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2月1日文章,原题:为什么“更长的电报”解决不了中国挑战问题
, m; l( D7 {* O* P# X ' m6 U, @" O7 W1 h3 i8 U/ b
1946年2月,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代办的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了一份数千字的关于战后苏联理论、政策、行为动机和做法以及美国应采取对策的报告。这就是后来众所周知的“长电报”。这封电报,以及他于1947年7月以“X先生”的笔名发表在《外交事务》杂志上的观点,使凯南作为“遏制”苏联理论的提出者而闻名。
6 A, a! w; a% K. O: y
* q' G" j( s. N2 q. X5 P上周,“一位前美国政府高级官员”试图通过匿名发表文章,来模仿凯南。该前官员据称拥有“与中国打交道的深厚专业知识和经验”。这份被媒体称为
8 M2 [; G; r9 l/ ~0 m
! @! n7 d9 {& k“更长的电报”的报告警告称,中国对美国构成深刻的、前所未有的战略挑战,华盛顿迫切需要一个全面的、两党支持的国家战略来应对这一挑战。但报告对问题的诊断并不像凯南那样准确,提出的对策也不像凯南的那样现实。
: I: A# Q4 s- i" V ]& }" I# m, q Z: m6 t, z4 k
作者对北京的战略进行了广泛的总结,指出中国重视该国与美国的力量对比;强调邓小平在冷战结束时的方针,即“韬光养晦”,直到战略条件对中国有利;还强调过去10年来,北京如何根据其对中美力量差距缩小的评估,抓住机会超越这一阶段。0 G5 v5 F" q6 J- S5 ~$ X
. J1 g# G- a3 z7 z# k/ q0 {4 A
“更长的电报”概述了美国应采取对策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一份“重大国家安全关切”的清单——如军备控制、网络安全、“军事或经济上的咄咄逼人”和“反人类罪”——华盛顿将就这些问题对北京保持持续的压力。文章还详细介绍了许多“公开的战略竞争领域”。在这些领域,美国必须做好在全球范围内与中国争夺外交影响力、经济及军事优势的准备。
8 v. L$ t+ z3 f0 M( \% \. J% b% b
( `( S+ w/ c) k: y2 z" e& [" s该报告对中国分析存在两个根本性缺陷。其一,作者夸大了中国的战略意图和雄心。中国确实寻求最大限度地扩大其全球财富、权力和影响力——以及其治理和发展模式的吸引力,并始终不渝地追求这一目标。但中国并不是要“摧毁自由主义价值观”,“取代民主资本主义”,以及“成为全球新秩序的中心”。北京会满足于在世界秩序中充当一个而非唯一领导角色。这是因为中国领导人几乎可以肯定,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是不可能实现的,追求这种秩序不可持续且会适得其反。* i3 n2 |" S( y. k
. E# V# W5 A( |7 w8 q. Z!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