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902|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上的今天---3月28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9.3.2011 16:05: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1272年3月28日
元朝改中都为大都


1272年3月28日(元至元九年二月二十七日)忽必烈下诏改京师中都为大都(今北京),并建中书省署在此。大都城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它的布局是:城外有廓城、皇城、宫城3层。外廓层周长2.86万米,南北路长,呈现长方形,四面共有城门11座:东面有光照门、崇仁门、齐化门;南面有文明门、丽正门、顺承门;西面有肃清门、和义门、平则门;北面有安贞门和健德门。皇宫分3组列在琼华岛及其周围湖泊的两侧。西侧为太子、皇太后居作的隆福官、兴圣宫;湖的东岸宫殿属皇帝居住,3座宫殿的四周筑起萧墙,以示皇城。皇城外的居民区域,沿着齐整的纵横街道,划为50坊。商业区则分布在北部3处。这座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2#
 楼主| 发表于 29.3.2011 16:06:10 | 只看该作者
1868年3月28日
高尔基诞辰



苏联作家高尔基

高尔基(1868.3.28-1936.6.18)(距今已143年)是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伟大奠基人,世界上最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


高尔基1868年3月28日出生在伏尔加河畔一个木匠家庭。由于父母早亡,他十岁时便出外谋生,到处流浪。他当过鞋店学徒,在轮船上洗过碗碟,在码头上搬过货物,给富农扛过活。他还干过铁路工人、面包工人、看门人、园丁……。

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高尔基通过顽强自学,掌握了欧洲古典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只上过两年小学的高尔基在24岁那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作品,那是刊登在《高加索日报》上的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小说反映了吉卜赛人的生活,情节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报纸编辑见到这篇来稿十分满意,于是通知作者到报馆去。当编辑见到高尔基时大为惊异,他没想到,写出这样出色作品的人竟是个衣着褴褛的流浪汉。编辑对高尔基说:“我们决定发表你的小说,但稿子应当署个名才行。”高尔基沉思了一下说道:“那就这样署名吧:马克西姆·高尔基。”在俄语里,“高尔基”的意思是“痛苦”,“马克西姆”的意思是“最大的”。从此,他就以“最大的痛苦”作为笔名,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而他的原名是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希可夫。

青少年时期漂泊流浪的生活,使高尔基亲眼看到并亲身体验到俄罗斯劳苦大众在沙皇统治下的艰难生活。高尔基对腐朽的旧制度充满厌恶和憎恨。他在作品中抨击了沙皇制度的黑暗,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剥削和压迫。他的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但沙皇政府对此十分害怕,曾几次监视、拘禁和逮捕高尔基,并将他流放。镇压不但没有使他屈服,反而更加坚定了他斗争的意志和决心。1906年,高尔基的代表作、长篇小说《母亲》完成。它描绘了无产阶级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工人党员巴维尔和革命母亲尼洛芙娜的感人形象。这部小说极大地鼓舞了工人群众,使沙俄统治者十分惊恐。《母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崭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作品。

革命导师列宁是高尔基的良师益友。列宁不断地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上关怀、帮助高尔基。在列宁的建议、鼓励之下,高尔基创作了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自传三部曲不仅反映了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以及他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前艰苦的思想探求过程,而且广泛概括了19世纪70-80年代的俄国社会生活,描写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遭遇,歌颂了他们的优秀品质。

高尔基的最后一部作品是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各种体裁的作品,为无产阶级文学宝库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高尔基一生经历坎坷,饱尝人间苦难。他1892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马加尔·楚德拉》,1899年写出第一部长篇小说《福玛·高尔捷耶夫》而驰名国际。1901年发表散文诗《海燕》,预告了俄国革命风暴,鼓舞了群众的斗志。1905年高尔基加入了俄国社会主义民主工党,1906年发表长篇小说《母亲》,塑造了工人运动中的英雄形象,被公认为第一部社会主义文学的力作。

高尔基还参加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1929年5月当选为苏共中央委员,1934年当选为第一任苏联作家协会主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9.3.2011 16:06: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零下68度 于 29.3.2011 16:07 编辑

1871年3月28日
巴黎公社成立




巴黎公社宣告成立时,广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

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普法战争后,法国阶级矛盾极其尖锐。

1871年3月18日,法国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

3月19日,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完全掌握了巴黎的政权。国民自卫军发表宣言,宣布即将由工人通过选举成立公社,并在公社选出后,把政权移交给公社。

3月26日,巴黎公社举行选举,共选出86名公社委员,其中大多数是工人,或是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

1871年3月28日,公社委员就职,巴黎公社诞生。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庄严地宣告成立。

3月29日,公社颁布法令,宣布“巴黎公社为唯一政权”。


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武装暴力直接夺取城市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的学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上写下了光辉、伟大而悲壮的一页。


诚然,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所限,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和大发展的时期,资产阶级正与封建势力做最后阶段的斗争,发生于资本主义大工业初期阶段的这次无产阶级起义无法进行其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愿望。但是,作为一次壮举,它带给我们以教育和反思。它深刻地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只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当无产阶级的斗争威胁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安全时,资产阶级会毫不犹豫地把无产阶级投入血泊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9.3.2011 16:08:12 | 只看该作者

