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邓小平:1997年不收回香港 我就是李鸿章 [打印本页]

作者: 典典典妞    时间: 15.9.2014 11:43
标题: 邓小平:1997年不收回香港 我就是李鸿章
  9月10日邓小平会见希思,他向希思明确指出:在香港问题上,我希望撒切尔首相和她的政府采取明智的态度。中国1997年收回香港的政策不会受任何干扰、有任何改变,否则我们就交不了帐。我们和英国朋友说,我不解决这个问题,我就是李鸿章。谁不解决这个问题,都是李鸿章。 新浪历史  
作者: 典典典妞    时间: 15.9.2014 11:43
  爱德华·希思是英国保守党领袖,前首相。他于1965年当选为保守党领袖。1970年出任首相,至1974年。任内大力推行以欧洲为重点的外交政策,使英国正式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1975年2月保守党领袖选举中,被撒切尔夫人击败。后曾任布朗——希普利控股公司及其附属银行的董事。他曾先后于1974年5月、1975年9月、1977年10月、1979年9月、1982年4月、1983年9月、1985年4月、1987年4月等多次到中国访问。并同邓小平会见,是邓小平交往多年的老朋友。

  1974年5月,刚刚下野的希思以英国前首相的身份首次来华访问,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当时刚刚恢复工作不久的邓小平副总理参加了毛泽东同希思的会谈。这也是希思第一次同邓小平会面。也正是在这次会谈中,毛泽东把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重任交给了邓小平。
作者: 典典典妞    时间: 15.9.2014 11:43
  5月25日,毛泽东在同希思的会谈中说,都成了历史了。你们剩下一个香港问题。我们现在也不谈。到时候怎么办,我们再商量吧。他指了指邓小平和在座的年轻同志,意味深长地说,是他们的事情了。那一年,邓小平70岁。可以说从那一时刻起,邓小平从毛泽东主席、周总理的肩上接过了统一祖国的重任,开始考虑祖国统一的问题。

  1974年10月2日,邓小平在会见台湾同胞、海外华侨时说,解放台湾有和平方式和非和平方式两种,即使台湾解放,我们也不会把大陆的政策搬过去。这就提出了祖国统一的方式问题。1975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希思后不久便遭受了政治生涯中的第三次打击。
作者: 典典典妞    时间: 15.9.2014 11:43
  1977年10月和1979年9月,希思先后两次来华访问,“文革”后刚刚复出的邓小平同希思进行了会谈。他们的这两次会谈都涉及到了日益临近的香港回归祖国的问题。

  香港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个问题,长期以来,它一直是笼罩在中英关系史上的一个巨大阴影。
作者: 典典典妞    时间: 15.9.2014 11:43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块面积为1066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是英国在19世纪通过同清政府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先后强行割让和租借去的。在英国占领之前,香港地区隶属中国广东新安县(后改为宝安县,今深圳市)管辖。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九十九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

  中国人民一直反对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曾多次阐明我国对香港问题的一贯立场,即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作者: 典典典妞    时间: 15.9.2014 11:4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三大任务而奋斗。邓小平提出了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的构想。

  同时,随着1997年的日益临近,英国方面也不断试探中国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和态度。这表明,解决香港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982年4月,希思第五次来华访问,迈出了解决香港问题的试探性的一步。在同邓小平的会谈中,希思向邓小平谈到了他第一次同邓小平会面的情景,向邓小平提出了香港问题。他说,我记得我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和周总理时,你也在场,我们讨论了香港问题。当时毛主席和周总理说,反正到1997年还早哪,还是让年轻人去管吧。现在离1997年只有15年的时间,你是如何考虑在这个期间处理这个问题的?因为很多人都要在香港投资,怎样才能使投资者不担心呢?

