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历史上的今天---5月26日 [打印本页]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7.5.2011 13:35
标题: 历史上的今天---5月26日
1840年5月26日
林则徐反对闭关锁国


1840年5月26日,林则徐奏驳封关禁海议。林则徐1840年1月初奉旨断绝中英贸易以后,1月15日,大理寺卿曾望颜奏:英人反覆,请封关禁海,设法剿办,以清弊源。道光帝要林则徐等“悉心妥议具奏”。5月26日,林则徐与广东巡抚怡良、水师提督关天培等人奏驳曾望卿的主张。他认为对付英国侵略者必须“操纵有方,备防无懈”,讲究斗争策略。封关禁海,只能是为渊驱鱼,不仅不能杜绝鸦片走私,反而会使西方国家“联成一气,勾结图私”,对中国禁烟抗英斗争极为不利。他主张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取缔违法走私,保护正当贸易,争取多数,孤立和打击主要敌人英国侵略者。林则徐反对回到清王朝原来闭关锁国老路上去,在当时是很有见地的。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7.5.2011 13:36
1900年5月26日
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


1900年5月26日,莫高窟道士王圆篆,为第17窟(现编号)中偶然发现一个“藏经洞”,里边藏有从公元4世纪到公元14世纪历代文物五六万件,这是20世纪初我国考古学上的一次重大发现。

除汉文写本外,藏文、梵文、怯卢文、粟特文、古和阗文、回鹘文等民族文字写本约占六分之一,并有绢本绘画、刺绣等美术品数百件。写本中除大量佛经、道经、儒家经典之外,还有史籍、帐册、历本、契据、信札、状牒等。这些文物对研究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中外友好往来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

但这些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却在1907年至1925年间,先后遭到英国的斯坦因、法国的伯希和、沙俄的鄂登堡、日本的桔瑞超、美国的华尔纳等人的偷窃和掠夺,使莫高窟的史料蒙受重大损失。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7.5.2011 13:36
1926年5月26日
里夫战争结束

5月26日,在摩洛哥,叛乱首领阿布德-艾尔-克里姆投降。他在北部打败西班牙部队成为里夫部落的英雄,但当他进攻法属摩洛哥时,却贪多嚼不烂。当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起来反对他时,他的部队根本无法抵御法国和西班牙先进的武器装备。

从上星期六开始,叛军被包围在塔奎斯特。阿布德-艾尔-克里姆曾夸口说此地坚不可摧。然而,他手下最多只有3万名士兵,而他的对手却是法国元帅亨利-菲利普-贝当和以强大炮兵作后盾的16万士兵。叛军由于陷入重围而被迫投降。

阿布德-艾尔-克里姆是欧洲列强在摩洛哥的眼中钉。法国现在计划恢复他们所谓的安抚政策。从1912年开始法国就控制了摩洛哥,成了摩洛哥的保护国,并得到欧洲其他国家的承认。法国和西班牙军队在这一地区都有警察。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7.5.2011 13:40
1933年5月26日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成立


5月26日,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在张家口宣布组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冯玉祥任总司令,方振武任前敌总司令,吉鸿昌任前敌总指挥。下辖:方振武的抗日救国军所属两个军4个师,吉鸿昌的第二军4个师,佟麟阁的第一军4个师,阮玄武的第五军两个师,张凌云的第六军两个师,李忠义的第十六军3个师,黄守中的第十八军5个师,邓文的第五路军4个师,孙良诚的骑兵挺进军两个军,张砺生的察哈尔自卫军3个师,蒙古军3个军,以及同盟军直属部队,共约10万人。

