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惊鸿一瞥欧洲行之三:北欧篇 [打印本页]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4.10.2013 09:16
标题: 惊鸿一瞥欧洲行之三:北欧篇

写在前面的话:

      东欧游结束不久,《惊鸿一瞥欧洲行之二:东欧篇》的游记,在国庆节期间刚刚杀青,又马不停蹄,携家人,共四口,参加了由开元旅游组织的 “北欧之珠”  北欧四国游。时近深秋,北欧很快将成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银装素裹的世界,虽然景色难得一见,独具特色,组织和带领旅行团却因气候、气温,给吃住行以及安全增添了诸多困难。因此,10月7日出发的这个团是开元旅游组织的2013年年内最后一个赴北欧的旅行团,晚一点报名,就报不上了。这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又因为时近深秋,才能饱览北欧四国斑斓的秋色,加之,北欧四国独具魅力的风情,让人心旷神怡,让人难以忘怀,游玩之后,大呼“过瘾” !不虚此行!
     愿将这次“北欧之珠”旅游中的所见所闻,借助我这支秃笔和低档次的镜头,传达给各位网友、驴友,让大家分享我的喜悦和心得。游记撰写,得到了本次旅行团的帅哥导游彭超先生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并提供给我一些珍贵的资料。特此鸣谢!



北欧四国:丹麦、瑞典、芬兰、挪威的地理位置,以及它们相互间的距离,相信大多数中国同胞和华人兄弟,都不是十分清楚。为此,先提供一个谷歌截图,以供参考。
作者: lulan_7    时间: 14.10.2013 20:44
“北欧之珠”旅行线路简介:

    “北欧之珠”旅行团,6天5晚,去往北欧的丹麦、瑞典、芬兰、挪威4个国家,游览这4个国家的首都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赫尔辛基和奥斯陆。
    我们是提前一天上团,实际耗时是7天6晚。
    10月7日,北欧之珠旅行团,上午9时将从德国的汉堡出发。居住在德国其他城市的游客,分别提前1至2天上团,提前赶到法兰克福或汉堡。我暂住在德国最南部的大城市慕尼黑,即使乘坐当前德国最快的火车ICE,想要从慕尼黑赶到德国最北边的大城市汉堡,也得要6个小时,也就是说,想要按时上团,必须通宵坐车,拖家带口,何况还有5岁的小孙女,实在辛苦和不便。于是,我们决定,提前一天上团,委托开元订票,6日清晨7点出发,乘坐火车,一路欣赏美景,下午1点到达汉堡。找餐厅解决中餐问题之后,在火车站周边转转,下午4点,准时上团,在导游彭超先生的带领下,游览汉堡市中心的景点,然后,下榻汉堡郊区的4星级酒店。
    7日上午9点,接到旅行团的“主力部队”之后,旅行大巴一路向北,过桥到达德国最北边的岛屿费马恩岛,由此乘坐跨海渡轮,到达海峡对面的丹麦,乘坐随渡轮一起跨海的旅行大巴,到达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在哥本哈根参观游览之后,驱车前往丹麦西兰岛上的城市赫尔辛格,这里与对面的瑞典城市赫尔辛堡,名字仅一字之差,距离也只隔着一道狭窄的厄勒海峡。我们乘坐跨海渡轮,15分钟后,即从赫尔辛格到达赫尔辛堡。当晚,夜宿赫尔辛堡4星级酒店。一天之内,我们穿行了3个国家。
    8日8点45分,大巴准时发车,开行555公里后,到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在斯德哥尔摩参观部分景点后,坐大巴,赶往海港,乘坐高达10层的跨海游轮,住在4人舱内。
    经过整整一夜的航行,9日清晨6点,游轮到达芬兰城市图尔库。从图尔库出发,经过597公里的长途奔波,到达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在赫尔辛基参观游览之后,原路返回图尔库,晚上,又乘坐跨海游轮,夜宿游轮,仍然居住4人舱。
    又经过整整一夜的航行,10日清晨6点,回到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这时,我们方才明白:多跑1000多公里,花两整夜的时间乘坐跨海游轮,我们是为了去芬兰赫尔辛基参观游轮。也许有人会问:这般辛苦,值得吗?我将用文字和照片告诉大家:值!
    10日上午,我们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继续前一天未完成的参观、游览。下午2点30,离开斯德哥尔摩,去往瑞典中部的城市卡尔斯塔德。夜宿卡尔斯塔德4星级酒店。
    11日清晨,驱车去到挪威首都奥斯陆。游览了诸多景点,下午2点45分开车,前往瑞典的第二大城市哥德堡。夜宿哥德堡的4星级酒店。
    12日上午8点发车,又是一天穿行3个国家:从瑞典的哥德堡,乘车到瑞典的赫尔辛堡,乘坐跨海渡船,15分钟后,到达丹麦的赫尔辛格。因欧盟规定,司机开车4小时以后,必须休息40分钟以上,导游决定,司机休息,他临时增加一个景点,带领游客徒步去不远的哈姆雷特城堡及其附近的海滩游览。大巴车继续前行,从赫尔辛格穿过丹麦国土,到达与德国隔海相望的Rodbyhavn海港,乘坐跨海渡船,经45分钟后,到达德国的费马恩岛,再次乘坐旅行大巴,疾行两小时左右,下午5点半,顺利到达汉堡,我家一行四人乘坐ICE火车,6点开车,12点整到达慕尼黑,结束了愉快的旅程。
   
作者: lulan_7    时间: 14.10.2013 21:10
我将以时间先后顺序,将游览过的国家、城市和景点略作介绍:

1、汉堡:

       汉堡是德国北部一座美丽的港口城市,是德国第二大城市,仅次于柏林。眼下,约有近500家中国公司活跃于汉堡,它们主要从事商贸行业。有一份德国的统计资料说:2012年经由汉堡港向中国【包括香港】出口的德国商品总价值达到40亿欧元,而经由汉堡港进口到德国的中国【包括香港】的外贸商品的总价值达到了79亿欧元。超过半数的德国向中国出口的货物,是由汉堡港发出。每3个在汉堡港装卸的集装箱中,就有1个是运往中国的,或者是由中国经过海运到达德国,再经易北河到达汉堡的。也就是说,中德贸易为汉堡港提供了三分之一的货物装卸量。可见,遥远的汉堡,与中国联系紧密,也使得首次来汉堡游览的我,产生了一份亲切感。


作者: lulan_7    时间: 14.10.2013 21:13


汉堡火车站
作者: lulan_7    时间: 14.10.2013 21:18


汉堡火车站内景
作者: lulan_7    时间: 14.10.2013 21:36
素有“汉堡明珠”之称的阿尔斯特湖,分为内外两个湖区,内湖沿岸几条古老街道上,林木苍郁,花香袭人,外湖湖面白帆点点,天鹅成群,游人如潮。外湖的面积为160公顷,加上内湖,总共面积大约为200公顷吧?汉堡的这个城中湖,大约为杭州城中湖西湖的三分之一【杭州西湖水面面积为564公顷】,大约为武汉城中湖东湖的十五分之一【武汉东湖的水面面积是3300公顷】。说到这里,让我们小小地骄傲一下吧!
作者: lulan_7    时间: 14.10.2013 21:48










汉堡市,城区内的阿尔斯特湖景色
作者: lulan_7    时间: 15.10.2013 07:34
小启:昨晚上开元网,看到开元旅游关于12月18日至24日开办”北欧圣诞之旅“的信息,由此证明,我在前面说到的,10月7日出发的”北欧之珠“是开元旅游2013年发出的最后一个北欧游的旅行团,信息不确。望看过本人这个帖子,产生了饱览北欧风光的冲动的广大网友、驴友,以开元旅游的官方信息为准,并抓住难得的机会,去圣诞老人的故乡,过一个有特殊风味的圣诞节。特此,向广大网友、驴友致歉!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5.10.2013 07:38
天鹅、海鸥等水禽嬉戏于湖面,给汉堡的阿尔斯特湖增色不少。这,却是中国的西湖、东湖所不及的。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5.10.2013 08:20
汉堡市政厅:

