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维也纳之歌 [打印本页]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0:50
标题: 维也纳之歌
第一乐章:绿色奥地利——漫长的火车之旅
绿色表示通行,所以旅途从这里开始。
早上7点多的慕尼黑天还没有亮,我就已经到达主火车站(Muenchen hbf),坐上维也纳之旅的第一趟火车前往Passau。
Passau已经是德奥边界,到达后马上买了奥地利车票,下一趟火车的终点站是Linz。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0:50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0:51
奥地利的火车色彩还是比德国要鲜艳一点,虽然比不上拉丁语族文化区。第三趟车是前往一个小镇的。St.valentin站虽小,却是个枢纽站,很多人在那换车。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0:53
双层车的终点就是本次旅途的目的地——维也纳西站了。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0:53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0:54
400多公里的路走了整整7个多小时,才踏上维也纳的土地。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0:54
维也纳的地铁相当山寨,大部分区段都是在地面上走,即使在地底下走的顶上也是露天的,不知道是原有河流的壕沟呢还是节省盾构钱。总之看风景是个不错的角度。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0:55
这地铁开起来支支嘎嘎的噪音比慕尼黑响多了,我总觉得车厢快要散架了。但是车底和站台都很新,似乎是不久前建成的。地图上说后年2号线还要延伸。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0:55
这观光的玩艺是不罕见的交通工具,就是忘记问问价钱。
最后这个是市郊铁路,与后来提到的塞默林高山铁路是一种车型。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0:56
第二乐章:灰色维也纳——序曲
维也纳是很华丽的,在真正接近他之前还有一条漫长的道路。
先来看看小镇St.valentin,因为换车,在那里停留了1个小时。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0:56
12月底的维也纳,4点已是黄昏,check in以后只有夜景可以看了。晚上的维也纳灯光并不璀璨,而是暗淡。那些古老的建筑仿佛披上了一层灰色的神秘面纱。这样,你就尽可以展开你不羁的想象,去描绘那个时代的模样。虽然是这样,帝国的霸气很多时候还是夜幕的朦胧没有办法掩饰的,它在无尽的夜空悄无声息的蔓延开来,逼满我感官的每一个角落,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仿佛这里的空气的每一个分子都是由这样的恢宏构成的。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0:57
上面三张分别是Hofburg城门、内景和国家图书馆。然后再来看几张别的。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0:57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0:57
看看现代的汽车在封建时代建筑面前驶过,只是因为一个色调,所以感觉还是和谐。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0:58
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依然有游客和我们一样不顾冻红的双手欣赏着古都的夜色。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0:58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0:58
终于要去看看维也纳最繁华的步行街Graben了,因为圣诞和新年,St.Stephan教堂门口的这条街灯光显得富丽堂皇。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03
本帖最后由 大长今 于 20.8.2012 21:06 编辑
第三乐章:yellow*色维也纳——哈布斯堡王朝的背影
奥地利是我走过的第7个国家。
走进维也纳之前,哈布斯堡家族(House of Habsburg)对我来说也许只是一个历史书上生硬的名词,直到走进维也纳得那么多遗迹,这个名词才开始生动起来。
一大早先去郊外的美泉宫,赶8点半的开门时间就是躲避人流高峰。不过说实话,站在美泉宫广场门口我还是觉得它比想象中小了一点,当然我很庆幸自己是先来美泉宫后去凡尔赛宫的,它完全仿照后者而建。
这一天阴沉沉的,在广场上站立了几秒钟,突然一大片原本在觅食的鸟“扑棱棱”飞了起来,好像拉开了一场大戏的帷幕迎接我的到来。这样的开头很适合这次维也纳之旅:华丽。进门还有个小插曲。因为买票时忘记掏出学生*证所以一开始多花了几块钱,我一如既往地去和售票员交涉,最后终于达成心愿。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06
欧洲人保护文物的功夫真是比天朝深了不知多少倍,那些房间、家具及其摆设基本上都按照当年的样子原封不动,细细地打量那些精雕细凿的花纹,是一种不一样的灿烂——色彩明亮。
