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T: y. R; S9 z8 t$ ~
v5 S3 U' Z$ y' x7 S1 Z4 V7 ?' D
商报认为中国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以刺激国内消费弥补出口损失的目标难以达到。该报分析了中国人不肯花钱的原因。南德意志报中国年轻人也开始省钱,名牌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也越来越难。德国之声摘译如下。
; [% g$ d5 K8 U- K
: J- X" Z. p- {) b: ?商报说:"作为世界第四经济大国的中国无法与全球经济衰退脱钩。同样,中国的经济也没有强大到能使世界其它地区摆脱危机的程度。"; I" i* l: u- f* `- K- k
! m# {6 K. s$ \& \1 X
0 i8 L& t% b3 G) S# G8 P
"由于害怕生活无着,中国人现在把金钱抓得很紧。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金融危机发生前就是这样:过去几年,中国的个人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已明显下降到37.1%,而美国的这一比例比中国高出近一倍。9 H8 r* [; c4 q; d
9 l- L& E. o9 P5 s1 y9 X9 S"如果中国在存款率极高的富足年代都不能促成私人消费,那么在危机时刻又如何能成功地做到呢?中国人热衷储蓄有其原因:中国缺乏社会保障,只有现金才是养老、治病和防备事故的有效保险。& D7 G: ]3 W2 d. w8 r b
- q0 t+ S5 ]' x2 A
' c* Q' @! D0 s" J"世界银行驻北京代表道拉尔说,中国政府要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就必须首先建立理智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即使中国领导人在危机压力下现在就着手解决这个问题,等到这一体系开始运转还需要多年时间。等到人民产生有保障的感觉,又需要一段时间。专家们认为,只有到那个时候,中国人才会把自己储蓄的钱用来购买电脑、家具和汽车。
" h9 D, p, ^0 y9 w7 f, l& j2 T* ^- n8 c- |/ }+ M& J9 y
9 @* l/ S( p, _2 d" c
"如此看来,中国在2009年几乎不可能出现人们所期望的消费红火的现象。对于西方来说,这不是新年伊始的好消息。中国人自己对不断扩大的危机也日益感到不安,经过三十年的经济繁荣和正面宣传,他们对这样的局面完全没有思想准备。", [* e8 d' k3 T! o0 P# O1 w
* w0 {* R0 _' j3 q, L9 M5 {
, j* }: J1 x5 ~. Z) P% e
中国的年轻人更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南德意志报注意到,中国年轻人是近年来从经济发展中受益最多的群体,"他们认为自己的前程只能朝着一个方向:笔直向上。"但现在他们突然发现,有工作的也会失去工作,没有工作的难以找到工作,自己的前途面临危机:
" @% K1 z Z# u0 j0 I
+ Z8 h/ Q9 u( c"20至30岁的中国人过去是最乐于消费的一群人,现在他们发现必须节省用钱。一名姓郭的年轻人在互联网上宣传所谓的'百元周',也就是每星期只支出一百元。几个星期内,'百元周'发展成了群众运动。中国年轻人在互联网上公布自己的生活费支出,包括在小卖部买一瓶水的费用,以此向其他网友获取节省开支的诀窍。' [* Q% V) {/ z; g) b6 {
- g7 j4 o7 u" B6 a"对于中国今年600万即将毕业、走上劳动市场的大学生来说,前景也不美妙。南方周末报说,'提供给这些毕业生的工作越来越少。'大型招聘会变得越来越拥挤,官方的新华社证实,'大学生和办公室职员为自己在劳动市场上的前途担忧。'不久前,上海一家公司招聘一名前台接待员时,竟有数百名复旦或交通大学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竟相应聘。"
U3 e% w8 Z+ ^
9 m1 L) M2 g1 X# w$ Q/ ?1 o) W) ^. T6 m* _8 \5 E, F/ |
文摘自或节译自其它媒体
; X& W5 w7 h; @6 }3 R9 ]; _' Y# I& M' j) R ?
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