    汉堡市政厅位于市中心的旧城区,前面是市政厅广场,用于庆典活动,后侧是汉堡股票交易所。主要购物街蒙克贝格街连接着市政厅和汉堡火车总站。内阿尔斯特湖、地铁站和阿尔斯特湖船码头紧靠着市政厅。一并游览,十分方便。市政厅从1886年开工,费时11年才建成,这座大厦外观的建筑风格为新文艺复兴式样,是汉堡为数不多的保存完整的历史建筑。【汉堡的很多建筑都毁于二战,现在看到的,都是后来按照原图纸修复的。】市政厅规模宏大,塔楼高112米,要走436级台阶才能上去,俯瞰汉堡。共有647个房间,比英国的白金汉宫的房间还多。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5.10.2013 08:32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5.10.2013 08:59
在汉堡闲逛,适逢这里举办收藏和古玩的跳蚤市场,想来欧洲淘宝的团友被拖住了脚步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5.10.2013 09:34
汉堡街拍: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5.10.2013 10:56
2、丹麦和哥本哈根:

     丹麦三面环海,北部隔大西洋北海和波罗的海与瑞典和挪威相望,南部与德国相邻。由于相近的语言、文化和历史,丹麦、挪威和瑞典被合称为斯堪地那维亚国家。丹麦的经济高度发达,被联合国认定为发达国家。丹麦人口约为550万。丹麦是个典型的福利国家,贫富差距极小,国民享有极高的生活水平。除了有“童话王国”的美誉,丹麦还拥有古老的城堡、富有诗意的田园风情。哥本哈根是北欧名城,是丹麦的首都、丹麦最大的城市及最大的港口。它也是世界上最漂亮的首都之一,被称为最具童话色彩的城市。哥本哈根曾经被评选为“全球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并给予了“最佳设计城市”的评价。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5.10.2013 11:03


游客和旅游大巴一起,乘坐这样的跨海渡轮,跨过海峡,从德国来到丹麦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5.10.2013 11:08




在渡轮的甲板上



渡轮上的咖啡厅



在渡轮上抓拍到的海鸥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5.10.2013 11:24
A、哥本哈根景点之一:海的女儿

       据介绍,哥本哈根共有二十多个可供人们参观的博物馆和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公园。其中最著名最美丽的,要算是哥本哈根朗厄里尼港湾畔的海滨公园。在那里的一块巨大的岩石上,有一尊世界闻名的“美人鱼”铜像。 这是丹麦雕塑家埃里克森于1913年根据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海的女儿》塑造的。提到哥本哈根,不得不提到丹麦享誉世界的作家、童话王国的奠基人----安徒生。安徒生(1805-1875) 14岁时就来到了哥本哈根,除了在外游历之外,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这里。在他创作的众多作品之中,最为人熟知的一部叫做《海的女儿》,说的是:人鱼公主为了寻找爱情,吞下了毒药变身为人,而后又为了成全爱人毁灭了自己。她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她的善良,感动了全世界的读者。当时,丹麦的社会风气还是比较保守的,没有女人愿意为了塑造一尊铜像而裸体充当模特,这不得不迫使他让自己的妻子充当裸体模特。这尊铜像如同真人一般大小,整个人鱼直到小腿都是人形,只是脚变成了鱼鳍。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5.10.2013 11:27


“海的女儿”雕像





海滨公园所看到的美景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5.10.2013 14:14
第1次无奖或者有奖竞猜:

  为了增加本帖子的趣味性,使得大家看帖时,不至于十分沉闷劳累,特地设置这个竞猜环节。本人将根据旅途中遇到的事或物,设置一些竞猜题。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第1个问题:“海的女儿”雕像,是雕塑家根据自己的妻子的实际身高,按照1:1的比例制作的。请您猜一猜,这位女士的实际身高是多少?也就是说,“海的女儿”如果站起来了,高度是多少?

  

  欢迎各位网友、驴友踊跃竞猜。如果您就在这里跟帖竞猜,抱歉,没有奖品。如果您稍稍“动步”,去开元旅游的新浪微博参与竞猜,有可能赢得小奖品啊!
  开元旅游新浪微博的链接是:http://www.weibo.com/416159011
  答案将在以后适时公布。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5.10.2013 14:25
B、哥本哈根景点之二:吉非昂喷泉

    吉菲昂喷泉及雕像建于1908年。雕像表现的是有关哥本哈根所在地西兰岛形成的神话故事。它由吉菲昂女神和四条牛以及套犁等一组铜雕组成。吉菲昂是北欧神话中的一位女神,相传,古代瑞典有个叫戈尔弗(Gylfe)的国王,答应吉菲昂女神,可以从瑞典的国土上挖出一块土地,但限时一昼夜,挖多少就送给她多少。于是吉菲昂女神就把她的四个儿子化为四头牛,用犁从瑞典国土上挖去了一大块土地,并把它移到海上,从此,瑞典的国土上留下了一个维纳恩湖(Vanern),而挖出来的土地就是现在哥本哈根所在的西兰岛(Sjælland)。从地图上看,西兰岛的海岸线和维纳恩湖的形状确实十分相似。这就是传说中西兰岛的来历。神话中的吉菲昂女神一生未婚,但她却同大力神生下了四个儿子。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5.10.2013 14:34








吉非昂喷泉。依据神话故事,吉非昂女神是丹麦的“开国元勋”,因此,她的雕像和喷泉造得十分精美,且气势磅礴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5.10.2013 14:54
C、哥本哈根景点之三:阿玛琳堡皇宫

    阿玛琳堡皇宫,由环绕阿玛林堡广场的四座相同样式的建筑组成,现在是丹麦王宫所在地。它们是丹麦洛可可建筑风格的代表。不仅华贵而且细腻。早先,这里是四个贵族的府邸,在皇宫克里斯蒂安堡于1794年被大火焚毁后,这四位贵族为表示对皇室的忠心,就将自己的府邸敬献给皇帝。于是,丹麦皇室迁居于此,此后,这里就成了皇室的正式官邸。广场不是很大,中间有丹麦国王菲德烈五世的骑像。这尊骑像建造花费了将近20年(1752-1771),以至于菲德烈五世没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他,他在骑像揭幕的6年前就去世了。这个超长的建筑周期使得这尊骑像的成本剧增,它的造价是阿玛琳堡宫的10倍。当然,这也使得它成为全欧洲最好的骑像之一。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5.10.2013 14:58


丹麦国王菲德烈五世的骑像



丹麦皇宫



皇宫前的广场



皇宫卫兵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5.10.2013 15:43
D、哥本哈根景点之四:大理石教堂

    大理石教堂位于阿玛琳堡王宫广场的西面,是丹麦最大的圆顶教堂。1749年为了纪念奥尔登堡皇族统治丹麦三百周年(1479-1749)开始兴建,因为经费的原因,一百多年之后的1894年才竣工。围绕教堂四周的底座和上层栏杆上装饰着一共32座雕像,都是圣经中的人物和著名的神职人员。教堂内部呈圆形,高大的拱顶直径有30米,高40米。拱顶上装饰有12幅描绘耶稣十二使徒的天顶画。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5.10.2013 15:48










哥本哈根大理石教堂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5.10.2013 15:57
大理石教堂的正式名称是腓德列大教堂,由于建造这座教堂所选用的石材大部分都是采自芬兰和挪威的大理石,所以,当地的民众亲切地称呼它"大理石教堂"。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5.10.2013 16:18
E、哥本哈根景点之五:哥本哈根新港

