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共同体”大可利用
& J! E8 x1 J4 @1 b本报特约评论员 文 扬(新西兰). H4 R# k; y% v# L0 j
1 L6 r4 t$ N8 s
10月21-25日,第15届东盟峰会及东盟与对话国系列峰会预定在泰国举行,刚刚在北京中日韩峰会上初步达成共识的鸠山版“东亚共同体”设想,将在东盟+3的峰会和东亚16国峰会中再一次叩关。/ O. S1 O# U6 O% P. i
10月10日的北京中日韩峰会上,三方的联合声明将东亚共同体确定为“长远目标”。措辞不错,各得其所,倡议者得到了所需要的响应,响应者得到了自己的应对空间,对谁都不是压力和负担。" {- k/ W! l% n; d1 C
日本一直是“东亚共同体”的积极倡议者,表面上看,这个事的主导权被日本抢在了手里,对日本有利,其实不必这样考虑,因为无论是什么形式的“东亚共同体”,没有中国的积极响应肯定做不成,而这个深层的基本形势,实际上对中国有利。现在的重要问题是:中国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这个有利形势。5 Q* T, x3 e4 A. v
“东亚共同体”最大的难题,是美国因素,在目前这个阶段,这个难题肯定是由日本出面去处理。正好日本新外相冈田克也是“脱美入亚”派的急先锋,等不及新方案内容成形,就先去捅了美国这个马蜂窝,公开宣布“鸠山版东亚共同体”“不应包括美国”。
+ }8 S; N, w- q8 I+ ~; `8 M0 u8 D 历史上,东亚国家做事情,谁敢说不需要理睬美国?想当初马哈蒂尔1990年哆哆嗦嗦倡议组建“东亚经济集团”,被美国的“全力扼杀”政策当即置于死地。到了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美欧的大佬们坐看没有区域货币基金救市的东亚各国狼狈不堪地在风暴中挣扎,其情形犹如幽王褒姒高居城楼烽火戏诸侯:你们也想建立区域联盟?不看看这个世界是谁在统治!
& T2 P! B6 B# e' y1 s ~$ j但毕竟是此一时彼一时了,今日之美国和今日之东亚都已不是当年了,面对一个已然成形的16国区域合作机制,就算美国重新抖擞精神再实行“全力扼杀”政策,多半会是一个有心无力的结果。但同样也可以肯定,美国决不会无所作为,东亚是21世纪的世界地缘战略中心,失去对这个中心的影响力,就等于被边缘化,一个在世界霸权格局中被边缘化的美国,暂时还不可想象。
3 Z% G0 m3 B" A- @" j- q1 f 所以,中国的策略应当是:就把“东亚共同体”的主导权让给日本,就给他这个面子,只要日本非常在乎这个面子和这个位子,它就会主动去推行“东亚共同体”的“去美国化”政策,而这个政策必然会引发美国的强烈反弹,日美之间就会爆发东亚的主导权之争。2 \3 o, W! J, w+ u1 s1 \
如此形势会不会造成中国的被边缘化呢?会不会让中国在东亚事务中失去主导权呢?
1 F7 Z/ b3 w$ N5 f 以下几个理由,可望否定这一顾虑。
2 H( t& c. T8 c- B1 a 第一,在可预见的将来,日美之间的东亚主导权之争,仍会持续为区域合作的“模式”之争,因为目前“东亚共同体”还远未成形,还谈不上是在一个已经成熟的机制内已经固化和稳定的领导权之争,现在只不过是在争夺模式的首倡权。日本提出的模式一定是以日本为主并“去美国化”,美国提出的模式一定是以美国为主并“去日本化”,但无论是哪个模式,都不可能“去中国化”,反而还会为了增加自己模式的“合法性”和可行性而争相寻求中国的支持。
5 C% y1 [' o4 y( T, R 第二,中国由自身的国力规模所决定,必然是一个世界大国,而不只是一个地区大国。作为世界大国,整个世界就是“地区”,而地区不过是“周边”。就当今世界而言,无论世界将由几个“极”所构成,中国必然是其中的一极。反观日本,现在连“正常国家”的地位还没有争到,所有的外交和战略方面的努力,都还只是在争取与其经济地位相适应的国家地位,即使把“东亚共同体”的主导权完全让给了日本,中国并不会损失太多。
^5 m0 Y# D U3 t; f: U, Z 第三,由于日本在20世纪的侵略历史,日本的“脱美入亚”政策实际上不可能完全取得成功。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改造和扶持,隐含了“看管”日本的意图,毕竟日本是唯一真正给西方造成过现实威胁的亚洲国家,凭美国的地位和实力,日本即使想要完全“脱美”,也不是说做就能做到的。而亚洲国家方面,对日本普遍的不信任乃至仇视情绪,仍根深蒂固,日本即使想要完全“入亚”,同样也不是说做就能做到的,尤其是领导者这个地位,切不开今日之“东亚共同体”和当年的“大东亚共荣圈”之间的关系,日本这个领导就注定当不成。
( Q0 A0 L) Q6 q1 D6 Q( H 第四,一旦日本为了“东亚共同体”的主导权而陷入“脱美”脱不成、“入亚”入不成的两难境地,只能寻求中国的支持以摆脱困境,以帮助它成为“东亚共同体”的领导者。利用这个时机迫使日本在东海问题、钓鱼岛问题和台湾问题三大热点问题上让步,即使因“东亚共同体”大权旁落日本而有所损失,若能换得中日之间三个老大难问题的部分解决,对中国应该是合算的交易。 X* ^# X/ ?3 Y1 Q! g' l% [- ?
第五,“东亚共同体”现在开始起步,距离鸠山内阁设想的经济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和货币共同体三大支柱完全建立起来,这一过程中间的“路线图”,还不知道要换多少张,到底能不能到达目的地,更是没人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该共同体所包含的范围越大,日美之间的主导权之争越激烈,这个多边共同体建立过程也就越长,其不确定性也就越大,而在总体上,对于经济高速稳定增长的中国来说,时间是个有利因素。
2 }. e1 i5 \7 C- C; B7 H! ~1 j- l 总之,由日本鸠山内阁来推动新版“东亚共同体”,对中国应该是一个大可利用的机会,为了不使它过早夭折,中国不妨在目前这个阶段做一些实质性的推动。$ g; [. V( v* P1 f& M2 _
" r& r9 A' a) K) |8 R" I
2009年10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