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很热门———志愿者们以青年的朝气和活力,向德国中小学生展现中国的新形象
+ C5 l; N: g. r# i) O! ~) W4 O' l8 b! A" H I; `" | J* U7 d
* f- C9 d! h" J5 e) \# K( b* }
2010年德国汉语助教志愿者会议22日在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举行。60多名中德汉语教学工作者就在德国中小学开展汉语教学展开经验交流。, |: r) [! G: D+ M' W# r) a) w
. _5 R% g# Y4 s$ c+ B
近30名中国大学生汉语志愿者、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代表、志愿者所在学校老师齐聚一堂,交流各自的工作感受和经验。各州和各学校如何为志愿者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教学条件,志愿者如何更好发挥作用,如何进一步改进工作等等,与会者就此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 ^1 X8 n8 l4 G/ H) z N% Z. u5 _1 V: U( K4 k, }
北威州杜塞尔多夫市政府负责学校交流事务的官员乌里希·施泰因说,与2007年相比,来自中国的汉语助教志愿者增加了三倍,由8人发展到目前的31人。更重要的是,这些志愿者们很好地融入了当地学校生活,在如何开展汉语教学上,他们比较有开创性、有事业心、有独立性。施泰因说,随着与中国关系的加深、对汉语和中国文化兴趣的增加,德国开设汉语课程的中小学校每年都在增加。' b. `" q9 d; ?5 d
4 u- { e$ H: C, d4 P
中国驻德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姜锋说,这批志愿者们以青年的朝气和活力,向德国中小学生们展现了中国的新形象。德国中小学汉语教学起步阶段,他们辛勤的工作对德国汉语教学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促进作用。此外,志愿者们在课余时间还介绍中国书法、武术等,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了中德两国的文化交流。
0 {, M, p7 @7 l, W, t0 i$ `! m @2 n) z* B; w4 B* Y
目前在柏林一所中学做汉语助教志愿者的柏林工业大学学生孔靖倩说,能在海外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感觉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许多德国人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认识片面,能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中国,自己觉得很光荣。 孔靖倩主要和一位德国老师合作上课,每周12个学时。另外在文化课上,她还向德国学生介绍中国的书法和音乐。她说,德国学生对中国武术、书法、流行音乐和电影都很感兴趣,大家经常一起学唱中国歌,欣赏中国电影。 0 S \- W4 C! b; E
0 C/ L& U# O* O& [! o, ^2007年,中国国家汉办与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教育交流中心就开展外语助教交流项目达成为期三年的框架协议。根据该协议,中德互派外语助教志愿者,由双方共同支持和资助。三年来,中国在该项目下共向德国中学派遣志愿者60人,德方向中国外国语学校派遣德语助教23人。2008年起,在德留学生作为海外志愿者参与这一项目。2009年,中德双方签署了新的三年协议。根据该协议,中方每年向德方派遣30名志愿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