      新港 ,虽然叫新港,实际上它已经有330多年的历史了。其实是历史不短的古运河河道。17世纪,为推动经济的发展,哥本哈根在扩大市区规模时开凿了一条人工运河,当时称它为新港,使海上的商船可以直接进入哥本哈根的市中心。名称一直保留下来了。新港曾是一个繁忙的港口, 来自世界各地的船舶都在这里停泊装卸货物。如今码头运河岸边五颜六色的房子,保留了原有的风貌,曾吸引无数名人在此居住过。安徒生曾在20号居住过,并在此写出了《海的女儿》《丑小鸭》等世界著名的童话故事。此外他也曾经在18和67号公寓住过。如今虽然新码头的帆船已经无法驶出运河,但却成了哥本哈根一道独特的风景,加上岸边热闹的餐馆、酒吧和咖啡馆,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特别是在夏季的晚上,更是热闹非凡。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5.10.2013 16:25








新港保持着旧貌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5.10.2013 16:26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5.10.2013 16:44


哥本哈根老城区的街道不宽敞,但是,并不堵车



哥本哈根步行街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5.10.2013 16:55


商店门前的提示牌,看来,中国游客的消费水平不低



狭窄的街道上摆放着小摊,喝啤酒的人也坐在街道上,看来,哥本哈根的城管不怎么厉害



街头卖艺人也胆敢占道经营。有人说,这才是城市风情。您说呢?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5.10.2013 18:15


哥本哈根国家歌剧院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5.10.2013 18:24
10月7日晚,下榻在瑞典赫尔辛堡市的一家4星级酒店: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5.10.2013 18:39
途经维纳恩湖:

      在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途中,途经瑞典最大的维纳恩湖,有一处瞭望台,据说是最佳观察点。导游特地安排在这里休息,让我们一睹维纳恩湖的芳容,至今留下美好印象,久久难忘。不信吗?请看片片:



观察台









瑞典最大的湖泊:维纳恩湖秋色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5.10.2013 20:05
      3、瑞典与斯德哥尔摩,诺贝尔的故乡:

      瑞典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发达的工业国家,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瑞典的国土有一半被森林覆盖,湖泊众多,全国有大约9万个湖泊和沼泽、湿地。瑞典东北部与芬兰接壤,西部和北部与挪威相邻,西南部与丹麦接壤。“瑞典”一词来自瑞典语“安宁的王国”的意思。它还有几个雅致的外号:“森林王国”、“湖泊王国”、“欧洲锯木场”、“北欧雪国”、“禁酒王国”。据2013年7月抽样调查后的估算,瑞典全国总人口为911.94万。与中国的天津市1001万相当,可是,天津市的总面积只有1.1万平方公里,比瑞典国土小44倍。也就是说,天津的人口密度比瑞典大44倍!天津的人均GDP,2012年在中国各省市排名第一,可是,如果跟瑞典相比,那就差得太多。天津是人均95094人民币。瑞典是人均56986美元。中国人均GDP在世界181个国家或地区中排名为89位,而瑞典排名第8位。瑞典的排名在北欧四国中还只能占第3名。排名最前的挪威,人均GDP为世界第3位,丹麦是世界第7位,芬兰是世界第12位。可见,北欧四国的经济实力都不可小视。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区人口86.4万,是瑞典第一大城市,它座落在湖海之间的14个岛屿和一个半岛上,水域广阔、桥梁纵横、林木苍翠,环境幽美,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享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誉。每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授奖仪式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纪念日)在斯德哥尔摩的蓝色音乐厅举行。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出生在斯德哥尔摩。他因发明硝化甘油引爆剂、雷管、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状炸药等,荣膺“炸药大王”的名声。1896年12月10日与世长辞。终年63岁。诺贝尔终生未婚,也没有子女。根据他的遗嘱,把折合为920万美元的部分遗产,作为奖励造福人类的科学工作者的基金。以这笔基金的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药、文学、和平5种奖金,每年在诺贝尔的逝世日颁发一次,称为诺贝尔奖。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6.10.2013 08:58
第2次无奖或者有奖竞猜:

  为了增加本帖子的趣味性,使得大家看帖时,不至于十分沉闷劳累,特地设置这个竞猜环节。本人将根据旅途中遇到的事或物,设置一些竞猜题。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维纳恩湖(Vanern),英语作Lake Vaner。 是北欧最大的湖泊,也是欧洲第三大湖,世界第28大湖。位于瑞典南部,维纳什堡和卡尔斯塔德之间。呈东北—西南向延伸,长145公里,宽80公里,最深97米,平均水深为27米,面积约5,650平方公里。请您猜一猜,论面积,维纳恩湖与中国的哪一个湖泊相当?



  
欢迎各位网友、驴友踊跃竞猜。如果您就在这里跟帖竞猜,抱歉,没有奖品。如果您稍稍“动步”,去开元旅游的新浪微博参与竞猜,有可能赢得小奖品啊!
  开元旅游新浪微博的链接是:http://www.weibo.com/416159011
  答案将在以后适时公布。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6.10.2013 09:44
A、斯德哥尔摩景点之一:斯德哥尔摩市政厅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位于国王岛的东南端、市中心的梅拉伦湖畔。始建于1911年,历经12年方才建好。由800万块红砖建造,属于罗马帝国式建筑。市政厅高耸的观测塔高达106米,是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塔尖有三个闪闪发光的金色王冠,代表瑞典、丹麦、挪威三国合作无间,是斯德哥尔摩的标志。市政厅内有一处被称为蓝厅(Bla Hallen)的大会堂,是每年举行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后举办宴会的地方。市政厅内还有一个被称为“金色大厅”的大厅,是为重要人物和客人举办舞会的地方。“金厅”四壁有用1900万块约为一厘米见方的镀金彩色玻璃的小块镶成的一幅幅壁画,其辉煌令人唏嘘不已。金厅的材料采用的是三明治的工艺,在两片玻璃之间夹上金箔,因此整个金厅的金子用量并不多,只有十几公斤而已。金厅的正中间的壁画描绘的是梅拉伦女王,她是斯德哥尔摩的守护神。可惜,我们来游览的时候,已经过了开放的时间,未能入内。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6.10.2013 09:47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的另一面“红墙”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6.10.2013 09:54


市政厅院内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6.10.2013 10:05


市政厅门前广场





远望市政厅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6.10.2013 10:37








站在市政厅广场,观看湖对岸的景色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6.10.2013 10:59
    B、斯德哥尔摩景点之二:诺贝尔奖颁奖大厅

    斯德哥尔摩音乐厅(Konserthuset)也叫斯德哥尔摩蓝色音乐厅,是一座通体蓝色外墙的建筑,建于1926年,瑞典皇家爱乐交响乐团经常在此地演出。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纪念日,都会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隆重仪式,瑞典国王亲自给获诺贝尔奖者授奖,然后去市政厅举行庆祝晚宴。有人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是在市政厅大厅里举行,这是不确切的。
    从正面看,音乐厅古朴简洁,十根通天巨柱从地面直通楼檐,音乐厅前有俄耳甫斯的雕像(俄耳甫斯是希腊神话中歌手,手中拿着他擅长的乐器竖琴),该雕像是瑞典著名的雕塑大师米勒斯的作品。音乐厅虽然没有过多的装饰,却也显得典雅大方。音乐厅前的广场,如今是斯德歌尔摩的三大露天集市之一。我们来此参观时,虽然天刚蒙蒙亮,勤劳的小商贩已经开始了忙碌。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6.10.2013 11:01




晨雾中的蓝色音乐厅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6.10.2013 11:19
C、俯瞰斯德哥尔摩:

     下一个参观景点“沉船博物馆”上午10点才开门,珍贵的时间,岂能浪费?!细心而又体贴游客的导游彭超与司机商量,把旅游大巴开到一处山坡上,让我们登高望远,俯瞰斯德哥尔摩。可惜,天阴!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6.10.2013 11:54
D、斯德哥尔摩景点之三:沉船博物馆

