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0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摄魂色影] 美学心得《第一百七十五集》 罗国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7.4.2017 09:3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学心得《第一百七十五集》

罗国正

                                                                                       (2017年4月)

2589、每个人的大脑运作状况,是确定每个人的性质的主要依据。也是对人的性质进行审美判断的最重要标准。问题是,一般人又不是神经科专业和心理学专业人士,就算是这两方面的专业人士,也很难清楚地知道每个人的脑海里在想什么,尤其是对于老谋深算的人,更难以测度。就算测度到,也不能作为公开的证据(其实,一般人的很多心思,和他们的大脑基本状况,对于很多善于审美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晰的)。所以,常言道:“听其言,观其行”。这也提醒人们,努力提升自己大脑的综合境界,是修炼完美人格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以上所讲的内容,都可以具体地表现在人的审美态度、审美水平、美学境界上。

2590、歌唱家陆树铭唱的《一壶老酒》,感动了很多人。我认为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有兴趣者,可试审美分析一下。

2591、在审美活动中,我们会发现有两大类状况:就是审美判断的稳定性和变化、甚至质变。具体则呈现为四种情况:第一,完全稳定;第二次基本稳定,部分变化;第三,完全变化,或完全质变了;第四是基本上变化了,或基本上质变了,还有部分稳定。这都与人们使用的审美标准是否产生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审美标准变化的大小和多少影响着审美判断的稳定性的变化大小和多少。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审美标准和审美判断常处在一个渐变的过程中。只有在激烈的历史时期,或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或一件事、或一些事物、或一个人、或一群人,处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时刻,才会出现彻底地_一丝不留地否定了旧的审美标准,建立新的审美标准,形成全新的审美判断。就拿中国近几百年“语境变化”来看,明朝的语境与清朝的语境就有所不同,明朝和清朝的语境都是基本上处在微妙的渐变之中,到了民国,语境有了革命性变化,到了新中国,语境又出现了新的革命性变化。在新中国时期,语境也多次急剧的变化。例如“文革”前与“文革”中,到“文革”后,三个阶段的语境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又如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的语境的差别就非常之大。新中国的同一时期内,《人民日报》、新华社的语境与市井小民、乡村农民的语境也区别很大,官腔语言与老百姓语言确实不同。人们可以从这些不同的语境里,根据不同的审美标准得出不同的审美判断,感受到物换星移,历史的风云,时代的变迁,感受到世事无常,沧海桑田,让人们有很多的启示、感悟和感慨。

影响审美标准变化的重要原因是人们的观念、利益、需要、兴趣、角度、角色的变化。这里已包含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我们可以从中国的语境变化中感受到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从大的态势上看,人们普遍的审美标准的变化,是趋向更注重以人为本、扩大了个性化和民众的地位。

除了审美标准变化的大态势外,具体人进行审美活动中,运用具体的审美标准进行审美判断的稳定性和变通、甚至质变,还受到很多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如特定时空、情景、情绪、基本需要和短期急需、生理和心理的周期变化等等。下面换个角度,举些例子,让大家来感悟一下:水有液态、汽态和固态三态;哲学有正、反、合三个概念;中国传统文化有阴、阳、和三个概念。当人们对水的某种特性有了自己的需要时,并结合以上六个概念进行审美判断时,所形成的审美标准就非常有趣。譬如:我们的目标是将水的液体变为固体的冰,水向冰的方向发展,则视为正,向汽体的方向发展,则视为反;或从阴阳论的角度看,一是用温度作为标准,液态向着汽态的方向发展则为阳,向着固态方向发展则为阴(热为阳,冷为阴);二是用视觉作为标准,水从液态变为汽态,其形渐隐,属阴;水从液态变成固态的冰,其形渐显,属阳。汽态的水和固态的水按一定的比例混和在一起,即成液态,即正反平衡则合,或阴阳平衡为和。假如我们的目标改变了,是将固态的水(即冰),变为汽态的水,则固态变为液态是实现“正”的第一步,再由液态变为汽态(即水蒸气),则是实现目标的“正”的第二步。以阴阳论来看,用湿度作为标准,这个过程就是从阴变阳的过程;以视角为标准,则是由阳变阴的过程。这就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很多事物的变化,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理论、审美标准去解释,去审美判断,但事实已发生了,是不可改变的存在。人们可以从以上的例子中感悟审美判断的隐定性和变通、甚至质变。目标、利益、需要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审美。

人类绝大部分人的先天结构、本能、生理需要是相差不远的,可以说是基本一致的。这是生命沿着宇宙生命发展规律经过亿万年来的进化后的必然结果。这也是人类对自身进行审美判断的一个大前提。从审美判断的角度去看,人类沿着宇宙生命发展规律的道路前进,是正能量,是美的。相反,属反动,是丑的。人们并可以此作为标准,对方方面面进行审美,并获得感悟,到一定的境界,就会产生类本质的觉醒,就有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自觉。同时,又产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贡献大小而分出能量层级的审美标准等等。这类的审美标准一经形成,总体上有较大的稳定性。但在具体条文上,会由一代又一代人来丰富完善,这就存在着渐变的过程。

