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历史上的今天---5月12日 [打印本页]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12.5.2011 12:41
标题: 历史上的今天---5月12日
1915年5月12日
卢西塔尼亚号客轮被德军鱼雷击沉




被德军鱼雷击中几分钟后的“卢西塔尼亚”号客轮
1915年5月12日,英国“卢西塔尼亚”号客轮被击沉,至少有124名美国人丧生,威尔逊总统为此向德国政府提出强烈抗议。
威尔逊的照会明天将由大使杰拉德转交德国外交部。照会指控德国的行动违反国际法。

“根据人道主义和国际法”,照会中指出,美国提出如下要求,中立国人员有权利乘坐中立国船只或交战国船只,保证不再发生袭击运载非战斗人员的商船的事件。肯纳德轮船公司的“卢西塔尼亚”号客轮是在5月8日被一艘德军潜水艇发射的两颗鱼雷击中的。当时它从纽约返航,驶近英格兰的利物浦港,船上载有1251名旅客和650名船员。
一颗鱼雷击中了船的前方,另一颗则击中了船尾的发动机舱。当时是下午大约2点钟。该轮位于爱尔兰岛金塞尔镇附近10英里的海域,轮船几乎是立即便开始倾斜,其速度之快致使很多救生艇来不及下水。船左侧的救生艇除两只外,其余全部挤满了人。很多幸存者扎上了救生带,跳入海里,其他人在船员们的指挥下挤入救生艇。
尽管这样努力,但是据统计伤亡仍然很大。旅客当中有1000多人还没有被找到下落,其中包括124名美国人。伤亡人员中一等舱旅客较多,因为当鱼雷击中时,他们大多数人正在吃午餐。当时很多人到甲板下面的客舱去了,回到甲板时发现船正在下沉。
“卢西塔尼亚”号客轮的沉没及许多美国人的丧生所引起的愤慨胜过任何一次潜艇战争事件。德国对这次事件做出了反应,他指出报纸上曾刊登过广告,警告中立国人员不要乘坐参战国的船只。这个广告在“卢西塔尼亚”号出发不久前登出的。德国政府还争辩说,“卢西塔尼亚”号装有运给英国的军人,而英国对此予以否定。
威尔逊总统给德国的照会可能平息国内一些政敌的怒气,因为威尔逊最近在费城的一次讲话激怒了他们。在那篇演讲中,总统说到“自尊者不屑动武,正义之邦不必以武力使人信服其主义”。
威尔逊的讲话受到很多持不同政见者的批评。其中一个是前任总统西奥尔-罗斯福,他指责击沉“卢西塔尼亚”号客轮的行为是一种“海盗行为”。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12.5.2011 12:41
1931年5月12日
张国焘主持鄂豫皖中央分局


1931年5月12日,张国焘到达鄂豫皖苏区后,在新集召开会议。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撤销中共鄂豫皖特委,成立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和新的军事委员会,张同焘任书记兼军委主席。另成立中共鄂豫皖省委,沈泽民为书记。中央分局委员有张国焘、沈泽民、陈昌浩、曾中生等11人,候补委员有徐向前、郑位三、邝继勋等15人,常务委员有张国焘、沈泽民、陈昌浩、郭述申、王平章、周纯全、高敬亭等7人。

不久,红四军领导干部也作了部分调整:曾中生调任红四军政治委员,余笃由调任第十一师政治委员。警卫师改编为第十三师。至此,红四军共4个师,近2万人。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12.5.2011 12:41
1939年5月12日
诺门坎事件发生


1939年5月12日,日、苏军队在哈勒欣河附近的诺门坎地区激烈交战,故名。此事件也称哈勒欣河事件。


张鼓峰事件之后,日苏军队在中国东北与蒙古接壤地区的边境冲突经常发生。军部把争夺目标集中在诺门坎草原一带。1939年5月12日关东军指使“满洲军”进攻诺门坎附近的蒙古人民共和国驻军,挑起诺门坎事件。7月1日日军出动第23师团和130架飞机侵入诺门坎,3日被击退。23日再实施攻击,次日复败。8月20日朱可夫将军指挥苏蒙联军,在坦克、重炮、飞机掩护下开始总攻击。日军遭装备优良的苏军的重创,死伤1万7千余名,第23师团几乎全军覆没。

