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旅游景区疯狂的“香火”产业链 [打印本页]

作者: vqpdbv    时间: 24.9.2010 12:45
标题: 旅游景区疯狂的“香火”产业链

在景区,布设各种宗教的“道场”牟利,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这是旅游区最赚钱的行业。已经存在超过10年,每个“营业点”有着上千万元的“年产值”。

    对于一些人,这是骗术。它寄生于畸形旅游市场恶性竞价产生的利益链条,生成巨大的利益黑洞、侵蚀消费者的权益。

    但对于另一些人,它满足了信仰或迷信,排解了对未知的恐惧与茫然,它的虚假与人们内心的空虚等值交易。

    温柔一刀

    一名穿民族衣裙的女子将记者和其他五名广东散客迎进一个“文化院”。这是9月中旬,云南丽江的观音峡景区。该“文化院”看起来是整个景区的一部分参观内容,不需要额外门票。

    进入大门,建筑中央是一个临时搭建的蒙古包形物体,四周有一些厢房和“经堂”。讲解的女子称大家很幸运,这里“正好”来了一位“上师”。她要求大家跟着她学习合十,面朝“蒙古包”问候。

    “蒙古包”内,是一位正在桌后闭目念经的“活佛”。“小喇嘛”请大家在几排长凳上坐下,告诉大家要“珍惜佛缘”,不会讲汉语的“上师”闭目咕噜着一串串“经文”,要为大家进行金刚经“灌顶”。“上师”用一个黄丝绸包裹的长物体依次在每个游客头顶敲击几下,据说,一瞬间他就能“看到一些东西”,随后,他将一张小纸片交给被灌顶者。“灌顶”刚开始,“帐篷”左右两个出口已经有穿着民族服装的女子等候在侧,将客人单独引导到外边的厢房———“请大师解释”。

    广东游客中的一对夫妇最早离开右侧厢房,记者填补了他们的位置。桌后坐着一个穿蓝色织锦袍的平头小胡子中年男人,他瞟了一眼记者交给他的“符”,用浓厚的四川口音、以宣读圣旨的戏剧性声调说:“活佛叫你在观音菩萨面前为家人儿女祈福,点一盏灯,要交200元的功德,回答我舍不舍得———(延长声调)”

    记者表示要考虑一下。平头中年男说:“考虑一下,不要勉强自己———这是活佛在帮你———(加重语气,以尖锐眼神直视记者眼睛)”当记者再次表示要考虑时,被颇为冷漠地请出了“文化院”:“考虑到外面考虑,慢走。点灯还要考虑,活佛要你做不做……”

    在不到半小时时间,广东散客和记者、黑龙江的一个“夕阳红”老年旅行团,以及内蒙古一个30多个人的团进出这个“蒙古包”。

    广东散客中只有一位年轻女游客按要求给了200元功德,当点灯之后,她再次被要求捐199元“祈福”,她表示钱不够之后,对方并未再坚持,她获赠一串木制佛珠。而其他人被要求捐300、600元不等,挎着相机包、手腕上绕着佛珠的男子被要价最高———900元。

    内蒙古团被索要100-300元不等的“功德”,约十多个人都按要求付款;黑龙江团则是100到600元都有。估算下来,在半个小时内,“藏文化院”收入约4000元,这些收入没有任何票据,除了经营者无人能知具体数目———而9月中旬并不算旅游旺季。

    黑龙江团一位60岁左右的女游客告诉记者,她“眼都不眨”按照要求给了600元,因为坚信“很灵”,“我们家的事儿,他全说对了。”和她一起来旅游的老伴几个月前曾经中风,现在行走也略为不便。

    一位在丽江搞景区经营的行内人告诉记者:“这是精准营销。在路上,导游大致可以把团友的情况摸清,在游客进去、讲解员讲解之际,游客的概况可以通过对讲机、手机等介绍清楚,最有价值、可能‘涨水’(付出大笔钱)的客人当然也会提醒到。”

    如果知道这段“佛缘”,属于一个已经发展超过10年、在全国风景区无声蔓延的暴利生产线,游客的捐献并未用来供养僧人、修建庙宇或从事慈善,而是成为“承包商”和“大师”的纯利润和旅游利益链上的“返点”,这位女游客还能那么毫不犹豫地捐出600元吗?

