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楼主: 零下68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典赏析] 为人处事之智慧!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发表于 23.3.2010 21:01:33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爱情漫谈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应把爱情看做精神生活的内在功能,或者说是形式功能,它纯粹是通过外界激励产生的,而激励的媒介并非从一开始就起决定性作用。这种感情与包罗万象的生活统一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比起许多其他事情,或者说跟绝大多数其他事情相比,这种感情与生活结合得更加完美。许多感情,如喜、怒、哀、乐,爱与憎,兴趣与恐惧等,往往会油然而生,会跟主观生活潮流的汇合处离得很远很远,或者正确地说,远离了生活潮流的源头。

假如我们“爱”一个无生命的对象,我们并不说它是有用的、舒适的或漂亮的,即便该对象给我们的感觉或印象多么不同,我们只认为它是相当重要的,而某些评价往往只符合事情的外围反应。人除了爱之外还有兴趣爱好、感觉以及内在的错综复杂的感情,可人们最终并没有将这些感情以精神王国的不同姿态正确地表达出来,我更觉得,爱情在所有场合下都是一种整体生活功能,相对地说,它大同小异,某些场合仅体现了深浅强度的微小差别而已。

爱情是发自内心深处追求自我满足的动力,通过它的外在客观,内在动力可由潜意识转化成明朗的现实。确切地说,它只能转化,不能引起。我甚至不能肯定,爱情的具体化是否一定要取决于客观?人们称之为对爱情的渴望或追求是否就是爱情?尤其是年轻时期那种朦胧而无目的的向往,对任意可爱对象的憧憬,是否就是爱情?还有某种只在内心徘徊,从一定程度上讲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爱情,是否也就是爱情?

人需要爱的天性先天有之,这种现实可能性在一定场合下会萌生真实爱情的初始阶段,当爱情尚未被一定的客观激励到充分发挥作用以前,它会使通常的朦胧感渐渐明朗起来。这种非客观的的向往纯粹是发自内心的爱的前奏,但它确实已是爱的歌声——这是最清楚的证据,它标志着恋爱事件的发生。而在一般情况下,恋爱事件往往被朦胧的想像所掩盖,似乎爱情是被外来客观所俘虏、所征服的形式,似乎在爱情的苦酒中,“俘虏”和“征服”找到了它们最恰当的比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楼主| 发表于 23.3.2010 21:02:11 | 只看该作者
爱的深意

爱,是世人的幸福。但幸福不是圆满的实现。爱是聚,但是,无散就无所谓聚。在爱之中,一切融为欢乐与赞美。没有先前的分离,便没有如今的聚首,万物一旦融为完美的一体,在爱之中就不再发展了。爱的运动,正如海潮,在此刻达到了高潮,但必须有退潮。

所以,聚依附于散,缩依附于张,涨潮依附于落潮。这些永远不能成为永恒的爱。地球上的大海永远也不能同时涨到高潮。无可争辩的爱的王国永远不会存在。

严格地说,爱是一次旅行。有人说:“旅行胜于抵达。”这是怀疑论的本质。这是对绝对之爱的信仰,而爱的本质是相对的。它信奉手段,而不信奉结局。严格地说,这是对力量的信仰,因为爱即是融合的力。

我们怎能信奉力量呢?力量是手段、是功能,不是开端,亦非结局。我们为抵达而旅行;我们不为旅行而旅行,至少这样的旅行只是徒劳。爱,是旅行,是运动,是聚合的速度。爱是创造的力量。一切灵魂和肉体的力量都有正负两极。一切坠落的东西都因引力而坠落地面。但是,地球不也因斥力抛出了月亮吗?亘古以来,月亮就在我们的星空中旋转。

爱亦如此。爱是灵魂与灵魂之间、肉体与肉体之间,在创造的欢乐中急促地吸引。但是,一切都融于爱,爱就不复存在了。所以,对于那些陶醉于恋爱的人,旅行胜于抵达。一旦抵达,便超越了爱,或者说,在新的超然存在中突现了爱。结束了一切跋涉,“抵达”便是至上的欢乐。

