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古代欧洲人眼里的中国 [打印本页]

作者: 老陈的镜头    时间: 28.2.2010 22:54
标题: 古代欧洲人眼里的中国
我前段时间在维也纳看到两张1806年和1846年绘制的铜板刻中国地图,还有几张钢板刻的中国的生活场景, 都是当年欧洲人制作的。尤其是1846年那张地图上,还附了一张当年北京的小地图,传上来与大家共享。






















作者: 8284940    时间: 28.2.2010 23:47

作者: coco_que    时间: 1.3.2010 10:52
真漂亮,搬个椅子慢慢看.搂主还有什么宝贝拿出来一起分享?
作者: 有容乃大    时间: 1.3.2010 13:07
很珍贵。
作者: 老陈的镜头    时间: 1.3.2010 13:21
回复 4# 有容乃大

谢捧场
作者: 游在汉堡    时间: 1.3.2010 13:43
本帖最后由 游在汉堡 于 1.3.2010 14:08 编辑

哈恭喜新版块的开张." />

以前在国内专业关系就对这很感兴趣.,,在读大学的时候.杭城在旧城改造.我还跟在挖土机后面找各种青花碎片呢.
根据花纹,釉色和内胚等了解这是什么朝代的...完全沉迷进去.中毒不浅啊.但也学习了很多知识.


元代青化碎片

现在有这版块.可以让我们了解和接触当年流失在海外的中国古董.

希望以后大家有所发现的话.可以一起交流经验和沟通.也希望版主也发些基本的鉴别古董的知识.

.........

如果真的不小心在海外淘到宝...说俗一点.可真的不小心就发了.哈哈


作者: einfisch    时间: 1.3.2010 16:04

作者: 妄想天空    时间: 1.3.2010 18:43
很有感觉, 貌似在欧洲可以淘到 老的玩艺儿, 不过, 新手,也担心, 怕买新啊
作者: 老陈的镜头    时间: 1.3.2010 19:09
古玩都是由新变旧的
作者: 即时    时间: 1.3.2010 20:15
回复 6# 游在汉堡

谢谢您的参与和支持。这个破碎的瓷片,从胎质、釉色和绘画的图案来判断。应该不是元青花?
更像是明代的生活用瓷。年代可以判定为明代中晚期,很可能是海捞瓷的中的一件残件。作为搜藏
很有意义。

小小的一片瓷件,能将您和郑和下西洋的旅途连接在一起。。。。。。

欧洲寻宝栏目,是您的桥梁、您的平台、祝福它给您带来更多的收获;舒展您更多的中华情怀。
作者: 即时    时间: 1.3.2010 20:18
回复 6# 游在汉堡
作者: 游在汉堡    时间: 1.3.2010 20:23
元和明的纹样如何区分啊。。。
作者: 即时    时间: 1.3.2010 20:38
本帖最后由 即时 于 1.3.2010 22:34 编辑

回复 12# 游在汉堡
运用绘画图案的不同时期的特点判断和鉴定青花瓷是一套系统工程。
这里只能提供给您青花瓷的绘画分类:
人物瓷画
动物瓷画
花卉瓷画
山水瓷画
其他瓷画
文字瓷画
和色釉装饰

建议您多读些相关的书籍,肯定会使您如虎添翼,收获多多。
作者: 老陈的镜头    时间: 1.3.2010 20:41
即时先生,刚才是如何判断的呢
作者: 即时    时间: 1.3.2010 21:26
回复 14# 老陈的镜头

俗话说 熟能生巧。看的东西多了,自然就一目了然。
当然,过程会根据每个人的不同而不同。
不过,其中没有多莫深奥玄虚。

记得居住在科隆的一位藏友曾经说过:古玩鉴定没有老师和学生之分;
买错的时候,仅仅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是真的。

所以如何才能知道物品是对的?是真的?
从来就没有捷径可走!
只有多看对的东西,多看真的东西一条路。

可喜可贺的是,欧洲寻宝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及时交流的平台。
作者: 梦回汉堡    时间: 1.3.2010 22:12
古玩的种类名目繁多。要找个切入点还真是不太容易。
请问楼上的老师,入门第一课,最要紧的是什么呢?
作者: 老陈的镜头    时间: 1.3.2010 22:22
我觉得入门的第一步是,首先要喜欢这些祖先留下的艺术品,其次要有一颗平常心。先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门类,比如瓷器,玉器,或故家具,之后深入地研究,必有收获。收藏古玩也是丰富自我的一个过程。如果每有丰富的知识,就是宝贝在眼前,也会擦身而过。
作者: 即时    时间: 1.3.2010 22:28
本帖最后由 即时 于 1.3.2010 22:29 编辑