对于旅游来说,哈布斯堡王朝就是两个女人:玛丽亚特雷莎(Maria Theresia)和伊丽莎白(小名Sissi),前者为了神圣罗马帝国的政治和半个欧洲打仗,后者留下的就是浪漫和传奇了。或者说,有了前者(下令扩建)才有美泉宫,后者让美泉宫流芳百世。
其它的女人,虽然都是欧洲贵族,但是绝大多数成了政治的牺牲品,其中有一个就是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国波旁王朝的联姻。她们虽贵为公主,却没有自由。
美泉宫的前半部分是欧洲经典,后半部分则充满了中国元素,从青花瓷一直到屏风上的图案。当弗兰茨·约瑟夫(Franz Josef)励精图治的时候,出口青花瓷的国家皇帝正在纸醉金迷的生活中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所以今天,即便是中国风格的维也纳地图也只有日语版没有汉语版。
后花园的土坡上可以看见金黄色的美泉宫和身后的维也纳城。
霍夫堡(Hofburg)相当于中国的皇城,也是几经扩建才有现在这个样子。相比供消遣用的美泉宫,这里的皇帝寓所(Kaiser Appartment)就简陋多了,这也看出皇帝的作风真是很朴素,有着“工作第一,娱乐第二”的普鲁士精神。弗兰茨·约瑟夫19世纪签署过法令保护中世纪建筑群,这样我今天才得以一睹芳容。值得一提的是巴洛克风格我感觉还是很规则的,至少对称。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07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07
这样的街道,这样的建筑,无一不保留着三百年前的原汁原味。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07
下面两张是艺术史博物馆和市政厅。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08
皇家银器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哈布斯堡家族使用过的生活用品,从装饰起居厅的吊灯架一直到各个时代的盘子罐子,真可谓琳琅满目。历经战乱和时代的变迁,大部分却完好无损。让我再一次对欧洲人如此细致入微的保留历史档案的精神佩服得五体投地。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08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09
皇家家具馆也是这样,看着那些介绍,仿佛就是昨天,皇室成员还在这些地方办公。电影《茜茜公主》的很多道具也原封不动地保留着,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栩栩如生。Sisi Ticket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13
外部没有什么特别的史蒂芬大教堂只是一幢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其内部构造却是无与伦比的惊艳,每一根立柱上的花纹和油画都不相同,一下子就把游客们带回到12世纪。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13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13
第四乐章:金色维也纳——艺术天堂
Belvedere是望景楼观景处的意思,于是这个schloss Belvedere就被翻译成美景宫了。这次的遗憾之一是没有照一下白天的美景宫,看别人的照片感觉它也很美。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13
美景宫也是历史上某个贵族的王宫,现在是奥地利国家美术馆所在地,对于美术一窍不通的我更是分不清什么分离派,但是也就因为Klimt的那幅《吻》还是决定花6块5买张上美景宫的门票进去看看。当然除了油画以外,美景宫本身的建筑和维也纳的其他建筑一样华丽的,尤其是中间那个大厅。
然后就去了维也纳音乐爱好者协会(Musikverein Wien)所在地——金色大厅。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15
这个计划之外的行程应该多半是来源于一时兴起,买票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接下来会听到哪几首曲子。因为不懂欣赏只买了站票。买票时冷冷清清的金色大厅在音乐会开场前突然热闹起来,一大群身着正装的绅士夫人们纷至沓来。当然后排的站席也少不了汉语。可怜我走了一整天两腿酸得发颤,也根本没有太大的心思去品味音乐的意境,实在感觉和我们南模老秃顶周亚平指挥下的交响乐团没什么太大的差别。但是听众的气氛明显不一样了,无论是拍手的节奏还是唱歌的氛围,当然我相信指挥和整个乐团的水平也是大不一样的。
|
|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16
百水(Hundertwasser)不知道是这位艺术家的艺名还是真名,总之在维也纳有好几处他的作品,最著名的当数垃圾场和百水屋了。这一次我倒是感觉所谓的艺术挺幼稚,给房子抹点多彩的颜色,再开几个莫名其妙的窗户,然后再把墙搞得不正常一点,就是一幅艺术建筑作品了。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16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17
可惜百水屋内部不能参观,那么就去看看它对面的艺术市场吧,也同样很有特色的。我没有花6角钱去那家举世闻名的艺术厕所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17