爱的融合!我们能想像出什么束缚比爱的融合更糟呢?那是永葆高潮的企图;那是抓住春天的愿望,永不让五月变为六月,永不让山楂花瓣坠落结出果实。

我们是时空的创造物。我们像玫瑰花那样实现了完美,我们抵达了绝对。我们是时空的创造物。同时,我们亦是纯粹超然的创造物,超脱了时间和空间,在绝对的王国,在彼岸的极乐世界,臻于尽善尽美。爱,爱被实现、被超越。纯洁的恋人永远实现着爱、超越着爱……。我们就像玫瑰花,就像一次完美的抵达。

爱千姿百态,不止是一种。有男女之爱,或神圣,或世俗;有基督徒之爱,“你要爱你的邻人,如爱你自己”……不过爱永远是聚合。

只有在男女的结合中,爱才具有双重的意义。神圣之爱与世俗之爱,虽迥然相异,却都是爱。亘古以来,男女之爱便是世上最伟大、最完美的情感,因为它是双重的,是两种迥异的爱。

神圣的爱是无私的爱、不求私利的爱。情人为他的爱人效劳,寻求与她融为完美的一体。但是,完美的男女之爱既是神圣的,亦是世俗的。世俗之爱追求私利。我同我的爱人搏斗,从她那里攫取自己的利益。我们不分彼此,融为一体。

但是,完美的男女之爱是双重的。它溶入了纯洁的交流,也是纯洁的肉体的摩擦。在纯洁的交流中,我在爱里臻于完美。在纯洁而强烈的肉体激情中,我被燃烧而返归真性。我被逐出子宫,获得完全独立的个性。我变成独立的自我,神圣而超绝,就像宝石那样,也许是从大地的混沌中脱颖而出的。那时候,在他们那极端肉欲的爱情之火中,在强烈的、毁灭性的欲火的摩擦中,我被摧毁,化为她那本质的他物。世俗之爱,是毁灭的火焰。只有这种火焰,才会将我们净化为独立的自身,才会将我们从混沌熔为独立的生命——那独特的宝石般的生命。

一切完美的男女之爱都具有如此的双重性,这种爱是熔化的运动,这种爱亦是强烈的、摩擦的、肉欲的满足,满足于被烧成灰烬,烧成完全独立的生命、不可想像的他物和独立。但是,并非一切男女之爱都是完美的。它可以是绝对的温柔,融为一体,像圣弗朗西斯和圣克莱尔,像玛丽和耶稣。或许找不到独立性、得不到单一性,也没有被承认的独特“他物”。这就是所谓的神圣之爱,这只是爱情的一半。这种爱情享有最纯洁的幸福。另一方面,爱也完全可以是满足肉欲的美妙战斗、男女间那美好而致命的对抗。这些情人高踞于骄傲的顶峰,高举最壮观的旗帜,他们有宝石般的生命。他是纯粹的男人,独立于傲慢男性那宝石般华丽的孤独中;她是纯粹的女人,是和谐的百合花,在女性那美丽而芬芳的骄傲中摇曳。这就是世俗之爱,当如此独立的两人最终被死亡扯离,世俗之爱便在火焰般的、撕裂人心的悲剧中结束。

爱,必须是二者合一,永远是二者合一,交流的甜蜜爱情、强烈而骄傲的实现肉欲的爱情,两种爱合为一种爱。于是,我们就像玫瑰了。我们甚至超越了爱情,我们实现爱情、超越爱情。我们两人拥有纯洁的联系。我们两人在我们那不可思议的“他物”中,如宝石般孤立。但是,玫瑰包容我们,超越我们,我们是远方的一朵玫瑰。

基督徒之爱、兄弟般的爱,永远是神圣的。我丰富了自己,超越了自己,在茫茫人海中,我臻于圆满。在圆满而完美的人性中,我臻于圆满。我是这个缩影,是这个伟大缩影之缩影。我谈论的是人类臻于完美的可能性。人,在爱情中可臻于尽善尽美,他可以只成为爱的创造物。那么,人性就应是一个爱的整体。