回复 6# 游在汉堡


    此件是元青花典型器。注意:绘画部分枝叶肥
厚规整、色釉为枢府釉、足部有釉指痕。胎体厚实,与
你的藏品----瓷片,有很多处不同。
供你参考。

100_4050.JPG (374.06 KB, 下载次数: 2)

100_4050.JPG

作者: 梦回汉堡    时间: 1.3.2010 22:32
回复 17# 老陈的镜头
有点道理。可取。
作者: 梦回汉堡    时间: 1.3.2010 22:33
回复 18# 即时

老师,听人这样说的:瓷器讲究一个完好无缺。若是有一个缺口,便像是残了一般,价值就大大的减低的。是否是这样的呢?
作者: 老陈的镜头    时间: 1.3.2010 22:47
回复 20# 梦回汉堡
你说的对。破损瓷器价格当然会大大地打折,我们买些破损的珍品,只是为了养眼。
作者: 梦回汉堡    时间: 1.3.2010 23:00
我倒是对玉器非常有感觉。
古人云,君子如玉。温润如玉。
玉冰净,却不属凉性,不寒,不燥。
作者: 即时    时间: 1.3.2010 23:02
本帖最后由 即时 于 1.3.2010 23:22 编辑

回复 20# 梦回汉堡

不完全是这样。通常情况下,同一件器物。完整的与残破的价格肯定不同。
但不是绝对的。
还记得1998年,香港拍卖成交了一件也是在欧洲寻到的宝贝瓷瓶----被无知的欧洲藏家,改做台灯
用的雍正粉彩九桃瓶----器底为了电线的穿过,在写款的部位打了个孔。并没有影响太多的市场价格,
当时的成交价格高达900万港币,创下清代瓷器全球市场成交价格之最。

这个瓷瓶当时被一位香港的知名人士买下后,捐赠给中国政府。
现收藏在上海博物馆。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是件特别的器物。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当然,普通的物件收藏还是要注意器物的完整性。
从性价比上考虑:作为标准器形、作为胎质、釉色、绘画特点等参考物。用较低价格,纳入自己的藏品池中。
经常的把玩,应该也不失为上佳的选择。

君不见,买一本好的书籍价格也是不菲的。
我的这点体会,更适合于那些囊中略显羞涩,而无师自通人。
作者: 小小胖子    时间: 1.3.2010 23:06
回复 23# 即时

即时斑竹是高人呀
作者: 梦回汉堡    时间: 1.3.2010 23:16
即时老师讲到的,确实也是个特例了。实属特别的器物,含有特别的意味。
一般指的破损,就是指因为战乱,搬运,储藏不当造成的认为损坏。又或者是由于古玩本身材质,年代久远,氧化的损坏了吧。
作者: 梦回汉堡    时间: 1.3.2010 23:17
说个笑话哈。
古玩这个东西,听说中国有个省有个村,造假成了规模的。
没有不能仿的,没有不能造的。呵呵。
作者: 即时    时间: 1.3.2010 23:18
本帖最后由 即时 于 1.3.2010 23:19 编辑

回复 22# 梦回汉堡

我亦有同感。看来中国人喜欢与美好的物件相近的习性是与根同在的。
可以判定的是:喜欢玉,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决不仅仅是莫个单个个人的单独品位。

古人说的玉有‘五德’。我钟情独为和田玉。
因为玉有万中,杂玉器中。不能每每同一而论。
作者: 老陈的镜头    时间: 1.3.2010 23:19
回复 27# 即时


作者: 即时    时间: 1.3.2010 23:21
回复 24# 小小胖子


    谢谢! 愿与您共勉。高人谈不上,爱古论今侃侃而已。
作者: 即时    时间: 1.3.2010 23:22
回复 25# 梦回汉堡


    是的
作者: 追梦邮差    时间: 1.3.2010 23:22
呵呵 都是老师啊,水平和感觉就是不一样,我得好好跟着大家学学,呵呵 这真是个好地方....o(∩_∩)o...
作者: 梦回汉堡    时间: 1.3.2010 23:23
查了查,还真是有趣。
放在这里,供大家学习。
《说文解字》说玉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腠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春秋齐国国相管仲曰玉有"九德":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智也;坚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藏华光泽并能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声清团彻远,纯而不杀,辞也。
作者: 即时    时间: 1.3.2010 23:24
回复 32# 梦回汉堡


    可谓3人行必有我师。学问多的,大有人在阿!
作者: 老陈的镜头    时间: 1.3.2010 23:25
回复 26# 梦回汉堡

所以,我们才在鉴别真伪的纠结中其乐无穷
作者: coco_que    时间: 3.3.2010 13:43
回复 34# 老陈的镜头


    飘过...
作者: 老陈的镜头    时间: 5.3.2010 14:05
回复 32# 梦回汉堡

这位仁师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有研究。以后还烦请多多指教
作者: 八万    时间: 26.3.2010 14: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d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