同日,冯玉祥发表就职通电说:日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得寸进丈。直以灭我国家,奴我民族,为其绝无变更之目的。握政府大权者,以不抵抗而弃三省,以假抵抗而失热河,以不彻底局部抵抗而受挫于淞沪平津。即就此次北方战争而言,全国陆军用之于抗日者不及十分之一,海空军则根本未出动;全国收入用之于抗日者不及二十分之一,民众捐助尚被封锁挪用。要之,政府殆始终无抗日决心,始终未尝制定并实行整个作战计划。且困部队待遇不平,饥军实难作战。中间虽有几部忠勇卫国武士,自动奋战,获得一时局部胜利,终以后援不继而挫折。选者,长城前线不守,敌军迫攻平津,公青将取张垣。不但冀察垂危,黄河以北悉将不保,当局不作整军反攻之图,转为妥协苟安之计。方以忍辱负重自欺,以安定民心欺人。前此前敌抗日将士所流之血,后方民众为抗日所流之汗,俱将成毫无价值之牺牲。一时之苟安难期,他日之祸害愈深。国亡种奴,危机迫切。玉祥僻居张垣,数月以来,平津沪粤,及各省市民众团体,信使频至,文电星驰,责以大义,勉以抗日。玉祥深念御侮救国,为每一民众所共有之自由,及应尽之神圣义务。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7.5.2011 13:40
1938年5月26日
抗日战争研究会召开 毛泽东作《论持久战》演讲


1938年5月26日,召开抗日战争研究会(6月3日结束)。期间,毛泽东作了《论持久战》的讲演。在《论持久战》中,驳斥了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和王明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分子的“亡国论”、“速胜论”。深刻指出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的特点,决定了日本必败,中国必胜;又决定了中国不能速胜,必须进行持久战。毛泽东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最后取得抗战胜利,具体规定了抗日战争的政治工作和战略战术等一系列原则,阐明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人民战争思想。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7.5.2011 13:40
1946年5月26日
普密蓬继承泰国王位


普密蓬·阿杜德,泰国国王(拉玛九世)。1927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市。前国王朱拉隆功(拉玛五世)之孙。其父玛希敦·纳宋卡王子早逝。1928年自美回国,1933年随家迁居瑞士洛桑。在洛桑大学攻读自然科学。1945年初回国。1946年其兄阿南达国王(拉玛八世)被刺身故后,由普密蓬继承王位,成为拉玛九世。其后赴瑞士洛桑大学,改学政治和法律。1950年4月与王族出身的诗丽吉·吉滴耶功结婚,5月举行加冕典礼。育有子女4人:乌汶叻达娜公主、哇集拉隆功王储、诗琳通公主、朱拉蓬公主。个人兴趣广泛,通晓多种语言。爱好地理、历史、文艺、美术和音乐。作有《雨丝》、《蓝色之夜》、《黄昏》等乐曲。曾获奥地利音乐学院音乐博士学位。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7.5.2011 13:41
1952年5月26日
美英法三国与西德签订《波恩条约》

20世纪50年代初,东西方的对立继续加剧。为了对抗苏联,西方盟国想建立一个“欧洲防务集团”,吸收西德参加,即要重新武装西德。此时德国与西方占领国的关系也需调整,以使德国能力西方防务联盟提供兵员。

1952年5月26日,美英法3国与西德签订了《波恩条约》,由《关于三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之间关系的条约》,《关于外国军队及人员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境内权利和义务条约》等一系列协定及附件构成。其中规定:美英法3国废除占领法规、但3国军队仍留驻西德境内;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参加“欧洲防务集团”等。由于1954年8月法国的否决,“欧洲防务集团”未能组成,但西德在另一种形式下仍被重新武装起来。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7.5.2011 13:41
1955年5月26日
苏南关系实现正常化


1955年5月26日,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为首的政府代表团访问了南斯拉夫。这是自1948年苏南关系破裂以来,两国政府首脑第一次会谈。

赫鲁晓夫在到达贝尔格莱德机场之后,立即与南斯拉夫总统铁托握手并迫切地要求以列宁的名义和“为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利益”进行和解。


苏联对待独立的南斯拉夫领袖的态度上的这种历史性的转变是在这两个共产党国家关系中断7年后发生的。南斯拉夫于1948年6月被驱逐出共产主义阵营。在有苏联总理尼古拉-布尔加宁参加的首脑会议上,赫鲁晓夫恳求思想上的合作。他还为过去曾使南斯拉夫“形势加剧恶化”深感抱歉,并把一切归罪于1953年被处死的前苏联内务部长拉夫连季-贝利亚的捏造。在赫鲁晓夫说这些话的当时和过后,铁托沉默地仁立着,对这位苏联领导人的话未作出任何反应。