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订立,9月3日日本大本营强令关东军停止作战行动并撤换其司令官、参谋长,9月9日驻苏大使东乡茂德奉命与苏联交涉停战事宜。苏联鉴于欧洲大战已开始,遂接受日方要求。9月15日莫洛托夫与东乡订立诺门坎停战协定。此役沉重打击了日军北进的野心。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12.5.2011 12:42
1940年5月12日
日军执行“101号作战协定”空袭重庆


1940年5月12日到5月30日,日机轰炸重庆13次,出动飞机608架次,投弹419吨。月初,日本大本营指示中国派遣军”可自今日起实施空中进攻作战“。接到这一指示后,中国派遣军立即命令第三飞行团与海军协作,轰炸重庆等城市。为集中轰炸重庆,日本海军专门组成以山口多闻海军少将为司令的“联合空袭部队”。5月13日,第三飞行团与“联合空袭部队”达成《陆海军101号作战协定》,决定由陆军派出81架飞机,海军派出212架飞机,“以挫伤敌之抗战意志”。轰炸时间自5月中旬起约三个月。5月19日,日军还从华南调来第十四、第十五航空队,编入“联合空袭部队”。

同一天,日本“联合空袭部队”为歼灭中国空军,掌握制空权,首先袭击了重庆附近的白市驿机场和梁山机场,并轰炸了成都、温江、南充、宜宾等地。5月20日,日机把轰炸重点转向重庆。每天分作二至三批,连日轰炸重庆。重庆市内硝烟弥漫,横尸满地,到处废墟。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12.5.2011 12:42
1943年5月12日
日本在台湾实行海军“志愿兵制度”


1943年5月12日日本在台湾开始实行海军“志愿兵制度”,诱使台湾青年到大陆和东南亚战场充当战争工具。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12.5.2011 12:43
1943年5月12日
北非的战争结束


1943年5月12日,北非的战争已经结束。在突尼斯邦角半岛上的德国坦克部队,在遭到英国和法国6个师的猛烈攻击后投降,接替陆军元帅隆美尔就任北非轴心国部队司令的迪特罗弗-冯-阿明上将已被英军俘获。曾经号称“无敌的非洲军团”在过去的一周内,有15万人投降。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12.5.2011 12:43
1949年5月12日
柏林封锁解除

1949年5月12日早晨,柏林城爆发出阵阵欢呼声,因为一年之内第一次在午夜后灯火依旧通明。在连接柏林和英国占领区的高速公路上往来往车辆隆隆驶过。那些极度疲惫的机场工作人员都松了一口气。对柏林的封锁结束了。柏林人感到他们挫败了俄国的阴谋。

俄国于1949年6月严密封锁了这座城市以抗议所谓的西方盟国在柏林和德国前途问题上的不妥协态度。(LSJT.ORG)在联合国上持下的纽约谈判之后,苏联结束了封锁。俄国人还同意参加新的四强外长会议,不再反对建立一个独立的西德,放弃全柏林城只使用一种货币的计划。西方盟国和俄国人还同意给柏林人更多的自治权,不过他们仍然严格控制这里的安全,对外关系以及政体等。

俄国封锁的缺口是由盟国的空运打开的,这一行动在封锁一开始就采取了,井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为保持飞机在空中正常运输,盟国花费了两亿美元,而且有55人在空难中丧生。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12.5.2011 12:44
1949年5月12日
解放军发动上海战役

1949年5月12日,解放军发动以消灭汤恩伯主力、解放大上海为目的的“上海战役”。

自4月下旬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以来,已歼灭了汤恩伯的大部分有生力量,其剩下的25个师约20万人退守淞沪地区,企图凭借永久工事,继续抵抗。

为了解放上海,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分别从浦东、浦西迫近吴淞口,阻敌退路。解放军在作了充分准备之后,发动上海战役。至22日,解放军已扫清上海外围之地,逼近市区,并完成对汤部的合围。

