8 ]. ?0 f. y# k9 L
记者:“节目一播出,很多人都被你感动了。”
9 q2 s& F- u: @
卢安克:“我很害怕去感动别人。2006年,有人推荐我参加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我吓坏了,赶紧给评选委员会写信,让他们别选我。我不想感动中国,只能是中国感动我。”
6 w( n9 A5 ?0 T6 s9 C W+ \6 ]
在记者与卢安克交谈中,学校的牙韩俄老师进来插话,连称卢安克很了不起:“用毛主席的话来说,他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就像白求恩一样,来帮助中国。”
% b2 q( k; s3 J1 m& Z
听到学校的老师当面这样评价自己,卢安克显得很不自在。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牙老师尽是说好话。”
8 i8 o/ A j; {$ F) e4 c6 E. d$ ]
面对外界的赞赏和钦佩,卢安克说自己听了会觉得这些评价都很虚幻,“感觉他们夸奖的人不是卢安克,与自己没有关系”。
( G( [: {/ F% x1 a
记者:“很多人都很钦佩你,甚至崇拜你。”
, I3 y) e! k+ G& Y! }
卢安克:“那是他们的感觉,我也很普通,不想做偶像。很多人是通过媒体报道了解到我的,那并不是完全真实的我。一个人认为别人做的事是对的,也是应该去做的,但自己做不到或者不愿去做,他就只好钦佩或者崇拜。”
5 k1 P, Z* Z0 m0 P0 S3 x8 h
记者:“也有人认为你的工作可能会改变中国的教育。”
' \! q T. i4 N- g7 B7 B- g
卢安克:“我并不想改变中国的教育,那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我不该干涉。”
4 l e, J4 T$ f5 z7 d& a# }
5 u2 U% F1 k/ k# U% r
山里来了个“洋雷锋”
" h' |% B0 p, S( r8 G) ]1 U% ~. V
2001年7月,广西东兰县坡拉村林广屯来了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他在村里以10元每月的价格租了房子开办学校,给当地失学的孩子上课。当时的林广屯不通电话,也不通公路,当地人大多只会讲壮族方言。人们觉得这个外国人真是一个怪人,不好好呆在自己的国家,却跑到中国农村来给学生上课,还不要工资。几天后,村民知道了这个外国怪人名叫卢安克,是德国人,“哩肯诺(当地壮族方言,不吃肉的意思)”、不喝酒、不抽烟、不赌博。
2 A5 E, e8 L" D! }5 A$ y
在村民眼中,德国怪人卢安克就是洋雷锋,是来帮中国人搞教育的,老人和小孩都亲切地叫他“卢老师”或者“老卢”。
$ j' T/ ] l# z
1 v. P1 L: K. p0 b; y# {$ X
做学生身边的大人
' D# j# s9 U# L( O
孩子们把卢安克当作最值得信任的玩伴,而卢安克也是最了解山里孩子的人。卢安克和孩子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爬树、挖泥鳅、在泥地里打滚。白天,卢安克与学生一起去放牛,去干农活;晚上,孩子们在看电视剧,而他则在一边翻译他的书。卢安克与孩子们的关系很亲密,不少孩子会爬在卢安克身上介绍:“他是卢安克,我们都叫他老卢,老卢就是我爸爸。”
) k0 S* \! X# Z# A
卢安克还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世界上真的有鬼吗”、“男人和女人是怎么回事”,是孩子们问得最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问家里的大人,孩子可能会被骂一顿,而当孩子向卢安克提出这些问题时,他们会得到一个很真诚的答案。记者问:“关于鬼的问题,你怎么跟学生解释?”卢安克说:“我会告诉他们,我没有见过鬼。有学生说,村里有人看到鬼后就病死了。我就告诉他们,是这个人病了,思想出现了幻觉,才会见到鬼。不是鬼把人害死了,是这个人本来身体就不好才死的。”记者又问:“关于性的话题呢?”卢安克:“中国的大人一般不愿意和孩子谈性的话题。事实上,孩子愿意提出来,表示他已经知道了一些信息。只要大人愿意去了解孩子所知道的东西,孩子就会很满足,也就不会再问下去了。”
+ P: N1 Q' ]1 k5 N5 X: P1 o
对于即将到来的寒假和春节,卢安克依然会像之前的假期一样到学生家里过。他说:“我会每天去一个学生家,与他们生活,轮流做他们身边的大人。”
2 T! n7 X7 v5 |2 |/ \1 Y