6月2日,两国发表了《贝尔格莱德宣言》,强调在彼此关系中以及在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均应互相尊重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平等、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反对侵略和控制他国、发展经济和文化合作等原则。赫鲁晓夫原想通过他的亲自访问,直接恢复苏南两党的关系,把南斯拉夫拉回社会主义阵营。但铁托坚持不依附于任何集团的立场。因此,《贝尔格莱德宣言》仅标志苏南两国关系恢复了正常化。

随后,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在不同程度上都与南斯拉夫恢复了关系。同时,南共党与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关系也逐渐恢复起来,但是,南斯拉夫始终没有回到集团政治上去,在内外政策上坚持独立自主、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的立场。它在恢复与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同时,声明“不会损害同西方的关系”。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7.5.2011 13:42
1956年5月26日
北京至拉萨航线试航成功


1956年5月26日上午9时23分,第一架从北京飞往拉萨的领队运输机安全降落在拉萨附近的飞机场,北京至拉萨航线试航成功。以韩琳为机长的飞行员们驾驶试航领队运输机飞遍了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和著名的横断山脉的上空,他们同时速100多公里的高空风和汹涌澎湃的恶性垂直气流以及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冰雹进行了无数次的英勇搏斗,终于顺利地在拉萨附近机场着陆。他们受到一万多狂欢的藏族人民欢迎,藏民们往飞机上挂哈达、撒青稞表示祝福,并向飞行人员献彩花。继领队运输机试航之后,“北京号”旅客机于27日上午10点到达拉萨,开辟了从北京至拉萨的另一条航空线。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7.5.2011 13:42
1960年5月26日
U-2型间谍飞机使四国最高级会谈难产


1960年5月26日,美国间谍飞机被苏联人击落事件引起了一场外交风暴,使东西方关系趋于紧张,中断了四国首脑会谈,恶化了日内凡裁军会议,激起了对联合国的某些带威胁性的责难。在今天的安理会上,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指责美国企图把世界推向“战争的边缘”,因为美国继续推行“反苏联的军事间谍和阴谋破坏活动”的政策。美国使者洛奇称葛罗米柯的发言是“荒谬的辩解”。

当苏联总理赫鲁晓夫在5日宣布U-2型侦察机1号被击落时,外交家们就采取紧急行动,以防止巴黎四国首脑会谈难产。美国的盟国没有为这架飞机的飞行任务及拍照苏联军事设施的照片等问题进行辩解,盟国把飞机的击落看成是外交上的一次灾难。因为美国对飞行员弗兰西斯-加里-鲍尔斯的飞行使命的解释含糊其词,形势日趋恶化。国务院最初否认鲍尔斯负有间谍任务,而官员们承认他有,最后又说他的使命是正当的。

赫鲁晓夫勃然大怒。然而在14日抵达巴黎时,他的态度是冷静的。英园首相麦克米伦充当了中间人的角色,出面调解苏联总理和艾森豪威尔总统之间的关系。当艾森豪威尔总统同意宣布取消U-2型飞机生产计划时,出现了关系缓和的希望。但当他拒绝向赫鲁晓夫表示屈服,拒绝为飞行使命表示道歉时,他们的关系又急剧紧张。这样,首脑会议就在17日告吹。麦克米伦首相和法国总理戴高乐在会谈失败后,都站到了美国的立场上,他们发表联合公报表示“对苏联代表团的态度彻底厌恶”。几个苏联编辑反应说,会谈是因为美国的“侵略行动”而遭破坏的。

在日内瓦,裁军会谈和禁止核试验会谈由于苏联与美国之间的摩擦而受干扰。这种新的紧张局势的唯一受益者是北约组织。北约由于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的不和而得到加强。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7.5.2011 13:44
1967年5月26日
中国首次成功发射地对地中程导弹



