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108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恐怖走向和平:爱尔兰共和军的历程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15.12.2005 01:15:27 | 只看该作者
正在美国发动全球性打击恐怖活动之际,从欧洲传来了令人鼓舞的消息:从事了数十年恐怖活动的爱尔兰<br />共和军宣布开始解除武装,延续了几个世纪的爱尔兰问题看来有了最终解决的希望。<br /><br />  在本-拉登的阿尔-盖达组织因为&quot;九一一&quot;恐怖袭击而闻名世界之前,爱尔兰共和军曾经是令整个欧洲最为<br />谈虎色变的恐怖组织。<br /><br />  爱尔兰共和军的政治目标,是将属于英国的北爱尔兰六个郡划归??或者用爱尔兰共和军自己的话来说??归<br />还??给爱尔兰共和国。那么,为什么这六个无从文化传统来说都属于爱尔兰的郡会成为英国的一部分呢?爱尔<br />兰共和军又为什么要采取血腥暴力手段来暴力来争取北爱尔兰的回归呢?这些问题只有历史能够回答。<br /><br />  一、北爱尔兰问题的由来<br /><br />  北爱尔兰问题的根源在于宗教与民族的冲突,而宗教冲突的历史,必须上溯到著名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br /><br />  亨利八世一五零九年继承父亲登上英国王位。他的第一任妻子原来是他的嫂子。在他兄长过世之后,亨利<br />奉父命与嫂子结婚。原因很简单??这位嫂子凯瑟林是当时的欧洲强国西班牙的公主,英国必须保持这一婚姻,<br />以与西班牙的联盟。<br /><br />  亨利八世与凯瑟林的孩子中,只存活下来一个女儿。急切想得到个继承王位的儿子的国王,爱上了一位名<br />叫安-波林的少女。然而,在天主教社会中,离婚是不被许可的。尤其是贵族要离婚,在具备了所谓&quot;充分&quot;的<br />理由之后,还必须得到教皇的亲自批准。在当时的情况下,要教皇批准亨利八世与凯瑟林公主离婚基本不可<br />能。<br /><br />  为了达到与安-波林结婚的目的,亨利八世断然与罗马教庭断绝关系,自命为英国教会的领袖,从此开创<br />了英国新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安利甘教会的历史。当然,亨利八世也顺利地离了婚又结了婚,不过他与安-<br />波林的婚姻只维持了三年,之后国王移情别恋,将王后砍了头,与新恋人结了婚。<br /><br />  尽管如此,英国自亨利八世之后,主流社会便不再受罗马教庭制约,而是属于以英国国王为首的英国教<br />会。不过,不愿意离开罗马教庭的人也不少,其中就包括当时在英国统治之下的大部分爱尔兰人。<br /><br />  亨利八世及其女儿、著名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的时代,是英国现代民族国家已经成型的时代。在此之前,<br />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逐渐摆脱了早期的纷乱与相互之间连绵战争的状态,形成了相对统一的民族<br />国家。宗教改革开始之后,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的大部分贵族与人民经过一段时间,到伊丽莎白后期大部<br />分已经皈依了安利甘教会。而爱尔兰多数的人民却没有顺应这个潮流。不仅没有顺应,而且爱尔兰的贵族与人<br />民与亨利八世派来推行新教的人发生了流血冲突。为了平定爱尔兰的反抗,亨利八世派遣了大批英格兰本土的<br />新教徒移居爱尔兰,使得爱尔兰相当一部分地区,特别是北爱尔兰,成为新教徒与爱尔兰天主教徒杂居的地<br />方。<br /><br />  一六八八年英国的&quot;光荣革命&quot;奠定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可是,以不流血革命着称的光荣革命,却在爱<br />尔兰引起了一场流血的战争,并且对爱尔兰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后果。下台的国王詹姆士二世是位虔诚的天主教<br />徒。他跑到爱尔兰,在法国与西班牙的支持下对新政权与新教徒发动了战争。一六九零年,三万名新教徒在与<br />詹姆士的军队对峙了一百零五天取得了胜利。在英国国王的军队开到之后,詹姆士的失败便成了定局。从此以<br />后,以英伦三岛移民为主的新教徒在爱尔兰掌握了政治权力。他们在十八世纪通过了一系列惩罚性法律,夺走<br />了爱尔兰人大量土地。