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封堵,我们依然驱车拜访了奥登堡,图的就是那里对中国、华人浓厚的兴趣和经久的热情;见识之后,可以说这里是对中国最为友善的德国城市 8 V5 Y. q5 O4 G9 p4 {, x
( j7 C6 y0 J4 e' q w中国缘,向奥登堡集结
% U2 r8 e1 w, m6 w
?7 D M+ ]. a1 Y z% |, c 本报记者 范 轩
& W/ w% C9 f: C: M8 a, w; Y/ m
- j) A( W' [' S7 p9 H. f; f8 p6 b- j Z: Y# r+ J6 E
' U9 [$ e" R. z* D- [
# R. }1 e7 \$ g5 G0 V2 x
看到要拍照,市长便随手拿起案头的一件太极拳雕塑,摆了个"中式"Pose 。 摄影: 陈茫; M0 B/ {5 {/ c+ A r
8 S- a( n: {) w% }! V' J
/ g F( {: [+ }& c3 e6 O
3 w0 r& N' [% S8 K: v4 `7 |: w 直到应邀前去拜访的时候,才匆匆阅览了有关奥登堡(Oldenburg)的资讯。概念中,这个小城同其它德国城市别无二致。而造成此行的动因,则是本报社长向记者透露,此前一次有关中国的主题辩论中,他身边就座的奥登堡市市长,对中国极为兴致勃勃,甚至觉得巩俐比章子怡更耐看、口味麻辣的正宗川菜更好吃……远远超出了普通意义上"中国通"的水平。
8 p% S$ {3 X8 [3 _* z 雪粒如同筛面一般扑扑簌簌,让高速公路的车行变得如同杂耍。即便如此,我们还是驱车前往;只是在糟糕的天气增大了访问难度以后,我们也同时加大了对此行的期望值,希冀不要徒劳而返。, C& ?4 |0 a8 [+ L5 N
几小时后,抵达了奥登堡的市政厅。一幢普通的楼舍之中,没有华丽的接待柜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大屏幕电视,上边用德文、中文同时显示着:欢迎您来到奥登堡!……在一个德国市政厅里使用中文标识,这已经昭示了奥登堡与中国之间的"铁瓷"关系。: H) W: |5 i; r9 W( Z
市长Gerd Schwandner、经济发展局副局长Roland Hentschel、中国事务办公室负责人左维女士,已经在市长办公室坐候。问候之后,便发现了"新大陆":市长先生一身玄色中式礼装、白色立领唐装衬衫,更迎合了他此前在高校任经济学教授的儒雅风范;简单的办公室里,大到占满整个墙面的巨型"龙"字书法、小到花色刺绣的护身符,夹杂着杨柳青木版年画、太极泥人雕塑等等几十味中国元素,即便是中国人的办公室也未必能够如此"中国化"。* \/ s, W7 w; f8 D& c3 ^- T% d2 ?
市府中国项目负责人左维女士向记者介绍:"如果按照10万人的划分标准,拥有16万人口的奥登堡算是德国大城市了。但您可能不会想到,在仅仅11人编制的市政府经济贸易发展局,就专门设立了一个中国事务办公室,这在德国同级别城市中是绝无仅有的。"7 ?+ H7 I0 I: x% K/ k5 }
中国事务办公室的设立,纯粹是因为市长个人对中国的喜好吗?"不!这是一个有远见的战略。在奥登堡甚至城市的辐射区,无论是经济、科教、文化领域,所有想跟中国联络的机构,我们都是一个协调中心;同时,我们也逐渐在中国形成了网络,想要与德方合作的机构也会通过我们来促成。"左维特别强调。( J5 _/ \7 Q" y1 h8 W) K: p$ q
而谈起Schwandner市长对中国的亲善,左维显得更为权威。"这是我见过最喜欢中国的德国人!他给人的感觉是,这种友善并不仅仅是客气、爱好,或者对利益关系的附庸,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友好及肯定。他能弄清上海大大小小的街巷名称,他知道谢霆锋出了什么新歌,他明白北京'西蜀豆花庄'的川菜很地道,他同天津、西安几个市长都是相互拍着肩膀说话的哥们儿……很多时候,连我这个中国人都自叹不如。"' d' n2 M9 D4 X& G- r8 Q5 z
随即,记者采访了这位"中国通"的德国市长。2 k6 i# k2 d8 ~$ }2 I' t) I m
j4 k# T4 w6 d7 F! ~# r* p
《新报》:作为一个德国政客、经济学家,您的中国兴趣从何而来呢?. q, h, ]- g- t" N9 U0 {7 s
Schwandner:第一次去中国是在1987年,至今已有23年之久了。从一开始就感觉到,中国人友善热情,聪明能干,所以令我立即就敞开了心扉。二十多年期间,我至少到过中国60次,有幸深入各个不同城市、认识了很多朋友;作为客座教授在香港、北京、上海等地讲学,更让我深刻地体验、经历了中国。( t; I( d& ^( W. `2 Z; q
担任奥登堡市长之前,我还一直在考虑:是应该在学术领域同中国保持联络,还是应该利用奥登堡这个城市平台同中国发展更全面的合作关系?出任市长之后,我把奥登堡的企业聚集起来,一起来探讨同中国发展经济合作的可能性。至于说为什么对中国有特别的兴趣?不外乎两点:政治和经济的原因。中国是世界上发展进步最快的国家,在未来世界格局中也必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城市、国家都很难避免同中国发生关联;另外,古老的中国文化极具魅力,我个人就是一个崇拜者,对中国文化、艺术总也爱不释手。9 e% h+ D/ T0 e
但我认为,我个人的"亲华"态度并不会影响奥登堡的政治局面,相反会给城市带来更多的好处。
' V3 b6 p+ k; `" P" b
$ N8 x/ B8 ?) u; c0 V" ^ H 《新报》:目前奥登堡与中国之间在哪些领域有关联与合作?