维也纳的城市公园简直就是音乐家公园了,因为这片不大的绿地得以出名的就是贝多芬和约翰施特劳斯两位大师的雕像。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17
最后一件事又是一个传奇了,在火车站,一辆火车发车的时候我突然听到“do re mi fa so”的音符,渐行渐轻,听上去不像是车站广播放的,于是只能以这句话作为本章的结尾:维也纳果然是一座用音符堆砌起来的城市。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18
第五乐章:红色维也纳——帝国之都
红色给我的感觉就是政治。
多瑙河中央有一个岛,但是它的名字并不叫多瑙岛,它的名字叫皇帝磨坊(Kaisermuelen),联合国城就在那里。
联合国城包括国际原子能机构总部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18
两幢大楼的大多数地方是不允许参观的,买了门票经过繁琐的安检程序之后能看到的只有几块展板。因此即便是4欧的学生票我也觉得不值,可以留在相机里的也只有这2005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了。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18
走的时候再看一眼大厅。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19
奥地利国会始建于19世纪,门口是希腊的智慧女神雕像。
国会的建造取材与萨尔茨堡的原木,用很长的大车靠几十个人一路推着运送到维也纳。奥匈帝国是大国,所以它的国会也比比利时国会大,限制也严格得多,不仅要收2欧门票,而且还不让走到议院大厅的中央拍照。但是整个建筑也确实比比利时国会豪华。下图的大殿二战时期曾经被一颗炸弹毁了一角。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19
可惜我没听懂哪个是参-议-院,哪个是众-议-院。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20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20
原帝国下议院气势恢弘,简直就像一部艺术作品。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20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21
第六乐章 蓝色维也纳——我欠多瑙河一个吻
无论是贝多芬小道还是贝多芬小屋,维也纳森林的景色只能说一般,比起国内的名山大川来委实差得很远,冬天太阳在南面,所以这个角度拍出来的照片光照很差。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21
多瑙河公园也只是一片大草坪,因为多瑙塔才有了一点拍照的价值。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21
离维也纳市区最近的一段叫做多瑙河运河,弯弯曲曲的河道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从这里看起来,也只是一条一般的城市河流。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22
走到多瑙河畔的时候,我的脑海中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浮现出《蓝色多瑙河》的旋律,因为我感觉这么大的城市或多或少会有些污染。直到弯腰俯身注视和水的那一刻,我才被彻底震撼了——这水清澈见底,看得见河床的每一块石头。那会给人一种幻觉,仿佛是一个远离尘嚣的湖泊,然而它确确实实在维也纳,在维也纳的市中心。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22
即使在这样的冬天,河上还有三三两两的野鸭游过。我忍不住伸出双手想掬一捧多瑙河水零距离接触一下,一阵寒风把我的这个念头打消了。想起因为季节放弃的多瑙河游船计划,我不禁感叹:多瑙河,我欠你一个吻,下次夏天再来的时候,我一定会补上的。
多瑙河的夜色是暗淡的,两岸的灯光有如天上的繁星一点一点,比白天更刺骨的寒风刮在脸上,看一眼平静的江水,夏天来这散步一定很惬意。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22
在灯光映衬下像古堡一样的教堂,于是就这样和多瑙河告别了。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22
第七乐章:白色奥地利——第一条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铁路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23
塞默林铁路位于奥地利东部维也纳至的里雅斯特的丛山峻岭间,建于1848-1854年。铁路全长41.7公里,线路落差439米。当时动用工人两万余名,是世界上第一条完全使用镐头等工具在高山上开凿的铁路。这条铁路跨越险峻的塞默林山口,穿过14条隧道,跨过16座单层或双层的高架铁路桥。当时火车的时速为23公里。为保证安全运行,在铁路沿线建造了57个观察哨所,平均每700米一个。塞默林铁路建成后,阿尔卑斯山逐渐成为旅游胜地。沿途一片片造型别致的建筑物与优美的自然环境浑然一体。目前这条铁路仍在使用。它被视作人类征服自然的象征之一。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条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铁路。塞默林铁路被世人誉为“欧洲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23