天主教徒被禁止从事法律事务、不得竞选公职、无权购买大片土地。到一七七八年,爱<br />尔兰天主教徒只拥有百分之五的土地。大量天主教徒只能给新教徒地主充当佃户。<br /><br />  在英国人新教徒统治的二百年中,爱尔兰天主教徒始终没有中断对英国新教徒统治的反抗。在这个过程<br />里,爱尔兰人独立的民族意识也逐渐形成。一八四五年,爱尔兰全境内出现了严重的土豆黑死病,许多土地完<br />全没有收成,大批以土豆为主食的爱尔兰贫民冻饿而死,还有成千上万的人民逃离家园,在恶劣的条件下飘洋<br />过海去美国,成为美国今日爱尔兰裔美国人的祖先。<br /><br />  土豆黑死病及其带来的饥荒,造成大批爱尔兰人死亡。但是,与此同时,爱尔兰生产的土豆之外的粮食,<br />却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英国本土,为当时工业革命高潮中的英国提供农产品。这也就在爱尔兰人中间种下了更<br />深的仇恨。从土豆黑死病到一九二二年独立,爱尔兰发生了多次反对英国与新教徒的暴动。而英国一八三二年<br />议会改革之后民主制度的进步,爱尔兰议会也通过了越来越多赋予爱尔兰人权利的法案。<br /><br />  得此风气,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爱尔兰人开始成立自己的政治组织,并且选出了自己的议会代表。到<br />八十年代,反英的政治组织爱尔兰自治党已经在爱尔兰议会中与亲英的党派平分秋色。一八八六年,英国自由<br />党首相格拉斯顿制订了《爱尔兰自治法案》(Home Rule Bill)。从此以后,爱尔兰独立便逐渐成为历史潮<br />流。<br /><br />  一九一六年,大英帝国正忙于一次大战,爱尔兰人在复活节那天掀起了一场反英德起义。起因领袖帕特里<br />克-皮尔斯宣布成立爱尔兰共和国临时政府。绝大部分起义领导人属于一个名叫&quot;爱尔兰共和兄弟会&quot;的秘密组<br />织。起义者与英国的交战国德国联系,希望德国能够派遣军队帮助爱尔兰人。在战争中已经处于不利状态的德<br />国人尽管当时答应派兵,但却始终没有兑现诺言。德国人运送武器弹药到爱尔兰的船只也被英国击沉。这次起<br />义最终失败,而数十名起义领袖被英国人判处死刑。不过,起义依然从各个方面推进了爱尔兰独立运动。后来<br />爱尔兰共和军的创始人科林斯,就曾经参加过这次起义。<br /><br />  号称&quot;日不落帝国&quot;的英国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力开始衰落。一九一九至二一年,争取独立的爱尔兰人与<br />英国人之间爆发了战争。一九二一年底双方实现停火。在日益高涨的爱尔兰民族独立情绪面前,英国人无法找<br />到折衷办法。一九二二年,英国人终于同意让爱尔兰的南部二十六郡成为自治邦。不过北爱尔兰的六个郡仍旧<br />留在英国。从此,英国的正式国名便成了&quot;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联合王国&quot; (United Kingdom)。<br /><br />  爱尔兰在一九四九年修改宪法,正式脱离大英帝国,成为独立国家,也就是今日的爱尔兰共和国。然而,<br />留在英国的北爱尔兰六郡始终是爱尔兰人心头的阴影。爱尔兰共和军的暴力恐怖活动,正是以争取北爱尔兰回<br />归的名义进行的。<br /><br />  二、爱尔兰共和军<br /><br />  爱尔兰共和军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爱尔兰共和兄弟会。这个秘密会社式的组织在世纪之交的时候创立了一<br />个准军事组织&quot;爱尔兰志愿者&quot;,决心以暴力手段推翻英国的统治。同时,爱尔兰共和兄弟会也渗入了一九零五<br />年成立的主张以非暴力手段争取独立的新芬党,使这个党后来成为爱尔兰共和军的政治分支。<br /><br />  一九一六年的复活节起义,是爱尔兰独立运动军事力量的一次大曝光。在第一届爱尔兰共和国政府成立、<br />英国与爱尔兰之间爆发战争的时候,参加过复活节起义的志愿军事人员被看作共和国的部队,因此也就有了爱<br />尔兰共和军这一名称。<br /><br />  在爱尔兰获得自治之后,爱尔兰共和军最早作战的对象还不是英国。爱尔兰自治邦的成立首先引发的是爱<br />尔兰人内部的战争。面对英国人制订的将北爱尔兰六郡划分在英国的条约,当时爱尔兰一方激进的领袖表示坚<br />决拒绝。在复活节起义的七个主要领袖中唯一幸存下来的德瓦勒拉(拥有美国国籍)便忿忿地退出了谈判并辞去<br />职务。爱尔兰内战在支持条约的温和派与反对条约的激进派之间爆发。被称为爱尔兰共和军的武装力量加入了<br />激进派的行列。<br /><br />  温和派在一九二三年赢得了战争,新政府宣布爱尔兰共和军为非法。