     沉船博物馆,是自费项目,门票16.5欧元。瓦萨沉船博物馆位于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斯堪森岛上。瓦萨是一艘古战船的名字,它是奉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的旨意于1625年开始建造的。 这艘战船本来设计是单层炮舰,可是,国王得知当时瑞典的海上强敌丹麦已拥有双层炮舰,便不顾当时本国的技术条件,下令把炮舰改造为双层,却导致战舰的重心升高。1628 年8月10日,瓦萨号首航时,刚刚行驶数百米,一阵微风吹来,瓦萨号战舰就摇晃几下,竟立即连人带船沉入30多米深的海底。3个多世纪过去了,直到1961年4月24日,这艘在水底沉睡了333年的战船才重新露出水面,之后,又经过潜水人员与考古人员的艰苦劳动,终于在沉船附近与船体内部找到了大批极为珍贵的实物。1964年,在打捞沉船的现场建起一座颇具规模的水上博物馆。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6.10.2013 12:38
瓦萨号长60.97米、宽11.68米、主桅杆高52米,排水量1300吨,帆面积达1200平方米,乘组人员437人,高高的暗金色双层船身、船身伸出的排列整齐的64门火炮炮口,堪称巨型战舰。不仅如此,整个船体的精美木雕,无不体现当年的造船技术与精湛的艺术水准。为了建造这条船,成为海上霸主,消耗了瑞典当年全国一半的国库积蓄。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6.10.2013 14:30
要增肥 发表于 16.10.2013 11:48
美,赞一个!

谢谢您的关注和留言!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6.10.2013 14:36




沉船博物馆外观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6.10.2013 16:08


瓦萨号战舰模型



瓦萨号战舰实物



瓦萨号战舰上的火炮,实物



根据沉船里的遗骸的骨骼,复原的人像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6.10.2013 16:29
E、在斯堪森岛上拍的片片:

  如果说,在沉船博物馆里,心情有些沉闷,毕竟,死了300多人啊!那么,走出沉船博物馆之后,心情顿时开朗!景色怡人啊!我走马观花、匆匆走过,为的是挤出时间,多在岛上按几次快门。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6.10.2013 16:48
      F、斯德哥尔摩景点之四:瑞典皇宫

      瑞典皇宫拥有房间609间,是目前世界上仍然在使用中的最大的皇家宫殿,比英国的白金汉宫多4间房。如今,这里是瑞典国王办公和举行庆典的地方,同时也是斯德哥尔摩的主要旅游景点。瑞典国王自己和他的家眷并不住在这座皇宫里,而是住在皇后岛的别墅里。在现在皇宫所在地址上的第一座建筑是建于13世纪的一座以塔楼为中心的城堡,随后发展为皇宫,并命名“三皇冠”。
  16世纪末,在国王约翰三世统治时期,该皇宫由旧式堡垒风格逐渐改造为具有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宫殿。1690年,国王决定将宫殿改建为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建筑。1692年,改建工程开始,直到1697年完工,但是皇宫的很多部分在1697年5月7日发生的大火中被烧毁。1734年,皇宫再次进行重建,而且皇宫教堂也在18世纪40年代期间完成,外部建筑在1754年时完成。目前看上去,是一座方形的小城堡。国王每天开车到皇宫来上班。皇宫门口站着皇家卫兵,不动声色地接受人们的频繁拍照。皇宫卫队每天中午12点,按古老传统举行隆重的换岗仪式,吸引了大批游客。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6.10.2013 16:57
不同角度拍皇宫: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6.10.2013 17:11
瑞典皇宫卫兵及其换岗仪式: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6.10.2013 20:55
3、芬兰和赫尔辛基的几个数据: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是欧盟成员之一。它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海岸线长1100公里,并有“千湖之国”之称。它是世界上靠北的国家之一,芬兰有三分之一地区位于北极圈内,北部气候寒冷、多积雪。在最北部,冬季有40—50天看不到太阳,夏季5月底至7月底昼夜都可见到太阳。注意,这里说的是芬兰北部,而我们这次游览的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位于芬兰的最南部。芬兰最早的居民为拉普人,故芬兰又称拉普兰,芬兰人迁入后,建立了芬兰大公国。十二世纪后半期被瑞典统治。1809年俄瑞战争后并入帝俄,成为大公国。1917年12月芬兰共和国宣布独立。芬兰是北欧4国中,惟一一个没有国王的国家。芬兰是世界高度发达国家,人均产出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国民享有极高标准的生活品质。监督世界各国腐败行为的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公布2012年全球腐败指数报告,在176个国家和地区中,芬兰名列第一,为最清廉国家。
      芬兰总面积共 33.8万平方公里。比中国的云南省的面积还少5万平方公里。而云南省的总人口是4333万。2013年3月公布的统计数字,芬兰的总人口为543万。也就是说,芬兰的人口密度只是云南省的九分之一,真叫做地不广、人却稀。芬兰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森林覆盖率高达66.7%。人均占有森林3.89公顷,实在叫人“羡慕嫉妒恨”啊!因为,中国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位。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森林蓄积10.151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植树造林,真是刻不容缓啊!
    首都赫尔辛基有着“波罗的海明珠”的美称,是一座花园般现代化都市,街道宽阔,商业繁荣,现代建筑和中世纪建筑均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截至2011年底,赫尔辛基的总人口为58.9万。也就是说,全芬兰9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生活在首都,如果,中国的“城市化”也达到了这种程度,那么,北京市将达到1.5亿人口,真不知道,道路、空气、河流、住房,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所以说,“城市化”千万不能照搬照套!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7.10.2013 09:22
A、赫尔辛基景点之一:西贝柳斯公园

      为纪念芬兰伟大的作曲家西贝柳斯【也有的译作:西贝钮斯、西贝流士】而命名的西贝柳斯公园,座落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市中心的西北面,公园内绿荫成林,风景极佳;公园内,有两座雕塑,一座是由600根不锈钢钢管组成的类似管风琴的雕塑,还有一座是西贝柳斯大师的头像雕塑。这两座充满浪漫色彩的雕像都是芬兰著名女雕塑家艾拉•希尔图宁(Eila Hilranen生于1922年)的作品。
      西贝柳斯(1865-1957)是芬兰伟大的民族音乐家。一百多部音乐作品奠定了他在西方音乐界的大师地位。他从9岁开始作曲,到92岁逝世,一生中,共谱写了37部交响乐,200多首提琴协奏曲、管弦乐曲、风琴曲、歌剧插曲、抒情曲、独唱和合唱曲,还谱写了许多民歌气息浓郁,又颇富北欧特色的乐曲。而这其中,他还有30多年一首音乐作品都没有谱写。他自己的解释是:战乱和沙俄的残暴的专制,让他毫无心境作曲。人们赞誉他谱写的交响乐具有“贝多芬的逻辑,柴可夫斯基的风格”。他的名字至今仍与贝多芬、柴可夫斯基、莫扎特、施特劳斯、舒曼等音乐大家齐名于世界乐坛。
     西贝柳斯最著名、在民众中影响最大的作品,是《芬兰颂》,作于1899年,当时的芬兰,正处于沙皇俄国的统治之下,《芬兰颂》唤起了芬兰各民族的觉醒,激发了爱国志士争取民族独立的斗志,终于,1917年,芬兰摆脱了沙俄的统治,成为了独立的共和国。西贝柳斯的作品成为了芬兰民族精神的象征、被誉为芬兰民族音乐之魂,最伟大的民族主义音乐作品。有资料说,西贝柳斯是芬兰国歌的曲作者,这是不确切的。芬兰的歌曲,名为《我们的祖国》或简称为《祖国》,歌词是1846年芬兰民族诗人卢内堡,两年后由旅居芬兰的德国籍著名小提琴家及作曲家弗雷德里克·帕修斯作曲。西贝柳斯的《芬兰颂》诞生于53年以后。但是,如今在许多重要庆典上,芬兰民众经常齐唱《芬兰颂》,使得《芬兰颂》有了第二国歌的美称。这就像在中国,许多重要的庆典上,经常演唱或演奏《歌唱祖国》,我们却不能说《歌唱祖国》的作曲者王莘,是中国国歌的曲作者。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7.10.2013 09:32