    长盛不衰的经营模式

    在景区,布设各种宗教的“道场”牟利,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香格里雄古景区”虽然不是观看“长江第一湾”的最佳景点,旅行社通常会在附近停车上洗手间,并提议游客在此观景。此时,景点的解说员就会上前,建议客人进入大门,去往观景台,并不失时机地介绍,在观景台路上一间前门封闭的庙堂内,有“元太祖朱元璋赏赐的一件宝物”。接下来,为游客解说“宝物”———龟驼龙柱,上面有一个大转盘上放置着观音像的木雕,并建议游客触摸木雕“宝物”沾“福气”,转动转盘之间,游客中指已经指向一支“神签”;解说员表示将免费赠与“神签”的复印版,并建议游客进入密闭的厢房“听大师免费解签”。

    厢房中,一位自称“从峨眉山下来度化众生”的“僧人”,询问出生年月、籍贯,用水泼不进的飞快语速和含糊不清的语音解释签文,然后拿出一张黄纸符,请记者“放进钱包里”,然后“作法”为记者“化解劫数”———最后拿出一本功德簿,同一页已经用同样的笔迹记录了不同籍贯游客的两笔功德:499元和699元。当记者写下数字99,这位头顶没有戒疤、头发也长出薄薄一层的“峨眉山弟子”不高兴了,“施主,一般学生和孤寡老人才捐99.”他终于开始用清晰的口齿说话,费了很多口舌,“三生万物,399吉利”,“至少199,一辈子长长久久”,如促销员一般地劝说增加捐款。

    玉龙雪山下的“东巴万神园”则是另一种方式。面向大批团队客人,景区导游一再渲染园中高处东巴修行处的神秘,以及“我们纳西人的大东巴”将“政府建设地震震垮的大雄宝殿的钱,在永胜修了四个学校”的“感人”事迹。最后,“大东巴”在一间教室模样的房子里说法之后,请一部分游客随意自愿捐款,却请另一部分人留下;一个来自浙江的团,被特意留下的人都被要求“定额”捐款,修建“大雄宝殿”,“成千上万我不要,只要你的100元。”

    “这叫挑客。”一位要求匿名的丽江导游更详细地描述这个过程:讲经———讲一讲人生道理,“何为幸福”,取得游客共鸣并在这个过程中判断游客的“潜力”。然后以普通的“结缘品”———拜佛的卡片,支开大部分客人,“随意功德”:“一般人至少给十元二十元,已经保本了。”对于“中等潜力”客人,结缘品可能是经幡,然后把这部分客人交给各位“大师”去做,这叫“打点”;而对于那些最虔诚的人,尤其是“大腹便便、戴眼镜、一家人来的”,则引入“大东巴”的密室,送更重要的物品,“您一家人很幸福,您很有佛缘,不过———”通过分析施主的心病,“化解灾殃”,可能得到最丰厚的一笔功德款,这就叫“涨水”。而客人接踵而至而难以精挑细选的时候,“大师”们可能迅速而平均地以低价把客人送走。

    仅仅是在丽江政务网上“市长信箱”中,对东巴万神园的投诉就有五条,涉及的“捐款”少则上百元,多则数千元。然而在行内人看来,这个地方“关系最硬,做得最久,很稳,也最成功”。

    行内人揭秘:在丽江,还曾有“玉峰寺的活佛”、“木府三清观的道士”、“黑龙潭的小和尚”和“东巴谷的茶马藏家”,都是类似的骗局。

    而这并非丽江特有,在阳朔鉴山寺、海南东山岭潮音寺、北京十三陵景区和广仁宫、湖南衡山、凤凰、湖北宜昌游轮码头的黄陵庙、大理天龙洞、观音阁、山西五台山和平遥、山东烟台、辽宁大连、四川乐山、峨眉山、九寨沟、成都青羊宫……以佛祖、观音、活佛、财神等的名义,几乎所有可以跟宗教连接的景区,都曾经或正在运作着同样的产业。