1910年3月28日
法国人法布尔成功试飞第一架水上飞机




水上飞机 能在水面上起飞、降落和停泊的飞机。简称水机。水机分为船身式和浮筒式两种,前者具有按水面滑行要求设计的特殊形状的机身,称为船身;后者一般是把陆上飞机的起落架换成浮筒。船身式水上飞机又分为单船身式和双船身式两种。水上飞机在军事上用于海上侦察、反潜和救援活动,不需要跑道,使用灵活,机动性好;在民用方面主要用于海上救援、海上观察及体育运动。水上飞机的缺点是:不能适应高速和超音速飞行,机身结构重量较大,抗浪性能要求高 。水上飞机在海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地被舰载直升机所取代。

1910年3月28日 法国人法布尔成功试飞第一架水上飞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9.3.2011 16:08:41 | 只看该作者
1931年3月28日
国民党向红军发起第二次“围剿”

1931年3月28日,国民党南昌行营对中央苏区第二次“围剿”部署就绪。3月28日下达总攻击令,限各部4月1日开始分路向苏区攻击前进。


其部署为:以第十九路军主力置于兴国地区,向龙冈、宁都方向进攻;以第五路军第二十八、四十三、四十七。五十四、七十七师置于万安、泰和、吉安、吉水、永丰一带,向东固、沙溪方向进攻;以第二十六路军主力置于乐安、宜黄地区,向大金竹、洛口方向进攻;以第六路军主力置于南丰和福建建宁一带,向广昌方向进攻。另以驻闽新编第四旅、新编第二师卢兴邦旅、第四十九师和驻粤第六十二师在赣闽、赣粤边实施堵击。总兵力18个师又3个旅约20万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9.3.2011 16:09:24 | 只看该作者
1938年3月28日
伪“维新政府”在南京成立




伪“南京维新政府”成员

1938年3月28日,梁鸿志在日本的扶持下于南京成立“中华民国维新政府”,管辖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敌占区和南京、上海两个特别市。梁鸿志任行政院长,温宗尧任立法院长。

“维新政府”成立后,立即与日本签订《华中铁矿股份有限公司设立要纲》等一系列协定,使日本得以迅速控制华中经济,掠夺中国的资源和物资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9.3.2011 16:09:55 | 只看该作者
1939年3月28日
西班牙内战结束

1939年3月28日 佛朗哥的军队穿过街垒,控制了马德里,40多万共和军在一些城市相继投降,从此,长达32个月的西班牙内战结束。


1936年1月15日,西班牙人民争取民主、反对法西斯主义的统一战线组织——西班牙人民阵线成立;同年2月16日,在议会选举中,西班牙人民阵线获胜,成立联合政府。而1936年7月,以佛朗哥为首的法西斯党徒发动武装叛乱。德国和意大利分别派大批军队进驻西班牙,支援叛军。西班牙人民奋起反抗,并从苏、美、法等国获得物资支持。由于一些原支持联合政府的国家保持中立,后来承认佛朗哥政权,导致联合政府危机四伏。最后,佛朗哥政权在希特勒等人支持下,控制了西班牙,其内战由此结束。在内战中有50多万人丧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9.3.2011 16:10:39 | 只看该作者
1967年3月28日
“托里谷”号油轮泄漏大量原油




英国外海上“托里谷”号超级油轮原油泄入海水中

1967年3月28日,一个巨大的油流威胁着法国大部分海岸,从布列塔尼半岛到卡迪根半岛,数千只海鸟从黑海起飞,羽毛沾满原油。这次事故是由于“托里谷”号超级油轮在英格兰康瓦尔外海触礁造成的,机械故障加之天气恶劣是肇事的祸首。

英国当局以为这艘船没救了,便命令皇家空军将其炸毁,希望油能起火。可是他们的计划没能实现,致使油随着洋流流到了法国海岸。那里的居民正用沙袋、浮栏和油泵阻止原油蔓延,但他们的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凭大自然彻底清除这些油污,补偿一切损失,得花好几年的功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9.3.2011 16:11:39 | 只看该作者

1969年3月28日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逝世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艾森豪威尔1890年生于德克萨斯洲丹尼森。1911-1915年在西点军校学习。1933-1935年在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将军办公室工作,并任其助理随同前往菲律宾。1940年以后晋升很快,从陆军中校到中将只用了2年时间。1943年他指挥盟军进攻西西里。1944年指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1945年出任陆军参谋长。1953-1961年任两届美国总统。1961年离开政府回家乡从事著述。1969年3月28日,艾森豪威尔逝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9.3.2011 16:12:37 | 只看该作者

1977年3月28日
特纳里夫岛发生重大空难




两架747飞机被吞噬在一片火海之中,(lssdjt.cn)旁观者惊恐万状


1977年3月28日,两架747大型喷汽飞机在加那利群岛上空迎头相撞,由此导致的死亡人数上升到今天的574人。这是有史以来最惨重的一场空事灾难。有70名幸存者被送往特纳里夫接受治疗,他们当中有些人已处于生命危急状态。这一灾难是27日在特纳里夫岛发生的。 西班牙航空公司飞机上248名度假的乘客和全体机组人员都在事故中丧生。

在泛美航空公司的飞机中有326名乘客死亡,这架飞机是从洛杉矶起飞的包机。 西班牙航空公司的飞机在大雾掩盖的跑道上高速起飞时,同泛美公司的飞机相撞。泛美公司的飞机当时正在滑行,准备起飞。谁是这场事故的直接责任者还不太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3.6.2024 10:10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