当然,涉及审美判断隐定与不隐定的内容多至无限,我在此只选一部分能让人贯通全局来讲解一下。又如:“平衡”这理念,人们很多时就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标准。事物一旦失衡,就会有新情况出现。不平衡的事物难以长久。人们常根据这些道理,努力将对自己有利的,就使其平稳,达到平衡,以至长久。相反,对自己不利的,就让其失衡,甚至倾覆。结束不利的旧状况,进入有利的新时空。或者称为:维护和发展正能量;削弱和结束负能量。有时平衡是为了蔽盖,有时平衡是为了揭露,有时打破平衡是为了重建,等等等等。这些都是运用“平衡”作为审美标准得出审美判断。然后制定出方略,采取行动而来的。所以,善于平衡,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平衡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审美标准。将“平衡”作为审美标准,几乎无所不及,下面我随意列出一些来,为让家强化其认识:如结构平衡、关系平衡、力量平衡、利益平衡、权力平衡等;对称平衡、非对称平衡、虚实平衡、形式与内容的平衡、形式与形式的平衡、内容与内容的平衡等;视觉平衡、听觉平衡、嗅觉平衡、触觉平衡、身体平衡、生理平衡、心理平衡、基因平衡等;内部平衡、外部平衡等;宏观平衡、微观平衡等;静态平衡、动态平衡等;短期平衡、中期平衡、长期平衡等等等等。同时我们又应清醒地认识到,平衡是相对的,平衡是有条件的。永远都不会存在绝对的、无条件的平衡。事物总是处在运动的状态,在变动中打破旧的平衡来建立起新的平衡。但又在一定的条件下,事物总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对平衡与失衡的审美,应动静相结合。任何事物能维持着平衡的状态,必定有平衡的主体、平衡的核心、平衡的主导力量和相关部分。同时也存在影响着平衡主体的客体存在。平衡的核心、主导力量发生变化了,就会导致平衡的主体和其他部分发生变化,甚至会导致失衡。因此,改变现存平衡的关键在于改变其核心和主导力量。由此可知,事物的核心和主导力量的是审美判断的焦点。

人们可以通过我以上所讲的内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理解审美判断的稳是性与变通、或渐变和质变了。当社会的背景是诸多事物都是互相渗透着、搅拌着时,很多消息在一小时前是“是”,一小时后成“非”。在这种非常混浊的情形中,谈审美的稳定与变化,就显出其更有意义了。

2592、中国式园林的系列,包含很多中国人的哲学、美学、养生等诸多优秀理念,是中国的重要符号之一。同时又孕育了生活其中的很多优秀人物,这是非常值得热爱美学的人们去认真、全面地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在这方面,明末就出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上都很有成就的造园家——计成。他建造的园林和他著的《园冶》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在中国美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做一个名符其实的造园家真不容易啊!其实任何成功人士,他都有令自己成功的知识结构。先从计成的知识结构看,他对中国传统的古典文化有了比较深入的认知,尤其是对中国古代的辩证思想掌握得比较透彻,还擅长中国的诗画,并喜欢游历和搜奇,将积累到的这方面的大量感受用来思考、应用到造园上,他到中年以后,就从事造园设计,为多个大户人家建造名园(他有这能力,又有这机会,难得啊!)。这些,都使他既有前人的理念和知识,又有自己的体验、感悟、实践的园林美学思想放出光华。

下面我摘要介绍一下计成的园林美学观点,以供大家欣赏:

(1)计成在园林构思和建设上,首先是强调主体的感觉,通过人为的构思来改造现成的客体,以满足主体的审美感觉需要。所以,他非常强调主人的理念、设计者、工程主管的主导作用、重要性。他说:“构园无格”,“三分匠七分主人”。

(2)它将主体审美需要和空间特有的条件有机地结合、利用起来,符合主体审美感觉的保留,不符合的去掉、或改造。他说:“随基势高下,体型之端正,碍木刪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疃,尽为烟景,斯所谓巧而得体者也。”其要点在“因借”。这就是所谓因而无借,囿于自然;借而无因失之情趣。

(3)他认为园林选址没有规定死什么条件,或建在什么地方,关键是主人和设计者“相地合宜”。“高阜可培,低方宜挖。”他提出“多年树木,碍筑檐垣,让一步可以立根,斫数枝桠不碍封顶,斯为雕栋飞楹构易,槐荫挺玉成堆”的审美原则。

(4)他提出“先取乎景”的审美原则。内望无不美景如画,然后布局,匠意经营,让建筑的实用功能和景境有机地统一。将中国山水画家的审美情趣,应用于园林建设上,落实到叠山砌石之中。

(5)计成在园林建造方面,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美学命题:“真亦为假,做假为真”。当我走到园林中的假石山前,对这话的感受就更深了,并仿佛感受到其意义已远超出假石山、超出园林之外了。

(6)从当代美学的角度来看计成的园林理念和设计,他是非常强调视觉心理与空间布局效果的关系,是结合具体环境采取不同的造型,以求达到主人的理念、设计者、建造者、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的有机同一,心与境的和谐。目的在于实现环境令人赏心悦目。他说:“峭壁贵于直立;悬崖使其后坚。岩丶峦、洞、穴之莫穷;涧、壑、坡、矶之俨是;信足疑无别境,举头自有深情”。生活的真实、艺术的真实、自然流露的感情、美学意境的感情,在计成的园林中可以融为一体了。

目前,世界建造了这么多房屋,千万亿的人家将房屋已装修、或在装修、或准备装修。读一读计成的园林观点,可能会有很多启示,或触动到灵魂的深处,并从中感悟出人生诸多的问题。其中有一点,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如果你能学到了如何设计、布局自己的房子,也是终身受益的事情。

(待续)      (本集责任编辑:严建中  詹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8.11.2024 14:07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