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中国新闻] 50岁母亲卖淫供女儿上大学丢了谁的脸?
[打印本页]
作者:
笨蛋
时间:
10.3.2012 17:51
标题:
[中国新闻] 50岁母亲卖淫供女儿上大学丢了谁的脸?
7 u2 m* W( | |& t
近日,有媒体报道: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下属的宜州市公安局巡警大队在庆远镇龙塘社区鸡吃水屯一出租屋内抓获正在实施卖淫现年50多岁的妇女罗某。
- V) g' C7 I8 X! m* [& i0 R
8 X+ ^$ R5 L$ Q2 e6 l0 t" x+ \
据了解,罗某的丈夫4年前病逝,她有一女儿正在读高中,母女俩靠罗某平时在市场卖菜维持生计。女儿上高中后,学费都是从亲戚朋友那里借的,欠了大量外债。今年,女儿即将参加高考,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的女儿有望考上一所好大学。罗某便背着女儿去卖淫,为女儿筹学费。罗某说,如果女儿知道她的行为,一定不愿意继续念书,希望警方不要将其被查获的情况告诉女儿。
& K- Q; v) E# Q% v
/ p, b0 M3 H" b. Q( r0 _. N2 `
看完这段报道,我的心是酸的,情是痛的。母亲,一个多么伟大的字眼。生为人,谁能没有母亲?普天下的母亲无论是富裕的,也不管是贫穷的,没有那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对于一个仅靠市场卖菜维持生计又欠了大量外债的单亲家庭来说,想要凑齐孩子的高考学费,无疑是雪上加霜。作为一个既没有丈夫,又没有生存所必需的技能或一技之长的“高龄”母亲,万般无奈之下,选择了一条“为人不齿”的卖淫之路。是耻辱?情非得已?还是生活所迫?抛开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的条款不说,仅从一个五十岁的母亲为了女儿所做的牺牲来说,她算得上是一位好母亲,一个远不能用“伟大”这个字眼就能简单言表的母亲,尽管她没有了尊严,可她依旧是一位好母亲。
: l# |7 i2 t1 t: ?: ~# v
9 a$ ?/ |5 J* j; v# [
二十一世纪,尊严和钱哪个更重?显而易见,贫穷和苦难足以能使道义远离正常的轨道。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能够风风光光抵达罗马的又有几人?又有多少人是夭折在前赴后继的罗马途中?那些因家境贫寒,注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他们眼前的罗马又是什么呢?是不是也是千条路,万条道呢?
1 W3 S7 ~/ @9 I$ z& I
, X( t% S/ z) U6 q3 b/ U$ I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到底是谁的错?今天的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给以了我们更多的机会和机遇,让我们用从未有过的豁达和气度,笑迎八方来客。
! ?( q: C: w8 L! R% |& w. e
3 ?3 R+ c6 |6 Z D$ D- M* O
窗户打开了,难免会有苍蝇进来。
{8 S1 }, W5 m( L$ ?: ]6 i
3 T& g3 C5 C. v$ E% N+ v
在看似日趋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中,因为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因为利益关系的驱动;因为有越来越多的票子,能让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富有,越来越滋润,越来越美好,反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发的简单明了:你所需要的,我来提供;而我的欲望,则由你来填补。这就如同1+1=2那样简单,谁都能解开这道算术题。只不过,谁都不想要这道算术题的答案。不同的是:我们要会把互惠互利的游戏规则做的天衣无缝。而这一切,只需一个雄厚的经济基础,皆能做到皆大欢喜。去摆脱贫困,争取富有的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但,不是每个人的权利,都能合法的争取到富裕的生活。一夜之间,当我们睁开惺忪的双眼。突然发现有一种行走的迹象叫物欲横流。面对这种迹象,你是欲哭无泪?还是欲说还休?哭也好、笑也罢。在社会转型时期,毕竟,这是一种生活向另一种生活过渡时所必有的走势。面对这种走势,作无谓的抱怨都是无济于事的。当物欲横流走俏地流行在大街小巷时,你尽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管你处在怎样的环境下,都应该无所畏惧!
$ D0 [1 E/ Q& y
, q0 _8 z2 ^4 L4 v
不曾付出,哪来的收获?
9 b( F/ ]: f3 C3 @
. j7 f! K, n8 q8 a: T [
一将功成万骨枯!不论你是以很尊严的方式去获取,还是以卑贱的形式去赚取,或是以卑劣的手段去诈取。无论怎样,你都是在争取,并且是用一种自己会用的、适应社会、适应自己的方式在争取。只不过,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仅仅在于一个是胜者,一个是败者。而在你千辛万苦的去争取成功的时候,尊严在做什么?在你连起码的温饱都无法维持和保障的时候,尊严又是什么?如果衣不能遮体,尊严又从何谈起?