塞默林铁路至今仍作为奥地利铁路的主要干线正常运行。这条高山铁路在塞默林关口穿过阿尔卑斯山海拔898米的山顶,这一高度直到1860年都是世界上公共铁路所达到的最高点。因为当时的铁路工程还处于幼年时期,人们为了铁路的顺利完成,在修建前的五年准备了一些配套工程,并做了一些测试。人们在可能出现险境的地方做上标记,计画采取四种不同的方法施工。虽然铁路头尾两端的空中直线Glognitz和Mürzzuschlag距离仅为21公里,但是必须修建一条两倍于此的铁路(41.7公里),才能克服山区450米的高度差,为了高度落差过大,还要修建十六个大型的高架桥和十五个个隧道以及一百二十九座桥。1851年蒸汽动力机车被采用,它成为火车历史上的一个转捩点。塞默林铁路的完工使阿尔卑斯山秀丽的自然美景尽收眼底,且也随之发展成居住及休闲娱乐用地,开创一个新型态的文化景观。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23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24
险峻的阿尔卑斯山,山顶的皑皑积雪还没有全部化去。山谷里的小镇风景如画。列车员看到亚洲人拍照,非常友好地邀请我走进驾驶室。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24
这条铁路应该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展线了,虽然说论风景应该比不过中国西部。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25
。。。
-
1.jpg
(175.71 KB, 下载次数: 23)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26
。。。
-
2.jpg
(147.59 KB, 下载次数: 26)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26
。。。
-
3.jpg
(109.39 KB, 下载次数: 27)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27
。。。
-
4.jpg
(130.77 KB, 下载次数: 20)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27
。。。
-
1.jpg
(175.71 KB, 下载次数: 22)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28
。。。
-
2.jpg
(147.59 KB, 下载次数: 18)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28
。。。
-
3.jpg
(109.39 KB, 下载次数: 19)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28
。。。
-
4.jpg
(130.77 KB, 下载次数: 15)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29
第八乐章:尾声
回去的路上到小镇Melk转了一圈,当时还不知道这是世界文化遗产Wachau的一部分。
这次旅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我用了3天的时间走完了别人5天走完的景点(不包括塞默林展线),所花费用也比凯劳xdjm们巴黎三日游的低,这一切都要感谢我那两名同伴,是她们为了完成既定路线和费用的任务,放弃了午饭时间和第一天晚上的天票,我感谢她们愿意陪一个火车迷花一个白天去看一段铁路。
-
5.jpg
(305 KB, 下载次数: 21)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20.8.2012 21:29
第八乐章:尾声
回去的路上到小镇Melk转了一圈,当时还不知道这是世界文化遗产Wachau的一部分。
这次旅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我用了3天的时间走完了别人5天走完的景点(不包括塞默林展线),所花费用也比凯劳xdjm们巴黎三日游的低,这一切都要感谢我那两名同伴,是她们为了完成既定路线和费用的任务,放弃了午饭时间和第一天晚上的天票,我感谢她们愿意陪一个火车迷花一个白天去看一段铁路。
-
5.jpg
(305 KB, 下载次数: 24)
作者: nescafe 时间: 21.8.2012 20:32
3天看了这么多地方,真。。。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1.11.2012 12:08
谢谢楼上支持
作者: mofan093087 时间: 9.12.2012 15:12
楼主 , 你这样的火车票价格加起来多少钱呢? 你觉得mitfahren怎么样。。。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9.12.2012 21:02
mofan093087 发表于 9.12.2012 15:12
楼主 , 你这样的火车票价格加起来多少钱呢? 你觉得mitfahren怎么样。。。
我们是3个人,平摊下来每人17欧,不过那是2年前的价格,现在会稍微贵一点,要是找得到当然拼车合算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11