中国首次成功发射地对地中程导弹

1967年5月26日,中国首次成功发射地对地中程导弹。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发展新兴的导弹事业,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的地地战略、战术导弹,已从液体到固体,从近程到洲际,从陆上发射到水下潜艇发射,从固定阵地发射到机动隐蔽发射,拥有了有效的核威慑力量和防御反击力量;防空导弹已形成了高空、中低空、低空、超低空等地空导弹系列,拥有了不同发射方式、攻击不同空域的防空装备体系;飞航导弹形成了岸舰、船舰、空舰、潜舰等海防导弹系列,具备了抗登陆、封锁重要海域和近海作战的能力。我国各类导弹已形成完整配套的武器系统,极大地增强了国防实力,为国家的领土、领空、领海筑起了坚固的钢铁屏障,成为巩固国防、保卫祖国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国的地地弹道式导弹技术从仿制苏联的P-2近程导弹起步。这种代号1059的近程导弹,后来被命名为“东风一号”。它的火箭发动机采用液氧和酒精作推进剂,控制系统采用惯性和无线电横偏校正的混合制导方式。1960年11月5日,第一枚东风一号近程地地导弹一举发射成功,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液体弹道式导弹。自1960年开始,我国在仿制近程导弹的基础上,开始研制“东风二号”中近程液体弹道式导弹。主要攻关项目是:提高发动机的推力和比推力并延长工作时间40%,将液氧箱由双层结构改为单层结构,尾段则由收敛型的钢结构改为圆柱形的铝合金结构等。导弹的总体布局、控制系统和地面设备与东风一号大体相同。我国自行设计及研制的东风二号中近程导弹经过一次发射失败后,于1964年6月29日首次飞行试验成功。随后进行的多次试验均获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的导弹走上了自主研制的道路。

1964年,我国制定了“八年四弹”规划,即从1965年到1972年完成从中近程到远程4个地地导弹型号的研制任务。1965年决定对东风二号导弹进行改进,增加20%的射程,用于载原子弹头的“两弹结合”试验。经过改进设计的东风二号甲导弹于1966年10月27日进行了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试验,导弹腾空飞起,准确飞向落区并实现了核爆炸。从此,我国拥有了自己的导弹核武器,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地位。1965年,我国开始研制“东风三号”中程地地导弹,1967年5月26日和6月10日两次发射试验取得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东风四号”中远程导弹突破了一系列新技术。在研制过程中,两级火箭的连接和分离、第二级发动机高空点火并在接近真空条件下稳定工作,氧化剂箱和燃料箱共底,捷联式全补偿制导的弱性振动与晃动,弹头高速再入大气层的防热等技术问题均被突破。经历了一次飞行试验失败后,1970年1月30日东风四号中远程导弹发射试验圆满成功。“东风五号”洲际导弹的研制采取了一些新的技术方案,确定动力装置用可贮存的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作推进剂,一级发动机由4台单机并联组成,二级发动机由一台主发动机和游动发动机组成,控制系统选择平台计算机和三轴静压气浮陀螺稳定平台。1971年9月10日,东风五号洲际导弹进行了科研性验证飞行试验,基本达到了检验导弹设计方案和各系统适应性的目的。

1980年5月18日,我国第一枚洲际导弹“东风五号”从酒泉发射基地拔地起飞,划破长空,扶摇万里,30分钟后准确地在南太平洋预定海域溅落,全程飞行试验圆满成功。从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进行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的国家,这是我国战略导弹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固体弹道式导弹。1967年,我国战略导弹开始由液体转为固体,即导弹的动力装置由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过渡到采用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固体导弹具有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机动性好、辅助设备少、维护简便、生存能力强、发射准备时间短等优点,因此,从液体导弹过渡到固体导弹,标志着地地弹道式导弹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同年,我国研制的直径1.4米的固体发动机通过了全程热试车,固体发动机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于是决定研制装备核潜艇的固体战略导弹。这种固体导弹后来被命名为“巨浪一号”。

在研制过程中,要克服水下发射、大型固体发动机材料与结构、控制系统平台计算机、遥控安全装置、发动机高空点火等技术难关。按照“台、筒、艇”的三步程序,通过了遥测弹的陆上发射台、陆上发射筒和常规潜艇三种发射状态的试验,1982年,“巨浪一号”的研发进入潜艇水下发射试验的实施阶段。这年3月决定,命名为“9182”任务的以潜艇水下发射巨浪一号的固体导弹试验必须在1982年9月30日晚12时之前完成一切试验准备工作。

