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35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源潮:当官要有敬畏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4.3.2013 12:5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人生拐点

  1977年8月6日,当邓小平拍板决定立即恢复高考时,李源潮还在上海市卢湾区业余工业专科学校当老师,教的是数学。

  听闻消息,李源潮不声不响地填报了复旦大学数学系。他事先没有告诉家人,工作之余更少有时间温习功课。考试那天,他向单位请了半天假。这一年,李源潮已经28岁。

  李源潮的父亲李干成是老一辈革命家,建国后调往上海工作,后当过上海市副市长。相对宽裕的家境让李源潮自幼享受丰裕的精神文化滋养,他中学一年级就订了一份报纸、两种杂志,是班上有名的“文化富裕户”。而他从小学就想,“读完大学,还要读硕士、博士,最后做科学家。”

  好景不长,文化大革命携风带雨呼啸而至,李源潮的人生转瞬被文革风暴裹挟。他一度辍学在家,成了“逍遥派”。

  而所谓的“逍遥派”并不逍遥,父亲在外受批斗,儿女也提心吊胆。看到父亲拒不低头,年少的李源潮提出要帮他写“检查”,结果受到李干成斥责:“你不了解真实的历史,没有资格写。”

  这句斥责及李源潮后来的经历,让他对“社会历史观”从此抱有极大的敬畏,也给他的性格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18岁时,李源潮响应国家号召,到了江苏大丰县,成为上海农场的第一批“老知青”中的一员,一待四年。那时用着“李援朝”这个名字。

  当他和同伴们到达农场,入眼便是一片黄海滩涂,没有一间成样子的房屋,没有一条可以行车的路。这群从上海来的年轻人便自己动手割芦苇,搭茅草,睡地铺。秋收时,他们的工作尤其重,四个人一天要割稻七亩二分。挖河挑泥时,工棚搭在海堤旁。夜里涨潮,海水就一直涨到床边,被子也会淹在海水里,人就赶紧往堤上跑。

  工作苦累不说,李源潮还记挂着在上海被批斗的父亲。1970年,李源潮的父亲李干成病重,李源潮赶回上海,只在病房探视了二十分钟,便被“造反派”赶出。文革给李源潮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1977年高考结束,李源潮没有等到第一批录取通知书。他安慰自己,要尽主观能动性,同时也遵从唯物史观。

  “凡是经历过文革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很多事情是不能超越社会的。但是,反过来,一个人要力求能主宰自己。这就叫作唯物史观和个人努力的结果。”他多年后说。

  李源潮最终还是如愿以偿,在1977年得到了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憧憬着毕业后继续做老师、做教授,然而,进了复旦大学之后他才知道,毕业要统一分配。于是,李源潮的人生就非他预想地又转向了另外一条路。

  李源潮后来在复旦校友网访谈录里谈到,“人的一生,还是要服从社会的需要,不服从社会的需要,什么事情也做不起来。”
2#
 楼主| 发表于 14.3.2013 12:57:22 | 只看该作者
大学时是“老大哥”

  2007年,在复旦数学系77级毕业三十周年的聚会上,李源潮携妻儿一同出席。77级同学还按照30年前毕业照时的位置,拍了聚会的合影。毕业时,李源潮站在了第二排最右边。三十年聚会留影时,摄影师请他站到中间,他没有同意。

  有人回忆那次聚会,“全班基本到齐,但没想到李源潮会带全家出席,更没想到的是李源潮居然能认出叫出所有同学的名字,很随和地与大家闲聊了好几个小时。”

  他还是1978年入学时那个“老大哥”的样子。

  李源潮清楚记得,复旦报到的第一天,迎接他的是一个只有十五岁的小姑娘,扎两个小辫子,脸红红的,穿娃娃衫,还是应届生。巨大的年龄落差让李源潮心底“一片沧桑”。“如果说上帝要恩赐的话,我们需要的就是时间。时间流逝了十年,才知道时间之宝贵;因为没有机会能够进学堂,所以才觉得能进学府的不易。”李源潮在回忆自己的大学光阴时说。

  当时复旦规定,寝室10点半熄灯。对此制度,大家颇有怨言。十几岁到三十几岁的学生都吵着说功课做不完,不能让大家都打电筒啊。于是,李源潮被选为学生代表专门去找了苏步青校长。李源潮回忆那次民意代言不无感慨:“苏校长说,来日方长,既要学习,还要注重身体,健康也是学生必要的。后来还是把熄灯时间延迟了一点,教室10点半熄灯,寝室11点熄灯。”

  即便如此,学生们还不肯罢休,都跑到路灯下背英语。李源潮调侃,当时自己晚上太用功的后果就是早上睡懒觉,来不及吃早饭,后来就养成熬夜并不吃早饭的习惯,直到现在。

  照明时间可以协商,宿舍条件却无法改变。上海夏季炎热,七个人一间寝室,也没有电扇。李源潮只能跑去冲个凉,然后再睡一会儿。“但是,这样有个好处,”李源潮说,“曾经沧海难为水,到后面,再苦的事情、再沉重的担子、再艰巨的挑战,不也就是这样么,就不怕了。”

  进复旦第一年,李源潮所在的班级里,数学分析考满分的就14个人。苏步青惊叹:“他们这个班不得了啊,14个100分。”

