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舔碗模式
[打印本页]
作者:
杨十郎3740
时间:
8.5.2009 05:00
“舔碗”模式
杨十郎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曾载文分析当今世界的七种经济模式。诸如美国的“弹性很强的劳动和产品市场,低税、激烈的竞争和股东资本主义”,日本的“终身雇佣制促进了忠诚和高熟练程度”等,德国的“社会市场模式”,“出色的教育培训”;“慷慨的福利国家”等,瑞典的“第三条道路”,“加上全面的福利国家”等,但说到东亚则说这里“没有单一的”模式,经济政策差别很大。如“较为开放的香港”,“严加干预的韩国”“廉洁的新家坡”……没有提到中国内地。然而,我们有。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了许多经验,我们自己曾归纳出许多模式。就地区言有深圳模式
、温州模式,就企业言有邯钢模式、长虹模式等等。也许这正是我们长久徘徊后的闪光点。但往回检索,几千年来我们发展生产甚至使用的是司马迁时代炮制出的软件。一直到“史无前例”时,我们全力拼搏的“农业学大寨”也并没有使我们的生产上一个台阶。
历史提供给我们了许多待消化的东西。咀嚼得细不细并不在我们责备的范围之内,首先是我们应该咀嚼。
小说家陈忠实很钟情很深刻地描写了中国特有的一种发展模式(当然,一般只限于小生产个体。小生产与小生产意识在我国是偌大一片汪洋以致这意识这模式国有企业也免之不了受其影响):那就是“舔碗”。先是在短篇小说《舔碗》中。后来在长篇小说《白鹿原》中又重复使用了相同的素材。都是打工的黑娃,都是一个黄掌柜。
就现象说简单而又简单:吃罢饭,把残留在碗壁上的小米粒儿,葱花屑儿用舌头全部扫荡干净。就细致、
生动与传神而言,陈忠实写下了舔碗文学杰出的一章。
就现象说理论也就是抽象概括,提高一步则就玄而又玄了。真是“道可道,非常道”,弄得黑娃始终难以明白,非要靠黄掌柜“进行舔碗的启蒙教育”不可。你听黄掌柜说:“我这个三合院是舔出来的。一瓦一砖一页土坯一根椽子一根檩条一根柱子都是我一口一口从碗壁儿上舔下来的!”“我爸我妈我爷我婆我老爷和老大人老五辈就舔碗,才舔出来这份家业。”
你要是从积小成大,积少成多,积小流成江海去理解“舔碗”就不得要领。黑娃就是这样错的。黑娃受不了舔碗的龌龊相,他反胃,呕吐,终于只好告饶,认输。“确确实实是我一只贱舌头,学不好这好习性;而今你不要我舔碗,我就按刚才说过的少拿二十斗粮……”黄掌柜辩称,“只要你舔碗”,“年底再给你加上二斗”。原来黄掌柜的“舔碗”发家模式重在教黑娃一种精神。这与传统儒家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是一个道理。“舔一回碗该花俩钱你就只花一个或不花,舔过一月你手里操钱攥得比死人的手还紧,一个麻钱都舍不得花了”。
“检”,当然是一种美德。但超过度“检”也就变得荒谬了。在生产不发达生产率低的漫长历史阶段,我们特别看重“检”,当然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把它抬到一个吓人的高度就难已使人信服了。我们曾说“检,德之共也。”意思是说“检”是一切美德的核心和本质。但家藏百万的老葛朗台不是节俭到不新近买一座树林就不吃野味?但他的“德”又在何处?我们的《礼记》就曾把“奇技奇器”(《礼记·王制》)看成是罪恶,朴拙才是真与美。但在今天还提倡“衣(仅)取避寒,食(仅)取充腹”就很难行得通。对人而言,价值取向一直就是多元化的。实用固然更多物质方面的需求,但获得美感的愉悦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征。退一步讲,排除美感享受仅就物质而言,黄掌柜的“舔碗”理论也是有缺失的。如果黄掌柜看见好端端的一辆因跑够公里数而报废的汽车肯定心如刀割,但他却不能预料一次车祸带给人更多的悲哀比刀割他一人更厉害。也许有人会说令众企业仰慕的“邯钢精神”也主张“节俭”从而降低成本。但那是把“节俭”作为生产的一个环节,不是纯消费上的“舔小米粒儿葱花屑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历来认可“生产的消费”与“消费的生产”。也可以说无消费就没有生产,无生产也就没有消费。在这样一个有生命的辩证统一体中,岂可让令人作呕的“舔小米粒儿”精神发扬光大。而且节约仅仅是消极的积累财富的方式,生产才是积累财富的积极手段。这个道理很简单,一百元再花得再少,终究是支出。而如果投资
80
元却能生产出超过一百二十或更多的产品,扣除花销也比原来多。何况我们常玩的是一种虚空的逻辑把戏:一人一天节约一两粮,十三亿人一天就是十三亿两。不错,这是极为简单的加法。但这儿却省去了一个更繁难的运算程序。要把这逻辑上的十三亿辆从辽阔的国土上收集到一块儿使天上的逻辑跌落到现实的土地上,实现这个节约神话要花去多少人力物力?
摒弃“舔小米粒儿”精神,把更多的力量放在生产上。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d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