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7956|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系列小说 《人间家事》 金弢著(1月24日新作更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8.12.2011 10:59: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本帖最后由 琅钺 于 24.1.2012 21:09 编辑 ( }9 F4 a# U( Y9 ]

* k. q& [6 S  R0 E2 ?3 A8 c
编者按: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祖国在召唤,人民在召唤!”------- 一九七四年,年仅十八的金弢,于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中毕业。为响应祖国人民的召唤,打起背包,告别父母,离弃城市,来到浙江,桐庐、儒桥村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打成一片,为时三年,直至文革结束,77年考入北外。
      《叶儿救儒》是作者为纪念不曾忘却的知青生活,为怀念朝夕相处的山村社员,为纪念当年与之生息与共的“儒桥村”而作……
  M( ?; X8 e/ h& L  u. V
9 ]. [' R$ n! z9 n0 p9 H' A; v  a
( v, a8 L: A1 O, i, o0 c8 S( s
, l% u6 o. b0 |% F) D8 B: R9 E

9 [# y8 N! d8 X8 d1 e
本文作者金弢先生于浙江省桐庐儒桥村

$ w+ n6 d4 G0 N3 r

" Q- p: ~: s- ~
系列小说 《人间家事》—— 叶儿救儒
                                                                                                            作者: 金弢/ S( v8 L7 z4 O% h- f4 @

! u3 G% _, V$ T3 S' Y
2 {1 L9 ^. g! j& h- B( f" r       叶儿幼小丧父,与娘相依为命,孤儿寡母,度日惟艰。 但叶儿天资聪颖,长得浓眉大眼,直鼻方口,两耳垂肩,村里人都说他生有一副天子相。为母闻之虽觉听得顺耳,但心想这只是村里人说说好听话而已。; e0 p& k$ h( a! a$ u7 p/ f! F
( }! j, o, q6 z+ ?' l9 @# r
       一日,叶儿放学回家告诉母亲,说他今天回家路过村庙门口,泥塑菩萨站了起来。为母骂儿子胡说八道,看花了眼。次日,儿子回家又跟母亲说:我不是骗你,是真的,今天菩萨又站了起来,你不信,就跟我去看。
; w- U; |6 Q6 }9 g! L5 }3 p, `3 B/ p2 S4 |
       母亲将信将疑,一把抓起做女工的剪子,随儿子而去。快到村庙时,母亲喝住儿子:你先别过来,在那里等着,我叫你你再过来。
/ p2 B5 W8 B1 [6 L* r: E" ^/ {) Q/ ?3 _' e! h
       母亲转身进了村庙,把剪子搁在菩萨盘坐的泥腿上,然后退出庙门招呼儿子过来。没想到儿子刚走到庙门口,搁在菩萨腿上的剪子霍然落地。母亲一下子明白了儿子果真是天子命。他生有一双慧眼,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村里人的话没错。 母亲顿时感激涕零,一把揪过儿子,卟嗵一起跪在菩萨面前,口中不停地喊道:菩萨有眼,大慈大悲,大德大福!
5 k+ L# Z) n8 R+ ^7 l" D8 w  \; l' h3 U
       回家后,母亲心想,这定是他爸前世的造化。一边给儿子做饭,一边想着:自丈夫走后,村里张家、李家、三叔、五婶的时有接济。儿子将来有了出息,得办酒请客,好好报答人家。想到此,她不禁喃喃自语:到时张家一桌,李家一桌……
3 G( n2 j  g% {
1 K1 c1 f6 X! G. [       灶师菩萨,也就是灶王爷,生来眼花耳聋,听成了张家一刀,李家一刀,把话传给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闻之,心想此人将来当了皇帝,必定百姓遭殃,便下令雷公菩萨,为民除害,拿雷劈死叶儿。
# D) L4 w" _  w2 N* d; Q0 J6 i6 c# a, S& N
       一天下午,叶儿正帮着母亲在院子里收拾柴禾。无端好好的天气一转眼变得乌云翻腾,雷声轰鸣,暴雨倾盆。为母赶紧拉着叶儿进屋躲雨。雷越劈越凶,闪电越打越急。母亲到堂门口一张望,不好!今朝的雷电是直冲我家而来。她猛地想起了要当皇帝的儿子,莫非是谁走漏了风声,招惹了天神?: m" I9 [  F% g! S/ b: Q6 t- ?, f3 S