* ^8 V! D! g3 K- o Schwandner:奥登堡早已有了同中国经济交往的传统。比如这里的一家大企业,在全欧洲有超过300家的合作机构,他们的产品中大部分都来自中国。这只是一个部分,而我们更关注的是在未来同中国之间的合作。例如,在可再生能源、环保等产业,奥登堡的一些企业具备技术优势,而中国方面对此非常感兴趣,作为城市管理者我便会尽最大努力去撮合,促使企业间的成功合作。这种政治家搭台、企业家唱戏、专家学者促进的格局,对两个城市、乃至两国之间都有裨益。& ]3 ^) A& r; i$ ]! Q
9 W- ]! N# ] f* i2 @2 B7 G4 | 《新报》:您及奥登堡代表团期望在2010上海世博会有什么样的收获?: y! F& T' Q/ t8 T4 U" c
Schwandner:2010上海世博会,将直观地向全球展示中国的发展成果,这对中国至关重要。同时,对世界也非常重要,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能够通过这个窗口向世界展示自己。比如德国,就将通过展馆展示其在节能、环保、建筑、生物技术等方面的高超造诣。
: d$ X* T- { S! ]: E# d8 ]$ F 我和代表团出访上海世博,主要是利用世博这个机会,拓展同中国各界更广泛地接触,寻找更多的商机。至于具体行动,我还想与奥登堡的友好城市天津、西安、芜湖、徐州进行细致磋商。
' u: W& t+ q) R {, {) u% s3 Y# h- E: J8 z
《新报》:当前,中国已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贸易国。您对此感觉如何? r. l* q' J# K) J( X& m$ m4 Y% Z. W
Schwandner:我想说,奥登堡与中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与中德两国政府之间的邦交层面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等差异会给两国带来一些困扰,但奥登堡同中国、友城之间的交好根深蒂固,有着坦诚、谅解、互惠的合作基础。
: H7 i7 C8 H" @3 L7 M, m9 n 中国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我认为这很正常,从某种程度来讲这也为德国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希望德国从中受益,并同中国有更多的经贸往来。
3 l9 t: p: k+ l" h; T8 [: L: s
: j9 P5 L) f3 X$ c( F8 r 《新报》:奥登堡有什么特别之处,来吸引华商投资、华人入主?% r" o- }; ~" A4 o- \, r
Schwandner:德国整个的大气候,制约着我们不可能向意欲来此的中国企业提供完全不同的特惠政策,但对华友好的氛围、优秀的城市管理,就是一个绝对的优势。我们坦诚地欢迎中国企业、旅游者来到奥登堡,我们会提供一切可能的便利、服务。目前,奥登堡大学也越来越多地吸引着中国留学生。这里有良好的风景,安逸的秩序,相对低廉的物价,最重要的:从市长到市民都喜爱中国! a5 c- f9 B$ f3 `; h5 L" _
# |9 E3 e+ e+ q
《新报》:以您对中国的了解,您认为中国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 ?' Q; v/ @; u6 ^; g. \
Schwandner:作为一名外国人,或许我不应该向中国政府提出什么建议。但从一个经济学者的角度出发,我觉得中国在某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9 o% ^ j# A. h3 `. H* L" } [# U: ?
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形象非常重要。拿新加坡作例子,其实新加坡的各项资源远远不能与中国相比,但政府始终有一个定位,就是要把国家打造成远东的一个中心大都市,把平淡变成有趣、把有限的文化进行丰富的包装,很多年努力之后新加坡果然成为一个形象良好的远东大都市,在全世界享有名望。
7 f& i9 B! u" Z0 W 我们可以看到,近些年中国政府也正致力于"形象"改造。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组织,城市绿化和环境的改善,公民素质的逐步提高,都显示了"中国形象"在改变。' t9 i' v; A7 N# ~
同时,中国电影参与各项国际影展,中国音乐家在世界级音乐厅演艺,中国的高尔夫、桌球选手屡屡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佳绩,中国画家不断地在各地举办展览……这一切都让中国的国际形象变得更好。7 D& U3 D) I3 a) h+ ~* q
: R# ~! E3 h5 n 采访结束后,Schwandner市长一直将我们送至市政厅楼门外。回身握别之际,忽然觉得一切都那么简单:无论德国人、中国人,也无论政客、学者、商人,其实都是可以友善相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