$ m+ d1 o3 e( e5 h* |4 H: u
: j+ P: @/ m) Z( R3 W1 B* m: `
丰衣足食,自然会有许多的束缚。这种束缚来自于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我们赖于生存的这个社会。也许有人会对这位母亲说:“挣钱的渠道很多,为什么就不能干点别的,非要去干这种行当?”我不知道,说这种话的人,是出于好心?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当你想说这种话的时候,是不是先掂量一下自己,然后再问自己,我是谁?我能为她或者说愿意为她做些什么?我相信,你回答不了自己,因为你的关心,初衷是虚伪的。其实,你比谁都更清楚的知道,自己帮不了她什么。这是因为她和你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这便是一种丰富的生存内涵。你改变不了这种内涵,因为你改变不了自己,最主要的是因为你没有这个能力。其次,是因为你没有资格和权利,对旁人的生存说三道四,因为你并不比别人高尚多少,所以还是过好你自己的生活吧。不要去学一些矫情的人,以为指责了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自己便会变得高贵起来,千万不要这么想。固然,你有权利恨其低贱。但,你没有权利怒其不争。我们能做和会做的,是给他(她)一些观念上的援助,一份理解与包容。毕竟,他们是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中的兄弟和姐妹。
R" O' i; ?7 X3 D1 P6 g
: c# \: y# Z/ Y$ G3 [
世界是什么?是富人与穷人之间永远无法完成的兼容。不同的命运,决定着不同的生存方式。富人也好,穷人也罢,你都没有权力来指责别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要面对自己的生活,都会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大富大贵,穷困潦倒都是要活人的。我相信,这位50岁的母亲,在她做出这种选择之前,相信她的心一定是在流血,一定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难言之隐。作为一个即将高考女孩的母亲,她比任何人更知道:什么是高尚和尊严?什么叫自甘堕落?什么是天生犯贱?
( |" [8 ^4 R4 T4 k4 G9 }1 B
, M- e k0 P! a8 X; j6 L( \. `$ `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这位母亲手中的失贞牌坊,是对自甘堕落的褒奖?还是对贫穷的讥讽?在她故事的背后,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和无奈?面对这样一个孤立无援的母亲,又有谁能帮她分割这种辛酸和无奈?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在一个人人拜金、崇权、逐利……的时代,这句话究竟能走多远?它究竟能蕴含多少童话般的诗意?作为中国公民,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渴望祖国繁荣昌盛,渴望自己的祖国能够早日跨入世界强国之列!
) a2 X i; ?3 A& P
作者:
笨蛋
时间:
10.3.2012 17:54
——三峡大学校领导在校园内酒驾撞死贫民学子后逃逸,学校称:没有责任!三峡晚报被施压封锁消息,29岁才子停尸难葬。
; X& i7 B! `; A+ h
2012年2月29日晚九点多,三峡大学研究生毕业生张双平在校园内经过J楼前人行道时,被三峡大学领导酒后超速驾驶银白色鄂EL979新宝来车撞飞,肇事车辆逃逸。
1 d, v4 L' R8 j! Z$ T2 h+ i
据目击者陈述,张双平当场被撞飞30余米,鞋子飞出十几米远,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头上不停的冒血。肇事车辆因速度过快在撞人后又撞到了路边的电线杆,随后冲进了人行道旁的花坛撞到一棵大树后才被迫停下,树上的痕迹在案发十日后仍清晰可见。
5 ~3 t; k2 J$ G5 M! M; d
知情者称后来被捕的“肇事司机”罗某当晚与同为三峡大学的五位学校领导一起饮酒,六人喝完了5瓶白酒,经**检测罗某血液中检出酒精成分含量值高达147.5mg/100ml。
$ q2 U+ `( W6 E* s6 K
车辆被迫停下后,车上人员无一人报警或对被撞飞、正在迅速大量失血的张双平采取任何抢救措施。目击事故发生的三峡大学学生报了警,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120急救车到达后,学校保卫处才安排了一名保安到现场协助两名学生将当时已无明显生命体征的张双平送往三峡医院。两名保安在现场等待**到达。而肇事司机未等**到达,开着车身严重变形并带有大量血迹的肇事车辆逃逸,一路狂飙出三峡大学北大门,现场两名保安毫无反应。
$ d( a& t( u$ o! N o5 a$ T
肇事车辆在逃逸过程中被三峡大学在校大学生秉承正义的良知拍下了车牌号,提交给后来到场的宜昌市**队。事发6小时后,经**队追查发现肇事车辆被藏匿在一条马路边,车主显示为三峡大学基建处干部罗某,其本人当时不在车上。**队与学校联系后,车主罗某迫于压力于凌晨三点“投案自首”。宜昌市**大队责任认定校方罗晓峰负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
1 L5 }; J, h( {. E- O6 F