7 G& J- s  X- f) E* }, A3 v       此时,雷劈一阵急过一阵。完了,这样下去,我儿今日必死无疑!恐慌中,她突然想起村里有人说过:雷公要劈死人时,唯有一种办法可以救命,就是死死咬住门槛。
. x# ^) @/ {2 e: H+ |母亲拽过儿子,让他死命咬紧门槛。
0 }3 @0 G6 l) Z7 u& F; c, d
5 h: H* y. n. u       雷公狂怒,轰隆声一阵压过一阵,闪电越逼越近,已经劈到了堂前。突然一声巨响,雷劈落地,正打在叶儿身上。
. a" U4 D0 u. y母亲狂呼一声,猛扑过去,把自己罩在儿子身上......
4 K6 {* x$ Z8 L9 k, d      " k4 c  s7 z- b
       母亲紧紧搂住儿子,痛不欲生。然而,叶儿却从昏迷中苏醒了过来。他没死,他活了下来,是千人踩,万人踏的门槛救了他的命。不过,他的天子身架却已被打成了要饭的骨头。
- J& L4 @0 G5 j! g. |. |, t" ~4 v$ Q; \9 V$ z/ c* a
       叶儿没有了天子的命,成了一介顽童,但雷劈时,他因死死咬住了门槛,所以他的圣旨口并没有被雷公打掉。他虽仕途无望,成不了大器,但他的圣旨口依然灵验,说什么是什么。
9 m% b% ^" T4 N- {2 u
! H1 I! Z& n4 n) U& P1 b. ~* k       村里人平时都怕他,躲着他,生怕他口无遮掩,说了什么不吉利的话,妨着了他们。尤其是遇上家里置办大事,谁都唯恐他的出现。  I% A! M3 V  W! k2 i
" H4 z& S- `/ |" b
       不日,三房家要筑茅坑。农村人造茅坑跟造房建粮仓一样均属大事,这影响到日后肥足土沃,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财运亨通,要求个吉利。# W5 T( ]3 f0 E" Z8 V5 n- b1 V3 P

2 H9 R5 ]  p( D# z) U       叶儿不再是天子了,所以言谈举止也不矜持重,而是随想随说,信口开河。三房,就是那三伯家,眼下大兴土木,不免群童围观,叶儿也跻身其中。' u1 o) M) B! c8 G
  Y0 W5 a6 H0 T, P2 ^
       三伯一见叶儿,立马大声冲他喊:滚开,你这个说话不靠谱的臭嘴!你今天敢来胡说八道,当心连你要饭的骨头都保不了。叶儿耸耸肩道:放心吧,三伯,今次你造茅坑,我连屁都不放一个!
0 G* D. V5 j' i$ K7 \& W. x果不出叶儿所言,三房家的茅坑完毕,日后有谁憋急了上去,不但不解决问题,甚至连气都不出。
8 U2 ^8 l1 r! L; j. m/ ]6 I
, v( e9 {  A8 [: s$ c2 f       母亲见叶儿终日闲游,无心向学,大为失望。6 J* [7 w* o6 [, C# B5 p7 R
  Z$ t# N- p( h0 x7 e* V
       一日,几位儒生乞食进村,到叶儿家歇脚,要碗水喝,见叶儿长得一表人材,心里喜欢,乐意收为学生。为母心想,儿子在村里时常出言不慎,多有得罪他人,还不如让他随此儒生们而去,兴许换个环境让别人来教,他反倒能学好。于是答应了儒生,让叶儿随他们而去。5 R- Q+ r% |3 B2 S8 n  r/ |
; R0 o+ U  a. g4 d% c$ u9 r
       叶儿走后三年,一日母亲病重危殆,自知历日不多,临终留下遗言:吾子叶儿听准:你生就天子命,是你父亲的造化;天神误会了你,是为母作的孽。我今生别无他求,只望你有个出头之日,以报天下众人的救命之恩。说毕撒手人寰。- x2 a+ N+ z  @/ j  W/ r
# E  v+ }3 K0 v( l
       时过廿年,叶儿成了儒家得意门生,某日率群儒游历四方,传授儒学,来到桐庐,择道回村,走访故里。不巧正赶上山洪暴发。快速飞涨的分水河,切断了儒生们的活路,不识水性的众儒,危在旦夕。叶儿想起母亲临终前的遗嘱,暗地思忖,既然是千人踩,万人踏的门槛救了我的命,要知恩图报!
1 {0 ^) n' P( d9 S3 e9 a( M4 A
5 }% ]- S) N- S2 B3 X; U       想毕,叶儿俯下身去,拱起背,口中念念有词,把自己变成一座孔桥,让奔腾的山洪流经自己的腹下,众儒生从叶儿背上踩过,因此而得救。
- d& |/ a2 \& I# f: d, Z+ \# F' u2 N" w5 n3 I
       五百年后。桐庐境内,富春江边的桐君山上有一座天神庙,庙里有位高僧本为儒门学子,半路出家修行在此,一日得获鼻祖孔丘之托梦,遣其出门寻访分水河畔,祭祀叶儿祖坟,探望其家眷后裔,以报当年叶儿救儒之恩。
* U6 d9 i  U* ~3 o( z
, t& g7 R( ]7 K, D       高僧入村得悉,叶儿家并无祖坟留存,且后人又香火已断,惟独村头分水河上的那座石桥是叶儿依存的化身。为救儒生,以报答众人,他让自己变成了千人踏,万人过的石桥......* O& C7 u& g$ n. E: o% X4 I1 G

