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木兰陂千年悲歌 [打印本页]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23
标题: 木兰陂千年悲歌
在福建,有一座比奥地利因斯布鲁克更美丽的山城,他的名字叫莆田。莆田最最著名的风景,无疑是充满了悲壮色彩的千年木兰陂了,踏上它的那一刻,面对着木兰溪的青山秀水,我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
3 K( u! M' F/ z6 m7 a m* g" B: j+ L/ \+ [- `
走的时候,再看一眼泉州,依依不舍。
3 m5 @& @& y, ?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23
在火车站买了票,一看时间还早,决定去站外的小店逛逛,看中了那张定价6元的地图,老板开价10元,一连几家都是一个价,我问你凭什么私自涨价,老板说到他手里已经是第三个人了,说了半天同意8元,我看看火车快开了只好说:“7元一口价,不卖我就走了。”于是肉疼万分地多花了1块钱,还是1年前的旧图。
安检的时候屏幕已经显示停止检票了,我知道硬闯安检只有浪费时间,忍住怒火奔到检票口,幸好mm还是放行,一路跑下去火车还没到呢,客流依然少得可怜。
$ c# }. X# @9 P' I7 b1 s
" Z( H$ y- k/ `# S! R1 Z. E9 p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23
6 S, s8 x# B% e5 n+ p9 c: V
1 F$ n+ ~; ?) c. @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24
这时候突然想起,行程安排得太紧凑,居然没有抽出两分钟时间到站前广场拍一张高铁站的全景,毕竟是仅次于福州南的第二大高铁火车站啊。
}; B# D- P j% Z" ^7 A& Z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24
泉州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南少林寺,比如晋江边上的公园,比如另外几座古城门,比如东湖。泉州,我一定会再来的!
6 w! A9 Y' P5 r) Z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24
) o6 q5 }, k( m" W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24
惠安县境内。
! h% ?* V$ k2 ?0 ~' v( O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25
/ y) V7 z: T8 p/ l) ?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25
应该是泉港区。! H5 b1 P M6 n. }2 F0 W) w
) ]9 t- A, ]& z7 l2 s$ k" H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25
应该是泉港区。
/ S. S/ x) a! S& p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26
& S7 E- ]# u4 [4 H4 b, d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26
杭深线擦着仙游县的一角进入莆田界。

) ^: v6 y: T- m! Y% G" h8 ~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26
莆田的贫穷因为73年一位知青写给毛太祖的信而闻名全国,当时正在游泳的毛太祖读到悲凉处,泪水夺眶而出。当即给写信人复信:“李庆霖同志,寄上三百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毛太祖让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汪东兴,从自己的稿费中取出300元寄给李庆霖,还问汪东兴,李庆霖是不是党员?如果是党员,可以考虑推举他为“十大”代表,如果不是党员,可以让他出席四届人大。还说,可考虑把李庆霖的信编入课本。 \* U" z9 Q7 g$ K( a: y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27
走下莆田火车站,一股山野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莆田只有5股轨道,火车站外的小店比泉州高铁站外更简陋,一下就显得荒凉。
网上查好的路线是从莆田火车站坐29路换56路到铁灶村一共6块钱,29路火车站到市区短短12公里路要4元,显然莆田公交不享受政府补贴,说明这个城市的经济实力不够。更加坑爹的是,司机说56路早就缩线到霞林社区了,下车一看,就在29路金海湾大酒店对面,白白浪费了3元钱(这里到火车站只要3元,56路2元)。
按照司机的指示,我叫了一部摩的,车手一听要去木兰陂开价8元,路虽然不远但是太烂,下了雨更不好走。我说就3公里路,我还是学生,你就收5元行行好吧,最后总算是成交了。一路聊天。
车主:“你是不是莆田学院的?”
我:“不是啊,我是上海的。”
车主:“上海哪?”
我:“TJ的。”
车主:“好学校啊,在四平路吧?”
我惊讶:“你去过上海?”
车主:“是啊,以前在哪儿打工过十年。”
我:“看你年纪不大,为啥回来了?”