此后,爱尔兰共和军以及新芬党便不<br />断地受到当局的监禁打压,一直到一九三二年,德瓦勒拉通过成立新政党竞选,并被选为政府首相。一九三七<br />年,在德瓦勒拉登主持下,爱尔兰通过新宪法,宣布成为共和国,并且宣布其领土包括所有三十二个爱尔兰<br />郡。从这时起,爱尔兰共和军就认为有了反对英国的法律依据。<br /><br />  那么,为什么英国要将北爱尔兰六个郡留下呢?<br /><br />  北爱尔兰六个郡的首府是著名的贝尔法斯特市,六郡中大部分居民是信奉英国国教的新教徒。他们从一开<br />始,就坚决反对爱尔兰独立。他们在爱尔兰虽然是少数,在这六个郡中却是多数。自从十七世纪后期以来,这<br />里的新教徒与天主教徒之间就不断出现暴力冲突。与天主教徒一样,新教徒也成立了他们自己的政治、宗教、<br />以及准军事武装组织。<br /><br />  在英国议会通过《爱尔兰自治法案》时,北爱尔兰六个郡的居民通过公民投票反对自治,誓死要留在英<br />国。主张留在英国的人被称作&quot;联合派&quot;(Unionists)。他们今天仍然在北爱尔兰占多数。<br /><br />  既然主张加入爱尔兰的和主张留在英国的两派都互不相让,而且都掌握着武器,暴力冲突便无法避免。经<br />过几十年的冲突,双方都结下了血仇。在爱尔兰实现自治的一九二二年,双方在冲突中死亡二百三十二人。<br /><br />  在爱尔兰新宪法通过之后,爱尔兰共和军将从英国手里收回六郡、统一南北作为首要任务。一九三九年,<br />爱尔兰共和军在英国制造了一场爆炸案,导致爱尔兰政府取缔共和军。从此,爱尔兰共和军进入非法状态,暴<br />力的矛头既指向英国,也指向被他们视作叛徒的爱尔兰政府。<br /><br />  英国在四九年承认爱尔兰独立,但是北方六郡仍然留在英国。五四年十月,爱尔兰共和军宣布停止在爱尔<br />兰境内的军事活动,集中力量对付驻扎在北爱尔兰的英国军队,在这以后的四十多年时间里,爱尔兰共和军以<br />其接二连三的恐怖活动,建树了自己世界最大的恐怖组织之一的名声。<br /><br />  由于暴力冲突的频繁与严重,英国自七二年开始对北爱尔兰实行直接统治。英国政府派出大量军队驻扎在<br />北爱尔兰境内,爱尔兰人丧失了基本的自治权。<br /><br />  值得一提的是,爱尔兰共和军的主要财政来源,是在美国的爱尔兰移民后裔。这个移民群体早已在美国站<br />稳,其中不乏一些显赫家族与人物。比如被称作&quot;美国王室&quot;的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家族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br />个。这些爱尔兰裔美国人的祖先,大批是土豆黑死病时期移民美国的穷苦人民。他们对当年英国统治者的压迫<br />以及英国地主的剥削保持了久远的记忆。因此,爱尔兰共和军也就在他们中间找到了最可靠的财政支持。<br /><br />  三、爱尔兰和平进程<br /><br />  正当美国反恐怖主义行动在阿富汗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北爱尔兰传出了和平的福音。爱尔兰共和军十月<br />二十三日宣布开始解除武装,并将部分武器置于&quot;不使用状态&quot;。爱尔兰共和军在声明中表示,他们这样做的目<br />的,在于挽救濒于崩溃的和平进程。<br /><br />  这项被英国首相布莱尔称作&quot;历史性举动&quot;的决策,是自九七年开始的爱尔兰和平进程中关键的一步。<br /><br />  爱尔兰共和军数十年的恐怖主义活动,虽然使英国人疲于奔命,但是受到最大创伤的却是北爱尔兰人民。<br />目前,北爱尔兰拥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其中大约百分之六十为新教徒。几十年里,北爱尔兰已有三千六百多<br />人丧生,3万人受伤。首都贝尔法斯特成为世界上令人胆战心惊的恐怖之都。北爱尔兰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严重<br />影响。多年以来,经济一直依靠英国的支持才没有垮掉。目前北爱尔兰的经济大约有百分之三十要依赖来自英<br />国的支持。北爱尔兰绝大多数人民,无论是新教徒还是天主教徒,都已经厌倦了无休止的暴力,盼望能够早日<br />实现和平。甚至在爱尔兰共和军的政治组织新芬党内部,和平的呼声也越来越高。<br /><br />  一九九三年,英国与爱尔兰共和国共同发出和平呼吁。九四年八月三十一日,爱尔兰共和军发表声明,宣<br />布从午夜起实行&quot;无条件的和不限期的&quot;停火。<br /><br />  九七年十二月,英国首相布莱尔和新芬党领导人亚当斯在伦敦就北爱尔兰和平问题举行会谈。这是七十六<br />年来的首次。