也有我们所不能爱者,因为它超越了爱与恨。有创造万物的冥冥未知和不可知物,我们不能热爱这冥冥的未知,我们只能承认它,也承认我们的局限。我们只能从深入我们内心的、那未知而深藏的欲望中洞悉此点,我们只能认识到,这些欲望的满足便是宇宙万物的实现。我们深知,玫瑰花终于开放。我们深知,我们是初开的蓓蕾。我们应该满怀信念,满怀天生的德行,在驱策中前进;我们深知玫瑰花开,这就足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楼主| 发表于 23.3.2010 21:02:23 | 只看该作者
女性美

对待妇女蛮横无礼的人,会对一切蛮横无礼。女性美是人类的最高表现,在这种美中可以看到新生命的诞生,看到美好事物的生长、开花和凋落。妇女是生活的体现者和创造者,她们对人类的未来怀有最高尚的道德感情。尊重妇女就是尊重生活。集心灵美和身体美为一体的真正的女性美,是产生于劳动人民之中的。在劳动人民看来,女性美除了包括美之外,还应包括女性的软弱,这种软弱性使妇女有权享受男人的尊重和关怀。

女性美越来越成为整个人类美的主宰。如果妇女理解并珍视自己在新生活形成中的特殊作用,她就不可能是不美的。有多少姑娘并不具有鲜明的外表美,然而她们的魅力却令人神往,这就是因为她们有女性美。

女性美——这是道德纯洁和品行高尚的最高体现,是崇高品德的最高体现。这些特点表现在能以纯洁的感情对待同男人的一切道德美学关系上。男人对这些关系的一切隐秘方面不尊重,这对道德高尚的妇女是极大的侮辱。

成为母亲之后,女性美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焕发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记住,男人的道德越高尚,妇女同他相处时所发挥的作用就越大,她越能巧妙地利用自己的女性美来加强自己在家庭中的道德威信。在一个美满的家庭里,妻子通常是道德的指导和主宰,丈夫越是服从妻子的意志,孩子就越容易被教育好。

女性美是妇女的一种精神力量,它不仅是教育孩子的力量,而且是教育丈夫的力量。这一点你在一些美好的家庭里看得很清楚。假如没有母亲,孩子就不可能对善与恶如此敏感,这样富于人情,这样富于同情心。

大自然和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赋予妇女的工作比男人的更精细,更富人情味。我们喜欢妇女的孱弱,这没有什么奇怪的。但是,只有孱弱和巨大的精神力量兼而有之的时候,这个特点才能算做优点。女性美的魅力就在于这种结合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楼主| 发表于 23.3.2010 21:02:38 | 只看该作者
完美的婚姻是一种理想

一个即将出嫁的女孩,向她的母亲提了一个问题:

“妈妈,婚后,我该怎样把握爱情呢?” “傻孩子,爱情怎么能把握呢?”母亲很诧异。 “那为什么不能把握呢?”女孩疑惑地追问。母亲听了女孩的问话,笑了笑,慢慢蹲下身,从地上捧起一捧沙子,送到女儿的面前。

女孩发现,那捧沙子在母亲的手里,圆圆满满的,没有一点儿流失,没有一点儿撒落。接着,母亲用力将双手握紧,沙子立刻从母亲的指缝之间不断泻落下来。待母亲再把手张开时,原来的那捧沙子,已所剩无几;其圆圆满满的形状,早已被压得扁扁的,毫无美感可言。女孩望着母亲手中的沙子,领悟地点点头。

其实,那位母亲是要告诉她的女儿:爱情无须刻意去把握。越想抓牢自己的爱情,反而越容易失去自我,失去原则,失去彼此之间应该保持的宽容和谅解,爱情也会因此变得毫无美感与内涵。

每个人都希望永远拥有幸福美满的爱情,那么,不妨用捧一捧沙子的情怀来对待爱情。

爱情绝非镜花水月。问题仅仅在于大多数人命运欠佳,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常有人说,爱情是不存在的,其实原因是他们得不到它而已。真正的爱情那样令人神往,你得到了它,哪怕明天就死去,或许也是幸运的。美好的爱情拒绝完美主义。因为追求完美意味着求全责备,意味着强调索取,而非奉献。没有奉献,爱情终将暗淡。一味追求完美,爱情就会消逝。

