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根据上海涉外婚姻“白皮书”显示在上海登记的涉外婚姻超过万对,平均每年3000对,这个数字比1980年增加了7倍多。 与20多年前上海涉外婚姻几乎是清一色的“沪女外男”不同的是,目前平均每年还有300位上海男性迎娶外籍新娘。但是上海女人输出的比例,是输入上海的外籍女人的10倍。
; b) i. m; W3 }% ?. a# \3 D
5 V: [6 m' N6 T m/ i7 |! ~( Y 上海女人“输出”是“输入”的10倍
9 y/ x+ ^+ @6 s* b- _. ^
m* R( ~! l# e( c* } 多年来,大批的中国媳妇解决了外国男人的单身问题,什么时候中国能够利用婚姻全球化的机遇,解决好本国光棍大军的“性贫困”、“性饥渴”问题呢?中国光棍群体需要“性救助”,需要实行“国家婚恋救助制度”,要像抢险救灾那样对他们实行婚恋救助,帮助他们建立“婚姻家园”。
" n- r3 A/ M v( I5 k
+ o: c0 G! z; p* w' U& y3 H7 C 据国外媒体报道,早在2006年10月,韩国媒体在报道中,就评价中国的婚姻观念高度开放,说在中国,女人嫁给外国人甚至变成了一种风气,“甚至国家公务员,除了特殊情况,都允许和外国人结婚。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中国比韩国或美国要进步许多”…) P* { M } Y3 N+ g& ?
1 j( K- F- v! f: V1 O ●上海女人——“输出”是“输入”的10倍3 {" o* c; Y2 [$ o% C$ m* d, f) \
# @- ~5 S. B v1 R2 _2 G
根据上海涉外婚姻“白皮书”显示,1996~2002年的7年间,在上海登记的涉外婚姻超过万对,平均每年3000对,这个数字比1980年增加了7倍多。 与20多年前上海涉外婚姻几乎是清一色的“沪女外男”不同的是,目前平均每年还有300位上海男性迎娶外籍新娘。但是上海女人输出的比例,是输入上海的外籍女人的10倍。这种巨大的反差,是中国男人的损失,尤其是上海男人的直接损失。) T$ C& u" m0 Z' c1 V! |6 p
% L) ~' s8 ?" O: B; m 中国人到外国“留学”,外国人到中国“留婚”。据报道,一名外籍教师说他和另外5个外教都娶了中国女人,在广州定居。现在除京、沪、穗三地外,一些沿海中小城市里也能见到中国女人和外国白人或黑人谈恋爱、结婚,一些小学里还有中非混血儿读书。
; y& Q; w+ A- R; p5 a8 Y2 Z; f 1 f- c# B% Z' E6 }9 ^1 ?* O
根据资料显示: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量为14193对。1997年这一数字为50773对。进入21世纪,每年大约有40万老外与中国人缔结婚姻。这些跨国婚姻的主旋律,自然是中国女嫁外国男。! N0 U7 L4 _/ \, N# H
9 m) f9 W, y6 q3 V4 N 华人女子的“外国梦” q4 F+ ?* ^) E# ~5 _
. [6 j, n' g% e! O8 }) b3 t 中国内地20多年来,内地人的婚姻汹涌澎湃地迈向世界舞台。一九八三年,北京姑娘李爽经过特批,赴巴黎与前法国驻华外交官成婚。她成了新中国成立后,嫁给西方男子的第一女。此后内地女子与老外谈情说爱,成为中国人婚姻观念革命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E8 C1 y1 ^2 ~$ M0 f7 B
- t$ P1 |$ `2 w3 {) i* N9 k
●华人女子的“外国梦”4 V! S) E, t7 P) V6 P' _9 l
0 [; H: |# u+ J" O7 I% v
文章说,华人女性对美国白人男性的印象,往往也是从对方文化的朦胧想象得来的,大致说来,华人女性对白人男性特点的理解包括以下几点:' J. W o! k2 H1 m/ f/ L4 l
/ V# j% J2 ^6 D# r% V# c! T
第一,受遗传影响体型较高大,又因为普遍喜欢体育运动,因此体格健壮。5 y( S% A) Q( c0 S; M" C2 m
8 T0 n$ ]; {+ P. d7 ~$ S- M
第二,性格开朗率真,言谈幽默风趣,举止自然得体,待人礼貌周到。