西贝柳斯公园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7.10.2013 09:53
B、赫尔辛基景点之二:岩石教堂

      “岩石教堂”的正式名字叫坦佩利奥基奥教堂,位于赫尔辛基市中心的坦佩利岩石广场。整个广场被一块起伏不平的巨大岩石覆盖,岩石比旁边的街道高出8至13米。奥基奥教堂,就是从岩石高地往下挖掘出来的,教堂内部的墙上处处有岩石开凿后的凹凸痕迹。教堂入口走廊为隧道状,教堂的顶部是圆型的,由100条放射状的3寸见方的红铜梁柱支撑,再镶上透明玻璃,采光极佳。教堂中央一侧是圣坛,另一侧则是圣歌乐台。从外表上看,无论如何也看不出这是一座教堂,倒像是一座地下音乐厅。导游说,确实,此教堂不仅作为弥撒之用,平时也是音乐会的演奏场所,教堂内的管风琴是北欧最大的一座。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7.10.2013 10:00










在岩石教堂里欣赏钢琴独奏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7.10.2013 10:40
C、赫尔辛基景点之三:白色大教堂

      赫尔辛基市中心滨海处,有着宽阔的参议院广场,广场上,有一座乳白色的大教堂,它结构精美、气宇非凡,堪称芬兰建筑艺术的精华——它就是著名的白色大教堂。这座建于1852年庄严肃穆的赫尔辛基大教堂,是由德国著名建筑师恩格尔设计的。建成后以俄国沙皇的名字命名为“圣尼古拉斯一世大教堂”,又称为路德大教堂。它以俯视的姿态矗立在3000平方米由石板铺成的亚历山大二世广场【也称为参议院广场】上。它那乳白色的墙,绿色圆顶的塔楼,高大的塔楼四周环绕着圆柱,屋顶上有12徒像。进入教堂内部,完全白色的内部设计成十字形,它没有一般教堂精美的雕饰,木雕,看上去是十分的简朴圣洁。在白色大教堂是可以举行婚礼的,但是,情侣们趋之若鹜,纷至沓来,教堂一时接待不了,需要预约大约一年半的时间。
      白色大教堂淡绿色的钟楼高出海平面80余米,海上航行的船只远远地就能望见。沿着大教堂的台阶拾级而上,广场周边的建筑尽收眼底,一览无余。广场中央矗立着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全身铜像,他是俄罗斯占领芬兰时期的统治者,之所以芬兰人一直保留雕像,是因为,他曾经承诺过要结束沙俄对芬兰的统治,虽然一战爆发改变了历史,他的承诺并没有兑现,但是芬兰人仍然尊重他。广场东边是国家参议院,是议员们和国家总理、政府办公的地方,广场西边就是建于1832年的赫尔辛基大学的一座教学楼。与欧洲其他许多大学一样,赫尔辛基大学没有围墙,它的教学楼,分布在赫尔辛基的各个地方。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7.10.2013 10:49








白色大教堂及参议院广场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7.10.2013 11:44
D、赫尔辛基景点之四:南码头自由市场

    赫尔辛基白色大教堂附近的南码头,是停泊大型国际游轮的港口,开往瑞典、德国、俄罗斯和爱沙尼亚等国的超级豪华游轮在此停泊,上下客人。这里也有小型渡轮供游客搭乘,浏览沿岸风光。南码头广场上有一个常年开设的露天自由市场。每天清晨,商贩们云集在这里,摆起小摊,出售新鲜瓜果蔬菜、鱼肉及鲜花,还有芬兰刀、挂毯、陶瓷、泥塑和首饰等各种传统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这里既是深受当地居民欢迎的购物场所,也是外国游客观光游览的必到之处,成为赫尔辛基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冬季,芬兰天气严寒,芬兰的保暖用品口碑不错。摆有各种皮货的摊位前,常常围满了外国游客。芬兰生产的狐皮、貂皮、驯鹿皮以及各种皮毛制做的大衣、皮帽、围巾和用毛皮边角料制作的毛人工艺品很受游客们的青睐。在露天市场上,人们还可以买到各种刚刚从海里打捞上来的鲜鱼,以及经过加工的熏鱼。每年10月初,为期10天的传统青鱼市场开张,附近沿海渔民驾驶渔船来到这里,出售用各种香料和调料加工的腌青鱼。正好,我们赶上了这一波热闹。自由市场上还有出售各种熟食的小摊,我们的中饭也在此解决了,吃的是非常新鲜的三文鱼哟!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7.10.2013 12:31
要增肥 发表于 16.10.2013 11:48
美,赞一个!

谢谢您的关注和留言!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7.10.2013 12:35












赫尔辛基南码头和南码头集贸市场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7.10.2013 14:46
E、赫尔辛基景点之五:波罗的海女儿雕像

      波罗的海女儿雕像,是一座喷泉,建于1908年。芬兰人称这尊雕像为阿曼达。在芬兰,阿曼达的名字家喻户晓。阿曼达雕像矗立在赫尔辛基市中心南码头广场上赫尔辛基的总统府门前的圆形喷池中,由19世纪初的芬兰著名雕塑家维莱·瓦尔格伦【也有的译作:维莱·沃格伦】所创作。1877年,22岁的瓦尔格伦来到巴黎深造,并在这里生活了36年之久。身在异国他乡的瓦尔格伦一直怀念祖国芬兰,而这种眷恋之情也在他的作品中得以充分反映。1905年,瓦尔格伦以一位在巴黎留学的芬兰少女为模特,雕塑出阿曼达的裸体青铜像。从海上浮现的年轻女孩象征了赫尔辛基和它的重生。瓦尔格伦在巴黎造好这座雕像的时候,只是叫他小美人鱼。但两年后,当这座雕像运到赫尔辛基,正式被安放在这里后,芬兰人给她起了个亲切的昵称——阿曼达。估计是因为雕塑顶端的美丽女孩儿其实并不是美人鱼,而是有两条腿,所以芬兰人觉得名不副实,就另外起了一个可爱的名字。
      阿曼达全裸站在喷水池中心的最顶端,高昂着头。在喷水池的基座上雕刻有四只海狮,向着池中心喷水。1908年,当阿曼达铜像从巴黎运来,安放在赫尔辛基市中心时,因为她是裸体,立即遭到众多保守者的极力反对。但是,阿曼达面向大海,一手托腮,静静地凝望着芬兰湾的温柔神态和优美动人的线条,栩栩如生地表现了一位清纯少女的自然美,从而赢得了大学生们的喜爱。在他们的保护和要求下,阿曼达塑像得以保留在南码头广场。如今,这座铜像广受市民的欢迎,阿曼达更被人们誉为“大海女神”。而每年4月30日的大学生戴帽节,赫尔辛基市中心南码头广场上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为阿曼达举行戴帽仪式。大学生们还认为,阿曼达象征着芬兰的新生,果然,在雕塑落成后的第9年,芬兰获得了独立。整个雕塑呈现出一种庄严而又活泼的氛围,虽然颜色是黑绿色的,但仍然难掩阿曼达的妩媚动人。这尊雕塑成了这座美丽城市的象征,而且,赫尔辛基这座城市,也从此被称作波罗的海的女儿了。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7.10.2013 14:53
[attach]524936[/attach]

丹麦的哥本哈根,有一座”海的女儿“雕像,芬兰的赫尔辛基,也有一座”海的女儿“雕像。

100_1443.JPG (331.74 KB, 下载次数: 2)

100_1443.JPG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7.10.2013 15:11
F、赫尔辛基景点之六:红教堂

