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索达吉堪布与欧洲小组座谈 [打印本页]

作者: 圆怀    时间: 31.7.2013 11:50
标题: 索达吉堪布与欧洲小组座谈

索达吉堪布与欧洲小组座谈




◎   问:欧洲菩提小组应该怎样摄持更多有缘的众生?



答:今天,智悲佛网英文版正式面世,用世间的话就是开业;此时,你们从英国伦敦来到这里,真是不谋而合。没有人创造这样一个巧合,但这就是因缘,一个很好的缘起。人的分别念往往很难测度因缘的甚深意义。

我们要弘扬佛法,但能弘扬多少,要靠众生的福报、佛陀的加持、自己前世的因缘和今生的努力。众多因缘聚集之后,才能形成一股庞大的力量,饶益众生的事业才会越来越广大。

我的弘法原则是随缘。不论是哪一位上师的法、哪一个教派的法,只要是符合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对众生有益,就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我接受的是法王如意宝的传承,在学院出家也已经20多年了。在这20多年中,能遇到这样殊胜的上师、传承和教法,使我从一开始就有机会次第、系统地学修,是极为幸运的。所以,从内心来说,我最感激法王。

如果按照三乘教法严格对照自己,我做得很惭愧。这不是谦虚,在任何一个场合中,我都不敢说是法王如意宝的弟子。他老人家一生弘法利生事业非常完美,没有任何缺陷。而我们,不得不装出一副传法者形象,实际上如何,自己最清楚。

现在,很多佛教徒缺乏佛教的基础教育,虽然有一些信心,也有强大发心,但未经系统的学习,行为常常与教义背道而驰。因此,次第系统地学修佛法是格外重要的。

我想,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哪怕只有极个别人获得一点一滴的利益,从内心建立一个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我们的目的。要长期弘法利生,就要有集体性、组织性和团队精神。国际上也是如此,弘扬任何一个世间文化理念,单靠一、两个人或三、四个人是不行的。一定要互相帮助,要有团体理念。

佛教界有很多高僧大德和不同的传承,他们都在努力弘扬佛法。但我们每个人因缘不同,有些人与许多上师有缘,有些人只与一、两位上师有缘。要组织有缘众生,就要像加拿大小组那样,从《入行论》学起。他们从《入行论》学习至今,学习的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当然,不要求你们做超出能力范围的事,做做不到的事。每一个人都有一分能力,不同的力量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创造一个长期稳固的机制,涓涓溪水也会变成滔滔江河。

在英国,学习我们传承的人不多,但这是一个开端和缘起。现代科技高度发达,通过网络和其他渠道,可以做各种弘法的尝试,我们也能通过网络与大家交流。几年后,大家的经验也会越来越丰富。

法王如意宝摄持弟子的自在和威力不可思议。我刚来学院时,这里只有300多人,后来,学院逐渐庞大起来。国际上很多人士都觉得难以想象,仅仅在20多年的时间中,喇荣就有了这么迅猛的发展,就像一座中等城市一样。

由于文化和市场等原因,国外道友要像国内那样精进学佛,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但不论是个人自学还是集体共修,都要有一种积极、长期的意识。英国华人中有很多虔诚的佛教徒,洋人中也有,以后,各种因缘慢慢聚合,会有更多的人得到利益。

总的来说,大家不要有压力:觉得办不到啊,怎么办啊!成办一件事,需要各种各样的因缘。我们不要因为一件事办不到、办不好而伤心或退心。不要这样!大家要有一个长期目标。慈济初成立时是那么微弱,佛光山刚起步时是那么渺小!我看过星云大师的传记,这么多年来,星云大师一直在不断地思考和努力,他手下也有一批相当能干的才子,他们无论是在组织、策划等各方面都非常发心。由此可见,弘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我这边事情特别多,靠我一个人的力量很困难。但如果依靠我的因缘、你们的因缘、大家的因缘,从各方面巩固和发展我们的学佛小组,佛法的发扬光大就不会很困难。

我不是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我已经快50了,再过10年就60了。如果没死的话,再过10年,就是70岁了。名声和财富,该有的都有,我不是求这些。我们要有一种责任感,依靠大家的发心和力量来弘扬佛法,能弘扬多少就弘扬多少,这才是最有意义的。

作为一个修行人,如果是自己独修,可以住在山里。但如果要弘扬佛法,不接触现代科技是不行的。这时,就要利用自己的能力,通过网络、微博等方式来弘法,这样,才能传播得更快、更广。你们可以在网络上建立讨论佛法的群体;在英文网页上,发表佛法交流的文章;或者印法本与人结缘,这样,渐渐地,佛法就会被更多的人了解。

希望你们好好学习,短时间内是学不到什么的,也做不出什么,一定要有一个长远的打算,有一个特别稳固的信心,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              问:请问上师,怎样才能次第、有效地学习您传的法?