车主:“因为这边现在钱好赚了。我说小伙子你怎么一个人去木兰陂?人家都是带小姑娘去的,下次你也带一个出来嘛。”
+ O' [7 B1 ^; J1 B# e' [; P 会有姑娘对中国的古代水利工程感兴趣吗?人家都喜欢欧洲的小资建筑吧。
% P+ j8 p$ S$ l
0 g2 x9 O) h' {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28
走下莆田火车站,一股山野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莆田只有5股轨道,火车站外的小店比泉州高铁站外更简陋,一下就显得荒凉。
网上查好的路线是从莆田火车站坐29路换56路到铁灶村一共6块钱,29路火车站到市区短短12公里路要4元,显然莆田公交不享受政府补贴,说明这个城市的经济实力不够。更加坑爹的是,司机说56路早就缩线到霞林社区了,下车一看,就在29路金海湾大酒店对面,白白浪费了3元钱(这里到火车站只要3元,56路2元)。
按照司机的指示,我叫了一部摩的,车手一听要去木兰陂开价8元,路虽然不远但是太烂,下了雨更不好走。我说就3公里路,我还是学生,你就收5元行行好吧,最后总算是成交了。一路聊天。
车主:“你是不是莆田学院的?”
我:“不是啊,我是上海的。”
车主:“上海哪?”
我:“TJ的。”
车主:“好学校啊,在四平路吧?”
我惊讶:“你去过上海?”
车主:“是啊,以前在哪儿打工过十年。”
我:“看你年纪不大,为啥回来了?”
车主:“因为这边现在钱好赚了。我说小伙子你怎么一个人去木兰陂?人家都是带小姑娘去的,下次你也带一个出来嘛。”3 Y, W9 E" m) z' g
会有姑娘对中国的古代水利工程感兴趣吗?人家都喜欢欧洲的小资建筑吧。
0 r* I t) U" T6 h1 o4 Y e6 ?5 z7 k: h1 V( u+ ~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28
思想正在开小差的时候就看见了木兰溪,眼前的景色果然是山清水秀,远远的望去,木兰陂象一架巨大的钢琴,横亘在木兰溪中游。突然想起木兰陂的故事可谓声声悲歌。北宋时一个长乐人在广东一生为官,积痨成疾,病故任上,他女儿钱四娘搬父灵柩回乡,经过莆田,被木兰溪泛滥成灾所阻,听群众说木兰溪水成灾,田园又无水可灌。年仅16岁的女儿家,产生了来木兰溪建陂念头。当把父枢安葬完毕后,她变卖家产和父亲留下钱财等,凑齐十万缗来莆田木兰溪上建陂,她没有助手和亲人陪着,孤身一人带巨资来为莆田建陂,感动莆田广大民众,陂三年就建成了,但庆功之时,陂堰很快被山洪冲垮,钱四娘悲愤至极,投入溪洪以身殉陂。第一次建木兰陂以这样的惨剧告终。
9 b+ i8 z* J) M! ?, c3 T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28
木兰溪源自山越夹谷,汇聚着三百六十多条溪涧之水,进入莆田境内,已成为一条水势湍急的大溪了,其最大的洪峰流量每秒曾达362立方米,加上常年同时出现的台风、暴雨和大潮。所以要在这么一条自然条件极其复杂的溪流上筑陂,确是一件十分艰难之事。此后,又有人带了一大笔钱来莆田继续筑陂,第二次建木兰陂也因水流过急仍未成功。
u* N) E5 k& j. H5 s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28
木兰溪源自山越夹谷,汇聚着三百六十多条溪涧之水,进入莆田境内,已成为一条水势湍急的大溪了,其最大的洪峰流量每秒曾达362立方米,加上常年同时出现的台风、暴雨和大潮。所以要在这么一条自然条件极其复杂的溪流上筑陂,确是一件十分艰难之事。此后,又有人带了一大笔钱来莆田继续筑陂,第二次建木兰陂也因水流过急仍未成功。
7 X8 _3 n+ z f9 V. U4 q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29
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侯官人李宏又捐资筑陂,他总结前两次失败的教训,在和尚冯智日的帮助下,重新勘察地形水势,把陂址改择在水道宽、流水缓、溪床布有大块岩石的木兰陂今址,经过8年的苦心营建,至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终于大功告成。为了纪念建陂的历史名人,陂南有纪念馆。馆内有钱四娘、林从世、李宏、冯智日等人的塑像,有明、清以来历史名人撰写的修陂碑记。陂建成之后,湖光山色,景物宜人,尤其在春水初涨,溪水漫陂入海时,白浪滔滔,有“木兰春涨”之誉。