  邓小平说,香港的主权是中国的。中国要维护香港作为自由港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影响外国人在那里的投资。在这个前提下,由香港人,包括在香港的外国人管理香港。他说,香港有了地方政府,我们的新宪法有规定,允许建立特别行政区,由香港人自己组成政府,不管是华人、英国人或其他人都可参加,可作政府雇员嘛,甚至成为香港政府的成员都可考虑,各种制度也不变……
作者: 典典典妞    时间: 15.9.2014 11:43
  邓小平坦率地对希思说,我们是多年的好朋友了,如果中国到那时不把香港主权收回来,我们这些人谁也交不了帐。

  希思连连点头说,条约里也写得清楚。

  邓小平进而指出,还有新界,包括整个香港,过去是不平等条约,实际上是废除的问题。

  随后,英方又经过多次试探,决定就香港问题同我进行正式谈判。不久,两国政府便开始了国际社会所说的“慑人心魄的反复较量”。
作者: 典典典妞    时间: 15.9.2014 11:44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中英两国政府开始就解决香港问题进行接触。9月2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撒切尔夫人。双方一开始就亮出了分歧。撒切尔夫人对邓小平说:必须遵守有关香港问题的三个条约。条约虽然写在纸上,但任何手段都不可能消除它存在的事实!针对英方的这种态度,邓小平明确地向撒切尔夫人指出:主权问题不容讨论。到1997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的主权,这一点是肯定的,不能有别的选择。至于保持香港的繁荣,我们希望取得英国的合作。但这不是说,香港继续保持繁荣必须在英国的管辖之下才能实现。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在中国收回主权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制度,其中包括政治、经济制度。大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当然,有些要加以改革。总之,香港仍将是资本主义,现行的许多适合的制度要保持。撒切尔夫人则声明:只有中英两国政府就香港今后的行政管理和管治作出明确的安排,能够为香港人民所接受,英国议会相信这些安排是合理的,我才可以考虑主权问题。

  中英两国领导人对于解决香港问题大相径庭的立场,注定了历时两年的谈判的艰难曲折。
作者: 典典典妞    时间: 15.9.2014 11:44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撒切尔夫人访华,至1983年6月。这一阶段双方主要就原则和程序问题进行会谈。第二阶段从1983年7月至1984年9月,两国政府代表团就具体实质性问题进行了二十二轮会谈。在头四轮会谈中,由于英方仍然坚持1997年后英国继续管治香港,致使谈判陷入了僵局,在这种情况下,希思于1983年9月第七次来华。9月10日,邓小平会见希思,他向希思明确指出:英国政府想用主权来换治权是行不通的。在香港问题上,我希望撒切尔首相和她的政府采取明智的态度。中国1997年收回香港的政策不会受任何干扰、有任何改变,否则我们就交不了帐。我们和英国朋友说,我不解决这个问题,我就是李鸿章。谁不解决这个问题,都是李鸿章。他说,核心是1997年收回主权时香港能顺利接收,而不会引起动荡,比较顺当地接收对各方都有好处。英国利益不会受到损害,美国、西欧利益也不会受到损害。所以过渡期有个香港人参与管理的问题。参与管理,不当主角可以,但要开始知道哪些方面的管理。无论政治、经济、商业和金融方面等等,不知道怎么行,一下子拿过来怎么行?所以要逐步熟悉、参与,整个过程就完满了。他希望今后会谈时不要再纠缠主权换治权问题,要扎扎实实地商量香港以后怎么办,过渡时期怎么办。这对彼此最有益处。如果英方不改变态度,中国就不得不到1984年9月单方面地公布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政策。
作者: 典典典妞    时间: 15.9.2014 11:44
  希思回国后向英国政府传递了邓小平的谈话内容,说服现任领导人改变立场。这年10月,英方传来撒切尔夫人的口信,提出双方可在中国建议的基础上探讨香港的持久性安排。这实际上是放弃了由英国“继续管治香港”的要求。僵局再次打破,会谈得以比较顺利地继续展开。第五、六轮会谈中,英方确认不再坚持英国管治,也不谋求任何形式的共管,并理解中国的计划是建立在1997年后整个香港的主权和管治权应该归还中国这一前提的基础上。至此,中英会谈的主要障碍开始排除。