作者: vqpdbv    时间: 24.9.2010 12:46
行内的门道
    余华山(化名),是一位曾经投资这个行业的旅行社经营者;退出这个行业,他的解释是“不能跟佛祖抢饭碗”。他告诉记者,这种经营模式大约产生于1997年,从业者多为上世纪80到90年代在四川乐山、峨眉山一带从事旅游业的导游;风靡四川全省之后,继而复制到广西桂林和海南岛,在世纪之交发展到云南。而后在全国景区遍地开花。
    “一般来说,正规的、有固定信众的大庙很难打进去,通常都是承包香火不旺的小庙,或是修葺景区中废弃的古建筑,甚至在景区里新建一个庙———在北京和大连,新建的做法很多;自己建个庙,再跟旅行社‘谈政策’。”至于承包的价格,云南某景区一处一进殿的小庙管理者曾经尝试与余华山商洽,想以一年四五十万的价格包给他经营。“因为工作(经营旅行社)的缘故,经常是寺庙找上我谈这个;寺庙希望能有人帮忙营销。”而那些二进殿、三进殿的寺庙,则需要一年上百万元的承包费。
    一般而言,在当地居民中有较多信众和良好声望的寺庙,旅行社绝不会带游客去烧香———除了一些为进香而来的香港和马来团———那些寺庙没有任何回扣和门票折扣给导游。
    在四川乐山乌尤寺,一名僧人告诉记者,将寺庙香火经营承包出去的现象是存在的,很多从乐山到外省经营的人,甚至会连片承包那些民间小庙,他们会用一些假的僧人来主持庙宇,“这实际上就是他们一手遮天了”。
    “正规的肯定不会这样做,”余华山说,“百分之百是用假和尚。”在这个行当,直接进行解签、算命等说服游客工作的人,不管他们伪装的是什么宗教背景,行内一律称为“大师”。最初,这个行业以四川人为主,随着“战线蔓延”,“桂林帮”、“海南帮”、“湖北帮”、“湖南帮”和另一些省份的人也相继加入,但从业者,包括投资和组织者、“大师”,四川籍仍占绝对优势。
    年收入相当可观。“经营得好,通常一年有上千万元。”余华山说,“当初在四川境内的寺庙,很赚钱,干个年把,都是上千万元,这种人我认识得太多了。”而行内人都知道,在丽江黑龙潭景区一处龙形建筑内经营的本地商人,经营四年,得利是4000万元。
    这位商人本是经营东巴文化产品出身,却始终无法成功。“奇怪吧,在旅游区,往往做正规行业、正规产品,就是做不起来。”知情人评价。后来,他与一位来自海南的商人合作,投资在黑龙潭做了一个龙形建筑,并在里面布设佛像、财神、“佛缘碑”等等。海南商人带来整个“核心团队”———几位来自湖南、湖北的“大师”。
    将游客分进小厢房,“大师”套话之后,建议烧香———“结合你的生活水平、佛缘和身份,建议你烧什么档次的香,以及各个档次的意义,和对将来有何帮助”;烧香价格多以99数字结尾,“会给你很新的1元钱,说,这是与佛结缘的1块钱,一帆风顺、一本万利……千万不要用掉,永远放在你的钱包里———会保佑你的福分”;烧香之后,原来之前说的是一炷香的价格,而非三炷,因此功德翻3倍———此谓“翻单”;游客虽然愕然,却十有八九会因为“佛缘”而隐忍;之后,“大师”叮咛道别:“你在这里做了这么多功德,化解了将来的灾厄,不要对外讲,讲了对你反而没好处”———此谓“封口”。“避免投诉,关键在大师的封口功夫好不好”。
    知情人描述,开业当天,这一处“龙神”从上午8点到12点,功德箱里已经有3万元收入;然而做得太猛,连导游和全陪都成为被宰“涨水”一两千元的对象,引来投诉不断,“中午赶紧停下,开会;决定让大师不要收那么高,慢一点、少一点———从此就做得很平稳。”
    算命解签、“讲课”、“摸顶”,通常还有一些雷同的细节:游客永远“碰巧”赶上了一场重要法事,“邂逅”一位难得的大师;在索要财物的环节,游客一定是被单独隔离开———即便家人一起面对大师,通常也只会留下一个人提出要钱。
    一度,云南所有类似经营场所都有1.8米长、手臂粗的“龙香”。成本几十块钱,可以定价888、999元。“烧高香不是最厉害的。”余华山说,“解签的费用没底。你要解到什么程度,你的灾有多大?因此也有捐八九千元、1万多元的。”没有现金?这些场所全部备有刷卡机。
    在这个产业的全盛时期,也就是2001-2005年,经营者的手法更加肆无忌惮,常常以诅咒游客及家人“血光之灾”的方式,胁迫游客付款;游客离家千里,面对陌生环境,自然有所忌惮,如此一来,“每个人‘消费’个一两千元,是很容易的。”余华山说。