2 U5 [9 a: x8 l/ S1 E. c" Y 8 p* ?; a H+ n4 U. n
第三,教育程度高,多有职业专长。
; [ r' P! \$ [
& r" F0 g1 n( m. p- f. T! Y1 N) ] 第四,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高,会演奏乐器者较普遍。
. H% v2 Q2 S6 I3 J" T% A 3 f* S% J" |6 R3 X
第五,自主、自信、自立,重视自己的权益。' `* g, \) O0 H; D
. Y5 m a2 E3 W i( R* Y3 j 第六,人文精神强,尊重别人的隐私和个人选择,富于同情心。
. s1 w$ \* b7 { b2 E % U4 [# H# M6 y+ e
第七,很注意女性的需要,会创造浪漫情调和运用性爱技巧。
& Z7 g) \# h2 ]3 N1 ^1 J
1 U/ \9 t) Z! u3 Q8 }- K! B 第八,注重外观形像,如服饰、发型、面容保养等,注意清洁卫生,如每天沐浴、每天更换内衣等。
' I4 Z! X8 T5 A# D% _+ j _3 h
5 j- `; ]4 u( g8 i 第九,没有随地吐痰、擤鼻涕、丢烟头、大声喧哗等个人不良习惯。
8 {/ [& F5 j, e: t% T Z* e/ S: [ ; K2 v, I% q" [, u. ]8 T P9 I
第十,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如守时、守信用、不撒谎等。2 s g9 b3 `* h L* _( Y
1 i, E* Q5 {2 ?- T, ]' b- h
第十一,注意生活质量和业余爱好的多元化。
2 t: U* b# j" P9 `0 v) H. G2 k & P( h( Y2 P5 b& ?; I& a4 C
第十二,注意夫妻之间的相对独立和个性发展空间。
j, N0 p& [" u# b4 f! c1 h+ g1 X" ^8 M
( f7 ~$ B+ T# d5 X 来自中国内地的女性与来自港台的女性,在价值观和判断力方面很不相同。中国内地过去长期封闭,民众无法客观、全面地了解美国社会,一旦对外开放了,某些大陆女性的价值观和判断力容易从一个极端移到另一个极端。而来自港台的女性,对美国人的基本看法长期以来始终是比较稳定的。2 o$ ?' I/ }3 l, Z: g0 ^
) O9 k2 s, c5 M s0 X1 u9 D9 Z' q+ J 来自中国大陆的女性经济状况一般较差,到美国后向往着中上阶层的富足生活,视金钱和物质享受为其“美国梦”的实现,结果就倾向于投靠“富有”的白人男性。而来自港、台、新加坡的女性则相对地比较富裕,比较少通过异族婚恋来获得经济上的满足。
3 `7 m* U1 _6 L6 @1 T; `! C ) a' [. Z, p2 u' G0 O( V8 a9 Y5 I
另外,中国内地长期以来对婚姻和两性关系的教育较为保守,内地女性到美国后,进入了一个陌生且眼花缭乱的新天地,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好莱坞编织的有关浪漫性爱的
$ h8 Q' \9 a8 e1 K% B
5 _: s a" l4 i5 O/ G# p! X& V2 R1 w 美妙故事,让她们感觉到自己的生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这些本来就具有东方魅力的女性,很容易遇到白人男性的大胆“进攻”,白人男性与她们所了解的中国大陆的男性之间,构成了巨大的反差。来自港、台的女性则并没有如此的心境。
0 b$ L# D' X% }4 U/ i1 [
8 \: L0 V+ _; w3 Z! W 华人女性对美国白人男性普遍有误解( [: o0 Q# Z, n1 {8 h
7 U0 A9 [# c9 O: Y3 T 华人女性对美国白人男性的种种“原型偏见”中,最重要的、也最可能误导的有两条:
8 Y+ p! s9 }+ K* i9 a/ | H4 Y! r2 ] B% `
第一是认为白人男性都很“富”,其实并非如此。虽然美国的多数人属于中产阶级,但大多数中产阶级是靠贷款过日子的。大学教育、房子、汽车、甚至家具和家庭电器等几乎都用贷款支付,也就是把未来的购买力提前使用了,一旦丢了工作,一切都会被银行没收。$ }, ~- Q9 f. X& W- _0 b
% Z/ c, v# j! e- G% `) \