1982年9月20日召开了“9182”任务动员会。10月1日,新华社授权发表公告,宣布我国将于10月7日至10月26日在公海上进行发射运载火箭的试验。10月7日,由潜艇水下发射第一发巨浪一号遥测弹,但出水点火不久,导弹失控翻转,在空中自毁,试验失败。经过总结经验教训,对遥测数据分析,找到了故障的原因,采取措施消除了姿态失稳的故障。10月12日,潜艇进行第二发遥测弹水下发射,导弹按预定弹道飞行,弹头准确落到预定海域,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巨浪一号固体战略导弹的发射成功,表明我国战略导弹技术又有了新的提高和发展。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潜艇水下发射导弹能力的国家。  
与此同时,有关方面决定将潜地导弹从水下搬上陆地,研制陆上机动的固体导弹。关键是设计完成一台能运输、起竖和发射导弹的三用车。经过一年的攻关,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1984年4月,进行导弹和地面设备的全武器系统合练,全面检验了各种车辆设备的设计性能。1985年5月,我国自行研制的固体战略导弹由水下发射搬到陆上发射的机动型号一举发射成功。后来又对瞄准、适配器等配套设备作了改进,1987年5月用改进后的地面设备进行了发射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达到一个新的技术水平。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一代地地战术,战略导弹研制又取得新的进展。1995年7月在东海海域举行的导弹发射训练中,最新研制的地地导弹发射全部准确命中目标;1996年3月举行的东南沿海军事演习中,发射新型地地导弹均准确命中预期目标。1999年8月2日,我国在本国境内成功进行了一次新型远程地地导弹发射试验,这标志着中国导弹技术登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7.5.2011 13:45
1972年5月26日
美苏限制战略核武器协定签署


1964年初,
美国向苏联提出就限制战略武器问题举行谈判。1969年10月25日双方达成协议,于1969年11月17日在赫尔辛基会谈。


1972年5月26日,美苏两国首脑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和《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协定》和一系列补充协定书,统称为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

条约规定以各自首都为中心,半径150公里内,双方可以部署不超过100枚反弹道导弹及6部反弹道导弹雷达;在一个半径为150公里的洲防导弹基地附近,可部署不超过100枚反弹道导弹、2部大型反弹道导弹雷达和18部较小的雷达。条约为无限期有效。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7.5.2011 13:45
1979年5月26日
霍梅尼谴责美国试图谋害待从军官


1979年5月26日,伊朗的阿亚图拉·霍梅尼强烈谴责卡特政府企图杀害伊朗政府的高级官员。美国国务院驳回这一谴责。25日晚,确信是统治革命委员会成员的阿亚图拉·哈谢米·拉夫桑贾尼在家被射伤。霍梅尼在广播讲话中痛斥了“美国和其它超级大国”。他说:“华盛顿须明白,伊朗革命尚在存,这种愚蠢的企图是扼杀不了我们的革命的。”美国国务院一个发言人说:“任何形式把美国与这种应受严厉责备的行为联系在一起都是大错误的。”在伊朗,在拉夫桑贾尼被袭击一事发生之后,仍没有进行逮捕行动,报道说右派分子声称对此次袭击负责。在以前6周内还有2名霍梅尼的副官被杀害。

除批评美国外霍梅尼还打算将西方的影响从伊朗清除。他命令妇女在公共场所蒙面纱,穿长袍。违反的妇女被革命卫兵称为妓女,并受到石子的袭击。奇拉兹的一个妇女被告通奸,惨遭棍打。男女之间禁止在一起打网球。在德里兰旅店价值数千美元的酒被卫兵毁掉。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7.5.2011 13:45
1981年5月26日
意大利内阁因马索尼克丑闻下台


1981年5月26日,近千名政府官员与一个叫做马索尼克的的秘密组织有联系。当这一丑闻被披露后,意大利总理的内阁辞职。

上周,在非法组织马索尼克的P·2分会总头目利西奥·古利家中警方发现了一个有953个人名字的名单,其中包括内阁成员、国会议员、法官和银行家。尽管还没有证实这953人都是该组织的成员,但是这一事件却迫使总理福拉尼及其内阁辞了职。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7.5.2011 13:46
1981年5月26日
美国尼米兹号航空母舰遭重创