有个叫伊凡的青年,处处追求完美。他碰上了一位绝顶漂亮的姑娘,姑娘也倾心于他。伊凡感到满意,二人很快结成夫妻。但不久后伊凡发觉,姑娘虽然漂亮,可她一说话就出错,一做事就“翻船”,两人心灵无法沟通,于是就分道扬镳了。伊凡下一个婚姻对象,除了绝顶漂亮以外,又加了绝顶能干和绝顶聪明。可是没多久他发现这个女人脾气很坏,个性极强。聪明成了她讽刺伊凡的本钱;能干成了她捉弄伊凡的手段。在一起时他不是她的丈夫,倒像她的牛马、她的工具。伊凡无法忍受这种折磨,不久,他的第二次婚姻也走到了尽头。

伊凡第三次成婚时,他的妻子的优点,又加上了脾气良好这一条。婚后,两人和睦亲热,彼此欣赏。不料,半年下来,妻子患上重病,卧床不起,很快抹去了年轻和漂亮。此时,能干,如水中之月;聪明,也一无所用;只剩下毫无魅力可言的好脾气。显然,从道德角度看,伊凡应厮守终身;但从生活角度看,无疑很是不幸。想到人生只有一次,伊凡于是一狠心,把妻子逐出了家门。

经历了这几次折腾,伊凡个性成熟,交际老练,并和一位年轻、漂亮、能干、聪明、天使一样的女郎有了密切交往。他心花怒放,打算向对方提出婚姻要求。不想,“天使”很快了解到,伊凡是个朝三暮四的男人,就断然拒绝了他的请求。

遭遇打击的伊凡,伤心地在人生路上踟蹰,忽见前方竖起一杆路标,上面写道:“完美是一种理想,允许你修改,也不会没有遗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楼主| 发表于 23.3.2010 21:02:56 | 只看该作者
情爱理想

每一个翩翩少年在自己特别钟情的情人身上所看到的,都是迷人而完美的风采,而我们这些感觉迟钝的旁观者对她销魂夺魄的魅力却心如冰石。谁的观点更接近绝对真理?是那位翩翩少年,还是我们?事实上,对于那位情人的存在本性,谁具有更富于生命力的洞见呢?是那位痴情少年太过于疯狂,还是我们对情人奇妙的重要意义估计不足?答案当然是后者无疑,在少年男子面前所呈现的真理当然更为深刻。

在各种令人惊奇的创造中,情人那让人心跳却又脆弱不堪的生命律动当然是微不足道的,也是不太值得人们产生兴趣的。而且,我们中除少年男子之外的其他人,也不可能像少年男子那样羞羞答答。因为少年真切地意识到了情人的存在,而我们却没有。他竭力追求与她的内在生活结成一种统一,因此他尽量以男子汉的心情将她的感情神圣化,尽力去预期她的各种欲望,理解她的各种局限。然而,他的努力还是不充分的。因为他也苦于某种茫然,甚至在此时此刻也是如此。当我们无动于衷时,我们甚至不会去追求这些东西,但我们却心安理得,仿佛我们面前正存在着的被称之为情人的外在事实并不存在似的。但是,这位情人了解她自己的内在生活,明白那位翩翩少年的谈话方式是真诚而严肃的求爱方式,因此她也会真诚而严肃地谈论并对他作出真诚的反应。

远古时代的人们对这些少男少女之事也可能从未有过茫然!我们每个人能否设身处地?难道没有人愿意了解我们的真实存在吗?或者说,难道没有人愿意对我们的洞见作出感知性的回应吗?我们所有的人都应当以这种强烈的、富于同感的和重要的方式相互意识。

倘若你们认为这一说法荒谬,我们无法同时爱上每一个人,那么我只想对你指出,事实上,某些人的存在具有一种巨大的建立人际友谊的能力和乐于谈论别人生活的能力。而且,如果这些人心胸开阔,他们就能了解更多的生活真理。日常生活中少男少女的情爱纠葛,不是因为其情爱过于强烈,而是因为这种情爱的排他性和嫉妒心所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楼主| 发表于 23.3.2010 21:03:07 | 只看该作者
罗曼蒂克