6 V1 L! [5 k: O' C, h( l" j       高僧闻之,仰天长叹,求村民取出文房四宝,挥毫泼墨,写下“儒桥”二字。( I* V2 a4 P$ X) r, k

+ G9 K! G  a% [3 a       此后,山村以“儒桥”得名,成为“儒桥村”,传至今日。+ Q, d* ]# M, x( w6 a0 V  M

/ i2 J; {: k" ~6 Z# _" q9 e       ……
* F: [  T( z* o7 i( O$ Y0 ^, k) s* F  c8 F* a. f/ B3 y5 {
------------------------------------------------------------------------------------------------------------------------------------------------------------------------------------------------------------------------------' C: w+ A2 ]6 e" P, B

/ N( T( r) m. q' t# w$ ?6 [, T! d. o+ Q2 O
作者序:
) w1 e) p4 Q, N  K& t) a. e  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中美两国军队在朝鲜战场一对峙,抗美援朝战争一触即发,一 夜间便奠定了中国往后整整三十年多子女家庭的社会现象。当时国际各政治寡头均认定,朝鲜战争将是一场持久战。为一致抗美,社会主义阵营联合起来,老大哥苏联将提供军力——武器;而人力的补充,此任务则落到了中国人民的头上。 家家提倡多生多育,人人争当爱国模范; 谁家拥有十个孩子,母亲则是“光荣妈妈”,全家可享受额外的肉票、糖票、鸡蛋票等等,并获得《光荣之家》的称号……. Y% L8 O7 y+ ]# Z6 ?7 G% K
0 c% x) ]) T8 L! D0 _5 v
  二叔军人出身,参加过抗美援朝,八个孩子长大成人后,有五人从军入伍。 《二叔分瓜》是一段历史的写照,是年轻的人民共和国一页难以被人忘怀的记载。/ R  s3 N9 ^' J6 V% S" _- R! [% x2 c
0 O' l4 }, `* Y: a7 Y5 Z' V7 V
- x$ }# t, Z" F
系列小说  《人间家事》 -- 二叔分瓜                                作者:金弢
' C& S9 q3 D4 a

9 V5 X. O2 Z. y: }' u* O6 q        , K6 a! x: m/ P* C. ]4 K$ L
         隔壁二叔特能生孩子,一生生了八个;而且二叔特能生儿子,生了八个孩子全是儿子。八个儿子间隔都差不了一两岁,所以孩子间的吵闹打斗是家常便饭。特别是老七老八,仗着自己排行小,家里每次分吃东西时总是喜欢争吵。尤其是到了夏天,家里好不容易买了个西瓜,本来应该是件高兴的事,但每次都因分瓜不均,老七、老八闹得哭哭啼啼,弄得全家不欢而终。
3 L' @6 n5 L  t          W' |  T8 }+ E* d( P* c% t9 ?
        二叔想,家里总是这么吵吵闹闹的,长此下去也不是回事儿,于是绞尽脑汁,想出个办法,以整治整治老七、老八,还家人安宁。
  V; r2 V- ]3 G. ^, [; q# ^1 k        % m, [4 I  l; f% i( J" I& A
        这天又是炎热的夏天。二叔想,这个月的伙食费还有点宽余,决定买个西瓜让大家分享。切瓜前二叔郑重宣布,尤其对着老七、老八说:今天分瓜,我尽量做到平均,如果有谁还敢无理取闹,不但没得多吃,只会少得。老七、老八似乎不信,又不服气地看看二叔,一幅跃跃欲试,誓不甘休的神态,两眼盯着二叔提刀开瓜。. \% w) z/ R$ W9 H3 ~5 i& \) X% _0 X; }
        2 j  V$ ~3 T- j, i* ^" o
        瓜解八块。家里分吃东西都由小的先挑,今天也不例外。二叔让老八先挑。老八一眼瞄准了一块自认为是最大的,一把捏在手中,正想开咬,二叔一声打住:先别急着吃,等大家分完了再说。
- E, \( ~% H/ k9 w1 g; G8 n        ( w0 a( Z* q& s# [0 @6 m" G
        接下来该是老七挑了。老七左顾右看,东挑西拣,觉得剩下的七块瓜大小一样,难以下手,唯独觉得老八挑走的那块明显的大。老七、老八哪知道这是他们家老子下的套。
/ Q+ j' v8 o2 ]        
% b" `" C  |% X5 q* _5 P        老七犹豫不决,下不了手,就闹着要老八手里的那一块。二叔说:分瓜老八先挑,这是家规,谁也不能破,包括你。现在老八挑完了,该轮到你了。如果你不挑,算自动弃权,那我就让哥哥们动手了。让你挑,你不挑,那剩下哪一快,哪一快就是你的了。到时你别后悔。  e6 I  g, ?5 d6 S7 D6 G8 D5 e7 f* Q
        