作为爱尔兰共和军政治组织的新芬党从此全面地参与了和平进程。<br /><br />  1998年4月10日,在经过数年的波折之后,英国、爱尔兰两国政府及北爱冲突有关各方的八个党派签署了<br />和平协议。协议规定,二零零零年五月二十二日之前,北爱尔兰各派武装??包括北爱尔兰共和军和新教教派的<br />武装??必须全部交出武器并予以销毁。北爱尔兰留在英国(联合王国)之内,除非在未来南北爱尔兰的大多数人<br />民投票同意才能谋求统一。爱尔兰共和国修改宪法,放弃对北爱尔兰德领土要求。另外,协议还规定在北爱尔<br />兰建立一系列的自治与维持和平的机制。<br /><br />  协议公布后,北爱尔兰通过选举产生了议会,建立了南北爱尔兰的跨界合作机构。而英国也根据协议,提<br />前释放了差不多三百名卷入爱尔兰共和军活动的囚犯。到九九年十二月一日,英国女王批准了向北爱尔兰转交<br />地方事务管理权的权力下放法令。同一日,爱尔兰政府批准修改宪法,取消对北爱尔兰领土的主权要求。翌<br />日,英国政府向北爱尔兰自治政府移交权力。除了国防、外交和税收等中央权力之外,自治政府拥有立法和行<br />政权。新教与天主教两大教派都参与了自治政府,其中也包括新芬党的成员。这是一九七二年英政府实行直接<br />统治以来,北爱尔兰首次建立了自治政府。<br /><br />  不过,北爱尔兰和平进程中最关键的问题??爱尔兰共和军的缴械??却不断出现波折。在协议签订后,北爱<br />尔兰共和军一直拒绝缴械。其理由是,在北爱尔兰和平协议上签字的不是爱尔兰共和军,而是新芬党。新芬党<br />尽管是爱尔兰共和军的政治组织,却声称只代表该组织的政治主张,并不能领导武装力量。<br /><br />  到二零零零年一月底,负责监督解除北爱尔兰准军事武装的国际中立机构主席德沙特兰提交了一份评估报<br />告,认为没有迹象表明爱尔兰共和军已着手解除武装。围绕着报告与缴械问题,北爱尔兰自治政府内的各派之<br />间出现蕾激烈争拗,自治政府几乎解体。英国政府不得不恢复对北爱尔兰的直接统治。而爱尔兰共和军随后也<br />宣布退出缴械谈判,和平进程出现严重危机。<br /><br />  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之下,英国和爱尔兰政府提出了新方案,将爱尔兰共和军缴械的最后期限从和平协议规<br />定的二零零零年五月推迟到下一年六月。爱尔兰共和军随后也在五月六日宣布,愿意与负责监督解除武装的国<br />际中立机构重开谈判,并着手封存武器。气氛缓和之后,北爱尔兰自治政府开始重新行使行政权力。<br /><br />  在整个和平进程中,北爱尔兰共和军内部温和派与保守派也不断出现分化。其中分裂出来的极端组织&quot;正<br />统爱尔兰共和军&quot;(real IRA)曾经制造了震惊世界的 奥马镇爆炸案。在爱尔兰共和军停火之后,这个组织目前<br />被仍旧国际上列为恐怖组织。事实上,英国首相布莱尔在&quot;九一一&quot;恐怖袭击之后,就中东形势与北爱尔兰形势<br />作过比较并指出,在和平进程的每个关头,冲突的各方都会出现一些极端分子试图破坏和平。而当和平进程出<br />现波折时,极端份子和恐怖份子就会乘虚而入。<br /><br />  在各方极端份子的阻挠下,北爱尔兰在和平进程中频繁出现暴力事件,谈判也不断陷入困境。直到二零零<br />一年八月,英国和爱尔兰两国政府在贝尔法斯特向北爱尔兰主要政党公布了打破和平进程僵局的一揽子解决方<br />案。该方案包括地方警察改组、减少北爱英国驻军、北爱尔兰地区的稳定和准军事组织缴械四个方面。方案强<br />调,缴械是和平协议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星期后,爱尔兰共和军提出了自己的解除武装方案。英国首相布<br />莱尔对这一方案表示高度赞赏。<br /><br />  十月二十二日,新芬党呼吁爱尔兰共和军放下武器。次日,爱尔兰共和军宣布开始解除武装。延续了八十<br />年之久的北爱尔兰和平终于露出了曙光。<br /><br /><br />《世纪中国》<br />
2#
发表于 15.12.2005 01:43:51 | 只看该作者
势力规模很小的时候搞活动称之为恐怖活动,组织本身为<span style='color:red'>恐怖组织</span>势力得到一定发展,有一定规模搞活动称之为内战,组织升级为<span style='color:red'>反政府武装</span><br />势力无限扩大击败原来的合法政府,组织就升级为<span style='color:red'>合法政府</span>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2.6.2024 14:18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