    一名从业不久的“大师”张瑞龙(化名)则告诉记者:“之所以会出现威胁、放狠话,是因为大师之间的竞争。因此,最好不要用不同籍贯的大师,很容易出现矛盾不好管理。”
    利益分配上,与景区经营者的协议可能因地制宜,常见的是每进一个游客,付一两元给景区管理者。另一种模式,是“景区”实际上沦为宗教诈骗服务的配角,如“东巴万神园”(个体私营性质投资建造)和“香格里雄古”(丽江市旅游局一名负责人称它并不是合法的景区)。收入的分成,则是导游与司机30%,“大师”要提成20-25%,景区方面和相关“公关”各有不同,经营者约有30%左右的毛利———但几乎没有成本。
作者: vqpdbv    时间: 24.9.2010 12:47
“大师之道”手中无剑
    “我做第一个客人,不成功;心里发慌,语无伦次。”张瑞龙说,“之后总结了一下,心定了———大不了就是,施主,你要放弃这个佛缘,请自便嘛!竟然第二个就做成了100块。后来的客人我就慢慢往上加,直到做上1000多块。”
    “大师最怕的是———最难做的客人就是不开口、没有反应的人。这样就找不准,发挥不出来。”张瑞龙认为“大师之道”主要是“哲学和心理学,宗教只是一点点”。“我会把你所有很牵挂、很烦的事情一一列出,肯定有一两点,能讲得很准。就如同一个菜单,发现你对那盘菜有兴趣,我就专门讲这个———都是慢慢套出来的。导游给的信息一般情况不需要,有就更好:职位、有没有离婚、健康、父母的背景等等。如此一来,讲得对,太简单了。也有不信的,可能如同高手过招,招数用尽还是不信,没关系,相信你还会再来,结个缘分吧,功德随意。”
    “我观察,老的做法已经过时了。”张说的“老做法”,是指解签、赠送法物、胁迫等手段,“现在的话根本不需要讲什么藏传汉传,好的大师,什么都不用,东西都不用给,直接空口相对,什么都能做下来。这就如同一个剑客,手中无剑,只要有对手。”
    “很多人,尤其是女人,和当官的那些人,是很需要有人探讨这些东西的。”张说,最好做的就是官员,动辄几千块,很容易。大理导游冯红(化名)说,两广地区的旅游团不爱购物,偏爱拜佛,尤其是广东的商人,“很舍得花钱在这个上头”。
    多数游客抱着“信则有”的态度,心态平和地解囊而出。一位为观音峡“文化院”捐出100元的黑龙江游客对记者说:“只要你信佛,进了这种地方,让你给钱,你给就对了!佛祖在心中,信则有,不信则无。”
    而在“东巴万神园”付了100元之后,一群浙江游客见怪不怪地讨论:“旅游点都是这样,海南更严重!”“泸沽湖的家访开口就是三五百呢!”
    兴致勃勃地解释了“大师招数”之后,张瑞龙似乎又有点惴惴不安,“总觉得说那么几句,就拿你那么多钱,来得太容易了,好像不是太正当……这一行吧,好赚;但是似乎总有些定数在,做一段时间,就会出点事……”
    经营者最大的风险,一是主管部门的打击———不过规律是,“关系硬都可以做,关系不硬很难做”;二是要提防大师“把钱跳掉”。老到的“大师”,发现非常富裕、且非常相信自己的对象之后,会“点到为止”,然后与对方相约私下见面,形成稳定的关系,独享成果。甚至于,能继续“挖掘潜力”数万元甚至上十万元。
    如癌细胞般四处扩散
    旅游业内人士透露,经营“香格里雄古”景区的大连人王立东,也在丽江古城木府后的三清观经营“道士解签”,抽签工具是另一件“宝物”———玉雕签盘。“来钱来得太快,他们很难放弃不做这个行当。”
    和在风景区的各类商人一样,以宗教敲诈游客的经营者,总在各个景区游走,寻找市场空白,规避风险。近年来,游客投诉不断,组团社施加压力禁止进庙,旅游执法部门时时突击,但宗教骗钱的生产链如同癌细胞在全国景区扩散、复制,延绵不绝。
    “2001年,我们旅行社还对这个(用宗教名义诈骗游客的行为)没有概念。”云南云之旅假日旅行社总经理苏鹏遥说。“那年一群客人在丽江玉峰寺,花了3500元‘功德’;之后觉得是受骗了,向我们投诉。我才知道有这个行业存在。”
    2005年,频繁的游客投诉让云南地接社大为头痛,“一旦出现这样的投诉,就‘砸团’了,‘砸团’后果很严重;组团社也会扣昆明地接的钱。因此,其实是旅行社自己把这个抵制掉的。”来自组团社的压力,让大多数旅行社在旅游合同上写明“不进寺庙”。
    但是,拜庙骗钱的市场没有消失。对于各地发来的散客,昆明的地接社有时候会把他们交给一日游专线。而由于超低价接客,专线是“一定要进庙的”。