人懒的时候,真是一点也没话说,召集10个人出去旅游不是第一次,但是查好车次门票预算之后,攻略却懒得做了,在火车上才听人说起海尔布伦宫Schloss Hellbrunn,于是决定把它定为萨尔茨堡之旅的第一站。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12
人懒的时候,真是一点也没话说,召集10个人出去旅游不是第一次,但是查好车次门票预算之后,攻略却懒得做了,在火车上才听人说起海尔布伦宫Schloss Hellbrunn,于是决定把它定为萨尔茨堡之旅的第一站。
1612年,刚就任几个月的萨尔茨堡大主教Markus Sittikus von Hohenems下令在水源丰富的海尔布伦山脚下建筑一座乡村寝宫。这个意大利艺术与文化的爱好者任命著名的大教堂建筑师来设计一座“郊外别墅”——大主教迷恋的优雅宽阔的意大利风格夏宫。短短几年后,一件大师之作便在城市南边树立起来,至今这座宫殿仍然是阿尔卑斯山北部最华美的文艺复兴风格建筑之一。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14
宫殿名字的德语意为“清泉”。 海尔布伦宫为主教夏季的日间住所,晚间返回萨尔茨堡,因此海尔布伦宫没有卧室。水是宫殿的中心主题.海尔布伦山脉丰富的自然资源给这座夏宫以欢腾的生命.在灌木与树丛间便不经意的让人惊喜,世界著名的喷水游戏是400年来海尔布伦最主要的景观之一。比如走进这个人造山洞看海神雕像的时候,不提防门口喷出两股水柱。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14
奇异的怪兽吐水。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16
[size=14.44444465637207px] 这一个少女推动水风车的微雕在路旁边的小沟里,极其小巧而又不乏精致。
[size=14.44444465637207px]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17
机械结构复杂的宫殿众生雕塑。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18
正与同伴闲聊间,盘子突然飞了起来。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19
以欧洲人的身高做参照,足见水柱的力量之大。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21
花园在1730年根据皇家花园监督官员Danreiter的蓝图进行了重新规划,以适应当时的“新”风格。神化及历史雕像要追溯到17世纪初,由Hellmer创作的伊丽莎白女王雕塑,原先放置在伊丽莎白女皇火车站旁老“皇家酒店”的前面,现在安放在海尔布伦的英国花园中。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21
巨大的水池里有好几只天鹅在遨游。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23
萨尔茨堡城堡建于1077年Gebhard大主教时期,1495-1519年Keutschach大主教进行大规模扩建,是现今中欧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城堡。中世纪君主的房间和城堡博物馆尤其引人注目。自从1892年开始,人们就可以从Festungsgasse出发乘坐缆车直达到城堡。不过为了省钱,而且山也不高,我们还是决定爬上去。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23
萨尔茨堡城堡建于1077年Gebhard大主教时期,1495-1519年Keutschach大主教进行大规模扩建,是现今中欧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城堡。中世纪君主的房间和城堡博物馆尤其引人注目。自从1892年开始,人们就可以从Festungsgasse出发乘坐缆车直达到城堡。不过为了省钱,而且山也不高,我们还是决定爬上去。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24
雪山、草地、人家,只有绿和白两种颜色。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24
大片的绿地是典型的欧洲园林。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25
转一点角度,就能看见要塞核心的塔楼。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26
建造要塞的历史还是要追溯到900多年前萨尔茨堡大主教与拥有任免主教权力的教皇之间的争斗。萨尔茨堡大主教Gebhart在1077年在他的至高无上的领地上建造了萨尔茨堡城堡等三座城堡. Gebhart防御工事的扩张直到Konrad I (1160 - 1147)时期才暂时完成。15,16世纪匈牙利战争和农民战争的骚乱时期,萨尔茨堡州也被卷入其中,大主教躲到萨尔茨堡城堡避难。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城堡主建筑被扩建,军械库和粮仓也被建起。Leonhard von Keutschach (1495 - 1519)时期继续扩大城堡,直至现在其外观大体上仍保持了那时的原貌。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27
城堡的内部装饰的富丽堂皇:复杂的哥特式木雕和装饰画被点缀在金色大厅和金色房间中。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27
