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56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灌水一词的由来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9.6.2006 01:13:53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虽然至今没有人能给灌水给出一个准确地定义,但似乎大多数人都形成了这样一种默契:在论坛上,漫无目的发表没有实质意义的帖子或者和主题不着边际的回复,这种行为可以称之为“灌水”。 <br /><br />  然而,为什么把发帖说成是灌水呢?考究起来“灌水”的出处居然有三种版本: <br /><br />  神话版:寄托了妃子对舜的哀思 <br /><br />  相传上古时代,舜去世以后,他的两个妃子非常悲痛,所以经常跑到湘水上去灌水,以抒发哀思。悲痛到极致难免痛哭,泪洒到青竹上,留下了斑斑的痕迹,后人们就把这种竹子叫做湘妃竹,也叫做斑竹。 <br /><br />  科学版:物理学沉浮条件原理 <br /><br />  出自小学课本:几个小孩在玩球,不小心把球弄到树洞里去了。好深,够不到,怎么办?其中有个聪明的小孩,去河边打来水,把水灌进洞里,球就浮上来了。 <br /><br />  在论坛上的“主题帖子”就好比是一个皮球,不管内容是否精彩,如果你不回复,那么帖子自然就“沉”下去,然而,你一旦跟帖,那么这个帖子又会“浮”上来。所以回帖的过程从物理学角度来分析,就是灌水。 <br /><br />  官方版:里根总统的“化名”演化 <br /><br />  据说里根执政时期,为了掌握民情,他常用“Addwater”这个网名上论坛。在和人们的交流过程中,他结识了许多网友。不过当时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卸任后,在与朋友聊天的时候,不经意之间他透露了自己的秘密。没多久,这个秘密就在网上传开了。于是,发给“Addwater”的帖子如雪花片般满天飞舞。论坛的版主又不敢删除人们写给总统的帖子。最后,论坛服务器终于不堪重负,被这些信件挤爆了。人们才意识到“Addwater”实在太可怕了。后来人们就把那些没有内容,乱七八糟的发贴的行为统称为“Addwater”,中文译作“灌水”。 <br /><br />  以上就是灌水一词的三大来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9.6.2006 01:14:28 | 只看该作者
对于第一种的详细解释:<br /><br />传说在古代,舜死了以后,他的两个妃子就跑到湘水上去灌水,抒发内心的悲哀。泪洒青竹,印上斑斑的痕迹,从此人们把这种竹子叫做湘妃竹,也叫做斑竹。这就是今日各BBS上斑竹这个称号的来历。 <br />  儒家文化向来把灌水看作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孔门弟子颜回对上网灌水着迷,躲在破旧的网吧里(居陋巷),每天只吃一顿饭(一箪食),往肚子里灌一壶水(一瓢饮),结果少年白发、深度近视。这种好好学习天天灌水的精神,使他成为安贫乐道的楷模。 <br />庄子也非常欣赏灌水的乐趣。庄子的寓言中,充满了对灌水的智慧。其中《秋水》一篇,最是阐释灌水的奥秘。 <br />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统一天下后,嬴政对灌水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些贡献包括:统一上网带宽(车同轨),统一发帖语言(书同文),统一帖子的字节数标准(度量衡)。从此全国各地的子网汇合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 <br /><br />  灌水也被中国人看作勇武的象征。人常说绛灌之勇,就是指绛侯和灌婴,这两个是汉初功臣。灌婴从小灌水,练得一身好功夫.史记上说灌婴“战疾力”,大破项籍、韩信和英布,官至丞相,封颍阴侯。从此人们就把猛将称作“勇冠三军”。此后更出了个关羽,水灌七军,于是成为了“武圣”。后人记叙关羽和他的同时代人时,面对这个灌水人才辈出的年代,只好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br /><br />  魏晋时期的人物以清谈著称(也就是在聊天室中斗嘴),偶尔跑到室外郊游,他们就会选一个有茂林修竹的水潭,玩曲水流觞的游戏。也就是往帖子里灌水,然后把帖子放到水池里传给别人,别人收到了帖子就喝掉水,另外再跟一个帖子。 <br /><br />  唐朝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高峰。官员都须经过灌水考试才能上岗。唐太宗李世民看到各路高手鱼贯而入考场,忍不住哈哈大笑说:“天下英雄,尽入吾论坛中矣!”这时身边的魏征提醒他说:“别灌太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在这个朝代中还出现了唐诗这么一种灌水的形式。其中李杜二人成就尤高。李白的著名灌水诗中说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一种多么宏伟的灌水气象啊!他又有一首咏论坛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歌颂了在灌水中结下的友谊。 <br /><br />  继唐诗后的宋词则又是另一番灌水风光。后人把宋词按照灌水风格分为两派,其一为豪迈派,代表人物苏轼,写下了“大江东去”的壮丽篇章。其二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只要有人灌水的井边,就有人转贴柳永的词。 <br /><br />  明朝的灌水文化开始走向民间,其间有两位畅销小说的作家,一名施耐庵,一名罗贯中,他们对灌水小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施耐庵的小说干你娘啊干脆以《水壶》为名,以发扬灌水文化。 <br /><br />  到了清初的文字狱,见灌水帖就砍,使得灌水帖子大大减少。鹿鼎公韦小宝水灌雅克萨城,签订尼布楚条约,方显出灌水英雄真本色来。其后乾嘉学派则埋首于故纸堆中,专心整理老帖子。正是由于他们勤勤恳恳的工作,一些精彩的灌水之作被保留了下来,而不至于被淹没。 <br /><br />  纵观中国的历史,亦可称5000年灌水的历史耶? <b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6.7.2006 11:36: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7.1.2025 16:23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