  此后,从1984年4月中旬第十二轮会谈起,谈判主题转入第二议程即过渡时期的安排及有关政权交接的基本设想。到1984年9月18日,双方就全部问题达成协议,并于9月26日草签了中英《联合声明》和三个附件。至此,为时两年的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圆满结束。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85年5月27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互换批准书,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生效。
作者: 典典典妞    时间: 15.9.2014 11:44
  可以说,香港问题的圆满解决,有希思的一份功劳。他在中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就在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生效之际,希思又一次来华访问,邓小平愉快地会见了这位交往了多年的老朋友。在这次会谈中,他们由香港问题的解决谈到了台湾问题,谈到了国际局势,他们的视野更宽、更远了。

  在会谈中,希思问邓小平,中英对香港问题的圆满解决是否有利于导致台湾问题的解决。

  邓小平肯定地回答说,是的。香港问题的解决对解决台湾问题是个推动。我们将按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条件更宽,就是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作者: 典典典妞    时间: 15.9.2014 11:44
  希思说,他认为中国为和平解决台湾提出的九点方案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邓小平说,我们提出国共第三次合作解决台湾问题,就是因为我们双方有共同语言,我们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

  在谈到中美关系时,邓小平说,中美之间的障碍就是一个台湾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会使中美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关于中苏关系,邓小平说,中苏之间要实现关系正常化,政治关系要发展,必须要消除三大障碍。消除三个障碍在苏联方面有困难,可以先从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做起。但是总要走出第一步。

  当希思问到邓小平对美苏裁军谈判的看法时,邓小平说,如果达成协议,我们赞成。协议的实际好处是可以起到缓和气氛的作用。但是,维护世界和平,我们的眼光不能只看着美苏两家的谈判。
作者: 典典典妞    时间: 15.9.2014 11:44
  希思希望中国更多地发展同西欧的经济贸易关系。邓小平说,我们一直在考虑如何加强同欧洲,包括英国在内的经济联系。我们是作为一项政策加以考虑的。他说,贸易是有来有往的,双方都应该开辟新的途径。他希望欧洲的企业界为中国商品进入欧洲市场创造条件。

  1987年4月17日,希思第八次来中国访问,这也是他第八次同邓小平会面,他们在会谈中都希望中国和欧洲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尽管他们的会谈是短暂的,但他们之间的友谊长存,纵然相隔千山万水,他们之间的友谊之花将常开不败……

  本文原载于《邓小平与外国首脑及记者会谈录》,《邓小平与外国首脑及记者会谈录》编辑组编著,台海出版社出版
作者: 典典典妞    时间: 15.9.2014 11:44
鲁迅曾拒绝诺贝尔奖提名:我不配
作者: 典典典妞    时间: 15.9.2014 11:44
 鲁迅逝世已七十多年,作为当今国内文坛的重要奖项,鲁迅文学奖仍令人瞩目。七十多年前,鲁迅曾有机会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但他拒绝了,他认为世界上比他好的作家还很多。
作者: 典典典妞    时间: 15.9.2014 11:45
  1927年春,中国和瑞典联合组建西北科学考察团。此前,北大教授刘半农参与了相关谈判和协调工作,实则阻止外国人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单独考察。其间,瑞典探测家斯文海定曾与他商议,拟提名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于是刘半农托给鲁迅交往密切的台静农写信,征询鲁迅本人意愿。

  台静农的信是那年9月17日写的,鲁迅9月25日收到后当晚即予回复。鲁迅首先请台静农转告刘半农:“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接着,鲁迅表明了原因:“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这赏金)。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这赏金)。”

  《小约翰》是荷兰作家凡·伊登的代表作,是一部寓意深刻、境界开阔的童话作品。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小约翰的孩子,带着小狗,划着小船,独自离家,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畅游,最终怀着对人类的爱回归现实生活。鲁迅对该书盛赞有加,称之为“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