同时,虽然美国的收入不低,但税收也不少。例如,一个公立大学的教授缴付各种税收后,实际拿到的现金只有收入的一半多一点。
2 c: J- c' ^/ N' } 6 y! w9 `* @' V+ ]- p8 Y5 r
此外,对一个美国男人来说,结得起婚离不起婚,离婚一次就可能赔掉房子和其它家产,甚至从今后收入中得留出一半作子女抚养费。对一个华人女性来说,嫁个白人男性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保障终生过上富裕生活。2 s" m5 w# b8 o g9 R) ^
: z: J& O4 O9 t- u( d S: K
第二种偏见是以为白人男性都很“酷”、很浪漫。其实,美国人注重实用主义和经验,相信科技和效益这些能证明或能计算的事物,在大众消费文化的熏陶下,美国人注重实用化、形式化、技巧化、效益化的外在包装,在华人女性面前,白人男性可能很善于制造浪漫的气氛、说着深情的字眼、举止温柔,但美国白人男性将“性”、“爱”和“婚姻”分得非常清楚,绝大多数人都有过婚前性行为,80%以上的人有婚外性行为.: n" ?& e* p% x+ Q% c
; M' z* D/ z8 ~ 一些比较成熟和清醒的华人女性,注意到了美国白人男性、尤其是某些当代青年男性的另外一些“特点”。
4 _8 ]$ j4 B% E. i$ T
( E, ^* j) z8 i, ?+ ?* R 第一,由于注重实用主义,知识面较窄,只追逐职业市场的需求,不注意整体知识的结构,例如很多人只懂计算机,成了一种专业机器。
, ]# J" D! v, E ?3 b( s4 ?
) Q) E) B+ Z, U9 B: y% f# U( `1 [ 第二,有“美国第一”的强烈优越感,容易居高临下地看待其它文化和民族,并不想了解美国以外的事物。
; f/ Z' Y3 |' g$ C
2 a; j/ ~3 d+ V+ ?' U% d 第三,人文精神虽较强,但人文知识却很弱,对文史哲一类的领域涉猎不深。
& l$ W) y. ~* {0 ^0 m2 ~1 b: r. Z
' M6 _, K! C0 Y5 \* ~* W 第四,由于物质条件相对优越,制度完善稳定,缺少经受大灾大难的历炼,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较肤浅。" p: ~& t. @( j' x( o
" F t1 P0 t- ~3 a* ^# d1 }5 ^1 L
第五,生活目标上过于注重好车、好房子等物质享受。
& _$ p1 t0 m1 T6 I5 \9 T, p4 n9 v
1 Y* M1 J" `( W 第六,虽然注意在形式上尊重女性,但骨子里是否如此则不一定.. G9 j' {$ x4 g9 s1 b
- l# E2 J/ y3 I) P
第七,性关系上比较随便,可以把性、爱和婚姻三者完全分开处理。
: H: M: z' x* b( \6 g, \: t- O$ D
7 { z- ~( T7 l' I) O 第八,过于注重外表仪容举止,不太注意内心修养。3 S7 m, S- W) w1 h; b
8 I5 A" g# {* ^. _/ @5 j2 S4 H7 ^ T
第九,过于强调个人权利,不强调对社会和团体的义务。8 D4 n) z2 u4 L
1 U, J1 C7 k" B8 }' t, V5 P* N; {) T
第十,过于夸大独立性,亲情关系松散。过于强调夫妻关系的相对独立性,家庭观念不强。
( a/ o. }* X* c/ T1 l w & G) \6 ]' s( o5 |6 }
第十一,经济收支分得过于清楚,结婚之前就在法律上预留分离的后路。
# W6 ^5 f9 ?# f4 }+ _! \0 q
' I' ]3 V: [8 \" O$ G4 x( |2 I 第十二,过于强调个性的标新立异。, w# }, v/ h8 H7 F% `) w( L# z# ~
* D! y, M5 J( {7 l- k1 Y7 p
编辑观点
( J1 G1 z) _' l2 j# W! i/ ^! |
+ @$ l* W; u( D* U 曾见过中国女孩儿纯粹的婚姻,不为对方的绿卡,不为钱财,不为虚荣,真的只为在人群里找到了那个尊重自己,爱惜自己并懂得自己的人。还有一种跨国婚姻,最初女方是出于无奈而被迫找老外的,但是最后不少人过得很幸福。所以中国的小伙儿是不是也该反思下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 G8 x8 ~9 r3 F0 ?( O |