8 U9 s( o. P3 c z; u2 ^0 M$ C
这辈子已经交给了山里的孩子
4 G1 N q# K9 @' p2 z3 K
最令卢安克感到不安的是,很多女孩子因为看了媒体报道而声称爱上了他。对于“粉丝”的追逐,卢安克说:“她们说要到学校来找我,嫁给我,有的人甚至说要离了婚来嫁给我,这让我很担心。我想是时候告诉大家我已经有未婚妻了。”卢安克的未婚妻也是一名志愿者,她爱山里的孩子,学校的孩子们也很喜欢她。
, b- |) A3 B8 A) {2 W) P- G5 U
得知卢安克有了未婚妻后,板烈村村民的心情忽然变得复杂起来———一方面,他们希望卢安克能早点结婚,因为在农村,男人都要结婚;另外一方面,他们又担心卢安克结婚后会离开板烈,离开山里的孩子。
% D7 B5 l P7 h1 }
在交谈中,卢安克多次提到自己就是板烈村的一个村民,就算他离开学校,也是暂时的。他说:“这里有我的学生,他们需要我,所以我还会回到板烈的。”这个学期结束后,卢安克计划去广州看看。学生听说后都问他:“那你还会回来吗?”得到卢安克肯定的回答后,孩子们顿时欢呼起来:“卢老师不走!他还会回来!”卢安克说自己已经把这辈子交给了山里的孩子,“我们的命是在一起的,无论怎样我都会回来”。
+ l- k, F/ u- P6 ] b* s& H: A
/ \& Y K, U' |. k
“我很害怕去感动别人”
: p& l7 D- @. O' n# b
在中国山村义务支教10年,躲记者成为卢安克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当有记者来采访,他就会远远地躲到学生家里,等记者走了,再回到学校。他说:“媒体会把我塑造成名人,我只想做好我的事,我不想出名,做名人只会影响我的工作和生活。”
6 h3 D/ G( \" t" C
记者:“你十年来都在躲记者,去年年底为何会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
1 p6 M# ]) d1 Q/ X$ W; y+ e
卢安克:“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说过一句话,大体意思是‘如果你隐藏着自己,不敢让别人看到你如何做着自己所喜欢的事,别人就会认为,他们也不能做到。但如果你让他们看见,这就等于允许他们像你一样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就等于解放了他们的愿望。这不是说让他们做跟你一样的事,而是说让每一个人做最适合自己的、自己所愿意的事’。我被这句话感动了,所以我第一次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
. Z0 ~, z0 j7 P# o8 O( g; {
记者:“节目一播出,很多人都被你感动了。”
2 P! B0 G+ {3 T
卢安克:“我很害怕去感动别人。2006年,有人推荐我参加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我吓坏了,赶紧给评选委员会写信,让他们别选我。我不想感动中国,只能是中国感动我。”
. k- u0 v, H; W% H
9 F- B0 ~& @! Z) J1 g- g% M
“我很普通,不想做偶像”
1 E' Q% O) D6 P( O R
记者:“很多人钦佩你,甚至崇拜你。”
* S6 e$ @; c2 Q7 _8 Q) T
卢安克:“那是他们的感觉,我很普通,不想做偶像。很多人是通过媒体报道了解到我的,那并不是完全真实的我。一个人认为别人做的事是对的,也是应该去做的,但自己做不到或者不愿去做,他就只好钦佩或者崇拜。”
1 w, j: K) Z9 C
记者:“也有人认为你的工作可能会改变中国的教育。”
- K& T7 e" c& |& J% y. j
卢安克:“我并不想改变中国的教育,那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我不该干涉。”
作者:
allele
时间:
28.1.2010 09:58
deeply moved.
作者:
tina_007
时间:
28.1.2010 10:36
我被感动了。。。。。。
作者:
Unaport
时间:
29.1.2010 07:21
回复
3#
tina_007
5 r% D8 j1 x8 \( j
/ y. V) X' G$ X
$ i% T2 s7 `* R5 {2 n* y: x
被感动了 ?
% a" j/ C+ Z$ Q
最好去掉这个"被"字。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d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