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28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说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1.3.2004 18:25:27 | 只看该作者
  ZT<br><br>“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体现了男权社会对女子的歧视和压迫,在古代妇<br>女生活中曾产生很大影响,和性文化也有一定的关系。<br><br>据本世纪前,晋代妇女之风雅,唐代妇女之能诗,都不为当时社会所禁止,<br>所以连这句话的意思都没有。在宋代,司马光曾说:“今人或教女子以作歌诗,执<br>俗乐,殊非所宜也”,微开“女子无才便是德”之意,但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到,当<br>时的人们还是教女子学歌诗的。从汉到宋的女训书中也都没有这句话,只是明末的<br>吕坤曾说:“今人养女多不教读书认字,盖亦防微杜渐之意,然女子贞淫,却不在<br>此。果教以正道,令知道理,如《孝经》、《列女传》、《女训》、《女诫》之类,<br>不可不熟读讲明,使他心上开朗,亦阃教之不可少也。”这段话是反对当时有些人<br>不教女子读书认字而说的,可见当时社会上已有这种风气。而在《温氏母训》中就<br>有这样的话了:“妇女只许粗识柴米鱼肉数百字,多识字无益而有损也。”到了清<br>初,就有人明确地对“女子无才便是德”提出不同的看法,如王相母亲的《女范捷<br>录》中就说:“男子有才便是德,斯言犹可;女子无才便是德,此语诚非,盖不知<br>才德之经与邪正之辨也。”<br><br>从以上这些情况可以分析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话产生于明末。其产生的<br>原因主要是统治阶级要加强对民众的控制(这种控制随着社会的不稳定而日益加强)<br>,所以要实行“愚民政策”,而首先实行“愚女政策”。同时,还和以下几个因素<br>有关:<br><br>一是认为女子有才则易不贞。<br><br>元人把唐代传奇《莺莺传》改为戏曲(董解元作《弦索西厢》,王实甫作《西<br>厢记》,关汉卿作《续西厢记》)后,已成为元曲中的名作之最,明朝的陆采又作<br>《南西厢记》,因此《西厢记》在明代流传甚广,几乎家喻户晓。不少人就以为莺<br>莺之不贞完全在于她能诗,否则,就不能和张生相酬答,而“待月西厢下”尤其是<br>失身的张本,所以,女子还是少读诗文,无才为好。同时,唐、宋以降,直至明朝,<br>妓女之中也有不少会诗文的才女,有些人又把女子有才与为倡联在一起,而认为女<br>子有才就失德了。<br><br>二是认为女子有才则命途多舛。<br><br>辽道宗时发生过一个大冤案,对明朝人的观念也有影响。道宗的妻子懿德皇后<br>是萧惠的少女,能歌诗,善琵琶,最初很得宠幸,生皇子旻,可是有些人妒忌她,<br>就制造了一个阴谋,诱后上钩,主要是令他人作题为《十香词》的艳词,使人持之<br>乞后手书,骗皇后说这词是宋国皇后所作,“更得御书,便称二绝。”后书之,又<br>题了一首自作的怀古诗一绝云:“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惟有知情一<br>片月,曾窥飞鸟入昭阳。”于是,一些阴谋家就以后所书为证,诬后与伶官赵唯一<br>私通,说《十香词》是皇后描写和赵唯一恩爱状况的,而怀古诗中又藏有“赵”、<br>“唯”、“一”几个字,抬赵抑帝。辽道宗听信了这些谗言,以铁骨朵(刑具)击<br>后,后几至殒。族诛赵唯一,并敕后自尽。皇后以白练自经后,道宗怒犹未解,命<br>裸后尸,以苇席裹之还其家,那时皇后才36岁。<br><br>皇后自尽以前,还作了一首绝命词:<br><br>嗟薄佑兮多幸,芜作丽兮皇家,承昊穹兮下覆,近日月兮光华。托后钧兮凝位,<br>忽前星兮启耀,虽爨累兮黄床,庶无罪兮宗庙。欲贯鱼兮上进,乘阳德兮天飞;岂<br>祸生兮无朕,蒙秽恶兮宫闱。将剖心兮自陈,翼回照兮白日,宁庶女兮多渐,遏飞<br>霜兮下击。顾子女兮哀顿,对左右兮摧伤。共西曜兮将坠,忽吾去兮椒房。呼天地<br>兮惨悴,恨古今兮安极!知吾生兮必死,又焉爱兮旦夕!<br><br>以后, 辽朝的一个叫王鼎的进士, 写了一篇《焚椒录》,披露了事实真相。<br>《焚椒录》在明代流传较广,不少人就称为懿德皇后能书能诗反而害了自己,女子<br>还是无才为好。<br><br>三是认为女子多才易短寿。<br><br>明朝有个女子叫叶小鸾的,是叶天寥的幼女,她娟美敏慧,10岁能韵语,1<br>7岁死,她所存的诗词,钮琇在《觚賸》中称之为“皆似不食人间烟火”。叶天寥<br>在《续窈闻记》中记述叶小鸾死后,其家恳求泐奄大师召魂事,说小鸾魂来后,愿<br>从大师受戒,大师说受戒前必须审戒,所以问审她的种种过失,她的答词十分艳丽:<br><br>问:凡受戒者必先审戒,我当一一审汝。仙子曾犯杀否?<br><br>答:犯。曾呼小王除花虱,也遣轻纨坏蝶衣。问:曾犯盗否?<br><br>答:犯。不知新绿谁家树,怪底清声何处箫。<br><br>问:曾犯淫否?<br><br>答:犯。晚镜偷窥眉曲曲,春裙新绣鸟双双。师又审四口恶业,问:曾犯妄言<br>否?<br><br>答:犯。自谓前生欢喜地,诡云今坐辩才天。<br><br>问:曾绮语否?<br><br>答:犯。团香制就夫人字,镂雪装成幼妇词。<br><br>问:曾两舌否?<br><br>答:犯。对月意添愁喜句,拈花评出短长谣。<br><br>问:曾恶口否?<br><br>答:犯。生怕帘开讥燕子,为怜花谢骂东风。<br><br>又审意三恶业:曾犯贪否?<br><br>答:犯。经营湘帙成千轴,辛苦莺花蒲一庭。<br><br>问:曾犯嗔否?<br><br>答:犯。怪他道韫敲枯砚,薄彼崔徽扑玉钗。<br><br>问:曾犯痴否?<br><br>答:犯。勉弃珠环收汉玉,戏捐粉合葬花魂。<br><br>师大赞曰:<br><br>“此六朝以下温、李诸公血竭髯枯惊咤累日,子于受戒一刻,随口而答,然则<br>子固一绮语罪耳。<br><br>遂予之戒,名曰智断,字曰绝际。<br><br>以上所述召魂的事,当然不可信,但这件事在当时实有很大影响,令人感到:<br>“惟其这样有才,所以不免夭死吧?”女子才气太高,往往为上天不容,所以短寿<br>——这似乎又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一个“根据”了。
2#
发表于 1.3.2004 19:54:37 | 只看该作者
像萧观音这样的女子,又怎能够在宫闱的腥风血雨里自处的?连一个音律上的知己也是不容于世,只剩下辽宫凄凉月罢了。<br>还不如萧太后的好!果敢,分明的女中丈夫!所以有才华还要有胆识,否则也只能让命运随他人掌控。<br><br>小鸾真妙女子也!
3#
发表于 3.3.2004 01:27:55 | 只看该作者
题外话,不知无才和浪漫与否可有联系 <!--emo&:unsure:--><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unsur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unsure.gif' /><!--endemo--> <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6.2.2025 15:22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