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的关系吧。最近,心有些倦了。
相识很久的朋友说我,这一年突然间老了,似乎从二十岁一下子跨过了四十。仿佛额头上一夜间便刻满了沧桑。
接着不止一个人这样说了。所以也发现自己真的老了,一切都变的慌乱了。乱的连自己也看不清了。
突然想起席慕容的一句话“突然 我乱了”
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也淡了
........
鸟儿飞得不见了,清晨乱了
........
谁厌了,怨了,谁不见了,谁又乱了
.......
回头发现你不见了,突然我乱了
一首写给爱情的诗,如此的凄凉,如此委婉。不知道多少人因诗而叹
关于这首诗的作者,很多人都认为是徐志摩。我原本可以肯定是席慕容,却突然间也有些混乱了。到底是谁,也模糊了。
是席慕容?还是徐志摩呢?甚至有人说是当代一个叫做莫容雪村的作家的诗句,无稽之谈了。还好没有人说是汪国真这个当代小男人的。
今天特地问了朋友,朋友也肯定的说是席慕容。但如果你细细的品读,会发现无论是风格还是诗句中所隐藏的那一丝叹息都与徐志摩很贴近。
也许正是因他对与林徽因的那场不朽的恋情所致吧,人们才会误以为是徐志摩的诗。
我很喜欢徐志摩的那一首《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 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我不知道现实中的徐志摩是否真的做到了象诗词中写到的那样睿智、豁达。但结果是1931年11月19日早8点,他在参加当晚林徽因在北平举办的演讲会的途中,撞山坠机了。享年35岁。
这个愚蠢的家伙,是终尝所愿了吧。也算是达成了心中的那份最重、最痛的担当了。只不过留下的过于凄美了,即便是后世看着也心酸。
谁厌了,怨了,谁不见了,谁又乱了
回头发现你不见了,突然我乱了
倘若这首《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也淡了》便真就是徐志摩所做,倘若没有那场空难,倘若在他离世的那一刻他还能执笔记下,这段终将留世的爱恋。不知道在生命的尽头这首诗又该是怎样的结尾。
可是席慕容就是席慕容,永远钻不进徐志摩的影子里。即便有些形似,真的细细品读了,这两首诗却神离的太远。
徐志摩对待那份挚爱,是不会象席慕容那般幽幽怨怨的
谁厌了,怨了,谁不见了,谁又乱了?
所以这不是徐志摩的诗。因徐志摩没有厌过,没有怨过,林徽因突然不见了,他似乎也未曾乱过。而只是一直在用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切割着自己,担当着那份最沉重的担当。
正如,《偶然》如凤凰涅槃般引火重生,将爱情升华到崇高与伟大。而《走着走着》却句句哀怨冗长,如怨妇般凄凄切切。
所以徐志摩必须撞山,他应如宿命一般轰轰烈烈地向白马山上撞去,然后纵身于火海,将那些诗与恋一并加温,燃尽、重生。只是末了,末了也难免不会给谁留下一句悠长的叹息
回头发现 你不见了 突然 我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