, E2 z1 |3 P/ z. g; i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29
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侯官人李宏又捐资筑陂,他总结前两次失败的教训,在和尚冯智日的帮助下,重新勘察地形水势,把陂址改择在水道宽、流水缓、溪床布有大块岩石的木兰陂今址,经过8年的苦心营建,至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终于大功告成。为了纪念建陂的历史名人,陂南有纪念馆。馆内有钱四娘、林从世、李宏、冯智日等人的塑像,有明、清以来历史名人撰写的修陂碑记。陂建成之后,湖光山色,景物宜人,尤其在春水初涨,溪水漫陂入海时,白浪滔滔,有“木兰春涨”之誉。
1 K( _5 Y2 E9 _7 x( P1 N+ J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29
脚下震耳欲聋的哗哗水声,仿佛是钱四娘唱响的千年哀歌,仿佛是古代劳工齐心协力的号角。此刻我的心里再没有恐惧,只想跪倒在陂头,再一次膜拜伟大的祖先。木兰陂展开在我面前的,是中华民族顽强生存的壮丽画卷。木兰陂之“巧”何在?现代钻探资料证明,它不是建在岩基上,而是建在满是淤泥的软基上。先在溪底铺上砂石乐卵石,中间夹二层松木,上面用细沙铺平后才开始砌陂身。几万块重2吨左右的巨石纵横钩锁叠砌,用糯米、高岭土、红糖浆等胶合材料胶砌而成,极为平整密合。在软基上用细沙作为垫层,构筑永久性工程,而让每平方米细沙承载20吨左右的重量,简直是不可思议!先民们在千年之前竟敢如此大胆地跨出了这么一步,实在高明!
# m4 H( k7 K$ g8 D$ H8 e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29
脚下震耳欲聋的哗哗水声,仿佛是钱四娘唱响的千年哀歌,仿佛是古代劳工齐心协力的号角。此刻我的心里再没有恐惧,只想跪倒在陂头,再一次膜拜伟大的祖先。木兰陂展开在我面前的,是中华民族顽强生存的壮丽画卷。木兰陂之“巧”何在?现代钻探资料证明,它不是建在岩基上,而是建在满是淤泥的软基上。先在溪底铺上砂石乐卵石,中间夹二层松木,上面用细沙铺平后才开始砌陂身。几万块重2吨左右的巨石纵横钩锁叠砌,用糯米、高岭土、红糖浆等胶合材料胶砌而成,极为平整密合。在软基上用细沙作为垫层,构筑永久性工程,而让每平方米细沙承载20吨左右的重量,简直是不可思议!先民们在千年之前竟敢如此大胆地跨出了这么一步,实在高明!
( ]. d' U* g& e- c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29
这种声势浩大的自信,来自于造福于民的底气。木兰陂未筑之前,海潮溯溪而上,使得木兰溪下游海水倒灌,咸淡不分。南北平洋“只生蒲草,不长禾苗”,木兰溪泛滥时洪水也会淹没大片农田。直到木兰陂横截溪流,拒海水于陂下,使溪海分流,同时引溪水灌溉农田,兴化平原才渐渐变成了鱼米之乡。木兰陂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充满了悲壮,是几代人用生命建筑它造福了几千万闽中儿女。要我这个水利外行说,称它是“江南都江堰”,一点也不为过。想要踏上石板的那一刻,我心里还是怕怕,怕它年久失修突然断裂。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可笑,我们老祖宗创造的木兰陂千年不倒,我的脚步难道能强过大地震么?0 G" i- Y+ L* E( j2 N: {! J0 T) L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30
木兰陂的陂身是枢纽工程,由溢流堰、进水闸、冲沙闸、导流堤等组成。溢流堰为堰匣滚水式,长219米,高7.5米,设陂门32个,有陂墩29座,旱闭涝启。堰坝用数万块千斤重的花岗石钩锁叠砌而成。这些石块互相衔接,极为牢固,经受1000年来无数次山洪的猛烈冲击,至今仍然完好无损。配套工程有大小沟渠数百条,总长400多公里。整个工程兼具拦洪、蓄水、灌溉、航运、养鱼等功能。
; `$ t: {9 z, K$ n" x3 [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30