  毫无疑问,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坛上最具世界性眼光的作家之一。他认为有资格获得诺奖的,必须是世界顶级大师,而这份荣誉,中国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作家当下还难以企及。鲁迅明白,之所以有人想提他的名,不过因为当时中国还没有人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这对诺奖本身来说也是一种缺憾。
作者: 典典典妞    时间: 15.9.2014 11:45
  但是,鲁迅觉得决不能因为自己是中国人,就可以在提名和评选上取巧。他说:“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其实在其他文学大奖的评选上,反映中国题材的文学作品也备受关注。如1933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授予马尔罗的《人的命运》,这部长篇小说即取材于1927年的上海“四·一二”大屠杀。该书1933年出版后,上海《文艺画报》杂志作了介绍,称此奖的颁发“出人意料”,是“将文艺当作了宣传的工具”,还猜测这是出于龚古尔文学奖的评审立场。鲁迅当时指出,这种带有偏见的猜想便是中国文艺界的一种怪现象。他曾把这个作为一例,写入了自己的杂感《奇怪(三)》。
作者: 典典典妞    时间: 15.9.2014 11:45
  鲁迅清醒地意识到,当时中国现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一流水准之间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而在翻译和介绍国外优秀作品方面,国内也严重滞后,吸收借鉴太少太迟。即以《小约翰》为例,该书是凡·伊登青年时代的作品,发表于1887年,但直至40年后的1927年,才由鲁迅和同事齐寿山联手译成中文,其时凡·伊登已68岁了。

  对文学奖评选这类事情,鲁迅认为应当极其认真而慎重。1936年7月,时任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编辑的赵家璧致信鲁迅,邀请他担任良友文学奖的评委。鲁迅谢绝了,他当时刚从一场大病中稍稍恢复过来,给赵家璧的回信还是许广平代笔的。鲁迅不愿担任文学奖评委,主要是身体状况不允许,但或者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所以他才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便不得而知。

  鲁迅逝世已七十多年,作为当今国内文坛的重要奖项,鲁迅文学奖仍令人瞩目。不过今年的鲁奖风波迭起、疑窦丛生,暴露出少数作家滥竽充数、评选工作有失公允等诸多问题。

  或许,问题出在作品上,但病根子,其实出在人品上。
作者: 典典典妞    时间: 15.9.2014 11:46
英国进入亚洲:东印度公司的繁荣与危机
作者: 典典典妞    时间: 15.9.2014 11:46
  17世纪20年代,东印度公司开始进口白棉布。在那以前,除了昂贵的亚麻布和丝绸之外,英国人用于穿着和家用的唯一纺织品就是羊绒,这种面料厚重,让人发痒并且难以清洗,白棉布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替代品。
作者: 典典典妞    时间: 15.9.2014 11:46
  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的繁荣商贸

  到17世纪20年代初,东印度公司已在现在的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日本等国的许多地方设有贸易据点(有一份列表列举出一百多个贸易据点)。它的船只将波斯的丝绸运往印度,将印度的棉花运往日本,将日本的白银运往印度尼西亚,并且还为亚洲商人运送货物。所有这些活动产生的收入都被用来购买亚洲的商品运回英国。这些商品包括一些纺织品和马鲁古的香料,但该公司的经营重点是胡椒,其中大多数是经万丹的贸易据点运回英国。

  对于公司的投资者来说,这利润丰厚,但很少有其他人注意到什么变化。从亚洲进口的货物现在由东印度公司的船只,而不是经葡萄牙人和荷兰人的船或者经俄国公司和黎凡特公司运来,这一事实并没有对英国消费者所能购买商品的范围、质量或价格产生影响。同样,英国人对亚洲商品的需求仍然很小,小到不足以影响它们的产量或生产者和中间商得到的价格。对这些生产者和中间商来说,英国人只是众多亚洲和欧洲的外国商人中的一部分。
作者: 典典典妞    时间: 15.9.2014 11:46
  英国和亚洲对彼此加深了认识