解放军于23日晚发起总攻,部队迅速跃进,很快占领了市区和高桥、吴淞口。亲临督战的蒋介石见大势已去,遂命汤恩伯逐次掩护,从海上撤出。上船逃走的仅残兵败将5万余人。其余15万人全部被歼。

5月27日,苏州河以北最后一股蒋军被消灭。上海战役宣告胜利结束。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12.5.2011 12:45
1951年5月12日
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





埃尼威托克岛上的火球

1951年5月12日,美国政府报道,在太平洋中部进行的原子武器试验使氢弹研制工作有了明显进展。

在略去了这些试验全部细节的声明中,原子能委员会和国防部说:“已经获得了预想不到的进展。

洛杉矶科学实验室的阿尔文-C-格雷夫斯告诉记者说,已获得了关于热核反应的“更有用的数据”。热核反应是氢弹爆炸的必要条件。利用太阳基本能源的这种炸弹的破坏性将比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大上百倍。政府声明说,原子能技术发展得十分迅速,因此在太平洋埃尼威托克岛上进行的试验将比以往要频繁。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12.5.2011 12:45
1956年5月12日
国务院调整组织机构


1956年5月12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行了《关于调整国务院所属组织机构的决议》,决定撤销重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地方工业部;决定设立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技术委员会、冶金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建筑材料工业部、电机制造工业部、食品工业部、水产部、农垦部、森林工业部、城市建设部、城市服务部;批准撤销城市建设总局,设立物资供应总局和专家局,并将原专家工作局改名为外国专家局。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12.5.2011 12:45
1977年5月12日
苏丹解除苏联军事专家在苏丹工作的合同

1977年5月12日苏丹政府决定,解除苏联军事专家在苏丹工作的合同,同时关闭苏联驻喀士穆大使馆的军事专家事务办事处,限令这些专家在一周内离开苏丹。30日又下令驱逐45名苏联驻苏丹外交官和工作人员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12.5.2011 12:47
1991年5月12日
上海静安古寺恢复原貌


上海静安寺

1991年5月12日,上海市佛教界人士在名刹静安古寺隆重举行大雄宝殿暨释迦牟尼玉佛座像开光典礼。

静安古寺创建于三国东吴孙权赤乌十年(公元247年),距今已有1764多年历史,是上海最早的一座寺庙。古寺历经沧桑,“十年动乱”中遭到彻底破坏。1984年,上海市有关部门决定按历史原貌修复静安古寺,赤乌山门、天王殿、三圣殿、功德堂、方丈室等相继建成。大雄宝殿的落成,标志着静安寺基本恢复了解放初期时的原貌。大殿内释迦牟尼像,为我国目前最大的一尊玉佛座像。


上海静安寺全景图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12.5.2011 12:47
1992年5月12日
我国与斯洛文尼亚建立外交关系


斯洛文尼亚,全称斯洛文尼亚共和国。位于欧洲中南部,巴尔干半岛西北端。面积20256平方公里。人口199万(1994年12月),90%为斯洛文尼亚族,余为克罗地亚族,塞尔维亚族和穆斯林族等。官方语言是斯洛文尼亚语。主要信奉天主教。首教卢布尔雅那。资源有汞、煤、铅、锌等,储量不多。森林覆盖率为49.7%。水力资源丰富。经济中等发达,有一定的科技、工业水平。货币名称托拉尔。农业不能满足本国需要,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饲养牛、猪、羊。工业部门有黑色冶金、造纸、家具、药品、冰箱、冰柜、铅、电加热器、鞋类、纸张等;进口汽车、原油、计算机设备、摩托车、各种泵等。交通较发达,电气化铁路和现代化公路占很大比重。6世纪末,斯拉夫人迁此定居。9-20世纪初,一直处在德意志国家和奥匈帝国统治之下。1918年底,与其他南斯拉夫民族联合成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1941年,德、意法西斯入侵。1945年获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1月29日宣告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斯为其中共和国之一。此后长期由斯洛文尼亚共产主义者联盟执政。1990年5月举行二战后第一次多党制大选,斯民主联盟上台执政。1991年6月25日宣布脱离南斯拉夫,成为独立国家(是日定为独立日,也是国庆日)。1992年5月22日加入联合国。1992年5月12日同中国建交。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12.5.2011 12:48
1993年5月12日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开放


