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75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上的今天---3月22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2.3.2011 14:56: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16年3月22日 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




袁世凯身着新设计的洪宪后皇帝戎装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忠实代表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开始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913年10月,袁世凯当上正式大总统。他窃夺了全国统治大权,就开始做起“皇帝梦”来。袁世凯下令解散了国民党,撤销了国民党员的议员资格。后来干脆下令解散了国会,又炮制出新的《约法》,规定总统任期10年,可以无限制地连任,总统继承人由现任总统推荐。袁世凯要把共和国变成家天下的野心暴露出来。

为了推行帝制,袁世凯不惜出卖国家主权,以换取帝国主义的支持。1915年1月,日本帝国主义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向中国提出了21项条件,以实现其独占中国的目的。同时暗示:“只要大总统承认这21条,日本政府就希望大总统再高升一步。”袁世凯接受“21条”的消息引起全国人民的愤怒。在人民群众的压力下,“21条”才没能实行。

袁世凯虽然要当皇帝,但他却不急于粉墨登场,甚至说:“我连总统都不愿意当,哪里还想当皇帝!”他口头这样说,可暗地却加紧制造复辟帝制的舆论。他要为帝制涂上一层“民意”的色彩。于是一些政治投机分子和袁世凯的爪牙组织了“全国请愿联合会”,为袁世凯当皇帝摇旗呐喊。在1915年10月又召开了所谓“国民代表”会议,各省“代表”向袁世凯呈献“推戴书”说:“我们以国民的公意,推戴现在的大总统袁世凯当中华帝国的皇帝。”袁世凯故作姿态,将“推戴书”退回,表示要“发扬共和”。当“推戴书”第二次呈上时,袁世凯便不再推辞。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改国号为“中华帝国”。接着,下令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准备于1916年元旦正式登极。可惜好梦不长。经过辛亥革命洗礼的人民决不允许帝制复辟,反袁、反日的爱国运动迅猛兴起。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公开号召人们“乘时奋起”,把反袁斗争进行到底。一向拥护袁世凯的进步党也走上反袁道路。连北洋军阀集团内部,也明显分化。没等袁世凯黄袍加身,云南蔡锷就发起护国运动,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

袁世凯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只得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可还以大总统自居。但全国各地纷纷组织武装起义,挂起护国军的旗帜,要求惩办袁世凯。袁世凯恼羞成病,于1916年6月6日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死去。



2#
 楼主| 发表于 22.3.2011 15:02:16 | 只看该作者
1945年3月22日  阿拉伯国家联盟成立



阿拉伯国家联盟 League of Arab States


为加强阿拉伯国家联合与合作而建立的地区性国际组织。简称阿拉伯联盟或阿盟。1945年3月,埃及、伊拉克、约旦、黎巴嫩、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和也门7个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在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国家联盟条约》,宣告联盟成立。到1993年共有22个成员国。宗旨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密切合作,维护阿拉伯国家的独立与主权,协调彼此的活动。组织机构主要有首脑会议、联盟理事会和秘书处,总部设在开罗。联盟成员国自成立后陆续缔结了一些加强各方面合作的条约、协定,在维护本地区石油国权益、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正义事业,处理阿拉伯国家间分歧和解决本地区国家间冲突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当代国际社会,尤其是中东地区的重要政治力量。

1945年3月22日,在埃及倡议下,7个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联盟宪章》,阿拉伯国家联盟正式成立,简称阿盟。

1945年10月20日,二战结束之后中东把注意力转向内部冲突,阿拉伯国家在为圣地而进行的斗争中寻求统一。埃及、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结成了阿拉伯联盟,战时的泛阿拉伯主义就此不复存在。

密切成员国间的合作关系,协调彼此间的政治活动,捍卫阿拉伯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全面考虑阿拉伯国家的事务和利益,各成员国在经济、财政、交通、文化、卫生、社会福利、国籍、签证、判决的执行以及引渡等方面进行密切合作。成员国相互尊重国家的政治制度,彼此之间的争端不得诉诸武力解决,成员国与其他国家缔结的条约和协定对其它国无约束力。

