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84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斯四叹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8.1.2006 11:48:40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李斯,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人(今河南省上蔡县)。年轻时做过郡中管理文书的小官,后来拜苟卿为师,学习帝王之术。学成后经过自己的判断,西游秦国。通过自己的钻营,先为吕不韦的门客,后被推荐为秦王的侍从,献离间计有功而拜为秦国客卿。从此登上权利巅峰,从一个普普通通的贫穷百姓,一步步走向呼风唤雨,高官厚禄的顶峰,最后却从财富和权力的顶峰猝然滑落,被腰斩于咸阳,父子相哭,被夷三族。<br /><br />在他从一文不名的穷光蛋,到后来发达到“门庭车骑以千数”,“富贵极矣”的财富巅峰,再到后来被夷灭三族,抛尸咸阳的人生和财富轨迹中,有四次意义深远的感叹,此四叹可谓其人生理财的四个里程碑,发人深省。<br /><br />李斯在上蔡穷困潦倒时,看到宿舍得厕所里的老鼠吃的是很脏的东西,遇到人或者狗,经常吓得四处逃窜。而当他走进粮仓里头时,看见仓库里的老鼠吃的是堆积如山的粮食,住在高楼大厦里面,不受人和狗的惊扰。对比之下李斯发出他人生的第一叹:有的人尊贵,有的人穷困,这是他所处环境的优劣决定的啊!“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这一叹包含着李斯人生理财哲学:人应当为自己创造充分施展才能的环境,应该往上爬,晋升权贵之列,绝不能甘于贫穷,至于是否象老鼠那样损人肥己,那是无关紧要的。<br /><br />李斯晋升权贵后,通过计谋协助秦王统一六国,又献计焚书坑儒,深得秦王的器重。因此他的财富和地位也如日中天。他本人身为相国,位极人臣。大儿子李由当上了三川郡守,每个儿子都婚配了秦国的公主,女儿都嫁给了皇室的子弟。大儿子回家探亲,李斯在家中摆酒宴,百官都来祝贺,门前车辆数以千计。其富贵的程度,几乎达到了顶点。面对此情此景,李斯发出了人生的第二次感叹:我以前听老师苟卿说过“物禁大盛”,如今我富贵到了极点,物极则衰,我不知道将来的结局会怎么样啊!<br /><br />秦始皇死后,在赵高“君听吾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的诱惑下,为追求和保住自己的富贵,听从赵高的奸计害死扶苏。在与赵高结束争论,听从其奸计的时候,李斯仰天发出人生的第三叹:嗟乎!我怎么偏偏赶上这丧乱的事情,既然不能以死效忠,又往何处寄托命运呢?这一叹,开始了李斯人生的一个转折,以他的政治智慧,他当然知道这样做的性质及危害。但他竭尽全力追逐富贵权势的邪欲又死死的扼住其良知和理智。这一叹,再次展现了李斯为富贵而死的人生哲学。<br /><br />李斯在残暴无知的秦二世上台之后,为了保住自己的富贵家产,极尽阿谀谄媚,曲意奉承,不惜为虎作伥,祸国殃民的献计献策。还无耻的上了臭名昭著的“督责书”,促成了历史上最黑暗的暴政。但李斯终于自食其果,被同样无耻的赵高逮捕入狱,沦为了阶下囚。还被赵高使用诡计,骗取了他的认罪供词,最终被判腰斩。李斯被押出监狱时,和他的儿子捆在一起,父子相对痛哭,发出了其人生的最后一次感叹:我真想再和你一起牵着黄狗出城去上蔡东门那边区打猎捉兔子,难道还可以吗?<br /><br />纵观李斯一生,不能不说才华横溢,也不能不说财商很高。他能从观察老鼠的生活中得出打理人生,打理财富的道理,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人生的成功和巨额的财富。但他卑劣的人格,唯利是图的小人心态,为一己之私而不惜祸国殃民的无耻举动,同样为他的人生和理财挖好了埋葬的大坑。李斯之后,又有多少人步其后尘,葬身于财富权势之中呢?人生理财,取之有道,理财就是理人生,难道不是我们从李斯这四叹中悟出的一点道理和教训吗?
2#
发表于 10.1.2006 23:45:49 | 只看该作者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蓑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br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6.2.2025 15:22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