尼米兹号航空母舰虽然没有参加过战争,但在1981年5月26日,却经历了一场和平时期的大火的洗礼,这使它遭到破坏的程度同遭到敌人的袭击一样严重。


尼米兹号是美国海军中最大的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是一座浮动的机场和海上城市。它的舰身全长332.9米,宽76.8米,舰上的甲板面积相当于3个足球场,舰身高达30层楼。舰上载有95架军用飞机,还有对空导弹。其推动力为两座核反应堆,26万匹马力。它携带的核燃料可用13年。舰上有5600名官兵,仅厨师就有100余人。舰上还有广播站、电影厅和邮电所、百货商店、服装店、理发店、冷饮店,仅照明灯就有29184盏。参观过这艘军舰的人,都用“海上巨兽”来形容它。1981年5月25日深夜,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杰克森维尔以东70海里的大西洋洋面上,“海上巨兽”尼米兹号正准备回收模拟作战归来的机群。其中一架610号电子对抗机第一次降落时没有获得成功,飞机触舰后擦着甲板又复飞。20多分钟后,610号飞机再次进入降落航线,这次飞机降落在舰上了。但是,飞机下降时是以大于最佳着舰速度降落的,降落后的飞机又没有对准跑道中线,而是位于跑道中线的左侧,机头向右斜,这时引降员没有发出飞机偏离中线的呼叫。随着一声巨响,飞机从左向右,越过中线,向右侧冲去,610飞机撞向停在飞行甲板上的机群,一起罕见的舰空母舰上的飞机撞击爆炸事件发生了。

当时,这架610号电子对抗机正好撞向另外3架F—14战斗机,这3架飞机各装载有一枚麻雀导弹,一枚响尾蛇导弹和一枚不死鸟导弹,更糟糕的是其中还有一架是刚加过油的飞机。随着惊天动地的爆炸声,这4架撞在一起的飞机立即被大火吞没了。610号机上的驾驶员和另外两名电子对抗机军官猝不及防,还没有来得及启动救生弹射装置,就葬身于火海之中。一时间,在4000平方英尺的范围内火光冲天,从那架刚灌满油的飞机油箱里不断漏出的燃油又助长了火势。在火中有6枚导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好在舰上的消防队员训练有素,很快控制了火势。不到半个小时,大火就被扑灭了。大家以为危险已经过去了,消防队员准备进入火场检查灾情。

不料正在此时,一声巨响从飞机残骸中传出,一枚麻雀导弹由于受到烈焰的烘烤而发生爆炸,正在灭火的水兵有多人被击倒在地。不久,又发生了一次爆炸,幸好其余的导弹从一开始就被消防队员用盐水冷却,否则,更大的爆炸还可能发生。尼米兹号直到第二天凌晨2点多钟才解除了危险警报,4架被烧得不成样的飞机残骸连同烤糊的不死鸟导弹一起被扔进了大海。

这次坠机爆炸事件共使14人丧失了生命;42人被大火烧伤或被导弹爆炸的碎片击中致伤;另有11架飞机被毁或被烧伤。仅飞机一项就损失了5345万美元,其它设备与财产损失达448万美元。这次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之多,飞机、设备损失之大,是美国海军航空史上绝无仅有的。鉴于这次事故,尼米兹号采取了一系列改善措施,以防止重大的事故再次发生。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7.5.2011 13:46
1987年5月26日
全国整党工作总结会议举行


1987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在北京举行。


这次会议中,常务副主任薄一波代表中共中央和中指委在会上作题为《关于整党的基本总结和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报告。宣布历时3年半的全国整党工作基本结束。

他指出,这次整党的成绩是:总的说来,全党在思想、作风、纪律、组织四个方面都比整党前有了进步,党内存在的思想、作风、组织严重不纯的状况已经有了改变,积累了一些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重要经验。


但是,整党工作发展不平衡,有一部分单位没有全面完成整党的四项基本任务,有的甚至走了过场,以致影响了损害了整党工作在群众中的声誉。整党搞得比较好的单位,在党风和其他方面也还遗留了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经常性的党的建设中继续加以解决。他要求在整党基础上继续把党的建设推向前进,并提出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建设的五条建议:

(1)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切实搞好党政分开。

(2)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努力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

(3)抓紧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和群众之间的关系。

(4)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不断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

(5)健全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党的战斗力。

中指委副主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余秋里,中指委副主任、中纪委第二书记王鹤寿在会上分别就军队整党和执政党建设问题作了发言。

会议强调,整党结束后,各级党组织必须始终紧紧围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两个基本点,开展党的各项建设工作,努力把党的建设推向前进。

5月31日,《人民日报》为会议的举行发表社论:《认真抓好经常性的党的建设》。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d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