堰身在工程结构、砌筑技术方面更有其独特之处,整座均用花岗岩条石分层交插砌筑。闸墩顶面用长3.1米、宽0.9米、厚0.4米的巨石压顶,每块重2吨以上。墩后末端,竖埋一支断面为0.45×0.45米的石柱(俗称将军柱)钳入闸底,在石柱两侧凿有凹槽,再围护条石“钩锁结砌”,形成整体。闸墩下游还埋设2~3根尺寸较小的石柱加固。为减少激流的冲击,确保闸身稳固,一座座闸墩朝向上游的高度只有0.7米,至墩尾其高度才有2米。从堰闸坝闸墩处的横剖面图(1986年钻探资料)看,形状犹如梯形重力坝,闸底特别加厚,靠上游厚2.5~3米,偏下游处厚2米左右。上下游坦水起端也与闸底同厚,而且从闸底至下游坦水一律使用大条石成台阶式纵向迭压铺砌。条石长度多在3米以上,也有块重3吨多的5米长条石。在堰闸坝中段下游处,布设两大块加厚的舌状方形护坦,各长13米,宽8.5米,厚2.2米,用来加强消能,增加陂体稳定。
. a' a. f f5 ~5 n. v+ K' B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30
2014年9月16日,在韩国光州举行的第22届国际灌溉排水大会暨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第65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福建莆田木兰陂水利灌溉工程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远远望去,下游的河床竟是一片泥泞,污浊不堪,和近处的高楼形成鲜明对比,叫人心寒。钱四娘一个弱女子的身躯投入了波涛汹涌的木兰溪,当年的何等悲壮,换来今天的蒲阳儿女如此漠视环保,如若她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7 Q1 X. G% G- @2 r7 W$ f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30
1958年,在陂附近兴建架空倒虹吸管工程,引东圳水库之水到沿海地区,使木兰陂大大提高灌溉、排洪能力,灌溉面积从原来的15万亩,增加到25万亩。
4 r( E6 y, I: c# f8 I/ z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31
思想正在开小差的时候就看见了木兰溪,眼前的景色果然是山清水秀,远远的望去,木兰陂象一架巨大的钢琴,横亘在木兰溪中游。突然想起木兰陂的故事可谓声声悲歌。北宋时一个长乐人在广东一生为官,积痨成疾,病故任上,他女儿钱四娘搬父灵柩回乡,经过莆田,被木兰溪泛滥成灾所阻,听群众说木兰溪水成灾,田园又无水可灌。年仅16岁的女儿家,产生了来木兰溪建陂念头。当把父枢安葬完毕后,她变卖家产和父亲留下钱财等,凑齐十万缗来莆田木兰溪上建陂,她没有助手和亲人陪着,孤身一人带巨资来为莆田建陂,感动莆田广大民众,陂三年就建成了,但庆功之时,陂堰很快被山洪冲垮,钱四娘悲愤至极,投入溪洪以身殉陂。第一次建木兰陂以这样的惨剧告终。
$ z& [, \9 i5 Y. v2 p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31
脚下震耳欲聋的哗哗水声,仿佛是钱四娘唱响的千年哀歌,仿佛是古代劳工齐心协力的号角。此刻我的心里再没有恐惧,只想跪倒在陂头,再一次膜拜伟大的祖先。木兰陂展开在我面前的,是中华民族顽强生存的壮丽画卷。木兰陂之“巧”何在?现代钻探资料证明,它不是建在岩基上,而是建在满是淤泥的软基上。先在溪底铺上砂石乐卵石,中间夹二层松木,上面用细沙铺平后才开始砌陂身。几万块重2吨左右的巨石纵横钩锁叠砌,用糯米、高岭土、红糖浆等胶合材料胶砌而成,极为平整密合。在软基上用细沙作为垫层,构筑永久性工程,而让每平方米细沙承载20吨左右的重量,简直是不可思议!先民们在千年之前竟敢如此大胆地跨出了这么一步,实在高明!
# w# s' z( J D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31
这种声势浩大的自信,来自于造福于民的底气。木兰陂未筑之前,海潮溯溪而上,使得木兰溪下游海水倒灌,咸淡不分。南北平洋“只生蒲草,不长禾苗”,木兰溪泛滥时洪水也会淹没大片农田。直到木兰陂横截溪流,拒海水于陂下,使溪海分流,同时引溪水灌溉农田,兴化平原才渐渐变成了鱼米之乡。木兰陂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充满了悲壮,是几代人用生命建筑它造福了几千万闽中儿女。要我这个水利外行说,称它是“江南都江堰”,一点也不为过。想要踏上石板的那一刻,我心里还是怕怕,怕它年久失修突然断裂。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可笑,我们老祖宗创造的木兰陂千年不倒,我的脚步难道能强过大地震么?