2008年已经有22个国家加入:阿尔及利亚、阿联酋、巴勒斯坦、巴林、吉布提、卡塔尔、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沙特、苏丹、索马里、突尼斯、叙利亚、也门、伊拉克、约旦、科摩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2.3.2011 15:03: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零下68度 于 22.3.2011 15:04 编辑

1966年3月22日    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艾思奇逝世






1966年3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艾思奇逝世,享年56岁。历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中国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所著《大众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作出了重要贡献。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本由我国学者自己编写的哲学教科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2.3.2011 15:06:20 | 只看该作者

1971年3月22日   我国与科威特建立外交关系




科威特国旗

科威特国位于海湾西北角,面积仅有17818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179万人,是个不大的国家,但以丰富的石油资源和迅速发展的经济而使世人瞩目。


“科威特”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是“建在水边的小城堡”的意思。17世纪初叶,这块土地叫“古赖茵”,意为“小犄角、小丘陵、小高地”。哈立德部族的族长巴拉克在古赖茵修了一所临海城堡,于是科威特取代了古赖茵而流传至今。

1967年,科威特埃米尔签署了领海法,规定科威特领海为大陆与岛屿周围12海里以内。科威特海岸线长290公里,有6个设备先进的新式港口。有9个主要岛屿,最大的海岛是布比延岛,面积863平方公里,与大陆有铁桥相通。最北面的是沃尔拜岛,面积37平方公里。最美丽、最著名的岛屿是法拉卡岛。据史料记载,公元前600年,在这个岛上就产生了古希腊-阿拉伯法拉卡文明。

科威特国在行政上分成5个行省:科威特首都省、哈瓦利省、法尔瓦尼亚省、杰哈拉省和艾哈迈迪省。

科威特是个产油国,但却不是石油的产物。科威特的历史要追溯到1672年。虽然它那时只不过是一个小村庄,但哈立德家族已在那里修建了临水的小城堡——科威特,1711年,内志地区阿奈扎部落欧图布部族东迁,来到科威特,在萨巴赫家族的领导下,开始了它的300年基业,至今已历13代。

科威特是一个世袭的酋长国。埃米尔是国家元首,具有无上的权力,而且是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埃米尔以下是王储兼首相。1962年11月11日,埃米尔批准了《科威特宪法》。

300多年来,科威特一直保持着一种独立的实体。1961年,科威特宣布独立。科威特是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阿拉伯国家,奉伊斯兰教为国教,定阿拉伯语为国语。

科威特国面积虽小,但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它派往世界各国的外交和领事机构已达91个。科威特历来主张在互相尊重与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基础上加强与各国的合作,在处理国与国的争端方面,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和平共处,坚决维护自己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科威特得天独厚,油藏特别丰富,国民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昔日的科威特已经被十分发达的现代化城市所代替。更令人惊奇的是那种当代风格与传统的伊斯兰文明的完美结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2.3.2011 15:08:38 | 只看该作者

1990年3月22日     我国与纳米比亚建立外交关系




纳米比亚国旗


纳米比亚原称西南非洲,面积约82.4万平方公里,人口170多万(1990年),其中大多数为黑人。15-18世纪,荷兰、葡萄牙和英国先后入侵纳米比亚,1890年德国又占领其全境。一次大战期间,南非出兵占领了纳米比亚,并于1949年4月非法将其吞并。

纳米比亚人民从未屈从于南非的殖民统治。以努乔马为首的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坚持了23年的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种族主义统治。在国际社会特别是非洲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下,遭受南非种族主义统治和经济掠夺达75年之久的纳米比亚终于赢来了国家的独立。