罗曼蒂克是一种感情形式。罗曼蒂克的精髓在于:视被爱对象为宝贵知己而自己又没有占有对方,因而便采用如诗赋、歌曲、武功或任何可以想像出来的取悦方法来获得对方的注目与爱情。人们之所以认为情人有巨大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方难于被自己占有。因为这种障碍,爱具有了诗情画意,柏拉图式的感情维持了爱情的美感。结果,人们狂热地表达爱恋,而又抑制了亲昵之欲。渐渐地这种观念为许多人所接受,他们认为,纯洁高尚的欢乐只能存在于没有搀杂任何性因素的、专心致志的默祷之中。一个男人如果深恋和尊敬某个女子,他将感到无法将她同性活动联系起来,他的爱情将会采取富有诗意和想像的形式,很自然地充满了象征主义的色彩。

罗曼蒂克爱情在浪漫主义的运动中达到高峰。优美的诗歌把爱情的热望与想像表达无遗。爱情之树之所以会枝繁叶茂,是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罗曼蒂克爱情是生命必须奉献的最为热烈的欢乐之泉。彼此倾心相爱、充满想像而又柔情似水的男女关系,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任何社会制度都应当容忍和允许这种欢乐,尽管它只是生活的内容之一而非生活的主要目的。

罗曼蒂克的爱情应该成为婚姻的动力。但是,使婚姻美满幸福的,并不是罗曼蒂克的爱情,而是一种比罗曼蒂克更亲密、更深情、更现实的爱情。在罗曼蒂克的爱情中,双方都通过一层绚丽的薄雾观察对方,因而得出的印象并不完全真实。一个女人想要在婚后仍然保持罗曼蒂克的爱情,就必须避免与丈夫的亲密行为,并像斯芬克斯一样,不袒露出内心深处的思想与感情,同时还得保持一定程度的身体隐秘。不过,这些行为无法使婚姻进入到最完美的境地,而要达到完美,就需要没有任何假象的情真意切的亲密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楼主| 发表于 23.3.2010 21:03:25 | 只看该作者
独坐的老人

婚前之爱与婚后之爱,中间往往会具有一道分水岭。

无论他们当初,曾经怎样花前月下,山盟海誓,如胶似漆,形影不离,耳鬓厮磨,卿卿我我;曾经怎样为共同的命运挣扎拼斗,乃至破釜沉舟,孤注一掷。一旦男女真正实现了同床共枕的愿望,不久就会觉得,他们的那张床,不过就是湖水里的一张木筏而已。爱的激情过后,湖面平静宜人而且平庸。

因此,男女虽然相爱,却时常想要单独安静一下。即使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有时也会有孤独的感觉,那是与世人格格不入的孤独。

我经常到附近的公园散步。我发现有一位老人每天坐在公园长椅上默然长思,咬着烟斗和人打招呼,微笑着点头,但一直不愿意和人谈话。他总是在下午大约3点钟到来,大约4点钟时离开,我们成了点头之交。几个月后,我不禁好奇地问他,为什么每天都会如此。

“年轻人,”他微笑着说道,“结婚46年5个月3个星期零4日的男人,最低限度也有权每天过上1小时的单独生活。”说罢,他看了看表,便向我点点头,离开了。

生活最重要的准则,在于懂得适当地独处。这是智慧的真谛。

有时,令我们痛苦的人,正是我们依赖的人;独处,能带来无可估量的内心平静;而从独处中获得的内心平静,正是世间的天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楼主| 发表于 23.3.2010 21:03:39 | 只看该作者
甜美的体验

在爱的世界里,个人就是一切,因此即使最冷静的哲学家,在叙述一个在自然界漫游着的幼稚心灵从爱情之力那里所受到的恩赐时,他都不可能不把一些有损于其社会天性的话语压抑下来,认为这些是对人性的拂逆。因为虽然那种狂喜至乐只能发生在稚龄的人们身上,虽然那种令人迷惑到如狂如痛,难以比较分析的冶艳丽质在人过中年之后已属突起见,然而人们对这种美妙情景的记忆却往往最能经久,超过其他一切记忆。但是这里所要谈的却是一件奇特的事,即人们在重温旧事时,他们会发现生命的过程中最美好的莫过于其中某些片段所带来的回忆,在那里,爱情仿佛对一束偶然与琐细的情节,投射了一种超乎自身意义并且具有强烈诱惑的魅力。

