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间,跻身胡润百富榜的1330名中国富豪里,已有49人“发生变故”:其中19人获刑入狱或等候宣判,正在被调查的10人,下落不明或出走国外的7人,曾被调查过7人,去世6人。) h4 a) W0 K& f0 C! Y8 {9 j" {) \
/ V- b7 F% G: R) k9 p! h1 k+ }" `( _* D1 k' ^
财富榜=杀猪榜?
, K5 h( g+ n/ x1 L 李 妍 8 y0 l+ v7 `. |5 Q
, C0 M7 u2 H5 q' |3 {* I
胡润榜财富排行榜在中国推出十年,屡屡有上榜富豪因涉及经济犯罪而落马,因此被戏称为“杀猪榜”。日前,胡润研究院首次发表被戏称为“杀猪榜”的《中国富豪特别报告》,指出在过去的10年,跻身胡润百富榜的1330名中国富豪里,已有49人“发生变故”,其中19人获刑入狱或等候宣判。
) ~, Y q7 n8 D: w; A1 x8 j2 s" T( Y/ N
10年共有1330个富豪,其中49人“发生变故”,仅有19人是已被判刑和等待宣判的“问题富豪”——98.6%的民营企业家尚属“健康”。屡被戏称为发布“杀猪榜”的胡润,显然希望通过这组数据的发布,来为自己的榜单清本正名。殊不知,执拗于财富道德的公众却并不领情,一如将上榜富豪落马戏称为“杀猪”一般,人们似乎坚信,即使是那些依然挺立于财富榜单的富豪们,没有一个能成为财富道德的独善其身者。这种对财富者普遍的信任断裂,或可称为现今社会弥漫于世的“仇富”情结。8 v$ |" \( Q" f3 F1 @: E; k
1 p6 d! C( S) l; j; P) v 关于公众是否因为“仇富”,而对富翁们普遍持有一种所谓的“偏见”问题,已经讨论得太多。在胡润看来,公众的仇富总带着一种盲目性,他认为,“一直以来,很多人对待富豪的态度并不公平,认为有财富者一定有问题。”尽管胡润拿数据证明了,大多数的财富缔造者依然是健康经济的贡献人。但公众却依然沿袭着所谓“仇富”的视线,对财富者倒掉的个案更为津津乐道,比如国美电器前主席黄光裕,农凯集团前董事长周正毅。一般来说,发生频率低的个案很少具有代表性,就像现在统计出的只占区区1.4%的“问题富豪”,你可以说大多数富豪依然是健康财富的缔造者。问题却在于,当这些似乎并不具有普遍代表意义的富豪倒掉的个案,几乎成为一种全民关注的案例,并由此弥漫出对财富者普遍不信任的社会情绪时,这种现象就值得揣摩。- B6 p! ~/ a& B
+ ^4 m2 }- A3 Z0 a4 }5 w
那些曾经在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也一度是财富血泪奋斗史上的英雄,人们对这些财富先驱顶礼膜拜,争先效仿。在玩弄资本市场的魔方中,先富起来的这一部分人,利用市场的机遇,精明强算的头脑,以及敢于以身涉险的大胆,成为财富帝国创造的个中高手。不同于其他国家富豪发家之路的地方却在于,很大程度上,这些富豪的财富积累过程,更多是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利用特有机遇抑或灰色地带牟取的财富暴利。于是,当市场逐渐回归正轨之后,这些在灰色地带玩弄着资本魔方的富翁们,便很容易在法制的框架下,使财富与形象一夜崩塌,徒留人们戏谑“杀猪”的一地鸡毛。% G6 |# C! x) M
- c" X0 G( O8 t7 ~$ f9 g 更不可忽视的是,随着这些财富帝国的倒掉,人们总能在财富大厦的残垣断壁间,看到隐约浮动的权力魅影。在信奉灰色哲学的权力变现环境中,权力依靠金钱不断为自己增添上位的砝码,金钱依靠权力不断增强自己的财富帝国。当权钱勾结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之时,财富的积累便很容易蒙上一层非正义的阴影。也正是在如此市场失范的语境下,被打上“非正义”烙印的资本增长与财富积累,便很容易滋长公众所谓的“仇富”情结。
; R& K8 W/ |$ u' J
: F6 C9 K' L+ ?8 w5 t6 t# x 甚至,正是由于在市场失范的情境下,利用灰色地带抑或权钱勾结的非正义手段来创造财富,则更深深刺痛着公众心中贫富不均的相对剥夺感。加之现时富翁们动辄“开飞机游泳”等炫富新闻的不绝于耳,则更加剧了公众对财富者们的质疑。从某种程度来说,公众所谓的“仇富”,并不是单纯对富豪们的仇视与不信任,更多则是对现有市场机制的普遍不信任。在这种不信任之下,胡润富豪榜被称为“杀猪榜”,实际正昭示着市场失范下财富帝国的信任断裂。
8 D! h, x7 c2 g! T! j; d- f! F8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