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在线报道(德语记者 龙飞 编译 刘媛媛)7月4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外记者一行走进了全国政协机关大楼,参观了政协大礼堂和政协文史馆,并通过座谈会对全国政协的工作和职能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作为国际台德语部的一名外籍记者,我也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对全国政协进行了一次详细的了解。
全国政协的全称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它的主要任务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全国政协的2000多位委员们来自中国各行各业。他们就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社会民生等问题为执政党建言献策。全国政协虽然没有决策权,但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委员们捕捉公众、社会和执政党关心的议题,开展实地考察和调研,拟定解决方案或建议,然后提交政府的相关机构审核。
除了考察调研的日常工作外,每年三月,全国政协还会迎来它最重要的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同在3月份举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称为“两会”。作为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两会”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全国政协早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经存在并发挥它的重要作用,比如,它广泛收集了国旗、国徽和国歌的设计或创作方案,并通过会议敲定最终方案。新中国采用的公历纪年法,也是在政协会议上确定的。
全国政协是中国特色的民主监督机构,由中国共产党,8个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侨联等8个主要人民团体,各民族代表和各界代表等组成。在这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和大融合。
在这次采访中,我还了解到,全国政协正在努力创新机制,加强对外宣传,以便让公众更为清晰地了解它的工作机制。不久的将来,全国政协还将利用新媒体的网络平台更广泛、更迅捷地收集民意,更好地关注民生,为民请命,为国献策。
国际在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