  在日常交往中,李源潮与同学关系良好。复旦大学数学教授吴宗敏是李源潮大学同学。他还记得,入学时,他和李源潮分别选了寝室里靠窗的两个下铺,到了大二,李源潮便主动提出与靠门口的上下铺同学换一下,“他选了寝室里最不好的位置”。那时每次一起在外吃饭,吴宗敏会帮大家到窗口拿菜,而李源潮则抢着买单。

  毕业前夕,吴宗敏等人准备出国留学,李源潮则留在了复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14.3.2013 12:57:33 | 只看该作者
“五星”书记

  李源潮进复旦前就是党员,进校后被指定为团支部书记。从这一角色起步,他一共做过五级团的书记。后来到了国家部委,做了副部长,兼机关党委书记,到省里做副书记,到市里做书记,到省里做书记,再到中央书记处做书记。他自嘲自己“书记”不离身。

  1983年12月,共青团十一届二中全会增补李源潮、宋德福为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李克强为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此后,他和李克强获得机会,一同进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前身)学习,拜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为师。1991年,厉以宁把门下学生李克强、李源潮和孟晓苏的硕士论文整理成一本书,内容加以补充,定名为《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此书在经济学界备受关注,而书中的论点后来都被认同,渐渐变为正在实行的政策。

  在北大学习期间,李源潮一直低调行事,事后回忆,也总是说厉以宁当时如何对身为“普通干部”的自己多有照顾。

  2000年10月,李源潮从文化部调任江苏省委副书记,从此开始以江苏地方大员的“书记”身份,大刀阔斧实现其政治理念。彼时南京发展滞后,江苏想要重点抓南京,李源潮于是兼任南京市委书记。

  雷厉风行的他,上任一个月后就对南京的发展提出了“一城三区”的城市规划。

  当时南京官员中流传这样的说法:“李书记经常晚上通过电话或电邮的方式与北京的专家交流。”

  除了新的城市规划,南京也在推进吏治。李源潮在相关工作会议上放了狠话:“改进干部作风要真改不假改,今后谁坏南京干部形象的牌子,市委就摘他的牌子。”随后,李源潮在南京推进“万人评机关”、“末位淘汰制”等吏治工程。

  2002年2月,南京市召开有1800多名处级干部参加的全市“转变作风年”的动员大会,李源潮发表了“请人民评判”的主题讲话。评议结果出来后,南京市委对排名最后的市容局、房产局等五个单位的“一把手”分别给予降职、撤职处理。

  在江苏时,李源潮反复强调,“领导干部什么时候形象最好?就是和老百姓在一起的时候。”“谁不能在困难中发展进位,谁再‘看摊子’、‘守位子’,谁就要被‘挪位子’、‘摘帽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14.3.2013 12:57:48 | 只看该作者
铁腕治吏

  “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李源潮曾这样说。

  在廉政建设方面,他多次指出,官员从政要走正道。

  2004年6月,原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徐国健腐败案发。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李源潮发了火,发起了江苏全省建国后最大的反腐风暴。

  2007年,李源潮进入中央政治局,被任命为中央组织部部长。随后,美国友人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和他进行了一次交谈。当时正值十七大闭幕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69次提到“民主”,因此交流聚焦于政治体制改革和党内民主方面。李源潮对这次交谈十分慎重,但也十分坦诚。

  针对库恩“改善中国民主制度”的问题,李源潮承认:“我们现在并不是认为我们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已经很完善,或者说已经令人满意。”

  他接着说:“这也就是为什么这次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推进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党内民主是我们党的生命;只有全面推进党内民主,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党内的民主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关键。通过加强党内民主,我们就铺好了通向人民民主的道路。”

  采访过半时,库恩对刚上任的中组部部长提了一个有些让人难堪的问题:“在西方看来,只有那些因循守旧、四平八稳的官僚才能在党内获得升迁。”

  听到西方对中国干部制度的偏见和误解,李源潮反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很多敢于冒风险的人都获得了提升,这激励更多的人在改革中朝前跑。”

  实践中,他也在鼓励“敢于冒风险的人”。他着力整治因循守旧的“老好人”现象,在会上多次表示,不用那些不讲原则、不分是非的“老好人”,以及不干实事、无所作为混日子的人。

  他鼓励正直的官员。2009年11月国家行政学院开班培养县委组织部长时,李源潮强调:“要重视关心老实人、正派人、不巴结领导的人,防止任人唯亲、唯近。”

  同年的一次会议中,他表示,要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全面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决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2010年3月,《求是》杂志全文发表李源潮“贯彻落实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座谈会”讲话。他在讲话指出,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关键是责任明确,要明确推荐人的责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坚持权力和责任相统一,权责明确,失责追究。

  他表示,要继续以最坚决的态度与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行战斗,抓住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不仅要继续整治拉票行为,还要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问题进行专项治理,要畅通电话举报、信访举报和网络举报等监督渠道。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和新产生的问题,只有靠进一步改革才能解决,此外没有出路。”在这一问题上,他的态度坚决。

  “眼睛盯在权上的干部做不成好干部,眼睛盯在责上的干部才能成为好干部。”2012年5月,李源潮在与新任市委书记座谈时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14.3.2013 16:4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18.3.2013 08:03: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1.2025 14:40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