& ~! _2 P: j1 k3 f) D        老七一听,生怕果真吃了大亏,认准了一块自觉是七块中最大的那块,一把抢在手中,转身凑近老八手里的那块一比,不由得龙颜大怒,这不明摆着差去一大截吗?!好似鸽蛋比上了鹅蛋,于是死活闹着不干。: v1 L6 C- r# c6 W
        
9 l/ ~( f5 M  I" [& o8 p8 F        二叔冲着老七道:你挑完了,大热天的,别让哥哥们久等着,你跟老八的瓜都先别吃,我会另行处置。说完,哥哥们每人拿了一块,各自吃去了,相安无事。- l+ \; a1 b4 R7 r8 l4 e* J
        
, v4 ?+ |/ O, {, `  L        这时,二叔让老七、老八都把瓜放回砧板上,对着他俩说:老七说老八的瓜比他的大,有这么回事儿吗?老七抢着说:没错,他的比我的大,而且还大出那么多。
6 S  ~4 O6 v$ R$ _1 W+ H        
1 H- v5 n9 |5 _$ f( Z9 {. b        二叔转过脸问老八:那你又怎么认为呢?老八本想谎称老七的那块大,又怕二叔说,既然你认为老七的那块大,那你就跟老七换一块,于是不作言语,只是默认。
8 c; l4 n2 T& b7 x5 c        
; m+ d& e/ R' J! B. f& @        二叔于是说:在切瓜之前我曾宣布,我尽力公平分瓜,而且我还蛮以为自己分得不差毫厘,没想到老七说你老八的瓜要大,而且还大的多。老八你说呢?5 D+ J: H% B- s$ Q  x
          c3 b( F& Y9 b/ F+ D, n* v
        老八点头不语。二叔说,那好办,我来把两块分匀了。说时迟,那时快,二叔手起刀落,老八还没来得及惊呼,二叔已把切下的那块塞进了嘴里。
) [: m+ }: C' V        1 W) q# G5 i& `7 G6 ]
        现在分匀了吗?二叔问。老七一看,现在老八的那块比自己的小掉了一大截,赶紧拿起自己的那一快,说:就这样了,不分了。, j# r# r4 _: u' P" u9 i5 O$ `
        ; V- C# p0 [. l1 }/ i
  此刻老八不干了,哭着指着老七说:他那块比我的大多了,我要他那块。
: o  W. n9 `( c0 _二叔喊住老七:先别拿走,分匀了再说。
8 }% R, Q- n) t5 p7 V! p        
$ k! m8 e2 ~5 X+ y        指着砧板上的两块瓜,二叔又说:我看现在大小差不多了吧?老八硬说老七的大,老七也不得不承认,但说这是他原来要定的瓜,老八不能拿他的瓜。
/ h) R9 Z5 q$ [* g& L0 ?        . y9 ~8 B3 N$ y9 m2 ~
        二叔二话不说,手起刀落,从老七的瓜上切下一块放进嘴里。这下老八的那块又大出了一截。: [5 c2 \1 D4 `  k$ N: A/ P
        ) n- X7 R' d! g/ P6 T* J* e' Y
        二叔本想再问问,是否这次真的分匀了。没想到老七老八豁然识破了二叔的用意,同时拿起自己的瓜,异口同声地说:不分了。各自到一边吃瓜去了。
7 J- F2 w. Q; O2 X5 N9 \( [        - Q2 b% Q; E/ r( \( B
        从此以后,家里吃瓜,每每安然太平。( l) Q# D8 d( E- r
2#
发表于 28.12.2011 13:4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4.1.2012 00:2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4.1.2012 00:2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14.2.2012 18:18:10 | 只看该作者
班景 发表于 24.1.2012 00:24 / [# `  l# M7 p% ^9 v/ _
有点老舍的感觉

" u' \6 h/ V4 `8 Pdd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15.5.2012 23:56:53 | 只看该作者
goldhatwurzel 发表于 14.2.2012 18:18 . |5 v" X# G) f+ _# A6 H4 H
ddd
4 W2 `& n; [) {& o
dd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15.5.2012 23:5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6.2012 15:43:54 | 只看该作者
goldhatwurzel 发表于 15.5.2012 23:59 6 K1 M; F- ?$ W  _4 B
如何述评?

9 V0 _, D; Y9 r# q& _* W$ |& m何以解读老黄。人生古难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6.11.2012 21:3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3.3.2013 01:14: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3.8.2025 15:39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