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月11日,慕尼黑孔子学院举办了新年第一期文化沙龙,即第74期。主讲人Paul Gerhardt博士带领听众们一起回顾了中德两国文化交流历史,作了题为“同舟共济”的报告。2 Z7 e" h w: A4 G0 `' m* o. F. @
Paul Gerhardt博士在报告中提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他指出,回顾中德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当时,一位名叫Erich Paulun的德国医生为德中最初的文化交流作了卓越的贡献。1900年, Erich Paulun博士在上海建立了一所医院,也就是现在的同济医院。当时,贫困的民众可以在这所医院里得到免费的救治。1907年,他在上海创建了一所医学院。到了1912年,这所医学院并入到当地的一所德国工程学院。1916年,医学院的学生就已经发展到204人。这所学院得到了许多对中国市场感兴趣的德国企业的支持,诸如西门子,克虏伯,蒂森。( c$ s! s/ ?5 j4 g* N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所工程学院临时关闭。直到1924年,这所学院更名为中国同济大学,并重新开始办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济大学也遭受到了战火的摧残,很多建筑被毁。然而,中德在医学领域的交流并没有因此终止。1984年,中德医学协会成立。该学会的宗旨在于促进中德医学科学工作者的交往和经验交流,促进中德医学技术和医疗保健工作的发展。
% P' G! L6 ?, F) V1 i3 x2 K+ mPaul Gerhardt博士列举的这些成功的中德合作案例令我们倍感鼓舞。然而报告结束前,他还提到现在德中交流在许多其他方面还存在不足,例如,中德学生交流项目还需要很大的支持和关注。Paul Gerhardt博士还想以Erich Paulun博士的名义建立一个基金会, 为促进中德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作贡献。' H# V/ t8 H. o7 ~ R
9 o: N. }) }3 P
慕尼黑孔子学院供稿
4 s0 x2 _2 s1 ?& y, g; u
- F4 Q( c% ~$ X' D/ s; E
3 I# a2 K; E5 g }2 P r
4 K5 C5 E- a2 p4 m' p
o# z: O# [9 u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