  在这一阶段,更加难以觉察的是,东印度公司的活动使英国和亚洲的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感兴趣的人或许已经注意到,英国人对亚洲的认识有所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因公司生意而去过亚洲的人所写的回忆录。这些人包括约翰·赛利斯(John Saris),他是第一艘到达日本的东印度公司船只的船长;还包括托马斯·罗爵士(Sir Thomas Roe),他被詹姆斯一世(James I)派往印度去和莫卧儿皇帝贾汉吉尔就一项商业条约进行谈判。(罗还在英国外交史上享有一席之地:他是由英国君主派往欧洲之外宫廷的第一位大使。)

  一些亚洲人也对英国有了一定的认识。一个视觉上的例子是一幅由莫卧儿宫廷艺术家比奇特尔(Bichitr)所作的油画,它可以跟范戴克的登比画像相媲美。在画中,贾汉吉尔全神贯注于一位穆斯林神职人员,而故意无视外国君主们,其中就包括很容易辨认的詹姆斯一世。
作者: 典典典妞    时间: 15.9.2014 11:46
  东印度公司的挑战和危机

  只要他们得到以白银或实物计价的公平价格,亚洲商人并不反对东印度公司。但其他欧洲人并不如此。在30 多年中,葡萄牙人一直试图将东印度公司的船只赶出印度洋,但没有成功,后来双方在1635 年达成停战协议。

  一个更严重的威胁来自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那时该公司正在稳步逐渐控制亚欧之间的所有贸易。1623年,荷兰人的骚扰在所谓的安汶大屠杀(Ambon Massacre)中达到高峰。当时,荷兰人在香料群岛处死了10名英国商人,还有9名日本人和1名葡萄牙人。在接下来的几年,荷兰人巩固了他们对马鲁古群岛的占有,并最终将英国东印度公司排斥在利润丰厚的印度尼西亚东部所产香料的贸易之外。荷兰人还用香料让欧洲市场饱和,并降低价格,因此也压低了他们对手的利润。

  于是,东印度公司逐渐转向印度的棉纺品贸易。这些棉纺品分为两大类:印花棉布(chintzes,当时指优质印染布料)和白棉布(calicoes,即廉价的素色无花纹布料)。(chintze 一词源自“chint”,是这种纺织品在印地语中的称呼;“calico”指的是印度港口科泽科德,Kozhikode。)从17世纪初开始,东印度公司就在亚洲各地销售这两种布料。少量印花棉布还被运回英国。17世纪20年代,该公司也开始进口白棉布。在那以前,除了昂贵的亚麻布和丝绸之外,英国人用于穿着和家用的唯一纺织品就是羊绒,这种面料厚重,让人发痒并且难以清洗。白棉布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替代品,并且从长期来看,棉布成了东印度公司的救命稻草。
作者: 典典典妞    时间: 15.9.2014 11:47
  然而,这是后话,东印度公司不得不在17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为生存而奋斗。查理一世统治期间(1625—1649年)以及其后的共和政体和护国体制时期(the Commonwealth and Protectorate,1649—1660年),英国政局动荡,在此背景下,17世纪20年代末的一场经济萧条使得亚洲货物在全欧洲价格下降。私商(interlopers,即破坏东印度公司往英国进口亚洲货物垄断权的独立商人)的激增也使该公司的利润减少。通常,私商是从缺钱的英国政府那里购买在亚洲开展贸易的“权利”,东印度公司对此毫无办法。

  所有这些因素都迫使东印度公司急剧缩减其业务范围。到17世纪30年代初,它已关闭大多数贸易据点,并将其业务重点缩小,只经营两种商品,即产自万丹的胡椒和产自苏拉特和默苏利珀德姆的棉布。(1639年,设在现称金奈的马德拉斯的一个新贸易据点取代默苏利珀德姆,成为该公司在印度东海岸的总部。)然而,问题仍继续存在。17世纪30年代,发生在古吉拉特的一场严重饥荒使来自苏拉特的棉布数量锐减。该公司不得不在印度东部的孟加拉寻找别的供应商,并于1651年在那里建立了一个贸易据点。
作者: aibai    时间: 23.9.2014 03:26
中国需要他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d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