在他们回首往事时必将发现,一些自身并非符咒的事物,往往给记忆带来了比曾使这些回忆免遭泯灭的符咒本身更多的真实性。但是尽管我们的具体经历千差万别,那种力量对一个人心神的侵袭总是不能忘怀的,因为这会将一切重新造就;这会是他身上一切音乐、诗歌与艺术的黎明;这会使整个大自然紫气溟濛,雍容华贵,使昼夜晨昏冶艳迷人,大异往常;这时某个人的一点声音都能使他心惊肉跳,而一件与某个形体稍有联系的卑琐细物,都要珍藏在那琥珀般的记忆之中;这时只要某个人稍一露面就会令他目不暇接,而一旦这人离去又将使他思念不止;这时一个少年会对着一扇彩窗终日凝眸,或者为着什么手套、面纱、缎带甚至某辆马车的轮轴而系念极深;这时地再荒僻,人再稀少,也不觉它荒僻稀少,因为这时他头脑中的友情交谊、音容笑貌,比旧日任何一位朋友所能带给他的都更丰富和甜美得多;因为热恋对象的体态举止与话语,并不像某些影像那样只是书写在水中,而是像浦鲁塔克所说的那样“釉烧在火中”,因而成了夜半时分爱人梦想的对象。这时正是:

“你虽然已去,而不管你现在何处,你留给了他炯炯的双眸与多情的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楼主| 发表于 23.3.2010 21:03:52 | 只看该作者
脱胎换骨

爱情是一种秘密,它的生命只藏在心灵深处。一个人对他的朋友说:“某某是我所爱的女子!”那么,爱情可能就不成其为爱情了。

爱情是一股纯洁的泉水,它从长着水芹和花草的河床出发前行,并改变性质和外形,或成小溪,或成大河,最后奔流到汪洋大海之中。在那里,精神贫乏的人,只看见它的单调;心灵高尚的人,会沉溺于不断的默想。

一个人的幸福,是要有人爱;有一个知己,可以诉说心中的欲望、梦想、悲哀和喜悦;而且,他能够把自己的心,把可爱的缺点和美妙的优点,一起显露出来。最终,两只手紧紧攥在一起,好像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能把它们分开。两只手里,有同一股暖流在奔流,这暖流汇入两人的体内。两只手中只有一条河在流动,只有一支歌在回荡。两只手是合而为一的,犹如两颗星星围绕着两个中心旋转,突然黏合在了一起。

爱情的开始与生命的开始,颇有些动人的相似之处。我们不是用甜蜜的歌声与和善的目光哄孩子入睡吗?我们不是为他讲述奇妙的故事,使他拥有无限遐想吗?希望,不是一直对他展开着光明的翅翼吗?他不是忽而喜极而泣,忽而痛极而号吗?他不是为了建造活动宫殿的石子而争吵吗?他不是拼命要抓住时间,急于长大吗?

爱情,同样如此,因为它是我们第二次的脱胎换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楼主| 发表于 23.3.2010 21:04:08 | 只看该作者
束缚

恋爱,从人的生理特征上看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从心理上看,性欲是一种最强烈的情欲,是“欲望中的欲望”。在恋爱中,男性尤为突出,他会为心爱女性的秋波所迷惑,不惜为她作出任何奉献和牺牲。这主要原因在于,他爱她,她身上有着一种在他看来是不可磨灭的东西。仅这一点就使其他一切都无足轻重了,他爱到了着迷的程度!尽管在恋爱中使近乎疯狂的欲望得到过满足,这也并不意味着他已获得了真正的幸福。因为恋爱终究还不是为个人、为种族和人类的,它仍是处在这个充满痛苦和悲惨的世界中,它永不能毁灭和消失。它使人生的序幕一场又一场地承继下去。