1990年3月21日,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升起了一面由一轮金色太阳和蓝、红、绿三色彩条组成的新国旗,它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纳米比亚共和国正式诞生了!当选总统努乔马宣誓就任纳米比亚共和国首任总统。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主持了独立升旗仪式。他说,纳米比亚共和国将成为联合国第160个成员国。

纳米比亚是非洲大陆最后一块殖民地,它的独立,彻底结束了自1915年以来南非在这块土地上的殖民统治,是非洲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纳米比亚的独立不仅使非洲统一组织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国,而且对稳定南部非洲形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纳米比亚独立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清除种族隔离制度和殖民统治的遗迹,维护国内和平与稳定,巩固国家的独立,并开始恢复经济,重建家园。

纳米比亚是一个多民族、多党派的国家。在努乔马总统的领导下,政府采取民族和解政策,促使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国家建设共同努力。纳米比亚虽是非洲第五大矿产国,但它的工业并不发达,农业也较落后。大部分生活必需品需要进口。为扭转这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纳米比亚政府就重视发展农业,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以实现粮食自给。独立后,纳米比亚政府还进行了教育体制改革,使白人、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的子女都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由于政府在边远地区增加教育投资,使贫穷地区儿童入学率也有所增加。

1994年2月28日,被南非霸占的纳米比亚领土沃尔维斯湾及其它几个小岛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纳米比亚人民完成了维护祖国领土统一和完整的神圣使命。这标志着非洲大陆非殖民化进程的最后完成。

纳米比亚盛产钻石、铀、铜、铅、锌和钨等。工业不发达,畜牧业比较发达。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小米和花生等。主要出口钻石、铀等。

1990年3月22日与我国建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2.3.2011 15:10:21 | 只看该作者

1996年3月22日   美国女宇航员露西德进入太空





回到地球后,露西德受到了克林顿总统的接见 1996年3月22日,美国女宇航员、生物化学家香农.露西德(当时已53岁),乘坐“亚特兰蒂斯”号宇宙飞船,在“和平”号太空站同两名俄罗斯宇航员一起从事研究工作。她在那里生活了188天,同年9月26日返航。

露西德,1943年1月生于上海,父亲是美国传教士。她自幼就梦想当火箭科学家。1978年才考入美国航天局,成为美国第一批6名宇航员中的一员。

这次是她第四次飞行(1985年第一次飞行)。她已累积了223天的太空飞行记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2.3.2011 15:11:20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3月22日  马英九当选第12任中华民国总统


马英九,1950年7月13日出生于香港,祖籍湖南省衡山县,1952年随家人移居台湾。


1967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72年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赴美留学,获美国纽约大学法学硕士、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马英九曾在美国短暂工作,1981年后,历任美国马里兰大学法学院研究顾问,美国波士顿第一银行法律顾问,美国纽约华尔街柯尔迪兹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后返回台湾担任“总统府”第一局副局长,兼政治大学法律研究所副教授。1982年,马英九出任蒋经国英语翻译。在1984年后的十五年中,他先后出任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及多种行政职务。

1998年12月当选为台北市市长,2002年12月连任台北市市长。马英九是国民党第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1999年8月、2001年7月分别当选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

2003年3月,当选为国民党副主席。2005年7月,以72.36%的得票率当选为中国国民党新一任党主席。

2007年2月13日,因在台北市长任内“特别费”的使用,而被台湾“高等法院检察署”起诉(后经台湾法院二审宣判无罪),马英九曾承诺若遭起诉即辞去中国国民党主席职务,乃于同日请辞党主席并化悲愤为力量,正式宣布参选2008年台湾“总统”。

2008年3月22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举行了投票。中国国民党籍候选人马英九、萧万长获胜,得票765.87万张,得票率为58.45%。

2009年7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换届选举结束,马英九以28万5354票当选新任党主席,得票率为92.51%。10月17日中国国民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在台北县新庄体育馆举行,马英九宣誓就任国民党主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7.1.2025 02:39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