[size=14.44444465637207px] 中世纪的武器保存完好。
[size=14.44444465637207px]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28
再向窗外看看。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30
[size=14.44444465637207px] 这个被山林环绕的城堡也是主教的杰作之一吧。
[size=14.44444465637207px]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30
又一个奢华的皇家壁炉。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31
天花板的装饰不算太奢华。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32
和一般的欧洲古城不同,萨尔茨堡的主色调是白色。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32
顺便去看看面具博物馆,这是几件比较另类的展品。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33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有在地面上才能一窥要塞的全貌,果然险峻异常,易守难攻。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34
萨尔茨堡大教堂可能是城市中最华美的教堂建筑物了,其辉煌的外观和巨大的圆顶都是阿尔卑斯山北部地区早期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典范。它经过了大火和重建,也目睹了萨尔茨堡大主教的权力和主权独立性。1177年建成的教堂400年后遭到大火烧毁,这给与了大主教Wolf Dietrich重建大教堂的机会,并完全拆毁了受损的大教堂。萨尔茨堡人民对大主教冷酷的举动非常气愤,拆毁大教堂不仅使有价值的艺术品和前任大主教们的墓碑严重损毁,还将大教堂墓园破坏的满目疮痍,尸骨遍地。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35
1628年9月新建的大教堂举行了落成仪式,经过Lodron聪明的外交策略,萨尔茨堡城市摆脱了30年战争的阴影,也将大教堂的落成仪式变成了最大最豪华的盛典。 统治萨尔茨堡几世纪的大主教政权被拿破仑战争结束了。随着最后一任大主教的罢免,第一任哈布斯堡王朝统治者托斯卡纳大公费迪南三世成为新的君主。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36
走累了,坐下歇一会,看看拥有华丽的喷泉的主教官邸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36
好大的水车,还在使用中呢。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37
萨尔茨堡在德语中的意思是“盐堡”,这个名字因附近的盐矿和城堡而得名,萨尔茨堡主教垄断盐的销售用来敛财。739年萨尔茨堡成为主教的驻地,后来应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的请求,教宗利奥三世将萨尔茨堡升格为总主教的驻地,管辖几乎整个老巴伐利亚地区。由于总主教康拉德二世在没有经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同意的情况下就于1164年掌管了萨尔茨堡,腓特烈一世在1166年派兵,萨尔茨堡被腓特烈一世亲信的军队在1167年4月4日的夜晚严重摧毁。其后的由腓特烈一世的侄子出任萨尔茨堡总主教,但在1174年由腓特烈一世授意雷根斯堡议会又将其免职,由新人出任对立总主教,但他并没有获得教宗的认可。
总主教埃贝哈德二世坚定支持霍亨斯陶芬王朝的者,他在萨尔茨堡的历史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1200年至1246年间将封建贵族的统治权、司法权和城市的管理权集合一身,总主教成为萨尔茨堡的最高统治者,而他由于出色的执政成绩被誉为“萨尔茨堡之父”。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2.2013 17:38
1328年在总主教的授权下,萨尔茨堡逐渐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内的一个独立王国。1348年至1349年间遭遇黑死病侵袭,萨尔茨堡损失了约三分之一的人口。1481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三世认可萨尔茨堡享有城市议会和市长的自由选举权。1511年总主教莱昂哈德采取强制手段,逮捕萨尔茨堡的市长和议会议员,强迫他们放弃所有城市特权。受德国农民战争影响,1525年至1526年,萨尔茨堡也爆发了持续3个月之久的农民和煤矿工人起义,起义农民围攻萨尔茨堡要塞,要求减轻负担、废除农奴制和恢复他们的基本权利。
17世纪初,总主教迪特里希认为萨尔茨堡是一座理想的和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因此对其大兴土木,现在的萨尔茨堡老城的外貌风格就是从当时留下的。他命令重建了萨尔茨堡主教座堂,它在此前的1598年第8次被烧毁,他还修建了米拉贝尔宫。为了同巴伐利亚争夺着盐和关税。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de/)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