      有人说,来赫尔辛基游览,必看三座教堂:岩石教堂、白教堂、红教堂。
      现在,我们来到了红教堂。红教堂,是芬兰人对它的爱称,其实,它的大名叫作乌斯佩斯基大教堂(芬兰语Uspenskin katedraali, 瑞典语:Uspenskij-katedralen)。它是一座东正教堂,尊崇“圣母安息”,由俄国建筑师设计,兴建于1862-1868年。在大教堂背面,有纪念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牌匾,他是兴建教堂时的芬兰统治者。乌斯佩斯基大教堂是芬兰东正教会赫尔辛基教区的主教座堂,自称是西欧最大的东正教堂,尽管芬兰属于北欧。但是,从政治因素的划分:东欧、西欧,显然,芬兰属于西欧国家。
      东正教会(东方正教会),是基督教中的一个派别,它是与天主教、新教并立的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
      公元1054年,基督教发生了大分裂,基督教分裂成东部的正教和西部的天主教。东部的正教自称为“正”(Orthodoxia,意为“正统”),认为只有正教会才保留了基督最原始的教导和传统。正教相信,正教信仰就是上帝“一次传于圣徒”(儒达书 / 犹达斯书/ 犹大书3)的信仰,这一信仰在正教会中代代相传,毫无增删。由于正教位于欧洲的东方,故此又称为“东正教”。目前,东正教是基督宗教中的第二大教派,信徒人数仅次于天主教,主要分布在希腊,以及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东欧国家。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7.10.2013 15:19






赫尔辛基东正教教堂。【说明:因为白教堂、红教堂内,均明令禁止拍照,所以没法向大家提供教堂内景】
作者: lulan_7    时间: 17.10.2013 16:24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7.10.2013 17:23
F、赫尔辛基街拍:



赫尔辛基街道



赫尔辛基的一处公交车站



赫尔辛基的一处住宅



背着滑板去旅游



赫尔辛基的一处文化娱乐中心



宣传橱窗里,有章子怡、梁朝伟主演的影片《一代宗师》的宣传画



赫尔辛基的一处街心公园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7.10.2013 19:05
第3次无奖或者有奖竞猜:

  为了增加本帖子的趣味性,使得大家看帖时,不至于十分沉闷劳累,特地设置这个竞猜环节。本人将根据旅途中遇到的事或物,设置一些竞猜题。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问题3:赫尔辛基南码头附近的“波罗的海女儿”阿曼达的雕塑,是雕塑家根据芬兰少女模特的模样雕塑而成的,但是,并没有严格按照1:1的比例。请您猜一猜:阿曼达这座雕像的身高是多少?



欢迎各位网友、驴友踊跃竞猜。如果您就在这里跟帖竞猜,抱歉,没有奖品。如果您稍稍“动步”,去开元旅游的新浪微博参与竞猜,有可能赢得小奖品啊!
  开元旅游新浪微博的链接是:http://www.weibo.com/416159011
  答案将在以后适时公布。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7.10.2013 19:23
8日、9日夜,我们均在跨海游轮的四人舱里居住。游轮上,免税店、超市、迪厅、歌厅、咖啡厅、电子游艺厅一应俱全。发几张跨海游轮“银河号”上的照片。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7.10.2013 19:46
第4次无奖或者有奖竞猜:

  为了增加本帖子的趣味性,使得大家看帖时,不至于十分沉闷劳累,特地设置这个竞猜环节。本人将根据旅途中遇到的事或物,设置一些竞猜题。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问题4:跨海游轮的甲板上有桌椅,可供观海的游客坐下休息。每张桌子上,都有这样一个倒扣着的不锈钢小盆。请您猜一猜,这是个什么东西?干什么用的?



欢迎各位网友、驴友踊跃竞猜。如果您就在这里跟帖竞猜,抱歉,没有奖品。如果您稍稍“动步”,去开元旅游的新浪微博参与竞猜,有可能赢得小奖品啊!
  开元旅游新浪微博的链接是:http://www.weibo.com/416159011
  答案将在以后适时公布。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8.10.2013 10:18
4、挪威,北欧首富,令人刮目相看     

      挪威,全称挪威王国,国名的含意为“通住北方之路”,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部。挪威领土南北狭长,濒临挪威海,与丹麦隔海相望。海岸线异常曲折,达2万公里,多峡湾和天然良港,沿海的岛屿多达15万个,被称为“万岛之国”仍然是名不副实,其蜿蜒曲折的漫长的海岸线构成了特有的峡湾景色。 挪威与芬兰、俄罗斯接壤。 挪威的总面积为38.5万平方公里,比芬兰稍大, 2013年7月最新出炉的统计数字,挪威的总人口为477.2万。人口比芬兰更少。也就是说,挪威的人口密度比芬兰还低。
     挪威的国土有三分之一位于北极圈内,境内多高原、高山、冰川,森林多,可耕地却不多,自然条件并不优越。可是,人家地下有矿藏、近海有石油。自从在海上发现石油和天然气以来,特别是石油价格暴涨以来,挪威扬眉吐气,迅速致富。上个世纪90年代起,挪威的油气产量超过英国,成为一个新兴的油气生产国。眼下,挪威是西欧最大的产油国和世界第三大的石油出口国。此外,造纸、造船、水电、化工、木材加工也是挪威的传统发达产业。渔业更是挪威最闻名于世的产业,以大马哈鱼和三文鱼为主,捕捞的鱼大部分出口。产业兴盛,挪威成为了欧洲乃至世界闻名的“富翁”:自2001年起,挪威已连续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居住的国家,并于2009年到2013年连续获得全球人类发展指数第一的排名。2013年年初,在号称“英国智库”的列格坦研究所的全球繁荣指数中,评选出了全球十大最幸福的国家,北欧的挪威、丹麦、芬兰占住了前三位,挪威居首。根据2010年的数据,挪威人均GDP达到81085美元,按照当时的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为6.8275计算,相当于人民币55万3千多元。
      2011年全球人均GDP,挪威在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卡塔尔和卢森堡,在北欧则稳居首席。虽然中国的GDP总量,2012年达到了世界第2,可是,中国的人均GDP,2012年为38852元,在世界上居93位。与挪威比,差距悬殊啊!挪威的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居世界第2位。挪威是创建现代福利国家的先驱之一。福利国家的基础是一套旨在保障社会和经济安全的经济体系。每个公民都是国家福利与劳保组织的成员,享有医疗保险、退休金、残废金等一整套广泛的经济资助。
      欧洲的这位首富新贵,担心欧盟的那帮穷兄弟们沾了光、拖了后腿,因此,一直拒绝加入欧盟。因为,加入欧盟意味着增加很多的开销,通常情况下,富裕国家缴纳的会费远高于他们从欧盟得到的补贴。 挪威曾就是否加入欧盟,多次举行了全民公投,结果,反对票竟然从最初的55%上升到了最近的65%,可以说,欧债危机,让挪威离加入欧盟越来越远。但是,挪威很明智地加入了申根协议,我们也才能有这次挪威之行。
       挪威是高税收、高福利、高消费的国家。
       但是,对于游客却未必是好事。正如一本旅行杂志上刊文指出的:“如果你要去挪威玩,一定要多带钱。据有关人士调查,挪威首都奥斯陆已经超过英国首都伦敦和澳大利亚的悉尼,成为全球物价最高的城市。奥斯陆的26种日常消费品的价格要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83%。”这次,我们到奥斯陆,果不其然。以往在西欧法国、意大利等地中餐馆吃饭,10人一桌,6菜1汤,每人收费10欧。去东欧游,吃团餐,同样的数量、质量,增长到了每人12欧,勉强可以“忍受”。这次去挪威,跳涨到了每人20欧!160多元人民币吃一餐饭!呵呵,无语!结果,全团40人,仅有4人报名,凑不齐一桌,而罢休。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8.10.2013 11:38










在旅行大巴上拍摄的挪威风光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8.10.2013 12:24
初识奥斯陆:

      挪威的首都是奥斯陆。奥斯陆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最为古老的都城。它的名字来源于古老的挪威语,一个是“神”、一个是“山谷、草地”。奥斯陆名字的含意为“上帝的山谷”。根据2009年的统计数字,奥斯陆市区的总人口为58万。也就是说,8个挪威人当中,就有1个生活在首都,比芬兰的比例还高。奥斯陆的面积454平方公里。论面积,和上海的嘉定区【原来的嘉定县】差不多。嘉定区的国土面积为464平方公里,人口为75万人。 奥斯陆是挪威的政治中心,也是金融、商业和工业中心,它的造船业在世界造船业中占有突出地位,堪称“海洋之都”。它始建于公元1050年,从1814年起成为挪威首都,昔日曾称为“克里斯蒂安尼亚”,后改为现名。奥斯陆是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奖地,每年的颁奖仪式在奥斯陆市政厅举行。最为中国人熟知的挪威的名人,当数挪威戏剧家亨里克·易卜生(1828-1906),他的代表作是《群鬼》和《玩偶之家》,有权威评论认为:易卜生给欧洲戏剧增加了自从莎士比亚以来一直缺少的心理深度和社会效果。这是很高的评价。在奥斯陆,有易卜生的博物馆和他的多处塑像。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8.10.2013 13:53
   A、奥斯陆景点之一:维格兰雕塑公园

       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的西北角,有一座占地 50 公顷的奇特公园:维格兰雕塑公园。园内繁花绿茵,小溪淙淙,到处都矗立着造型优美、婀娜多姿的雕塑,这就是维格兰雕塑公园。维格兰是一个人名,他的全称是古斯塔夫-维格兰(1869--1943),他是欧洲非常著名的一个雕塑大师,20世纪初,他向奥斯陆市政府提出“给我一片绿地,我要让它闻名世界”的请求,市政府以维格兰将其所有作品的原作捐献给这座城市为条件,同意划出弗洛格纳公园的一大块面积供他设计建造雕塑,同时在公园内为他建造了一幢二层楼的楼房为工作室。于是,维德兰从1906到1943年花费了近四十年的时间创作完成了这些雕塑,在公园内矗立了以生命为主题的大大小小192座雕像和650个浮雕,这里也被称为“人生公园”,每一个雕像反映的都是一个人生的主题,在雕像前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在欣赏雕塑艺术的同时去感悟人生。
  公园大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座长100米、宽15米的桥。桥的栏杆上有58个单独的或者成组的青铜雕像。桥的四个角落都有很高的花岗岩柱子,上面雕刻了几位勇敢的男人与代表恶势力的大蜥蜴搏斗的场景。
  跨过桥,路过一片玫瑰花园之后是第二部分,4个巨人托举着一个硕大的石盆,清清的泉水从盆子中央高高地喷起,然后均匀地分向四面八方洒落下来,犹如给这簇雕像蒙上一层薄薄的白纱。喷泉四角,各有5尊树丛雕,20座青铜雕环绕巨人托盆石雕而立,各种年龄的男女雕像环绕生命之树而息,树与人混为一体。一角是天真活泼的儿童,一角是情思奔放的青年,一角是劳累艰苦的壮年,一角是垂暮临终的老年,组成人生的4幅画面。这些形象不同的雕像,有的蹲曲着,有的盘坐着,从婴儿出世开始,经过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直到死亡,反映人生的全过程。底座四壁为浮雕,60幅石头浮雕像,它们更为详尽地表达了人生的历程。
  径直再往前走是第三部分,这部分的雕塑材料从青铜变成了花岗岩,中心是一个高大的花岗岩石柱:“生命之柱”——也被称为“莫洛力斯柱”,是维格兰雕塑公园里的灵魂作品。柱高17米,上面雕刻着121个不同年龄、姿态各异的人体。柱底是老人,越往上越年轻。他们都向上攀越,有作搏斗状、蹬踩他人的,但更多的是携手搀扶、奋勇向前的。对他们在人生轮转中为何赤裸裸地如此痛苦挣扎?是为了追求幸福生活?还是脱离苦海早入天堂?作者没有留下任何只言片语来解释。该柱的大理石原材料重270吨,运来后搭好脚手架,维格兰吃住在那里,总共花费了14年时间,才完成这座雕塑。维格兰的作品洞察人生特征,展露人生千情百态,极具特色,是挪威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他倾其毕生艺术积累所作的“莫洛力斯柱”,就像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伦敦的大笨钟一样,已经成为奥斯陆这座城市的象征。
  在公园的最后一部分我们看到的是“生命之环”——这是和“生命之柱”相对应的一组作品。它象征人生循环的过程,展现人类进步、繁衍、生存的轨迹,符合人生的希望、人生的理念。它的整个形态也和奥斯陆的第一个字母“O”相吻合。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8.10.2013 16:17












奥斯陆维格兰雕塑公园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8.10.2013 19:17












奥斯陆维格兰雕塑公园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8.10.2013 19:37














奥斯陆维格兰雕塑公园是弗洛格纳公园中的“园中园”。它所在的弗洛格纳公园景色超美。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9.10.2013 08:05
B、奥斯陆景点之二:奥斯陆市政厅

    奥斯陆市政府厅位于海港码头的后面,透过市政厅的落地玻璃窗,可以欣赏海滨风光。这座庞大的市政厅可以说是奥斯陆的标志,它有两座方柱形的扁平塔,高60多米,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塔上的钟直径 9米,是欧洲最大的一座。38件一套的编钟,每小时奏一次悦耳的报时曲。市政厅经过12年规划、20年的兴建、于1930年完工。市政厅入口大厅及6个厅廊,全都绘满了油画及雕塑,主要是以挪威人的文化、历史及生活为主题。漫步在这些大型壁画中,仿佛进入奇幻异境。每年12月10日,举世瞩目的诺贝尔和平奖就在市政厅内颁发。为什么诺贝尔的科学奖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颁发,而和平奖要在奥斯陆颁发呢?却原来,这是诺贝尔先生自己的意愿。根据诺贝尔先生的生前的遗愿:“诺贝尔和平奖不要在我的故乡瑞典颁奖。”这样,邻国的挪威就成了“和平奖”的颁奖地了。至于诺贝尔为什么会留下这样奇怪的遗嘱,有好几种说法,莫衷一是。
    市政厅是为纪念奥斯陆建城900周年而兴建的,由挪威的名建筑家普鲁桑和阿尔纳贝尔所共同设计,是奥斯陆最有名的建筑物。市政厅内有现代挪威艺术家以挪威历史为题材绘制的巨型壁画,多为描述当年建国的奋斗精神,与古老时代的生活方式。被人们称为“挪威历史教科书”。在市政厅前面的广场上,有种满鲜花的花圃和喷泉,附近是奥斯陆最繁华的闹市区。
    市政厅呈凹字型,并不算很高,但是,在周围的建筑中,已经是鹤立鸡群了。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像挪威和奥斯陆这样的富庶之地,应该是摩天大楼林立才对,君不见,中国还是只刚刚开始走向富裕,超级摩天大楼的数量就已经跃居世界前列。其实不然,在奥斯陆基本看不见摩天大楼。奥斯陆市政建设注意保持浓郁的中世纪色彩和别具一格的北欧自然风光,市区内并没有摩天大楼,街道两旁大多是6、7层的楼房,建筑物周围是整齐的草坪和各色的花卉。它告诉我们,这才是真正富裕了的人民所想要的环境和生活,而不是外表的气魄和光鲜。去中国的那些摩天大楼里看看去吧,许多楼层和房间,正被空置和浪费。
作者: lulan_7    时间: 19.10.2013 15:11








奥斯陆市政厅外景
作者: lulan_7    时间: 19.10.2013 15:21








奥斯陆市政厅内景
作者: lulan_7    时间: 19.10.2013 15:25


透过奥斯陆市政厅的落地玻璃窗,看到的海景
作者: lulan_7    时间: 19.10.2013 15:39
C、奥斯陆景点之三:阿克斯胡斯城堡:

    “阿克斯胡斯”是奥斯陆一个邻郡的名字,它也是矗立在阿克海角边上一座雄伟的城堡的名字,从这座城堡几乎可以俯瞰市政厅和奥斯陆市中心的全貌。阿克斯胡斯是挪威哈康五世国王为抵御外来侵略,于1300年设计并建造的,是中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城堡在1308年国王去世前不久竣工。在1319年后的60年间,挪威国王一直居住在这里。阿克斯胡斯城堡刚建成不久便成功地抵御了瑞典埃里克公爵的进攻,并且在这以后的历次战役中证明了它的坚不可摧。哈康六世还曾将这座城堡作为他的皇家宫殿。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这座大型建筑,是坚实的要塞与华丽的宫殿的绝妙组合。这主要应归功于克里斯汀四世时的著名建筑大师汉斯·斯汀文寇,是他在17世纪初对这座古堡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装饰。文艺复兴式的建筑风格,便是他的杰作。如今,城堡经常用来招待外国贵宾。站在古城堡上,可以眺望附近的阿克海港湾。风平浪静的海港里停泊着一艘艘游轮和众多的游艇.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9.10.2013 15:53








拍摄于奥斯陆古城堡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9.10.2013 16:09
D、奥斯陆景点之四:奥斯陆商业步行街

   挪威首都奥斯陆有一条闻名遐迩的大街——卡尔约翰大街,挪威人称它是奥斯陆的门户,来访的外国人则视这条大街为挪威的缩影。在这里可以充分体味挪威的风土民情、政治脉搏,以及商业和文化特色。卡尔约翰大街在奥斯陆的地位,相当于长安街在北京的地位,它是首都的动脉和门面。这里店铺林立、商业繁荣,还有众多的喷泉和雕塑。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9.10.2013 16:21
奥斯陆街拍: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19.10.2013 18:41
第4次无奖或者有奖竞猜:

  为了增加本帖子的趣味性,使得大家看帖时,不至于十分沉闷劳累,特地设置这个竞猜环节。本人将根据旅途中遇到的事或物,设置一些竞猜题。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问题4: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街头,路边上放置这样的大箱子,请您猜一猜,这个箱子里面放的什么东西?干什么用的?



欢迎各位网友、驴友踊跃竞猜。如果您就在这里跟帖竞猜,抱歉,没有奖品。如果您稍稍“动步”,去开元旅游的新浪微博参与竞猜,有可能赢得小奖品啊!
  开元旅游新浪微博的链接是:http://www.weibo.com/416159011
  答案将在以后适时公布。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20.10.2013 08:25
E、奥斯陆景点之五:不融的冰山,挪威国家歌剧院

     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市中心东端的巴亚维卡半岛奥斯陆海港滨海地带,老远就能看到一座通体雪白的“冰山”跃然于海面之上,被奥斯陆人骄傲地称为“不融的冰山”。
     这座“冰山”其实是2008年落成的挪威国家歌剧院。它占地近4万平方米,由挪威政府投资42亿克朗(约合8亿多美元)建造,是挪威上溯700多年来规模最宏大的文化艺术类建筑物,被视作当代挪威民族精神的象征。该建筑顶端距地面52米,而地下设备层和停车场则深入海平面以下16米,对于市内很少有10层以上高楼大厦的奥斯陆来说,这绝对是一处高耸巍峨、气势磅礴的新地标。
    建设这座歌剧院,耗时10年,2008年4月12日,挪威国家歌剧院举行隆重的开幕仪式,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亲临主持典礼,包括芬兰总统哈洛宁、德国总理默克尔、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在内的一众政要、名人出席盛典,并与观众一起欣赏首场演出。挪威邮政部门还在当天发行一枚纪念邮票以示庆贺。
    歌剧院外部主要建材为意大利出产的白色大理石,使建筑物颇具雕塑感,其内部用高级橡木装饰主厅、剧场、舞台、隔墙,以此反映挪威木材造船业的悠久历史与传统。整个歌剧院内共有1100个房间,其主剧场设有1350个座席,每个座席背后装有一块小屏幕,播放歌剧表演的字幕或翻译文字;另有一个400座席的小剧场。在各厅堂及房间内,共摆置了价值约1200万美元的艺术品。
    歌剧院平日划出特定时段和若干区域,让游客入内参观游览。而室外则全部向公众开放,市民与游客可自由自在地沿着用3.6万块大理石铺成的斜屋顶,登上歌剧院的最高处,俯瞰近处的城市面貌,更可远眺整个奥斯陆峡湾的秀丽景色。这个斜屋顶其实也是一个公众广场及直通海面的坡道,其构思巧妙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现代歌剧院应在城市和社区中担当起开放空间、凝聚人气这一重要角色的理念。
    国家歌剧院除了承担大型演出任务,还成了吸引世界各地众多游客前往观光的热门景点。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20.10.2013 08:29






挪威国家歌剧院外观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20.10.2013 11:08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20.10.2013 11:13




挪威国家歌剧院内景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20.10.2013 14:50






挪威国家歌剧院门前所见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20.10.2013 15:24
补充   丹麦景点之六:哈姆雷特城堡【又译作:哈姆莱特城堡】

    10月12日,旅游大巴从瑞典返回德国。过海峡到达丹麦的西兰岛之后,司机开车已经到了4个小时,按照欧盟的规定:应该强制停车,休息45分钟。导游和司机商量之后决定,司机休息,他带领游客就近去参观位于海滨的哈姆雷特城堡。于是,我们又增加了一个景点。这一决定,大得民心。
    哈姆雷特城堡(又名:凯隆堡皇宫),座落在西兰岛北部波罗的海出港口的沃尔松海峡最窄的出口处,距哥本哈根市东北约45公里。始建于1574年,此堡由荷兰建筑师设计建造。宫殿用岩石砌成,褐色的铜屋顶,是北欧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的宫殿。相传,当年莎士比亚就是以这个城堡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写下了著名悲剧《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复仇记》,故此堡得现名。
     第二次“北欧战争”期间,瑞典人于1658-1660年占领卡隆堡宫,将宫内物品洗劫一空。 现在宫内的陈设全是根据当时情况复制的。到菲特烈四世国王(1699-1730)时,加强了克隆堡宫周围的防御工事,宫殿也不断得到修复。从1785年到1922年,卡隆堡宫曾被用作兵营。宫堡外围的火炮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卡隆堡宫还有一个“地下工事”设施。当时,从国王的卧室到地下工事有一条秘密暗道。遇有战事,情况吃紧时,国王可以直接从卧室通过暗道来到地下工事,并由此遁逃到它处。整个地下工事可容纳数以千计的士兵。战争时期,士兵在工事内既可训练,又可储兵,并有箭垛,抵御外敌。工事内设有贮存腌鱼咸肉的池子,供士兵食用。在工事一隅有个三角形的死牢。死牢阴暗潮湿,专囚政治犯,多少年来被囚禁在死牢中的人,除一名瑞典牧师外,再无一人活着出来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20.10.2013 15:52


















哈姆雷特城堡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20.10.2013 16:01








哈姆雷特城堡脚下的海滨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20.10.2013 16:18
10月8日、9日,我们住宿在从瑞典到芬兰往返的大型游轮上。10日晚,居住在瑞典城市卡尔斯塔德的4星级酒店。上几张照片:













卡尔斯塔德酒店所见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20.10.2013 16:26
10月8日、9日,我们住宿在从瑞典到芬兰往返的大型游轮上。10日晚,居住在瑞典城市卡尔斯塔德的4星级酒店。上几张照片:















卡尔斯塔德的酒店所见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20.10.2013 16:38
12日晚,居住在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的一家4星级酒店。上几张照片:







哥德堡酒店所见
作者: 慕尼黑客2013    时间: 20.10.2013 16:52
从瑞典到丹麦,再从丹麦到德国的跨海渡轮,大小和细节,用文字难以准确描述。还是上几张照片: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d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