张双平在被送往医院一小时后,宣告抢救无效,遗体被转往殡仪馆后,好心的同学才拿到了张双平遗落在现场的手机,辗转通知了张双平的单位国家电网湖北超高压公司,至凌晨,张双平家属才由其单位超高压公司听到了噩耗。
# Q' T3 L& p+ h* i" U
3月1日下午,张双平父母从湖北广水偏远山区赶到后,只看到殡仪馆内冰冷的遗体。家属期望能够听到三峡大学校领导的处理意见,但三峡大学学校领导说:“我们学校经常出现类似交通事故,主要责任在宜昌市政府,因为我们没有交通管理权过问交通事故”。
. l+ q9 T' [# X$ c) U& _
3月1日《三峡晚报》记者采访了张双平家属,成稿后却未刊发,富有正义感的记者在电话里说是有领导施压不批准。
7 Q2 \- a# I* i
3月1日晚,三峡大学富有正义感及同情心的师生义愤填膺,自发组织了对死者的祭奠活动,以表达对学校做法的抗议和对死者的同情。三峡大学学校在校内明文通知:“各学院要密切关注学生动向,绝不允许借此组织任何形式的集体活动。”
3 y9 _- L3 h- G0 H; T
截至3月9日,家属苦苦等待,仍未得到一个合理说法。多次求访被拒门外,无人接待,保卫科长代表校方宣称:“我们大学有什么责任?”“你们要告就去告吧!”“就是把司机告到了牢里,学校也能保释出来,他照样当他的领导。”还扬言要打死者的姐夫。
- P! d7 ?: y4 `1 t0 l2 K
同时校方告诉家属:“学校虽然没有任何责任,但如果家属不再闹,可以出于人道主义给予家属三千到三万元的慰问金。”
# K& J4 f. s2 }( Y/ Z# [5 \! c2 K7 q
三峡大学找来许多保镖威胁家属,在网上歪曲事实对死者家属进行莫须有的人身攻击和污蔑,剥夺学生的正义呼声,采取各种方式威胁学生,逐个找学生谈话,封住一个个热血青年的口。
* z' Z( t0 h ]* q+ J
张双平于1983年出生于湖北广水一个偏僻的山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目不识丁的地道农民,29年含辛茹苦将唯一的儿子抚养长大,耗尽心力供养他到研究所毕业,好不容易等到他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刚刚盼到他上完一个月班,却要在风烛残年还要经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惨伤恸,这种令人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遭遇使得因多年劳碌身体多病的父母几近昏厥,却仍要背负屈辱接受三峡大学校方的奚落和漠视,让他们情何以堪?
A6 {$ u8 g9 K& _% L
多年来,为了供养张双平读书,家里已经负债累累,父母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为了他能顺利完成学业,至今仍然居住在60年代所建的土坯房,现已破旧不堪,濒临倒塌,但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父母仍把儿子培养成了国家栋梁之才。张双平从小发奋读书,在校期间品学兼优,尊师爱友,大学期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研究生期间担任学生会干部,并多次获得奖学金,所发表的多篇学术论文获奖,凭着在学校期间的优秀表现,毕业后被国家电网湖北超高压公司通过层层严格的笔试面试录用,工作期间也勤奋努力,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真诚待人,得到公司领导的器重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9 Q; m4 w! Q7 z/ Y
三峡大学身为高等学府,如此践踏法律,如此漠视生命,校园安全是国务院教育部明确的重中之重,而三峡大学的领导竟然明知罗晓峰开车要途径大学路人群较多的情况下,还依然让其喝酒,并放任其酒后驾驶,此种行为暴露出三峡大学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诸多不足。车子在未年审的情况下,却依然获得学校的出入证;明知酒后驾车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而学校领导们却参与其中;明知校园路有限速指示牌限速30km/h,全速驾驶,与交通法规背道而驰,车辆在校园内行驶期间,却无一名保安干涉。车子在通过学校大门时,门卫对超速车辆没有及时进行查问阻拦,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在事故发生后,学校保卫处没有将肇事者及时扣留并报警,而是将其放行。事故发生后,肇事人员及学校保安均未及时打急救电话或对伤者进行救助,导致伤者错过治疗时机最终死亡。
2 g; b& r8 q& q# L. w
试问,三峡大学的领导,学校的安全管理何在?学生的安全保障何在?且不论张双平作为三峡大学的研究生毕业生,学校的人情关怀又何在?
" W' N$ \& H1 G
家属万般无奈,求告无门,期望人民政府能够为人民做主,还老百姓一个公道,使沉冤得雪,正义得以伸张。
r1 l4 K+ l9 U- u8 M m
家属泣血叩谢!
: u' N! k) V( V, s: m, i
2012年3月9日
作者:
Brötchen
时间:
23.3.2012 21:58
本帖最后由 Brötchen 于 11.10.2013 14:15 编辑
5 u, s# I- M4 m" o2 @$ @& Z
/ r" q3 u) O" S$ _
!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d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