1993年5月12日,再现7000年前我国南方史前文明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在宁波余姚河姆渡镇开馆。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年,它是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氏族村落遗址,反映了约7000年前长江流域氏族的情况。河姆渡遗址总面积4万平方米,经过两次局部发掘,共出土骨、石、木、陶等各种文物7000余件,还发现大量栽培稻谷和木建筑遗迹。在众多的出土文物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作文化遗址。它的发现,不但改变了中国栽培水稻从印度引进的传统传说,许多考古学者还依此认为河姆渡可能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文化的最早发源地。这里有世界上最早的木构水井;世界上最早的木制水上交通工具;河姆渡遗址还出土了大量丰富的陶器,世界上最早的漆器就摆在博物馆的陈列柜里,它的出土,使人类使用生漆的历史一下子提早到7000年以前。河姆渡人在艺术世界里同样也创造了辉煌的成就,河姆渡的惊人发现,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它导致了对中国史前史的修正,以及对华北、华东两种文化共存的承认。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位于遗址西北侧,是1991年国家和地方共同出资兴建的,占地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馆舍共有6幢建筑,品字形布局,根据博物馆功能要求,分为展厅、库房、业务行政用房3个部分,单体间有走廊相通,体现有分有合,离而不散、聚零为整,浑然一体的建筑格局。博物馆大门正上方,悬挂着一块长6.5米、高1.8米的匾额,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八个大字金光闪闪。

建筑形式设计上,依据河姆渡文化“干栏式”建筑“长券、短檐、高床”的特点,依托456根桩基,构筑成高于地面的架空层,坡层顶面上5-7组交错构件,象征7000年前榫卯木作技术,序厅屋顶形式似一只展翅翱翔的鲲鹏,表现河姆渡先民爱鸟、崇鸟的文化信仰,建筑构件中最长的梁长34米,重80多吨,仿古而不泥古,气势宏伟。建筑色彩方面,屋面选用咖啡色陶制波形瓦,外墙用无光无油陶土毛面砖,给人古朴、粗野的感觉,但室内装饰则是铝合金门窗、喷塑墙面、大理石、磨石子地坪,在乳白色筒状吸顶灯的照射下,有一种浪漫情调,显示设计者的原始建筑风貌和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的独特构思。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12.5.2011 12:49
1997年5月12日
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发射升空




1997年5月12日零时17分,我国研制的新一代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由新型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4分钟后,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数据表明,卫星已顺利进入近地点209公里、远地点36194公里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下午4时11分,星上远地点发动机进行了第一次点火,变轨成功,使卫星近地点由231公里抬高到6488公里,倾角由28.3度减少到12.3度。据悉,再经过两次变轨,四天之后,卫星将进入地球准同步轨道。卫星运行状况良好。

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东方红三号”卫星,是我国新一代实用广播通信卫星。星上装有24个C波段转发器,工作寿命为8年。这次发射的“东方红三号”卫星是这种型号的第二颗卫星。

用来发射“东方红三号”卫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较大的运载火箭,这种型号火箭此前已进行过两次成功发射,也是长征系列火箭第44次发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起飞质量为240吨,起飞推力为300吨,可将2.6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同时,也可兼顾其它轨道卫星的发射,包括一箭双星或多星的发射。

“长征三号甲”火箭上新采用的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四框架挠性平台等多项新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掌握。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12.5.2011 12:49
2008年5月12日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2008年05月12日14时28分4.0秒,在四川汶川县发生M8.0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截至2008年5月14日16时,四川省震区共发生余震3345 次,最大余震为6.1 级。据不完全统计,这次灾害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汶川地震已确认6927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 目前四川地震重灾区面积达到6.5万平方公里,涉及到阿坝、绵阳、德阳、成都、广元、雅安等6个市、州,严重受灾的县区达到44个,受灾乡镇1061个,人口大约2000万人,根据有关方面介绍,直接受灾人数1000多万。中国将每年5月12日定为国家“防灾减灾日”。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d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