    以昆明市一日游的石林路线为例,成本中包括门票80元,午餐15元,车费15元,至少110元。但昆明地接社最多只付给负责专线的旅行社三四十元一个客人———为了填补每个客人七八十元的亏空,专线旅行社必须要靠购物和烧香。
    于是,去往石林的路上,万福寺、岩泉寺等寺庙的高价烧香解签成为游客的“必由之路”。“投诉一多,专线旅行社干脆给我们两种价格———烧香和不烧香的,差距四五十元。”苏鹏遥说。
    即便团队游约定不进庙,散客的数量也足以维持这个行业运转。而中国旅游市场上,近年来散客比例不断增长,已经超过半壁江山,景区门票直销网站驴妈妈董事长洪清华认为,到2010年中国市场散客比率将达7成。
    2007年1月,因昆明游客投诉在玉龙山下“万朵茶花”的玉峰寺,假冒僧人采用欺诈手段骗取钱财。丽江“四黑”专项整治小组工作人员核实后当场清退游客被骗钱财,没收银联刷卡机和电话机,清退假冒僧人周敏,民宗局按照《宗教事务条例》依法对玉峰寺负责人处以2214元人民币的行政处罚。然而,这并不是管理的常态。
    “我们要求退钱给客人,通常旅游局会帮助我们退钱,但并不会对现象本身表示评论,更不用说深究了。”一位旅行社负责人说。丽江市旅游局的说法则是,并未接到此方面的投诉,但近期应上级要求,他们正在对景区场所进行规范整治,欢迎游客拨打24小时旅游投诉热线:0888—5123432反映问题。
    余华山曾经投资庙宇经营,他表示,这个圈子,“跟政府的任何一个部门关系绝对都是非常密切的;一些官员有股份都很难讲……否则,为什么在(宗教诈骗)被旅行社抵制之后,主管部门没出来说一句话;最昌盛的时候,也没出来说一句话?”而“香格里雄古景区”的开发商和丽江古城木府后三清观的经营者王立东(亦是木老爷酒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另一个身份是丽江市市委统战部下属丽江市海外联谊会的副秘书长,丽江市委统战部一名副部长证实王立东已任此职务数年。
    已经完成原始积累的商人全身而退,知情人称,最早在“万朵茶花”的玉龙山下玉峰寺搞“活佛祈福消灾”的商人,只做了一年多,赚了上千万元之后就改行了,“他也许觉得(承包寺庙骗钱)不是那么地道的生意”,现在仍然在云南的各大旅游区经营珠宝和咖啡。而黑龙潭的本地商人也重回文化产业。
    在旅游合同的硬性抵制下,另一些商人调整了经营模式。譬如在景区内设置“宗教场所”,让游客“自愿参观”;在宜昌和丽江等一些地方,博物馆里也曾经选取一些造型较好的“菩萨”或“宝物”、“灵物”,设立“道场”;或是躲到更边缘的景区。在泸沽湖畔最早发展旅游的大洛水村,村民们苦恼不已:由于摩梭人信奉藏传佛教,家中都设有经堂,于是外来的一些广西和四川商人,租用村民的摩梭木楞房,开设四不像的“摩梭藏民家访”,而实际上是用“刚从拉萨回来的活佛舅舅”算命、祈福、索要“功德”和卖“藏药”。虽然时有投诉和整顿,但始终维持四五家的规模。
作者: vqpdbv    时间: 24.9.2010 12:47
低价“馅饼”背后
    2009年5月至9月,国家旅游局展开了规范全国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其中针对宗教诈骗的“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存在诱导烧高香或强迫烧香的问题”,要求“把规范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与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结合起来”。然而,以丽江为例,仍然有众多宗教诈骗运转在景区的空隙里。
    今年5月1日,新的《旅行社条例》开始施行。这部条例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低于旅游成本的报价招徕旅游者。”这正是针对国内旅游业零、负团费的恶性竞价现象。“我真希望能按条例做到,正是零、负团费,给这些(欺骗消费者牟利的)行业有利可图的土壤。”余华山说。不过,与《条例》的初衷相反,旅行社报价低于成本、导游要向旅行社交“人头费”“买团”的情形比往年更加严重。