, p8 i$ V6 y; d* A( ~/ d! ?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31
木兰陂的陂身是枢纽工程,由溢流堰、进水闸、冲沙闸、导流堤等组成。溢流堰为堰匣滚水式,长219米,高7.5米,设陂门32个,有陂墩29座,旱闭涝启。堰坝用数万块千斤重的花岗石钩锁叠砌而成。这些石块互相衔接,极为牢固,经受1000年来无数次山洪的猛烈冲击,至今仍然完好无损。配套工程有大小沟渠数百条,总长400多公里。整个工程兼具拦洪、蓄水、灌溉、航运、养鱼等功能。

" g; X4 A" ^! M6 [) E6 ], H4 F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32
堰身在工程结构、砌筑技术方面更有其独特之处,整座均用花岗岩条石分层交插砌筑。闸墩顶面用长3.1米、宽0.9米、厚0.4米的巨石压顶,每块重2吨以上。墩后末端,竖埋一支断面为0.45×0.45米的石柱(俗称将军柱)钳入闸底,在石柱两侧凿有凹槽,再围护条石“钩锁结砌”,形成整体。闸墩下游还埋设2~3根尺寸较小的石柱加固。为减少激流的冲击,确保闸身稳固,一座座闸墩朝向上游的高度只有0.7米,至墩尾其高度才有2米。从堰闸坝闸墩处的横剖面图(1986年钻探资料)看,形状犹如梯形重力坝,闸底特别加厚,靠上游厚2.5~3米,偏下游处厚2米左右。上下游坦水起端也与闸底同厚,而且从闸底至下游坦水一律使用大条石成台阶式纵向迭压铺砌。条石长度多在3米以上,也有块重3吨多的5米长条石。在堰闸坝中段下游处,布设两大块加厚的舌状方形护坦,各长13米,宽8.5米,厚2.2米,用来加强消能,增加陂体稳定。& l7 Q _9 P' O) {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32
2014年9月16日,在韩国光州举行的第22届国际灌溉排水大会暨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第65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福建莆田木兰陂水利灌溉工程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远远望去,下游的河床竟是一片泥泞,污浊不堪,和近处的高楼形成鲜明对比,叫人心寒。钱四娘一个弱女子的身躯投入了波涛汹涌的木兰溪,当年的何等悲壮,换来今天的蒲阳儿女如此漠视环保,如若她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1 L p. P: H* R# v2 \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32
1958年,在陂附近兴建架空倒虹吸管工程,引东圳水库之水到沿海地区,使木兰陂大大提高灌溉、排洪能力,灌溉面积从原来的15万亩,增加到25万亩。
% K3 f6 T' Y( f" z/ F$ \& ?/ R7 ]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32
就这样在木兰山脚下横穿了千年木兰溪。这巍巍丰碑给莆阳大地带来永恒的春天。这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总是那样撩人心旌,那样引人深思。
% f3 W# F) W; v2 M3 }* U2 o( Y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33
南端建有迥澜桥进水闸。整个南洋渠道大小沟渠原灌溉102村。它由6姓14大户毁私田开挖的,随后这些人又倾家资,并募捐,共得钱7万余缗,建成洋埕、林墩、东山陡门(排涝闸),和东山石涵1所、东南木涵29口,解决尾泄问题。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34
勤劳聪明的祖先用他们的双手改造了自然,造福着后世子孙。然而这块碑能站几年?
, {- d. n+ U+ [; E1 a2 m* ?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34
新鲜的韭菜就放在路边,苍翠欲滴,十里飘香。
2 i6 x9 w# n" `' o) T) b. e5 I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34
小可爱们。
' A$ x1 Q. q. _# ?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34
走着走着竟然又下雨了,这回不比之前,三轮车小轿车开过泥泞的村道,烂泥溅了我一脚,鞋子是几乎报废了,后来去步行街展示中心就因为这被保安当作民工,硬是拦着不让拿地图。
6 _- i: I: C0 V+ o' L. o* T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34
找不到摩的,还差点在霞林的村道迷路了,走了好久才回到金海湾大酒店。
3 ^- [$ W, y C6 C) g; u; U. \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5.2.2015 11:37
das Ende
作者: nkjj80 时间: 6.2.2015 09:27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6.2.2015 11:59
谢谢楼上支持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de/)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