恋爱是求生意志的表现,求生意志的永存性是产生恋爱行为最持久、最深刻的根源所在。人类生存意志的核心是难以打破的,而且只有这种本质核心,才是种族永存的直接保证。如果在认识上以这本质的永续为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掉以轻心,那当然是极大的错误。也许你以为种族的持续,是生存于我们所不能置身也不可知道的未来。要知道,这只是对种族的外貌而言,就其内在的本质,是永久性的并存或是续存于各色各样的个体之中,内在的本质完全相同,这就是切实渴望生存和永续的求生意志。它是不可能被扭曲,不可能被销毁和改变的。恋爱充分、直接而又非常具体地表现出这意志的实在性。它将随意志而永存延续,却永远也不能驾驭人们解脱人生。佛教曾把对生存意志的否定称为“涅槃”——指根绝了人生种种欲望所达到的一种至高至乐的境界。这也是人类永远也达不到的境地。实际上,这也没有使人生得到任何解脱,因为生命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它的求生意志所表现出来的恋爱行为,只是人生解脱的叛徒,而决不是助手和朋友,你绝不会因恋爱而解脱人生。

许欣译99天的爱情折磨

如果有了爱情,我们可能迟早会厌烦它;当失去了爱情时,我们又非常需要它。

有一些人一生只能爱一次,失去了爱的对象之后,对于其他任何这类的感情,就彻底死了心;同样,有的人一生中能爱两次、三次或者更多次,他们的每一次爱情,就本质来说,也像一生中只能爱一次的那些人的爱情一样,也是真诚而深刻的。有些人的爱情,带有普遍性的性质;另外一些人的爱情,带有局部性的性质。

但总体而言,人不是仅仅为了爱情而生存;难道一个男人的全部目标就是为了控制某个女子;而女人的全部目标,就是为了左右某个男人吗?这样的生活,是多么不自然,多么让人难过。

我们或许都读过歌德的那本名著。名著的主人公——维特,是个多么可怜的人!不过,在他的身上,除了强烈的激情以外,还有不少疯狂的与自私的东西。他眼睛中的闪光,固然富有磁性与热情,但是它不是走向生活的光,而是毁灭生命的火。尽管维特有一切富有诗意的行为,可是这个温柔、善良的灵魂不可能振作起来。没有一种东西可以进入其精神世界。除了热爱夏绿蒂以外,他的身上既没有内在的东西,也没有外在的东西。你当然会为了他的最后几封信,为了他的不幸结局流下痛苦的眼泪。他是值得可怜的,可是在我看来,维特却是一个空洞的小人物!他的身上更多的只是一己的欲望。

请把他去跟其他富有崇高理想与追求的人相比较,那你就会看出,爱情是可以作为重要因素渗入生活的。在有着更高理想与追求的人那里,它并不把其他因素都一概吞噬。不能单单因为爱情,就割弃公民精神、艺术、科学的普遍利益;相反,他们还要把爱情的一切鼓舞、爱情的一切火焰带到这些方面去,而反过来,外部世界的广阔与宏伟也渗透到爱情里。

欲望和爱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欲望是把对方吸引过来,而爱情则是自己被吸引过去。欲望中会有高傲,而爱情中饱含牺牲。

实际上,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那个人具有我们尊重的品质。

临街阳台上站着一位妙龄女郎。似水的明眸,如云的秀发,吸引得路人禁不住抬头看上两眼。一位雅士途经此处,他被女郎的美貌摄走魂魄,便与她搭讪,向她示爱。“如果你喜欢我的话,请在阳台底下待上100天,我自会下楼来会你。”到了第99天,女郎轻挑帘栊,偷窥那3个多月纹丝不动地坐在那里的雅士。她惊奇地发现,那个“忠诚的雅士”缓缓地直起身,若无其事地走了。女郎顿时昏倒。

99天!雅士并不欠缺耐心。他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自己的爱,又恰如其分地保留了自己的尊严。当两人相爱时,男女双方都可能想出一些形形色色的招法,来考验爱的程度。爱情当然需要检验,但是要掌握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爱情就成了一种折磨、一种痛苦。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误会了,但我觉得真正的爱情,是一切关系中最纯洁的。它那圣洁的火能净化我们自然的习性,把它们集中到“爱”这个惟一的目标上去。当人们相爱时,心灵就会得到真正的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6.6.2024 14:16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