答:不论是哪一个课程,集体学习会比较好些。现在开设的课程,基本上都比较重要。通过看光碟、看书、共同讨论的方式来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是最好的。



◎            问:有时觉得自己不能在短时间内消化很多佛法知识,有时候看这个教派的法,接触那个教派的法,使自己在学佛和弘扬佛法方面摸不清头绪。请上师开示,如何根据个人的因缘和智慧更有效地学习和弘扬佛法?



答:每个人口味不同。有人喜欢噶举派,有人喜欢宁玛巴;有人喜欢这个大德,有人喜欢那个大德。现代是一个快餐时代,人们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应根据各地的情况,了解和掌握人们的心态和需要。

虽然大家的宗旨和发心都一样,但每个人因缘不同,处理不好就会杂乱。无论如何,要发心,就不能一会儿干,一会儿休息。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有一个心理准备,只要有了开端,就一定要做下去。如果实在做不下去,在停下来之前,也要把它做好。因为受情绪影响,工作会松懈、会耽误。如果实在觉得很累,应该思考解决的办法:比如,与他人共同合作。

我的原则就是这样,一旦承诺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好,如果实在做不下去,就只有放弃。在合作时,大家要共同商量,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最大的效益。



◎          问:请问上师,不同教派的法在一起弘扬是否合适?



答:专一会更好,不然,连一个方向都没有。虽然我会去一些寺院,但主要精力是用于讲经说法,这是第一件最重要的事;第二件事是学院的建筑和管理。很多寺院请我去做这做那,虽然是好事,但要看我的精力和时间,如果有时间,我也会做一些。

就像学会要求大家选择主修和兼修,如果主次不分,没有一个主业,不知道自己学的是谁的传承,最后,连自己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所以,应该选择以做一件事为主,在这件事之余,可以做一些其它。




◎问:在学佛道路上,应该怎样看待家庭?如果找一个伴侣,是否会影响修行?有家庭的人,为了修学佛法,是否应该放弃伴侣?



答:既然有了家庭,就不要立刻放弃,这么做不切实际。该面对的就要面对,在家里也可以修行。学佛是一件长期的事。刚开始时,该做家务的时候做家务,该学习的时候学习;和身边的亲朋好友搞好关系,这样,就不会遭遇很大的困难和阻扰。

如果最初抛弃一切, 世人绝对不会接受,这样,就会给自己带来巨大压力;一旦顶不住压力,就可能放弃学佛。这两种做法都过于极端。

所以,最初要稳重,后来要越来越精进,不能退转。学佛不 一定要出家,出家是一件大事。在家做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也能逐渐感化身边的人。





◎              问:文殊菩萨说,出不出家在心上安立。就我个人来讲,我的心已经出家了,形象上不想出家。我觉得修行佛法不在于形式是出家还是在家,做一个在家人,生活以佛法来摄持也一样是一个修行人,不一定非要落发或者披上袈裟到一个寂静地方。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你心出家可能算不上,修心还差不多。若是心出家,身体也可以出家。你说出家是一种形式,其实出家不像人们所说的,仅仅是一种形式。比如落发,在家人如果有一头漂亮黑发,就舍不得剪。很多类似的方面,出家人能看破放下,而在家人还做不到。如果你的心已经出家,那形象上肯定也出家了。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说:“心清净就可以了。”他们所谓的“心清净”,究竟清净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他们说:“心出家就可以了。”心在哪里出家?仅仅心出家就可以了吗?心如果真的出家,当然很令人赞叹,但如果出家是以心来安立的,为什么会有出家人?

文章来源:http://www.zhibeifw.com/ssks/kq_gdks.php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d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