    以云南“昆-大-丽”线路为例,旅行社的成本约900元。但是地接社接团的报价,可能远远低于这个数字。填补成本的亏空以及盈利,主要靠游客购物和自费项目。根据游客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不同来源地的游客已经被细分为五六个档次———以上海与浙江为基准,“昆-大-丽”路线报价可以低到200元到300元,属于特类;而江苏、北京和青岛等地属于A类,360元左右;山西大同、湖南和山东属于B类,400多元;C类山西太原、江西、西北、江苏徐州和连云港等消费力略差的地区和广东(旅行经验多,消费理性,购物少)约五六百元;D类云贵川和广西,则七八百元。远途而来、消费豪爽的东北团,组团社甚至不仅不要付费,地接社还要为每个客人付400元人头费———也就是说,消费可能性最大的游客,地接社愿意花1300元成本,“请”他们旅游。而旅游发展最早的海南和桂林等地的游客,“什么都见过”,成为旅行社最不愿意接的客人,旅行社只肯接整团的客人(避免拼入其他团体的散客影响他人购买欲望),并且接收价格在成本上至少加50元。
    旅行社和导游的“填坑”和导游的每一分钱工资,都来自游客在团费之外的消费,这就是价格虚高、货不对板的旅游购物点和宗教诈骗能得到导游合作的原因。
    一些有宗教诈骗内容的景区,可以以低至三折的票价吸引旅行社———这是一些传统主要景区无法做到的。除去构成导游收入重要部分的30%返点,与旅游购物场所一样,宗教诈骗场所也会给付导游“人头费”,泸沽湖的“家访”由于竞争激烈,“人头费”已经涨到15到20元一位客人。
    在《条例》实施后,导游为了免责,但又很难舍弃宗教诈骗带来的分成利益,“我们一定会在进门的时候提醒:信仰自由,烧香自愿。”大理导游冯红说。
    四川导游小刚(化名)则认为,宗教诈骗存在,“怪不到导游”。他举例说,他曾经接过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企业家、官员团,会每天给导游300元补助,不允许进店,不参加任何自费活动,“这是理性旅游,自然不会挨宰。但是大多数的游客并不理性。”苏鹏遥也表示,不购物的纯玩团所占比例不超过十分之一,大多数游客还是选择低价团。
    “导游不但没有工资,还要交给旅行社50到100元的人头费,如何能要求导游不带你去购物、烧香拜佛———挨宰?”小刚说。一次,他的两位北京客人被“认老乡”的销售方式骗买了一些珠宝,回到车上还兴致勃勃以为买了便宜货,“你说,我听了心里是什么滋味?”而那些给导游另付补助、纯玩团的客人,不少后来成为他的回头客和朋友。他认为,只有仿照欧美国家,实行导游的小费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些暴利宰客的行业存在,他甚至极端地认为,“如果游客能理性消费,小费制度能推行,中国不会有一个导游还愿意靠骗人赚钱。”
    不过余华山认为,不管怎么样,已然形成的产业利益链很难打破,一阵风过去,什么也不会改变。他叹了口气:“如今哪个行当不黑呢?进了这个行业,就要设法生存。”(应被访者要求,本文部分人物为化名)
    寺庙里的刷卡机
    在寺庙里,“巧遇”大师或活佛,这是你的“佛缘”,那么,捐些“功德”消灾祈福吧。没带现金?不要紧,庙里早已准备好了刷卡机。
    今年8月22日,网友nifancao发帖记录了8月16日上午,她和妈妈在云南丽江观音峡“藏文化院”的不愉快经历,和本报记者的遭遇如出一辙。
    在那座“类似蒙古包”的建筑物里,僧人最后从桌子底下拿出了刷卡机,她的妈妈很无奈地用农行卡刷掉了800元“功德钱”,而同游的绍兴一家则“捐了1900”。妈妈的朋友则先后共“放”了1000元进功德箱。
    大家从寺庙里走出来,都是一脸不悦,最后在找工作人员理论后,终于要回了钱。
    而类似的经历,在很多网友的游记中都有提及。布设各种宗教“道场”,以香火钱、功德钱的名义牟利,这门“生意”已在全国复制无数。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d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